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贮藏技术

合集下载

玉米怎样贮藏

玉米怎样贮藏

玉米怎样贮藏
去除杂质玉米收获时往往含有较多的未熟粒、破碎粒、糠屑等杂质,吸湿性强、呼吸量大、带菌量多、孔隙变小,容易积聚湿热导致发热生霉和虫害,所以玉米收获后必须过筛除去杂质再入库贮藏,以确保安全贮藏粮食。

干燥降温安全贮藏玉米必须控制好水分和温度。

根据实践,玉米含水12.5%,温度35℃左右,一般能安全贮藏。

玉米收获后应进行充分曝晒或烘干处理,使其达到安全水分标准。

贮藏中应注意通风散湿,新收获的玉米更应保持干燥和低湿,才能确保安全。

采用“双低”贮藏(即低湿密闭投入、低剂量磷化铝片与自然降氧贮藏)效果良好。

防治病虫用塑料薄膜压蒸或密封降氧贮藏不仅可防虫,同时防湿防毒效果亦好。

对已经生虫的玉米可用过筛或药物熏蒸法防治。

玉米颗粒大,一般害虫躯体小,采用6孔/寸筛除虫效果可达80%以上。

用磷化氢药剂熏蒸费用低,杀虫也比较彻底。

北方地区多利用冬季寒冷低温处理,将粮温降到0℃以下,趁冷密封,对防治甲虫和蛾类幼虫效果良好。

- 1 -。

玉米种子保质期是多久 玉米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玉米种子保质期是多久 玉米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玉米种子保质期是多久玉米种子贮藏技术要点玉米种子的寿命与其发芽率有很大的关系,而发芽率和储存条件以及保质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本文讲一讲玉米种子保质期是多久,同时谈谈玉米种子贮藏技术要点,供参考!一、玉米种子保质期是多久玉米的贮藏期是较长的,它一般可保存 3-15年,仍有发芽能力,属常命种子。

玉米保质期:虽然玉米种子属于常命种子,但为了保证种子质量,国家规定,玉米种子的保质期为两年。

因为如果超过两年,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而且还会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

二、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玉米种子为颖果,透水性较强,水分一般从种胚和发芽口进入,易吸湿、生虫和发霉,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胚部大,组织结构疏松,含有较多的亲水基,因此较胚乳部分容易吸水。

一般情况下,胚部的水分较胚乳为高,而干燥的种子,其水分却低于胚乳。

2、胚部脂肪含量高,约占全粒含量的4/5,酸度大大高于胚乳。

在常温条件下贮藏容易发生酸败。

3、种胚水分高,可溶性物质多,营养丰富,容易滋生霉菌。

4、着生在果穗轴上的种子成熟度的差异性和脱粒时产生的破碎粒,都能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易遭虫、霉危害,导致种子在贮藏期间的不稳定性。

三、玉米种子贮藏技术要点1、玉米种子的两种贮藏方式果穗贮藏方式:将去掉苞叶的玉米果穗堆在仓内越冬,次年再脱粒入库。

此法在我国北方采用较多,贮藏时,含水量需控制在17%以下,否则易受冻害。

此法所占仓容大,不便运输。

籽粒贮藏法:玉米脱粒后入仓贮藏,此法仓容利用率高,便于管理。

2、玉米种子贮藏的技术要求玉米种子贮藏的关键是要做到“低温、干燥、密闭”。

入库种子水分要控制在13%(北方可在16%)以下;在高温多湿季节,仓温不能高于25℃,种温不高于22℃;种子要经过精选,除去砒粒、破碎粒和泥沙,使种子净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贮藏玉米种子注意事项密切注视入仓后第一个月内水分的变化,防止“出汗”和“结露”;种子贮藏性能稳定后,密闭仓库门,达到减轻仓外温度、湿度对仓温、种温和种子水分的影响;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发芽率和种子水分。

存放玉米不生虫子的方法

存放玉米不生虫子的方法

存放玉米不生虫子的方法
1. 保持干燥:存放玉米的仓库应该保持干燥,避免受潮或有蒸汽,否则会造成玉米受潮变质和生虫子。

2. 清洁卫生:存放玉米的仓库应该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不干净的玉米粒和秸秆,避免引起害虫滋生。

