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论文

湖北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多元统计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各地区主要的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进而可以得出湖北省12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由因子分析的结果可知,这12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从大到小的排名依次为武汉、宜昌、襄樊、黄石、荆州、十堰、鄂州、荆门、随州、孝感、黄冈、咸宁。由方差分析的结果可知,以武汉为中心,根据地理位置将这12个城市划分为四个地区:武汉以东的地区(黄石、鄂州、黄冈)、武汉以南的地区(孝感、荆州)、武汉以西的地区(宜昌、荆门、随州)、武汉以北的地区(十堰、襄樊、咸宁)这四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趋于稳定。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为湖北省经济的稳步发展出一份薄力。

关键词经济指标;因子分析;方差分析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ubei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bstract

B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Hubei region of the 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for factor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thus can reach12cities in Hubei Province i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ranging from factor analysis of the results,This12cities in the overall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smallest order of the rankings Wuhan,Yichang,Xiangfan,Huangshi,Jingzhou,Shiyan,Ezhou,Jingmen, Suizhou,Xiaogan,Huanggang,Xianning.By analysis of variance to the results,with Wuhan at the center,according to this location12cities is divided into four areas:the area to the east of Wuhan(Huangshi,Ezhou,Huanggang),in the area south of Wuhan (Xiaogan,Jingzhou)Wuhan west of the region(Yichang,Jingmen,Suizhou),the area to the north of Wuhan(Shiyan,Xiangfan,Xianning)The four area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stable.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we will be able to Hubei's stead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thin edge.

Key words:Economic indicators;Factor analysis;Analysis of variance

1引言

近几年湖北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中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各个城市的经济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准确弄清楚湖北省主要的12个城市的经济差异,我们利用因子分析对各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再利用方差分析对各个地区的整体实力进行比较,为湖北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比较科学的发展方案。

2分析方法介绍

2.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模型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它也是利用降维的思想,由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相对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更倾向于描述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因子分析的出发点是原始变量的相关剧增。因子分析的思想始于1904年查尔斯·斯皮尔曼对学生考试成绩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人们将因子分析的理论成功地应用于心理学、医院、气象、地质、经济学等各个领域,也使得因子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更加丰富。2.1.1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间的相关性则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表示,这个基本结构就称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某一具体问题,原始变量就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之和的形式,一部分是少数几个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形函数,另一部分是与公共因子无关的特殊因子。

2.1.2因子分析的模型

①查尔斯·斯皮尔曼提出因子分析时用到的例子

①一般因子分析模型:设有n个样品,每个样品观察p个指标,这p个指标之

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要求p 个指标相关性较强的理由是很明确的,只有相关性较强才能从原始变量中提取出“公共”因子)。为了便于研究,并消除由于观测量纲的差异及数量级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将样本观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标准化后的变量均值为0,方差为1。

2. 1.3因子分析的步骤

确定因子载荷:主成分法、主轴因子法、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法、因子α提取法等。由于这些方法求解因子载荷的出发点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为此我们就本论文所用到的主成分法寻找公共因子的方法做详细介绍。主成分寻找公共因子的方法如下:假定从相关阵出发求解主成分,没有p 个变量,则我们可以找出p 个主成分。将所得的p 个主成分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记为

,则主成分与原始变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

p Y Y Y ,,,21L (1)

11111221221122221122p p

p p p

p p pp p Y X X X Y X X X Y X X X

γγγγγγγγγ=+++??

=+++??

??=+++?L L LLL

L 式中,为随机向量X 的相关矩阵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因为特ij γ征向量之间彼此正交,从X 到Y 的转换关系是可逆的,很容易得出由Y 到X 的转换关系为:

(2)

11112121212122221122p p

p p p

p p pp p X Y Y Y X Y Y Y X Y Y Y

γγγγγγγγγ=+++??

=+++??

??=+++?L L LLL

L 我们对上面每一等式只保留前m 个主成分而把后面的部分用代替,则㈡式可i ε变为:

(3)

111121211

2121222221122m m m m p p p mp m p

X Y Y Y X Y Y Y X Y Y Y γγγεγγγεγγγε=++++??=++++??

??=++++?L L LLL L 这个式子在形式上已经与因子模型相一致,且之间相互独立,为

),,2,1(m i Y i L =

了把转化成合适的公因子,现在要做的工作只是把主成分变为方差为1的变i Y i Y 量。为完成此变换,必须将除以其标准差(即为特征根的平方根。于是,i Y i λ令,则㈢式变为:

ji i ij i i i a Y F γλλ==,/(4)111112211

221122222

1122m m m m p p p pm m p

X a F a F a F X a F a F a F X a F a F a F εεε=++++??=++++??

??=++++?L L LLL L 这与因子模型完全一致,这样,就得到了载荷A 矩阵和一组初始公因子(未旋转)。②

因子旋转:因子旋转分为正交旋转与斜交旋转,正交旋转由初始载荷矩阵A

左乘一正交阵而得到。经过正交旋转而得到的新的公因子仍然保持彼此独立的性质。而斜交旋转则放弃了因子之间彼此独立这个限制,因而可能达到更为简洁的形式,其实际意义也更容易解释。但不论是正交旋转还是斜交旋转,都应当使新的因子载荷系数要么尽可能地接近与零,要么尽可能地远离零。③

因子得分:因子得分就是公共因子在每一个样品点上的得分。根据因子得

分我们可以知道那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那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要底。

2.2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设计类型,将总变异中的离均差平方和SS 及其自由度分别分解成相应的若干部分,然后求各相应部分的变异;再用各部分的变异与组内(或误差)变异进行比较,得出统计量F 值;最后根据F 值的大小确定P 值,作出统计推断

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H 0为各样本来自均数相等的总体,H 1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若不拒绝H 0时,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间的差异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而不是由于处理因素的作用所致。理论上,此时的组间变异与组内变异应相等,两者的比值即统计量F 为1;由于存在抽样误差,两者往往不恰好相等,但相差不会太大,统计量F 应接近于1。若拒绝H 0,接受H 1时,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间的差异,不仅是由抽样误差所致,还有处理因素的作用。此时的组间变异远大于组内变异,两者的比值即统计量F 明显大于1。在实际应用中,当统计量F 值远大于1且大于某界值时,拒绝H 0,接受H 1,即意味着各样本均数间的差异,

