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合集下载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1、准备工作1)与供试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应采用可靠方法灭菌,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30min。

2)采样数量:每批产品随机抽取10件样品.3)检测标准《GB 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100cfu/件次。

4)洗脱液、稀释液采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

2、试验步骤:1)用无菌手续取出10个样品,分别放入10支装有10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将每个采样管震打80次,混匀,分别吸取1ml放入灭菌平皿,用普通琼脂培养基作倾注培养,置37℃温箱培养48±2h观察结果。

2)用肉眼直接计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辩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3)计算公式为:菌数/件次=平均菌数×稀释倍数/件次。

阴性对照试验:将使用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吸取1ml放入无菌平皿中,注入培养基,凝固,倒置培养。

制备2个平板均不得有菌生长。

3、注意事项:1)在无菌操作台上做试验,防止环境对样品的再次污染,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2)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编制:审核:批准:ZC-14-8初始污染菌监测操作规程1范围适用于对刚包装好的外科手套和检查手套的初始污染菌的监测和对新购进的小包装(接触手套的小包装)的监测。

第一个月每周进行一次监测,如果监测结果是稳定的以后每个月监测一次,如果3个月都稳定,监测周期改为每季度一次。

2职责质管部负责取样、按ISO 11737进行试验、如试验结果初始污染菌超过6 cfu/cm2,要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包括工艺中产品防护和进行环境消毒。

3生物负载测定方法A.1概要A.1.1生物负载测定,可使用不同的方法内容。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产品初始污染菌1、目的检测清洗包装后的产品初始污染菌是否符合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需灭菌产品清洗、包装后的检验3、检验依据EN1174-1996医疗器械灭菌产品中微生物数量的评估GB14233。

2-1993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7918。

2-198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测方法:细菌总数测定4、仪器、设备细菌培养箱、洁净工作台、电子天平、PH计、压力蒸汽灭菌器、4。

C冰箱。

酒精灯、3000ml的三角烧瓶,无菌棉签,无菌镊子,试管架,9mm细菌养皿,放大镜。

5、检验方法5(1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的制备5(1(1所用试剂胨10g氯化钠5g琼脂15-20g肉浸液1000ml5(1(2制备取牛肉浸膏3 g加水1000 ml,配成肉浸液。

将胨、氯化钠、琼脂加入肉浸液中,加热溶解,调节PH为7。

2,置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灭菌后于超净工作台内装在9 mm的细菌培养皿中(15-20ml/每个平皿),于4。

C保存备用。

5(2抽样从每个清洗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样。

同一批次产品数<50件,抽取3件;同一批次产品数为50~100件,抽取5件;同一批次产品数>100件,抽取10件。

5(3取样于微生物实验室超净工作台内,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在检品的外表面依次擦拭,然后用无菌镊子将棉签上的棉球取下,放入含有1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内振摇数次,静止5分钟,即获得擦拭棉球浸提液;以同样的方法擦拭检品内表面。

获取检品内表面擦拭棉球浸提液。

5(4接种将上述检品内、外表面擦拭棉球浸提液倒入普通肉汤琼脂平板,水平旋摇使之均匀布在培养皿表面,在超净止放置至培养皿表面浸液十后进入下一步操作。

5(5培养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于细菌培养箱中,以未接种肉汤琼脂培养基为阴性对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北京生物制品检定所)作阳对照,37。

C培养48暗时后观察结果。

产品初始污染菌检验操作规程

产品初始污染菌检验操作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操作规程文件编号:版本: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8批准实施1 目的为了规范产品初始污染菌检验操作,编制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产品初始污染菌检验操作。

3 职责3.1 检验室负责对产品初始污染菌检验操作的取样和化验,并填写检验报告;3.2 品管部经理负责签发检查报告。

4 工作程序(《中国药典》2020年版)4.1 供试品数量成品:灭菌前产品至少取3个单位以上。

4.2 供试液制备和接种4.2.1 取样品至少10个,以无菌操作方法移入灭菌的50ml 0.9%NaCl震摇洗脱备用。

4.2.2 用无菌吸管取上述样品洗脱液混合物2ml,分别注入两个灭菌平皿内,每平皿1ml。

另取1ml 注入到9ml灭菌洗脱液中,用手振荡80次充分混匀,使成1:100稀释液,另取一支吸管吸取2ml,分别注入两个灭菌平皿内,每平皿1ml。

4.2.3 将熔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倾注于平皿内,每平皿约15ml,另倾注一个不加样品的灭菌空平皿,作空白对照。

