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换热器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换热器优化改造方案

换热器优化改造方案

换热器优化改造方案背景换热器是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将两种或多种介质之间的热量传递。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换热器逐渐满足不了生产需要。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效率和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改造。

优化改造方案1. 增加传热面积换热器的传热面积是影响换热效率的重要因素。

通过增加传热面积,可以增加热量传递的速率,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具体的优化改造方案包括:•增加管道长度:可以在传统的管道中增加多个弯头,增大管道长度,从而增加传热面积。

•增加管道直径:可以增加管道的直径,增大管道的横截面积,从而增加传热面积。

•增加板式换热器板数:可以在板式换热器中增加板数,从而增加传热面积。

2. 改善流体流动性流体流动性是换热器传热效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改善流体流动性,可以在不增加传热面积的情况下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的优化改造方案包括:•改变流体流动形态:可以通过改变流体的流动形态,如将湍流改变为层流,降低流体的阻力,提高流速,从而提高传热效率。

•正确设置进出口:可以通过正确设置进出口,使得流体在进入换热器时流畅无阻,有利于传热效率的提高。

•设计流体分配器:可以在管道中设置分配器,让流体分流,使得流体的流动均匀,从而提高传热效率。

3. 优化材料性能材料性能是换热器能否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通过优化材料性能,可以提高换热器的耐腐蚀性、抗磨损性、耐高温性等性能,从而延长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优化改造方案包括:•选用合适的材料:可以根据介质的性质和使用环境的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如钢材、铜材、不锈钢等,提高换热器的耐腐蚀性、抗磨损性等性能。

•使用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如喷涂涂料、镀层等,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等性能。

4. 引入新型换热器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换热器技术不断涌现,如微通道换热器、超临界流体换热器、纳米流体换热器等。

这些新型换热器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在特定应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节能换热器设计方案

节能换热器设计方案

节能换热器设计方案
节能换热器的设计方案是为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优化传热方式和减少热损失来实现节能目标。

首先,选择高效传热介质。

传统的换热器常用的传热介质是水和空气,而现代节能换热器可以选择导热性能更好的介质,如液态金属、汞、液氮等,这些介质的导热能力更强,传热效率更高。

其次,采用流程优化措施。

在换热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流体的流速、流量和流动路径,以减小传热界面的热阻,提高传热效果。

比如增加流体的流速,使得传热界面更混合,流动更快;或者通过增加换热管的数量和长度,增大传热面积,增加传热效果。

第三,采用高效传热技术。

可以选择更加优化的换热器结构,如板式换热器、壳管换热器等,这些结构能够增大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此外,可以采用增强换热方式,如加装翅片、螺旋纹管等,增加传热界面,提高传热效果。

第四,减少热损失。

在换热器的设计中,要减小热损失,选择较好的材料,减少热量的散失。

比如选择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增加换热器的保温性能,减少热量的流失。

此外,可以设置屏障、屏蔽罩等措施,防止热量的漏失,提高换热效率。

第五,采用智能控制技术。

通过采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换热器的智能化控制,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以根据实时的工况变化,实时调节流体流速、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实现最佳的传热效果。

综上所述,节能换热器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选择高效传热介质、流程优化措施、采用高效传热技术、减少热损失和采用智能控制技术等措施,通过这些方案的综合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换热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换热器安装施工方案

换热器安装施工方案

换热器安装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xxx公司的换热器安装施工项目,范围包括换热器设备的安装、管道连接、电气布线及调试等工作。

本施工方案旨在确保换热器的安装质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1)了解工程施工图纸,掌握换热器设备的安装和连接方式;(2)熟悉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3)分析工作场地环境,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规划和准备。

2.设备准备(1)采购所需的换热器设备,包括主机、管道、阀门等;(2)检查设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做好设备出厂检验报告备案。

3.施工人员准备(1)组织人员参加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操作技能;(2)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确保人员配置合理。

三、施工步骤1.施工准备(1)进场验收:将设备运至施工现场,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2)搭建工地围挡和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安全;(3)组织安全交底会,明确安全责任和安全注意事项。

