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国土资源“一张图”解决方案
土地资源“一张图”监管系统技术方案

土地资源“一张图”监管系统技术方案目录1. 项目概述 (3)1.1. 平台建设目标与任务 (3)1.1.1. 建设目标 (3)1.1.2. 建设任务 (4)2. 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4)2.1. 采购内容 (4)2.2. 平台建设内容 (4)2.2.1. 土地资源“一张图”标准建设 (5)2.2.2. 土地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建设 (5)2.2.3. “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 (5)2.2.4. “一张图”数据应用服务系统 (5)2.2.5. 土地资源监管指标综合分析系统 (6)2.2.6. “一张图”数据共享系统 (6)3. 平台建设技术要求 (6)3.1. 系统总体框架 (6)3.1.1. 总体技术路线 (8)3.1.2. 系统软件基础平台 (8)3.1.3. 区县应用模式 (9)3.1.4. 与原有系统的集成 (9)4. 数据库建设 (9)4.1. 数据库总体设计 (9)4.1.1. 数据库建设内容 (11)5. 应用系统建设 (13)5.1. “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 (13)5.2. 土地资源监管指标综合分析系统 (13)5.3. “一张图”数据应用服务系统 (14)5.4. “一张图”数据共享服务系统 (14)6. 项目预期验收成果 (15)1.项目概述1.1. 平台建设目标与任务土地资源“一张图”是指基于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面向土地资源监管和服务目标,集成管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等各类数据的多源数据集。
1.1.1.建设目标1、通过土地资源“一张图”建设,形成土地资源核心数据库及数据管理系统,并使其成为土地资源政务信息系统、资源监管平台的数据支持环境,为土地资源审批、资源监管提供统一的数据和技术保障。
2、建设完善的数据库“一张图”数据整合、入库和管理应用及数据交换、数据服务发布标准,为市、县“一张图”后续建设提供标准依据。
3、将土地资源核心数据库建成支撑土地资源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的数据支持环境,为实现土地资源数据最大限度地社会化服务提供数据和技术保障。
“一张图”模式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

“一张图”模式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1系统概述“一张图”是遥感、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遥感监测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的集合,与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迭加,共同构建统一的综合监管平台,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实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标。
“一张图”的实现主要是将多种信息有机的综合到统一的地图上,并提供这些信息的交互查询和相应的空间分析,因此按信息特征做好各图层的划分并梳理清信息之间的有机关系是建设“一张图”系统的先决条件,后续的信息更新、系统维护是“一张图”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后期管理是根本。
实现“一张图”管理将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成本,有效实现部门间业务信息资源及时共享,便于领导及时准确进行决策。
2应用特点国土资源管理是一个综合的、有机的业务管理过程,需要把各类过程、信息进行有机的组合,并梳理调顺各业务间衔接关系才能真正满足管理的需求。
经过对业务科室深入调查、互动探讨,我们发现用户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违法用地红线图、征地报批红线图、土地储备红线图、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红线图、地籍图、遥感影像图等图件信息都有着查询、分析的需求,而将这些图形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整合则是“一张图”系统建设的最基本要求。
综合地图的查询、定位、历史回溯、叠加分析、对比分析等功能。
“一张图”不仅仅是一张综合地图,更重要的是提供一张能反映业务关系的“关系图”,即涵盖国土资源监管各个业务分支关系图。
通过该关系图,我们就能对土地的变迁情况一览无遗,比如:何时被征迁转用,何时被收储,何时被供应,供应面积用途如何,何时进入地籍登记等。
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大部分图件都是属于机密信息,在“一张图”管理系统的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用户的职权来赋予其相应的地图浏览和编辑权限,不同的业务办理人员、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在对地图浏览时根据所属行政区,业务处理范围来控制对地图的浏览。
基于WebGIS的国土“一张图”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基于WebGIS的国土“一张图”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作者:兰磊丁嘉树兰馨郑上雄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6期兰磊丁嘉树兰馨郑上雄(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摘要:基于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结合地方土地资源信息化的相关需求,分析了国土资源“一张图”现状、业务流程以及数据需求,研究了国土资源“一张图”的数据库建设,并实现系统的研发。
国土资源“一张图”的实施,可以有效帮助国家各部门直接准确、及时地掌握全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时空信息变化,是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坚实基石,同时也是信息社会化服务和资源共享有力支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一张图信息化国土资源中图分类号:TP311.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058-01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正强劲而深刻的引领者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1]。
