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 - 副本

合集下载

债券融资案例分析

债券融资案例分析

公司债券融资案例分析——长江三峡(三)公司背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计划在国家单列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是三峡工程的项目法人,全面负责三峡工程的建设、资金的筹集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管理。

三峡总公司拥有全国特大型的水力发电厂葛洲坝水力发电厂,今后还将按照国家的要求,从事和参与长江中上游流域水力资源的滚动开发。

该公司财务状况较好,净利润的增长速度较快,资产负债率也较理想,最高也未超过50%。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30%-40%)本期债券的基本事项:(1)债券名称:2001年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企业债券(2)发行规模:人民币50亿元整(3)债券期限:按债券品种不同分为10年和15年。

其中10年期浮动利率品种20亿元,15年期固定利率品种30亿元。

(此点很有创意:第一,时间长,15年,创造了中国企业发行债券的年限纪录;第二,一批债券有两个期限,投资者可以有一定的选择区间;第三,一批债券有两种利率制度。

所以,此案例很有代表性)(4)发行价格:平价发行,以1000元人民币为一个认购单位。

(5)债券形式:实名制记账式企业债券,使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统一印制的企业债券托管凭证。

(6)债券利率:本期债券分为10年期和15年期两个品种。

10年期品种采用浮动利率的定价方式。

15年期品种采用固定利率方式,票面利率为5.21%。

(四)债券发行决策分析(即通过案例分析需要思考哪些问题)1、债券发行规模决策在谈债券发行规模决策问题时,还有一个前提:是否发行,只有发行才有规模。

现在的公司在融资方式上比较单一,如上市公司,就倾向发行股票——增发新股、配股,不考虑其他的融资方式。

所以,目前的上市公司中,资本结构是不太理性的,负债的比率太低。

而国有企业非上市公司,主要是靠银行贷款,可以说是一种畸形。

因此,我们提倡通过资本市场来直接融资,融资方式不仅有股票、还有债券。

三峡融资案例分析

三峡融资案例分析

三峡融资案例分析作业小组成员:冉春、申颖颖肖雄、陶玲玲朱师心、黄晓芬2010年6月20日星期日目录一、项目案例背景3(一)三峡水利枢纽提出的背景3(二)项目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31、解决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42、三峡工程可为华中、华东和川东地区提供重要的能源43、可提高川江航道通过能力,促进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6(三)工程建设工期安排6(四)项目利益相关人--工程参建单位81、施工单位82、监理单位93、设计单位10二、项目的资金筹措方案 (11)(一)计划资金筹措方案111、三峡工程建设基金。

112、葛洲坝电厂筹资。

(11)3、三峡电厂发电收入。

(11)(二)实际筹资方案 (11)1、国家投入资本金。

(11)2、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

(12)3、国内商业银行贷款。

(12)4、国内债券融资。

(12)5、出售机组收入。

(12)6、国外出口信贷。

(12)7、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13)(三)资金需求、结构及具体融资过程 (14)1、三峡工程基本资金需求 (14)2、资金结构分析 (14)3、融资过程说明 (14)三、三峡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17)(一)风险识别 (17)1、三峡项目的SWOT分析 (17)2、三峡工程风险因素树状图 (17)(二)风险管理 (18)1、项目系统性风险的管理 (18)2、项目非系统性风险的管理 (19)3、保险 (20)四、结论——三峡融资方案的成功之处 (21)1、多元化、滚动式的融资方式 (21)2、国家政策的支持 (21)3、企业债券的成功发行上市 (22)4、发行企业债券时找了个好承销商 (22)5、股票发行上市在“绿色通道”中进行 (23)6、机组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方式采购 (23)7、李永安、杨亚等高管的企业家魅力 (24)8、三道关的资金运用管理 (24)一、项目案例背景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债券案例分析

三峡债券案例分析

三峡债券案例分析在中国谈企业债,不能不提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它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债次数最多,而且每次发债都有产品创新的企业;4次发债共融得百亿元资金,相当于三峡工程2000年全年的资金需求总量。

