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花的学校》教案15篇

《花的学校》教案《花的学校》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花的学校》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花的学校》教案1《花的学校》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
这首诗共有四节,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
一、教学效果: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顽强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上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他把未冒出地面的花儿想象成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在墙角旮旯冒出来的零星小花是犯错误被罚站的小孩儿。
大雨来时,花儿们便衣着鲜艳地冲出学校度假了,而花儿们这么急切地生长是因为要回家找他们的妈妈。
作者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出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读出花孩子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勇敢坚强、活泼向上、童真童趣。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成功之处:1、增加表象,扩展想象空间。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创设条件,采用多种手段运用不同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表象的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
如“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
再如:“想一想,在花的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
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丰富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大量的、单一的阅读材料简单重复,而需要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等途径,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
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加强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花的学校》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1、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六、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一幅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精选)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品,分 享创作经验和感受,促进彼此之
间的交流和学习。
学生参与度与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发言、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 面,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课堂小测验或作业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 能力。
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 进不足,提高学习效果。
制作教学资源包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作包含教材、教案、课件、实践活动指南等的教 学资源包,方便学生进行系统学习。
分享教学经验
鼓励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 园艺爱好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06
教师团队建设与发展
花的学校教学设 计(精选)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实践与活动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开发 • 教师团队建设与发展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花的学校课程概述
花的学校是一门以花卉为主题,集园艺、艺术、文化、科学等多领域知识于一体的 综合性课程。
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思考和创造,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兴趣爱好,提高学 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设 计花卉主题的手工艺品,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花的观察与记录实践
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 观察花卉的细微结构,如花瓣、花蕊 、叶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 精神。
引导学生分析观察数据,提出问题和 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 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课程安排与时间
01
花的学校 教学设计教案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学习花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环境的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花的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瓣、花萼、花蕊。
2. 常见花的特点:玫瑰、郁金香、菊花、康乃馨等。
3. 花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4. 花的艺术创作:剪纸、手绘、拼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了解花的生长过程。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花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花的实物和图片,了解花的结构和特点。
2. 采用讲解法,讲解花的生长过程和艺术创作方法。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花的艺术作品。
五、教学准备1. 准备花的实物和图片,进行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
2. 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学习。
3. 准备剪纸、彩笔、贴纸等材料,供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美丽的花朵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花的学校”。
2. 讲授花的结构与特点:详细讲解花柄、花托、花瓣、花萼、花蕊等组成部分,以及不同花朵的特点。
3. 花的生长过程:讲解花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花的生命周期。
4. 花的艺术创作:介绍剪纸、手绘、拼贴等艺术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进行花的艺术创作。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花朵的特点和生长过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问题解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 艺术创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分享创作心得,互相评价,提高审美情趣。
八、课堂练习1. 完成填空题:请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关于花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的填空题。
2. 绘制花朵:让学生动手绘制自己喜欢的一种花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花的学校 教学设计教案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花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花的特征。
教学内容:1. 引入花的主题,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图片。
2. 学生观察并描述花的特征,如颜色、形状、香味等。
教学活动:1. 展示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的特征。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花的特征。
3. 教师总结花的特征,并引入的学习内容。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对花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第二章:花的结构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花的结构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识别花的主要部分,如花瓣、花蕊、花柄等。
教学内容:1. 介绍花的结构,包括花瓣、花蕊、花柄、花托等。
2. 展示花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各部分。
1. 展示花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各部分。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花的结构和功能。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花的结构及其功能。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对花的结构的识别和理解程度。
2. 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第三章:花的生长过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花的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描述花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
教学内容:1. 介绍花的生长过程,包括开花、传粉、受精、结果等。
2. 展示花的生长过程图,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教学活动:1. 展示花的生长过程图,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花的生长过程。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花的生长过程及其顺序。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对花的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第四章:花的分类1.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种类的花。
2. 学生能够对花进行分类。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种类的花,如草本花、木本花、寄生花等。
2. 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类。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类。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花的分类。
3. 教师总结花的分类,并引入的学习内容。
《花的学校》教案15篇

《花的学校》教案15篇《花的学校》教案15篇《花的学校》教案1 《花的学校》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节选自泰戈尔《新月集》。
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儿童的目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淘气。
这首诗共有四节,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的,我获得了以下一些效果:1、画出“花的学校”。
这篇课文语句优美,风光很美,画面感很强,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前把“花的学校”根据自己的认知,用画笔画下来。
这样使学生对课文的导读扎实有效。
2、直观教学,扩展想象空间。
这堂课,我利用多媒体,采用看图、看录像、课堂表演等多种手段,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藏,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以进步学生的创造想象才能。
如“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绘。
再如,老师预先用手机录制的课间校园小视频,看录像:“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
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让学生演一演,自己会怎么想。
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通过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等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
3、放飞想象,说写结合。
教学三、四、五自然段,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
想一想:谁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最开场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迎春花、喇叭花……然后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联络生活想象画面。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和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走进文本。
在本段中我是抓住重点词语联络生活来想象的。
首先确定重点词语是“跳舞、狂欢”,然后我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假如让我狂欢,我该怎么做,同学们怎么做?再想想:花在风雨交加的情境中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就会理解花儿的活泼、得意、向上,体会到童趣。
《花的学校》阅读教学设计

