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建筑调研
浅析国内模块化建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国内模块化建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模块化建筑作为新型的建筑形式,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突出的特色,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结果,对模块化建筑的概念、行业现状、优势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介绍与论述,这对推动我国模块化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标签:模块化建筑;行业现状;发展趋势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是将建筑体分成若干个空间模块,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将房屋整体在工厂中完成模块化预制拼装,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建筑整体[1-3]。
1、模块化建筑的行业现状在政策层面上,国家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广新型建筑体系。
在此背景下,推广模块化建筑技术,符合国家《建筑业“ 十三五“ 规划》等相关政策的要求,把节能及绿色发展理念延伸至建筑全领域,这也成为未来我国建筑业发展主流。
在市场前景方面,2017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1.39万亿,同比增长10.5%,预计2022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将达到27万亿以上。
以欧洲为例,2017年模块化建筑市场的估值为1061.5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571.9亿美元,预测期间的平均增长率达 6.9%。
由此保守估计,我国未来的模块化建筑市场也是千亿级规模。
面对巨大的市场,我国的建筑企业早已嗅到商机,快速采取行动。
据调查,国内目前从事模块化建筑业务的企业有上千家,但具有规模的并不多,其中广厦房屋,中集模块化建筑等数十家企业占了国内模块化建筑的半壁江山,是推动我国模块化建筑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目前,在模块化建筑行业取得发展的同时仍然有一些制约因素存在。
首先就是普通民众缺乏对模块化建筑的信任,住房承载了民众多方面的考量,对于普通民众非常重要和特殊。
而模块化建筑与传统建筑在建造方式和设计风格上有很大区别,使相当一部分民众对其质量和价值产生疑虑[4]。
另外,受限于土地使用权问题,由于我国土地为集体所有制,所以在制度上限制了模块化建筑的发展。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的研究综述

3、对于更大规模的新型节点的应用:本次演示主要针对较小的模块进行了研 究,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新型节点在大规模模块化建筑中的应用情况。
标题:太原机场大跨复杂钢结构 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一、引言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的建设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技术挑战。其中,大跨 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是其中一个核心的挑战。太原机场作为一个重要的交 通枢纽,其大跨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太原机场大跨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但通过科学 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这项任务。这项工作的完成不仅提升 了太原机场的运营能力,也为中国的大跨度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希望在未来的航空枢纽建设中,能有更多的大跨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的出现,推动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谢谢观看
然而,在实践应用中,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 首先,节点连接的可靠性存在不足。由于连接方式和材料的限制,节点的连接 部位往往容易产生疲劳和腐蚀等问题,从而导致节点的失效。其次,节点设计 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待提高。
由于标准化设计、制造和施工方法的限制,节点设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受到了 限制,难以满足不同建筑物的需求。最后,节点制造的精度和质量需要进一步 提高。由于制造工艺和技术的限制,节点制造的精度和质量往往存在偏差,这 也会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的研究综 述
01 摘要
பைடு நூலகம்
目录
02 引言
03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 发展与应用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摘要
本次演示主要对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该领域的 发展历程、应用范围和市场需求,分析了研究现状和争论焦点。在此基础上, 本次演示还指出了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 的难点,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关键词: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模块间节点, 研究综述
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研究

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研究 Study on Steel Structural System in Modular Buildings
