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病人的健康教育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健康教育

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健康教育第一节肾病内科病人健康教育一、肾活检穿刺术病人健康教育肾活检病理检查是肾脏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肾活检的病理诊断已成为肾内科临床医生对肾脏病病人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
临床医生广泛采用超声定位,用穿刺针经皮肾活检穿刺法,穿刺点一般选在肾下极稍偏右侧,此处能最大限度的避开肾门附近的大血管及肾盂肾盏,减少肾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灵活的优点。
【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无症状性蛋白尿、血尿、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肾炎。
2.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未控制的出血性疾病、精神病或不合作者、先天性孤立肾、肾肿瘤、肾周围脓肿、肾积水、充血性心力衰竭。
(2)相对禁忌证:过度肥胖、高度水肿、严重贫血、高血压(160/110mmHg),肾盂肾炎、肾结核、泌尿系先天畸形。
【健康教育要点】1穿刺前健康教育(1)心里指导:详细说明肾活检穿刺术的目的、意义、手术过程、术前准备内容及国内外开展情况,并利用现身说法让病人理解肾穿刺是一项常规普及性的检查,肾穿刺并非手术,穿刺时一般不会感觉疼痛,取出的微量肾组织不会对身体产生明显影响,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2)术前准备指导:告知病人穿刺前一晚如有睡眠障碍可口服地西洋,以保证睡眠质量.术前持续血压增高者需给予泵入降压药,直至血压平稳。
术前一日常规检查生化、凝血功能,如有凝血机制障碍者需推迟手术日期.有感冒、咳嗽、发热及便秘应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为避免局部皮肤感染,穿刺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洗澡,清洁皮肤,如体质虚弱不能洗澡,应局部皮肤清洁。
(3)憋气训练指导:告知病人穿刺前一天需要练习憋气,因为穿刺需要在病人屏气时进行,以防止在穿刺时因呼吸上下移动划伤肾脏,导致出血.指导病人练习时取俯卧位,于正常吸气末屏住呼吸半分钟,然后缓慢呼出余气,放松身体,重复练习直至掌握为止。
告知在肾穿刺时,要配合医生的口令进行.(4)床上排尿训练:告知病人术后由于体位的改变,可出现排尿不畅或无法排尿的情况,因此,术前需要在床上取平卧或俯卧位练习排尿、防止发生尿潴留,穿刺前一天至少练习在床上排一次尿,掌握改变体位后的排尿方法。
尿路感染的健康教育指导

尿路感染的健康教育指导1.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为了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避免易感因素并充分利用人体的防御机制。
大量饮水可以刺激肾脏排泄尿液,有利于细菌的排出。
每天应该饮用大量的水,并且每2-3小时排尿一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
此外,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为主,多食用含水分的新鲜蔬菜、瓜果等。
同时,应该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温性食物,如葱、蒜、韭菜、胡椒、生姜、羊肉、狗肉、兔肉和油腻食物等。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方面。
如果已经感染,应该在急性期的发热和尿化验异常时卧床休息。
在恢复期,应该适度参加体力活动,避免过度疲劳。
活动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但是不能过度劳累。
3.如果已经发现泌尿系感染的病人,应该在足够的疗程期内足量用药,不可以掉以轻心。
间断治疗或过早停药,就有可能迁延不愈转为慢性。
一般要求,在症状完全消失,尿液检查恢复正常后,还要继续用药3~5天,停药后每星期复查一次尿液,连续3次以上未见异常方可认为基本痊愈。
如果频繁发生尿路感染(≥3次/年),可以在全量治疗清除菌尿之后,长期给予小剂量抗生素预防复发。
4.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甲氧苄氨嘧啶/磺胺和喹诺酮类药。
甲氧苄氨嘧啶/磺胺具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与磺胺药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因此作用大幅度提高。
但是易产生耐药性,应避免单独使用,并注意服用后的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口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不良反应少,耐受良好。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头痛、眩晕等,偶尔会出现抽搐等精神症状,停药后会消退。
但是所有喹诺酮类药在未成年动物中可引起关节问题,因此应谨慎使用。
中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如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均衡饮食等,也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6)对于留置导尿的患者,抗生素可以推迟尿路感染的发生。