不仅是由抽样误差所致,还有处理因素的作用

方差分析的用途①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②分析两个或多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③回归方程的线性假设检验;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偏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⑤两样本的方差齐性检验等。

3问题分析

我们给出2003年湖北省12个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借助这些指标体系对湖北省12个城市的经济差异作出分析。然后以武汉为中心,根据地理位置将这12个城市划分为四个地区:武汉以东的地区(黄石、鄂州、黄冈)、武汉以南的地区(孝感、荆州)、武汉以西的地区(宜昌、荆门、随州)、武汉以北的地区(十堰、襄樊、咸宁),用方差分析对这四个地区的经济进行分析比较。

4数据处理过程

下表给出的是2003年湖北省12个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为了得出它们的经济的差异,我用多元统计方法里面的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处

理。

表1湖北省12个城市的经济指标

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樊鄂州11662179713661001436005233276724145671257000

28043685065646530974079494735242

31177840836287568915902614874070224

42439891413739612392268252712

547201318042500513450329236

61334493814746923080769145231924749001525809

7755021642360269730551223

81329971313986193753108135527421134921517867

963644596642615450102324766

1062282153941883157001846780633625293657

11169546829337842291104869323523407

12542.7929.6433.2667.3373.7634.32

1342733093050522285992389514535953241888

1474986176181181693072810125240

15324767957610031108523

16651320011220523284297877

1734577969638016933105412301

18875162605069208917218738116

19490530172332418523499267703130

2044841364600399721139025127833120

212623328464838

续表

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咸宁随州1147763855471510833273403603919001123200

2430071889044589200952882728627

3685275034293455511374619063329

41892119157207205362105

53339450077913084282968

6138384237074910264841772512857711149358

72251175417118368282429

813889783537979496462029622768611147595

941262903542185733603999

10176192180018406077213529127703186524

1134891258805703925665833425822

1214.7733.7225.0611.57 6.0620.18

131552961772693199407935899125186524

14691037639111346651004342

155514947416023151116

1619401549154976254215937

17539554415001524224801527

18285255986147008720400011000

1921144195265113320600176461704

20261281860044700146001320023732

21282320181942

注:数据来源于《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

其中1—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万元)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单位:万元)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单位:万元)4—当年合同外资金额(单位:万美元)5—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单位:万元)6—工业总产值(单位:万元)7—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单位:公顷)8—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万元)9—邮政业务总量(单位:万元)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单位:万元)1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单位:万元)12—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单位:万平方米)13—全年新增固定资产(单位:万元)14—全年供水总量(单位:万立方米)15—年末实有铺装道路总面积(单位:万平方米)16—园林绿地面积(单位:公顷)17—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单位:万吨)18—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单位:吨)19—高等学校学生数(单位:人)20—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单位:万人)21—医院、卫生院数(单位:个)

4.1因子分析的结果

由于经济指标太多,不利于我们进行问题的分析,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降维处理。用spss软件可得到上述经济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除了少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低外,其他指标之间均有较强的相关性(全部大于0.3),故可以做因子分析。

继续用spss软件得到因子分析的结果,见下表:

表3总方差解释解释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保留五个公共因子时,公共因子可以解释原始变量90.931%的方差,这样就把一个二十一维的问题降至五维。同时spss软件还给出了因子载荷矩阵,见下表:

表4因子分析的成分矩阵

Component Matrix(a)

a5components extracted.

由上表可以写出特殊因子忽略不计时的因子模型,以第一行为例,有:

标准化地区生产总值≈0.967×fac1+0.143×fac2+0.004×fac3-0.002×fac4+0.010×fac5

此时所得未旋转的公因子实际意义不好解释,对公因子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得到其旋转矩阵:

表5旋转后因子成分矩阵

Undefined error#11408-Cannot open text file"E:\SPSS\en\windows\spss.err":No such file or direct

a Rotation converged in10iterations.

从上表可以看到,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个公共因子基本上反映了地区生产总值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大体可以解释为一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以及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第二个因子主要集中了第二产业的信息,可以解释为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第三个因子也集中了第二产业的部分信息,但较第二因子而言,它对经济的贡献没第二因子重要。第四个公共因子主要集中了各地区公共支出的信息,可以解释为各地区公共支出对经济的影响。由于第五个公因子不好解释,故我们在这不作解释。事实上,这与我们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相符合的。

对原始的二十一个指标提取共因子后,就可以通过分析少数几个公因子来对个城市进行比较研究了。利用spss软件可以得到各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在五个公

共因子上的得分,同时也可以得到各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在五个公共因子上的秩的排序(由于武汉明显比其他城市的各项指标要高出很多,故武汉的综合经济实力是最强的,所以我们在对各城市的经济水平进行综合排名时除去武汉,此举是实用可行的)。

下表即给出了因子得分表以及各城市经济水平在各个公共因子上的排序和综合排名。由于我们只需要研究其综合经济实力,故各因子水平上的排名我们不作过多的说明。由下表我们可以得出这1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从大到小的排名依次为宜昌、襄樊、黄石、荆州、十堰、鄂州、荆门、随州、孝感、黄冈、咸宁。

表6因子得分表

续表

FAC1_1FAC2_1FAC3_1FAC4_1FAC5_1RFAC1_1黄石0.07473-0.08899 1.90908-0.77653-1.152323

十堰-0.42433 2.15839-1.293710.040570.526937

宜昌 2.84656-0.41248-0.650160.10302-0.045211

襄樊0.43304 1.19078 1.510810.851650.553052

鄂州-0.170040.90176-0.44378-1.07731-1.594075

荆门-0.71969-0.232650.794790.362310.5075811

孝感-0.3712-0.7971-0.29784-0.304130.128946

荆州-0.09454-0.302630.186-0.20373 1.951814

黄冈-0.47779-1.17413-0.42057-0.420540.377188

咸宁-0.5308-0.6258-0.71687-1.02574-0.110559

随州-0.56594-0.61715-0.57773 2.45042-1.1433410 RFAC2_1RFAC3_1RFAC4_1RFAC5_1y Ry

黄石419100.141183十堰11153-0.054395宜昌7947 1.385281襄樊22220.649122鄂州371111-0.160736荆门5334-0.276017孝感10576-0.357179荆州6461-0.009854黄冈11685-0.4781510咸宁910108-0.5297211随州8819-0.309558