3. 控制温度:玉米喜欢低温环境,存放时可以选择在低温状况下存放,可以将温度控制在5~15摄氏度之间,这样既可以防止玉米变味,也可以减缓虫害的滋生。

4. 使用虫药:在存放玉米时可以使用一些安全、无害的虫药,如食品级二氧化硅、枸杞多糖等,这样可以有效地遏制虫害的滋生。

5. 隔离:将受到虫害的玉米粒、秸秆和地垫隔离开来,避免传染给新的一批玉米。

6. 手动检查:在存放玉米的过程中,在获得新的一批玉米时,需要仔细检查里面是否有虫子,如果发现有虫子,应该及时处理掉。

玉米收割和贮藏技术

玉米收割和贮藏技术

玉米收割和贮藏技术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收割和贮藏技术对于保证玉米的品质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收割和贮藏技术,以帮助农民和种植者有效地管理和加工玉米。

一、收割技术玉米的收割时间是确保玉米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玉米的收割时间取决于玉米的品种和种植地区。

一般来说,玉米的收割时间为种子完全饱满,外皮颜色转黄或棕褐色时比较适宜。

此时玉米籽粒的含水量在25%左右,这样既能保证玉米的产量,又能避免籽粒的过度剥落。

在收割玉米时,应使用锋利的割刀,以减少玉米植株的损伤。

此外,要注意避免收割过早或过晚,前者可能导致玉米籽粒未充分发育,后者可能导致玉米籽粒过度老化。

二、贮藏技术玉米的贮藏过程非常关键,对于保持玉米的品质和延长保鲜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玉米贮藏技术。

1. 干燥贮藏干燥贮藏是最常用的一种玉米贮藏方法。

在进行干燥贮藏之前,需要将玉米的含水量降低到适当水平,一般为13%左右。

干燥的方法可以采用自然干燥或人工烘干。

在自然干燥的情况下,玉米应当完全干燥,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中,以防止霉菌和害虫的滋生。

人工烘干的方法则需要使用专业烘干设备,控制好干燥的温度和湿度。

2. 冷藏贮藏冷藏贮藏适用于需要长时间保存的玉米,如种子玉米。

冷藏贮藏需要将玉米存放在低温环境中,一般在0-4摄氏度之间,同时确保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左右。

在冷藏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玉米的状态,确保没有受到冷冻或过度潮湿的情况。

3. 露天贮藏露天贮藏适用于短期的玉米贮藏,如直接销售或加工用的玉米。

在露天贮藏前,要选取干燥通风的场所,确保玉米不会受到雨水的侵蚀。

在露天贮藏期间,要注意定期翻动玉米,以防止它们受潮或受到害虫的侵害。

三、附加技术除了以上的基本收割和贮藏技术外,还有一些附加技术可以在收割和贮藏过程中使用,以进一步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保鲜期。

1. 烘干机烘干机是一种专业设备,可以帮助玉米迅速降低湿度。

鲜食甜玉米采后 贮藏保鲜技巧

鲜食甜玉米采后 贮藏保鲜技巧

鲜食甜玉米采后贮藏保鲜技巧鲜食甜玉米采后贮藏保鲜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适时采收:甜玉米的最佳采收期通常在籽粒发育完成后,此时口感甜、水分足,品质最佳。

过早采收会导致果皮厚、口感不甜;过晚采收则会导致果皮变厚、水分减少,影响口感。

2. 低温贮藏:甜玉米在采后应尽快放入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贮藏,以保持其品质。

低温可以延缓果穗的新陈代谢,延长甜玉米的保鲜期。

3. 去除苞叶:在贮藏前,应去除甜玉米的苞叶,以减少其呼吸作用对果穗品质的影响。

同时,去除苞叶也有利于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4. 真空包装:真空包装可以有效地隔绝空气中的氧气,防止果穗氧化变质。

同时,真空包装还有利于保持果穗的水分和口感。

5. 定期检查:在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甜玉米的品质,如发现有变质或腐烂的果穗,应及时剔除,以防止病原菌的扩散。

6. 合理堆放:在贮藏期间,甜玉米应堆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防止其受潮和滋生霉菌。

同时,也要避免堆放过高,以免压坏果穗。

7. 及时食用:甜玉米不宜长时间贮藏,应及时食用以保证其品质和口感。

如需长期贮藏,可以考虑采用速冻保鲜等方法。

通过以上技巧,可以有效延长甜玉米的保鲜期,保持其口感和品质,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到甜玉米的美味。