“一张图”是指国土资源的“一张图”工程,是集遥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基本农田、土地变更调查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与一体的,与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叠加,共同构成统一的综合监管平台,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从而实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标[2]。
1 “一张图”数据库建设国土资源“一张图”的数据库内容包括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管理层数据库三个数据库[3]。
基础数据库包括行政边界,土地现状,土地利用规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业务数据库包括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与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相关数据;管理层数据库是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相结合而形成的业务管理的而产生的数据,主要包括土地“批、供、用、补、查”各管理环节数据。
在基础设施的支撑下,按照“一张图”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大量、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整理、合并等,利用提取、转换和加载工具等必要的手段,按照统一的标准,将加工处理好的数据入库,数据按分层类管理,形成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一旦数据源数据更新或有新的数据源产生,核心数据库将按照预置的程序进行更新[4]。
国土资源局“一张图”数据管理及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技术要求

**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数据管理及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技术要求1.主要技术参数要求1.1.采购内容1.2.平台建设目标与任务**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是指基于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面向国土资源监管和服务目标,集成管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等各类数据的多源数据集。
1.2.1.建设目标基于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涵盖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等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建立并更新全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土资源的真实现状,为国土资源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应用服务,对国土资源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管,同时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多用途、多功能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
1.2.2.建设任务1、制定全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标准和建库规范,包括“一张图”数据分类、数据内容、数据来源和数据用途;2、全面收集和整理全市国土资源各类业务数据,按照掌握国土资源“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的要求,建立各类业务数据的关联关系,形成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3、构建国土资源监管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工具提取和展示各类指标数据,实现对国土资源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全程监管;4、开发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各类国土资源业务数据的存储、管理、应用和动态更新;5、开发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服务系统,对内实现国土资源“一张图”的数据共享,对外为其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1.3.平台建设内容“一张图”数据管理及服务平台分为“一库四系统”,即“一张图”数据库、“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国土资源监管指标综合分析系统、“一张图”数据应用服务系统和“一张图”数据共享服务系统。
1.4.“一张图”数据库介绍按照**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数据库建设应用和管理需求,制定“一张图”数据采集和建库技术标准。
对不同种类、内容、来源和用途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基于“一张图”平台的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治理分析研究——以衢州市为例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38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是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目前衢州市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成果体系复杂,限制了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无法真正做到“一张图”管理,进而导致衢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难以向数字化、精准化、智慧化迈进。