随即转动平皿,使样品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在37±1℃恒温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

4.3结果观察4.3.1 先用肉眼观察计数菌落,然后再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

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一稀释度各平皿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若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苔生长时,则不应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苔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若片状菌苔的大小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菌落分布又很均匀时,则可将此一半的菌落数乘2以代表全平板的菌落数,然后再计算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4.3.2 首先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的范围。

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即以该平皿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

4.3.3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则应求出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

ISO13485体系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ISO13485体系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1.目的:制订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对从事检测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按检测规程操作。

2.范围:本方法适用于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灭菌前染菌量的检测。

3.术语和定义:无4.职责:质量部负责实施。

5.内容:5.1仪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净化工作台、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水浴锅、恒温培养箱、电炉。

5.2器具烧杯、量筒、三角瓶(带硅胶塞)、试管(带硅胶塞)、酒精灯、手术剪刀、培养皿、刻度吸管、薄膜过滤器5.3 培养基、试剂: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5.4 试验前的准备5.4.1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的制备:按产品说明书进行配制、灭菌,供细菌培养记数用。

5.4.2 无菌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的制备:a.配制:称取9.0g氯化钠加入蒸馏水溶解使成1000ml。

b. 分装:分装于试管中,装量不得超过试管容量的2/3,盖上硅胶塞,包好。

c.灭菌:121℃20分钟高压灭菌。

5.5 取样方式a)灭菌前随机抽取样品;b)抽取不适于销售的产品,如废料或不合格品(即已经过各关键工序的生产过程阶段(包括清洗和包装过程)的产品);c)初包装材料可用无菌手续取样随即取10套/件(卷料无菌手续取100cm2)。

注:以上方式可根据产品具体情况择其一操作;5.6 取样频率当月生产各产品至少抽取一批次;每批来料初包装材料最少抽取一次。

5.7 试验步骤5.7.1 消毒:将待检的产品外包装用酒精棉擦拭后,放于经擦拭的垂直式超净工作台面,紫外灯照射0.5小时以上。

5.7.2 供试液的制备:按无菌操作法制备供试液,制备后应在2小时内进行检测;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5.7.3用无菌注射器吸取10~100ml无菌生理盐水,注入样品管内往返振荡5次;外部用无菌注射器吸取10~100ml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管壁;内外壁如此各重复二到三次。

分别将供试液注入无菌容器中,分别检测。

5.7.4 以上制备的供试液直接或稀释后采用薄膜过滤法、平板计数(平皿法)或其他适宜方法进行分析检查。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1. 目标检测产品、原料、辅料实际带菌(活微生物群)数目。

2. 适用范围适适用于本企业产品、原料、辅料初始污染菌检测。

3.职责由质检部负责实施实施。

4.技术要求产品、原料初始污染菌数:≤100cfu/g5.引用标准GB 15979- _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具卫生标准中国药典()GB/T 14233.2-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6.试剂和培养基6.1洗脱液0.9%Nacl称好9gNaCl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充足搅拌直至完全溶解,灭菌备用。

6.2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38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微温溶解后,调整PH 为7.3±0.2,灭菌分装。

6.3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31.5 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微温溶解后,调整PH为6.0±0.2,灭菌分装。

7.仪器设备锥形瓶量筒高压灭菌锅试管灭菌培养皿灭菌刻度吸管超净工作台酒精灯恒温培养箱洗耳球8.操作方法8.1样品处理8.1.1无菌称取10g能够破坏性类供试品,放入100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足振荡,保温于45℃水浴中5~10min,作为1:10供试液。

8.1.2对供试品不能采取破坏性取样可用浸有没有菌生理盐水拭子涂抹采样,被采表面积100cm2.加入灭菌生理盐水100ml。

保温于45℃水浴中5~10min,不时振摇,作为1:10供试液。

8.2接种8.2.1需厌氧菌取制备好供试液接种于有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培养皿中,每支平皿接种1ml供试液,接种3支。

取一支有培养基空白平皿做阴性对照。

8.2.1霉菌取制备好供试液接种于有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培养皿中,每支平皿接种1ml供试液,接种2支。

取一支有培养基空白平皿做阴性对照。

8.3培养需厌氧培养基置于37℃培养3d ,霉菌培养置于28℃培养5d9.观察计数达成培养时间后,观察阴性对照,若阴性对照有菌,则试验失败,应重新进行;阴性对照无菌,则可取出平皿计数,统计每个平皿菌落数10.结果计算和汇报10.1公式污染菌总数=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克重10.2菌落计数基础规则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稀释级作为汇报菌落数测定范围。