但超过3天后,药物预防无效,留置导尿易导致细菌感染。
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

【 关键词】 女性 尿路 感染 健康教育
① 有尿意时 , 时排尿 , 及 不要 憋 尿 , 晚 临 睡 每
四川. 尿 路 感 染 以下 尿路 感 染 ( 道 炎 、 胱 炎 ) 主 , 泌 尿 系 统 2 5 防止 尿 潴 留 尿 膀 为 是
维普资讯
・
1 6・ 9
Jun lfCii l n xeietl d ieV1 、 . Ma .0 8 o ra l c dEpr na Mein o. o naa m c 1.f 5 o y 20
女性 尿 路感 染患 者 的健 康 教 育 方 法
路 感 染 防 治尤 为重 要 。 察 : 性 泌 尿 系感 染 的彻 底 治 愈 是 长 期 的 事 情 , 追 踪 观 察 。如 慢 应
2 健康教育 内容
在停药后 6 9 内症状再现 , ~ 周 应视为重新感染或原病复发 , 要再
许多患者在用药 1~2d症状 即缓解 , 用药连续半年左右。停药后 的半年里仍要 每月复查尿液 , 有复发
彻底 干净 , 防止病 菌通 过血行 、 巴道等 进入 泌尿 淋 预 防 再 次感 染 , 院 采 用 健 康 教 育 的 方 式 对 6 我 2例 下 尿 路 感 染 患 要足量用药 , 同时杀灭 已经侵人泌尿道 的病菌 。 者进行科 学的健康教育 , 取得 了 良好的效果 。6 2例患者 年龄 1 系 , 2
常见的疾病 , 主要包括 膀胱炎 和尿道炎 , 主要致 病菌是大 肠杆 前 , 其 排空膀胱。老年人要养成 二次排尿 的习惯 , 就是排 尿后片刻
且排尿时稍加腹压 , 以免 “ 残余 尿潴 留” 。②怀孕 5个 菌 。女性 下尿路 感染较男 性常 见( :1 。主要症 状是尿频 、 再次排尿 ; 9 ) 月以上的妇女 睡觉 时以左侧 、 右侧 卧位 为宜 , 免得 子宫压迫输尿 尿急 、 尿痛和脓尿 , 也可有终末血 尿和 全程 血尿。因而大 多数患 引起尿流不畅 。③积极治疗引起 尿路梗阻 的疾病 , 如泌 尿系 者是在门诊看病 , 家庭 内治疗。 由于尿 频和膀胱 尿道 痉挛 , 患者 管 , 肿瘤 、 肾下垂 、 瘢痕狭窄 、 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等。 极为痛苦 , 患者情 绪焦虑 , 害怕小 便 , 少饮水和进 食等 , 减 打乱 了 结石 、 . 如扁桃 体炎 、 皮肤疖 日常生活规律 从而影响 了治疗进 展和不能 达到有效预 防下尿路 26 清除入侵病菌 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 , 盆腔炎 、 阑尾炎 、 前列 腺炎 、 龋齿感染 、 鼻窦炎等 , 感染再次复发 的 目的。为 了提高 患者下尿路感 染治疗 的效 果和 肿或外伤感染 、
尿路感染护理常规

尿路感染护理常规一、概述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疾病。
尿路感染分为肾盂肾炎和膀胱炎,任何致病菌均可引起尿路感染,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
主要感染途径: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管感染、直接幕延。
[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或腹痛。
慢性病变常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
[特殊检查] 血、尿常规,尿细菌学检查,肾小管功能检査、X线静脉肾盂造影。
[治疗要点] 去除诱因,控制症状,消除病原体,防止再发。
二、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一与细菌感染有关。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监测体温,肾区痛嘱卧床休息,尽量不要站立、弯腰或坐位,以减轻对肾包膜的牵拉。
正确采集尿标本,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停药5天以上收集尿标本,采集晨尿,避免污染,留取中段尿,lh 内送检,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2、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多饮水、勤排尿(2~3h排尿1次)是实用有效的防治措施。
3、用药护理使用磺胺类药要预防尿路结晶形成,喹诺酮类药可引起轻度消化道反应、皮肤痉挛等,氨基糖甙类有肾毒性、耳毒性。
4、活动与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劳逸结合。
5、健康教育(1)尿路感染是能够预防和治愈的疾病,应加强心理护理。
(2)按时服药,抗菌药物治疗时不可擅自换药、减量或过早停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定期复查尿常规和细菌培养,(3)保持外阴部清洁,每天清洗会阴部,女性病人忌盆浴,做好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卫生,不穿紧身裤。
(4)加强营养,多饮水,增加排尿,少憋尿是最简便而有效的预防措施。
(5)锻炼身体,积极防治全身其他疾病。
肾盂肾炎病人健康教育

肾盂肾炎病人健康教育
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其特点是肾盂和肾实质的炎症。
对于患有肾盂肾炎的患者来说,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供您参考:
1. 充足饮水:多喝水有助于排尿,可以加速细菌和炎症物质的排出。
