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扫描高清版)
浙教版新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下科学每周一练(3)(第一章综合测试)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小刚学习了磁的学问后,标出了下列四种状况下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端为N极),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来形象地描绘磁体四周的磁场。
下面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磁场是有方向的B.磁体四周的磁感线从磁体N极动身,回到磁体S极C.磁感线是用来描绘磁场的一些真实存在的曲线D.磁感线上某一点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3.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局部组成。
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A.银 B.铁 C.铝 D.锌4.小金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线圈指南针,将它放入盛有食盐水的水槽中(铜片和锌片分别与线圈两端相连后放入食盐水构成了化学电池,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浮在液面上的线圈就能指示方向了。
关于该装置的分析错误的是( )A、线圈四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像B、线圈可以指示方向是因为存在地磁场C、利用该装置可以推断磁铁的南北极D、交换铜片和锌片位置不会变更线圈的磁极5. 下面几种与电和磁有关的器件中,工作时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的是()A.风力发电机 B.电风扇 C.电饭锅D.电磁起重机6.课堂上教师做了如图所示的演示试验,同学们依据试验现象得到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甲通电乙断电丙变更电流方向A.甲、乙两次试验说明通电导线四周存在磁场B.甲、丙两次试验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C.甲、丙两次试验说明通电导线四周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有关D.甲、乙、丙三次试验现象共同说明电能生磁,且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7. 在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试验中,接好电路,合上开关后,发觉电动机不转,轻推一下线圈电动机立刻就转起来,刚开场不转的缘由可能是()A.磁铁的磁性不强B.通过线圈的电流太小了C. 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摩擦太大了D.电动机线圈平面恰好处在平衡位置8.风力测定仪是由风叶和改装的电流表构成,风力越大,枫叶转动越快,电流表读数也越大.图中与这一过程的工作原理一样的是()A B C D9.一个同学手拿着一块磁性较强的永久磁铁,沿着与电视机天线垂直的方向,从这台正在播放图像的电视机旁边走过。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八年级科学(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Na-23 H-1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铁、钙指的是( )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D .单质 3.世界首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已在我国成立并开业。
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A .49 B .18 C .66 D .1154. 三聚磷酸钠(Na 5P 3O 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
在Na 5P 3O 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 .+3B .+4C .+5D .+6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6.过氧化氢(H 2O 2)是隐形眼镜的洗涤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7.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 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 2O +7O 2=2 FeSO 4 +2 H 2 SO 4据则R 的化学式为( )A. FeSB. Fe 2 S 3C. FeOD. FeS 2 8.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 .①②⑤B .③④C .①②④D .①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10.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 .A 为原子序数 B .B 为元素名称 C .C 为元素符号 D .D 为中子数B .危险标志C .细胞结构图D .甲烷分子 A .眼球结构1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下列从该模型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丙物质属于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C.乙分子中含4个A原子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了13.“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型流感的有效药物,莽草酸是生产“达菲”的关键原料,它是从中药八角中提取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7H10O5。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作业

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独立作业一、你会选择:(共50分,每题2分)1、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土壤样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中有较多的土壤生物(B)比较方便找到样本(C)土壤中有较多的蚯蚓(D)土壤较疏松,便于挖掘土壤2、下列工具中适于观察土壤生物的是( )(A)显微镜(B)望远镜(C)放大镜(D)电子显微镜3、下列环境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是( )(A)阴暗、潮湿、无氧的环境(B)坚硬、黑暗、有氧的环境(C)温暖、干燥、阴暗的环境(D)阴暗、潮湿、温暖有氧的环境4、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应充分干燥(B)土壤应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C)实验中的铁丝网孔径要小(D)土壤干燥时应放在火上直接烧烤5.在根尖的结构中,有一群近似正方形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能够伸长,这些细胞位于()A.根冠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6.小明为探究植物茎的物质运输,把一植物枝条作环割处理,结果发现该枝条长势不好,其原因是( )A 导管受损B 筛管受损C 外树皮被破坏D 木质部受破坏7.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①土壤结构②土壤肥力③光照强度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8.