污染菌

污染菌

溶液 水中的浓度 应用
缓冲的蛋白胨水溶液 Auffered peptone water
0,43 %氢氧化钠 sodium Bhloride
0,1% 蛋白胨 peptone
通用
0,067 M 磷酸 phosphate
林格氏溶液
Balgon Ringer
1/4 强度
溶解藻酸钙棉拭
Dissolution of BalBium alginate swaAs
议考虑方法中的变量和控制这些变量的途径。例如,对一给定的方法,可以通过延长时间或调整 机械搅动的特性来增加微生物的回收。 A.2.1.6 有些处理方法可能会分解待测产品(例如碎解、袋蠕动和涡旋)。分解的材料会给微生 物计数造成困难,这时则需要进行其他处理,如将分解的材料从洗提液中分离出来。应注意保证 所得到的计数具有代表性。 A.2.1.7 应尽力尽快将试验样品移至试验室。如果必须要推迟转送,试验样品的保存条件应能 避免微生物的丢失或改变。应规定贮存的最长时间。干燥可能是微生物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所 以在选择贮存条件和贮存时间时应加以考虑 A.2.2 获取方法 A.2.2.1 袋蠕动 A.2.2.1.1 将试验样品和一已知体积的洗脱液包封于一无菌胃型袋中开动往复式搅拌,使洗脱液 穿过并环绕试验样品。 A.2.2.1.2 应规定处理的时间长度。 A.2.2.1.3 该方法因为使用了相对大量的洗脱液,所以可能会生成微生物浓度较低的悬浮液。如 可行,洗脱液应予过滤处理。 A.2.2.2 搅动 (机械或手工) A.2.2.2.1 将试验样品浸于装有已知体积洗脱液的适宜器皿中,并用机械搅拌器(往复式、环绕 式或手腕作用式)进行搅动。也可使用手工搅动,但其效力会因操作人员而异。 A.2.2.2.2 应规定搅动的时间和频率。 A.2.2.2.3 可以加人一定大小的玻璃珠来增加表面磨损以提高回收效率玻璃珠的大小以及搅动 频率和时间不应导致过热和/或对微生物造成破坏。 注:加人玻璃珠会增加微生物可附着的表面积。 A.2.2.4 冲洗 A.2.2.4.1 让洗脱液通过试验样品的内腔。可以靠重力或泵来使液体流动。另外还可将洗脱液充 人产品中,夹住并抖动。 A.2.2.4.2 应规定器械与洗提液的接触时间、冲洗速度和液体体积。 A.2.2.4.3 设备结构和内腔大小可能限制从表面彻底取下生物体所需的力的大小。 A.2.2.5 搅切(碎解) A.2.2.5.1 将试验样品浸于装有已知体积洗提液的适宜容器中。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搅切。 A.2.2.5.2 搅切时间取决于试验样品和搅切器,但不宜过热,以免会引起洗脱液过热和对微生物 造成破坏。 A.2.2.5.3 该方法能将试验样品分割成足够小,以便能用适当的方法对微生物计数。 A.2.2.6 擦拭 A.2.2.6.1 含有可吸收取样材料的棉拭子通常被固定于杆或把手上。样品材料可以是也可以不 是可溶性的。 A.2.2.7.2 通常的使用方法是用缓冲液或液体培养基湿润棉拭,用棉拭擦拭界定好的取样表面。 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先湿润样品表面,然后用干棉拭擦拭,这样可以提高回收效率。随后将棉拭 放至缓冲溶液或液体培养基中,并搅动以从棉拭上取下微生物。另外,有时也可用可溶性棉拭,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背景介绍:
在实验室实验过程中,初始污染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初始污染菌指的是
空气、水、试剂或其他材料中存在的微生物。

检验规程的制定能够帮助实验室准确检测和控制初始污染菌的存在,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标准:
初始污染菌检验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例如《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中
对于实验室环境洁净度的规定。

检验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环境清洁,严格按照检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步骤:
1.准备工作:检验前应检查所需试剂、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确保实
验室环境干净整洁。

2.取样:根据检验对象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取样方法,避免外界污染
的介入。

3.样品处理:对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如过滤、稀释等,以便得到合适
的实验样品。

4.培养:将样品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并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5.检测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或进行生物学、生化
等相关检测,确定是否存在初始污染菌。