玉米粒的贮藏方法

玉米粒的贮藏方法

05
玉米粒的贮藏注意事项
防止虫害和霉菌
虫害防治
在贮藏前应进行充分的晾晒,降低玉米 中的水分含量,避免虫卵和幼虫滋生。 同时,贮藏容器应保持干燥、清洁,并 定期检查是否有虫害发生。
VS
霉菌防治
玉米粒容易感染霉菌,导致变质和发霉。 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贮藏环境,并保 持容器密封性良好,以减少空气中的霉菌 孢子进入。同时,要定期检查玉米粒是否 有发霉现象,一旦发在贮藏过程中,玉米粒应避免与农药、化肥 等有毒物质接触,以免造成污染和安全问题 。
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
贮藏容器应选择无毒、无异味的材料,避免 玉米粒与有害物质接触。同时,要避免与其 他易产生有害物质的食品或物品共同贮藏。
注意贮藏容器的密封性
密封容器选择
贮藏玉米粒应选择密封性能良好的容器,如 玻璃瓶、金属罐或塑料袋等。容器的盖子或 封口应紧密,确保空气无法进入。
空气流通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可以减少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
02
玉米粒的贮藏容器
金属容器
总结词
金属容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久性,但长时间存放可能导致玉米粒变色。
详细描述
金属容器如铁罐或铝罐是常见的贮藏玉米粒的容器。它们具有紧密的盖子,能 够有效地隔绝空气和湿气,防止玉米粒受潮和氧化。然而,金属容器中的玉米 粒可能因为长期接触金属而逐渐变色。
冷藏贮藏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玉米粒的品质,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以防影响贮藏效果。
真空贮藏
真空包装
利用真空包装机将玉米粒装入密 封袋中,排除袋内的空气,以降
低氧气含量和延缓氧化反应。
贮藏条件
真空包装后的玉米粒应放置在阴 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高
温和重压。

玉米的储藏

玉米的储藏

玉米的储藏一、玉米的贮藏技术1、原始水分一般较大,成熟度不均匀各玉米产区在收获季节,由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使玉米原始水分差别较大。

玉米的成熟度也很不均匀,穗的顶部籽粒成熟慢,含水量大,脱粒时容易损伤。

2、玉米的胚大,呼吸旺盛玉米胚部约占籽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粒重的10%-12%,组织疏松,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脂肪,呼吸量大,呼吸强度约为小麦的8-11倍,使得玉米在贮藏中易吸潮、生霉、发酸、发苦。

3、玉米胚部含脂肪多,易酸败玉米胚部含有整粒中77%-89%的脂肪,胚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

4、玉米胚部容易霉变由于胚部营养丰富,微生物附着量较多,所以胚部是虫和霉菌首先为害的部位。

胚部吸湿后,在适宜温度下,霉菌即大量繁殖,开始霉变。

二、玉米穗的贮藏方法。

一般将玉米果穗装入特制的容仓内贮藏。

容仓形状分长方形和圆形两种。

长方形容仓离地垫起0.5-1.0米,长度以地形而定,宽不超过2.0米,用木杆或高粱秸等制成;圆形的底部垫起0.5米,直径2-4米,高3-4米,用荆条编制品或高粱秸围成。

贮藏时应注意,上部盖藏好,防止雨雪入仓,并选择地基干燥而通风的地点。

仓与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利通风。

果穗水分含量低时,可及时脱粒,避免高湿季节果穗吸湿引起霉变或酸败。

如果入仓时果穗水分均匀,且在安全标准以内,一般不会出现发热霉变现象。

入仓后应注意检查,一旦出现热湿,要及时倒仓降温、降湿。

三、玉米粒的贮藏方法。

干燥的玉米粒可放入仓内散存或囤存。

堆高以2-3米为宜。

一般玉米水分在13%以下,粮温不超过30℃,可以安全过夏。

如果仓贮新玉米粒,可在入仓1个月左右或秋冬交季时,进行通风翻倒,以散发湿热,防止出汗。

对已经干燥,水分降低到14%以下的玉米粒,可在冬季进行低温冷冻处理,并做好压盖密闭工作,以利安全过夏。

玉米的贮藏技术

玉米的贮藏技术

玉米的贮藏技术(发布日期:2008-8-25 10:37:16) 浏览人数:758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贮藏中又极易发生发热霉变与低温冻害等质量劣变现象,因此安全、有效地贮藏玉米具有重要意义。

