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插图全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地图集 元时期图

中国历史地图集 元时期图

元时期图《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1)——元时期图组元时期图组编例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二幅,分幅图十八幅,插图六幅。

二、全图二幅,分别反映前后期疆域政区概貌。

前期全图以1280年(至元十七年)为准,画出中书省和陕西四川、云南、江淮、福建、江西、湖广六行中书省的治所、省界,部分直隶于省的路府州,以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土司。

其时西南地区有一些洞寨尚未归附,因图上无法钩勒其范围,概作省界内处理。

有些地方当时建置不明,图中只标地名,不标路府州县。

东北标出成吉思汗诸弟封地大致范围。

吐蕃地区领以撟苤圃簲,下设宣慰司、元帅府、招讨司等,具体建置罕见记载,图从从阙。

西北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联兵抗元,二汗辖境难以分清,且察合台汗笃哇实受制于窝阔台汗海都,故作一区处理,标出二汗国大致范围;窝阔台汗的注记字体略大于察合台汗,籍以表示前者为主宰,后者为从属。

二汗常同驻的塔剌思,以首府符号表示。

后期全图以1330年(至顺元年)为准,画出中书省和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十行中书省的治所、省界、部分路府州以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宣抚、安抚等司,和甘肃行省以西的哈密力、别失八里、哈剌火州三区,吐蕃地区由总制院改称的宣政院及其所辖三个宣慰司的大致范围。

窝阔台汗国已不复存在;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二部,界域不明,故仅标“东部”、“西部”于相应地区,不画界线。

二部首府用同一符号表示。

其时又设征东行省于高丽国,行省最高长官“丞相”即由高丽国王兼任,“从其国俗”、“自奏选属官”,行省仅有空名,故只标出省名,仍作邻国处理。

三、分幅图以1330年(至顺元年)为准。

元十七幅:中书省、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十行中书省、宣政院辖地各一幅;中书省及云南、江浙、湖广三行省部分地区建置太密,难以画全,各加一分幅,扩大比例尺,画出全部建置;西北直隶元廷的哈密力、别失八里、哈剌火州三区合一幅。

人教版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图片及使用课件(135张)

人教版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图片及使用课件(135张)
半坡房屋想象复原图
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 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
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 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 泥。 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 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
【观点·争鸣】
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大的脑容量、语言、意识和社会,长时期被 人类认为是人与其他动物之间本质区别的标志。
研究人类进化的(体质)人类学家,认为直立行走是区别人与猿的标 志,能两足直立行走便是人。
研究人类早期物质文化的考古学家则认为能否制造工具是区别人与 猿的标志,能制造工具的才是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从左到右:
• 上猿 • 原康修尔猿 • 森林古猿 • 山猿 • 腊玛古猿 • 南方古猿 • 傍人 • 高等南方古猿 • 直立人 • 早期智人 • 梭罗人 • 罗德西亚人 • 尼安德特人 • 克罗马农人 • 现代人
问题:人类进化 线状?树状?
人类进化树状图
网文:《那张让你认识人类进化的图竟然是错的》
关于“劳动”: 古人类形成之前,为生存觅食是生存劳动。古人类形成之后,创
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是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是人类发展前进的动力,但不是形成人类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章:邓绍宣《人类是怎样从动物界中演化分离出来的》,《贵 州科学》2013.02
人类与类人猿区别(生理结构)
人类与类人猿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人类适于两足直立行走。人类的双手就 不再是行走的器官,而可以用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的许多形态结构特点 都与直立行走有关。
——以上均引自杨鸿勋《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 《考古学报》 1975年01期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彩色插图说明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彩色插图说明

彩色插图说明图1 北京人的生活这是根据资料绘制的一幅北京人生活的想象图。

画面描绘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情景。

大的距今70万至2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今北京市西南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一带。

当时这一带的湖泊、河流岸边和浅水中长满了水草,沿岸有一株株的树木,画面左边一人正忙着采集野果,另一人弓着腰,右手持一尖状石器正使劲地挖掘植物的块根。

画面中间,一人站在树下,左手攀枝,右手正忙碌地采集树上的果实。

他下肢有点屈膝,反映了北京人体型还带有猿的特征。

画面右边跪坐在地上的人,正寻找和咀嚼所得到的食物。

(第1课)图2 河姆渡猪纹陶器这是1973年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猪纹钵。

高11.6厘米,长21.7厘米,宽17.2厘米。

钵体表面上的猪纹形态逼真。

猪的头部前伸低垂,双目圆睁,四足蹦跳而行,好似在寻觅食物。

猪的腹部微鼓,身上除了刻有花纹外,脊背上的鬃毛簇立着。

这件猪纹钵为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提供了实物资料,也使人看到了七千多年前猪的模样,说明当时已饲养家猪。