《花的学校》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内容;2. 学生能够推理和解释故事中的隐含意义和情感;3.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花的学校》故事书;2. 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相关习题;3. 班级分组记录表;4. 论述性写作任务。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激发学生兴趣(约10分钟)1. 教师引入故事《花的学校》,激发学生对花、校园和学校的联想和想象;2. 教师展示一些花卉的图片,由学生描述并猜测与学校相关的特征;3.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在一个由花组成的学校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以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畅想和兴趣。
Step 2:整体阅读与理解(约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花的学校》故事;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内容;3.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并记录关键信息。
Step 3:分析与解释(约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细节;2. 教师提问:“你们如何理解故事中花朵的角色和特征?”学生进行讨论并作出解释;3.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故事背后的隐含意义和情感,并指导学生进行推理和解释。
Step 4:阅读策略运用(约20分钟)1. 教师介绍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联想等);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推理,运用合适的策略来解释故事中的情节和意义;3. 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并分享学生的优秀策略。
Step 5:针对阅读任务(约15分钟)1. 教师布置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相关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回答;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答案纠错。
Step 6:论述性写作(约20分钟)1. 教师提供论述性写作任务:“如果你是花的校长,请写一篇感谢信给学生”;2. 学生根据想象和理解,以合适的格式和语言完成写作任务;3.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作。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小结中的表现;2. 学生的阅读理解习题答案;3. 学生的论述性写作成果。
三年级语文上册《花的学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对《花的学校》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如“花园、翩翩、躲避、扬起”等,并理解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描绘了花儿开放的热闹场景,体会花儿们对自由的渴望。
-阅读理解的提升: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寻找关键信息、理解课文意义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自由、友谊等价值观,并能够将这些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体会到自由、友谊等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五彩斑斓的花海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花朵的美丽和壮观,引发他们对花的学校的兴趣。
2.提问引导: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么美丽的花海吗?你们想过花儿们也有自己的学校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带大家去探访花的学校。”
3.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花海的感受,以及对花的学校的想象。
4.教学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如“花园、翩翩、躲避、扬起”等,并讲解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课文解析: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花儿开放的热闹场景,体会花儿们对自由的渴望。
-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学意图: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
掌握“假”这个多音字。
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
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中感受到了边疆小学的可爱。
无论是景色,人与动物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处透露着和谐美好,让人不自觉地对着妙趣横生的学校心生向往。
在泰戈尔的笔下,也有一所十分有趣的学校。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借助文字去体会这所学校的新奇。
【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
师:如果花也有学校,他们的学校在哪里呢?他们都学习什么样的课程呢?他们也有作业吗?他们也会觉得枯燥吗?他们也会像我们一
样期待假期的到来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熟悉的地方多读几遍。
【PPT朗读要求】
生读课文
师:文中有几个句子比较长,怎样来读呢?【PPT第二三八段】
师生共读,体会长句子的停顿和重读。
精读课文
师:读好了长句子,下面我们再来小声朗读课文,看看是否比刚刚朗读的更加流畅而富有感情。
生朗读
师:这一遍的朗读,很多同学有了明显的进步。
本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大家看这两个句子。
【PPT出示湿润的东风···和树枝在林中···两句】
生读句子。
师:你注意到加点的字了吗?
生:都是动词。
师:发出动作的是什么?
生:是东风、树枝
师总结,都是物。
而,加点的动词都是谁能做的动作?
生:人。
生:这是拟人句。
师: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交流汇报
师:当这些花真的像人一样汇集在学校里,他们会在学校里学习些什么课程呢?
生:学着生长,开花,吸收水分和营养。
···
师:我想到一篇课文《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PPT展示课文片段】你能仿照课文片段说一说花朵们都学习了什么本领吗?
生:课堂生成【喇叭花找了个音乐老师,他学会了吹喇叭;
荷花学会了游泳,她有一个很大的裙摆;向日葵学会了追着太阳的脚步;玫瑰长出一身刺,学会了保护自己;桃花学会了散发香气···】师:
师:真了不起,当六月的阵雨落下,他们都跑到绿草上跳舞、狂欢。
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课堂生成【玫瑰和仙人掌比铠甲;石榴花炫耀自己鲜艳的花色;牵牛花和铃兰给他们奏乐;荷花炫耀自己的大裙子;桃花一身香气,带来了蝴蝶和蜜蜂,这下绿地变得更热闹啦···】
相机学习生字“舞”
师:如此热闹,“等到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仿写练习
【PPT】清风一吹,-----
蝴蝶一来,-----
-----,-------
总结
真是一篇优美的文章,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来结束这篇课文的学习吧。
课后反思
花的学校这篇文章是一个拟人体的散文诗歌,要求同学们感受新鲜的表达和展开想象。
集体备课时,有老师提到,学生可以做到美美的读,但是很难打开想象的大门。
在本文授课之前我也有同样的顾虑。
但是授课过程中,同学们却给我很大的惊喜。
当我问出“他们会在学校里学些什么课程呢?”有同学回答道,他们会学着怎样开花,怎样生长,怎样吸收水分和营养。
随后,我的思路一点都没有凝滞,接着问,“生长、开花和吸收水分和营养是他们的共同课程,他们还有学习特别的课程吗?”同学们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纷纷举手来说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一度到达一个小高潮。
在此基础上,对于“跳舞和狂欢”这一场面的想象就变得更加顺理成章了,交流环节结束的时候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如果在授课过程中,我能及时的出示《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篇课文,学生们很自然的就能用文章的表达方式来表述花朵是怎样学习各自的课程的。
另外,在想象狂欢环节,同学们嘴上说的尽兴,却没有时间落实到纸上。
今后的课堂安排还要注意时间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