为适应自然资源管理的新形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衢州市根据实际要求展开了衢州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国土空间数据治理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治理是在数据治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数据的特点,从数据生命周期着眼开展国土空间数据治理分析研究,通过多重机制保障确保数据资产管理活动始终处于规范、有序、可控的状态,确保基于数据相关决策是科学的、有效的、前瞻的,以实现国土空间数据资产价值的最大化,为国土空间规划向数字化、智慧化规划迈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现状与问题在“多规合一”背景下,需要将规划、国土、林业、测绘等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和自然资源数据整合到“一张图”系统中,在数据共享利用过程中,由于各类业务内容和使用需求不同,数据遵循的业务标准规范不同,导致数据结构不同、属性字段不断变化,数字多次加工产生,尤其是单个部门的信息化程度越高、标准规范执行越严格,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协同应用就越存在困难。
一是数据量大、分布单位广。
各区县、各部门、各领域数据管理都有各自的独立性,仍存在一定的信息孤岛。
呈现出“纵向”自上而下的部门垂直管理和“横向”多规并行、相互渗透的运行特征,造成了相关数据存在内容交叉、管制重叠、标准不一等问题,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给规划实施带来了诸多难点。
二是数据格式不一、坐标系统杂。
现状已有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图形资料和文档材料,电子数据格式主要以 Office (.doc/docx/xls/xlsx/ppt/pptx )、AutoCAD (.dwg )、ArcGIS (.gdb )等多种格式存储,主要使用坐标数据为北京54坐标、衢州2000坐标、国家2000坐标等,另外还有各时期的卫片、航片等基础空间数据。
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及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要求

**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及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要求1.建设目标与任务**市国土资源局“一张图”数据库及数据管理应用平台是指基于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全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和国土资源综合管理平台。
系统集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卫片执法监察等多源数据集的**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本底数据库,建设数据管理应用平台。
实现国土资源利用管理“批、供、用、补、查”全面监管,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土资源真实现状,为国土资源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应用服务,同时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多用途、多功能的数据共享和信息服务。
1.1.建设目标(1)通过**市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形成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及数据管理系统,并使其成为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系统、资源监管平台的数据支持环境,为国土资源审批、资源监管提供统一的数据和技术保障。
(2)建设完善的市本级和四个县(市、区)数据库“一张图”数据整合、入库管理和应用,建立数据交换、数据服务及其发布标准。
(3)将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建成支撑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的数据支持环境,通过“历史库”、“现势库”、“中间库”三者不同状态下的写入输出,为实现国土资源数据最大限度地社会化服务提供数据和技术保障。
(4)通过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整合全市国土资源行政审批及其业务办理、行政办公业务流程,实现“批、供、用、补、查”在应用系统中的全面实现和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及利用的动态监管。
1.2.建设任务(1)制定数据库入库标准、业务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应用和服务技术标准、数据整合技术标准、数据更新技术标准。
(2)建设集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执法监察等多源数据集的**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本底数据库。
依据相关数据建设标准、规范,对多源、海量、异构数据进行转换、整理等,按照统一建库标准进行数据库入库。
海量数据库建设做到性能优化,满足海量数据浏览和显示、后期数据维护和更新需求。
基于GIS的开发区“一张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基于GIS的开发区“一张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吴庆双;吴松【摘要】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development zone and change the situation that the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is in a low degree,this paper try to establish "One Map"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from perspective of Land and Resources'informatiz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mbination of development