2012电子实验指导书初稿7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指导书2012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指导书后勤工程学院机电系2012-04-20目录实验一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CAD概述实验二一个简单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实验三一个复杂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实验四基于PSCAD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实验实验五基于PSCAD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实验实验六基于PSCAD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稳定分析实验实验一电力系统分析程序PSCAD一.实验目的:了解用PSCAD进行电力系统各种计算的方法。
二.PSCAD简介:1、PSCAD/EMTDC(Power System Computer Aided Design /ElectromagneticTransient including(for) Direct Current)是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含直流电磁暂态计算程序2、Dennis Woodford 博士于1976年,加拿大曼尼托巴水电局(Manitoba Hydro)完成EMTDC的初版,后在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创建高压直流输电研究中心(Manitoba HVDC Research Center)。
现PSCAD/EMTDC有工作站版和微机版3PSCAD/EMTDC的功能1)电力系统时域和频域计算,典型应用是计算电力系统遭受扰动或参数变化时,电气参数随时间的变化;2)可用于HVDC、VSC-HVDC、FACTS控制器的设计、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电力电子领域等的仿真计算3)具体的研究为以下几方面模拟非线性元件的控制系统,对静止补偿装置、交流同步电机、可开断系统等运行状态进行研究交流系统的次同步谐振研究和暂态扭矩的分析直流系统的启动,直流系统强制换相的方法研究交直流系统控制器功能特性仿真研究4 PSCAD/EMTDC的结构*1)程序: PSCAD/EMTDC=PSCAD+EMTDC+Master Library Models2)界面:PSCAD/EMTDC=Master Library+主工作区+菜单区+工作case 目录+输出区+工具栏+User Library3)使用:PSCAD/EMTDC=界面+文件目录4PSCAD/EMTDC的菜单和Library库和例子程序*1)很多模型分为两大类17小类:Passive,Sources,Transformers,Breakers,Faults,Tlines,Cables,Machines,HVDC and FACTS, Relays,Merters,CSMF,Logical,I/O Devices, Sequencer,Other,Single_line2) 使用时需要把模型组件拷贝到需要的地方三.实例演示:结合算例,熟悉上述内容。
2012单片机实验指导书

作者:朱兆优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数据块的建立。 2.掌握数据块移动的编程方法。 3.掌握查表程序的编程方法。
数据块传送和查表
二.实验任务
1.编写程序将 100H 开始的片外部数据存储器中的 N 个单元的内容(N≤0FFH),传送到片外部 数据存储器 200H 开始的 N 个单元,N 为数据块长度,存放于 0FFH 中。 2.编写程序将 30H 开始的内部数据存储器中的 N 个单元的内容(N≤20H),传送到片内数据存 储器 50H 开始的 N 个单元,N 为数据块长度,存放于 2FH 中。 3.按下图给出的函数关系曲线,要求编写出一个解 Y=F(X)的查表程序。
待 转 换 的 二 进 制 数 - 104 够 减 , 万 位 计 数 加 1, 再 减 104 不够减,恢复减之前的数,即得万位
求得万位计数值后,再将余数减去 103,方法类同,可得千位、百位、十位,最后的余数即为个 位。另外: 104=2710H 102=0064H 103=03E8H 101=000AH
四.资源分配
<学生自行完成>
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讲义、课程设计指导书
作者:朱兆优
五.实验步骤
1.根据程序流程图和资源分配表编写汇编源程序。 2.开 PC 机后,建立一个个人工作目录(文件夹) ,使用 TKS 或 Keil 调试软件将源程序输入 生成汇编文件(如 file1.ASM)并保存到个人工作目录中。 3. 在单片机调试软件 IDE 下新建一个工程项目文件 (如 name1.mpj) , 并将汇编文件 file1. ASM 添加到工程中(工程项目文件也应存放到个人目录中) 。 4.对源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有错误要对出错的程序段或语句进行修改,程序修改后再编译, 如此反复直至程序编译无错误。 5.编译无错后,点击 快捷命令将程序装入单片机中动态调试状态。可选择使用单步、跟踪、
