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和电功率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教案:第十六章电功和电功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教案:第十六章电功和电功率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教案:第十六章电功和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章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功和电功率两个部分。

电功是指电流做功的过程,它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计算公式为W=UIt。

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计算公式为P=UI。

本章将重点复习这两个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电风扇的工作原理,引出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电功和电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进行计算。

4. 实验:进行一些实验,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十六章电功和电功率一、电功1. 定义:电流做功的过程2. 计算公式:W=UIt二、电功率1. 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2. 计算公式:P=UI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给出一个电路图,让学生计算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

2. 应用题:让学生运用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电路的电功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一部分。

这是因为在物理学习中,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掌握了电功和电功率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运用这两个概念。

让我们来详细补充和说明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电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电功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它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

《电功率》教案(精选16篇)

《电功率》教案(精选16篇)

《电功率》教案(精选16篇)《电功率》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把握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

别。

(二)教具低压电源,演示电流表、电压表,标有“3.8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220V40W”白炽灯泡一只,画上用电器铭牌的小黑板一块,写有例题、预习题的小黑板一块。

(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新课问:(l)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棗速度。

)(2)怎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挂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通电半小时做功180000焦;电流通过公共电车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120000焦。

问:①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多?(通过洗衣机电动机)②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告知同学,电流做功的快做,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需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跟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分别计算出电流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电车电动机每秒钟做的功:i00焦、60000焦。

结论: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还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

在物理学中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进行新课(1)电功率(师生共同争论下列的内容)①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字母P来表示。

②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留意:上述两个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④单位:瓦、千瓦。

1瓦=1焦/秒=1伏·安,l千瓦=1000瓦。

⑤导出计算电功的另一公式W=Pt和电功的单位干瓦时。

W=Pt=l千瓦×I时=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

电功率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电功率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电功率教学设计(教案)模板第一章:电功率的概念1.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灯、电风扇等,让学生感受电功率的存在。

1.2 讲解: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即P = VI,其中P 表示功率,V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

1.3 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常见电路的电功率,如照明电路、电视电路等。

第二章:电功率的计算2.1 引入: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不同电器在工作时的电功率差异。

2.2 讲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即P = W/t,其中P 表示功率,W 表示功,t 表示时间。

2.3 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电器在工作一定时间后的电功和电功率。

第三章:电功率的测量3.1 引入:介绍电功率的测量工具,如电能表、功率计等。

3.2 讲解:电功率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3.3 练习:让学生使用电能表或功率计测量电路的电功率,并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

第四章:电功率的应用4.1 引入:通过实例,如电动车、空调等,展示电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2 讲解:电功率在电器选择、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电器的功率。

4.3 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器功率,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第五章:电功率的节能环保意义5.1 引入:通过数据和图表,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消耗和电力污染的现状。

5.2 讲解:电功率与节能环保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合理使用电功率来减少能源消耗和电力污染。

5.3 练习:让学生提出一些节能环保的建议,并说明实施这些建议的电功率意义。

第六章: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6.1 引入: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变化。

6.2 讲解: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即P = I^2R,其中P 表示功率,I 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

6.3 练习:让学生计算不同电阻下的电功率,并分析功率与电阻的关系。

第七章:电功率的分布与损耗7.1 引入:通过实验或者图片,展示电路中电功率的分布和损耗情况。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电功率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1. 第九章第一节: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第九章第二节: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3. 第九章第三节: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4. 第九章第四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分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定义,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2. 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概念,能区分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3. 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4. 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

重点:电功率的定义,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灯泡等;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电风扇和一个台灯,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功率标识;(2)提问:为什么电风扇和台灯的功率不同?电功率是什么?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通过例题讲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概念;(3)分析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4)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给定电压和电流下的电功率;(2)分析实际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分配。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强调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六、板书设计1. 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概念;3. 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4. 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给定电压和电流,计算电功率;(2)分析题:分析实际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分配。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公式 P=UI 计算得出;(2)分析题答案: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规律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理解;2. 拓展延伸:(1)了解家用电器的功率,学会合理搭配使用;(2)研究其他影响电功率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电功和电功率教案.doc

电功和电功率教案.doc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课题第一节电功执教教学目标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的电流做功的形式。

2掌握电功的公式。

3知道电功的单位焦耳和生活中常用单位“度”。

4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

5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

重点掌握电功的公式,电功的单位焦耳和生活中常用单位“度”难点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教具演示书写有问题和例题的投影幻灯片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