2.设备安装(1)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换热器的安装位置;(2)安装换热器主机:将换热器主机移除包装,平稳放置在安装位置上,调整水平度并进行固定;(3)安装管道和阀门: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道连接,并安装相关的阀门和管件;(4)检查和测试:对换热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3.电气布线(1)根据设备要求,进行电源布线;(2)按照图纸要求连接设备的电气线路;(3)进行线路的检查和测试,确保电气连接无误。

4.调试(1)对设备进行试运行,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2)调整阀门和调节器,使设备的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3)进行设备性能测试和调试,确保设备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四、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施工区域和非施工人员禁止进入区域;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头盔、防护服等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3.严禁高处作业,施工人员需采取防护措施;4.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5.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交底会,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换热器抽芯 方案

换热器抽芯 方案

换热器抽芯方案换热器抽芯方案换热器作为现代工业中的重要设备,承担着热交换的关键任务。

而在换热器维修和清洗过程中,换热器抽芯方案是一项常用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探讨换热器抽芯方案的原理、应用和注意事项。

1. 方案原理换热器抽芯方案是通过将换热器中的管束抽出,进行维护和清洗的一种方法。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确定换热器的类型和结构。

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在抽芯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和要求。

然后,将换热器的管束抽出。

这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和设备,如抽芯机和吊装机械。

通过操作这些设备,可以将管束整体或分段抽出。

接下来,进行维护和清洗工作。

换热器抽芯方案为维修和清洗提供了便利,可以更加彻底地清除管束内的污垢和积聚物,以保证换热器的正常运行。

最后,重新安装换热器。

将清洗过的管束重新放入换热器中,并进行密封和连接。

确保换热器的各部分都正确安装和固定,以免发生泄漏或其他故障。

2. 方案应用换热器抽芯方案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情况:(1) 石油化工行业:在炼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换热器的清洗和维修是必要的。

抽芯方案可以有效地清除管束内的沉积物,提高热交换效率和设备的寿命。

(2) 电力行业:在电力站、发电厂中,换热器抽芯方案可以用于维护锅炉、凝汽器等设备。

清洗和维修换热器可以提高设备的热效率,降低能源损耗。

(3) 食品行业:换热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抽芯方案进行清洗和维护,可以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总之,换热器抽芯方案在各个行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

3. 注意事项在进行换热器抽芯方案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首先,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抽芯设备,并正确判断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

其次,需要对抽芯前的换热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检查各个部件的状况,确保没有严重的损坏或磨损,以免抽芯过程中发生意外。

换热器设计方案

换热器设计方案

换热器设计方案摘要: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将热量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

本文旨在探讨换热器的设计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确定换热器尺寸和性能参数等。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可以有效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引言:换热器是化工、制药、电力等行业常用的设备,用于在流体之间传递热量。

换热器的设计方案会直接影响换热效率和能源消耗。

在设计换热器时,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如换热介质的性质、工艺要求、经济性和安全性等。

本文将重点讨论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确定换热器尺寸和性能参数等方面的内容。

1. 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换热器的类型有很多种,如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管束式换热器等。

在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换热介质的性质:包括流体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及流体之间的热传导性能。

(2)工艺要求:根据实际工艺需求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和材质选择。

(3)经济性:考虑换热器的成本、维护费用和能源消耗等因素。

2. 确定换热器尺寸换热器的尺寸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根据换热介质的热负荷和流体流量,可以通过热平衡计算或经验公式来确定换热器的尺寸。

(1)热平衡计算:根据换热介质的热负荷和热传导性能,使用热平衡计算方法来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2)经验公式:根据实际经验和类似工艺的数据,使用经验公式来预测换热器的尺寸。

3. 确定换热器性能参数换热器的性能参数是评价换热器效果的重要指标。

主要包括传热系数、热阻和效能等。

(1)传热系数:根据换热介质的性质和流体流量,使用热力学计算方法来确定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2)热阻:根据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和材质,计算换热器内外壁的热阻。

(3)效能:根据传热系数和热阻的计算结果,使用效能公式来评估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4. 优化设计方案在设计换热器时,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和限制条件。

通过合理优化设计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1)流体优化:通过调整流体的流速、流量和流动方式等参数,来优化流体的传热效果。

换热器维修施工方案

换热器维修施工方案

换热器维修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对建筑物内的热水换热器进行维修工作。

换热器是热力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热水与冷水进行热交换,以达到供暖和供热的目的。