4.2方差分析结果

接下来我们利用方差分析对我们题中的四个地区的经济进行分析,看各个地区的经济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用spss软件得到下面的多变量检验表:

表7方差分析的多元检验表

b The statisti

c is an upper boun

d on F that yields a lower bound on th

e significance level.

c Design:Intercept+x0

上表给出了几个统计量,由Sig.值可以看到,无论从哪个统计量来看,四个地区的经济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湖北除武汉以为各个地区发展是均衡的。

接着用spss软件可以得到每个公共因子的分析结果,见下表,由表可以看到,五个公共因子的Sig.值分别为0.828,0.336,0.941,0.194及0.216,说明四个地区在五个公共因子上也没有显著性差别。

表8方差分析的组间效应检验表

Tests of Between-Subjects Effects

b R Squared=.365(Adjusted R Squared=.093)

c R Squared=.052(Adjuste

d R Squared=-.355)

d R Squared=.469(Adjusted R Squared=.242)

e R Squared=.450(Adjusted R Squared=.215)

5总结及建议

由因子分析的数据处理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湖北省主要的12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是有差别的,武汉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特大城市,武汉的总体发展水平雄居榜首。近几年,武汉市在加快经济建设、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超常规发展。目前,武汉市形成了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于一体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货物吞吐能力大大增强;城市建设己形成了以内环线为中心、中环开通、外环初显雏形的联结三镇的交通网络。从得分情况看,武汉市人口与劳动力子系统、经济规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科技、教育与文化等子系统与其他城市相比遥遥领先,其“块头”优势为省内乃至华中地区诸城市所无与伦比。

地级城市综合实力层次性明显。从数据处理的十个地级市情况看,大体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宜昌、黄石、襄樊、荆州、十堰等市。这类城市虽有名次之分,但综合实力相当,呈现齐头并进之势。处理的结果表明:宜昌市“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三个子系统均位居地级市前列,黄石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与基础设施”得分第二,襄樊市“人口与劳动力”名次较前,居第二位,十堰市的“社会发展”系统得分则占居鳌头。但各子系统得分较为均衡当属宜昌市。评价情况表明,这些城市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各有建树,有些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实效。

从第二层次看,荆门、鄂州、孝感、黄冈和咸宁等市的综合实力相对偏弱,

在全国评价中属三类或四类城市。但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总体实力正在上升,有些系统得分有较大提高。如荆门市经济发展较快,该系统得分位居全省第四,鄂州市“社会发展”,子系统得分也居第四名。但综合考察表明,在“人口与劳动力”、“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与基础设施”四个系统中,这些城市有的在某一方面较为突出,而其他方面则得平平;有的部分系统得分较高但因少数系统得分过低而拖了“后腿”。说明在城市均衡发展、协调进步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由方差分析的数据处理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以武汉为中心,根据地理位置将这12个城市划分为四个地区:武汉以东的地区(黄石、鄂州、黄冈)、武汉以南的地区(孝感、荆州)、武汉以西的地区(宜昌、荆门、随州)、武汉以北的地区(十堰、襄樊、咸宁)这四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趋于稳定。

为此我们对湖北省各个城市今后的发展作出如下的建议:

我省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居中上游水平,城市化道路变小城镇主导为大城市主导具有较好条件。湖北城市化的发展方针应该是:充分发挥特大城市优势,壮大完善大城市,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发展小城镇。

充分发挥特大城市优势。就是充分发挥首位城市武汉的作用。武汉作为目前我省唯一的特大城市,也是华中和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应在城市化中发挥龙头作用。

壮大完善大城市。宜昌、襄樊、荆州、黄石4个现有50万以上市区非农业人口的大城市要进一步壮大规模,完善功能。其中,宜昌、襄樊要加快向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迈进的步伐,为我省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发动机”和“推进器”的作用。

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城市。我省中等城市规模偏小,小城市实力也很弱。从我省实际出发,要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城市。十堰、荆门、鄂州等几个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要积极向大城市发展,其中十堰要尽快建成大城市。要力争建设一批城区聚居人口在20万以上的中等城市和城区聚居人口在10—20万的小城市。从经济发展角度讲,应鼓励所有县级市向中等城市发展,实行公平竞争。目前已经设立地级市的城市和直管市,要努力发展经济,搞好城市建设,健全城市功能,壮大综合实力,建成名副其实的中等城市。要鼓励和支持一批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县级市和县建成中等城市或小城市。

首先,建设好以江汉平原为腹地的武汉都市圈。武汉的生命线在于江汉平原,江汉平原对武汉市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武汉因江汉平原而兴,也必然不能脱离江汉平原而发展。江汉平原是湖北省的富庶之地,原来评为“十强县市”十之八九在江汉平原,它们在武汉以西形成半月形拱己之势,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和功能分工上比较容易与武汉市实现一体化发展格局,成为武汉进一步发展可依托的厚实的腹地。在江苏省,为什么省会南京的经济实力会被省内的苏州、无锡超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南京周围都是较穷的农村,而苏南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则是全国最富饶的地区,形成连片中小城市群,所以苏州、无锡具有坚实的腹地,具有了超越南京的基础和条件。现在搞的“武汉都市圈”主要包括东部地区,江汉平原只覆盖了东半部,而江汉平原最主要的两个城市荆州、荆门没有包括进去,其理由是这两个城市空间距离与武汉远一些。实际上,高速公路到荆州只需2个半小时,这比到天门的时间不会长多少。而2002年9月长荆铁路通车后,武汉到荆门的距离被“拉”直了,而且“十一五”期间,武汉到荆门的高速修通之后,往来会更方便,所需时间与到荆州相同。因此,建议将荆州、荆门两市纳入“武汉大都市圈”范围,以利江汉平原的整体发展,构成武汉市完整的腹地,实现武汉市与江汉平原的良性互助,共同发展,早日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城市密集区。

其次,还要建设宜昌都市区和襄樊都市区。武汉都市区覆盖鄂东地区和江汉平原,宜昌都市区覆盖鄂西南,襄樊都市区覆盖鄂西北地区。要通过三大都市区的建设,优化我省区域城镇布局,加强都市区内城镇布局网络化,统筹安排区域内重要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努力发挥集约效应、突破作用和“拳头”功能,以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当然,提“一主两副”并不是不重视其他大城市的发展,而是更准确地调整各个城市的定位,以利于各大城市和其他中小城市更快地发展。目前的大城市中,荆州、黄石能发展多快就鼓励、支持发展多快,未来10年如也可以发展成为特大城市,那当然是大好事,但目前不宜做“空头”规划。到2020年,荆州、黄石将建设成为特大城市。十堰市应继续作为大城市支持发展。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提法,是从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是为了给各个城市准确定位,搞好城市建设中的布局,促进所有城市的发展,这与行政级

别无关,不存在谁高谁低、谁大谁小的问题,更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各城市应树立全局意识,充分认识自身的经济、区位、资源、人员、历史等因素,选择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功能,既要有竞争观念,又要考虑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加强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分工越明确、协作性越高,其功能也就越强大,城市发展就越快。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2]何晓群编著.《多元统计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Richard A.Johnson Dean W.Wichern著.陆璇葛余博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

版.

