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色彩与生活
初中美术《色彩与生活》教案+

初中美术《色彩与生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色彩与生活》的章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原理,色彩的情感表达,生活中的色彩应用,以及色彩创作的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的原理,色彩的情感表达,生活中的色彩应用。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进行色彩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彩色画纸、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生活中的色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引发学生对色彩的思考。
2. 新课导入:通过PPT课件讲解色彩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3. 实践环节:a. 观察生活中的色彩,讨论色彩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b. 展示色彩创作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运用方法,并进行创作实践。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进行创作。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创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原理2. 色彩的情感表达3. 生活中的色彩应用4. 色彩创作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完成画作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的原理和情感表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践创作中,部分学生色彩搭配不够协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创作,提高美术素养。
同时,可以开展以“色彩与生活”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欣赏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色彩的情感表达2. 色彩创作的实践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拓展延伸一、色彩的情感表达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如四季变化、天气变化等,让学生了解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美术-7《色彩与生活》【课件】

柔和、平静、舒适
低
色彩的明度: 色彩的明亮 程度,即色 彩的深浅。
低
明度
高
相对而言
加入白色 加入黑色
更高
加入其他 颜色
与背景的明度差别减小
清晰
模糊
纯度高,未必明度就高
色彩的三要素:
每种颜色都有各自的 色相、明度、纯度
明度低
明度高
纯度高
纯度低
冷色
暖色
色彩的冷暖: 一切让人感觉或联 想到冷或暖的颜色
美术七年级上册 人美版
活泼
温和
按照颜色的名称 涂一涂
色相:颜色的面貌, 即颜色的名称
单调
丰富
鲜艳程度增加 鲜艳程度降低
红黄蓝:三原色 绿橙紫:三间色
高(鲜艳)
色彩的纯度: 色彩的纯粹单 一程度,即色 彩的鲜艳程度。
纯度
相对而言
低(柔和)
加入白色 加入黑色
加入其他 颜色
活泼、激动、耀眼
相比较彩三要素通常会出现在一个画面中,你能分 析出来,并把色彩填到相应圆圈中吗?
色相 明度 纯度
色彩三要素通常会出现在一个画面中,你能分 析出来,并把色彩填到相应圆圈中吗?
色相
明度 纯度
红色绿色蓝色用英文表示就 是R(red)、G(green)、 B(blue),是通过对三个颜色 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 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 的颜色的,既是工业界的一 种颜色标准,也是目前运用 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CMY是青(Cyan)、洋红或 品红(Magenta)和黄 (Yellow)三种颜色的简写, 每种颜色分量越多,得到的 颜色越亮,每种颜色的取值 范围为0~255;RGB常用于计 算机显示方面。
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 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 色,三原色可以混合 出所有的颜色,同时 相加为黑色。
美术说课稿:《色彩与生活》5篇

美术说课稿:《色彩与生活》5篇第一篇:美术说课稿:《色彩与生活》美术说课稿模板:《色彩与生活》一、说教材《色彩与生活》是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
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入手,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说学情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
思维方式也已从直观形象思维向高级形象思维发展,并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色彩知识具有初步的了解,但对色彩搭配的认识有限,缺少运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本节课的教材分析以及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明白恰当的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彩规律的认识与对美的追求,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主要手段。
四、说教学重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色彩现象,它的形成受色彩规律制约;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重要手段。
难点则是:使学生学会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
学生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
使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艺术内涵。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中我以色彩为主线贯穿,依托视觉形象引导,在教学中采用活动探究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
七年级美术上册《色彩与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概念。
2.讲解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产生的视觉效果,如和谐、对比、层次感等,为课堂练习做好准备。
8.课后拓展,提高素养: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美术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色彩图片,如美丽的风景、家居设计、服装搭配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感受。
2.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图片中的色彩搭配美在哪里?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色彩与生活》。
4.实践创作,提升技能: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提高绘画技能。
5.分层指导,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情感教育,培养审美: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7.创新思维,展示成果: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
3.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实例,以图片或实物的形式呈现,并分析其色彩搭配原理和效果,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4.写一篇关于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感悟的短文,字数在300-500字之间,要求语言通顺,观点明确,具有自己的见解。
5.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一项家庭色彩搭配改造项目,如房间布置、家居装饰等,提升家庭氛围,增进亲子关系。
初一美术第七课色彩与生活