基金资助: 天津市建交委科技项目(2013E3-0028)
学科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 研 究 生:曲可鑫 指导教师:王小盾 副教授 陈志华 教 授 企业导师:陈敖宜 教授级高工
为确保各类建筑最终产品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速度改善劳动条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建筑业尽快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1956年我国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决定这一最早提出走建筑工业化的文件起我国住建部陆续发布了建筑工业化发展纲要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大纲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等多个相关纲要文件以促进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and their advantages are receiv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attention. Because of domestic wast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other consequences resulting from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has repeatedly advocated to promote industria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which will thus promoting the housing industry. Modular construction, as a new building system with a high degree of prefabrication ratio,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foreign countries for many years. It has shown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improves project quality, shorten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saves manpower and resources, protects the environment and it is in line 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first carries out study on modular building structure system, describing the current variety of the more common types of building blocks, modular building structures, modular unit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nodes, as well as BIM-based modular building modern construction methods. It also combines with domestic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modular building envelope for equipment selection. This paper selects Tianjin Binhai Tourist Area proposed four-storey building modular floor as example, research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ce modular building structures, including the design analysis of the four-story apartment building, static performance analysis, dynamic analysis, pushover analysis. When analyzing,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studies the two cases of the connecting nodes: rigid and articulated comparing different nodes stiffness force structure for modular building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structural systems research of modular building,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the force characteristics and suitabi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nstruction of the modular construction of this emerging building, and this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KEY WORDS :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modular building, structural system, connect nodes, design analysis, seismic analysis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进展共3篇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进展共3篇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进展1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进展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中,钢结构建筑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灵活选项。