实验指导手册Ver2012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手册赵霞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2-9目录前言 (3)实验1:Linux的安装与基本操作 (4)目的与要求 (4)1.用Ubuntu 11.04的光盘安装系统 (4)2.操作系统启动模式 (4)3.用户管理 (5)4.进程管理 (7)5.文件系统命令 (7)6.vim编辑器 (9)7.使用U盘 (11)参考命令: (11)要求: (11)8.基本网络管理命令 (12)9.其他网络管理命令 (12)10.SSH服务与客户端 (13)11.网络服务器配置 (13)实验2:shell编程和GCC编程环境 (15)目的 (15)1.shell编程 (15)2.GCC编程环境 (16)3.GDB调试 (18)实验3:编程与调试:进程管理 (22)目的 (22)1.练习1 (22)2.练习2 (23)3.练习3 (24)4.练习4 (25)5.练习5 (26)实验4:编程与调试:内存管理 (28)目的 (28)1.练习1 (28)2.练习2 (29)3.练习3 (30)实验5:编程与调试:文件操作 (31)目的 (31)1.练习1 (31)2.练习2 (33)3.练习3 (36)实验6:编程与调试:网络通信 (41)目的 (41)1.练习1 (41)2.练习2 (42)3.练习3 (44)4.练习4 (46)实验7:编程与调试:线程编程 (48)目的 (48)1.练习1 (48)2.练习2 (49)综合实验 (56)1.题目: (56)2.目的 (56)3.实验要求与评价 (56)4.实验内容及学时安排 (57)前言本实验指导手册供学习《操作系统》课程的学生和教师使用。
实验内容包括:独立实验共7个,综合实验1个。
实验1偏重使用和操作,实验2-7偏重编程和开发,由教师根据课时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在课外学习和研究使用参考。
给读者的建议:1、对于Linux操作系统的初学者,配合各类Linux操作系统使用类的书籍使用,建议到图书馆里借阅适合自己的相关参考书。
2012级单片机实验指导书

一、基本控制语句应用——简单广告牌霓虹灯设计1. 实验目的:a.理解左移RL、右移RR指令的功能。
b.延时程序DELAY的具体执行过程、延时量控制等。
c.掌握通过设置程序的跳转来实现程序循环的方法。
2.实验设备使用:计算机一台、单片机实验箱一套、Keli C软件一套。
3.实验基本原理:Array (1)源程序及流程图: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P0,#00HMOV A,#01HLOOP: MOV P0,ARL AJMP LOOPEND(2)电路原理图:4.实验内容:a. 编写一程序,可实现数据左移并通过I/O口输出显示。
b. 加入延时程序,观察实验现象是否有所变化。
c. 实现左移及右移的循环输出。
d.实现16盏LED的移位显示。
5.实验步骤:(1) 基本步骤:a. 读懂程序,分析程序中哪一句为控制语句,起到什么控制作用以及最终实现何功能。
b. 运行程序,观察结果是否与程序相符,如不相符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
c. 试着向源程序中加入延时语句,观察现象是否有所改变。
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P0,#00HMOV A,#01HLOOP: MOV P0,ARL AACALL DELAYJMP LOOP;*****延时子程序******;DELAY:MOV R2,#10HLOOP1:MOV R1,#0FFHLOOP2:DJNZ R1,LOOP2DJNZ R2,LOOP1RETENDd. 适当修改延时量,使LED闪烁更为明显,易于肉眼观察。
e. 适当修改程序,使程序最终实现一只LED作流水状移动。
(2)发挥部分:①能自左向右——自右向左——自左向右反复循环来控制一只发光管如反弹状移动。
②能通过两组I/O口组合实现16只LED的流水灯效果。
6.实验报告要求:a.记录实验每一步骤的具体过程及实验现象。
b.叙述实验步骤中发挥部分程序的具体构思,同时将调试过程作详细记录。
2012版实验指导书(第一次实验--实验1~2)

目录实验一、QUARTUS II的基本应用及简单组合逻辑设计 (1)实验二、计数器设计 (3)实验一、QUARTUS II的基本应用及简单组合逻辑设计一、实验前准备本实验例子使用独立扩展下载板EP1K10_30_50_100QC208(芯片为EP1K100QC208)或者(芯片为EP1K30TC144)。
EDAPRO/240H实验仪主板的VCCINT跳线器右跳设定为3.3V;EDAPRO/240H实验仪主板的VCCIO跳线器组中“VCCIO3.3V”应短接,其余VCCIO均断开;独立扩展下载板“EP1K10_30_50_100QC208”的VCCINT跳线器组设定为2.5V;独立扩展下载板“EP1K10_30_50_100QC208”的VCCIO跳线器组设定为3.3V。
请参考前面第二章中关于“电源模块”的说明。
二、实验目的1、熟悉Quartus II的菜单、元件库、功能模块及基本应用操作;2、熟悉Quartus II的Verilog HDL文本方式及原理图方式设计实现流程。
3、学习使用JTAG接口下载逻辑电路到可编程逻辑器件并能调试到正常工作。
4、熟悉数字电路集成设计的过程。
三、实验内容1、用Verilog HDL文本方式设计带使能控制的3-8译码器;三、实验原理1、3-8译码器:译码器是把输入的数码解出其对应的数码,译码器有N个二进制选择线,那么最多可译码转换成2N个数据。
当一个译码器有N条输入线及M条输出线时,则称为N×M的译码器。
3×8译码器是依此而来。
