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玉米储藏特点及方法

合集下载

粮油储藏基本方法

粮油储藏基本方法

粮油储藏基本方法一、原粮1.稻谷(1)稻谷的保管特点:稻谷的颖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好保管。

但是稻谷易生芽,不耐高温,需要特别注意。

大多数稻谷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

同时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

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

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

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连草堆垛,极度易沤黄。

生过芽和沤黄的稻谷,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

稻谷不耐高温,过夏的稻谷容易陈化,烈日下暴晒的稻谷,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爆腰"现象。

新稻谷入仓后不久,如遇气温下降,往往在粮堆表面结露,使表层粮食水分增高,出现气面粮现象,不利储藏。

(2)稻谷的保管方法①保证入库粮质:水分大、杂质多、不完善粒含量高的稻谷,容易发热霉变,而不而久藏。

因此,提高入库稻谷质量,是稻谷安全储藏的关键。

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应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考虑决定。

一般籼稻谷在13%以下,粳稻谷在14%以下。

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

如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应分等储存,及时晾晒或烘干,并进行筛选或风选清除杂质。

②适时通风:新稻谷往往呼吸旺盛、粮温较高或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

特别一到秋凉,粮堆内外温差大,这时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

有条件可以采用机械通风。

③低温密闭: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进行通风,使粮温降低到10℃以下,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暖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安全度夏。

2.小麦(1)小麦的储藏特点①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含有大量的亲水物质,极易吸附空气中的水汽。

其中白皮小麦的吸湿性比红皮小麦强,软质小麦的吸湿性比硬质小麦强。

吸湿后的小麦籽粒体积增大,容易发热霉变。

②后熟期长:小麦有明显后熟期,一般春小麦的后熟期较长,可达6-7个月,冬小麦后熟期相对较短,也为1-2.5个月。

烘干玉米的管理

烘干玉米的管理

关于烘干玉米储存管理的探讨禹城粮转站邵俊岭杜君夫随着近年来东北临时储存玉米的移库调入,我们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烘干玉米如何做好安全储存;玉米经过烘干,其耐储性、储藏稳定性、内在品质等都较自然干燥玉米要差一些,这样就增大了保管难度,在采取储藏措施时既要结合自然干燥玉米的储藏特点,又要针对烘干玉米的一些特殊特点,适时调整;因此,做好烘干玉米的安全储存,首先要了解玉米的储藏特点和易发问题,然后结合烘干玉米的一些特殊性,做到有的放矢。

一、玉米的储藏特点1、玉米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玉米在收获时天气已冷,又有包叶,新收获玉米水分一般20-35%,再者由于同一棵穗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同,成熟度很不均匀;加之水分高,脱粒时易受损,所以不成熟与破碎粒较多;易受虫霉危害。

2、玉米的胚大,吸湿性强,呼吸旺盛玉米胚部几乎占全粒的1/3左右,占全粒重的10-12%,含30%以上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据资料,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呼吸强度大8-11倍。

玉米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胚部外被一层疏松的薄壁细胞组织作为皮层,易于水分的吸收和散失);干燥玉米胚部水分小于籽粒或胚乳,而水分大的玉米其胚部水分则大于整个籽粒或胚乳。

3、玉米胚部含脂肪多,容易酸败胚部含整粒中77-89%的脂肪,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

4、玉米胚部的带菌量大,容易霉变玉米胚部的营养丰富,微生物附着量较多。

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高的多。

玉米胚部是虫霉首先危害的部位,胚部吸湿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霉菌即大量繁殖,开始霉变。

二、玉米的发热与霉变1.发热常规储藏的玉米,入仓时水分一般达到均匀,常见发热部位在粮堆上层30-60厘米深处,这是因为受仓内温度、湿度影响的原因。

2.霉变玉米霉变一般是入仓水分高或是在储藏期间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局部水分增加(如表层结露、底层、墙壁处返潮等),霉菌在适宜条件下开始繁育而造成的。

