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合集下载

劳动防护用品 选用规则

劳动防护用品 选用规则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在劳动作业中为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而使用的设备、器具、材料和产品等。

选用规则是为了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和性能,提高劳动者的防护效果。

下面是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规则。

首先,根据劳动环境的特点和危害因素来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环境的特点包括噪音、光照、温度、湿度等,而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

比如,在噪音环境中,需要选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在化学环境中,需要选用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品。

其次,要根据职业病防护标准来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职业病防护标准是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规制定的,包括卫生防护标准、个体防护标准等。

比如,根据卫生防护标准,选择合适的防护口罩、防护眼镜等。

此外,要根据任务特点和作业要求来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比如,不同的任务需要选用不同的防护用品。

在高温作业中,需要选用耐高温的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在高空作业中,需要选用安全带、头盔等防护用品。

还要考虑劳动者的体质和习惯来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的尺寸和舒适度对劳动者的防护效果至关重要。

比如,选用合适大小的防护口罩,以确保口罩与面部的密合度;选用透气性好的防护服,以确保劳动者在长时间穿戴时的舒适感。

最后,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国家和行业标准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性能、标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选择劳动防护用品时,应优先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以确保其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综上所述,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规则包括根据劳动环境的特点和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标准、任务特点和作业要求、劳动者的体质和习惯,以及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等方面来选择。

在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选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最新版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最新版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最新版引言劳动防护是保护劳动者免受工作环境中潜在危险因素的侵害的重要措施。

为了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健康与安全,正确选用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的最新版,旨在帮助雇主和雇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劳动防护用品。

1. 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在选择劳动防护用品时,首先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各国对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检测有具体规定,例如美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法》和欧盟的《个人防护装备指令》等。

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了解清楚,可以作为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基础。

2. 风险评估在选用劳动防护用品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对劳动者的潜在危害程度来确定适当的防护措施和防护用品。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确定需要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种类和性能要求。

3. 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性能要求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各不相同。

主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头部保护、眼部和面部保护、呼吸保护、听力保护、手部保护、足部保护等。

每种劳动防护用品都有其特定的性能要求,如防护能力、透气性、舒适性、耐用性等。

在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时,应参考相关标准和制造商的说明,选择符合要求的产品。

4. 劳动防护用品的适用性和舒适性选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适合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

选择过大或过小的防护用品都会降低其防护能力,甚至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此外,劳动防护用品的舒适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防护用品可能会导致劳动者在长时间佩戴后感到不适,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在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时,要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和舒适性。

5. 劳动防护用品的维护和检修正确的维护和检修是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继续发挥作用的关键。

劳动防护用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损坏或磨损,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因此,劳动防护用品的维护和检修是非常重要的。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命而使用的各种设备、器具和物品。

正确选用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对于预防事故和职业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的相关内容。

一、合理选择劳动防护用品的原则:1.依据工作岗位的特点和风险程度进行选择。

2.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劳动安全法规和标准进行选择。

3.考虑劳动者的个人特点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4.选择的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5.选择的劳动防护用品应是经过合格测试和认证的产品。

二、各类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规则:1.头部防护:根据不同工作环境的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安全帽,如电焊工作应配戴电焊面罩,高温作业应配戴高温帽等。

2.眼部防护:选择适合的防护眼镜或面具,如化学实验室应配戴化学防护眼镜,焊接工作应配戴焊接面罩等。

3.呼吸道防护:根据工作环境的有害气体、粉尘和颗粒选择合适的防护口罩或呼吸器,如有毒气体作业应配戴有毒气体防护面具,防尘工作应配戴防尘口罩等。

4.手部防护:根据工作场所及危险轻重选择适当的手套,如电工应配戴绝缘手套,化工作业应配戴防酸碱手套等。

5.足部防护: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靴子或鞋子,如高空作业应配戴防滑安全鞋,耐酸碱作业应配戴耐酸碱靴等。

6.耳部防护:根据噪音分贝选择适合的耳塞或耳罩,如机械作业应配戴耳罩等。

7.身体防护: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工作服或隔离服,如无菌实验室应穿戴隔离衣等。

