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校区校园规划的分析与思考_兼论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校园规划
优化学校校园布局的设计与规划

优化学校校园布局的设计与规划校园布局的设计与规划对于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布局能够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文将从学校门面、教学区域、活动场所、绿化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提供一些优化学校校园布局的设计与规划的建议。
一、学校门面学校门面作为学校的‘面孔’,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一座具有代表学校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将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形象和地位。
此外,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和需求来规划适宜的人行通道和车辆停放区,确保校门交通秩序良好。
二、教学区域教学区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区域,因此应该注重教室的大小、教室间的距离以及教室设施的配置等。
合理规划教室间的距离,有利于减少学生间的交通时间,提供更好的集中学习环境。
另外,教室内的设施应该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交互式白板、多媒体设备等。
三、活动场所活动场所是学生课余时间的重要场所,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应合理规划和设计一些丰富多样的活动场所,如运动场、图书馆、美术馆等。
运动场应配备各类球类运动设施以及健身器材,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
四、绿化环境绿化环境不仅美化了校园,也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发展。
因此,在规划校园布局时应注重绿化的合理搭配和维护。
悬挂一些藤蔓植物和各种鲜花,可以增加绿色元素,提供学生一个舒适的休息和学习环境。
五、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学校校园布局设计与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应尽量避免学校大门附近的车辆和行人交通拥堵,安排专门的通道以确保安全。
此外,还应设置校园交通警示标识和红绿灯,引导学生从早年开始养成良好的过马路习惯。
六、学生宿舍学生宿舍是他们进一步培养独立性和社交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为宿舍的规划和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宿舍楼应该设有公共活动区域,如自习室、洗衣房等,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提供社交和娱乐的场所。
七、文化传承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应该将文化融入校园布局设计与规划中。
贵州花溪大学城总体的规划的方案 (2)

贵州花溪大学城总体规划方案1. 引言1.1 背景贵州花溪大学城位于贵阳市花溪区,是贵州省重要的高等教育聚集区。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花溪大学城亟需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方案,以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提升大学城整体形象。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出贵州花溪大学城总体规划方案,包括校园布局、交通规划、公共设施规划等内容,以实现大学城的和谐发展,为学校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1.3 参考文献•贵州省城市规划局,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规划(2020-2030)2. 校园布局规划2.1 整体布局贵州花溪大学城总体规划面积约为xxx平方公里。
根据地形和环境条件,将大学城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文化区、体育区和自然保护区五个区域。
2.2 教学区教学区是大学城的核心区域,包括各大高校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
教学区应采用集中布局,方便学生的学习和交流。
建筑物的设计应注重通风和自然采光,同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2.3 生活区生活区是供学生居住和生活的区域,包括宿舍楼、餐厅、超市等。
生活区应便利学生的日常生活,建设宽敞明亮的宿舍和配套设施完善的商业服务区。
同时,要注重生活区与教学区的连通,方便学生的出行。
2.4 文化区文化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丰富课余生活的重要区域,包括文化活动中心、艺术馆、图书馆等。
文化区应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和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大学城的文化氛围。
2.5 体育区体育区是满足学生体育运动需求的区域,包括运动场、健身房、游泳馆等。
体育区应提供多样化的运动设施和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6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而设置的区域,包括绿地、湖泊、林区等。
自然保护区应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学生提供自然景观和休闲空间。
高校新校区规划设计和项目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高校新校区规划设计和项目管理中的几个问题1. 绪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高等教育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为适应高等教育形势的要求,很多高校都扩大招生规模,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高校原有的资源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从高校发展的长远来看,很多高校都开辟新校区,加快新校区的建设步伐。