钢结构建筑因其高强度、轻质、可进行可靠连接等特性也变得流行起来。
而与此同时,随着建筑业对高标准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针对建筑的模块化钢结构系统设计研究也开始进行。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概念是指一种结构模式,其中结构元件可以通过构件或模块来建立一个规律的结构网络。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建筑的快速安装和施工,还能确保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该方法大大减少了建筑项目中的不确定性,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达到了更加经济高效的目的。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以探索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用模块化钢结构的可能性和前景。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研究进展:1. 模块化钢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数值模拟(FEM)技术的发展,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设计越来越流行。
工程师可以在计算机上设计结构并通过模拟来检查其稳定性,减少了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钢结构建筑工厂化生产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方式,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同时处理时间也相应缩短。
2.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方式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的施工非常迅速。
我们可以看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中,建筑模块被制造在工厂中,并由吊车运到现场。
在现场,模块可以被简单地堆叠在一起,并使用高精度技术来进行连接。
这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降低了人为失误的风险。
3. 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在环境方面也具有权衡式优势。
钢材可以重复利用和回收利用,并且其环境影响相对较低,使得其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时代具有更高的适应性。
同时,由于使用了更少的木材和混凝土,这种建筑结构也减少了森林砍伐和空气污染的负面影响。
总之,模块化钢结构建筑是一种充满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
虽然它现在可能还没有被广泛采用,但它的实施已经变得更加具有可行性,更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探索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探索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模块化设计方法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高效、可持续且耐久的建筑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成为了解决方案之一。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大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内预制好,然后运至现场进行组装而成的建筑方式。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模块化设计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索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I. 模块化设计的概念与意义A. 模块化设计概述装配式建筑中的模块化设计是指将整个建筑过程分解为各个可独立制造和组合的模块。
B. 模块化设计的意义1.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预制和标准化的模块可以减少现场加工和构件连接时间。
2. 提升质量和稳定性:由于模块在工厂内受到精密控制,因此质量更容易得以保证,并且具备更强的结构稳定性。
3. 减少资源浪费:模块化设计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废弃物和能源消耗。
4. 方便后续灵活改造:模块化设计使得建筑能够更轻松地进行扩展、拆除或改造。
II. 模块化设计方法A. 需求分析与规划在进行模块化设计前,需要对项目的规模、功能、使用需求等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规划。
B. 设计构思与原则1. 标准化原则:制定适用于大部分模块的尺寸标准和技术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
2. 可组合性原则:各个模块之间应具备相互衔接且可自由组合的特点,方便在实际施工中根据需要排列组合。
3. 现场安装性原则:考虑到实际施工情况,在设计过程中应预留足够的接口和连接方式,以确保快速且安全地完成装配过程。
C. 参数化建模技术参数化建模技术是指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将标准化构件进行图形化表示,并赋予其一系列参数,从而方便快速生成不同规格的模块。
D. 设备与设施优化在设计中考虑合理利用各项设备和设施资源,以提高工厂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III. 模块化设计技术分析A. 组件化设计技术将建筑结构进行细分,通过设计相对独立且可重复使用的组件,进一步增加模块化程度。
B. 运输与搭建技术1. 运输方式选择:根据模块尺寸和现场交通条件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例如公路、铁路或水路运输。
模块化建筑施工工艺的优势与挑战

模块化建筑施工工艺的优势与挑战概述:随着现代化建筑需求的增加和时间成本的压力,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逐渐受到限制。