3×8译码器真值表如下表所示:四、实验步骤新建设计文件夹(不可用中文)-》新建设计文件-》输入设计项目(原理图/Verilog HDL 文本代码)-》存盘(注意原理图/文本取名)-》将设计项目设置成Project-》选择目标器件-》启动编译-》建立仿真波形文件-》仿真测试和波形分析-》引脚锁定并编译-》编程下载/配置-》硬件测试五、硬件测试说明1、把译码器的输入接到拨码开关,使能控制端接按键,输出端接8个LED灯,通过拨码开关改变输入的逻辑电平变化来观察LED输出情况,验证3×8译码器的工作状态。
2012《微机控制技术》实验指导书

《微机控制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主审人:蔡改贫主撰人:前言本课程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体系、信号的输入输出过程、以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调试等,并简单的讲解组态软件、通信网络等内容,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微机控制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实验主要包括4大部分:微机控制的原理及体系结构、过程通道的设计、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要求学生通过学时和实验,掌握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设计方法等。
目录第一部分绪论一、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二、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三、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要求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实验一步进电机控制实验实验二直流电机控制实验实验三数字PID控制器设计及仿真实验四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器设计及仿真实验五最少拍无纹波控制器设计及仿真实验六大林算法设计及仿真实验七 A/D转换器实验实验八组态软件设计第一部分绪论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微机控制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适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等专业。
一、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微机控制技术》实验是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实验和设计,让学生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数字程序控制技术、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组态软件的设计以及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及步骤,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受到系统科学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编程方法、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等基本知识。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必须掌握《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等课程相关内容。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要求实验一数字PID控制器设计1. 熟悉MATLAS 编程及Simulink 工作环境;2. 掌握比例、积分、微分环节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3. 掌握利用扩充临界比例度法和试凑法整定PID 参数。
三维实验指导书(2012)

(写3张实验报告,每张实验报告写两个实验)实验一 SolidWorks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SolidWorks的操作界面。
2.掌握SolidWorks工作环境的设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1.熟悉SolidWorks操作界面:(1)练习启动SolidWorks软件;(2)了解SolidWorks“新建文件”的类型:零件、装配体与工程图;(3)熟悉SolidWorks的操作界面: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特征管理器、属性管理器、配置管理器;(4)练习打开SolidWorks的文件;(5)练习保存文件;(6)熟悉标准工具栏和视图工具栏各按钮的功能;(7)了解装配体工具栏、尺寸/几何关系工具栏、工程图工具栏、特征工具栏以及草图工具栏中常用按钮的功能。
2.练习SolidWorks工作环境设置:(1)练习设置工具栏;(2)练习添加、删除工具栏命令按钮;(3)练习设置快捷键;(4)练习设置操作界面的背景;(5)练习设置实体的颜色;(6)练习光源的设置;(7)练习设置系统单位。