6.记录结果:将检验结果详细记录,包括检测方法、结果数据、存在
问题等,便于回顾和分析。

结论与建议:
初始污染菌检验是确保实验室环境洁净度和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在检
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保持实验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初始污染菌的监测和控制,不断优化检验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实验室的质量与信誉。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A.3非洗提方法
A.3.1接触板
A.3.1.1接触板或玻璃片可用于将凝固的培养基放在样品表面上,使存活微生物能附着在培养基表面,然后再培养接触板或玻璃片,至形成可以计数的菌落。
A.3.1.2该系统的优点在于易于使用,结果与凝固的培养基的接触表面直接相关。
A.3.1.3表面上天然集聚的细胞群、菌落在琼脂介面散布、琼脂干燥、可能存在的厌氧菌等都是潜在的不利因素。
A.2.1.6有些处理方法可能会分解待测产品(例如碎解、袋蠕动和涡旋)。分解的材料会给微生物计数造成困难,这时则需要进行其他处理,如将分解的材料从洗提液中分离出来。应注意保证所得到的计数具有代表性。
A.2.1.7应尽力尽快将试验样品移至试验室。如果必须要推迟转送,试验样品的保存条件应能避免微生物的丢失或改变。应规定贮存的最长时间。干燥可能是微生物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所以在选择贮存条件和贮存时间时应加以考虑
A.4.2.2通常需要一真空或正压(有些情况下)源。应注意避免负压过大,这会引起滤膜变形或损坏。
A.4.2.3进行培养时,滤膜可以放在琼脂表面或放在浸泡了营养媒介的吸水纱布垫上。滤膜表面上形成的菌落可以计数,也可从滤器上分离出来进行定性。A.4.2.4膜过滤尤其适用于微生物浓度较低的悬液。
A.4.2.5从洗提液中取出微生物时,当怀疑液体基质中含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时,膜过滤特别适用,先将洗提液中的微生物过滤出来,并可在培养前对滤膜上的微生物进行冲洗。但是有些类型的膜滤器可以吸收或释放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所以只使用那些适于给微生物计数的滤膜是很重要的。滤膜和洗提液应相容。
0,1%蛋白胨peptone通用
林格氏溶液
Balgon Ringer1/4强度溶解藻酸钙棉拭
Dissolution of BalBium alginate swaA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始污染菌检验规程
1.?目的?
检测产品、原料、辅料实际带菌(活的微生物群)的数目。

?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原料、辅料的初始污染菌的检测。

?
3.职责?
由质检部负责执行实施。

4.技术要求
产品、原料初始污染菌数:≤100cfu/g
5.引用标准
GB 15979-2002_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
GB/T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6.试剂和培养基
洗脱液 %Nacl
称好9gNaCl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充分搅拌直至完全溶解,灭菌备用。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
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38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微温溶解后,调节PH为±,
灭菌分装。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g,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微温溶解后,调节PH为±,
灭菌分装。

7.仪器设备
锥形瓶量筒高压灭菌锅试管灭菌培养皿灭菌刻度吸管超净工作台酒精灯恒温培养箱洗耳球
8.操作方法
样品处理
无菌称取10g可以破坏性类供试品,放入100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保温于45℃水浴中5~10min,作为1:10供试液。

?
对供试品不能采用破坏性取样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拭子涂抹采样,被采表面积100cm2.加入灭菌生理盐水100ml。

保温于45℃水浴中5~10min,不时振摇,作为1:10的供试液。

接种
需厌氧菌
取制备好的供试液接种于有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每支平皿接种1ml供试液,接种3支。

取一支有培养基的空白平皿做阴性对照。

霉菌
取制备好的供试液接种于有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每支平皿接种1ml供试液,接种2支。

取一支有培养基的空白平皿做阴性对照。

培养
需厌氧培养基置于37℃培养3d ,霉菌培养置于28℃培养5d
9.观察计数
达到培养时间后,观察阴性对照,若阴性对照有菌,则实验失败,应重新进行;阴性对照无菌,则可取出平皿计数,记录每个平皿菌落数
10.结果计算与报告
公式
污染菌总数=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克重
菌落计数基本规则?
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级作为报告菌落数测定范围。

??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以内时,按实有数值报告。

大于100
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两位有效数值后面,应以四舍五入法计算。

在报告菌落数为“不可计”时,应表明样品的稀释度。

?
如果样品菌落总数超过标准的规定,则按10N逐批稀释?
填写试验记录,报告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