模块化建筑是一种采用预制组件进行装配,实现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技术。
本文将探讨模块化建筑施工工艺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优势1.1 极大的时间节省模块化建筑采用预制组件,在工厂内生产并完成大部分构件加工,然后将这些构件运至现场进行快速安装。
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模块化建筑不仅减少了室内外施工时间,还能同时进行多个流程,并在短期内完成整个项目。
这种高效率可极大地缩短项目周期,提高生产力。
1.2 质量控制更加严格由于预制构件在设备完善的工厂内制造,因此可以通过精确控制生产环境、自动化操作及高度规范化程序来确保产品质量。
比如,在条件恒定且无风雨干扰的环境下,使用大型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和组装,避免了受气候影响而导致的质量波动。
这种先进的工艺保证了模块化建筑的统一性和可靠性。
1.3 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模块化建筑经过精准计算和设计,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能够减少材料浪费。
此外,在施工现场减少了废弃物、粉尘等对环境的污染。
模块化建筑还可以采用可再生材料,如木材、竹子等来实现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4 灵活度高、适应性强模块化建筑可以灵活地根据需求进行定制,并且易于改造和升级。
在商业用途中,企业能够根据销售季节或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调整产品款式和数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竞争力。
此外,利用混凝土楼梯、外墙砖等组件化部件,也使得后期公共设施维修更加便捷。
二、挑战2.1 初始投入成本高与传统建筑相比,模块化建筑在初始设计和生产阶段的周密规划与模型制作上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力资源以及先进的设备。
这增加了项目的开始成本。
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模块化建筑工艺的成本预估正在逐渐下降。
2.2 运输和安装复杂性由于模块化结构通常是组件式、大规模生产,要求进行远距离运输。
运输中可能会遇到道路限制、交通拥堵等问题,且对运载工具有占用空间、承重能力等特殊要求。
模块化建筑设计及建造浅析 以南京香悦澜山项目为例

/ m ( 装修 标; 隹9 O 0 元/ 平 方米 ),P C装配 式住 宅成本 约 为3 5 0 0 元/ m ,仅仅从 建安成本 角度来看 ,增 加 了约7 0 0 元/ m 。综 合考 虑 项 目建设 周期减 少4 0 % ,财务 成本 降
1 L : t 5 0 %, 减少1 6 0 元/ m :人 员 减 少 3 O % , 管 理 周 期 减 少
预 制 装 配 式 建 筑 是 将 建 筑 的部 分 或 全部 构 件 在 工 厂 预
制完成 ,然 后运输到施工现场 ,将构件通过 可靠的连接方 式组装而建成 。
模 块 化建筑 是 将每 个功 能房 间 ( 卧 室 ,客 厅 , 书 房
等 ) 作 为一个独立模块 ,在工厂完成精 装修 ,运至工地现
性。设计施工 图出完后进入 加工图纸设计 阶段 ,该阶段 ,
1 0 4 C H I N A C O N S T P U C T I O N
\
≮规 划 设 计{ 中 肇建 设
重新将每 个功能立方体化整 为零 ,分解 为不同加工配件 , 准 备 进 入 下 一 环 节 ,给 工 厂 下 单 生 产 。 ( 1)方案 图纸设计 阶段就 需要熟悉模块 化设计及 加
威 信广厦在住 宅模 块化生产技 术上较为领 先。 2 0 1 6 年江 苏镇江 港南路 1 3 万平 方米高层保 障房 项 目,南京香悦 澜 山3 万平 方米模 块化 高层 住宅项 目的相继 落成 ,标 志着 国 内高层住 宅工业化程度达 到了一个新的起 点。
2 . 成 本 分析 传 统 钢 筋 混 凝 土 体 系 ,室 外 作 业 建 安成 本 为 2 8 0 0 元
3 0 % ,管理 费减 少3 0 元/ m ;模块 绿 建成本减 少 1 3 0 元/
中国模块化行业现状调查

中国模块化行业现状调查模块化建筑是一种利用模块化构件组装成房屋、建筑物等的建造方式,它具有快速、灵活、环保等特点,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中国模块化行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模块化建筑的发展历程模块化建筑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
起初,模块化建筑在国内并未受到太多的关注,主要应用于一些特殊场景,如临时办公室、工地办公室等。
随着国内对建筑质量和工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对工业化建筑方式的追求,模块化建筑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二、模块化建筑的应用领域目前,模块化建筑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旅馆等建筑类型。
在城市更新和临时场所建设方面,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快速、灵活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一些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建筑,如山区、沙漠等地,也将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模块化建筑的优势和挑战模块化建筑相比传统施工方式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通过工厂化生产来提高建筑质量和工期控制,降低施工成本。
其次,模块化建筑还具有可重复使用、环保节能等特点,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模块化建筑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需要更高的前期投入、技术标准的统一、施工过程的复杂性等。
四、中国模块化行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模块化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成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2019年中国模块化建筑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8000亿元。