尽管业内人士普遍把三峡债看作类似国债的金边债券,但三峡债仍具有诸多企业债的典型特征,对类似的和不类似的企业融资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在中国谈企业债,不能不提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它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债次数最多,而且每次发债都有产品创新的企业;4次发债共融得百亿元资金,相当于三峡工程2000年全年的资金需求总量。

尽管业内人士普遍把三峡债看作类似国债的金边债券,但三峡债仍具有诸多企业债的典型特征,对类似的和不类似的企业融资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从1996年至今,三峡总公司共发行了4期6种企业债券。

论次数、论金额、论创新,三峡债券都是中国企业债券的龙头和样板。

要了解三峡债券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先了解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总体融资概况。

众所周知,三峡工程是我国惟一一个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进行审议表决通过的建设项目。

早在解放初期,国家就已经开始论证三峡工程的可行性。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为兴建三峡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

但是三峡工程在酝酿多年之后,中央还是难以下决心。

除去很多技术问题以外,资金供应难以得到保证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1994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三峡工程总体筹资方案时,确定了三峡工程的静态投资总额为900.9亿元。

如果综合考虑工期内的物价上涨和利息等因素,动态投资总额为2039亿元。

工程的资金需求从1993年到2005年逐年上升,从2005年到2009年工程收尾阶段资金需求呈下降趋势,但是也仍旧保持在每年100亿元到200亿元的水平。

资金供给:首先,三峡工程建设基金。

这笔资金由财政部以电力附加税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直接拨付给三峡总公司作为国家资本金,总计约1000亿元。

其次,是牵来葛洲坝电厂这头高产奶牛。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分析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分析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分析
工管0701班
主要内容
一、案例背景 二、三峡工程资金来源 三、三峡工程资金成本 四、资金结构及融资风险 五、总结与思考
一、案例背景

三峡工程所需投资,静态(按1993年5月末不变价)900.9亿元
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500.9元,库区移民工程400亿元)。动态
(预测物价、利息变动等因素)为2039亿元。一期工程(大江截流前)
成工程建设成本增加,项目贷
款利息负担增加,项目现金流
量不能按计划获得。
经营风险

葛洲坝电厂和三峡
电厂都归长江电力股份
有限公司,葛洲坝电厂
的利润和三峡工程自身
发电收益均投入到三峡
工程的建设中。

若葛洲坝电厂不能
完成预期利润,三峡工
程发电收益也达不到预
期,则资金不能及时到
位,同样会使贷款利息
负担增加,项目现金流
变化到如今的6.6:1,对于国外贷款方来说,若采用美元计,
则中国方有利;反之,则相反。
移民投资风险

三峡工程的移民 • 是工程中工作量最大、
移民资金合理配置和移民 项目建设中所产生的各种风险 因素及其引发的短期和长期危
难度最大的工作。动
害或隐患;
迁人口计120多万,涉 •
移民资金管理及使用中的
及到重庆和湖北的19 个市县。预计移民费 400亿元。
人为风险因素对其效果和效益
产生的短期、长期影响;

自然灾害及不利环境条件
对移民生产、生活安置所诱发
的事件及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

区域经济发展和库区社会
稳定方面的风险对移民投资的
影响等 。这些都会引起移民费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 - 副本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 - 副本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专业:工程管理092班学号:7013209062 姓名:周建东指导老师:叶青摘要:在全球一体化加速的今天,项目融资的方式也正变得更加的多样化,采用单一方式融资的项目日渐稀少,多渠道融资的优势则日趋明显。

对于像三峡工程这样的巨型工程,如何选择恰当的融资模式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有着政府全力支持的工程,在国家投资的融资取得了成功,原因何在?本文将结合本学期学到的融资知识对三峡工程的融资方式及其经验教训进行分析。

关键词:三峡工程,项目融资,融资渠道,风险。

一、项目基本情况三峡工程是中国跨世纪的一项巨大工程,到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建成时,所需的动态资金共计2034亿元人民币,由于三峡工程耗资巨大,我国政府采取对未来资金流动进行预测的方法,对资金需求实行动态管理,三峡工程静态投资按1993年5月国内价格水平总额为900。

