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场货架布置与商品陈列
超市商品陈列方法与技巧

超市商品陈列方法与技巧
一、摆放商品的3个要点
1、同系列商品按照大中小分类,并以垂直的方式排列。
单品则以横向方式进行陈列。
2、将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以价格区分,价格高低按由上至下的方式陈列。
3、整箱销售的商品(较重)或体积较大的商品,摆放在超市货架的最底层。
二、陈列商品的8个方式
整齐陈列——最基本的陈列形式,能让商品的展示更整洁有序,营造更舒适的购物氛围,提升顾客好感。
集中陈列——把同种商品集中摆放在同一个超市货架上,适合周转快的商品陈列。
采用这种陈列方式,要将商品类别纵向摆放,并明确商品类别的轮廓。
不规则陈列——超市货架上陈列的商品不发生变化,但是超市货架每层的隔板可以自由调节,为顾客营造商品位置变化的错觉,打破单调乏味感。
随机陈列——在超市货架上配置篮筐,并将同类商品随机堆放在篮筐中,一般适用于陈列特价商品、不易变形的商品或散装商品。
端头陈列——利用双面超市货的端架,摆放特价商品、高利润商品或某单一商品,以此来吸引顾客注意。
岛式陈列——在超市出入口或通道处,布置高度低于1.2米的展台,陈列促销商品,打造更热闹的销售氛围。
缝陈列——在中央陈列架上撤去几层隔板,只留下底部的隔板形成一个窄长的空间进行特殊陈列,这种陈列就叫窄缝陈列。
它所要表现的是商品的量感,让人眼前一亮。
突出陈列——摆放商品时超出通常的陈列线,使商品面向通道,更突出地展现在顾客面前,有助于招徕顾客。
但要注意的是,突出陈列不可过多应用,以免阻塞购物通道。
陈列规则陈列要求

第一章陈列规则一、货架陈列规则:1、商品从左往右陈列,90厘米宽一组为陈列宽度,避开货架下端障碍。
2、由上自下陈列,即通常所说的按小分类垂直摆放。
3、体积小、重量轻的放在上层,反之则放下层。
重商品、大包装商品等体积大商品放上层会导致:A:不方便顾客 B:隐藏危险4、商品标签应贴在该商品左下方货架上,并与该商品左边对齐,商品间一般情况下不可借位,只有缺货商品由两旁商品扩位。
5、陈列一种商品,其数量一般不可少于一个陈列面。
6、同一区域同类商品,按其性质陈列在一起,相同品牌优先按销售纵向陈列,便于顾客选择商品。
7、特殊商品还需用特殊陈列工具。
如:挂钩、特殊承抵。
8、同类商品按销售性质纵向陈列。
如:90厘米宽,五层高货架,标准陈列是13个商品,用A—M字母顺次表示,A为销售最大,M为销量最小。
9、商品顶部与货架硬板只能且必须保持两手指宽,商品根据货架实际可叠加陈列,但中间需垫纸皮,以保证商品陈列安全。
二、堆头、N架商品的陈列1、堆头、N架商品的陈列,存放面积和高度不可随意缩小,应保持陈列开始时的面貌,即应采取下面措施,补货或空箱垫底,空箱一定要倒放,便于其他理货员识别。
2、堆头、N架商品,在安全的前提下尽责展示,即割箱时,箱体边缘上下左右必须有两指宽。
堆头高度,标准情况下商品堆放高度是五层(标准体积包装),即与货架第二层持平,下面三层可不割箱展示,上两层割箱展示。
如果堆头四个宽度超过三个包装单位,顶层的下端需垫整块人造板或厚的平整纸板,这样才具安全。
常见问题是割箱时的箱体边缘不够两箱,没有人造板垫底,导致堆装、N 架倒塌。
3、N架商品,商品陈列必须满足以上条件。
A:必须是一种类别、如用品、或食品类。
B:最好是同一价格。
C:陈列品种数量控制在1––3个品种,超过有三个品种,说明其销量不够,不能摆N架,特殊的同一品牌同一价格的商品可适当放宽。
D:必须是销量大的商品,常见的是促销商品,特价商品。
E:必须是陈列数量够一天销量,若不够必须及时撤换。
超市货架商品陈列整理表

超市货架商品陈列整理表一、货架布局1.1 根据商品种类,将货架划分为不同区域。
1.2 每个区域的陈列方式区域一:饮料、酒类、水果等- 饮料:按品牌和种类进行陈列,灌装饮料和罐装饮料分开陈列。
- 酒类:根据酒的种类和品牌进行陈列,烈酒和啤酒分开陈列。
- 水果:根据果类和季节进行陈列,生鲜和干果分开陈列。
区域二:面食、方便食品等- 面食:将各种脱水面、方便面按品牌和口味进行陈列。
- 方便食品:将各种速食产品按种类进行陈列,如速食饭、速冻饺子等。