目前,国内已有众多模块化建筑企业涌现,有些企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
五、中国模块化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模块化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住房、办公楼等建筑需求的释放,将为模块化建筑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绿色环保建筑的政策倾斜,模块化建筑也将迎来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推广。
然而,模块化建筑在技术、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专业调研报告题目:关于模块化建筑的调研导师:张季超专业:土木工程小组成员:董旭晖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二○一五年十一月关于模块化建筑的调研在建筑工业化发展道路上,模块化建筑是建筑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其核心概念就是标准化的预制装配式空间模块。
用工厂预制的盒子状立体构件运到施工现场组装成的房屋,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建筑形象。
本文对模块化建筑的优势、劣势、材料、意义、各种模块化建筑形式等做出了介绍。
关键词:模块化建筑;盒子建筑;集装箱;成本;建造时间;可持续发展;一、引言 (1)二、模块化建筑的定义 (1)三、模块化建筑的发展 (3)四、模块化建筑结构综述 (6)五、模块化建筑的结构体系与组装方式 (9)六、模块化建筑办公楼 (11)七、模块化建筑酒店 (12)八、模块化建筑公寓 (14)九、个人小结 (17)十、参考文献 (18)一、引言现在的建筑大多数都是框架式的,未来的建筑应该是拼插模块式的,以这种形式所建造的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该体系是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均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成建筑整体。
在本文中将结合实例对模块化建筑的定义、发展、优势与劣势、结构特点、组装方式的内容做出介绍。
二、模块化建筑的定义模块化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结构形式,用工厂预制的盒子状立体构件运到施工现场组装成的房屋,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瑞士就形成盒子建筑结构体系。
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建筑思想与建筑技术的结合,在当代高技术条件下思考空间问题,模块化建筑节约资源,在材料和物理性能方面多样化,体现了现代设计的间接性和功能性。
模块化建筑是用一个个盒子搭配而成,盒子内一切设备、管线、装修、固定家具均已做好,外立面装修也可以完成。
将这些箱形的整体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就像“搭建积木”一样拼装在一起,或与其他预制构件及现制构件相结合建成房屋。
形象地说,在盒子结构建筑中一个“房间”类似于传统建筑中的砌块,在工厂预制以后,运抵现场进行垒砌施工,只不过这种“盒子式的房间”不再仅是一种建筑材料,而是一种空间模块。
现场仅需要完成盒子就位,构件之间的连接,管线连接等总体工序。
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型房屋建筑结构型式。
这种构件是由顶板、底板和四面墙板组成,是六面体形(也有的做成五面和四面体的),因它的外形很与盒子相似,故称“盒子构件”。
这种盒子构件,只需要在工厂成批生产一些六面、五面或四面的型体,一个房间大小为空间标准的盒子构件,在现场将其交错迭砌组合起来,再统一连接水、暖、电等管线,就能建成单层、多层或高层房屋建筑。
目前世界各国对盒子式建筑技术都有所应用。
盒子式建筑构件的材质各有特点:①钢筋混凝土材质的盒子刚度与强度相对较大,使用期限较长,批量生产效率较高。
但是由于其重量较大,运输难度较大,拼装时需要利用吨位较大的起重设备。
②轻质混凝土就是利用各种轻质混凝土制成,这种构件多用于低层或者独栋建筑的搭建。
③金属骨架型盒子构件的制作多使用各类钢材,例如普通钢、轻型钢或者铝合金等。
在搭建好的骨架上铺设水泥板或者石棉、模板或者金属板皆可。
使用这种方式制成的盒子运输较方便、组装难度较小,使用的起重设备吨位较小。
④木盒子应用时间较长,发展较为成熟,在美国地区应用的较多。
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选用此中材质制作盒子构件。
⑤塑料盒子,由于塑料的强度较低,可用期限较短,目前多用于制作灾区安置点。
通常情况下,盒子构建会被制作成四边形,此中盒子由于与传统建筑模式较为贴近,受到大部分人的喜爱。
但是目前人们对建筑物的外形有了不同的需求,许多人会将盒子构件制作成五边形或者六边形。
六边形的盒子构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优点,例如由于其墙面增多,能拥有更多的窗口,对于通风能更好的满足需求,并且由于此种形状自身的特点,能很好的实现自身房屋的相对封闭性,隔音性能较好,能有效屏蔽邻居传来的噪音。
三、模块化建筑的发展由于模块化建筑对比传统化的房屋建筑有着更精良的工艺,原材料的大批量采购和能够选择在劳动力比较低廉的价格建厂,降低了成本,用料省,组装方便的等优势让模块化建筑迅速发展起来。
在模块化建筑发展的初期,房屋的设计样式比较有限,大部分厂家都是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对模板房屋进行一定的改动,总体风格是单一而落伍的。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这种新型的住宅建筑模式,开始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设计方案。
为了迎合大众对模块化建筑多样化的需求,现在模块化建筑的设计可以采用任何的风格,与传统房屋设计没有很大区别。
与此同时,模块化建筑也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模块化建筑是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模块化的建筑设计中大大引入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很多思想,这成为了在当代解决居住问题的方法之一,也将成为未来生活空间的一个重点。
不过在国内,模块化建筑发展的真实情况是,市场积极先行,政策缓慢趋后。
相比模块化建筑“开发商”的市场拓展之忧,相关政策的不到位,则更让人显得心焦。
在国外如鱼得水般地搭建模块化建筑的国内企业,在中国,颇有感悟地意识到“再好的种子,也要找到合适的土壤。