[4]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5]宇传华编.《SPSS与统计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6]罗积玉邢瑛.经济统计分析方法与预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毕业优秀论文格式

附件7 武汉理工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学院(系):××学院 专业班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排版,专业论文写作修改降低论文重复率制作答辩幻灯片 请联系Q 2861423674 淘宝搜索@文天下 https://www.360docs.net/doc/2013053792.html,/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囗,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囗。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年月日 导师签名: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设计(论文)题目: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查阅不少于×篇的相关资料,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篇,完成开题报告。 2、×××××××。 3、×××××××。 4、完成不少于××××字的英文文献翻译。 5、完成××××论文(设计说明书、××张图纸)。 必读参考资料: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院长签名(章)____________ _

武汉理工大学开题报告格式

附件6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设计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设计的目的是:目前各种电池在出厂前都要对电池性能进行测试,对其进行多次的充放电实验。但是传统的锂电池组充放电设备一般都用耗能电阻或者可控电子负载,这样电能白白以热能的形式损耗掉了,环境的温度也会因此而升高,这就恶化了设备的工作环境,间接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所以国内外的电池行业都需要一种新型的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动态性能好的测试装置。纵观目前采用的放电装置可以分为3类:电阻耗能式、能量再利用式和有源逆变式。电阻耗能式结构简单,精度和可操作性高,但是浪费了大量的电能且体积笨重;能量再循环式将电池的能量放到别的电池中存储,节约了能量,稳定性、精度、可靠性和安全性都相对电阻式有所提高,但是电池的充电阶段分为涓流阶段、恒流充电、恒压充电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充电功率不同,使得能量均衡电池被反复无规律的充电放电,极大的降低了它的使用寿命,系统也必须对能量均衡电池的各项数据进行检测,增加了测试系统的工作量;有源逆变式放电设备是通过整流/逆变电路将电池能量回馈到电网,也能有效减少电池测试过程中所放电能的损耗,而且可以是实现AC/DC双向流动,用一套设备就可以完成对电池的充放电测试。这样的一体化设备分为单相和三相两大类,目前在国内三相并网技术不算成熟,逆变设备主要通过基于高频的SPWM技术的单相逆变系统,而在大容量的测试系统中,单相系统或许会影响局域网中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且使得三相供电系统不平衡。在欧美国家,并网技术起步早,技术成熟,早就大量应用于太阳能发电中,而且大功率三相逆变并网型电池放电测试设备早已推出市场。 锂电池在化成过程中,对充放电电流电压测试有很严格的要求,一旦电压超限额不但会损坏电池,还可能发生爆炸,测试系统需要可靠的避免过冲、过放现象。综上,具有高准确性、高可靠性、自动化程度高、充放电一体化的大功率三相可并网电池测试系统是电池测试系统发展的趋势。 为了迎合这一趋势,本次课程设计设计一个锂电池充放电双向可控设备,并且能把锂电池的能量经过三相逆变回馈给电网,暨能量回馈型放电设备。这种设备能完成对锂电池的充放电任务,电能回馈到了电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大大减小电池测试过程中对电能的损耗,杜绝了环节温度过高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设计的意义是(理论或实际):锂电池的功率比和能量比这两个作为蓄电池直接反应电池性能的主要参数具有常规蓄电池不可比拟的优势,一经研发成功就被看好,认为其有巨大潜力。锂电池的循环充电寿命远高于常规电池,也非常适合于大企业的备用电池和电压调峰用电池。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高能量比和高功率比的蓄电池。随着新技术的诞生和完善,性价比不断提高,锂电池定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各大知名公司和政府比如美国政府、索尼、三洋电机、三星、SDI都在锂电池上投入巨资。国内也在动力电池方面投入约22亿美元,这些动向都表明动力电池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常规电池化成和测试系统,放电能量均是通过功率电阻消耗掉,不仅白白浪费能量,而且测试环境温度升高,降低测试精度和可靠性,调试人员工作条件也很恶劣。假如设计一个一体化测试设备,对锂电池放电能量以逆变形式回收,从而大大减小电池测试过程中对电能的损耗,也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精度。这种一体化设备在锂电池拥有巨大社会需求量的今天,自然意义重大。

多元课程论文_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论文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多元统计分析 班级:统计1203 姓名:李犁 学号:1304120724 2015年7月

目录 1.引言 (3) 1.1研究问题的背景 (3) 1.2研究问题的目的 (3) 2.分析方法的简单介绍 (4) 2.1主成分分析 (4) 2.1.1主成分分析的思想 (4) 2.1.2主成分分析的几何意义 (4) 2.2聚类分析 (5) 2.2.1聚类分析的思想 (5) 2.2.2聚类分析的过程 (5) 3.农村居民收入的多元统计分析 (5) 3.1主成分分析 (5) 3.2聚类分析 (7) 4. 农村居民支出的多元统计分析 (9) 4.1 主成份分析 (9) 4.2聚类分析 (11) 5. 结论 (13)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的相关问题,利用spss软件,首先对农村居民收入进行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网络实时数据,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几个重要因素。再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按照农村居民不同的收入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聚类,分出几个不同的收入等级。然后对农村居民支出情况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影响收入的因素,再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不同的支出等级,最后将收入与支出综合分析,大致得出结论,我国实际的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支出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1.引言 1.1研究问题的背景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人口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比任何国家都重要,小康目标能否全面实现,重点、难点在提高人民收入,要实现农村稳定,农民小康和农业现代化,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2000年,在国家连续三年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居民消费保持了稳中有旺的运行态势。但是从城乡消费结构来看,农村消费明显不如城市消费活跃。农村消费之所以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停滞不前以及受到农村传统消费观念的主导 1.2研究问题的目的 劳动者报酬收入和家庭主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的农民收入有着很大不同,另一方面,经济改革使得地区之间、农民内部之间的富裕家庭和贫穷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二元思维”造就了经济发展层面上的“两个中国”-----“城市中国”和“农村中国”,“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即农民利益和平等待遇问题,“三农”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客观准确的分析这些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因此,本文试图用多元统计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来源及消费支出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武汉理工大学影视鉴赏论文范文