区域三:日用品、洗护用品等- 日用品:按功能和品牌进行陈列,如卫生纸、纸巾等。
- 洗护用品:按品牌和用途进行陈列,如洗发水、沐浴露等。
区域四:熟食、肉类、蔬菜等- 熟食:将各种熟食按种类和品牌进行陈列,如火腿肠、鸡翅等。
- 肉类:按动物类别和部位进行陈列,如猪肉、牛肉等。
- 蔬菜:按种类和地域进行陈列,如叶菜类、根茎类等。
区域五:糕点、巧克力等- 糕点:按糕点种类和口味进行陈列,如蛋糕、面包等。
- 巧克力:按品牌和口味进行陈列,如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等。
区域六:五谷杂粮、大米、糖等- 五谷杂粮:按种类和品牌进行陈列,如豆类、杂粮等。
- 大米:按品牌和产地进行陈列,如东北大米、泰国香米等。
- 糖:按种类进行陈列,如白糖、红糖等。
区域七:调料、调味品等- 调料:按种类和用途进行陈列,如酱油、醋等。
- 调味品:按品牌和口味进行陈列,如鸡精、酱料等。
区域八:奶制品、冷冻食品等- 奶制品:按种类和品牌进行陈列,如牛奶、酸奶等。
- 冷冻食品:按种类和品牌进行陈列,如冰淇淋、速冻水饺等。
二、货架维护- 每天早上和下班前,对货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商品整齐有序。
- 检查是否有过期商品,若有立即清理并补充新鲜商品。
- 确保商品标签清晰可读,价格准确无误。
- 定期调整商品陈列位置,以确保每个商品都能得到展示。
- 定期对货架进行整理和清洁,保持货架的整体干净和整洁。
以上是超市货架商品陈列整理表的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零售商店布局与陈列策划方案

零售商店布局与陈列策划方案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零售商店的布局与陈列策划变得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布局与精心的陈列设计能够吸引顾客,提升销售,并提供愉悦的购物体验。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零售商店布局与陈列策划方案。
第一部分:店铺布局店铺布局是指商店内部不同商品区域的分配、形成合理流线以及空间布置的方案。
良好的店铺布局可以使顾客更快、更方便地找到所需商品,从而提高销售效率。
1. 规划商品区域根据商品的种类、特点和销售热度,将店铺划分为不同的商品区域。
例如,可以将女装、男装、儿童服装、配饰等分类放置。
每个商品区域应具备明显的标识,方便顾客识别和寻找。
2. 创建导购路径店铺内的陈列设计应该遵循一条明确的导购路径,引导顾客流动并促使其浏览更多商品。
导购路径可以设置成一条蜿蜒曲折的线路,让顾客在购物过程中产生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3. 考虑人流量分析店铺内不同区域的人流量,将人流集中的热点区域用于摆放畅销商品,提高它们的曝光度。
同时,留出足够空间用于顾客流动和购物车的行走。
第二部分:陈列策划陈列策划是指将商品有序地陈列在店铺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并促使其购买。
有效的陈列策划可以增加销售额和购物客流量。
1. 应用空间布局合理利用店铺空间是陈列策划的关键。
使用各种展示架、货架和陈列台,充分利用橱窗、墙面和地面等区域进行陈列。
不同商品的陈列高度、角度和距离应当根据特定商品的特点进行调整,使之更有吸引力和可视性。
2. 产品的逻辑陈列将商品按照类别、风格、功能或者配套进行逻辑陈列。
这样的安排可以帮助顾客更容易地找到他们想要的商品,同时也能促进交叉销售。
3. 制定主题陈列定期制定主题陈列来吸引顾客的注意。
根据季节、假日或者特定促销活动,使用相关的装饰和陈列手法来打造主题展示。
这样的陈列可以增加店铺的新鲜感,提高顾客的兴趣。
第三部分:顾客体验一个成功的零售商店布局与陈列策划方案需要优化顾客的购物体验,使其有愉快的购物感受。
商品陈列标准及流程