如果植株生长得特别矮小,而且叶片呈暗绿色,甚至红色,则是由于体内缺少哪种无机盐()A.氮 B.磷 C.钾 D.铁9.在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A.上、下表皮细胞 B.保卫细胞 C.角质层 D.导管和筛管10.茎中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A.树皮B.维管束C.形成层D.髓11.木本植物茎与草本植物茎的主要区别在于()A.维管束中是否有形成层 B.树皮中是否有韧皮部C.木质部中是否有导管 D.韧皮部中是否有筛管12.植物根呼吸作用所需的有机物来自( )(A)从土壤中吸收(B)土壤中微生物提供(C)自身光合作用产生(D)动植物的遗体13.某地试行用“汽水”(一种能释放二氧化碳的酸性溶液)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①加强呼吸作用②加强光合作用③改良碱性土壤④加强植物蒸腾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 ③④14.家用洗涤剂中含有一种叫三聚磷酸钠的化学物质,因此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磷是生物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C)含磷污水导致水和土壤污染,必须除去(D)磷对人体无毒,除去与否无关紧要15.造成土壤的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下列哪项引起的()(A)医院污水(B)含某些重金属的工业废水(C)人造纤维(D)丢弃的橡胶、塑料16.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目的是()(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B)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C)给植物提供食物(D)作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材料17.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途径是()(A)土壤溶液里的水分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B)土壤溶液里的水分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C)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D)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18.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在干燥的沙漠,在海边种植的防风林,选择的植物叶片大都细小,主要原因是( )(A)减少风的阻力(B)减少水分的散失(C)促进光合作用(D)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19.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会失水,以下与之原理不同的是()(A)盐渍咸肉能存放更长时间(B)腌制蔬菜有利于保存(C)医务人员用浓盐水清洗病人的伤口(D)发热病人可用酒精擦拭降温20.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
初二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千克
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质 溶剂 55 5 50 2.B 3.①②⑤ ④⑥ ③⑦ 4.D 5.A 6.c 7.A 8.D 9.不能 汽油 酒精 丙酮 10.量筒 天平 玻璃棒 136 36 100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某种溶质的量是有限的 11.四 一 一与三(或二与四) 一与二(或三与四) 温度 12.对人体主要表现在皮肤及眼睛等的刺激作用;对环境主要表现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及破坏水体生态系统。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 1.B 2.不饱和 3.浓溶液 稀溶液 浓 4.36克 5.202 6.饱和 稀溶液 不一定 7.C 8.D 9.A 10.A 11.D 12.可以多冲 入一些水;尽可能用热水冲药;喝完第一剂后再冲水等。 13.C 14.(1)溶解快慢与颗粒大小有关 (2)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3)加热可提高食盐的溶解度,但幅度不大 (二) 1.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和温度 2.增大 大 减小 3.(1)20 t1℃时20克A物质溶解于100克水中恰好饱和 (2)B (3)A C A 增大 减小 4.80克 5.32 100 6.C 7.A 8.20克 9.压强 温度 10.(1)② ① (2)0.024 (三) 1.5 2.20% 3.0.5 4.5 4.2.5 50毫升 47.5 5.C 6.C 7.A 8.9克 9.(1)1克 (2)5800克 0.017% 10.26.4%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规则 熔点 2.蒸发溶剂 冷却热饱和溶液 3.20.39 4.蒸发溶剂 糖水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 5.C 6.A 7.B 8.人体的汗 液中溶有食盐等物质,汗沾在衣服上后,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等溶质结晶会形成白色的花纹。 9.B 10.(1)纯碱 氯化钠的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而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明显减小 (2)夏天 蒸发溶剂 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一) 1.B 2.D 3.时间 空间 夏 江河径流量 南 北 东 西 节水与接水谐音,意为节约每一滴用水 (3)略 14 4.(1)17升 (2) (二) 1.A 2.D 3.C 4.沉淀 过滤 蒸馏 蒸馏 蒸馏水 5.过滤 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滤纸 滤纸破了或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3)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6.(1)B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过滤 (4)不是 7.(1)结晶 (2)过滤 8.D 9.B 10.汽化 液化
八下科学作业本答案浙教版2018

三一文库()/初中二年级
〔八下科学作业本答案浙教版2018〕
第二章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答案
基础与巩固
1、B
2、安全出口可回收废物有电危险(当
心触电)禁止靠近
3、太阳地球
4、(1)液态水气态水
(2)温度
(3)空隙没有物理
第二章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基础与巩固
1、B
2、C
第1页共4页
3、B
4、(1)C
(2)氢原子氧原子水分子
(3)原子分子原子
5、(1)氧化汞分子汞原子氧分子
(2)不变不变改变化学
拓展与提高
6、乙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分子之间的间隋变大
7、(1)上述实验中碘分子不变,碘分子能使淀粉(湿
润的馒头)变蓝(上述实验中碘分子
不变,同种分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2)会
(3)不存在
基础与巩固
1、A
2、C
3、D
4、(1)14
(2)种类数目
(3)分子
5、氧分子一氧化碳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过氧化氢
分子