对高校新校区规划、建设中的很多重要问题值得关注,本文作者结合某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实践,对以上问题作浅析,以供探讨。
2. 规划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新校区规划设计是项目实施的前提条件,规划设计的优劣对后期的建设成本控制、项目管理以及建成的校区整体定位有极其重要影响。
作者认为,规划建设阶段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新校区整体规划指导思想明确项目建设,规划先行,这是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对高校新校区建设来说,整体规划尤为重要,新校区建设要突出一个“新”的指导思想,这一“新”不但体现在选址“新”、工程项目“新”,主要体现在整体规划设计方案“新”、单体建筑设计“新”,要体现高校自身的风格特点。
综合来说,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选址定位明确、功能分区清晰、设计精心细致、标志建筑醒目”。
2.2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专家论证对高校新校区建设这么一个大的项目来说,再好的方案也不可能达到全部的合理和完善,必须经过多次可行性分析和论证。
这一阶段,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要多次召开专家分析论证会,充分听取专家的评审意见;同时要集思广益,发动本校职工以及不同部门以及相关使用部门对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座谈分析,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方案达到高品位、高认同。
2.3规划设计阶段管理与监督的重要性对整体规划确认后的各单体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设计阶段的管理与监督的重要性,设计阶段的管理与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在以往工程建设中常常被忽视。
整个新校区的建设设计不但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科研、办公、实验、教工、学生宿舍、餐饮、服务等建筑的面积大小、各自特点、色调定位,同时要考虑到供电系统、道路系统、排水系统、景观绿化、新区文化定位等等。
山水校园

山水学院立志校人——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规划设计摘要文章简要介绍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规划设计的总体构思和规划特点,强调从体验自然环境,感悟自然入手,利用山水,创造富有生机,活力的山水校园。
关键词山水校园立志笃行校园历史重庆理工大学始建于1940年,历经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累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原名重庆工学院,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同意由重庆工学院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
新校区于2005年建成,位于巴南区红光大道,挨着花溪,三面环山,进校门有一长长的隧道。
风景优美,花香四射,青山碧水,楼舍壮观。
自然与现代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整个校园弥漫着一种清心,自然的味道。
学校占地近2000亩,下辖杨家坪校区和花溪校区,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科研、后勤及文体活动设施优良,学校于2006年以来连续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十佳园林单位”。
依山傍水新校区的规划,首先尊重环境地形特征及其生态结构,避免了因盲目建设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及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且也减少了工程量。
同时校区合理的布局,使学校教学楼与环境有机的融合了起来,将山水草木贯穿于整个大学之中,给同学们学习时留下了一种依山傍水的享受。
1.碧水花溪校区位于巴南区红光大道,依傍着花溪,花溪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挺直硕大的竹子,田野间散落的几户农宅,还有勤劳的农民伯伯在田间劳作着,一幅幅景象,构成了一副安详,恬静,优美的乡村田园图。
还有通过对学校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形态的研究和结合,规划以现有的山坡为基础,经过填挖和整治和一些科学手段,建成了学校一绝的“中心水体”,坐落在教学楼前。
山与水的结合才能造就一个富有灵性的校园。
溪水在山坡上经过一层层的梯层,慢慢流至教学楼前,此中荷花飘香,鱼儿浅底遨游,岸边鸟儿鸣叫,形成了一个不同于其它校园的空间和环境特点,一个张弛有度,空间感强的校园结构。
2.青山花溪校区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进校门就看得见一高耸的青山,穿过隧道,已然站在了山坡上,美貌景色一览无余,使人有种“一览众山小”之感。
大学校园规划优化设计的探讨

大学校园规划优化设计的探讨摘要:大学校园是培养高新人才的摇篮,是知识的殿堂,是人文精神的家园。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进行了校园布局的优化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从近几年的大学校园规划实践来看,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社会化、开放化、生态化等方面,适应了当前多元化、综合化的办学模式。
本文主要对大学校园规划优化设计进分析探讨。
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优化设计1、前言大学校园实质是一个功能复杂的大型“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校园环境不仅为教育、学术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并且也为塑造学生本身提供了精神依托,但在校园多校区布局优化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究其原因发现目前我国尚缺乏对高校校园布局优化和资源整合理论的系统性研究。
因此,探讨大学校园规划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学校园规划优化设计组成要素的考虑凯文•林奇认为构成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的基本要素有五种,即:路、区、边缘、标志和节点。