商品陈列流程及标准一、商品陈列意义:1、陈列目的:陈列=销售;陈列是超市与顾客沟通的一种最直观的方式;通过有效的卖场布局动线、适应门店的商品关联组合,让顾客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
2、理想的商品陈列:分类细、单品少,周转快、不断货;二、卖场空间的分配:1、根据卖场的实际面积按销售比例分配各区域商品配置,如:2、面积分配:营业面积:后台面积=8:2自营面积:联营租赁面积=7:3或6:4用租赁做费用、用自营做利润。
三、通道设计标准:四、货架配置标准:1、巧妙利用消费者视觉效果,店内货架配置应高低交叉、错落有致;2.4米货架——主要用于靠墙陈列,如桶油、饮料、等商品进行整排面陈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1.8米/2米/2.2米货架——属于标超正常陈列货架;1.6米货架——通常用于标超及便利店;1.4米货架——通常用于超市内洗化区。
五、商品陈列标准:1、生鲜区陈列:①蔬果类:向下、叶部向上;一种单品一纵行呈梯形陈列,根据商品进货量、应季/反季确定商品纵行排面宽度;同一个单品应尽量避免多点陈列,以造成米效贡献度流失;1——2米左右,形成对消费者的视觉冲击效果;高档且易损耗商品应尽量保鲜包装后陈列销售,尽量陈列于冷鲜柜上;销售量不大但需要品类补充的商品尽量减少陈列面以降低损耗。
②鲜肉/鱼/海鲜类鲜肉商品大部分应用保鲜碟包装陈列于0——5度冷鲜柜中陈列。
特价促销商品陈列面积要加大,且POP等宣传告示与之对应要求一个商品一纵行梯形陈列,根据商品进货量确定纵行的宽度;•禽类与猪、牛、羊肉之间需用分隔板隔开;列于冰鲜台上;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应该分别集中陈列冰鲜则可直接放在冰上,避免把鱼平铺于冰鲜台上,要求动感化陈列,鱼体斜侧立于冰面上,腹部藏于冰里面;细小鱼体则做圆形的花样陈列;商品组合:关联性较强的商品配合陈列,同时强调变化。
2、洗化、食品区陈列:规格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突出量感;商品正面朝外;注重品牌;商品顶部与货架的空间不得多于2公分(二指原则);看不见货架的陈列就是最好的陈列;3、非食(针织、百货区)陈列注重功能组合;提高生活质量、引导时尚消费;突出美感,强调色彩、灯光的充分利用;价格带陈列,按陈列排面由外向里、由低到高。
超市13种陈列方法

超市13种陈列方法超市的陈列方法是指商品在店内陈列和展示的方式,通过合理的陈列方法可以有效地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促进销售。
下面将介绍13种常用的超市陈列方法。
1.分类陈列:将同类商品放在一起,如将各类饮料、食品、清洁用品等分别陈列在不同的区域,便于顾客寻找和选择。
2.层次陈列:将商品按照大小、高矮、厚薄等属性进行分层摆放,可以增加商品的立体感,使顾客更容易发现商品。
3.标准柜陈列:使用标准柜作为陈列货架,可以使不同品种的商品更加整齐、规范地展示,方便顾客浏览和选购。
4.顺序陈列:按照购买顺序将商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排列,方便顾客依次浏览和选择。
5.主推陈列:将促销或新品等推广商品放置在显眼的位置,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增加销售。
6.交叉陈列:将不同品种的商品放置在一个货架上,让顾客能够一次性看到多种选择,增加销售机会。
7.陈列组合:将搭配销售的商品放在一起陈列,如将洗衣机和洗衣液放在一起,方便顾客购买。
8.季节陈列: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陈列方式,推出与季节相关的商品,吸引顾客购买。
9.前沿陈列:将热门或时尚的商品放置在店铺的前沿位置,吸引顾客的目光,增加购买欲望。
10.类型陈列:按照商品的用途、类型或特性进行分类陈列,如将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等洗浴用品放在一起。