100%C
100%吸收R(理论上)
色彩与生活
K(黑)=W(白)-B(蓝紫)-R(红)-G(绿)=0
白光
100%K
100%吸收R、G、B
色彩与生活
色光的加色三原色
色光是指物体本身发出的光, 一系列的色光合成实验发现,选择“适当”的红、绿和蓝紫色光 进行组合,可以模拟出自然界的各种颜色,故称红、绿和蓝紫色光为 色光的三原色(即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可以而且仅能被划分为这三种 色光的组合)。 色光的三原色:红(Red) 、绿(Green)、蓝紫(Blue)
色彩与生活
色彩与生活
不同的色彩搭配给我们不同的感觉
色彩与生活
色彩使时间变快或者变慢
•
•
色彩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魔力,会给人的感觉带来巨大的影响。 例如,色彩可以使人的时间感发生混淆,这是它的众多魔力之一。人 看着红色,会感觉时间比实际时间长,而看着蓝色则感觉时间比实际 时间短。 请两个人做一个实验,让其中一人进入粉红色壁纸、深红色地毯 的红色系房间,让另外一人进入蓝色壁纸、蓝色地毯的蓝色系房间。 不给他们任何计时器,让他们凭感觉在一小时后从房间中出来。结果, 在红色系房间中的人在40~50分钟后便出来了,而蓝色系房间中的人 在70~80分钟后还没有出来。有人说,"这是因为红色的房间让人觉得 不舒服,所以感觉时间特别漫长。"确实有这个原因,但也不尽然。 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时间感会被周围的颜色扰乱。
色彩与生活
色彩是有重量的
色彩是有重量的。请大家不要误解,颜色自身是没有 重量的,只是有的颜色使人感觉物体重,有的颜色使人感 觉物体轻。 有人通过实验对颜色与重量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黑色的箱子与白色的箱子相比,前者看上去要重1.8倍。 此外,即使是相同的颜色,色彩的明亮程度低的颜色比明 度高的颜色感觉重。例如,红色物体比粉红色物体看上去 更重。
初中美术《色彩与生活》教案+

初中美术《色彩与生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美术教材第七章《色彩的世界》第三节《色彩与生活》,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的视觉原理,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色彩的情感表达,以及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视觉原理,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提高色彩搭配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色彩搭配的原则。
重点:色彩的视觉原理,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图片、挂图、色卡、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彩色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色彩特点,引出色彩与生活的关系。
2. 新课内容:(1)色彩的视觉原理:介绍色彩的形成、三原色、间色等基本概念。
(2)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色彩在服饰、家居、广告等方面的应用。
(3)色彩的情感表达:分析不同色彩所代表的情感,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4)色彩搭配的原则:讲解对比色、互补色、类似色等搭配原则,并进行实例分析。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的色彩搭配原则,为教室的某个角落设计色彩搭配方案。
4. 例题讲解:以一幅画作为例,分析其色彩搭配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为自己设计一幅画作,要求运用色彩搭配原则。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视觉原理2. 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3. 色彩的情感表达4. 色彩搭配的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设计一幅画作,运用色彩搭配原则。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色彩与生活》课件

广告中的色彩运用需要注重色 彩的对比、和谐以及色彩的搭 配,以达到吸引受众并传递广 告信息的效果。
05
创作实践
设计自己的色彩组合
总结词
通过观察和感受,学生将设计出自己的色彩组合,培养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 能力。
详细描述
在《色彩与生活》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色彩,感受不同色彩所 传达的情感和氛围。在此基础上,他们将尝试设计出自己的色彩组合,通过不 断的尝试和调整,培养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创作色彩主题的作品
总结词
学生将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色彩主题作品,展示自己的创作能 力和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在完成前面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将进入创作阶段。他们将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结合自 己的兴趣和创意,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色彩主题作品。作品形式可以是绘画、拼贴、 雕塑等,只要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对色彩的运用和创作能力即可。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将
用色彩表达情感
总结词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 情感和思想,提高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
VS
详细描述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色 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们将通过 观察和分析经典艺术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了解不同色彩所代表的情感和意义。随后 ,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创作出能够 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艺术作品,提高艺 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04 色彩在艺术中的应用
绘画中的色彩
绘画中的色彩是艺术家用来表达 情感、塑造形象和创造氛围的重
要手段。
不同的色彩可以引发不同的心理 感受,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
表冷静等。
绘画中的色彩运用需要考虑到色 彩的对比、和谐以及色彩的搭配 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初中色彩与生活美术教案