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升以上。
2.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和过咸过甜食品。
可以适当增加摄入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等,有助于加强免疫系统。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和肛门的清洁卫生,每天冲洗一次,使用温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涤剂。
4. 防止尿路感染的再次发生:尽量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憋尿,尽量保持正常的排尿频率。
5. 慎用药物:避免未经医生指导的自行服药,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
如果有需要,一定要按医生的指示使用,并要完成全程治疗。
6. 定期复查:及时复查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监测炎症程度和判断治疗效果。
7. 注意个人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和增强体质,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感染的发生。
这些是一般的健康教育建议,但请您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咨询医生,以获取更为准确和个体化的指导。
尿路感染在老年群体中的防护教育

尿路感染在老年群体中的防护教育
引言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给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预防尿路感染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生,开展
相关的防护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尿路感染在老年群体中的
防护教育措施。
防护教育措施
1. 清洁卫生:老年人应保持外阴和会阴区域的清洁,每天进行
适当的清洁,避免细菌繁殖引发感染。
2. 充足饮水:老年人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不少
于1500毫升,以促进尿液排出和清洗尿路。
3. 规律排尿:老年人应保持规律的排尿,避免憋尿和尿液滞留,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4. 避免过度劳累:老年人应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以减少尿液滞留和尿路感染的风险。
5. 合理饮食:老年人应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
肠道蠕动,减少便秘,降低尿路感染的患病风险。
6. 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老年人应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特别是不合理和滥用抗生素,以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防护教育的重要性
尿路感染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防护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通过宣传和教育,老年人可以掌握正确的预防知识和方法,降低感染的风险,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的可能性。
结论
尿路感染在老年群体中的防护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清洁卫生、充足饮水、规律排尿、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和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我们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防护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04
尿路感染的治疗 与护理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确保足 够的剂量和疗程,以彻底消
灭细菌。
减轻症状
通过药物治疗和护理手段, 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
状。
预防复发
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增 强免疫力,减少尿路感染的
复发风险。
尿路感染的常用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采用合适的抗生素以消除病原体, 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尿路感染病人 的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XXX
01
尿路感染概述
02
尿路感染的病因与预防
03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检查
04
尿路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05