11.感官陈列:使用颜色、形状、材质等感官元素进行陈列,吸引顾客的视觉和触觉,提升购买欲望。
12.耗材陈列:将相关的耗材产品放置在主打商品的附近,方便顾客购买。
13.复合陈列:将不同种类的商品组合在一起,形成商品搭配或品牌搭配,增加销售。
以上是常用的超市陈列方法,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提升商品的展示效果,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从而增加销售额。
货架商品陈列使用的原则和方法

货架商品陈列使用的原则和方法货架商品陈列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伸手可取的原则(也称为易拿易放原则):在陈列商品时,商品与上隔板之间应留有3-5厘米的空隙,让顾客的手容易进入取商品,并方便放回原处。
2. 满陈列原则:货架上的商品必须要经常、充分地放满陈列,给顾客一个商品丰富的好感觉,从而吸引顾客购买,同时减少内仓库存,加速商品周转。
3. 整齐清洁原则:要经常做好货架的清理、清扫工作。
这是商品陈列最基本的工作。
随时保持货架的干净整洁,陈列的商品要清洁、干净,无破损、污物、灰尘,不合格的商品要及时从货架上撤下。
4. 先进先出原则(即补货方法):当商品第一次在货架上陈列后,随着商品不断地被销售出去,就要进行商品的补充陈列,补充陈列的商品要依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来进行,特别是对于有保质期的商品来说必须要遵循此原则。
具体方法如下:先把原有的商品取出来,然后放入补充的新商品,再在该商品前面陈列原有的商品。
至于货架商品陈列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商品的摆放位置:根据商品的属性和特点,选择最佳的摆放位置。
例如,将高利润、高销售额的商品放在更显眼的位置,以便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2. 保持整洁:确保货架上的商品整齐摆放,避免出现凌乱的情况。
这有助于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3. 突出重点:为了提高特定商品的销量,可以在货架上设置亮点或焦点。
例如,可以使用特殊陈列架、照明或展示板来突出显示某些商品。
4. 更新产品:定期更新货架上的产品,以确保顾客始终能够看到新的内容。
这有助于提高顾客的兴趣和忠诚度。
5. 检查库存:确保有足够的库存,以避免断货或影响销售。
同时,也要定期清理过期的产品或损坏的商品。
6. 培训员工:为了确保上述原则和方法得到有效实施,需要定期培训员工,提高他们的商品陈列意识和技能。
商场的陈列要求、商品陈列应注意的问题 商店橱窗的设计要求

商场的陈列要求陈列的重要性:陈列是作为商场必须坚持贯彻的一种基本,它直接反应公司面对顾客的一种交流、文化理念、潮流趋势与发展方向;相反,也是顾客是否信赖公司的一种方向指标。
*顾客购物的心理过程概括:注视------感到兴趣------联想------产生欲望------比较权衡------信任------决定行动------满足八个过程。
一、陈列摆放的基本要求:1.陈列摆放的商品应与商店的类型、营业场所的整体色调、格局和谐一致,把营业场所布置成为绚丽多彩、琳琅满目的商品展览场所,最大限度的吸引顾客;2.陈列摆放商品造型设计应充分的反映商品的特性,讲究艺术美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色调协调;3.各柜组陈列的样品要着重反映本柜组的经营特点和推销重点,陈列的样品应是正在出售的商品,不应为了吸引顾客而摆出一些根本无货样品或与所出售的商品不一样的样品,使顾客扫兴;4.陈列摆放的样品应当保持清洁、勤加更换、减少商品的污染和损耗;5.陈列摆放的样品应一律标明价格,有的还应有必要的简单说明;*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所谓陈列,就是把具有促销机会的商品摆放到适当的地方。