9亿元。

考虑到物价上涨、贷款利息等因素,到2005年工程的动态投资为1468亿元。

资金来源主要有三项:一是三峡工程资金,二是葛洲坝电厂利润,三是三峡电厂从2003年开始发电的利润。

这三项是国家对三峡工程的动态投入,可解决工程的大部分资金。

到2005年底,三峡电站装机10台,当年发电收入加上三峡资金和葛洲坝电厂利润,可满足工程移民资金需要并出现盈余。

从2006年开始,三峡工程有能力逐步偿还银行贷款。

到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共需要动态投资2039亿元。

二、项目投资结构三峡工程建设中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了一套投资管理方法,进而发展为三峡工程的投资管理模式。

三峡工程总投资包括枢纽建筑物总费用、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费用、独立费用、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等六大部分。

根据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三峡工程的造价可以归总为以下三个部分:1)国家批准的1993年5月的价格,900。

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500。

9亿元,水库淹没补偿(移民费)400亿元。

三峡案例分析报告

三峡案例分析报告

02 发电效益03 航运源自益04 环境影响05 社会经济效益
三峡工程通过调节水库水 位,有效提高了长江中下 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减少 了洪涝灾害的损失。
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2250 三峡工程改善了长江航运
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
条件,提高了航道等级和
1000亿千瓦时,是中国乃 通航能力,促进了长江流
至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域经济的发展。
施工技术难度高
三峡工程涉及大量高难度施工技术,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高边坡开 挖等,对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很高要求。
生态和环境挑战
水库淹没影响
三峡水库淹没大量土地和植被,对当地生态环境 造成一定影响。
水质保护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流速度减缓,自净能力下降,水 质保护面临挑战。
生物多样性保护
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完善移民安置政策 针对社会和经济挑战,应完善移民安 置政策,确保移民得到妥善安置,促
进区域经济发展。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生态和环境挑战,应强化生态环 境保护措施,加强水质监测和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多方合作和协调
针对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应加强多方 合作和协调,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
制。
06
CATALOGUE
全面评估工程在防洪、发 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 方面的效益,以及工程建 设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的挑 战,如生态环境变化、移 民安置、地质灾害等问题。
深入研究工程对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地 质灾害等方面的影响,以 及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对 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 改变。
总结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营 中的经验教训,提出针对 类似工程的规划、设计、 建设和运营等方面的改进 建议。

股权融资案例

股权融资案例

股权融资案例随着2003年以来三峡工程水库下闸蓄水、永久船闸通航、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的如期实现,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的建设者们奋斗十年,终使世纪妄图变为生动现实。

十年建设,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的三大效益初步发挥,开始进入收成的季节。

三峡总公司也在建设三峡的过程中不断探究,由三峡工程业主到国有投资主体,从项目开发到资本运营,走出了一条特大型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成功之路。

2003年11月13日,其控股子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公布«上市公告书»,公布向社会发行23.26亿股,募集资金近100亿元,全部用于收购三峡工程首批投产的4台发电机组。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以长江电力收购发电机组的方式上市。

十年一剑——三峡人边建设边研究,不断探究改制之路为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开发长江上游水电资源,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简称中国三峡总公司)于1993年9月27日正式成立。

早在1993年总公司成立之初,国家就明确三峡总公司是三峡工程项目的业主,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和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偿还以及工程建成后的经营治理。

随着«公司法»的颁布实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三峡工程建设的进展,工程项目的业主需要被给予法律规范的商涵‘和具体实现形式,需要开辞多种融资渠道,需要确定投资主体的地位。

由于世界银行等一些国际性金融组织对环境阻碍、社会阻碍的评判要求严格,水电项目开发几乎都得不到国际和地区性金融组织的融资,如此,三峡工程海外融资几无可能。

1993年到1994年,结合三峡工程整体融资方案研究,探究葛洲坝电厂海外上市的可能性。

当时要紧与国际上的闻名投资银行进行了交流,并考察了海外资本市场,因上市时机不成熟而舍弃。

1994年,国务院批准三峡工程总体筹资原那么为:〝国内融资与国外融资相结合,以国内融资为主;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相结合,以长期资金为主;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相结合,以债权融资为主。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风险分析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风险分析