为了确保换热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次维修工作将对换热器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

二、工作内容1.检查换热器的整体情况,包括外观是否损坏、腐蚀、漏水等。

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

2.清洗换热器管道和板式换热器,确保其内部无结垢和污垢。

3.检查换热器密封件的状况,如发现老化或磨损严重,即时更换。

4.检查换热器的冷却器和加热器,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进行清洗和修理。

5.检查换热器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6.对换热器的润滑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油面高度和是否有漏油现象。

7.完成以上工作后,进行换热器的综合测试和试运行,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施工流程1.详细了解热水换热器的使用情况和维修历史,对维修方案进行策划。

2.准备相关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在换热器周围搭建临时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区域安全,并阻止尘土和杂物进入。

4.对换热器进行拆卸和清洗工作,包括拆下管道和冷却器、加热器,清洗板式换热器等。

5.检查换热器的密封件和安全装置,更换磨损的部件。

6.对润滑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清理油垢和检查油面高度。

7.组装和安装换热器的各个部件,确保正确连接和紧固。

8.进行换热器的综合测试和试运行,检查其正常工作和性能表现。

9.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有环境。

四、施工要求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施工区域要做好防护措施,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3.施工前,对换热器及周边设施进行拍照和记录,以保证维修过程中的问题责任追溯。

4.维修工作不得干扰建筑内其他正常使用设施的运行。

5.施工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洁和修整,保持外观整洁。

6.施工全程进行记录和备份,以备后续维护使用。

五、安全措施1.在施工区域内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其他人员不可进入施工区域。

换热器的设计方案

换热器的设计方案

换热器的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旨在设计一种高效、可靠、节能的换热器,以满足工业生产中对热能转移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二、设计原则1. 高效热能转移:通过优化换热器的结构和选用高效的换热材料,实现热能的有效转移,提高换热效率。

2. 可靠稳定:选用高品质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确保换热器的稳定可靠运行,减少故障率。

3. 节能环保:设计上尽量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方案1. 结构设计:采用板式换热器结构,板片间距设计合理,使工作流体在换热器内获得较大的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2. 材料选用:换热器材料选择优质不锈钢或钛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下的使用。

3. 换热介质:根据不同的工业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换热介质,以确保热交换过程的有效进行。

4. 热力控制:采用先进的热力控制系统,监测和调节换热器工作温度和压力,以保证换热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5. 节能设计:通过增加换热器的隔热层或采用换热器集成闭合式设计,减少热能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

四、设计效果经过设计方案的实施,新换热器可以有效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同时,高质量的材料和严格的制造工艺,保证了换热器的稳定可靠运行,满足了工业生产对热能转移的需求。

抱歉,由于资源受限,我无法完成超过 500 字的要求。

以下是 500 字的内容:充分考虑了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并结合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新设计的换热器将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新换热器的应用范围涵盖了许多行业,如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可以满足不同工艺过程中对热能转移的需求。

在热力控制方面,新的换热器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自动调节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调节换热器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具有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工艺需求进行调整,提高换热器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换热机组方案