zone business and "One Map" as a solution,researhed and designded the system-building programs,system databasc,system functions and key technology,makes the most of GIS technology and database technolog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development zon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One Map" has a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norming and sharing business data of Land and Resources,in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various departments' work and promoting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zones'informatization.%为进一步提高开发区信息化管理水平,改变开发区国土资源管理中信息化程度低的现状,从开发区国土资源信息化角度出发,提出了将开发区业务与“一张图”结合的解决方案,并对系统建设方案、系统数据库、系统功能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利用GIS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建立开发区“一张图”管理信息系统.结果表明,基于“一张图”的开发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于规范和共享开发区国土资源业务数据,提升开发区各部门工作效率及促进开发区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40)001【总页数】7页(P77-83)【关键词】一张图;开发区;GIS【作者】吴庆双;吴松【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近年来,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一张图”是遥感、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遥感监测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的集合,它与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叠加,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动态监管目标[1],通过对多种业务和多种数据源的有效集成,实现对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我国目前有各级各类开发园区2000余个,其中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200多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涉及大量土地利用管理工作.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壮大,目前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开发区的繁荣发展,尤其是开发区数据共享和管理效率低下,管委会各部门之间各成体系,不能很好地跨平台互联互通.本项目基于“一张图”的理念,通过研究开发区各类空间数据以及业务数据的特点,利用相关技术将地理空间数据以及业务数据统一存储管理,将其整合到一个信息化平台上,改变原先的数据标准化程度低以及分散性的管理模式.在国内,众多学者对国土资源“一张图”做了大量研究[2-3],获得了显著成效,但他们大多集中在国土规划部门,对开发区与“一张图”结合应用研究较少.随着开发区的发展,现有的信息管理方式局限性日渐显现.开发区行政管理部门众多,其涉及开发区业务数据繁多,各部门各类数据复杂多样且各自维护管理,关联程度不高,不便于数据共享和集成管理[4];开发区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没能很好结合,业务查询采用查看CAD图件查询空间数据,查阅文件形式以获取属性数据,不便于开发区数据信息查看、统计和展示,没有具有GIS功能的可视化公共平台为之统一服务;开发区国土资源管理未能在同一平台实现土地利用业务“批-征-供-用-查”的动态管理,以及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土地利用管理绩效不能有效提高.因此,在该背景下,本文从开发区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并响应国土部门提出的“智慧国土”和“一张图”工程精细化管理理念,利用日渐成熟GIS技术设计和数据库技术,开发具有技术先进、满足需求、功能齐全的开发区“一张图”信息共享、数据管理和业务辅助管理平台.1.1 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建设目标是以开发区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业务属性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空间数据技术和管理信息技术,建立开发区“一张图”管理信息系统,以满足开发区“一张图”信息数据的快速处理、发布、统计、更新和安全管理需要,实现基础信息数据在各个部门之间便捷、高效地交换与共享,达到图形化、可视化、自动化的效果,从而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管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和日常行政办公等各项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根据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的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一套标准.在技术上需要制定统一的开发区“一张图”数据库建设、管理和应用等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和管理制度,确保在建设过程中按照统一的空间数据数学基础、数据分类编码、数据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来源和数据用途进行系统建设.通过对规范体系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可以实现开发区“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的集中融合且高效应用.(2)一个库.