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打开故事大门,营造快乐课堂——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

打开故事大门,营造快乐课堂——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所谓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教学来完成教学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师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效能。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各年龄段的学生都对故事非常感兴趣。
因此我们可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故事,采取多种活动形式,使新知识在故事中不断重复和巩固,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就自己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和运用:一、故事教学优点多1.故事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实践证明: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
为了听懂故事、读懂故事,孩子们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去学,听懂了、读懂了就有成功感,从而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 故事教学呈现完整的语境。
语境是故事的最重要部分,便于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理解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
而在每一个英语故事中,总会配有丰富多彩、幽默风趣的插图。
插图中又配有少量的对话,似连环画构成了一连串的事件。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知道这个单词、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从而理解单词、句子的涵义。
3.故事教学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在故事教学中,学生不仅输出了已有的知识水平,也大量地输入了这个故事中的单词、日常交际用语及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
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接受新知识,灵活地运用故事内容,充分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其全面感知。
二、故事教学益处多1. 故事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词汇教学是小学英语的基础环节。
笔者认为可以在一个个美丽新奇的故事里展现生词,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词汇,掌握词义。
在学习3A Unit 2 颜色时,我编了一个小故事,将八种颜色都编在其中,一上课,我对孩子们说:“瞧,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小猴。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完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故事教学一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本文就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进行探讨。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天生对故事充满好奇和热爱,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故事教学是通过口头语言呈现的,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接触和模仿英语语言,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故事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中感受和体验英语语言,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故事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哲理,通过讲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选择适合学生的故事在开展故事教学之前,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英语水平选择适合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2. 注重语言输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语言输入,通过重复、慢速、清晰地讲述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故事中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能力。
3. 引导学生参与故事教学不仅仅是老师的讲述,还需要学生的参与。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故事中来,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创设情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道具、图片等方式营造生动的情景,使学生沉浸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5. 合作学习故事教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也随之不断改变和完善。
在现在的英语教学中,“故事教学”成为了一种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
故事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
本文将就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故事教学的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喜欢听故事。
而且他们往往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故事教学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英语。
2.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故事教学往往是以一种情节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
通过故事中的对话、描写、情感表达等,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语言。
故事中的语言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体验,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容易掌握语言知识。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故事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达。
通过故事教学,学生可以在故事情节中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故事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英语语言素材,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故事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句型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
1. 选择适合学生的故事在进行故事教学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情节生动吸引人。
故事的主题也要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2. 注重故事的解读和理解在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故事的解读和理解。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语言知识。
3.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听说读写结合、课文中心教学等。
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接触和运用语言知识,从而更加全面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掌握语言知识,拓展词汇量,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等。
本文将对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一、故事教学法的概念故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讲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较为轻松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1、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故事教学法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故事的情节、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等方面,让学生乐于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加强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故事,可以锻炼自己的英语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语音,加强语言和思维的紧密联系。
3、拓展词汇量和语言知识。
故事教学法可以通过讲述故事中的生词、短语和语法知识,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
4、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讲述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故事,可以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了解和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
1、选择合适的故事。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选择简单、生动有趣的故事,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针对不同故事情节和学习目标,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听故事、朗读故事、表演故事、写故事等,形式灵活多样。
3、创设语境和情境。
在故事教学中,应创设有效的语境和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提高学习效果和成果。
4、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如提问、讨论、分组活动等,使全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节关于动物世界的课程,我选择了讲述有关猴子的故事。
首先,我给学生讲述了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并通过图片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故事中的场景和情感体验。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学习英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技能。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国内外不少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开始实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即通过讲故事来让孩子们学习英语。
那么,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是什么呢?意义1. 增强兴趣。
学习英语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但是通过故事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
2. 提升口语。