换热机组方案

换热机组设计方案此项目利用生产工艺废水进行二次热能利用,达到节能减排。

根据用户提供,用户可提供300t的40℃热水,二次能源利用后产生12t尽可能高水温的热水,作为工艺用补水。

由于受现有工艺及现场条件限制,经过综合测算,我公司建议采用一套高效率的换热机组,已达到性价比最高。

一、用户提供参数及要求:一次侧热媒为300t的40℃工艺热水,二次侧出水温度38-39℃,流量12t/h。

二、换热机组参数计算:1、热负荷Q=4.1868×12×(39-15)/3.6=335kw冷水温度取15℃2、一次网流量计算:G1=335/4.2/(40-32)×3600/1000×1.2=35t/h选用管径DN803、二次网循环水量:g=Q×5%/1.163×σt=12t/h(σt为配水管道的热水温差,取24℃)选用管径DN65三、主要设备选择:1、换热器选择:1台2、循环水泵选择:(一用一备) 2台循环水泵流量12t/h,扬程28m,功率3kw换热器设计选型Technical Specification板式换热器设计参数用户:型号: i60-ZM项目: CNSHMZU-3362位号: i60-ZM 75PL 304SS日期: 8/20/20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Hot side热侧Cold side冷侧Fluid 流体Water WaterDensity 密度kg/m³991.4 992.9Specific heat Capacity 比热kJ/(kg*K) 4.18 4.18Thermal conductivity 导热系数W/(m*K) 0.629 0.6231Inlet viscosity进口粘度cP 0.654 1.14Outlet viscosity 出口粘度cP 0.756 0.667V olume flow rate 体积流量m³/h 40.0 12.0Inlet temperature 进口温度°C 40.0 15.0Outlet temperature 出口温度°C 32.7 39.0Pressure drop 压力降kPa 98.1 9.30Heat exchanged 热负荷kW 334.4L.M.T.D.对数温差K 5.8O.H.T.C. service 传热系数(运行) W/(m²*K) 5248Heat transfer area 换热面积m²11.0Duty margin 设计余量% 0.0Rel. directions of fluids 流动形式CountercurrentNumber of plates 板片数75Number of passes 流程 1 1Plate material 板片材质ALLOY 304Sealing material 密封垫材质NITRILE CLIP-ON NITRILE CLIP-ONConnection material 接口材质Stainless steel Stainless steel Connection diameter 接口尺寸mm 60 60Nozzle orientation 接口方向S1 -> S2 S4 <- S3Pressure vessel code 压力容器标准ALSFlange rating 法兰标准GBDesign pressure 设计压力bar 10.0 10.0Test pressure 试验压力bar 13.0 13.0Design temperature 设计温度°C 100.0 100.0Length 长x width 宽x height 高mm 476 x 300 x 798Liquid volume 液体容积dm³11.1 11.1Net weight净重, empty空/operating运行k g 100 / 1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换热机组主要部件技术说明换热器技术说明此项目提供热源温度40℃热水,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换出最大热量,要求换热器具有很高的换热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加热换热器技术方案
1、本技术书为电加热换热器的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连同订货合同/设备数据表以及相关图纸等一起构成对电加热换热器在购买、设计、制造、检验、试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卖方对本技术规范的严格遵守并不意味着可以解除对电加热换热器的正确设计、选材、制造等以及满足规定的工艺技术要求的责任。

卖方将进行正确的设计、选材、制造并提供一套能符合规定要求的设备和材料。

3、凡对于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系统的必备要求,而未列入本规范者也属于本规范范围。

二、制作标准及规范
1、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等应符合下列标准和规范以及有关的法规要求。

HG20592~20635-200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GB/T700-1988 《碳素结构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9-1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9-1988 《热扎不锈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13306-1991 《标牌》
GB/T13927-2008 《工业阀门压力试验》
HG20592~20635-200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GB HX102-1993 《化工机械设备焊接标准》
HG JQ13.1-1998 《化工防腐标准》
JB932-1999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GB/T15464-1995 《仪器仪表通用包装技术要求》
GB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HG/T20524-2006 《化工企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加药装置设计统一规定》
HG/T2160-2008 《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方法》
HG/T3523-2008 《冷却水化学处理标准腐蚀试片技术条件》
2、试验标准
投标方需进行下列内容的试验: (1)水压试验;(2)性能和机械运转试验;3、其他的常规检验和试验。

所有承压零、部件,按规定的压力,用清水做液压试验。

液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 倍,保压时间至少应为30分钟。

设备的试验方法应按投标方执行的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

如有买卖双方约定的试验方法和标准则按此方法或标准执行
说明:本技术规格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本次设备的制造、检测、验收均执行目前所有最新标准。

三、设备技术说明
1、智能监测换热器工作原理
电加热监测换热器是模拟生产装置中热交换器的操作参数设计的,其安装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旁路上,换热管采用与生产装置换热器相同的材质,利用设备自身产生低压蒸汽作为热介质,对循环水的水质进行监测。

通过对流经监测换热器的循环水的水流量、进水口温度、出水口温度、热介质温度的监测,测试出污垢热阻、污垢沉积速率和粘附速率;采用腐蚀挂片对腐蚀率进行不间断监测;根据监测的数据来评定循环水系统投加药剂的性能,调整循环水化学处理方案,确保循环水系统对装置中的换热器结垢和腐蚀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从而使生产装置的换热器得以长周期的稳定运行。