三、重点与难点(1)熟悉SolidWorks操作界面;(2)掌握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工具栏命令按钮的添加与删除;(3)掌握标准工具栏、视图工具栏和特征管理器的使用;(4)掌握SolidWorks工作环境设置;(5)鼠标键、快捷键、空格键的使用;四、思考题1.特征管理器包括哪些常用功能?2.如何将SolidWorks文件保存为其他格式?四、实验问题总结实验二草图的绘制与编辑一、实验目的1.掌握创建草图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步骤。
2.熟练掌握绘制各类基本图形的方法。
3.熟练掌握针对草图实体的各种操作。
4.熟练掌握各类尺寸标注方法。
5.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关系的添加与删除。
6.掌握草图绘制技巧。
二、实验内容1.练习创建草图的基本方法:(1)练习新建二维草图;(2)练习在零件的面上绘制草图;(3)练习从已有的草图派生新的草图。
2.基本图形绘制:(1)熟悉草图绘制工具栏;(2)练习绘制以下图元:直线、圆、圆弧、矩形、平行四边形、多边形、椭圆、椭圆弧、抛物线、样条曲线、分割曲线、文字、圆角、倒角。
光学设计实验指导书2012完整版

实验一光学设计软件ZEMAX的安装和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学习ZEMAX软件的安装过程,熟悉ZEMAX软件界面的组成及基本使用方法。
二.实验要求a)掌握ZEMAX软件的安装、启动与退出的方法。
b)掌握ZEMAX软件的用户界面。
c)掌握ZEMAX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d)学会使用ZEMAX的帮助系统。
e)学会使用ZEMAX初步仿真光路图。
三.实验内容(一)界面及基本操作1.通过桌面快捷图标或“开始—程序”菜单运行ZEMAX,熟悉ZEMAX的初始用户界面,如下图所示:图1.1 ZEMAX用户界面2.浏览各个菜单项的内容,熟悉各常用功能、操作所在菜单,了解各常用菜单的作用。
3. 熟悉使用各个常用的快捷按钮。
4.学会从主菜单的编辑菜单下调出各种常见编辑窗口(镜头数据编辑、优化函数、多重数据结构)。
5.调用ZEMAX 自带的例子(例如根目录下samples\tutorial\tutorial zoom2.zmx 文件),学会打开常用的分析功能项:草图(2D 草图、3D 草图、渲染模型等)、特性曲线(像差曲线、光程差曲线)、点列图、调制传递函数等,学会由这些图进行简单的成像质量分析。
6.从主菜单中调用优化工具,简单掌握优化工具界面中的参量。
7.掌握镜头数据编辑(LDE )窗口的作用以及窗口中各个行列代表的意思。
8.从主菜单-报告下形成各种形式的报告。
9.通过主菜单-帮助下的操作手册调用帮助文件,学会查找相关帮助信息。
(二) 仿真光路图根据已拟好的设计草图,在ZEMAX 中实现光路仿真,包括光路系统整体设置、创建光学元件、透镜(组),元件间大致间距等。
1.光路系统的整体设置,包括此光学系统所适用的波长、入瞳直径、视场等,在主菜单-系统里有相应的各个设置。
2.创建光学元件、透镜(组),就是将设计草图中的各种光学元件用ZEMAX 的方式去仿真实现。
ZEMAX 仿真的基本元素是面和面间距,仿真创建各种元件基本都以具体设置每个面和面间距的参数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6.1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基本要求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任务:通过设计题目的完成提高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程序。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掌握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思想方法,设计的基本过程是:1、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初选电路模型,即方案设计。
2、参数设计计算。
3、确定详细的电路方案。
4、选测元器件。
5、组装、调试、改进电路。
6、确定最后电路并写出总结报告。
基本思想方法:首先将所设计电路分解为不同功能电路的组合,然后设计实现各功能电路。
实现各功能电路的思想方法是选用功能电路。
第三步是进行功能电路的参数设计计算和功能电路之间联接的实现。
二、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参考文献找到答案。
三、学会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学会元器件的识别、测试、使用技能,学会用面包板组装电路的技能,掌握电路试验、测量技能、电子仪器使用技能。
四、熟悉典型集成块的使用。
集成块的种类很多,应用非常广泛,在课程设计中不可能一一应用。
我们仅以应用最广泛的运算放大器、BE555定时器集成计数器、集成触发器、集成门电路为例,通过这些集成块的应用,掌握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特点、注意事项。
五、进一步熟悉掌握典型功能电路的设计方法。
如时序电路的设计,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等。
