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高考病句的辨析方法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一、引言语文病句作为语言使用中的错误之一,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和考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2024年的高考语文考试中,对于病句的辨析和改正部分,学生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总结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

二、常见病句类型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主谓不一致:即主语与谓语之间在人称、数与时态上不一致。

例子:病句:我每天去学校,她们已经在那里等了我。

改正:我每天去学校,她们已经在那里等我。

2.主谓逻辑不一致:即主语与谓语之间在逻辑上不符合。

例子:病句:她是一个爱吃苹果的人,但她从不吃苹果。

改正:她是一个爱吃苹果的人,但她从不吃梨。

3.缺少主谓宾结构:即句子中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子:病句:昨天是一场胜利。

改正:我们昨天取得了一场胜利。

4.句子成分名词化:即本应使用动词的地方使用了名词。

例子:病句:他们互相尊重是他们能够和谐相处的基础。

改正:他们互相尊重使他们能够和谐相处。

5.冗余病句:即句子中出现了不必要的重复词语。

例子:病句:他每天都早早起床了。

改正:他每天都早起床了。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实际高考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类型的病句。

下面将介绍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

三、辨析方法1.注意句子的主谓一致性和逻辑一致性。

在辨析病句时,首先要注意句子的主谓一致性和逻辑一致性。

主谓一致性主要涉及到主语与谓语之间的人称、数与时态的一致性,而逻辑一致性则涉及到句子中的观点、事实等是否与谓语一致。

如果发现主谓不一致或逻辑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修改。

2.注意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在辨析病句时,还需要注意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如果发现句子中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的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充或修改。

另外,还需要确保句子成分的使用正确,避免将本应使用动词的地方使用名词,或者将名词误用为动词。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快速识别病句的妙法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快速识别病句的妙法

高考语文复习学问:快速识别病句的妙法高考语文复习学问:快速识别病句的妙法?病句题在高考中的得分率年年都没有超过40%,甚至于低于20%。

病句类型繁多,病因隐藏,稍不留意,就会造成失误。

但病句题有规律可循,把握起来并不很难。

一、关注句中的介词介词大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它和动词一样可以带宾语,和动词的界限特别模糊,它常常把全句的主语纳入自己的“囊中”,造成主语的缺失。

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

例如:1、草,对于庄稼人是厌恶的。

(颠倒了主客体。

)2、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障的问题,对于广阔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开心接受的。

(病因同上,应把“对于”放在句首。

)3、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生疏的。

(病因同上)4、人英国原本有可能大规模种植一种抗除草剂的油菜,但由于抗议团体的干预,使这项安排最终泡汤。

(“由于”把“使”的主语“抗议团体”纳入的自己的“囊中”。

去掉“由于”或“使”即可。

)5、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最终与观众见面了。

(“经过”这个介词把它自己的主语“剧组全体人员”给漏在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二者应颠倒一下位置。

)6、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7、当1633年伽利略被迫在判决书上签字以后,又庄重宣布:“地球仍旧在转动!”8、当前全国各地的电视频道日益趋向专业化,节目寻求新突破,一场荧屏大战正方兴未艾。

(“方”即“正在”。

)二、关注程度副词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在考题中出现时我们就必需细心分析后面的形容词是不是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是不是语义的重复。

这类副词主要有“特别”、“特别”、“很”、”过分“等。

或者这个副词会造成歧义。

最常见的短语是“不适当地……”。

例如:1、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傲慢心情。

高考病句辨析新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病句辨析新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病句辨析新题型解题技巧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考病句辨析新题型作为语文考试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考生的关注。

病句辨析作为语文考试中的难点,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和辨析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高考病句辨析新题型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顺利应对这一考试。

一、掌握语法知识病句辨析题目往往涉及到对语法知识的考察,考生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

对于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各种词类的辨析,以及句子的成分、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语法知识,才能够在解题时有依据、有把握。

二、理解句子意思在解答病句辨析题目时,考生不仅需要对句子的语法结构有一定的了解,更需要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有些病句辨析题目可能会涉及到语义、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问题,理解句子的意思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

在平时的学习中,考生可以多多阅读优秀的文章,培养语感,提高理解能力。

三、分析选项差异在解答病句辨析题目时,考生需要对题目中给出的选项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有时候,选项之间的差异可能非常微妙,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辨析能力。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耐心细致地梳理选项之间的差异,找出正确答案。