从校园意象的物质形态而言,这五种元素同样可以在校园空间环境中体现,因而一个好的校园规划设计自然应是对这五种元素进行有机的优化组合,并作为形象设计的重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教职工的需求,促进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与科学研究氛围的形成。
校园中的路,如主次干道,不仅是交通设施,也是学习、交往、活动及景观的场所之一。
它的作用不仅是各个不同功能场所的纽带,要求便捷;还是活动交往的重要空间,要求曲径通幽,如学生、教师或其他员工的漫步谈心等。
路边的建筑群的风格与其构成的空间,形成了路的标志与内容。
专家们指出,校园中的绿色景观步行道不仅是空间结构上和彰显绿色生态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种以“人的行为和心理”为基本出发点,开放型的线性流动空间场所,使人在一系列韵律、节奏、速度和力量之间,传达出人体运动的经验和感受,同时也是营造出一种能够满足历史脉络和精神需要的新的校园园景。
这种开敞的休闲、交往空间为紧张、沉闷的校园生活提供了一种心理和视觉上的清新剂,同时挖掘出传统的步行街所传达出的人情味和亲切感。
花溪大学城规划实施方案

花溪大学城规划实施方案
花溪大学城是贵阳市的重要教育基地,承载着培养人才、促进科技
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城的功
能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我们制定了花
溪大学城规划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大对教学科研设施的投入。
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提升学校实验室、图书馆、教学楼等教学科研设施的建设水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人数和科研需求。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师
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
质的教学资源。
其次,我们将注重校园环境的改善。
通过绿化、景观设计等手段,
打造宜居、宜学的校园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同时,
我们还将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师生的
人身和财产安全。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通过与企业
的合作,引进更多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机会;
同时,还将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化方向
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我们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总之,花溪大学城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提升大学城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推动规划实施,为花溪大学城的发展贡献力量。
高校新校区校园规划的分析与思考——兼论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校园规划

结合重庆 工学 院花溪校 区的校 园规 划 实际情况 ,
进 行 深入 细 致 的 论 述 。
关键词 : 高校 ; 新校 区; 园规划 校
批高校 纷纷开辟 了新校 区。一 个新校 区在建设 之前 首先都 必须精 心规
划, 通过 规划手段 , 科学 配套和综合利用规 划区内的各种 资源 , 对各 方面的
形 、 象 、 文 条件 。 气 水
收 稿 日期 :0 6 9 1 20 — — 2
中图分类号 : U9 41 T 8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90 (0 6 1 — 0 5 0 1 7 — 17 2 0 )1 0 3 — 3
花溪校区位于重庆李 家沱 , 背靠真 武山 , 东与渝黔 高速公路相 连 , 南接 鱼洞 , 西隔长江 , 通过 马桑溪大桥 与大渡 口相连 , 经李 家沱长江 大桥 与杨 北 家坪、 石桥铺相连。地势 比较平整开 阔、 山傍 水、 被 良好 、 依 植 空气清新 , 基 地紧靠景 色优 美的花溪河 , 河岸两 边有 郁郁 葱葱 的竹 林 , 生态环 境 良好 , 是
一
个稳定 的、 可持续 发展 的校 园生态系统。校 园绿地 系统 布局 应力求 自然活泼 , 摒弃 “ 大色块 ” 的单调布 置手法 , 通过科学合
Ab ta tThsp p rd su s st e sini ca d es sr c : i a e ic se h ce t d rs i f c o sn , itiu in c mmu in sa e rf ca d h o ig d s b to , o r n o p c ,taf n i z oo yo n w a p spa nigo ih sh 1Ap— o lg f e cm u ln n fh g c oo. py h s me d o l to e  ̄o s f Hua i a u pa nig f x c mp s ln n o Ch n qn n t ueo c n lg dma ea lb o g ig isi t f e h oo y a k ea — t t n n
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

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建设高校新校区成为大势所趋。
如何高效地管理新校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管理模式的角度,对新校区的管理进行思考。
新校区管理模式应注重规划和设计。
在新校区建设之初,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包括校区的功能划分、建筑布局、道路交通等。
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新校区的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管理者在规划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以及校区的长远发展需求,确保校区功能设置合理、布局合理。
新校区管理模式应注重服务和管理。
校区作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场所,管理者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管理,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校区应配备良好的学习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区应提供完善的生活设施,如宿舍楼、食堂、运动场等,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管理者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安全管理、环境管理、卫生管理等,以确保校区的良好秩序和安全。