6.2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过程与思想方法电子系统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做出生产样机或定型产品,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方案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要求和指标,进行电路的型式设计。
完成该部分任务的思想方法:首先将总体电路分解为不同功能电路的组合。
尽可能大量查阅参考资料和文献,广泛调查研究,寻找在实际中已获得应用,证明是可靠、先进的各种功能电路。
然后进行组合,最终寻找出最佳电路型式。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虽然你所设计的是一个全新的产品,但构成该产品的各功能电路通常是已有的。
如果你需要某种新的、目前尚不存在的功能电路,这时,你必须进行这种功能电路的原理设计,这要求较高的技巧和水平,是一种发明创造。
所以在电路型式设计时,首先将所设计电路分解为功能电路,然后选用功能电路,设计功能电路的有机组合方法。
在选用达不到要求时,再考虑进行全部或部分功能电路的设计。
2、电路参数的设计计算电路型式确定以后,只是实现了所要求的功能,并没有实现具体的性能指标。
必须进一步进行电路结构的详细设计,以及元器件的选用和参数的设计计算。
在进行该步工作中,有可能发现电路型式设计的不合理,这时须对电路型式进行修改。
3、元器件的购置与测试要将你设计的电子电路变成一个电子装置,必须购置到全部元器件。
有时,由于某些原因,可能某些元器件无法得到或性能参数达不到要求,这时你必须修改设计。
4、样机制作及调试这一步要完成构件的加工,元器件的组装,进行整机调试、指标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方案调整和参数调整。
最后做出符合要求的样机。
课程设计中此步是用面包板搭接电路,不做外壳和印刷电路板等。
5、工艺设计根据产品的批量和其他因素,设计出该电子装置的制造工艺。
课程设计不进行这一步工作。
6、总结鉴定,形成所需要的全部文件资料这一步工作是提交该产品鉴定、生产、维修、使用等所必须的各种文件。
如:原理图、接线图、元器件明细表、工艺要求、试验、检验方法、使用、维护须知等。
课程设计中,要求每一位同学必须提供元器件明细表、原理图、接线图、电路分析及参数设计计算报告,实验结果与数据等。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说明电子电路设计的过程与思想方法。
温度、湿度显示、报警、控制电路的设计:1.首先可以将该电路分解为以下几部分功能电路:①温度检测电路②湿度检测电路③温度控制电路④湿度控制电路⑤温度显示、报警电路⑥湿度显示、报警电路2.广泛查阅资料,寻找每个功能电路的最佳电路型式,并设计出各功能电路之间的联接方式。
3. 决定电路的详细结构,进行电路参数的设计计算。
4. 选购、测试元器件。
5. 制作样机电路,进行调试、改进。
6. 工艺设计。
7. 整理并完成全部文件资料。
由以上所述可见,一个电子装置的设计、试制过程是比较复杂的,而且往往需要多次反复。
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受到时间、资金、设备的限制,不可能使同学们参加所有环节的训练。
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设计只是实验室的模拟练兵。
要真正做出商业产品比较困难。
我们认为可以把前五步以及每一步的分析总结报告作为训练的重点。
6.3 非电专业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题目一电平显示电路一、设计内容:设计两个电平显示电路,分别用发光二极管显示—5V——+5V和0V——10V两种电压信号。
当电压较低时,发光二极管的个数较少,当电压较高时,发光二极管的个数较多。
用八个发光二极管指示电平的高低。
二、任务与要求:1. 完成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
2. 写出电路原理分析及参数设计计算报告。
3. 画出接线图,完成电路联接并进行演示。
4. 写出总结报告。
三、提示:可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该电路。
题目二六十进制秒计时器一、设计内容:能对秒信号进行六十进制计数,并用LED显示。
二、任务与要求:1. 完成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
2. 写出设计过程和电路原理分析报告。
3. 画出接线图,完成计数器的设计并进行演示。
4. 写出总结报告。
三、提示:1. 脉冲信号可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产生,也可用555定时器产生。
2.计数器可选用同步计数器,如74LS160。
题目三晚会彩灯控制一、设计内容:某晚会用红绿黄三组彩灯采光,三组灯亮的顺序为:红灯亮→绿灯亮→黄灯亮→全亮→全暗→红灯亮→……重复以上过程。
试用J—K触发器设计该时序电路,实现对三组彩灯的控制。
二、任务与要求:1. 完成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
2. 写出电路设计过程及原理分析报告。
3. 画出接线图,接线并进行电路功能演示。
4. 写出总结报告。
三、提示:1. 可用数字学习机提供脉冲信号。
2. 红灯、绿灯、黄灯分别用红、绿、黄发光二极管代替。
3. J—K触发器采用74LS112。