在开发区“一张图”数据库标准下,全面收集和整理开发区管委会各类业务数据,并按照开发区国土资源管理要求,建立各类业务数据的关联关系,建立开发区国土资源“一张图”业务核心数据库.以开发区遥感影像图和地籍测量成果为底图,并叠加开发区土地利用、开发区城镇地籍、企业分布、开发区宗地、开发区总体规划、开发区征地范围、开发区基础设施等开发区专题业务数据整合入库,形成集成开发区空间数据、业务属性数据和相关文档数据的开发区“一张图”空间信息数据库.(3)一个体系.在开发区“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数据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封装具有GIS功能(图形浏览、定位查询、空间分析等)、属性数据查询与浏览、统计与分析、专题图制作等功能应用服务接口,为开发区建设用地的“批-征-供-用-查”动态监管,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开发区闲置土地清查,开发区清理整顿等应用系统提供应用与服务.(4)一个平台.按照开发区“一张图”管理应用和实现技术的要求,建立开发区“一张图”数据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开发区各种数据资源的管理和维护.系统具有数据检查、输入输出、编辑与处理、更新、元数据管理以及数据备份、系统监控、日志管理等较为完善的功能.采用图形、表格和GIS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数据查询、统计分析、信息展示的功能,以便直观、准确、动态地展现开发区“一张图”全面的信息,为开发区业务管理、综合监管和辅助决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1.2 系统建设总体架构系统结构设计遵循“整体设计、突出重点、面向服务”的建设原则,并使各模块之间能够进行灵活、有效的集成,保证共享数据的安全访问和合理利用,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使各层之间相互独立,以便于系统的灵活扩展,构建开发区“一张图”系统架构:(1)支撑层.支撑系统运行所需的运行环境,包括一些软硬件和网络设施.(2)数据库层.支撑开发区数据管理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按性质可分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两大类.(3)应用层.将系统划分为4种应用系统,为开发区各种业务办理、协同办公提供服务.(4)用户层.为保证系统安全,将用户层分为3类,可为不同等级用户提供不同应用服务.其总体架构如图 1 所示.由于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数据管理各自为政,且格式不统一,不能很好地实现关联和共享.因此,根据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组织结构和日常业务需求,以及系统对数据的管理和应用需要,系统将开发区“一张图”数据库划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部分.对于开发区地理空间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主要存储开发区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及其属性数据,在开发区地图矢量化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区各类信息描述的需要,将专业地理数据数字化与基础电子地图相匹配,形成地图文档;属性数据库包括各种表格汇总统计数据、宗地数据、企业数据、经发数据以及对开发区宗地企业运行管理现状的各种超文本数据、文档资料等数据,并将开发区基本信息、宗地企业等相关业务信息与空间数据相关联,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管理.整个数据库逻辑上划分成7个子数据库,其主要内容见表1.2.1 地理空间数据包括两方面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和开发区专题数据,前者包括开发区地形地籍数据、卫星影像数据以及行政区划数据和DEM数据,后者包括开发区宗地和企业分布图、宗地面数据、界址点数据、界址线数据及企业点数据等开发区地理空间数据.将不同来源、不同尺度、不同标准的数据进行数据配准和数据融合等处理,实现数据的无缝衔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并导入数据库中.2.2 业务属性数据开发区业务属性数据划分为宗地数据、企业数据、文档数据.宗地数据参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专项工作,土地批、征、供情况,土地供应台账,经济效益情况以及宗地基本情况所需指标作为宗地数据,将其划归为宗地基本信息、宗地权属信息、开发区调查汇总信息;企业数据主要是入园企业基本情况统计及年度经济效益,可划分为企业年度经济信息和企业基本信息,系统将以几张数据表的形式对数据进行存储;在开发区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开发区内相关宗地和企业的文件资料以及图片和CAD数据,系统将其与相关企业宗地关联存储,以供查询、下载.2.3 系统维护数据系统涉及到的数据量大、种类繁多,为防止数据的存取破坏和非法篡改,有效保障数据安全,并确保开发区“一张图”数据库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需要专门设计模块对此进行维护.数据库内容包括备份与恢复、用户信息、操作日志信息数据等,实时监控和保护数据库的数据.系统将开发区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一体化存储,以满足开发区各部门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布式应用的需要,为开发区各部门协同办公提供服务.系统功能如下.3.1 开发区空间数据管理应用空间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开发区空间数据的管理、查询和浏览.3.1.1 图形编辑系统是以宗地为单元的存储模式,并且需要有新宗地录入和已有宗地修改的功能,因此,通过导入界址点坐标的形式录入并形成宗地,同时可在此对其关联属性编辑输入,便生成相应的宗地空间位置.企业的位置,在宗地面以点的形式导入并与宗地进行关联,并保存到空间数据库中.空间数据录入的同时,可录入每个宗地企业属性数据,录入后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关联检验,检查空间数据是否有属性,检验属性数据是否有空间,对他们进行双向关联检验,以保证两种数据的共存和一致.3.1.2 浏览管理为满足用户对开发区地图查询和浏览的需要,本模块主要具有数据库中和本地开发区地图数据的工作空间选取、图层控制、地图导航、地图浏览、矢量数据符号化、属性查询等视图操作功能.3.1.3 专题制图为满足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出图的需要,该模块可对数据库地图或已有地图进行属性修改、图形裁剪以及保存编辑制图设置,包括专题图范围、比例尺以及图幅大小.