四、举一反三在平时的学习中,考生需要多做一些病句辨析题目的训练,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

而且在解题过程中,考生还需要善于举一反三,把握题目的规律。

有时候,一些题目可能会涉及到同一类的病句结构或者错误类型,如果能够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做这类题目,就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题目的考查。

五、总结归纳在解答病句辨析题目时,考生需要善于总结归纳,提炼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归纳,才能够在解题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在平时的学习中,考生可以把一些解题技巧和经验进行收集、整理,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

六、巩固强化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巩固强化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只有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巩固,才能够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尤其是对于高考病句辨析新题型的解题技巧,更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一. 高考语文病句的特点高考语文病句在语法、用词、修辞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高考语文病句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句子结构混乱等。

2. 用词不准确:用词不准确主要表现为词义错误、词性搭配不当等,使得句子表达不清晰。

3. 修辞不当:高考语文病句中常出现修辞不当的问题,包括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用错误、过度或不恰当。

4. 表达不清:高考语文病句中表达不清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语句结构混乱、词序颠倒、逻辑关系不清等。

二. 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在辨析高考语文病句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语法辨析法:首先要检查句子的主谓一致、时态一致、句子结构是否正确等基本语法问题。

对于语法错误,要通过语法知识进行修正。

在考虑语法问题时,还需注意上下文的一致性和句子的整体表达是否符合逻辑。

2. 词义辨析法:对于用词不准确的句子,首先要确定词义错误的词汇,并找到正确的词义进行替换。

同时要注意词性的搭配是否恰当,以确保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表达准确。

3. 修辞辨析法:修辞不当是高考语文病句中常见的问题,要通过对修辞手法的辨析,找出修辞错误的地方,并进行修正。

同时要注意修辞手法的选择是否恰当,能否更好地增强表达的效果。

4. 表达辨析法:表达不清晰是高考语文病句中常见的问题,需要通过对句子结构、词序、逻辑关系等的辨析,找到表达不清晰的原因,并进行修正。

同时要注意句子的整体表达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能够清晰地传达作者的意思。

5. 上下文辨析法:在辨析高考语文病句时,要注意句子所在段落的上下文,通过分析上下文的意思,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句子的问题所在。

同时要考虑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主题,确保句子的表达与整体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三. 高考语文病句的纠正方法在纠正高考语文病句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修改语法错误:对于语法错误,可以通过修改主谓一致、时态一致、句子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使句子符合语法规范。

高考病句辨析新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病句辨析新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病句辨析新题型解题技巧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新出现一种病句辨析题型,备受考生关注。

那么,究竟如何熟练地解题呢?下面就由本人谈谈自己的解题技巧。

一、根据关键词寻找错误每个句子,都有一个或多个关键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关键词来鉴别出错误的地方。

例如,关键词“仍”提醒我们应该找寻一个错用副词的地方,而“彼此”则提示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语法结构错误。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分析每个有问题的句子时,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应盲目套用病句辨析的基本技巧。

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等因素。

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找出句子的病句,而且能更加充分地评估句子的整体意义。

三、分清主次问题在做病句辨析题时,我们应该分清主次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寻找病句所在的区域,然后再从事实上和意义上去分析整个句子。

为了更方便地理解区域,我们可以用加号或横杠把句子划分成几个部分,以便归结问题所在。

四、步骤清晰,逐级深入在解题时,我们必须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级深入。

首先,我们需要对整个句子有一个初步了解。

然后,我们确定病句的位置,接下来,我们通过观察语法、意义和风格等方面的错误,逐步推导最终的答案。

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偏离题意,而且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理解病句之所在及其错误出处。

五、结合整篇文章分析最后,我们在做病句辨析题时,应该结合整篇文章的主题及语言风格等特点,深入分析各个句子中的错误出处。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们开启更深的文学探索之旅。

总之,做病句辨析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需要认真了解每个句子的构成因素,同时还要注重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只要我们充分了解这些要点,出色地完成这类试题也并非难事。

高考语文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

高考语文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

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一、语感审读法平时对语言敏感并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者,对有些病句可以直接凭语感作出判断。