新校区管理模式应注重创新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校区的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管理者可以借鉴其他高校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以提高管理水平。
可以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端平台提供校区服务和管理;可以引入智能化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性;可以注重学生体验,开展各类活动和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校区管理模式应注重与合作伙伴的合作。
校区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管理者应积极与政府、企业、社区等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校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可以与政府共同规划校区发展,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可以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可以与社区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校区的社区发展和服务。
新校区的管理模式需要注重规划和设计、服务和管理、创新和发展、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图1 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规划平面图
中央共享园林区:位于校园中部,从校前区穿过北侧丘陵 的隧道便进入中央共享园林区,两侧的实验楼顺山而建,层层 跌落。图书馆、实验楼与公共教学楼围合中央共享园林区,并 向宿舍区开放。
花溪校区位于重庆李家沱,背靠真武山,东与渝黔高速公路相连,南接 鱼洞,西隔长江,通过马桑溪大桥与大渡口相连,北经李家沱长江大桥与杨 家坪、石桥铺相连。地势比较平整开阔、依山傍水、植被良好、空气清新,基 地紧靠景色优美的花溪河,河岸两边有郁郁葱葱的竹林,生态环境良好,是 理想的办学之地。且距校本部约5km ,车行时间15分钟左右,交通方便,来 往快捷,可大大降低今后办学的运行成本。
的绿化,它是与基地外生态环境连成一体的连续的生态脉络, 车泊位。
是一个开放、连续的生态系统。把部分鱼塘保留并且改造成为
水系园林景观,提高校园景观质量,为师生提供一个宜人的交 往场所。
6 分期实施,可持续发展
4 以人为本,营建充满活力的共享空间
高校校园规划应以人为本,体现对师生的全面尊重与关 怀,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共享空间为原则。花溪校区校园 规划在校园共享空间组织上着意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 空间形态,每组建筑群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空间,完成从室内 空间到公共活动空间的过渡,为校园师生提供充满活力、富有 人情味的交流场所。整个共享空间以山顶生态公园及中央共 享园林为主导,以景观步行带组成第一层次公共交往空间,并 从中生出由教学楼及居住单元组成的大组团间的第二层次空 间,然后再生成建筑单体内部的第三层次半公共空间,从而形 成树干式的丰富的多变又井然有序的校园交往空间体系。中 央空间序列为入口,校前行政广场、丘陵、由层层跌落的实验 楼群围合的景观园林步行带、广场和依山跌级而建的图书馆、 公共教学楼分布于南侧丘陵山脚,建筑物依山而建,融于绿化 环境之中。教学建筑广场形式规整,体现学术的理性和秩序; 曲水步行轴和水景园林轴则或亲水平台,或临水亭榭,或小桥 流水,尺度亲切宜人。山顶生态林如自然的山野公园,处处绿 树成林,浪漫动人。
1 深入调查研究,科学选用新校址
大学新校区的选址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实际要求,还必须兼顾未来发展 的需要。从项目策划、选址、考察、论证及设计建设,整个过程都应始终贯彻 “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大学新校区大多在城郊结合部选址,选址的条件通 常是:交通方便,靠近城市的主干道,与机场、车站距离适中;周围无污染 源、灾害源;宜建设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较好的地质、地 形、气象、水文条件。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中,大量超级大学、多校区大 学、“巨型大学”的出现,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事实已经证 明或正在证明,“强”与“大”往往不可兼得,先强后大,或是先 大后强,是截然不同的选择。盲目扩大规模,势必走向反面。高 校应认真审视新形势,不过分追求外在的“大”,充分考虑资金 情况,不要盲目地贷款,实事求是,有度扩建,走内涵强校、可 持续发展道路。
山顶生态公园:两条丘陵自西向东伸入基地内部,建筑依 山而建,把山头留空,作为建筑的背景,同时也作为校园两条 绿带。
3 遵循生态平衡,打造绿色校园
校园规划必须遵循生态平衡,以生态环保意识为指导,体 现人与自然共存。重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 源、人口容量、园林绿地系统等各要素的综合平衡,努力创造 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生态系统。校园绿地系统布局 应力求自然活泼,摒弃“大色块”的单调布置手法,通过科学合 理的地形设计,建造多样化、多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
2 科学布局,合理分区
作者单位:重庆工学院基建处
新校区的规划要本着立意新、起点高、意识超前,发展留有余地的指导
思想,通过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体现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
生态化的特点。合理的功能分区不仅能够营造便捷、流畅、和谐、统一的教
学环境,而且还可以使校园更具科学文化氛围。
花溪校区整个校园以山水为主体,在功能分区上分别布置了校前区、