3、其他技术难点 工程量巨大、施工强度高、施工范围大等。
part3.三峡工程融资结构
第二阶段:工程中期(1998~2003年)加大市 阶段性筹资: 场融资份额,发行企业债券以及国际、国内商 业银行贷款。 第一阶段:工程初期(1993~1997年)
第三阶段:三峡电厂投产后 国家注入资本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 债券名称 发行日期 期限 利率 额度 (2004~2009年)提现未来现金流, 99三峡债 2000年7月25日 10年 基准利率+1.75% 30亿元 1997年底,累计资金到位208亿元,其中 01三峡债 2001年11月8日 10年 基准利率+1.75% 20亿元 建立股权融资通道和资本运作载体。 包括三峡建设基金收入97亿元,葛洲坝 15年 5.21% 30亿元
2.防洪。 三峡工程可以控制百年一遇洪水,减小千年一遇洪水危害, 直接确保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 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支柱。
part5.三峡工程经济与环境效益
3.航运。三峡工程使航道扩大至1100米,能供万吨船队通 行。航运成本降低37%,年单项航运能力超5000万吨,对 发展长江两岸及沿海经济有巨大作用。
02三峡债 2002年9月20日 20年 4.76% 50亿元 电厂发电收入13.7亿元,开发银行贷款89 03三峡债 2003年8月1日 30年 4.86% 30亿元 亿元。2006年5月11日 20年 4.15% 06三峡债 30亿元 07三峡债 2007年6月26日 10年 4.98% 25亿元
资金共计2485亿元人民币,由于耗资巨大, 我国政府采用对未来资金流动进行预测的方法, 对资金需求实行动态管理。
part2.三峡工程的技术可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工程项目融资案例分析专业:工程管理092班学号:7013209062 姓名:周建东指导老师:叶青摘要:在全球一体化加速的今天,项目融资的方式也正变得更加的多样化,采用单一方式融资的项目日渐稀少,多渠道融资的优势则日趋明显。

对于像三峡工程这样的巨型工程,如何选择恰当的融资模式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有着政府全力支持的工程,在国家投资的融资取得了成功,原因何在?本文将结合本学期学到的融资知识对三峡工程的融资方式及其经验教训进行分析。

关键词:三峡工程,项目融资,融资渠道,风险。

一、项目基本情况三峡工程是中国跨世纪的一项巨大工程,到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建成时,所需的动态资金共计2034亿元人民币,由于三峡工程耗资巨大,我国政府采取对未来资金流动进行预测的方法,对资金需求实行动态管理,三峡工程静态投资按1993年5月国内价格水平总额为900。

9亿元。

考虑到物价上涨、贷款利息等因素,到2005年工程的动态投资为1468亿元。

资金来源主要有三项:一是三峡工程资金,二是葛洲坝电厂利润,三是三峡电厂从2003年开始发电的利润。

这三项是国家对三峡工程的动态投入,可解决工程的大部分资金。

到2005年底,三峡电站装机10台,当年发电收入加上三峡资金和葛洲坝电厂利润,可满足工程移民资金需要并出现盈余。

从2006年开始,三峡工程有能力逐步偿还银行贷款。

到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共需要动态投资2039亿元。

二、项目投资结构三峡工程建设中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了一套投资管理方法,进而发展为三峡工程的投资管理模式。

三峡工程总投资包括枢纽建筑物总费用、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费用、独立费用、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等六大部分。

根据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三峡工程的造价可以归总为以下三个部分:1)国家批准的1993年5月的价格,900。

9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500。

9亿元,水库淹没补偿(移民费)400亿元。

2)建设期物价增长因素3)贷款利息,包括已与开发银行签约300亿贷款每年需付的利息以及其他贷款利息,预计为384亿元。

三、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三峡工程筹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国家出台的三峡建设基金,即在全国销售电力中每度店增提电价的专用资金,1996年起部分地区每度电增加7厘钱。