一、玉米的贮藏特性。

1、种胚大,易发热。

玉米在禾谷类作物中,属大胚种子,种胚的体积几乎占整个子粒的1/3左右,重量占全粒的10%~12%,从它的营养成分来看,其中脂肪占全粒的77%~89%,蛋白质占30%以上,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糖。

由于胚中含有较多的亲水基,比胚乳更容易吸湿。

在种子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胚的水分含量比胚乳高,而干燥种子的胚,水分却低于胚乳。

因此吸水性较强,且呼吸量比其他谷类种子大得多,在贮藏期间稳定性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导致发热霉变。

2、易受虫霉为害。

胚部水分高,可溶性物质多,营养丰富。

为害玉米的害虫主要是玉米象、谷盗、粉斑螟和谷蠹,为害玉米的霉菌多半是青霉和曲霉。

当玉米水分适宜于霉菌生长繁殖时,胚部长出许多菌丝体和不同颜色的孢子,被称为“点翠”。

因此,完整粒的玉米霉变,常常是从胚部开始的。

这是玉米较难贮藏的原因之一。

3、易酸败。

玉米种子脂肪含量绝大部分(77%~89%)集中在种胚中,这种分布特点加上种胚吸湿性又较强,因此,玉米种胚非常容易酸败,导致种子生活力降低。

特别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贮藏,种胚的酸败比其他部位更明显。

4、易遭受低温冻害越冬贮藏时,玉米水分高于17%时易受冻害,发芽率迅速下降。

5、玉米穗轴特性果穗在贮藏期间,种子和穗轴水分变化与空气相对湿度有密切关系,都是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降而增减。

玉米穗轴在乳熟及蜡熟阶段柔软多汁。

成熟时轴的表面细胞木质化变得坚硬,轴心(髓部)组织却非常松软,通透性较好,具有较强的吸湿性。

种子着生在穗轴上,其水分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穗轴。

潮湿的穗轴水分含量大于子粒,而干燥的穗轴水分则比子粒少。

因此,相对湿度低于80%的地区以穗藏为宜,超过80%的地区,则以粒藏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的贮藏技术
(发布日期:2008-8-25 10:37:16)浏览人数:758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贮藏中又极易发生发热霉变与低温冻害等质量劣变现象,因此安全、有效地贮藏玉米具有重要意义。

一、玉米的贮藏特性。

1、种胚大,易发热。

玉米在禾谷类作物中,属大胚种子,种胚的体积几乎占整个子粒的1/3左右,重量占全粒的10%~12%,从它的营养成分来看,其中脂肪占全粒的77%~89%,蛋白质占30%以上,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糖。

由于胚中含有较多的亲水基,比胚乳更容易吸湿。

在种子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胚的水分含量比胚乳高,而干燥种子的胚,水分却低于胚乳。

因此吸水性较强,且呼吸量比其他谷类种子大得多,在贮藏期间稳定性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导致发热霉变。

2、易受虫霉为害。

胚部水分高,可溶性物质多,营养丰富。

为害玉米的害虫主要是玉米象、谷盗、粉斑螟和谷蠹,为害玉米的霉菌多半是青霉和曲霉。

当玉米水分适宜于霉菌生长繁殖时,胚部长出许多菌丝体和不同颜色的孢子,被称为“点翠”。

因此,完整粒的玉米霉变,常常是从胚部开始的。

这是玉米较难贮藏的原因之一。

3、易酸败。

玉米种子脂肪含量绝大部分(77%~89%)集中在种胚中,这种分布特点加上种胚吸湿性又较强,因此,玉米种胚非常容易酸败,导致种子生活力降低。

特别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贮藏,种胚的酸败比其他部位更明显。

4、易遭受低温冻害
越冬贮藏时,玉米水分高于17%时易受冻害,发芽率迅速下降。

5、玉米穗轴特性
果穗在贮藏期间,种子和穗轴水分变化与空气相对湿度有密切关系,都是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降而增减。

玉米穗轴在乳熟及蜡熟阶段柔软多汁。

成熟时轴的表面细胞木质化变得坚硬,轴心(髓部)组织却非常松软,通透性较好,具有较强的吸湿性。

种子着生在穗轴上,其水分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穗轴。

潮湿的穗轴水分含量大于子粒,而干燥的穗轴水分则比子粒少。

因此,相对湿度低于80%的地区以穗藏为宜,超过80%的地区,则以粒藏为宜。

二、贮藏技术要点
穗贮与粒贮并用是玉米贮藏的一个突出特点,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仓房条件和种子品质而选择采用。