三、劳动防护用品选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损坏和缺陷。

2.正确佩戴或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得私自改动或随意摘取。

3.在达到使用寿命或丧失防护能力之前,不得擅自弃用或继续使用。

4.劳动防护用品应定期进行维护、清洁和消毒,保持其功能和性能。

5.在遇到紧急情况或发现问题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总之,正确选择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基本规则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基本规则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基本规则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是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关键举措。

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中的伤害风险。

下面是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基本规则:1.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选择。

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工作环境差异很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比如,在有化学物质存在的工作环境中,应选择能够抵御化学品腐蚀的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2.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选择。

工作任务不同,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要求也不同。

如需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员,应选择舒适、具有良好支撑功能的防护鞋;对于高空作业的人员,则应选择具有防滑、防摔等功能的安全带。

3.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

在工作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评估结果来选择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例如,在高风险的施工现场,应选择防护头盔、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4.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

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安全防护的效果。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注意检查防护用品的合格证明,确保产品质量可靠。

5.根据个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

不同人群的身体特点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防护用品。

比如,女性劳动者在选择手套时,应选择合适大小的女款手套,以确保手套的灵活性和舒适度。

6.定期检查和更换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需要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

对于损坏的防护用品,应立即更换,确保工作中的安全防护效果。

7.加强培训和宣传。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因此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劳动者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认识和正确使用方法的理解,提高工人的安全防护意识。

总之,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劳动者安全的基本措施,应根据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和风险评估结果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确保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加强培训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规则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规则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规则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规则劳动防护用品是指为了保护工作者在工作中免受伤害或疾病的影响而使用的一系列设备、材料和措施。

正确选择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对于保护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规则。

1.了解工作环境和风险:在选择劳动防护用品之前,首先要对工作环境和相关风险进行全面的了解。

了解工作者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危险,如溅射物、高温、噪音等。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找出可能对工作者造成伤害的环境和因素。

2.遵循法律法规和标准:在选择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时,要遵守国家、地区或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根据规定,选购符合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能可靠。

3.根据风险选择防护用品:根据对工作环境和风险的分析,选择适合的劳动防护用品。

不同的工作环境和风险要求不同的防护措施。

例如,对于高风险的工作,如高温作业、高海拔作业等,要选择具备防火、耐高温和防电击等特性的防护用品。

4.考虑舒适性和适用性:在选择劳动防护用品时,要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防护用品应该具备透气、防水、防滑等特性,以确保工作者在工作中享受最大的舒适度。

同时,要选购符合工作者体型、性别和使用习惯的适合的防护用品,确保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5.优先考虑被动防护:被动防护是指无需工作者进行人为操控的防护措施,如安全围栏、防护网等。

在选择劳动防护用品时,应优先考虑被动防护,降低工作者对风险的直接接触和操作。

6.与培训相结合: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应与相关培训相结合。

向工作者提供全面和系统的安全培训,使其正确使用和维护防护用品。

只有在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和技巧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

7.定期检查和更换:劳动防护用品也是有使用寿命的,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定期检查防护用品的状况,确保其各项功能完好。

一旦发现有损坏或失效现象,应立即更换。

8.完善记录和管理:对于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使用情况和维护记录应进行完善的记录和管理。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穿戴的保护用品,目的是降低工作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人身伤害、疾病等风险。

为了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在选择劳动防护用品时需要遵循以下规则:1. 根据工作环境选择劳动防护用品不同工作环境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要求不同。

比如,在化工行业工作的员工可能需要穿戴酸、碱、腐蚀性气体等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而在建筑行业工作的员工则需要穿戴安全鞋、安全帽、安全绳等。

因此,在选择劳动防护用品时必须考虑工作环境的因素。

2. 根据工作任务选择劳动防护用品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在高空作业时员工需要穿戴安全绳和坠落防护器具;在接触激光时需要穿戴激光防护眼镜等。

所以,在选择劳动防护用品时还要考虑工作任务的不同需求。

3. 根据使用频率选择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使用频率的劳动防护用品对材质、质量等要求也不同。