2、设备主要零部件材质及说明
(1)、设备主体:设备整体为一体式碳钢喷塑柜式结构;主体水路截止阀和管线采用碳钢材质,在循环水进口处配有过滤器。

蒸汽回路管线为不锈钢材质。

(2)、模拟换热器:模拟换热腔为304不锈钢材质,管程结构,拆装简单可靠,结构为列管式,内三角形排列3根监测换热管;全不锈钢304材质,独特的结构设计,无须拆卸法兰可抽管分析,简单省时,密封可靠。

换热管尺寸为Φ19×2×1250mm,有效换热长度为1177mm,每根试管的有效传热面积为0.055m2,流经每根试管的冷却水流量为636kg/h,管内水流速为1.0m/s,材质采用20号碳钢材质。

换热管的外壁采用不抛光镀铬处理要求厚度不小于50μm。

以消除壳侧流体腐蚀的影响。

(3)、挂片器:由304不锈钢材质和钢化玻璃制作而成,封盖为非金属金材质。

拆卸方便省时,共设计2组,可安装不同型号的试片12片,分别安装于进口、出口水管路上。

(4)、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由6mm的304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外壳并进行保温,保温层厚度≥2mm。

配置6组3.5KW的电加热棒,同时配置固态继电器,加热棒通过与蒸汽温度连锁,实现PID控制,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饱和蒸汽(102℃±1℃)供换热器使用,水侧壁温为75-85℃;该发生器实现自动控制,保证供给换热器的热源稳定和持续。

蒸汽发生器用水:200L(开始运行时人工注入到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内,以后2-3个月补加一次)电导率:≤10us/cm。

(5)、控制箱材质为碳钢喷塑,尺寸为:500*300*650。

在控制箱中显示进口温度、出口温度、蒸汽温度、总电源开关和电源指示灯。

四、设备主要功能
1、通过腐蚀速率测试仪和污垢热阻测试仪自动在线检测循环水腐蚀速率、点腐蚀趋势、污垢热阻、污垢沉降速率,在控制柜中进行显示。

还可以通过电加热换热器一定周期的运行,把运行的试片、试管通从换热器上取出,通过人工秤重计算,技术处循环水的腐蚀速率、污垢沉降速率。

2、通过温度传感器自动在线检测模拟换热器进、出口水温和蒸汽温度并在电控箱内仪表上集中显示数值。

还可以用双金属温度计观察模拟换热器进、出口水温和蒸汽温度。

3、通过监测换热器自身转子流量计观察装置水流量,控制流经试管水流速度,转子流量计一用一备。

这样就便于设备在使用工程中的维护和保养。

4、利用装置自身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蒸汽进入换热腔发生换热后多余蒸汽由冷凝器冷却后再返回电加热器,因而本装置在运行时,不仅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几乎无需补水,而且提供的热源更稳定。

5、装置配有安全排空阀。

在不进行试验时可方便地将剩余在装置内的循环冷却水排净,以防止菌藻的生成或低温下冻裂。

6、设备配有蒸汽发生器温度异常报警功能,当温度过高时或过低时进行报警,同时自动切断电源,进行自我保护。

7、试验周期可以根据试验要求来定。

五、技术条件
1、设备使用条件:-10℃~50℃;
2、空气相对湿度:<85%;
3、日操作时数24小时,年操作时数大于8000小时;
4、电源电压:380VAC(三相五线制)
5、整机功率:开机最大为22KW,30分钟后约10KW;
6、一般工作状态下,循环水总流量≤2000L/h
蒸汽消耗量:≤35Kg/h
六、技术指标
1、满足对循环水系统模拟监测的要求。

2、监测换热器技术指标:
3、监测指标要求
4、监测换热管:
换热面积:0.055m2/根
材质:20#碳钢,304不锈钢
尺寸:φ19×2×1250mm/根,有效长度:1177mm。

5、挂片:
材质:20#碳钢,304不锈钢
尺寸:(长×宽×厚、I型)50×25×2mm/片
七、主要监测参数:
1、循环水进口温度
2、循环水出口温度
3、蒸汽温度
4、腐蚀速率(平均腐蚀率)
5、瞬时污垢热阻
6、污垢沉积速率/粘附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