(第2课)图3 半坡人面鱼纹盆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

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是以细泥为原料,捏成型后着彩放在窑里烧制而成的彩陶器。

盆的底部略平,腹部突出,也比较深。

盆大汶口彩陶这是大汶口居民使用的盛食器皿,1974年山东泰安出土。

陶豆高29.2厘米,口径29.5厘米。

陶豆表面及口沿部绘有鲜艳绚丽的彩色图案。

口沿部用黑彩描绘八组相对的半月纹,腹部用白彩绘八角星纹共六组,八角星的外侧用黑线勾边,星纹之间有两条坚线,组成简单明快的图案。

彩陶豆把上有两行圆弧纹,很像一个个圆括号,使整个彩陶豆图案新颖别致,给人以新鲜优美的感觉。

(第2课)图5 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

陵高3.6米,周长48米。

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竖立一高大石碑,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

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

再后面就是黄帝陵,简称黄陵。

历史插图,让课堂活起来

历史插图,让课堂活起来

历史插图,让课堂活起来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分为五大类: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图、历史事件图、历史文物(实物)图、图表图柱图。

历史插图是对历史知识的某些片段、侧面的状态和形貌的“写真”,是对某一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和历史现象的“空间描述”,是形状化、立体化的历史教材,它和教材文字叙述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完整构成系统的历史知识,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历史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进行插图教学,不仅可以使抽象的历史概念形象化、直观化,激发学生兴趣、掌握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因此,插图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进行插图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以图为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感兴趣,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教学效果就好。

而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影响着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语,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历史插图可以再现历史现象或事件,使抽象的历史概念更加形象、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如:教学《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图》:秦始皇头戴冕旒,身着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指点江山。

从装束到神态,都可以看出这位始皇帝的雄心、威严和胆识,这样一下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在中国历史上起着什么作用呢?学习本课,大家对他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通过这一看一讲一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并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顺利地入门。

二、以图开路,激活思维,突出重点历史思维就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思维活动。

历史插图教学,能引导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历史认识,从而发展历史思维能力。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上插图图片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上插图图片
平假名
a. r-t kA l
■■■
;A”
4 i| 1 i■■-
iMwr ■"
■A
■ ■
阿拉伯骑士
阿拉伯的扩张
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绘画)

伊斯塔尔城门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古代印度
古印度国王雕像
阿育王狮子柱头
I訓帝申.
匸电号
; ” 亠
种姓等级示意图
在实验室里的法拉第马可尼像
无线电穿越大西洋实验
坐在汽车上的福特
在飞机上操作的威尔伯•莱特
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发明示意图
实验室里的爱迪生
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
美国南北战争
内战中的北方联军战士
美国领土的扩张 印第安人西迁的血泪之路
美国南方的黑奴交易
林肯向阁僚宣读解放黑奴宣言葛底斯堡之役
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达•芬奇自画像
世界上最早的地球仪
哥伦布
哥伦布的旗舰
新航路和开辟
印第安人的酋长
战斗中的新模范军
在“圈地运动”中流离失所的农民
英国的新生
处决查理一世
*
国王威廉与女王玛丽
英国议会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
美国的独立
・•«
yV■«
4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
法国大革命
巴黎国民自卫军
罗伯斯庇尔
青年将军拿破仑像
巴黎公社社员在
拉雪兹公墓被枪杀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
德国19世纪飞速发展的工业
在欧洲争霸中风云一时的俾斯麦
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

刺客普林西波被捕
德国的头盔

历史教学计划中的历史插图分析

历史教学计划中的历史插图分析

历史教学计划中的历史插图分析引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为未来提供指导。

而历史教学计划中的历史插图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以图像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本文将对历史教学计划中的历史插图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部分:历史插图的作用历史插图作为教学材料的一种形式,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1. 视觉化历史知识历史插图通过图像的形式,将抽象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具象化,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