该资金随着全国电量的增长而增长,预计建设期17年共可获得1000 亿元。

2)已经划归三峡总公司的葛洲坝电厂,在原上网电价每度4。

2分的基础上再涨4分钱。

17年内可以获得100亿元。

3)三峡工程 2003年开始自身发电的收益也投入三峡工程建设,2003年到2009年预计可得发电收益450亿元。

以上三项共计1560亿元,可以视作国家资本金投入,在建设期无需付利息。

4)国家开发银行从1994年至2003年连续十年每年贷款30亿元,共计300亿元,这部分资金每年需付利息。

5)国内发行企业债券。

经国家计委、财政部批准,1996年度发行10亿元债券。

6)进口部分国内无法生产的机电设备,利用出口信贷及部分商业贷款来弥补部分资金不足。

7)通过其他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四、项目融资模式三峡总公司根据项目阶段性的特点,分三个阶段融资:一、在“风险不明期”,利用国家资本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发挥“种子效应”。

1993年至1997年的一期工程期间,工程本身尚未被大多数人认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未来的风险缺乏准确度量,这一阶段资金主要来源是国家注入资本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

国家资本金的形式是三峡建设基金,包括全国用电加价、葛州坝电厂和三峡电厂建设期间的全部收入,整个建设期间三峡基金可征收1000亿元,接近总投资的一半。

国家开发银行从1994年至2003年每年为三峡工程提供贷款30亿元,总额300亿元,贷款期限15年,目前贷款余额为180亿元。

这两部分资金解决了项目建设初期建设风险与融资需求的矛盾,并保证整体资产负债率不会太高。

二、在“风险释放期”,利用资本市场,加大市场融资的份额,发挥“磁铁效应”。

1997年至2003年的二期工程建设期间,项目建设的风险大幅度降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项目成果与效益有了基本的把握,这一阶段三峡总公司逐步加大了市场融资的份额,并利用三峡工程磁铁般的巨大吸引力,优化融资结构。

自1996年至2005年,三峡总公司共发行了六期、八个品种的企业债券。

今年5月11日,开始发行总额30亿元的无担保三峡债券,目前尚未兑付的企业债券共210亿元。

三峡债以其合理的定价水平、符合国际惯例的发行方式、良好的流动性和较高的信用等级,成为其他企业债券的定价基准,目前约90%的债券为机构投资者购买,被称为“准国债”、“龙头债”。

据三峡总公司财务部门的测算,利用债券融资以来,和银行长期贷款利率相比,每年降低工程投资约3亿多元。

三峡工程可预见的前景引起国内商业银行展开贷款竞争。

1998年分别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签订了总额为110亿元的三年期贷款协议,滚动使用,通过借新还旧、蓄短为长,增加资金调度的灵活性。

此外,三峡总公司从2000年起就逐步在物资设备采购和工程价款结算中采用票据结算方式,其融资成本比短期银行贷款利率低30%左右。

三峡工程左岸电站进口机电设备的招标合同曾被称外国人作“中国最聪明的合同”。

三峡总公司充分利用竞争性招标的有利条件,不仅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我国机电制造业总体水平,而且创造性地引进了国外优惠资金。

包括7个国家提供的出口信贷7.2亿美元和两个商业集团贷款4亿美元,这些信贷资金期限长、利率低、协议条款优越。

三、在“现金收获期”,利用新的股权融资通道和资本运作载体,发挥“杠杆效应”。

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后至2009年的三期工程建设期间,工程逐步建成并发挥效益,陆续投产的机组将带来强大的现金流量,建设风险进一步释放,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公司改制,建立股权融资通道,以资本运营的方式撬动资金持续稳定地流动。

在首批机组投产后,三峡总公司随即进行商业化改组:公司的核心业务--发电业务,以葛洲坝电站资产为基础,组建“长江电力”股份公司,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一举募集资本金100亿元人民币,加上债务融资共187亿元收购总公司首批投产的4台机组。

三峡总公司则通过出售发电机组,获得三期工程与开发金沙江的资金,从而变成一个以发电企业或发电资产为产品的企业,通过“投资水电资源开发――承担开发风险――转让已投产的资产――投资新项目的开发”,循环带动社会资本进入水电行业。