24。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de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A B D A A D C B A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 A D C C CBC B二、简答题(21-25题每空1分共14分,26-29题每空2分共18分,本大题共32分)21(1) nCl (2) Na2CO3(3)AL (4)2SO42-+3(1)2H(2)碳原子、碳原子排列结构不同28.(1)C(2)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彻底(3)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更易受温度影响29.⑴100℃⑷控制电路的电池长时间工作,电流减小,磁性减弱,可能造成误动作。
控制电路部分始终耗电。
(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就给分)三、实验探究题(每空格1分,共12分)30、(1)温度(2)蛋白膜消失的时间(3)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污染31.(1) aab (2) b c (3) d32、(1)在一定范围内,双氧水的分解速率随二氧化锰用量的增加而加快(2)在二氧化锰用量相同时,双氧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其分解速率越快、放热(3)外界温度可能也是影响双氧水的分解速率的一个因素(其它答案合理就给分)33.(1) A 、(2)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34。
35每小题5分,36题6分,共16分)34、(1)导体丙右(2)解:R=U/I=184V/0。
36×10-3A=5。
11×105Ω35.(1)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无气味,有酸味。
(2)在PH ﹤ 5的环境中密封保存(或者密封保存)(3)解:设试验中反应的维生素C质量为x。
C6H8O6 + I2 = C6H6O6 + 2HI176 254X 12.7mg根据比例关系: X=8.8mg8.8mg×100mL/20mL=44mg果汁中维生素含量与包装盒上标明的维生素C含量不相符36、解:(1)CaCO3%=6。
(word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一章1~3节知识点+习题,推荐文档

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 2、 3、 磁性:磁性是指物体具有吸引_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极:磁极是指磁体上磁性 _________ 的部分,一般在物体的两端。
① 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极(—极)和—极(—极);如果不慎将一个条 形磁铁从空中落向地面分成两段,则每段将各有两个磁极。
② 磁极识别方法:a.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判断;b.根据指向性判断。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 ___________ ,异名磁极互相 _______ 。
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 等物质的性质。
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 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 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 体的好材料。
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 磁场方向:磁场中的某一点,放入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位置不同,磁场方向 ____________ 。
磁体中不同位置的磁场强弱不同,_____________ 的磁场最强。
磁体周围离磁体越远的地方,磁场越 对于条形磁铁, 磁场最强, 8、 磁感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 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 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9、 磁感线的特点:(1) (2) 方向(3) (4) 练习:画出下列各组磁感线方向 0 最弱。
极所指的方向规 -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 ___________ 出发回到到磁体的 _________ 。
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科学作业本八下答案 (2)

科学作业本八下答案第一章: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什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它包括了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如森林、河流)以及它们所在的环境(如土壤、水体等)。
2.解释“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食物链描述了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
它显示了食物的传递路径,其中每个物种都是前一种物种的食物。
•食物网:食物网是由多个食物链相互连接而成的复杂网络。
它更准确地反映了一个生态系统中多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3.请列举一个典型的食物链。
草-蚂蚱-鸟-蛇4.解释“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生产者是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如植物。
它们是食物网的能量来源。
•消费者:消费者是指获取能量和营养的生物,它们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二级消费者(食肉动物)和三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的捕食者)。
•分解者:分解者是指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
它们帮助清除和循环生态系统中的死物质,如细菌和真菌。
5.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指生物种群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其中各个种群的数量和相互作用保持在一个可持续的水平。
在生态平衡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没有一种物种能够垄断。
第二章:物质和能量的循环1.解释“碳循环”和“氮循环”。
•碳循环: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不同形态之间的循环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了碳在大气中的吸收和释放、碳在植物和动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以及碳在岩石中的沉积等。
•氮循环: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在大气与生物体之间的不断转化和循环过程。
它包括了氮气固定、氨化、硝化、反硝化等一系列生化过程。
2.什么是温室效应?为什么人类活动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增加?温室效应是指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等)阻止地球表面上反射的太阳辐射返回太空,从而使地球上的温度升高的过程。
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增加,主要原因有: - 燃烧化石燃料: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