其目的是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从而提高销售业绩。
其原则是:1.易看易选原则。
所谓易看,就是要使商品陈列让顾客容易看到,一般是以水平线下方20度为中心的上10度下20度范围容易看见部分。
所谓易选,就是要使商品陈列容易让顾客触摸、拿取、挑选,与此关系密切的陈列的高度与远近两个问题。
依陈列的高度可将货架分为三段:中段为手最容易拿到的高度,男性一般为70—160厘米,女性为60—150厘米,这个位置高度称为“黄金位置”,一般陈列主力商品群;次上下端为手可以拿到的高度一般陈列次主力商品,其中次下端需顾客弯腰才能拿到商品,所以比上端较为不利2.分区定位原则。
所谓分区定位,就是要求每一类、每一项商品都必须分开陈列,这既是为了使商品陈列标准化,也是为了便于顾客挑选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场货架布置与商品陈列一、卖场货架布置首先要确定卖场货架本身的样式,尤其是高度和宽度。
货架的高度一般应根据具体情况,以人的活动需要为依据具体地构思设计,货架高度要与人体高度相适应,以方便顾客购物。
卖场货架的高度确定下来以后,可以根据空间的具体情况及所选择的交通方式来确定货架的长度。
还可运用黄金分割的定律,即宽与长按1:0.618的比例构成,这样的卖场货架布置造成一种合乎理性的美。
货架的平面排放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供选择方式有多种,包括队列式、岛屿式及辐射式等等。
二、多种陈列设备、陈列用具的应用(1)在应用各种陈列设备时,必须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1、陈列用具必须同商品性质、形状、颜色相符合。
2、不要在商店的入门处陈列大柜台或高柜台。
3、陈列用具的摆放不能影响通道。
4、陈列用具应该注意多样化,要有高低、大小等各种式样的。
5、陈列用具不应过多。
(2)橱窗柜、橱柜、陈列台、展示台、柜台、挂具等陈列设备用具,是商店最主要的销售设施。
正确使用这些设备用具,不仅可以增加商品的吸弓I力,而且有助于方便售货,提高效率,便于管理。
1、橱窗柜。
它有多种式样。
2、橱柜。
它分为以下几种(1)标准型,其规格为高度90厘米,宽度45—60厘米,长度90—180厘米。
(2)高长型。
其一般规格为高度160—190厘米,宽度45—60厘米,长度180厘米,是较理想的展示设备之一。
(3)低矮型,一般用来展示进口香水、皮包、皮带、金银饰品等贵重商品。
(4)柜台型。
常见的样式是高度80厘米,宽度40—60厘米,长度90—180厘米。
另外还有一种壁面橱柜,它搭设在墙壁上,用板架作为格状,对于商品种类的区分与陈列,具有一目了然的作用。
3、陈列台、展示台和柜台。
陈列台一般用来摆放特价商品或打折商品,置于商店的入口或显眼的地方,用来吸引顾客。
常用的类型有箱型陈列台、吊船型陈列台、阶梯型陈列台。
展示台一般用于较大商品的展示,高度都较低,如陈列服装模特儿、家具、大型电器等。
家电卖场店堂设计某家电店堂布置,与企业形象业位相符,本着朴实、美观、明亮、整洁、舒适的原则,家电卖场店堂设计的具体要求如下:1、门店设计与某家电VI和谐一致。
主通道宽敞,不低于2米,次通道顺畅,不少于1. 5米,玻璃门窗的设计要有色彩明显的差别,采新logo,引起顾客注意,以防出现不安全隐患。
2、开业店堂门口两侧分别摆上鲜花篮,门外的楼面由上而下是宽型、中型调幅等。
开业、店庆、节庆整体气氛热烈简朴。
3、大门内两侧的装饰与设计,通常在空白墙处张挂服务承诺等KT展示板,在收款处张挂交款须知,在楼梯处及适当位置张挂“提货须知”、“退换货流程图”、“从您的满意开始,服务创造每一天”某家电特别承诺等。
4、货架统一高度,门墙灯箱尺寸统一约50CM,明亮、美观,展台的安排等令顾客舒适、合乎店堂的布局,在门店经理的大致布局下着重倾向于美化的布置。
5、电器的陈设重讲究,促销品和着力销售品牌可摆放在门口或显眼处,其余品牌要安排合理,经营品项块状分布清晰,品牌排列合理,品种布局突出热销主题。
赠品要摆放整齐、美观。