1.做功的两个必备因素是什么?计算公式?2.流水可以做功吗?3.那么电流可否做功呢?二演示图9-1实验,引入新课。

(1)砝码提升过程是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2)通过什么来实现上述能的转化?(3)从实验能否知道什么是电功?三新课讲授。

1.电功(W)(1)概念: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要消耗电能)(2)电流做功例子(学生举例)①电流通过电灯:电能转化为内能、光能②电流通过电炉:电能转化为内能③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电流做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实验:(1)U、t一定,I增大,W增大。

(2)I、t一定,U增大,W增大。

(3)U、I一定,t增大,W增大。

说明电流做功跟U、I、t有关。

结论: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3.电功的公式:W=UIt理解:(1)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

(2)公式的变换。

W=UQ,W=IRt,(3)式中的W、U、I、t是指同一段电路(导体)4.电功单位:焦(J),常用:度(千瓦时:kW·h)。

1度=1千瓦时=3.6×106焦5.电能表(电度表):(1)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2)读数1│2│2│8│8 表示1228.8度回答问题观察实验举例子学生读图,认识1度电作用6.小结;练习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课题第二节电功率执教教学目标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2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3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区别。

电功和电功率教案

电功和电功率教案

电功和电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2)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和单位;(3)掌握利用电功和电功率计算相关问题。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地计算电功和电功率;(2)能够用电功和电功率解释电路中的电能转换和能量传递过程;(3)能够进行实际情景的推理和解释。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功和电功率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电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功的概念和公式2.电功的物理意义和单位3.电功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4.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5.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和单位6.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Step 1 热身导入(10分钟)通过快速复习电能和电路中电流、电压等概念,引发学生对电功和电功率的思考,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Step 2 电功的概念和公式(2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物理功的概念和公式,引入电功的概念。

2.结合电路图和电流、电压的概念,引导学生推导出电功的公式:P=U×I×t。

3.通过例题演示,解释电功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电功是能量的转换和传递过程。

Step 3 电功的物理意义和单位(20分钟)1.通过实例和图示,解释电功的物理意义:表示电流通过定点移动所做的功。

Step 4 电功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20分钟)1.通过实际电路图,指导学生利用电功的公式解决常见的计算问题。

2.引导学生讨论电功计算中的注意事项和方法,并针对不同情景进行实际分析和应用。

Step 5 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电功和时间的关系,导出电功率的概念。

2.解释电功率的公式:P=W÷t。

3.结合电路图和电功的概念,引导学生推导出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

Step 6 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和单位(20分钟)1.分析电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单位时间内能量转移的速率。

Step 7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20分钟)1.引导学生利用电功率的公式解决相关计算问题。

《电功率 电能与电功》教案 (高效课堂)2022年人教版

《电功率  电能与电功》教案 (高效课堂)2022年人教版

第一节电能与电功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通过探究,知道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的大小及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的大小及通电时间的长短的关系,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1.重点:电功的意义,电功的计算。

2.难点: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的大小及通电时间的长短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学生电源一台、电流表、电压表及开关各一个、导线假设干、秒表、不同的小马达两个、细线两根〔每根约1m〕钩码一盒。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假设现在生活中没有了电,生活会怎样?通过学生的答复电的重要性,从而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一〕、电功与电能的概念1.演示:〔1〕.将一粉笔头静止从高处释放,使其自由下落。

〔2〕.用手拉着一个用线系着的钩码,使钩码上升。

两个现象中有没有做功?各是哪个力在做功?没有能的转化?各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得出结论: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做功的多少可以表示能量转化的多少。

2.展示吊灯、电饭锅、电风扇等三个用电器〔1〕提出问题:它们工作时都产生了什么能量?都消耗了什么能量?〔2〕归纳:电流通过用电器时,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

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的多少就是消耗电能的多少。

3.展示霓虹灯、电磁炉等6幅图片问:这些设备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什么能量?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器能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或机械能?〔二〕、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进行猜测与假设让学生说出猜测结果和依据,然后通过几个例子进一步肯定学生的猜测:(1)一个手电筒和一台21吋彩电工作时电流差不多,工作相同的时间,哪个消耗的电能多?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做的功多?(2)家庭中,一盏电灯和一台空调工作相同的时间,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做的功多?(3)为什么我们提倡人走灯灭,夏季把空调的设定温度调高一些?引导学生说出电流做功可能与电压、电流及通电时间有关。