玉米储藏基本知识

玉米储藏基本知识

玉米储藏基础知识
• 一、 玉米的分类 • 1、按皮色分:有白玉米、黄玉米、杂色玉
米。黄、白玉米以混杂其他颜色玉米不超 5%为限,超过这一限度,统称为杂色玉米 。 • 2、按食性分:有粳性玉米和糯性玉米两类 • 3、按粒型和粒质分:有马齿种、硬质种、 蜡质种、粉质种、甜质种、爆裂种等
玉米储藏基础知识
玉米储藏基础知识
• 31.0,胚的酸度则高达633.0。因此,玉米 的胚部最易酸败。
• 3、胚部带菌多,容易霉变:由于玉米胚部 含各种营养成分多,最适于霉菌生长。因 此,玉米如水分大或粮堆吸湿受潮,即会 很快霉变。霉变早期,籽粒表面潮润,散 落性降低,粒色鲜艳,散发出甜的气味。 若继续发展,胚部碎粒断面会出现白色的 菌丝,有轻霉味。再继续发展下去,在粒
玉米霉变的临界水分
水 分%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温 度 30 27 24 21 18 15 12 9 ℃
玉米储藏基础知识
• 注:上表所列玉米含杂0.2%以下,纯粮率 97-99%,不完善粒2.5-3.5%。
• 2、低温密闭储藏:即利用冬季冷燥天气冷 冻入仓或堆囤,然后趁冷压盖密闭,只要 水分在安全标准以内,一般可以度夏,但 水分在20%以上的玉米,长期处于0℃以下 的低温环境中,容易冻伤,影响种用和食 用品质,不能长期储存。
• 其中以马齿种、硬质种和蜡质种最多,其 次是粉质种。
• 粒形特征和胚乳性状见下表
几种玉米形态特征及胚乳形状
种别
马齿种
硬质种
蜡质种 (糯质种)
软质种 (粉质种)
形态特征
角质胚乳 部位
粒大,顶端凹 陷,呈马齿形
籽粒两侧
粒小,坚硬有 光泽顶部圆形
两侧及顶部

《玉米保鲜储藏》PPT课件

《玉米保鲜储藏》PPT课件
2 保鲜储藏 3 包装 4 玉米家庭保鲜的简单方法
影响玉米平安储藏的因素:
①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脱粒时容易损伤,所以 玉米的未熟粒与破碎粒较多,给玉米的平安储藏带 来不利影响。 ②玉米胚大,呼吸旺盛,使玉米在贮藏中易吸潮、 生霉、发酸、发苦。
③玉米胚部含脂肪多,易酸败。
④玉米胚部带菌量大、易霉变:由于胚部营养丰富,
方法三:还有冷冻枯燥保藏法,即将剥苞叶、水分10%左右的 穗,再用聚乙稀薄膜包装,贮存在室温下。用本法处理的甜玉 米穗,在常温下可贮藏一年以上,能完好地保持甜玉米原有的 风味和品质,缺点是用本法处理甜玉米穗能耗量较大。
3.包装
1〕多用聚乙烯薄膜袋或其他塑料 袋包装。 2〕可剥苞叶、去须、选穗以后再 包装; 4〕可保存全部苞叶或留2-4片苞 叶,再包装,外套条板箱,待送 冷库贮藏。
1 采收: 时间:早晨和黄昏是收获玉 米穗的较好时间,乘外界较 低温度,使所带田间热量减 少,以利较快预冷。中午高 温时,不宜采收。
注意点:连同苞叶一块从植 株上掰下。带苞叶果穗含糖 量相对稳定,采收后4小时
预冷:甜玉米属冻害敏感性较高的果
蔬,轻微受冻即降低品质。运回冷库
预的冷的甜方法玉米果穗要尽快预冷到接近0℃, 否那么糖分会很快转化成淀粉。 1〕冷库冷却冷库温度0-5℃,相对湿度85%-90%,
1.降低水分 2.去除杂质 3.密闭贮藏 4.采用“三低“方法保管 “三低〞指低氯、低温和低量。把到达平安贮藏水分 且除掉杂质的玉米装入较厚的大塑料袋中,然后投入低药量的磷化铝药片〔1~3 克/m3〕,再将塑料袋高温封口,使玉米堆内自然缺氧,外面的高温高湿空气被 隔绝,玉米温度最高不超过30℃。在厌氧低温环境中,磷化铝片缓慢分解释放出 磷化氢气体,有效地抑制玉米象、麦蛾、书虱等各种害虫的发生和危害,从而到达 平安贮藏目的。用这种方法,玉米可贮藏一年以上,并且保持色泽鲜艳,不吸湿返 潮,不生虫发霉。

玉米栽培试题集附答案

玉米栽培试题集附答案

农作物栽培技术》训练题三姓名:班级:一、填充下列各题1、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

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栽培中,面积及产量居三位。

2、湖北玉米种植主要分为四个区域,即鄂西北山地玉米区、江汉平原玉米区、鄂东丘陵低山玉米区、鄂北岗地夏玉米区,其主产地是鄂西山地,高产区是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

3、玉米按籽粒性状可分为九种类型,即: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爆裂型、甜质型、蜡质型、甜粉型、有稃型、中间型(半马齿型、半硬粒型),其中广泛栽培的类型是硬粒型、马齿型和半马齿型。

玉米按用途可分为:普通型、鲜食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爆粒玉米、笋玉米)、工业用玉米、饲用玉米,玉米按株型分为紧凑型、平展型、中间型。

4、玉米的生育期包括七个生育时期,即: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开花期、吐丝期、成熟期。