还在为郭静舒老师的影视鉴赏焦头烂额的孩纸们,学长来救你们了。 SOS 课程特点:①告诉你那几次点名,不来就死定了;②作业多但分数还好。 课堂放过的影片有《狗的生活》、《雨中曲》、《魂断蓝桥》、《拯救大兵瑞恩》、《办公室的故事》、《沉默的羔羊》,格式如下。 2011~2012(1)周四① 影视鉴赏考试 姓名: XXX 专业: XXX 一、以课中所放影片为例,谈一谈三种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的运用。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中是"剪接"的意思,随后到了俄国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广泛运用。 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美学原则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起来的手段,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 凭借蒙太奇手段的运用,电影的叙述在时空的运用上取得极大的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蒙太奇可以产生演员动作和摄影机动作之外的第三种动作,从而影响影片的节奏。 综上所述,可见电影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而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是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段。运用蒙太奇手法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大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从而增强了电影艺术的感染力。 蒙太奇具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可划分为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叙事蒙太奇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

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这种蒙太奇组接脉络清楚,逻辑连贯,明白易懂。叙事蒙太奇包含的具体技巧: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颠倒蒙太奇、连续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是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涵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其目的在于激发现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表现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几种具体技巧: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理性蒙太奇是通过画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通过单纯的一环接一坏的连贯性叙事表情达意。理性蒙太奇与连贯性叙事的区别在于,即使它的画面属于实际经历过的事实,按这种蒙太奇组合在一起的事实总是主观视像。理性蒙太奇又包含下述几种具体技巧: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思想蒙太奇。其中前一种是叙事手段,后两类主要用以表意。 1.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 影片《魂断蓝桥》中最经典的蒙太奇镜头便是结尾“玛拉自杀”这一段。玛拉一脸绝然地向桥上经过的军用车队快步走去,军用车队开着车灯,一辆辆驶过桥面,镜头在玛拉的脸和卡车头之间不停地切换,重复交叠,这种交叉蒙太奇手法加上黑白影片独特的沉重感,不需要语言与文字的任何说明,构成了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而且节奏越来越快,配合紧张的音乐,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使人明确的感觉到了玛拉的命运。没有一个直接表现玛拉死亡的镜头,只在一声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武汉理工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111111111111111111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设计(论文)题目:户籍制度对我国公共医疗均等化的影响与应对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二、户籍制度和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一)我国户籍制度的基本概念 1户籍制度的含义 2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变迁 (二)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分析 1公共服务的含义 2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3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意义 4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因 (三)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及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联 三、我国医疗服务均等化现状 (一)城乡卫生医疗服务有关政策回顾 (二)城乡卫生医疗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分析 (三)城乡卫生医疗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原因分析 四、户籍制度对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影响

(一)城乡二元制结构:收入差距大 (二)城乡二元制结构:医疗保障制度差异 (三)城乡二元制结构:医疗基础设施不到位 (四)城乡二元制结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位 五、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条件下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目的 (二)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责任 (三)破除城乡户籍二元结构,縮小居民的收入差距 (四)建立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制度,完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 六、结束语 七、参考文献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论文不少于1万字。 2、参考文献不少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两篇。 3、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章的撰写工作。 4、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深刻,理论联系实际。 5、要有一定的创新观点,杜绝抄袭现象 必读参考资料: [1] 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2]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M].法律出版社,2004. [3]单双.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困境与出路[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许玉明.中国二元户籍制度下不公平分配现实的批判与改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6). [5]李慧娟.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1. [6]张冬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D].海南大学,2010 [7]王谦.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原因分析和政策取向[J].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模电课设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张亚男专业班级:通信1104班 指导教师:李政颖 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初始条件:TEC半导体制冷器、UA741 运算放大器、LM339N电压比较器、稳压管、LM35温度传感器、继电器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一、设计任务:利用温度传感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和Tec(Thermoelectric Cooler, 即半导体致冷器)等设计一个温度控制器。 二、设计要求:(1)控制密闭容器内空气温度 (2)控制容器容积>5cm*5cm*5cm (3)测温和控温范围0℃~室温 (4)控温精度±1℃ 三、发挥部分:测温和控温范围:0℃~(室温+10℃) 时间安排:19周准备课设所需资料,弄清各元件的原理并设计电路。 20周在仿真软件multisim上画出电路图并进行仿真。 21周周五前进行电路的焊接与调试,周五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温度控制系统原理电路的设计 (3) 1.1 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总述 (3) 1.2 方案设计 (3) 2.单元电路设计 (4) 2.1 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转化单元——温度传感器 (4) 2.2 电压信号的处理单元——运算放大器 (5) 2.3 电压值表征温度单元——万用表 (7) 2.4 电压控制单元——迟滞比较器 (8) 2.5 驱动单元——继电器 (10) 2.6 TEC装置 (11) 2.7 整体电路图 (12) 3.电路仿真 (12) 3.1 multisim仿真 (12) 3.2 仿真分析 (14) 4.实物焊接 (15) 5.总结及体会 (16) 6.元件清单 (18) 7.参考文献 (19)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模板

武汉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 学院(系):××学院 专业班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囗,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囗。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年月日 导师签名: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孔刘林专业班级:工力0602班指导教师:朱四荣工作单位:理学院 设计(论文)题目: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查阅不少于15篇的相关资料,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完成开题报告。 2、×××××××。 3、×××××××。 4、完成不少于2万字英文(5000汉字)印刷符的英文文献翻译。 5、完成12000字的研究论文 必读参考资料: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院长签名(章)