还有地图整饰,用于添加地图图饰要素、地图调整、地图组合和分解.因此,可制作完美的开发区专题地图.3.1.4 打印输出开发区各部门常要出纸质图和报表,系统包括制图输出和打印输出功能.前者是对配置好的专题图以某种格式输出并打印;后者是打印数据提取和查询统计得到的图形数据和表格.3.2 开发区业务数据管理应用业务数据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开发区的宗地基本信息、宗地权属信息、企业基本信息、企业经济信息以及一些文档资料等数据的录入、查询、编辑等.3.2.1 宗地企业信息更新宗地企业的业务数据连年更新,为减少数据录入工作量,系统设定了属性表编辑专有模块对开发区宗地信息和企业信息以Excel数据表的形式进行一次性批量录入并可对表格进行删除、复制、粘贴等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3.2.2 文档编辑入库在开发区发展管理中形成的有关宗地企业的文档资料,其格式和类型繁杂多样.此模块把有关文档资料以及有关开发区的批文资料分类整合入库,并关联相应的宗地和企业,以便查询管理.3.2.3 文档查询由于开发区宗地企业众多,文档资料多而杂,为方便查询文档资料,该模块是根据文档类型查询相应文档,分为基本查询和高级查询两种方式,基本查询中可选择关联要素信息选择查询目标,高级查询中可自由选择多种条件类型查询,包括文件名、文件类型、文件格式、文件编号以及关联宗地和企业名称.查询结果提供定位、下载,并对图片和CAD数据提供预览三种操作.3.3 开发区统计分析及集约利用评价管理应用系统具有满足用户查询、统计、分析功能,以满足开发区各部门获取所需数据以及对开发区发展状况提供可视化展示,为开发区管委会日常办公提供数据支持.3.3.1 数据发布是对收集、整理、积累的开发区信息和各宗地企业分布的展现,主要介绍开发区整体情况及开发区宗地、企业、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总体情况.3.3.2 数据查询系统设计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模式,以便图属可以互查.属性数据查询空间数据时,通过选取相应企业或者宗地属性为查询条件,例如,宗地名、宗地编号、土地利用现状用途等,查找到满足条件的宗地或企业并在开发区地图上高亮显示.同理,在开发区地图上,通过给定一个点或者一个几何图形,也可以检索出该空间范围内的包含宗地及企业的基本信息.3.3.3 统计分析一是企业基本经济信息统计、开发区所有企业总经济统计以及分行业统计,可对企业按各经济统计项统计.二是对各宗地信息统计,土地利用批、供、用统计和开发区宗地汇总统计,其中宗地信息统计可按宗地权属、土地用途、土地利用现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以上统计信息结果可绘制出折线图或柱状图以对全部指标或重要指标进行直观的统计,从而满足开发区人员对数据的统计需求,同时用户可以将统计出的图表导出打印,辅助其他决策工作.3.3.4 业务专题分析通过叠置分析的方法,将开发区遥感影像图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开发区总体规划图进行叠置分析,判断开发区土地利用是否存在违法宗地.通过打开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差异以发现土地利用违法行为. 3.4 系统维护为维护系统正常运行及系统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系统预设定数据备份与恢复模块、用户管理、日志管理等模块进行维护.数据备份是系统管理员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模块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预览,并选择要备份的数据表备份到本地数据库中;数据恢复管理员用户可以根据之前备份的本地数据库中的数据对服务器数据库进行恢复操作;用户管理根据系统保密性的设计把本系统的用户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用户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以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安全维护,其中,管理员用户是对整个系统维护操作,高级用户是各部门设立的维护各自部门数据信息的用户,普通用户是只具有查询、统计、下载权限的用户;日志管理模块用于记录登录主系统的用户的登陆信息和登陆每个子模块的用户登陆信息,并提供系统管理员管理日志信息的功能,包括查看日志信息,删除用户日志和导出用户信息等功能.4.1 基于XML的开发区专题地图动态配置根据开发区管委会业务需要,有关部门常需要制作某一要素的专题地图,为开发区业务管理提供服务.然而,开发区管委会部门众多,所需专题图不尽相同,已有专题图不能满足各部门需要,并占用很大空间,为满足开发区管委会各部门专题图配置和存储需要,系统通过专题制图模块自由配置,并采用XML技术对符号化配置的内容及方案进行保存.XML语言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平台无关性和自我描述能力强的特点,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可以进行地图数据交换和使用.而且XML是一种能够灵活地描述数据的标记语言,呈现的是清晰而又工整的树状结构信息文档,可以自由添加不同类型符号来标记和描述结构复杂的地图符号信息,在其树节点和属性上以层次结构的形式存储在XML文档中.XML文档占用空间小,节约存储空间.在系统中,通过建设XML数据库的方法存储管理地图配置方案,XML数据库即是XML文档及文档部件的集合[6].一个XML文档就是一种地图符号化配置方案,不同的符号化配置方案就形成不同XML文件,通过对同一地理数据进行不同方案的符号化配置而形成不同的XML文件,随着配置不同方案XML文件的累积,形成了XML 符号化方案库,以后实现符号化只需调用相应的符号化方案.当需要对地理数据进行制图输出时,按照出图的要求读取已经配置好的符号化方案即XML文档,并通过符号化模块对地理数据进行符号化,实现地理数据的制图输出.本文XML文档中符号化配置的基本结构是在一根节点下建立地图文档,其子节点包括地图中的图层配置、标注配置和渲染配置,各子节点通过ID号相互关联以及各图层、渲染方式、可见性、地图标注等在不同比例尺下分级显示,因此,对各类专题数据进行有意义的配图,展现不同比例尺下的数据内容详细程度以及不同的配色、图例、注记等的效果,实现了一幅地图可以多级配置.在开发区日常工作过程中,开发区土地规划成果、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开发区企业分布等成果图可实时从数据库中快速调出,根据需要可渲染成各种专题图.4.2 开发区数据图形化、可视化、自动化展示为提高开发区图形化、可视化程度,系统通过应用ESRI公司推出ArcGIS Engine 的定制GIS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产品,该产品脱离ArcGIS桌面,可自行定制所需的GIS功能.