如果每天使用频率较高,需要选择质量好、使用寿命长的劳动防护用品,以保障员工的舒适度和安全度。

4. 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劳动防护用品员工的人体体型、工作姿势以及个人喜好等因素也是在选择劳动防护用品时考虑的因素。

例如,在选择安全鞋的时候,要根据员工的脚型和脚长尺寸来选择合适的鞋子,以免给员工带来不适或者丝毫的危险。

5. 根据国家标准或法规选择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涉及到员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对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要求相当严格,此时必须根据国家标准或法规去选择劳动防护用品。

未经过国家质量检测和认证的劳动防护用品是不能够使用的。

在选择劳动防护用品时,需要考虑到工作环境、工作任务、使用频率、个体差异以及国家标准或法规等因素,从而选择到质量好、适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为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供保护。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 (2008-08-26 15:00:25)标签:防护用品低指标气溶胶毒物粉尘分类:问题交流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转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原则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2 术语2.1 劳动防护用品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简称护品。

2.2 防护功能指劳动防护用品所具有的某种防护能力。

2.3 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指要求护品具有的最低的防护能力。

2.4 有效使用期指能达到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的使用时间。

3 作业类别按接触的能量(物质)的主要危险特性或特殊的工作条件作出分类,见表1。

表1编号作业类别名称说明举例A 01易然易爆场所作业在常温常压下极易点燃或自燃的物质的作业火工材料、易挥发易燃的液体及化学品、可燃性气体等A 02可燃性粉尘场所作业在常温常压下可点燃的固体物质粉尘的作业铝镁粉、可燃性化学物粉尘等A 03高温作业同GB 4200-84高温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高温作业的定义熔炼、浇铸、热轧、锻造、炉窑A 04低温作业一般人需要御寒衣物保暖才能维持正常工作的作业冰库A 05低压带电作业额定电压大于1200伏的带电操作低压设备或低压线路带电维修A 06高压带电额定电压大于1200伏的带电操作高压设备或高压线路带电维修A 07吸入性气体毒物作业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或蒸汽状态经呼吸道吸入能产生毒害作用的物质的作业氯乙烯、氯气、一氧化碳、光气、硫化氢、汞A 08吸入性气溶胶毒物作业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溶胶状态、经呼吸道吸入能产生毒害作用的物质的作业铅、铬、铍、锰、镉等有毒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烟雾和粉尘、高毒农药气溶胶、沥青烟雾、砂尘、石棉尘、及其他有害的动(植)物性粉尘A 09沾染性毒物作业能沾附于皮肤衣物上经皮肤吸收产生伤害或对皮肤产生毒害的物质的作业有机磷农药、有机汞化合物、苯和苯的二及三硝基化合物的、苯胺、酚、氯联苯、放射性物质A 10生物性毒物作业能导致感染或生物毒素吸收的生物毒品的作业有毒性动(植)物养殖、生物毒培养制剂、带菌或含有生物毒素的制品加工处理、腐烂物品处理、防疫检验A 11腐蚀性作业产生或使用腐蚀性物质的作业溴、硫酸、硝酸、氢氟酸、液体强碱、固体强碱、重铬酸钾、高锰酸钾A 12易污作业特别容易污秽皮肤或衣物的作业碳黑、染色、油漆、有关的卫生工程A 13恶味作业虽无毒但产生难闻气味或恶味不易清除的作业熬胶、恶臭物质处理与加工A 14密闭场所作业空气不流通的场所的作业,包括缺氧即空气中含氧浓度小于18% 和毒气、有毒气溶胶超标准并不能排除等场所作业密闭的罐体、房仓、孔道或排水系统、炉窑、存放耗氧器具或生物体进行耗氧过程的密闭空间。

国家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国家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国家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国家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1. 背景劳动防护用品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而设计的设备、工具或材料。

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能有效降低劳动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护劳动者免受各种危险因素的伤害。

2. 目的制定国家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提供有效的保护,降低劳动者受伤的风险。

3. 适用范围国家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适用于各个行业和职业,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制造、矿山、医疗、农业等。

4. 选用原则(1)符合国家标准: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确保其质量合格,能够有效地发挥保护作用。

(2)适用性: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必须与相关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相适应,能够满足劳动者的特定保护需求。