例如:很多同学解答古代诗歌鉴赏的“作用题”时,往往因为对诗歌的解读不全面不深入,会产生茫然无措,只好套用术语作答。

[操作示范]第一步:高考题一般都是四个选项,初读四个选项,在感觉“别扭”处进行标注。

第二步:对比筛选,假定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第三步:深入分析,验证排除,得出答案。

此处一读就会发现,“会产生茫然无措”不通顺,“产生”缺少宾语,可在“茫然无措”后加“的感觉”。

二、主干压缩法一句话的主干是:主语中心词+(否定词)+谓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

通过找出主干我们可以查出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例如:猴年春晚可谓星光熠熠,歌手谭维维和她的电声乐队与华阴老腔艺人合作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使人们观赏到来自黄土高坡的古老民间艺术的活力。

[操作示范]第一步:分析句子主干,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春晚(主语)→星光熠熠(谓语),歌曲(主语)→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谓语),使人们(兼语)→观赏(谓语)→活力(宾语)第二步:检查主干,确认是否有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语病,分析后发现“观赏”和“活力”动宾不搭配。

可把谓语“观赏”改为“感受”。

三、理顺枝叶法如果通过找主干没发现病因,可以理顺附加成分,看修饰、限制、次序是否恰当。

例如: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帝”。

[操作示范]上面的句子可压缩为“《白日焰火》获得金熊奖,廖凡摘取桂冠,成为‘影帝’”,主干没语病,理顺枝叶发现修饰语“历史上第一个”和“柏林电影节”语序不当,应调整为“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一个”。

四、造句类比法就是仿照自己拿不准正误的句子,造出类似的句子,看看能不能成立,以此判定拿不准的句子是不是病句。

对于一些似是而非、正误不易分辨的句子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高考病句辨析新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病句辨析新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病句辨析新题型解题技巧高考病句辨析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解题技巧。

正确把握句子成分的搭配关系。

病句辨析题常常是给出原句和改错的选项,在辨析时,要注意分析句子结构和成分的搭配关系。

主语和谓语、主谓和宾语、名词和定语、定语和被修饰词等之间的搭配是否合理。

通过对句子成分的分析,可以准确判断出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进而得出正确答案。

注意动词的语态和时态。

识别句子中动词的语态和时态是辨析病句的重要一环。

通常情况下,一般现在时用于描述客观事实和经常性动作,一般过去时用于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而现在进行时用于描述当前正在进行的动作。

对于常见的动词时态错误,可以轻松地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注意代词的使用。

代词是常见的病句辨析题中容易出错的部分,常常会与前后的名词或代词搭配不当,导致句子语法不通顺。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可以通过逐一替换选项中的代词,并回顾句子的上下文,判断代词所指代的是什么,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注意介词的使用。

介词的错误使用也是常见的病句辨析题中出现的问题。

介词的使用常常受到动词、名词等其他词性的影响,容易出现语句结构不通顺的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分析介词所连接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符合语法规范。

进行复百练习。

通过大量的练习,积累辨析病句的经验,熟悉常见的错误类型和解题技巧,这样可以提高对病句辨析题的准确率和解题速度。

高考病句辨析题在语文考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正确把握句子成分的搭配关系,注意动词的语态和时态,注意代词的使用,注意介词的使用,进行复百练习是解决这类题目的重要技巧,希望以上技巧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考试中的病句辨析题目。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3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3篇)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精选3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1)词语运用题(1)语素分析:“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

比如“学历”与“学力”,都是偏正结构的词,其中“学”是意义相同的部分,可不予比辨析,而应对“历”和“力”进行比较。

“历”是指经历,即在哪些等级学校学过,毕业还是肄业;“力”是指程度、能力、水平。

(2)语境分析: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

成语辨析题(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语句扩展题⑴看清题干要求,明确扩展要求⑵注意被扩展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性词语⑶原词句不能少句式变换题(1)看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2)不改变句意,可增删个别词语。

(3)注意使用润滑剂(代词或关联词)使改后句子连贯。

综合改错题和语言简明题(1)根据交际的目的来决定:说什么内容(2)根据交际的对象来决定:用词得体(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正确使用谦敬词。