例如,当学生学习二战期间的战争场景时,通过插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战争的规模、战场上的各方势力以及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这种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2. 增强情感共鸣历史插图可以通过表现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当学生看到插图中描绘的奴隶贩卖场景时,他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奴隶制度的残酷和不人道,从而对历史事件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3. 拓宽知识视野历史插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插图,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文化的服饰、建筑和艺术形式,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例如,通过插图,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宫廷生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等。

第二部分:历史插图的设计原则为了使历史插图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设计人员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1. 准确性历史插图应该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

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确保插图中的细节、服饰、建筑等与历史事实相符。

只有准确的插图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

2. 多样性历史插图应该尽可能多样化,涵盖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广泛的历史知识,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3. 合理性历史插图的设计应该符合教学需要,能够突出历史事件的重点和关键人物。

(整理)历史插图全

(整理)历史插图全
定军山《渔光曲》(07)京师大学堂P117鲁迅故居(P 118)革命圣地延安
(P106)(P106)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P91、89)
鸦片战争形势图(P5)中英《南京条约》(P5)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P9)
割占香港岛示意图
收复新疆示意图(P13)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P16)武昌起义形势图(P37)
张学良、杨虎城
南京大屠杀(1937.12)(P77)彭德怀百团大战(80)1945.8.15日本投降(P83)
“紫金山下”杀人比赛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P89)毛泽东撤出延安(P89)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P90)
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1946年6月,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
鲁迅在上面发表〈狂人日记〉以徐州为中心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P2)(P3)(P7)(P8)(P14)(P16)
(P17)(P18)(P21)(P21)
(P21)(P21)福州船政局(29)(P34)兴中会(P36)
(P37)武昌起义(P38)五四(P47)(P52)南京国民政府(P53)
(P54)(P55)(P56)长征:夹金山(P62)吴起镇会师(P62)
1860年英法联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江南制造总局(P28)张之洞(P29)京师同文馆(P29)
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铁厂洋务派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
公车上书(1895年)(P32)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P40)“一大”嘉兴南湖游船(P48)
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它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插图介绍与史实辨正4页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插图介绍与史实辨正4页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插图介绍与史实辨正《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1),多年来都被中学历史教材用作插图,说明汉武帝时期的中外交往。

该插图取自敦煌莫高窟初唐第323窟主室北壁佛教感应故事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图2)截取的是下半部分。

1982年《敦煌研究》试刊第1期刊载的马世长先生的《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应故事画》一文,对《张骞出使西域图》作了详细解说。

198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公布了该图的彩色图版,并配有说明。

《张骞出使西域图》共有五幅画面,对应五条榜题,表现了汉武帝获得匈奴祭天金人和张骞出使西域的情景。

兹按画面顺序,将五幅画面内容介绍如下:1 榜题上方有一帝王,手擎香炉跪拜顶礼,帝王左右有六大臣站立,皆躬身合掌,执笏顶礼,榜题文字四行为:“汉武帝将其部众讨,匈奴,并获得二金(人)长丈/余,列之于甘泉宫,帝为,大神常行拜谒时。

”2 榜题上方正中为一四阿式顶大殿,正面自阑额向上竖立一匾牌,上书“甘泉宫”三字。

殿内置二立佛像,二像皆高肉髻,着袈裟,殿下有台基,正面有踏步,殿前两侧各有一株绿树,榜题文字已漫漶不清。

3 榜题右侧为一帝王骑在马上,后随臣属八人,或持曲柄华盖,或引马于前,或随从于后。

榜题左侧,一人双手持笏跪拜辞别帝王,其后有二、从者,持双节立于后,再后为四匹马及一马夫,马上驮行装物品及丝质物等。

榜题文字三行为:“前汉中宗既获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

”4 一人骑马行于旅途中,二人持节骑马随于后,榜题文字已漫漶不清。

5 三人行至一城,前者一人双手合十顶礼,后二人持节随后。

城内有一佛塔,城门外有二比丘向城内观望。

榜题文字为“口大夏时”。

以上五幅画面完整地表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辞别汉武帝场面、旅途中及到达目的地各情节,是现存最早的一组张骞出使西域的图像资料。

