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吃自己种的菜感觉真好

——江西省萍乡市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掠影

“能吃上自己亲手种的菜感觉真好,再也不用天天吃霉豆腐和腌菜了。”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联星学校,一名寄宿生一边吃饭一边兴奋地说。现在萍乡市农村中小学校寄宿生的饭碗里,新鲜蔬菜变得多了起来。

过去,当地农村学校寄宿学生大多吃的是自家带的干菜、辣椒、咸萝卜、腌菜等,营养问题堪忧。萍乡市有关部门将寄宿生吃菜问题摆上议事桌面,提出“让寄宿生每天吃上新鲜、放心的蔬菜”的工作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萍乡市教育部门另辟蹊径,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在校园中的空地上开辟“劳动实践基地”。自2009年至今,萍乡已建立40多个校园劳动基地,将田间地头作为第二课堂的同时,也解决了寄宿学生吃菜难的问题。

阳春三月,正值春季蔬菜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联星学校,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里看到一派收获的景象。学校领导介绍,目前已分批采收了各类蔬菜近7000斤。去年,除提供寄宿师生食用外,还向市场输送了4000多斤,3000余元收入设为班级奖励基金和帮扶困难学生的基金。真是一举多得!

在芦溪县银河镇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中,以班级设立的“责任地”里,一棵棵绿油油的大白菜,以及生菜、大蒜等生长得格外喜人。每一块菜地上,分别插着标牌,上面写着负责班级和指导教师的名字,以及不同时间段要种植蔬菜的品名。

“这块地2010年以前还是杂草丛生,现在开垦出2500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划分成菜地、植物园和花圃三部分,同时可以容纳3个班级、150余名学生同时参加劳动实践。学生们在劳动中既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也获得丰收的喜悦。”校长介绍说。一位正在劳动的学生补充说:“现在我来学校时只需带米就可以了,吃菜直接到菜园子现摘就行,还给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呢。”

2008年,萍乡市各地利用学校校园内空余土地,开辟劳

动实践基地。资金不足,市、县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给学校下拨专项经费,以奖代补形式,调动积极性。芦溪县有10多个村级小学,人数最少的也有100多个学生,许多学校内空余地不多,当地政府出面协调解决,通过保、借、租等方式逐步落实土地问题。如今,芦溪县乡村学校劳动实践场地共有375亩,大部分寄宿制学校都建有蔬菜基地。

许多学校还自编了农学校本课教材,高坑镇中心小学的《劳动与技能》、芦溪银河镇中心小学的《在劳动中成长》、以及联星学校的《建设我们的红壤土菜园》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满足了学生学习农学知识的需求。

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解蔬菜的分类及营养成分,以及蔬菜的栽培技术,整地作畦、施基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环节。学到科学种菜本领的学生,回家后还给父母当起了“小老师”,让父母感到惊讶。

学生定期参加学校实践基地的劳动,以劳动提升德育工作水平,成为萍乡市农村学校育人方式的一个抓手。劳动基地的教师们认为:“与其让孩子们沉迷于网上‘农场’,不如让孩子们自己开辟真实农场,在现实菜地上种菜,真正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学生在劳动和汗水中学会珍惜。”

湘东区湘东镇美建小学四年级学生彭光骏,对自己第一次走进菜园子记忆犹新:“以前从没在菜地里拔过草,虽然第一次劳动弄得全身是汗还脏兮兮的,但却感觉很光荣,更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诗句中的含意。”

“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学生们都知道粮食来之不易,都懂得节约,学校的剩饭剩菜数量也比之前少了很多。”联星学校负责劳动基地的刘培春老师告诉记者。

如今,在萍乡市的农村学校,农业知识不仅作为校本课程,还是必修课程。这种独特的绿色校园文化,成为萍乡教育的一张特色名片。本报记者徐光明/文修伯明/摄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