八年级物理教案 电功9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 电功9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功9篇电功 1一、教学的目标1. 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电流做功的形式及其实质。

(2)理解电功的计算公式:W=UIt(3)知道电功的单位:焦耳、千瓦时、度。

(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及读数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 思想目标: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电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具学生电源、开关、演示电压表、演示电流表、电动机模型、铁架台、投影仪“6V 6W”、“6V 3W”的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条、50克砝码一个、细线约1米五、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导入新课电功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向学生介绍可以借助于水流来类比,提出电流也可以做功。

演示课本图9-1所示的实验,通电后物体被提起,证明电流可以做功。

并向学生提出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新课教学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电流做功的形式及实质在刚才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向学生指明电流做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会伴随着一些现象或变化等电流的效应的发生,如通电后电灯发热发光、电风扇转动、电饭锅发热、溶液会发生化学变化等,然后启发同学们思考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电流做功的例子,鼓励同学们大胆思考、踊跃发言,并及时表扬以肯定同学们的正确回答,最后教师作总结发言: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二阶段研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研究电流做功和哪些因素有关系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类比水流做功时与水压、水流、时间的关系来说明。

然后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对电流做功进行定性研究,为了使实验操作简便和增加实验的可见度,可采用“比较电流通过电灯做功”来代替课本中“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的实验,利用电灯发光强弱的变化来表现电流做功多少的方法,以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配合投影仪模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来增加实验的可见度,采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电功与电压、电流和时间的关系,在实验中注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功和电功率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2、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用电功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意义。

4、理解电功率、热功率的联系和区别。

(二)能力目标
通过电动机正常工作和非正常工作功率的演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利用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相互尊重、协同合作精神,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通过电能和其他能的转化和守恒规律的讲解进一步渗透辨论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节约能源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于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2、难点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三、主要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做功,而且做正功)
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大家得出以下结论:
电能→机械能,如电动机。

电能→内能,如电热器。

电能→化学能,如电解槽。

本节课将重点研究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电功
(1)定义:电路中电场力对走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

(2)实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

电能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上一章里学过电场力对电荷的功,若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搬至B,AB两点间电势差为U,则电场力做功W=qU。

对于一段导体而言,两端电势差为U,把电荷从一端搬至另一端,在导体中形成电流,且在时间间隔t内搬运的电量为q,则通过导体截面电流为I=q/t,),所以W=UIt。

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

(3)表达式:W=UIt
说明:①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上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适用条件:

不随时间变化——恒定电流。

(4)单位: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压单位用伏(V),时间单位用秒(S),则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5)电功率①表达式:
物理意义:一段电路上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和电路中电流强度成正比。

②单位:功的单位用焦耳(J),时间单位用秒(s),功率单位为瓦特(W)。

1W=1J/s 这里应强调说明:推导过程中没用到任何特殊电路或用电器的性质,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任何电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都适用。

再者,这里是电场力做功,是消耗的总电能,也是电能所转化的其他形式能量的总和。

电流在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

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描述它的定量规律是焦耳定律。

学生一般认为,
,又由欧姆定律,
,所以得出
,电流做这么多功,放出热量。

这里有一个错误,可让学生思考并找出来。

错在
,何以见得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增量?有无可能同时转化
为其他形式能?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长期实验研究后提出焦耳定律。

2、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表达式:对于导体而言,根据欧姆定律,
,所以
,电流做功完全用来生热,电能转化为内能。

(3)说明:焦耳定律表明,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功完全转化为内能,同时,有电阻的电路中电流做功会引起内能的增加,且电热。

(4)简单介绍产生焦耳热的原因:金属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由于电场做功,电子动能增加,但不断地与晶格(原子核点阵)碰撞,不断把能量传给晶格,使晶格中各粒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热运动加剧,从而温度升高。

(5)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①电功
,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生热都适用。

结合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

②电功率
,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电热功率都适用。

结合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
3、非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以含电动机电路为例)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的关系非常关键。

以电动机为例,电动机电路如图所示,电动机两端电压为,通过电动机电流为
,电动机线圈电阻为
,则电流做功或电动机消耗的总电能为
,电动机线圈电阻生热
,电动机还对外做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是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

考虑每秒钟内能量转化关系,即功率,只要令上述各式中
=1s即可,可得总功率
,电热功率
,输出功率
,三者关系是。

4、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为了使用电器安全、正常地工作,对用电器工作电压和功率都有规定数值。

(1)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压叫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额定功率。

一般说来,用电器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但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功率不是额定功率,而是实际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