但是,《张骞出使西域图》是一幅佛教感应故事画,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考证如下:画面1中汉武帝获匈奴祭天金人事,史籍记载以《史记》匈奴列传和卫将军骠骑列传为最早,但二传均只说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前120年)春,“得休屠王祭天金人”,而榜题中的“列之于甘泉宫”“常行拜谒”云云,则无一字道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39年林则徐 关天培 虎门抗英 洋枪队首领华尔 左宗棠 收复新疆 虎门销烟(P2) 战死炮台(P4) 镇压太平军(P9) (P13)
邓世昌 (P16) 瓦德西 (21) 日意格(29) 光绪帝(34) 黄海大战 八国联军统帅 福州船政局 戊戌变法皇帝
康有为(公车上书) 梁启超(公车上书) 谭嗣同 孙中山(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P32) 戊戌变法(P32) (戊戌六君子)(P32) 武昌起义(P38)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P38) 陈独秀(P41) 李大钊(P41) 三民主义(P36)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敬告青年》 〈孔子与宪法〉
胡适(P41)鲁迅(P41)毛泽东(P48)董必武(48)
《文学改良刍论》《狂人日记》一大代表一大代表
李达(48)周恩来(P50)彭德怀(P80)张謇(P100)
一大代表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百团大战“实业救国”大生纱厂
詹天佑(P112)侯德榜(P113)魏源(P114)严复(P114)京张铁路“人”字型《制碱》“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
鲁迅(P118)徐悲鸿(P118)冼星海(P119)聂耳(P119)
《狂人日记》《孔乙已》《愚公移山》《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
火烧圆明园(P7)左宗棠(P12)1901年《辛丑条约》(P22)
1860年英法联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江南制造总局(P28)张之洞(P29)京师同文馆(P29)
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铁厂洋务派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
公车上书(1895年)(P32)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P40)“一大”嘉兴南湖游船(P48)
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它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黄埔军校(1924年)(P50)北伐军出征前誓师大会(P51)南昌起义(1927.8.1)(P54)
为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红军飞夺泸定桥(P61)西安事变(1936.12.12)(P72)卢沟桥事变(1937.7.7)(P7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9军佟麟阁、132师赵登禹)
张学良、杨虎城
南京大屠杀(1937.12)(P77)彭德怀百团大战(80)1945.8.15日本投降(P83)“紫金山下”杀人比赛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P89)毛泽东撤出延安(P89)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P90)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1946年6月,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个伟大转折。

渡江战役(1949年)(P95)詹天佑“人字形”轨道(P112)魏源《海国图志》
南京解放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近代第一部较详细介绍西方的著作
陈独秀〈青年杂志〉(P118)淮海战役(1948.11)(P9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P92)鲁迅在上面发表〈狂人日记〉以徐州为中心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P2)(P3)(P7)(P8)(P14)(P16)
(P17)(P18)(P21)(P21)
(P21)(P21)福州船政局(29)(P34)兴中会(P36)
(P37)武昌起义(P38)五四(P47)(P52)南京国民政府(P53)
(P54) (P55) (P56) 长征:夹金山(P62) 吴起镇会师(P62)
(P71) (P71) 卢沟桥事变(P74) (P75)
(P76) 台儿庄战役(P79)
(P81) (P82) 日本投降(P82) (P83) (P88)
攻打锦州(P92)人民支前(P94) 进北平(P94) 大生纱厂(P100) (P101)
荣氏福新面粉公司(P102)范旭东大久精盐公司(P102)
“黄鹄”号(P104) (P105)
定军山 《渔光曲》 (P107)京师大学堂P117 鲁迅故居 (P 118) 革命圣地延安 (P106) (P106) 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P91、89)
鸦片战争形势图(P5)中英《南京条约》(P5)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P9)
割占香港岛示意图
收复新疆示意图(P13)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P16)武昌起义形势图(P37)
共产党早期组北伐战争(P51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P60)织公布示意图(P48)形势示意图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P55)
卢沟桥事变(P74) 台儿庄战役(P80) 百团大战(P81) 三大战役(P93)
形势示意图形势示意图形势示意图示意图
①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P5)
②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示意图(P5)
③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P9)
④收复新疆示意图(P13)
⑤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P16)
⑥武昌起义形势图(P37)
⑦共产党早期组织公布示意图(P48)
⑧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P51)
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P55)
⑩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P60)
⑾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P74)
⑿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P80)
⒀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P81)
⒁三大战役示意图(P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