(3)根据交际的场合来决定:公共与私交场合,庄重与随意等(4)根据交际的手段来决定:选用书面语体(视觉语言)或口头语体(听觉语体)病句辨析题(1)注意题干的要求,看清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特别要注意若题干有“表意不明”要求,还应从句子有无歧义、矛盾上去考察。

(2)做题思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3)善用排除法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篇2)一分钟拿一分,150分钟150分。

因人而异,宏观把握。

一、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具体做法是: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按时交卷就行了”。

“相信自己,决不轻易留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高考病句的辨析方法1 缩句法:
•把长句缩为短句,去掉修饰部分,保留句子的主干的方法
例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在二十一世纪担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

”显然,缩句后的“担负”与“强国”搭配不当,应在“强国”后面补上“的责任”。

2 逐一检查排除法:
•是从前往后逐一对句子的每一部分(词组或短语)进行检查,并在检查中逐步排除那些没有语病的成分,对怀疑有问题的部分进一步分析,最后确定出有问题的部分。

例如:“爸爸端着盆和毛巾走进屋来。

”采用逐一检查排除法,可知“爸爸端着”与“爸爸走进屋来”都没有问题,“端着盆和毛巾”是问题怀疑的对象,把“端着盆和毛巾”分开来考察便知,“端着盆”没问题,“端着毛巾”就有问题了,应改为“拿着毛巾”。

原句应改为“爸爸端着盆,拿着毛巾走进屋来。


病句的基本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1 重复啰嗦:其修改方法是任意去掉其中一个。

例如:“小王飞快地赶紧跑回家。

”句中“飞快地”、“赶紧”是重复的,改时任意去掉其中一部分即可。

2 前后矛盾:其修改方法是去掉其中一部分,或把其中一部分改换成与另一部分相吻合的内容。

例如:“台上的演员戴上了五颜六色的白帽子。

”句中“五颜六色”与“白”相矛盾,改时可去掉其中一个。

3 缺少成分:其修改方法是补上所缺的成分。

例如:“在期考动员会上,纷纷表决心。

”此句缺少了表决心的对象(主语),改时应在“纷纷”前加上“我们”或“他们”、“大家”等表示复数的对象。

4 搭配不当:
a)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本身搭配不当:其修改方法是根据句意关系,把关联词的一部分改换成与另一部分相配的内容。

•例如:“我们家乡不但物产丰富,所以风景优美。

”句中关联词“不但……所以……”显然搭配不当,根据“我们家乡”的两大特点“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知它们不是因果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应把“所以”改为“而且”。

•关联词语本身搭配恰当:去掉整个关联词语,根据句意关系,配上相应的关联词
•例如:“我们不但学习认真,而且成绩好。

”句中“不但……而且……”本身搭配恰当,但“学习认真”与“成绩好”应为因果关系,该配上“因为……所以……”一类关联词。

b)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是改换句中某部分,使句意表达准确。

c) 例如:“这篇作文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句中“句子通顺”搭配恰当,但“词汇通顺”讲不通,应改为“词汇丰富”,原句应改为“这篇作文的词汇很丰富,句子很通顺。


5 指代不清:句中出现用同一代词指代两个不同对象的情况,其改法是把其中一个代词改成一个具体的名称。

例如:“小王和小张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复习功课。

”句中的“他”既可指“小王”又可指“小张”,使人模糊,应根据事实,把一个“他”改成“小王”或“小张”。

如:“小王和小张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小张复习功课。


6 三种特殊类型:
a) “把”字与“被”字的误用: “把”字句的主语是施动者,“被”字句的主语是受动者,两者结构对立,表达的意思相反。

例如:“他们被这些旧物品处理了。

”句中“他们”是动作“处理”的发出者,应把“被”改为“把”
b) “通过”与“使”合用,缺少主语:“通过”与“使”在同一句中运用,往往出现缺少主语的现象,改时应去掉“通过”或“使”。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教育。

”句中缺少了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改为:“通过这次活动,我受到了教育。

”或“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教育。


c) 动词并用,颠倒位置:当两个动词并列在一起出现在同一句中时,有时会出现两个动词位置颠倒的现象,改时应交换两个动词的位置。

例如:“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所作的工作报告。

”因为先“听取”后,才能“讨论”,所以句中的动词“讨论”“听取”颠倒了位置,原句应改为:“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所作的工作报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