尿路感染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06
尿路感染的健康教育
目 录
01 尿路感染概述
尿路感染的定义
尿路感染是什么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 反应。
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
支持治疗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增强免疫力, 促进尿路感染的恢复。
对症治疗
针对尿路感染引起的症状,如疼痛、 发热等,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尿路感染病人应定期清 洁外阴,避免细菌滋生, 减少感染机会。
合理饮食
尿路感染病人应多喝水, 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 尿路,减少细菌滋生。
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尿路感染病人的随访与管理
通过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尿路 感染复发,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合理饮食
避免过度刺激、辛 辣等食物,保持饮 食均衡,增强身体 免疫力。
及时就诊
一旦出现并发症症 状,如发热、腰痛 等,应及时就医, 接受专业治疗。
老年人健康教育:尿路感染防治知识

老年人健康教育:尿路感染防治知识
1. 引言
尿路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向老年人提供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以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2. 尿路感染的定义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感染尿道、膀胱或肾脏引起的一种疾病。
老年人由于身体免疫力下降和尿液排出功能减弱,更容易患上尿路感染。
3. 尿路感染的症状
- 频尿和尿急
- 尿痛或尿液混浊
- 尿失禁或尿意不畅
- 腰痛或腹胀感
- 发热或寒战
4. 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 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促进尿液排出。
- 避免憋尿,及时排尿。
- 注意饮食均衡,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 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5. 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
- 及早就医,进行尿液检查和细菌培养。
- 按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 饮食上避免辛辣食物和咖啡因的摄入。
- 多饮水,多排尿,促进细菌的排出。
-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6. 结论
老年人应该重视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通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老年人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尿路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如有任何健康问题或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路感染病人的健康教育
一、流行病学: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两者临床表现有时极为相似,故统称为尿路感染。
本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以女性多见,未婚少女发生率为2%,已婚女性发生率为5%,男性极少发生尿感,年老后因前列腺肥大,尿感发生率可增加。
老年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可高达10%,但多为无症状性细菌尿。
有症状的尿感,仍以生育年龄的已婚女性多见。
二、临床表现:
(1)尿路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同的病人表现为轻重程度不一。
急性期炎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但在老年人、小儿及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
(2)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
主要见于上尿路感染病人,特别是急性尿路感染及伴有尿路梗阻的病人尤为多见。
(3)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红细胞甚或蛋白。
(4)肉眼可见脓尿或血尿。
(5)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升高。
(6)尿细菌培养阳性。
三、辅助检查:
(一)尿液检查:尿液常浑浊,可有异味。
1.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称
为白细胞尿,对尿路感染诊断意义较大;部分尿感患者有镜下血尿,尿沉渣镜检
红细胞数多为3~10个/HP,呈均一性红细胞尿,极少数急性膀胱炎患者可出
现肉眼血尿;蛋白尿多为阴性~微量。