6、吊旗的悬挂:吊旗起着广为宣传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在挂吊旗的时候,要注意它的高度和距离,同时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不能挡住灯光和品牌的吊牌。
7、周边的填充:有的时候在店内四周展柜上方离天花板处还留有一定空间,我们可以拉上一排拉花或是别的装饰品,如果店堂上下空间比较大,还可以在店堂内悬挂一些吊花等。
8、POP的摆放:POP海报在商场里起到举足轻重的宣传作用,书写一定要漂亮,悬挂和摆放一定要美观,包括对海报架的摆放一定要适合环境的要求,一些不锈钢海报展板摆放一定要合乎条理。
试音室内也可挂一小型喷绘或简单的挂一POP海报做一下介绍。
9、指示牌的使用:指示牌的制作一定要明亮、起眼,悬挂要耀眼。
10、堂内方柱的布置:方柱大都挂一些电器的喷绘,有的还可作成镶玻璃型的喷绘。
灯光明亮,烘托出高雅的气氛。
11、有些户外广告位可卖给厂家,每年收取广告费,由某企业广宣或办公室办理。
广告发布申请,并由广告公司制作。
商品陈列:如何让顾客感受到商品丰富程度顾客从卖场中得到的满足并不仅限于能够买到价格低廉的商品,除此之外,顾客还希望能够在卖场中轻松自由地购物以及能够在丰富的商品中进行挑眩顾客对商品丰富的理解与期待主要出自于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主要由购买过程中的个性化心理和从众心理两个主要因素构成。
个性化心理是指顾客在购买自己所需商品时,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独立的判断进行挑选和做出购买决策的心理。
个性化的心理活动在购物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排斥在卖场中人为的强制性的推销;追求与他人的不同点;既使购买的商品不如意,由于是自己挑选的心理上也能接受;认为陈列量少的商品是别人挑剩下的;以商品种类的多少来推测卖场的受欢迎程度等。
总之,从个性化心理出发,顾客首先希望卖场的商品品种要丰富,只有商品品种的丰富才能满足顾客选购商品的乐趣。
从众心理是顾客在购买过程中,通过购买与他人相同的商品而求得安心保证的心理,因此在购物过程中主观地推测大量陈列的商品一定是畅销的商品;推测大量陈列的商品一定是质量好、新鲜的商品;认为如果是不好的商品不可能陈列那么多;如果商品的确有问题受损害的也不只我一个人等。
总之,从众心理是从每个单品的陈列丰富中寻求一种购物的安心和放心。
通过以上对顾客购买中心理活动的分析可以看出,顾客在卖场中理解与感受到的商品丰富主要有三个层面。
(1)商品的种类要多。
商品种类多并不意味着单纯地大量增加品种的数量。
为了使顾客感受到商品种类的丰富,可以在不增加品目数量的前提下,将品种按照用途和使用方法细分化分类,并分别加以陈列,同样可以实现种类的丰富。
(2)商品的品目要少。
为了使顾客感受到品目的丰富,首先要收缩价格带的上限与下限。
不管有多少品种和品目,如果它们之间的价格差距太大,那么顾客在挑选商品时不仅失去了可比较的对象,而且增大了顾客的购买风险。
另外,价格的种类也不宜过多。
如果价格种类过多,而且每个品目之间的差距只有0.2元或0.5元,那么就会给顾客的挑选带来很大的困惑。
因此,在一个狭窄的价格带内,组织可比较的价格种类和品目,并把成为比较对象的品目就近陈列,才能创造出品目丰富的效果。
(3)单品大量陈列。
商品的大量陈列并不等同于商品的丰富。
单品的大量陈列是建立在对价格带和价格线,即对商品构成的认真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不加分析地大量陈列商品,不可能使顾客感到商品丰富。
顾客对感受到的商品丰富的评价是由商品分类的方法、商品构成的方法、商品陈列的方法等共同结合而表现出来的。
其中,商品构成,即价格带与价格线的设计是核心问题。
没有一个合理的商品构成,所谓商品丰富也就无从谈起。
卖场出入口设计在卖场设计中第一关便是出入口的设置。
招牌漂亮只能吸引顾客的目光,而入口开阔才能吸引顾客进店。
入口选择的好坏是决定零售店客流量的关键。
不管什么样的商店出入口都要易于出入。