常年相对湿度较低的丘陵山区和我国北方,常采用穗藏法。

常年相对湿度较高或仓房条件较好的地区却采用粒藏法。

一般新收获的玉米多采用穗贮以利通风降水,而隔年贮藏或具有较好干燥设施的常采取脱粒贮藏。

玉米的安全贮藏,关键在于其含水量,安全水分内(北方玉米种子水分在13%以下,种温不高于25℃,南方玉米种子水分在12%以下,种温不超过30℃,)可以长期贮藏而不影响生活力。

(一)果穗贮藏:
1、优点:(1)新收获的玉米果穗,穗轴内的营养物质因穗藏可以继续运送到子粒内,使玉米完成后熟。

(2)穗藏孔隙度大:便于空气流通,堆内湿气较易散发。

高水分玉米有时干燥不及时,经过一个冬季自然通风,可将水分降至安全标准以内,至第2年春即可脱粒,再行密闭贮藏。

(3)子粒在穗轴上着粒紧密,外有坚韧果皮,能起一定的保护作用,除果穗两端的少量子粒可能感染霉菌和被虫蛀蚀外,一般能起防虫、防霉作用,中间部分种子生活力不受影响,商品性好。

2、水分:果穗贮藏同样要注意控制水分,以防发热和受冻害。

果穗水分高于20%,在温度-5℃的条件下便受冻害而失
去发芽率。

水分高于17%,在-5℃时也会轻度受冻害,在-10℃以下便失去发芽率。

水分大于16%时,果穗易受霉菌危害,在14%以下方能抑制霉菌生长。

所以,过冬的果穗水分应控制在14%以下为宜。

干燥果穗的方法可采用日光曝晒和机械烘干。

3、方法:果穗贮藏法有挂藏和堆藏两种。

挂藏是将果穗苞叶编成辫,用绳逐个联结起来,挂在避雨通风的地方。

有些是采用搭架挂藏,也有将玉米苞叶联结后围绕在树杆上挂成圆锥体形状,并在圆锥体顶端披草防雨等各种形式。

堆藏则是在露天地上用高粱秆编成圆形通风仓,将剥掉苞叶的玉米穗堆在里面越冬,次年再脱粒入仓。

(二)子粒贮藏:粒藏法可提高仓容量,密度在55%~60%,空气在子粒堆内流通性较果穗堆内为差。

如果仓房密闭性能较好,可以减少外界温湿度的影响,能使种子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干燥,在冬季入库的种子,则能保持较长时间低温。

1、充分后熟:对于采用子粒贮藏的玉米,果穗收获后不要急于脱粒应以果穗贮藏一段时间为好。

这样对完成后熟作用,提高品质以及增强贮藏稳定性都非常有利。

2、清选:在穗轴上的玉米由于开花授粉时间的不同,顶部子粒成熟度差,加上含水量高,在脱粒加工过程中易受损伤,损伤子粒呼吸作用较旺盛,易遭虫、霉为害,经历一定时间会波及全部种子。

所以,入库前应进行清选,将秕粒、破碎粒、不成熟粒及杂质清除,以提高玉米贮藏的稳定性。

3、水分:粒藏玉米的水分,一般不宜超过13%,南方则在12%以下才能安全过夏。

采用低温贮藏,要注意防止冻害。

4、方法:
(1)干燥贮藏:严格控制种子入库水分,入库后严防种子吸湿回潮,这是做好粒藏玉米种子贮藏的关键。

据试验,玉米杂交种郑单2号种子水分为12%,在山东省的一般仓库条件下贮藏两年多,对种子发芽力和后代的产量并没有很大影响,但在三年以上时种子生活力则有降低。

(2)低温密闭贮藏即将干燥到安全水分以下的玉米种子采用冷天入仓、冷天将种子搬出仓外、摊晾冰冻或冷天通风降温等方法处理后,再在种堆表面覆盖草席或麻袋及干净无虫的大豆、麦糠、干沙等进行密闭贮藏的方法,适用于一般中、小型仓库。

大仓库贮藏量大,可用麻袋、棉毯压盖。

新玉米种子在秋冬季节交替时,易结顶发热,因而必须及时倒仓通风降温,再进行低温密闭贮藏。

(3)通风贮藏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干旱,雨水少,有的地方采用围囤露天散装贮存,用自然通风的办法降低种子水分,降水后再入仓贮藏,这种方法要防止种子受冻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