部分肾盂肾炎患者尿中可见白细胞管型。
2.白细胞排泄率准确留取3小时尿液,立即进行尿白细胞计数,所得白细胞数按每小时折算,正常人白细胞计数<2×10。
/h,白细胞计数>3×10。
/h 为阳性,介于(2~3)×10。
/h为可疑。
3.细菌学检查
(1)涂片细菌检查:清洁中段尿沉渣涂片,革兰染色用油镜或不染色用高倍镜
检查,计算10个视野细菌数,取其平均值,若每个视野下可见1个或更多细菌,
提示尿路感染。
本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出率达80%~90%,可初步确定是杆菌或球菌、是革兰阴性还是革兰阳性细菌,对及时选择有效抗生素有重要参考价值。
(2)细菌培养:可采用清洁中段尿、导尿及膀胱穿刺尿做细菌培养,其中膀胱穿刺尿培养结果最可靠。
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护,/ml,称为真性菌尿,可确诊尿路感染;尿细菌定量培养10“~10。
//ml,为可疑阳性,需复查;如<10‘,/ml,可能为污染。
耻骨上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即为真性菌尿。
尿细菌定量培养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假阳性主要见于:①中段尿收集不规范,标本被污染;②尿标本在室温下存放超过1小时才进行接种;③检验技术错误等。
假阴性主要原因为:①近7天内使用过抗生素;②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不足6小时;③收集中段尿时,消毒药混人尿标本内;④饮水过多,尿液被稀释;⑤感染灶排菌呈间歇性等。
4.亚硝酸盐还原试验其原理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细菌可使尿内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此法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性70%以上,特异性90%以上。
一般无假阳性,但球菌感染可出现假阴性。
该方法可作为尿感的过筛试验。
5.其他辅助检查急性肾盂肾炎可有肾小管上皮细胞受累,出现尿M乙酰一B—I)_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升高。
慢性肾盂肾炎可有肾小管和(或)肾小球功能异常,表现尿比重和尿渗透压下降,甚至肾性糖尿、肾小管酸中毒等。
考医网(二)血液检查
1.血常规急性肾盂肾炎时血白细胞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血沉可增快。
2.肾功能慢性肾盂肾炎肾功能受损时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等。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B超、X线腹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排尿期膀胱输尿管反流造影、逆行性肾盂造影等,目的是为了解尿路情况,及时发现有无尿路结石、梗阻、反流、畸形等导致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因素。
尿路感染急性期不宜做静脉肾盂造影,可做B超检查。
对于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或急性尿路感染治疗7~10天无效
的女性应行静脉肾盂造影。
男性患者无论首发还是复发,在排除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肥大之后均应行尿路X线检查以排除尿路解剖和功能上的异常。
四、健康教育:
1、偶尔发作者只要保持足够的入水量,辅以对症治疗,多数可以自愈。
如症状较重,伴有全身不适或腰部叩痛时,则需要给予抗菌药物。
用药前应先作尿培养。
对偶尔发作的患者,用药时间以5~7日为宜。
近来趋向于再缩短疗程,认为延长用药时间未必能降低复发率,反而会筛选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给今后的治疗增加困难。
在药物治疗期间,宜保证每日有2000~3000m的入水量,鼓励多排尿,而且排尿务尽。
这些措施在感染控制后数周内仍然需要。
停药5~7日后宜再作尿细菌培养。
感染反复发作的病人应作尿路造影,如无异常发现而且发作不太频繁(譬如每年不超过3次),则处理方针同上;如发作频繁,应考虑长期预防性服药。
2、感染复燃对不能用外科手术纠正诱因的病人,应增大抗菌药物的剂量,以提高肾脏内和尿液中的药物浓度,希望在低灌流区域亦有足够的药物到达。
有些感染复燃虽然无法有效治疗,却可以通过长期给予小剂量抗菌药物加以控制,称之为抑制性治疗。
由于这种治疗常常没有固定的期限,所以应有明确的适应证方可采用。
3、反复再感染这些病人在一次发作之后,防御机能常受到损害,且可持续数月之久,使病人易发生再感染。
每一次再感染又使机体抵抗力更为减弱,如此形成恶性循还。
这类病人多数不易找到可以纠正的易感因素,用消毒药液冲洗会阴部也没有很大的帮助,最有效的预防措施还是鼓励多饮水、频排尿,并建议在性交后排空膀胱。
经过这些措施,可能有一部分病人不再复发。
如不奏效,应较长期地给予小剂量抗菌药物,称为预防性用药。
目的使病人在数月之内不发生再感染,以期渡过这段时间后,机体的防御能力有可能恢复,恶性循环得以中断。
4、无症状的菌尿这种情况在泌尿外科常见,往往是比较无害而又是很难有效治疗的,如回肠代膀胱患者、长期造瘘带管者等。
药物治疗可以暂时控制菌尿,但复发率很高。
反复用药可筛选出耐药菌株,亦是利少弊多。
每个病例应作具体分析,一般说来如果不伴有结石或梗阻,除非有急性发作,未必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反,如果有结石或梗阻而又不能用手术纠正,则宜采用长期的抑制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