故事教学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英语口语能力,让孩子们走出课本,脱离死板的语法知识和读音练习,更自然地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和语音语调。
3. 培养阅读习惯。
通过故事教学,孩子们可以在情感和认知上培养跨文化的阅读习惯,掌握英语阅读能力,积累词汇量和语感,并借此提高对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4. 培养思考能力。
英语故事中往往含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阅读和讨论,孩子们可以发掘、领悟故事内涵,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使用1. 选用适当的故事。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趣味和语言水平的英语故事,这样才能让故事教学的效果最佳。
2. 营造轻松的氛围。
在故事教学中,要营造轻松愉悦、互动活跃的氛围,让孩子们更容易投入学习。
3. 合理设计环节。
设置听、说、读、写等多样化环节,在听故事、模仿发音、朗读故事、讨论故事、绘制故事情节等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英语能力。
4. 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可以适时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等活动中更加深入了解故事,提升英语能力。
5. 注重反馈。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成就感更强。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方法(精选)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方法(精选)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方法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1.故事教学法的意义:通过学习故事,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使教学更有趣,更自然,更生动。
2.故事教学法的步骤:第一步: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出发,导入故事。
第二步:通过图片和故事文字描述,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第三步:通过扮演角色和表演故事,深入理解故事。
第四步:对故事进行总结和评价,并从中学习语言和知识。
第五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并给予评价。
3.故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在故事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态度,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避免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内容。
在故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模仿、复述、表演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故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通过介绍文化背景、拓展知识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之,故事教学法是一种生动、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小学英语音标教学方法以下是小学英语音标的教学方法:1.了解音标:首先,让学生了解音标是什么,以及音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2.学会使用音标:让学生学会使用音标,了解每个音标的发音方法和口腔姿势。
3.练习音标:通过练习音标,让学生熟悉每个音标的发音,并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
4.结合单词:让学生结合单词练习音标,掌握单词的发音和拼写。
5.互动教学:通过互动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6.定期复习:定期复习音标,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1.兴趣导向教学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有趣、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歌曲、故事等多种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一、意义1. 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故事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单词、句型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故事中,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
2.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相比于枯燥的课文训练,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听故事、模仿故事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对英语的好奇心和热情,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故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让学生在故事中领略到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增强了他们的国际意识和文化包容性。
4.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往往是他们最喜欢的学习形式。
故事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二、运用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故事在进行故事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选择适合的故事。
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生活化、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故事,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2. 注重故事的视觉效果小学生对于图画和动画的感知相当敏感,所以在故事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增强故事的视觉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3. 增加互动环节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参与到故事角色的演绎中,或者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在故事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其他教学内容,比如单词、句型、语法知识等。
通过故事情节,引出相关的语言点,然后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和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学的情境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常常采用故事教学法。
故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掌握知识、描述事物、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媒介。
故事教学法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它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首先,故事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听力能力。
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学生可以倾听到老师或者其他学生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英语单词,可以注意单词的发音和单词之间的组合方式。
其次,故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
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手段让学生接触到相关的图书和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增强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再次,故事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故事的表演中,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组织语言并理解英语单词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将故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还是将故事作为教学课件的形式使用,故事教学法都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并且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爱听故事,爱看故事,爱读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道的事。
借助外语(英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国外一些优秀的童话故事、哲理故事、历史故事、科幻故事等,能让学生开拓视野,广思集益,为美好幸福人生奠基,可以讲,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们的小学英语教材中也出现了许多中外故事。
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外故事,对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出现的词汇和语法持两种不开同观点:有人主张先教授词汇和语法,然后进行故事教学;
有人则主张先进行故事教学,然后重点学习故事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
你认为以上两种做法中哪一种的教学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主张先教授词汇和语法的老师的担心是来自于陌生的词汇和语法会影响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而最主要的是词汇和语法才是考试的重点,因此,他们往往忽略故事教学的本意(Meaning go first),一看到词汇和语法就先教,他们往往没有考虑到词汇和语法是可以在故事教学环节中通过不断滚动和重复,让学生逐渐模仿和内化,最后自然习得。
程晓堂教授对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观点是:故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相对真实、完整的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语言;要突出“讲故事”,教学重点是理解;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是人、物、环境;以指读方式适度关注故事中的文字;语音、词汇和语法不是故事教学的重点。
我的观点是主张后者,也就是先进行故事教学,然后再帮助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词汇和语法项目。
这需要教师在讲故事前精心设计故事教学的环节和活动,例如:利用现成的动画故事,如果没有现成的动画故事,就需要教师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或Big Book进行故事教学,教师还要关注故事的背景音乐的设置、讲故事时的声音控制(抑扬顿挫)、讲故事过程中姿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来帮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语境中理解故事内容,接触故事中的词汇和语法,对于陌生的词汇和语法,老师可以特别提高声线或降低声线或者重复多次,配合姿体语言和图片帮助学生关注和积累故事中的新词汇和新语法,这样一来,对于新词汇和语法就不成问题了。
下面举例说明:
一.滚动重复,朗朗上口
故事:Amy and Andy (摘自广州版二年级英语口语教材)
Topic: Season
Charactors: Amy , Andy
Section 1:
Setting:It’s spring. The sun is shining warm.