武汉理工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目录 摘要 (181) Abstract (182) 1 绪论 (183) 1.1 ××× (183) 2 空气燃烧火焰空间的数值模拟 (183) 2.1 数值模型 (183) 参考文献 (185) 致谢 (186)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论 文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山东省十一城市综合实力统计分析摘要:本文根据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的概念,并利用2009年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截面数据,就山东省11市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其次,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根据行政区域划分的11个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各市经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城市经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一、引言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处于核心和龙头的地位,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解决当前和未来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山东经济发展显示出不平衡的态势,鲁东的少数几个城市GDP几乎占据全省三分之二[1]。很显然,山东省各市的城市化水平也存在显着差异, 青岛、济南等的城市化水平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泰安和滨州则相对落后。随着黄河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山东作为沿海省份必须清楚的看到发展差异并找出差异形成的原因,通过核心城市的优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是现实提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以及区域的概念,根据区域的行政划分,从山东省11个市出发,利用2009年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截面数据,首先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11个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和排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各市经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相关措施。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毕业论文

四川理工学院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中国国有控股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评价 学生:雷鹏程何君李西京 曾学成白俊明 专业:统计学 指导教师:柏宏斌 四川理工学院理学院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中国国有控股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评价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国有控股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对反映行业经济效益的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产品销售率等五个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反映行业盈利能力和市场能力的两个综合指标。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反映经济效益的各指标的内部结构,表明行业经济效益主要由盈利能力和市场能力两个公因子决定。根据各行业在盈利能力上的得分和市场能力上的得分将工业行业分为五类,并对各行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然后用聚类分析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表明综合评价较为客观合理。最后,本文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行业掌控着国家工业发展命脉,对国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因此,考核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对挖掘重点行业和弱势行业,提高整个国有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企业或行业的经济效益由众多因素来刻

画,目前反映行业经济效益主要有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产品销售率等五个经济指标1。这些众多指标虽然能从多方面对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考察,但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在损失少量信息的前提下,设计一个或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并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对工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能够简化问题。此外,挖掘出反映经济效益的众多指标的内在基本结构,有助于指出各行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决定因素及瓶颈,也有助于对各行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二、文献综述 大量国内文献从灰色系统理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等理论与方法,考察了中国各行业、企业或地区经济效益的研究与综合评价。华中生、梁梁等用模糊聚类方法与数据包络分析分类法考察了合肥工业行业的经济状况,将各工业行业按经济效益的状况分为高、较高、一般、较差和差等五类[1](华中生、梁梁,1995)。王树岭等人利用TOPSIS 模型,对吉林省轻工业17个主要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排序,确定出相应的优势行业(王树岭等,1999)。本文以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主要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再次对各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法来验证综合评价的结果。 三、数据来源 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较多,不同文献中选取的指标不尽相同。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五个指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产品销售率,分别记为1X 至5X 。总资产贡献率(1X )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资产负债率(2X )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也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X )反映投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成本费用利润率(4X )反映企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产品销售率(5X )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选取39个主要工业行业的数据整理如附录表1所示。 四、模型基本理论建立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理论 设对某一事物的研究涉及p 个指标,分别用1X ,2X ,…, P X 表示,这p 个指标构成的p 维随机向量为),,(21'=P X X X X Λ。设随机向量X 的均值为μ,协方差矩阵为∑。 对X 进行线性变换,可以形成新的综合变量,用Y 表示,也就是说,新的综合向量 1 《国家统计年鉴2009年》用这五大指标来反映工业行业的经济效益。

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数学建模课程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数学建模课程论文 题目:金属板切割问题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选课老师:黄小为 2014年6月23日

金属板切割问题: 在一个金属板加工车间内将要从尺寸为48分米×96分米的大块矩形金属板上切割下小块的金属板。此车间接到订单要求为:生产8块大小为36分米×50分米的矩形金属板,13块大小为24分米×36分米的矩形金属板,以及15块大小为18分米×30分米的矩形金属板。这些金属板都需要从现有的大块金属板上切割下。为生产出满足订单要求的金属板,最少可以使用多少块大块金属板?

摘要 本文介绍了金属板切割问题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要求对车间生产切割金属板的方式进行数学规划,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可以采用穷举法和实际意义相结合的方法,找出题目的隐含条件,通过各种搭配找到合理的切割金属板的模式。 在找到各种模式后,通过建立非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以模式为基点,将本题中的订单转化为切割金属板的各种约束条件。最后通过LINGO软件中的数学规划模型求解功能求解出目标函数值,并且通过验证证明,该模型求解出的最少原料使用量与具体切割方式是完全满足题目要求的。 关键词:切割方式;非线性规划;LINGO

1.问题要求 本题主要是讨论金属板的最优切割方式,并拟定最合理的方案使工厂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由已知条件知道工厂需要将一块完整的大矩形金属板切割成多块不同的小矩形金属板,并且已经给出了所需产品的尺寸和数量。从经济方面来看,金属板材料是最大的成本因素,因此,建立出的模型必须要遵循着节约材料的原则,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最合理的切割计划。 2.模型假设 (1)假设车间是以减少原料投入为主要节省方式。实际上,金属加工生产中的余废料价值远远小于完整的原料价值,因此这样假设确立了模型是以最小原料使用量为目标。 (2)金属切割时不发生原料总面积减少。在生产实践当中,由于切割工艺问题, 在切割板材是会使切割线位置出现原料耗损(如融化,形变等)。在模型中假设这种耗损不存在。 (3)不考虑切割方式增加所带来的成本成本增加。作为简单的直线切割问题,生产模式的增加对设备要求、人力要求很少,因此对成本的增加微乎其微可以忽略,即不限制切割模式的数量。 (4)假设所有原材料的大小规格完全一致,这样假设避免一些不确定因素对模型求解时的不利影响,简化模型。【1】 3.模型建立 符号说明 z 原料使用量 i x (i =1,2,3,4,5,6) 第i 种方案所用的原料数 A )(5036dm ?产品 B )(3624dm ?产品 C )(dm 3018?产品 问题分析 根据题目可知,即将原料)(dm 9648?的金属板材切割成A 、B 、C 三种样式