因此,系统根据业务需要,制作了具有图形浏览、定位查询、空间分析、属性查询、专题制图等功能,将管理信息技术与该技术进行结合,便于直观、快速、便捷地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属性信息以及各类文本、统计信息,对开发区的信息可视化地自由组织查询.并且,系统通过专题图制作模块调用数据库开发区基础空间数据,自由配置满足需要的专题地图.因此,实现了一套数据多种用途,为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更加直观的数据支持.4.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管理及方法集成应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开发区各部门工作的一个重点,体现开发区土地综合利用效率重要的体系.为方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数据管理和应用,系统通过Personal Geodatabase 对开发区的空间数据采用矢量或影像模型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统计表格数据以关系表形式存储,采用“图数文”一体化管理技术存储成果图件和成果报告等多种类型数据,并以二进制流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的关系表中.空间数据包括开发区地籍数据、开发区范围等基础数据;统计表格包括宗地面积、宗地用途、开发区土地汇总调查表、土地固定投资状况等;成果图件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I)(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土地利用现状图(II)(按土地供应方式划分)、闲置土地分布图、典型企业分布图、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分布图和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潜力分布图等;成果报告包括典型企业调查分析专题报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以及CAD图件等.系统通过集成多元回归统计、马尔科夫链等专业算法模型,选用合理的统计分析模型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统计分析,通过以时间顺序统计对比,直观展现开发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和潜力状况历史变化现状,为开发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控及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持.根据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依托安徽某省级经济开发区,整理了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社会经济发展属性数据及其它相关成果数据,设计了数据的组织和入库方案,并将数据统一在“西安80”空间坐标系和Oracel关系型数据库规范下,建立了开发区“一张图”后台核心数据库,并基于该数据库,以ArcGIS为基础平台,在Visual Studio 2010里用C#语言,采用插件式开发方法编程实现了数据管理、数据导入导出、查询分析、统计评价和数据汇总等预设定功能,建立了开发区“一张图”管理信息平台.部分系统实现界面如图2所示,其中图2(a)为开发区数据发布界面,图2(b)为开发区数据管理,图2(c) 开发区图形工作站界面,图2(d) 开发区业务统计分析查询界面.开发区“一张图”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能基本涵盖开发区各项业务工作功能需求,实现相关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数字化和图形化,提高开发区各部门的数据共享及办公效率,使开发区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系统建成后,能为开发区各部门工作提供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掌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企业经济情况,从而对开发区每一块土地的“批、供、用、查”实现国土资源全覆盖、全流程的动态监测与监管实现国土资源的精细化、落地化管理,并为开发区领导层作出科。
利用Arcgis完成土地利用规划图步骤

卢真珍一、总体规划图包含文件及属性:工程文件名:XX乡规划图YX(晕线面)DLTB(地类图斑面)YTFQ(用途分区面):在原地类图斑属性的后面加TDYTQLX(土地用途区类型)字符串20,TDYTQLXDM(土地用途区类型代码)字符串3,GZQLX(管制区类型)字符串20,GZQLXDM(管制区类型代码)字符串20。
DLW(道路网面)YTJJSQ(有条件建设区面)与上面一样。
TMSC(透明输出面)DLJX(地类界线)XZQJX(行政区界线)XZDW(现状地物)JBNTBJ(基本农田边界):加BJLX字符串20GZQBJ(管制区边界):BJLX字符串20ZJ(注记)TK(图框点)TK(图框线)TK(图框面)二、按乡镇Arcgis在检查重区导入,修复,打散,检查拓扑错误,检查面积。
基本农田保护区1转成shape格式,放入建好的文件夹中。
2打开Catalog,在上面建好的文件家中,点右键,New个人数据库,New数据集导入是高斯克里格的文件,0.0001,3导入上面转好的文件,输入名为基本农田保护区,OK。
4打开Arcinfor,添加上面数据库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5修复:在DMT中,Feature,Repaire中,不打钩,OK。
6打散:编辑,全选,打散。
7核对面积:在属性表中,右击面积Sta看总面积记下来,再看Shape-area总面8积,要一模一样,如果不是就合Mapgis核对检查原因。
(如果很特别的掉去就去Mapgis中切割那块,在导入复制进去,其他不用动)9修改拓扑错误:若跳区,按住shift点跳去周围的面,在编辑中选自动生成面,在跳区出点3下要移动点,若属性相同就Merge,保存。
若前面的做不了,就去Mapgis中,把原来那块多切割几次,把整块变成多块后转成shape后,复制进去。
核对面积一样就可以了。
10检查重区:在Catalog数据集中New拓扑关系,重区,是。
11导入Arcgis中,让拓扑关系处于编辑状态,查看有多少错误,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数据库
业务数据库
结果数据库
数据转换
交换标准 与协议库
物理数据库
网络基础设施 (机房、网络、服务器、存贮系统、备份设施、安全支撑)
数据库组织结构
业务管理数 据
基础专题数 据
采、探矿权 土地整治
建设用地 土地开发整 土地供应 理复垦
违法数据
基础地理 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 现状
地质环境
矿产管理
土地利 矿产资源 基本农田 海洋资源 用规划