商店的出入口设计应考虑商店规模、客流量大小、经营商品的特点、所处地理位置及安全管理等因素,既要便于顾客出入,又要便于商店管理。
一般情况下,大型商场的出入口可以安置在中央,小型门市的进出位置设置在中央是不妥当的,因为店堂狭小,直接影响了店内实际使用面积和顾客的自由流通。
小店的进出口,不是设在左侧就是右侧,这样比较合理。
(1)封闭型此类设计的入口尽可能小些,面向大街的一面,要用陈列橱窗或有色玻璃遮蔽起来。
顾客在陈列橱窗前大致品评之后,进入零售店内部,可以安静地挑选商品。
在以经营宝石、金银器等商品为主的高级商店,因为不能随便把顾客引进店内,又要顾客安静、愉快地选购商品,所以这种类型是很适用范围的。
这些零售店大都店面装饰豪华,橱窗陈列讲究,从店面入口即可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又可使到这里买东西的顾客具有与一般大众不同的优越感。
(2)半开型入口稍微小一些,从大街上一眼就看清零售店内部。
倾斜配置橱窗,使橱窗对顾客具有吸引力,尽可能无阻碍地把顾客诱引到店内。
在经营化妆品、服装、装饰品等的中级商店,这种类型比较适合。
购买这类商品的顾客,一般都是从外边看到橱窗,对零售店经营的商品发生了兴趣,才进入店,因而开放度不要求很高,顾客在零售店内就可以安静挑选商品。
(3)全开型是把商品的前面,面向马路一边全开放的类型,使顾客从街上很容易看到零售店内部和商品。
顾客出入商品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自由地出入。
出售食品、水果、蔬菜、鲜鱼等副食品商店,因为是经营大众化的消费商品,所以很多都用这种类型。
这种类型,前面很少设置障碍物,在零售店内要设置橱窗,前面的柜台要低些。
不然,不要把商店内堵塞得很满,影响顾客选购商品。
店前不要放自行车、摩托车等,不要把门口堵了,影响顾客出入。
(4)出入分开型即指出口和入口通道分开设置,一边是进口,顾客进来之后,必须走完全商场才能到出口处结算,这种设置对顾客不是很方便,有些强行的意味,但对商家管理却是非常有利,有效地阻止了商品偷窃事件发生。
这种出入设置往往适用于经营大众化商品的商店。
一些著名的外资零售企业如沃尔玛等,便是采用这种方式。
也有一些商场,由于商品陈列和营业厅的配置有比较困难,一般都把一面堵起来,就像附近的超级市场那样,店内可以自由走动,到各个货架买货都方便。
零售店的一面是入口,另一面是出口,顾客出入商店也很自由,这种类型对顾客的接待效率也很高。
商品的分类及陈列的分类一、商品的分类各种商品的陈列要适应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易于观望环视,也便于寻找选购。
按顾客的购买习惯,商品可分为:(1)便利品。
这类商品花色品种简单、价格低、挑选余地小、销售次数多,顾客对商品的一般性能、用途、特点较了解(如食品、调味品、香皂、香烟等)。
购买此类商品的顾客希望方便快捷地成交,缺了就买,买了就用,如果顾客购买时耽误了时间,下次就可能不再来。
便利品应陈列在最明显、最容易购买的位置上(底层的进门处)。
便利品的陈列如果合理,能让消费者快捷、方便地购买,就有可能形成一部分固定顾客,否则会加大无价值的客流量,造成人员阻塞、不便流动的印象。
进门处应将图案美观、色彩鲜艳的商品摆出来,如化妆品、珠宝首饰、窗帘床罩、烟酒、糕点糖果等。
(2)选购品。
这类商品使用期限较长、挑选性较强、供求弹性大、交易次数较少、价格较高(如时装、家具、电器等),购买这类商品的顾客对质量、功能、样式、色彩要求较严。
这类商品应集中摆在卖场中央或活动区域较大、光线较充足的位置,以便于消费者自由观看、抚摸。
(3)特殊品。
这类商品是指价格昂贵、功能独特、能带来高级享受的名贵商品(如工艺精品、金银首饰等)。
购买这类商品的顾客一般要反复思考,因此要将其摆在环境幽雅、离喧闹区域较远的地方,并要设售点,以显示其高贵。
二、陈列的分类如果按商品的特点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商品陈列可分为:(1)分类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