(3)实用性:劳动防护用品的设计和使用必须合理,便于劳动者佩戴和使用,不影响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4)可靠性: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过严格的产品测试和质量检验,确保其可靠性和耐用性。

一旦经过使用测试,劳动防护用品出现任何损坏或失效,必须及时更换。

(5)有效性:劳动防护用品必须能够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降低劳动者受伤的风险和疾病的发生率。

相关劳动防护用品的效果必须经过科学评估和实践验证。

5. 选用程序(1)明确需求: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存在的危险因素,明确劳动防护用品的具体需求。

(2)寻找供应商:根据需求,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或制造商,了解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等信息。

(3)比较评估:对于多个供应商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比较评估,考虑其质量、价格、使用效果等因素。

(4)测试使用:从评估中选出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测试使用,观察其适应性、实用性和效果等。

(5)选择供应商:根据测试的结果,选择最适合的供应商,并签订合同。

(6)定期检查:在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过程中,定期检查其状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6. 售后服务要求供应商必须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的售后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保证、技术咨询、维修和更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1651-89 UDC 675-682)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原则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2 术语
2.1 劳动防护用品
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简称护品。

2.2 防护功能
指劳动防护用品所具有的某种防护能力。

2.3 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
指要求护品具有的最低的防护能力。

2.4 有效使用期
指能达到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的使用时间。

3 作业类别
按接触的能量(物质)的主要危险特性或特殊的工作条件作出分类,见表1。

3.1 实际工作兼有多项作业特征,则为综合性作业。

4 使用限制
根据是否造成危害或需要某种防护功能提出,见表2。

4.1 同一作业要求护品具有多种防护功能时,该护品应具有复合性防护功能。

5 选用规定
根据须防范可能接触的危险,将作业类别与护品使用限制作出配伍,见表3。

6 判废规定
6.1 判废条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即予判废。

6.1.1 不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
6.1.2 未达到上级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根据有关标准和规程所规定的功能指标。

6.1.3 在使用或保管贮存期内遭到损坏、或超过有效使用期,经检验未达到原规定的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

6.2 判废程序
6.2 企业内的安全技术机构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内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抽查与检查,需要技术鉴定的送国家授权的劳动防护用品检验站检验。

6.2.2 作出判废处理决定。

6.3 判废后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作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附录 A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期限的确定(参考件)
A1 作出确定的依据
A1.1 磨蚀类别
按作业条件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磨擦、腐蚀、损坏能力分类,见表A1。

A1.2 受损耗情况
按劳动防护用品接受磨蚀、损耗的频度,并使其有效防护功能受损的难易程度分类,见表A2。

A1.3 耐磨蚀能力
按劳动防护用品所用材料本身的耐用性能分类。

见表A3。

A2 使用期限。

见表A4。

表1
3.1 实际工作兼有多项作业特征,则为综合性作业。

4 使用限制
根据是否造成危害或需要某种防护功能提出,见表2 表2
4.1 同一作业要求护品具有多种防护功能时,该护品应具有复合性防护功能。

5 选用规定
根据须防范可能接触的危险,将作业类别与护品使用限制作出配伍,见表3 表3
6 判废规定
6.1 判废条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即予判废。

6.1.1 不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
6.1.2 未达到上级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根据有关标准和规程所规定的功能指标。

6.1.3 在使用或保管贮存期内遭到损坏、或超过有效使用期,经检验未达到原规定
的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

6.2 判废程序
6.2 企业内的安全技术机构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内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抽查与检查,需要技术鉴定的送国家授权的劳动防护用品检验站检验。

6.2.2 作出判废处理决定。

6.3 判废后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作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附录 A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期限的确定
(参考件)
A1 作出确定的依据
A1.1 磨蚀类别
按作业条件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磨擦、腐蚀、损坏能力分类,见表A1。

表A1
A1.2 受损耗情况
按劳动防护用品接受磨蚀、损耗的频度,并使其有效防护功能受损的难易程度分类,见表A2
表A2
耐磨蚀能力
按劳动防护用品所用材料本身的耐用性能分类。

见表A3。

表A3
A2 使用期限。

见表A4
表A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