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 更更更更更更 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 更更更更更更更更
土地征用、收购、回收 建设用地审批 农转用审批
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 更 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 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
划拨 出让 租赁
国土资源信息WEBGIS发布技术
GIS数据服务器层
数据中心 国土信息1 国土信息2
国土信息n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WebGIS服务器层
浏览器层
电子政务 服Int务er器rn et
利用“瓦片”浏览技术发布WEBGIS,极大提高B/S浏览速度 多专题数据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统一界面上叠加浏览、分析 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业务审批流程有机结合,实现“图数联动”
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C/S数据中心
数据上载 数据挖掘 数据编辑 数据查询 分析统计 出图出表
❖ 2、国土部门业务办理功能(地政、矿政、测政)
(a)地籍登记、建设用地、规划、地产、耕地保护等; (b)土地储备、土地交易、地质环境、执法监察等; (c)探矿权、采矿权、测绘成果、测绘资质管理、资源储量等;
❖ 3、空间地理数据和国土业务互动(WebGIS模块)
(a)从图形查看业务信息、从业务跳转到地理图形; (b)动态空间分析,叠加分析。
国土资源部于2007年向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下达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的要求,并指明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国土资源动态 监管具体要求。去年7月,国土资源部又提出了国土资源“一张图”的建设要求, 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提供数据支持。
二..建项设目方建案设目标
总体框架
WEBGIS
电子政务系统
国土资源 电子政务平台
“一张图” 空间分
检索与管 析辅助
理
决策
内远 公 全 政 网程 文 程 务 门报 传 监 审 户件 输 管 批
搭建维护 平台
数据支撑 “一张图”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
运行平台
国土资源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 管理系统
数 据 交换服务 交 换 平 传输软件 台
“一张图”工程的建设,将实现从“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转 变,实现“批、供、用、补、查”的日常管理,为科学规划、合理利 用土地,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数据 支持。
1.3 建设意义
1
借助最新GIS平台,实现国土资源机构内多业务部门联网 办公、互动式作业、空间分析辅助及对外的信息服务;
一..建系设统背的景重及要意性义
1.1 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土资源的使用情况越来越被政府和百姓 重视,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辅助用地审批及监察的系统被建立起来, 这些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地管理过程中的违法用地现象,同时有助于实 现土地精细化管理和动态监测,提高土地管理效率。
数据库
海域管理
土地管理
国土核查智能移动终端
➢针对土地核查的业务特点,提供 面向多层次土地管理人员的国土核 查智能移动终端
➢以业务为中心,以土地核查任务 为引线,将土地核查中的相关工作 流程整合起来,借助于移动终端, 解决各级土管人员对纸质地图的依 赖
➢通过无线、3G网络,实时的和数 据中心进行交互
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 更
开发整理立项 项目中期核查 开发整理项目验收
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库 土地储备库
整理项目库
补 地
土地开发
批地
供地
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 更 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 更更更更更更更更更
房地两证合一
房地产交易、变更
抵押查封注销
土地房产
登记发证库
地 用
土地
土地供地
土地征收
交易数据库
转用项目库
1.2 建设目的
“一张图”是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矿产资源、基础地理,以及遥感监测等多源信息的集合,与国土 资源管理规划计划、审批、利用、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管理系统 叠加,共同构建的统一综合监管平台。
全国积极大力建设“一张图”工程,是为了实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 “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从而实现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目的。
更新维护
“一张图”数据中心管理工具
外部接口
基础数据
“一张图” 数据中心
结果数据
专题数据
业务数据
业务综合办理平台——B/S电子政务平台
❖ 1、基本功能模块(综合事务和综合服务)
(a)收文、发文管理,通知、请示、汇报审批管理等; (b)车辆、办公用品、人事、档案、会议管理等; (c)万年历、文件下载、论坛交流、内部邮件等;
TB级海量数据存储
物理分散,逻辑统一 多比例尺、多专题 批量更新
影像数据 基础地理数据
国土资 源空间 数据库
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规划
城镇地籍
建设用地
矿产资源规划
… …
遥感影像 行政辖区 行政界线 地类图斑 线状地物 零星地物
宗地 规划用途分区 重点建设项目
建设用地
勘测规划区
综合全面的业务逻辑梳理
2
采用分布式异构数据库技术,采用物理分散、逻辑统一的方式管 理各个专题数据库;
3
利用GIS数据中心和WebGIS技术,与电子政务系统紧密结合,自 动生成供地、利用等多个审批阶段的空间分查中的相关工作流程整合起来, 借助于移动终端,解决各级土管人员对纸质地图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