单片机课程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单片机实训报告

第一章绪论 (2) 1.1概述 (2) 1.2课程设计任务 (2) 第二章硬件系统设计 (3) 2.1单片机最小系统 (3) 2.1.1 STC89C52的介绍 (3) 2.1.2 stc89c52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的介绍 (4) 2.2矩阵键盘模块 (5) 2.3数码管显示单元 (5) 2.4 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 (6) 2.5蜂鸣器单元 (7) 第三章软件设计 (8) 3.1数码管实验 (8) 3.1.1循环数码管显示0—F程序设计结构图: (8) 3.1.2 59秒倒计数流程图 (9) 3.2 矩阵键盘流程图 (10) 3.3 LCD1602滚动显示年月日时分秒 (11) 3.4 AD转换, (12) 3.5家电遥控器 (13) 第四章调试结果分析 (14) 4.1数码管调试及分析 (14) 4.1.1循环数码管显示0—F (14) 4.1.2数码管59秒倒计数 (15) 4.2矩阵键盘 (15) 4.3 LCD1602滚动显示年月日时分秒 (16) 4.4 AD转换 (16) 4.5家电遥控器 (17) 第五章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自动控制技术也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和应用,而这些自动控制技术的核心技术就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它以其高可靠性、高性价比、低电压、低功耗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等领域。而51单片机系列以其超高的性价比深受广大电子爱好者和开发者以及大学生群体的欢迎。故而本次课程设计采用STC89C52单片机。 1.2课程设计任务 必做项目(这是每个学生必做的任务): 1.基本系统:在51单片机开发系统PCB电路板上完成电子元器件的焊接、调试、程序下载,并实现数码管显示、矩阵键盘扫描、中断程序、定时器程序、串口通讯等基本功能; 2.显示功能:焊接电路并实现对1602液晶屏的显示功能,要求能滚动显示字符; 3.输出控制:焊接电路并实现对继电器的控制功能; 4.数据采集:焊接电路并实现对AD0832的数据采集功能; 选做项目(以下任选一): 1.家电遥控器:实现对红外接收管和发射管的控制功能,要求能够学习遥控器的红外码,并能发射相应的编码,实现红外遥控器的功能。 2.增强显示:实现光魔方的功能,要求搭建不少于8*8*4单元的光魔方,能够动态显示字符。 3.空气质量监测:实现对室外空气PM2.5浓度测量,要求能够实时读取PM2.5模块数据计算浓度,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中,或者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到PC机中显示,或者超过设定值启动电机模拟开关窗。 4.入侵在线报警:要求通过采集远红外传感器数据,自动触发相机模块抓拍,照片发至PC或网络中。 5.穿戴式设备控制:对陀螺仪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要求能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传感器加速度值,识别基本动作触发继电器开合,模拟启动外部设备。 6.智能台灯:根据环境光强度自动调节LED亮度,通过光敏元器件采集环境亮度,通过PWM方式控制LED灯亮度。定时自动开灯,设定开灯时间,到时间由暗逐渐变亮。通过门控检测夜晚有人回家时自动开启LED灯等功能。 7.火灾在线探测:采集烟感/异味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判断有无火情,继而控制继电器动作同时通过无线发送信息到PC或网络中。 8.智能门磁:设计门磁开关,一端安装门上,另一端安装在门框。读取霍尔传感器输出,确定门开合状态,并在门状态变化时发送提示信息到PC或者网络中。 9.智能窗帘:根据光强变化、夜晚休息、人离开等多种条件自动开闭窗帘。可以设计导轨及电机控制机构。 10.智能信息提示:每天早上自动搜集门户网站头条新闻、当天天气情况等,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数码管显示的K型热电偶温度 计的设计与仿真 学院(系):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信息工程xxxx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囗,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囗。 作者签名:年月日 导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系统的设计。利用转换芯片MAX6675和k型热电偶,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模拟SPI的串行通信方式输送数据,在通过单片机处理数据,最后由数码管显示数据。 本文采用了带有冷端补偿的温度转换芯片MAX6675、K型热电偶、89C51单片机、数码管等元器件设计了相应温度采集电路、温度转换电路、温度数码管显示电路。结合硬件电路给出了相应的软件设计,测温精度可达到0.25℃。本系统的工作流程是:首先热电偶采集温度,数据经过MAX6675内部电路的处理后送给单片机进行算法处理,最后通过数码管电路显示出测量温度。本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了proteus的调试和仿真,实现了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热时间常数冷端补偿

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论文.doc

HUNAN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有关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分析指导老师: 学生名字: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经济统计 学院名称: xxx学院

目录 概述 (1) 一、引言 (2) 二、数据概述系 (2) 三、分析方法 (3) 四、数据分析 (3) (一)相关分析 (3) (二)因子分析 (10) (三)聚类分析 (15) 五、分析与建议 (18) 六、心得体会 (19) 参考文献 (20)

有关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分析 概述 生活离不开消费,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消费也在逐渐变化,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异,消费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此篇论文主要目的是利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借助spss软件,对我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我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与统计指标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等8个指标之间的一些联系。并且通过因子得分,计算并排列出消费因素的综合得分,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做一个大致分类,进而对各个地区分类后的情况做一个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文献以及资料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

一.引言 消费在宏观经济学中,指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与经济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终阶段,是生产者生产产品的目的和导向。如果没有了消费,生产的存在也会变得毫无意义,消费促进了生产,给生产带来了源动力。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并且消费促进了货币流通,提供了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拉动了经济增长,最终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是国民经济保持增长的动力,只有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才能促进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的增长,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的需求,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 故消费和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不但可以直观了解到我国总的消费趋向,各地区不同的消费主导因素,还能客观反映我国总的生活水平也就是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统计年鉴中的八项指标: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囊括了居民消费的全部项目,居民日常消费可以清楚地从数据中了解到。再通过分析和整合,最终可以大致分析我国总体的消费倾向以及各个地区的异同点。再结合文献资料了解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进而对我国的总体消费水平做一个最终概括。 二.数据概述 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指标:

武汉理工大学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论文

湖北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多元统计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各地区主要的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进而可以得出湖北省12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由因子分析的结果可知,这12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从大到小的排名依次为武汉、宜昌、襄樊、黄石、荆州、十堰、鄂州、荆门、随州、孝感、黄冈、咸宁。由方差分析的结果可知,以武汉为中心,根据地理位置将这12个城市划分为四个地区:武汉以东的地区(黄石、鄂州、黄冈)、武汉以南的地区(孝感、荆州)、武汉以西的地区(宜昌、荆门、随州)、武汉以北的地区(十堰、襄樊、咸宁)这四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趋于稳定。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为湖北省经济的稳步发展出一份薄力。 关键词经济指标;因子分析;方差分析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ubei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bstract B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Hubei region of the 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for factor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thus can reach12cities in Hubei Province i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ranging from factor analysis of the results,This12cities in the overall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smallest order of the rankings Wuhan,Yichang,Xiangfan,Huangshi,Jingzhou,Shiyan,Ezhou,Jingmen, Suizhou,Xiaogan,Huanggang,Xianning.By analysis of variance to the results,with Wuhan at the center,according to this location12cities is divided into four areas:the area to the east of Wuhan(Huangshi,Ezhou,Huanggang),in the area south of Wuhan (Xiaogan,Jingzhou)Wuhan west of the region(Yichang,Jingmen,Suizhou),the area to the north of Wuhan(Shiyan,Xiangfan,Xianning)The four area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stable.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we will be able to Hubei's stead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thin edge. Key words:Economic indicators;Factor analysis;Analysis of variance

武汉理工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上课讲义

学号:0121206120102 课程设计 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学院:土建学院 班级:土木 zy1202 姓名: 学号: 0121206120102 指导老师: 2015年1月18日

目录 一、设计资料 (1) 二、设计荷载 (1) 三、主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1) 四、预应力钢束面积的估算及钢束布置 (4) 五、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7) 六、截面强度计算 (9) 七、钢束预应力损失估算 (11) 八、预加应力阶段的正截面应力验算 (15) 九、使用阶段的正应力验算 (18) 十、使用阶段的主应力验算 (21) 十一、锚固区局部承压验算 (23) 十二、主梁变形(挠度)计算 (24)

贵州道真高速公路桥梁上部构件设计 一、设计资料 1、初始条件:贵州道真高速公路桥梁基本上都采用标准跨径,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20 m 空心板、1.25m 板宽,计算跨径19.5m ,预制长度19.96m 。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此梁。 2、材料:(1)混凝土:C40混凝土,MPa Ec 41025.3?=,抗压强度标准值 MPa f ck 8.26=,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f cd 4.18=,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f tk 40.2=,抗拉强度设计值MPa f td 65.1=。 (2)非预应力钢筋:普通钢筋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 a sd MP f 280=;箍筋采用R235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a sd MP f 195=。 (3)预应力钢筋公称直径为15.24mm ,公称面积为140mm2,抗拉标准强度 a pk MP f 1860=,MPa f pd 1260=,弹性模量Ep =1.95×105Mpa ,低松弛级。 二、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为公路-I 级,结构重要性系数0γ取1.0。荷载组合设计值如下: kN Q 76=跨中m kN M .399=汽m kN M .710=恒m kN M .1395=跨中kN Q j 3720=00=j M m kN M .10254/1= 三、主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格式要求

页眉内容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格式要求 1 来稿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内容必须包括(按顺序)题名(不超过20字)、中文摘要、关键词(3—6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请在首页页脚处写明论文所属项目、基金及其编号等信息,并另页附作者电话、通信地址、作者中英文简介:作者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和学历;城市名:作者单位(邮编)及E-mail。 2 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论文内容,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 3 摘要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具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中文摘要以200—300字为宜,英文摘要以100—150 words为宜。引言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言最好不要分段论述,不要出现插图、表格和数学公式的推导。 4 文章标题层次的划分如下:1,1.1,1.1.1,,一律左顶格书写,引言不排序号。 5 文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注意区分文种、大小写、上下角标、正斜体,易混淆的字母用铅笔作出标注。 6 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应顺序给出图名、表名(表用三线表)。凡表头的项目及图上的坐标由物理量及符号和单位组成时,应用斜线分开,例如体积V/m3,波长l /nm,文中公式请按顺序编号,编号居右。 7 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 ①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②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③专著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作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页码.④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⑤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 ⑥技术标准:主要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⑦电子文献: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获取和访问路径. 文献作者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 et al”;外文作者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 8 请勿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 1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地区经济指标研究 09统计班徐晓旺 【摘要】 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指标是评判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搜集的相应数据建立数据库,基于主成分分析、同时运用聚类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对全国各地区的经济状况进行综合指标分析。研究各省经济发展在全国的分布特征、筛选出具备可对比性的指标,进而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同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地区经济指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的车轮将会继续滚动。在整体水平提升的同时不难发现:我国各地区间发展势必存留着一定的差距,了解其具体的分布特征注定会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挖掘的信息。结合对进出口总额、居民消费水平等9个经济指标的研究,致力于分析各地区硬件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状况的异同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本文将对中国31个省份地区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众多指标做降维处理并赋予各主成分以实际意义以获取综合性指标;进而,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通过聚类分析法把我国的31个地区分类;最后,根据聚类的结果建立判别函数同时运用判别分析将新疆、广东两个省份归类。 二、主成分分析 搜集到的经济指标为: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邮电业务量、客运量、货运量、公交车运营数、居民平均工资和居民消费水平这九项指标。 在运用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开始分析前首先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通过SPSS的操作,得到了如下的总方差分解结果(见表一): 表一

由表一中结果可以看到保留2个主成分为宜,这2个主成分集中了原始9个变量信息的88.392%,可见效果比较好,这样原来的9个指标就可以通过这2个综合指标来反映。此时,这2个主成分就起到了降维的作用。通过SPSS进一步的操作还可以得到如下的主成分系数矩阵(见表二): 表二 由表二可以得出前2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为: Y1 = 0.852 X1 + 0.979 X2 + 0.821 X3 + 0.957 X4 + 0.885 X5 + 0.742 X6 + 0.967 X7 + 0.226 X8 + 0.513 X9 Y2 = 0.393 X1 - 0.113 X2 - 0.419 X3 - 0.032 X4 - 0.233 X5 - 0.483 X6 + 0.109 X7 + 0.915 X8 + 0.786 X9 通过对上述线性组合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在主成分1中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邮电业务量、客运量、货运量和公交车运营数这几项指标的系数明显比主成分2的系数大,可以将Y1归类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硬件基础指标;在主成分2中平均工资和消费水平指标的系数最大,可以将Y2归类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居民生活指标。 这样就将繁冗的9个指标归结为上述2个,这两项指标相互作用,共同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主成分得分如下(见表三): 表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