今年5月15日,长江电力认股权证获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发行批准,成为资本市场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后首只实现上市公司融资功能的权证产品。

长江电力本次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无偿派发1.5份认股权证,股权登记日为5月17日,存续期12个月,预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67亿元,届时将全部用于收购三峡发电机组。

五、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信用风险:虽然存在有限追索,但是因为是国家建设工程,还贷信用度高,本风险并不是主要风险。

完工风险:这是该项目融资的主要核心风险之一,具体包括:项目建设延期、项目建设成本超支、项目迟迟达不到“设计”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极端情况下,项目迫于停工、放弃。

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的工业国家,项目建设期出现完工风险的概率都是比较高的。

三峡工程由于工程量大,涉及范围广,影响人数多。

前期的搬迁,建设过程中的突发事件都可能导致完工风险的出现,应予以重视。

技术风险:目前的水利和建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工程项目巨大,技术风险仍然存在。

资源风险: 三峡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从重庆到宜昌的600多千米的河段中,集中了140多米的落差,水量大而稳定。

资源风险小。

经营管理风险:审计署发布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审计结果:因管理不严增加建设成本4。

88亿元;306亩土地未批先用,1650亩土地长期闲置。

政治风险:(1)国家风险:即便在没有外资的情况下,中国仍然有能力独立建设,政治风险可以不考虑。

(2)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稳定性风险:中国政局稳定,法律也比较完善,社会稳定。

环境保护风险:鉴于在该目融资中,投资者对项目的技术条件和生产条件比贷款银行更了解,所以一般环境保护风险由投资者承担。

包括: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罚款、改正错误所需的资本投入、环境评价费用、保护费用以及其他的一些成本。

由于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很大,故该风险应当重点考虑。

六、预防和降低项目风险的措施三峡工程从工程论证、初步设计到组织建设,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并采取各种方案、措施,加强风险管理。

初步建立了一套风险管理模式,这套模式包括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转移,把认识和解决工程风险问题,作为三峡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环节。

1 风险对策风险分析:三峡工程风险因素繁多,对来自各种方面的风险程度进行分析、归类。

防范准备:①资金准备,在三峡工程初步设计概算上列入了专项资金。

②招投标书上,应列入承担风险的条款。

风险对策:①风险回避,发现重大风险为减少损失,可停工、可中止合同,待处理方案确定后再行施工。

②风险转移,三峡工程采取工程保险和雇主责任险的方式,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③风险准备金,业主以“不可预备费”形式列入,承包商将风险费计人投标报价中。

④自留风险,为稳定三峡建筑市场,控制造价,业主将钢材、木材、水泥、油料的价格列入标书,合同实施中的价差风险,由业主自留。

⑤采取技术措施、组织措施落实风险责任、目标跟踪及时处理,化解风险。

2 工程保险当前,国际工程承包中常见的保险有工程一切险、承包商设备险、人身事故险、第三责任险、货物运输险、机动车辆险等。

在国际FIDIC(国际工程师协会)合同条件中将前4种列为强制性保险。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也规定了前4种为必投险种。

三峡工程根据其建设特点,结合国际、国内规定,分以下几种险种进行投保: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三峡主体工程及主要辅助工程均投了此险种,包括左电站机组与高压电器设备(GIS)在内。

业主大型施工机械、物资设备险:业主大型施工机械均由业主购置,投资达10几个亿,租赁给承包商使用,租赁费进入报价,设备原值进行保险,承包商的自带设备自己投保,保费计入投标单价。

雇主责任险:业主对全体三峡建设者,包括工人、技术人员、聘用专家、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在工地服务的制造商、生产商等,进行了现场(三峡工地)作业人身保险。

其他保险:如车辆保险、行政设备保险前3种险被列为三峡工程强制性保险,保期均在三峡工程竣工验收为止,三峡工程保险执行情况良好,为工程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七、对本项目融资的思考本项目工程采取以国家投资为主,银行贷款与企业债券并行的融资方式,既保证了三峡工程的资金来源,又减少了国家财政负担,还可以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

从措施实施结果来看,这一举动无疑是明智的,值得其他大型工程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