”作为崭新的住房模式,模块化建筑及活动房屋在国内房屋市场,更像个尴尬闯入者。
“目前中国市场上,运用得相对成熟的主要集中于一些特殊行业,如气象监测,极地考察、石油勘探、军用设施等野外后勤系统。
”某企业总经理马先生说。
而模块化建筑以住房的身份进行大批量使用和建设,则几无可能性。
“这主要受限于土地使用权问题。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说。
“没有土地使用权,也许今天建好了,明天就被吊走了。
”张木生解释现实情况。
对于那些决心在模块化建筑市场上有一番作为的“开发商”来说,他们并不愿将集装箱房屋的拓展范围变小,也不认同模块化建筑的档次低端化,相反,在混凝土建筑重围中独辟蹊径,做出创意和特色才是他们开发这类住房的目标。
有些企业紧盯的是如今火热兴盛的旅游地产,比如开发建设汽车营地。
以集装箱房屋和组合房屋的便捷和可移动性,似乎更适合旅游这个人次流动异常频繁的市场。
“会有比集装箱房屋更适宜在风景区建一个对环境破坏力最低,而又最具创意特色、最具灵活性的建筑形式吗?”马先生反问。
“模块化建筑在这方面表现优异出色。
如果说它不能大规模地普及开来,也是因为人们对它不甚了解,或者应用的不够认真熟练。
”国际已公认模块化建筑为低碳环保的建筑形式。
在英国、日本、法国等不少城市,集装箱和组合房屋被广泛地用于制造住宅、博物馆、专卖店、办公楼、展馆、旅游区别墅、汽车旅馆和各类创意建筑,不仅在民间的运用相当普遍,政府也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荷兰的首府阿姆斯特丹则是世界上拥有模块化建筑最多的城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生活的各方各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建筑物的各方各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模式的多样性对促进建筑行业的的发展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模块化建筑是建筑的一种新模式,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传统砖混结构对耕地可能造成的破坏,相关政策已经明确规定不能在建筑物中继续使用粘土砖,这种情况下新型建筑模式由于其技术上的优越性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市场对建筑的需求量较大,但是由于传统建筑施工技术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无法满足当前我国居民的建筑物需求,并且由于我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见地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资源消耗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发展以及推广模块化建筑是十分必要的。
四、模块化建筑结构综述(一)模块化建筑优点和缺点模块化建筑在施工方面的特点是施工周期比起传统建筑要小得多,能够缩短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和大板房相比,模块化建筑的周期可以缩短50%到70%,能够加快资金的周转,尽快发挥投资的效益,满足了用户的需要。
这种房子比较适合在房荒严重和等待住宅解决困难的地方,工厂一般都在靠近河岸的城镇上,以降低运输方面上的成本。
并且由于模块化建筑的重量比较重,需要采用大吨位的吊车吊装,这使其在施工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增加了成本。
由于工业化生产程度比较高,模块化建筑还可以大大节省用工。
相比大板房屋,总用工量可以减少10%到15%。
相比砖砌建筑,总用工量可以减少30%到50%。
在施工现场,用工量相比大板房屋可以减少一半以上。
模块化建筑在设备上的损耗能够大大降低,工人工作的条件也能够得到大大的改善,免去了日晒之苦。
同时施工过程可以大大降低气候的影响,对于组织常年均衡施工,按时完成任务十分有利。
模块化建筑的装配化程度高(装配程度可达85%以上),修建的大部分工作,包括水、暖、电、卫等设施安装和房屋装修都移到工厂完成,施工现场只余下构件吊装、节点处理,接通管线就能使用。
混凝土盒子构件是一种空间薄壁结构,自重较轻,与砖混建筑相比,可减轻结构自重一半以上。
模块化建筑对比传统建筑方式的优势还在于它的可持续性,由于模块化建筑采用的是非现场制造,避免了现场施工产生的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并且其生产的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能源利用率很高,产品在拆卸后依然有许多的材料能够再利用。
这样的非现场建造方式除了提供成套装修或未装修的住宅,还能够提供传统建筑方式的部品构件,如室内板墙系统、厨卫单元、外墙系统等等,这些构件均可以直接运往现场进行安装。
模块化建筑的劣势主要是建造盒子构件的预制工厂投资太大,运输、安装需要大型设备,建筑的单方面造价也较贵,比较难以在大众中推广。
(二)模块化建筑设计施工方面应遵守的原则与传统建筑设计原则一样,模块化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同样是适用、经济、坚固以及美观。
因为建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对此模式的未来发展有决定性作用。
并且由于模块化建筑的先进性,在满足上述条件之后,还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
自古以来建筑在人们生活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作为新型技术需要对建筑内部的舒适性有更高的追求,让此种建筑模式在市场经济中更具竞争力。
由于模块式建筑大都是可移动的,可能会给客户造成不稳定、不安全的负面印象,所以需要在设计时对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更加重视。
模块化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定1 、集装箱组合房屋宜用于以集装箱自然开间为主要功能间的低层和多层建筑,其建筑设计应符合模块集成性、组合多样性和功能实用性的原则,有效地利用空间和便于建造施工。
当符合工程技术经济合理性要求时,箱体宜采用既有集装箱。
2 、集装箱组合房屋的建造场地与环境条件应符合环境保护相关规定的要求。
3 、集装箱组合房屋应满足下列使用要求,各项功能的设计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①使用功能合理,空间组织便捷。
②满足采光、照明、通风、隔声、保温、隔热、防水和卫生等功能要求。
③满足防火、疏散、防护等使用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