Narrator: Andy is swinging.(平淡地) Amy is working.(表扬地)
Amy: Come on, Andy. Come and work with me.(请求地)
Andy: No, Amy. I’m swinging.(不肖一顾地) I’m having fun.(沾沾自喜地)
Section 2:
Setting: Now it’s summer. The sun is shinging hot.
Narrator: Andy is sleeping(有些生气地). Amy is working. (表扬地)
Amy: Come on, Andy. Come and work with me.(耐心地)
Andy: No, Amy. It’s too hot(不耐烦地). I’m sleeping.(不理睬地)
Section 3:
Setting 3: It’s autumn now. It’s windy.
Narrator: Andy is flying a kite.(鄙视地) Amy is working.(强调地、表扬地)
Amy: Come on, Andy. Come and work with me.(耐心地、友善地)
Andy: No, Amy. It’s windy. I’m flying a kite.(得意洋洋地) I’m having fun.(固执地)
Section 4: Now, it’s winter here. It’s very cold.
Narrator: Amy has nice food(表扬地、高兴地). Andy has nothing to eat(伤心地、可怜地).
通过语言的重复和教师的姿体动作、特别的声线效果,学生肯定会喜欢这则故事,而故事中划线部分,学生也会在享受听故事中自然习得,当教师进行第二遍讲故事时,学生自然会跟着讲重复的语言部分,而重复的语言部分内容就是语法或重点词汇了。
二.图文并茂,精彩演绎
故事:The Sun and the Wind(摘自本人学生陈韵薇的作品)
1.Long time ago, the sun said he was
stronger than the wind. And the wind
said he was stronger than the sun.
2.“See that man. I can make him
take off his big coat”, said the wind.
“Of course you can’t”, said the
sun.
3.“Let me try first,” said the wind. Then
he began to blow. He blew and blew.
It became colder and colder. But the
man held his big coat tightly.
4. It was the sun’s turn. He shone
and
shone. It became hotter and hotter.
Then the man took off his coat.
到了小学高年级,随着学生绘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可以把故事中的插图交给学生的完成,当教师讲故事时,就可以呈现学生的图文故事,看着同伴的作品,相信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更容易上手。
三.看图配故事,学新词汇新语法
请看学生的绘图故事: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摘自本人学生戴美珊的作品)
学生的绘图故事中只是呈现了简单的语言,老师可以把学生分组,然后再演绎故事并丰富故事的内容,在这过程中,学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词汇和语法,此时老师从旁指导,学生会学得更好。
通过以上几则故事的教学,学生能达到了以下的目标:对故事的情节和内容的理解;接触、理解了语言;体验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
我们还可以看到故事教学能着重发展学生的以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结合插图理解大意的能力;听故事(录音),看故事(录像)的能力;阅读、朗读故事的能力;结合插图讲述故事大致情节的能力。
总的来说,故事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无论使用哪种故事教学方法,我们都要遵循meaning go first, Funny go first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借助故事教学来帮助学生习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