收稿日期:2006- 9- 12 中图分类号:T U 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9107(2006)11- 0035- 03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高校为了适应社会、 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大 学原有校园面积有限、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 一批高校纷纷开辟了新校区。一个新校区在建设之前首先都必须精心规 划,通过规划手段,科学配套和综合利用规划区内的各种资源,对各方面的 使用功能进行合理布局,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此后在规划的指导下,有序 地进行配套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 建设,制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校园总体规划就十分重 要了。在此,结合重庆工学院新校区— ——花溪校区校园规划的实际情况,谈 几点认识,和大家一起探讨。
成“建筑— ——丘陵—— —建筑—— —丘陵—— — 建筑”的校园结构,同时校园建筑布局向 花溪河开放,把花溪河景观引入校园内 部,形成山、水、建筑一体化的校园空间。 功能分区保留了校园内部丘陵的生态绿 化格局,顺应丘陵的走势布置建筑,利用 建筑与丘陵来围合校园中央共享园林,形 成有特色的山地校园景观(图1)。
学生宿舍区:位于基地的东面较平缓的地带,与教学中心 区成平行布置,通过景观步行道联系,便于学生课余方便往返 于教学与生活空间。同时,学生宿舍区的景观营造也通过改造 原有的植被和水塘,致力于创造优美的室外交往空间,使生活 场所也成为陶冶性情的第二课堂。
体育运动区:布置在校园南侧较平缓的洼地,紧邻学生宿 舍区,与教学区、宿舍区形成“品”字型结构,方便各个功能区 之间的联系。主要的体育中心靠近城市道路,由南入口与之相 连,可向城市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为了节约用地,把游泳馆与 体育馆结合设计,并与学生活动中心一起围合出广场。在花溪 河畔的用地也布置了一部分球场,形成以运动为主题的滨水 空间,用人行天桥与学校宿舍区相连,其余分散运动场地布置 在学生宿舍和教师公寓附近,方便师生使用。
花溪校区则是按照动态设计要求,充分考虑校园规模及基 地特征,摒弃简单的几何构图平面,使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 在创造复合公共空间的同时为将来校园建筑提供脉络及肌 理。实行簇群化、组团化的布局,建筑平面采用统一的结构模 数,充分考虑了资金情况,分期实施,同时为适应将来功能调 整,学科发展提供了灵活性和可能性,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 园布局奠定了基础。
CHO NGQ INGAR CHITEC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 E
高校新校区校园规划的分析与思考
重
—— —兼论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校园规划
庆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New Campus Planning of High School
建
筑
●
■黄世国1,郑雨2
青
年
论
坛
摘要:本文就高校新校区校园规划中的科学选址、 布局分区、共享空间、交通道路、生态绿化等问题, 结合重庆工学院花溪校区的校园规划实际情况, 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述。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校园规划
7 结束语
百年大计,规划先行,校园规划是展开校园建设的行动指 南,是创造优美校园环境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新校区的校园规 划不仅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的变化,体现 不同大学的办学特点,还必须协调新、老校区之间,新校区各 功能区、以及新校区与当地人文及生态环境的关系,从而为校 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校前区:沿北侧的城市道路布置,入 口布置校行政楼与院系行政楼,校前区以 北部丘陵为背景,形成山地校区独有的幽 静氛围。校前区停车场的设置可控制车流 穿入校区。
教学中心区:由实验楼群、公共教学 楼群与图书馆组成。位于基地的中部,从 北到南依次布置,与学生宿舍区、校前区 直接联系。整个教学区依山就势布置,将 自然景观引入教学区,使自然与建筑相互 交融、渗透。
5 合理进行交通道路规划
交通道路规划是总体规划中应该列为重点研究的问题, 校园应该是幽静的,校园的交通应该是曲径通幽。花溪校区交 通道路规划总体思路是:沿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外围设置主 环路,形成畅通的车行路线,高效快捷联系各区,同时避免机 动交通对各区的干扰,保证各区内舒适的步行环境,创造安静 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景观步行带在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之间 组织了舒适、流畅的步行流线,又相互联系连成一体,形成完
中心教学区、宿舍区、体育运动区、教师生活区、中央共享园林区、山顶生态 公园等几部分。形成教学与生活并重的多中心布局,各中心用步行系统与
科研
35
CHO NGQ INGAR CHITECTUR E
重 庆 建 筑 ● 青 年 外圈环型道路把整个校园联成一个整体。 论 建筑布局与原有地形地貌相结合,建筑依 坛 山而建,把丘陵留出来作为景观元素,形
重 庆 建 筑 ● 青 善的步行交通网络。同时为保证新校区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 年 正常的交通秩序,规划中安排了多处机动车停车场、位。在校 论 区主要出入口附近集中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对外来车辆进入 坛 校区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在校内各功能区及重要建筑物(如
的氛围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它区别于许多校园中营造的孤立 会堂、体育馆、图书馆等)附近根据需求配置相应的机动车停
参考文献: [1]徐剑锋.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校园规划[J].兰州商学院 学报,2003,(4). [2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重庆工学院 花 溪 校 区 修 建 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Z].
(责任编辑:余咏梅) 科研
37
花溪校区以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 为目标,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自然条件,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水 塘,因地制宜,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建筑依山而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