教案:初中美术《色彩与生活》一、课题:色彩与生活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并掌握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冷暖知识,初步学习运用该知识分析美术作品及生活中简单的色彩现象,并能用语言文字进行评述和选择适当的美术手段进行表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和认识生活中色彩的美好和丰富,尝试运用美术方法表达对色彩的感受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对生活中的色彩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认识色彩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亲自体验色彩表达带来的乐趣和感受。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对色彩三要素和色彩的冷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比较熟练地运用到作品及生活中去。
难点:学生能比较准确地分析作品中及生活中的色彩现象,借此提高色彩欣赏水平,陶冶情操。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小组讨论法。
七、教学准备PPT课件、美术作品、色彩卡片等。
八、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1. 教师和学生共同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
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明天我们去创造七色世界。
2.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这些色彩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顺势导入新课《色彩与生活》。
(二)讲授新知1. 初步感知(1)教师组织游戏,将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和名称与实物颜色相对应,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和理解这些基本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如服装、家居、自然景观等,让学生认识到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深入了解(1)教师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冷暖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
(2)展示美术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说。
3. 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色彩卡片,让学生自由组合,尝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彩色作品。
(2)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评价,互相学习。
(三)总结与拓展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的感觉
清凉的感觉
不同色调的家居装潢。
红色调偏重 明度变化
冷色调
暖色调
冷暖对比
小
结
一、色彩三要素 色相:即各种色彩的相貌。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称为饱 和度。 二、色彩的特性冷暖
同一色相的冷暖关系 不同色相的冷暖关系
三.教师讲授演示; 根据所学的色彩知 识,讲解怎样去用 纸做衣服,选择自 己喜欢的颜色搭配, 运用工具制作出喜 欢的纸衣服。
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第十三册 第7课色彩与生活动 榕山中学 彩特别多,特别醒目。
一、为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色彩?
在街头,在家庭,在人们的衣装和日常 用品上显现。
二、想营造好的色彩效果,需要 从哪些方面入手?
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冷暖色调搭配
七、手工作业 1.根据多媒体资料,结合自己收集的不同材料 制作纸衣服,临摹或创作一件自己喜欢纸做的 衣服搭配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 做好过后让每个小组的模特展示自己小组 的纸衣服作品,跟着老师准备的音乐来一个模 特秀,然后派出你们小组推荐的设计师,说说 创作思路,互相评比,指出优劣。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色彩的明亮度叫明度。明度最高的色叫白色, 最低的色叫黑色,它们之间按不同的灰色排列, 显示了明度的差别。
暗
亮
低明度
低明度
高明度
高明度 高明度 低明度
有深有浅,有的鲜艳有的不鲜艳。
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称为饱和度。 纯度最高的色彩就 是原色色彩的相对 纯度取决于在色彩 中加入黑色、白色 或灰色的多少。
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菜篮子,这么多色彩很漂亮的蔬菜, 都是些什么颜色呀?
紫色的葡萄
绿色的葡萄
红 色 的 西 瓜 瓤
金黄色的 杨桃
黄色的橘子 红色的草莓
色相:即各种色彩的相貌。
色相就是色彩的名称,同时也是各个颜色的 相貌和倾向。
五颜六色的糖果就是他的色相
3明度: 色 彩的明亮 度叫明度。深色 明度最高 的色叫白 浅色 色,最低 的色叫黑 色,
鲜 灰
在人群中,色彩鲜艳 的衣服总是容易吸引 人们的注意力。
就像这些漂亮的 少数民族服饰, 靓丽的色彩第一 时间吸引了我们。 说明了纯度高的衣 服更吸引我们
小结
色相、明度、纯度在色彩中极 为重要被称为,色彩三要素
看这些颜色,如果让你选择一下,你会 怎样区分冷暖呢?
根据生活中的感觉判断,看上去能让人感觉或联 想到温暖的颜色就是暖色,会让人见了就感觉清凉的 就是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