题目四窗口比较、指示器一、设计内容:该窗口比较电路有上限电压V u,下限电压V l,输入电压为V t,当V l<V t<V u时,发光二极管发光,并产生1000Hz幅值为±5V的振荡信号,该信号产生音响。
当V t<V l或V t<V u时,发光二极管灭,并产生4000Hz幅值为±5V的振荡信号,该信号产生高频音响。
二、任务与要求:1.完成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
2.写出电路原理分析及参数设计计算报告。
3.画出接线图,进行接线和电路功能演示。
4.写出总结报告。
三、提示:1. 该电路可由运放741和555定时器电路实现。
2. 窗口宽度及电平值可调。
本设计中设:V l=6V V u=8V题目五三角波发生器一、设计内容:设计一三角波发生器,频率2000Hz,正负峰值相等,分别为±6V。
二、任务与要求:1.完成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
2.写出电路原理分析及参数设计计算报告。
3.画出接线图,完成接线,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并测量频率和峰值。
4.写出总结报告。
三、提示:可由集成运放完成该电路。
题目六锯齿波发生器一、设计内容:设计一锯齿波发生器,频率2000Hz,上升边占总周期的3/4,下降边占总周期的1/4,幅值为±6V。
二、任务与要求:1.完成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
2.写出电路原理分析及参数设计计算报告。
3.画出接线图,完成接线,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并测量频率和峰值。
4.写出总结报告。
三、提示:可由集成运放完成该电路。
题目七频率和占空比可独立调节的方波发生器一、设计内容:设计一方波发生器,频率和占空比可独立调节,频率调节范围400Hz—4000Hz,占空比调节范围1%—99%,峰值电压为±6V。
二、任务与要求:1.完成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
2.写出电路原理分析及参数设计计算报告。
3.画出接线图,完成接线,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并测量频率和峰值。
4.写出总结报告。
三、提示:可由运放741完成该电路。
题目八多音门铃一、设计内容:按不同的键,该电路可产生不同的音调。
其振荡频率分别为1000Hz、2000Hz、3000Hz、4000Hz,信号幅值为±6V。
二、任务与要求:1.完成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
2.写出电路原理分析及参数设计计算报告。
3.画出接线图,完成接线,进行演示并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峰值。
4.写出总结报告。
三、提示:可由集成运放完成该电路。
题目九火警音响电路一、设计内容:音频信号的频率发生周期性变化,将产生变化的声调,从而产生各种音响效果。
要求音频信号的波动频率为0.7Hz~14Hz,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为870Hz~8700Hz,占空比40%,信号幅值为+10V。
二、任务与要求:1.完成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
2.写出电路原理分析及参数设计计算报告。
3.画出接线图,完成接线,进行演示。
4.写出总结报告。
三、提示:1. 火警信号的频率波动规律音频信号的频率按锯齿波规律线性变化,控制NE555的5脚可产生此种效果。
2. 可用两片NE555或运放与555实现。
题目十救护车音响电路一、设计内容:音频信号的以两个不同频率产生振荡。
低频700Hz,高频1400Hz,波动频率为0.9Hz~14.4Hz,信号幅值为+10V。
二、任务与要求:1.完成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
2.写出电路原理分析及参数设计计算报告。
3.画出接线图,完成接线,进行演示。
4.写出总结报告。
三、提示:可用NE555实现该电路。
题目十一警车音响电路一、设计内容:音频信号的频率按三角形的规律变化,即音频信号的频率线性增大,然后再线性减小,如此不断重复,将产生警车音响效果,要求音频信号的波动频率为0.7Hz~14Hz,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为800Hz~8000Hz,信号幅值为+10V。
二、任务与要求:1.完成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
2.写出电路原理分析及参数设计计算报告。
3.画出接线图,完成接线,进行演示。
4.写出总结报告。
三、提示:可用运放和NE555完成该电路。
题目十二长延时电路一、设计内容:电路被触发后即输出高电平,该电平可维持很长时间,且可调节。
延时时间到后电路恢复初始状态。
设计该电路,设延时时间为30分钟。
二、任务与要求:1.完成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
2.写出电路原理分析及参数设计计算报告。
3.画出接线图,完成接线,进行演示。
4.写出总结报告。
三、提示:1. 可用发光二极管指示延时信号。
2. 可用NE555级联实现长延时。
题目十三压控占空比电路一、设计内容:方波的振荡频率为1000Hz,占空比调节范围5%—95%,峰值电压为±1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