5、玉米从出苗到成熟,根据外部形态和新器官出现的特征,可分为三个生育阶段,即:苗期(播种到拔节)、穗期(拔节到抽雄)、花粒期(抽雄到成熟)。

6、玉米的经济产量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个因素构成,三个因素中有效穗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单位面积穗数决定于适宜的密度和苗期的管理,穗粒数主要受雌穗分化形成期、授粉期和灌浆期的植株营养状况、气候条件所限制,粒重主要影响时期是灌浆期。

7、苗期历时天数一般为25-40天,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阶段,生长中心是根系,生产主攻目标是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8、玉米穗期历时30-35天,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生长中心是雌雄蕊分化,生产主攻目标是促叶、壮秆,争取穗多、穗大。

9、玉米花粒期历时45-50无生育特点是生殖生长阶段,是决定粒数及粒重的关键时期,生长中心是开花、授粉、籽粒灌浆,生产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争取粒多、粒重。

10、玉米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有精细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

11、玉米种子处理的技术措施包括精选、晒种及药剂拌种(或包衣)。

12、玉米播种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机械半精量播种、施足基肥、用苗前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除草。

玉米种子的隔年贮藏技术

玉米种子的隔年贮藏技术

玉米种子的隔年贮藏技术作者:张立新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1期摘要:种子的贮藏与囤积是为了以丰补欠,种子贮藏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种子高活力,或保护种子良好的播种质量。

玉米种子的储藏环境,直接影响种子的生命力。

我县每年在供种结束后,都会囤积一批数量可观的玉米种子作为贮备,这些种子不仅要经过当年高强温多雨的夏秋,还要经过第二年低温的春季等十个多月的贮藏后才能投入再产。

所以,在这样长的时间和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下,采取什么贮藏技术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种子活力和种用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玉米种子贮藏玉米种子由于具有种胚大、营养丰富、脂肪含量高、含亲水胶体多、种胚成熟度不一致、对低温的耐性差等特点,因此在玉米种子的贮藏过程中容易吸湿,呼吸强度增大而发热霉变,腐烂变质,容易受到虫害和仓鼠的危害,脂肪易酸败产生有抵制作用的物质,低温下易受冻害等。

玉米种子在贮藏中如果技术的不当,轻者会使种子活力下降,严重的会使种子丧失种子活力失去种用价值,给下一年的农业生产带来影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以下笔者总结了一套玉米种子的贮藏方法与技术,以供参考。

一、种子入仓前做好种仓的清理和消毒。

种子入仓前,要对仓库及库内仓具进行仔细清理和消毒。

对盛用器具一般采用刮、敲、打、洗、曝晒和开水烫等方法进行清理。

对仓内的异品种种子、杂质和垃圾要彻底清除。

对墙体有虫窝的,要刮去虫窝,修补墙面,并做好仓外的清理工作,准备好这一切,方可种子入库。

对经过清理的种子和仓库先用呋喃丹药物在仓门和通风口前洒一防虫、鼠进入线,再用80%的敌敌畏乳油100倍液洒在仓库内的墙壁上喷雾或挂条施药熏蒸,然后密封72小时。

消毒后必须通风24小时方可进库。

最后在库内靠墙角处放青饵、投捕具以及在仓门上装上高50-70厘米的防鼠档板,可彻底消灭鼠和虫的发生和危害。

二、把好种子入库关种子入库时,种子的品质、种子成熟度和破碎粒率应符合规定标准。

同时要求种子含水量不能超过13%。

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现状及对策

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现状及对策

农业纵横NONGYE ZONGHENG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现状及对策张林周羽!袁兆慧张惠兰董玲(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摘要:玉米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可用于粮食生产及饲料加工,但普通玉米;种偏重籽粒产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畜 牧养殖业对青饲料的需求,因此,青贮玉米生产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青贮玉米在国内外的生产现状、解析发展趋 势、明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给出针对性的建议,使大家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青贮玉米的相关发展状况,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源0关键词:青贮;玉米;现状分析;建议一!世界青贮玉米生产现状青贮玉米经一系列加工程序后生产的粗饲料比普通饲料更有营养且储存时间更长,青贮饲料大多气味酸香、汁 水丰富、适口性好,主要用于喂养草食性家畜#据统计,2014—2016年以及2019年欧洲的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分别为607.65万hm 2% 618.56万h-2、614.47万hm 2、614.47万hm 2;同年,德国的种植面积分别为204.26万 hm 2% 210.04 万 hm 2% 213.76 万 hm 2 以及 213.73 万 hm 2;而美国近几年的青贮玉米面积稳定在266.67万hm 2左右,且青贮玉米种植区分布更为集中,主要位于美国中北部,像威斯%区种植有大青贮玉米#通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的,发现其年际间变化较小#可是于 青贮玉米产,现有的青贮玉米 生产 要, 而其种植面积•来较为稳定#二!我国青贮玉米生产现状与欧美 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贮玉米产业起点更低、起步时间更晚,青贮玉米品种少,全国绝大多 区以普通米种植为主,在米 后部分 青贮 ,近%大 家畜养要大量青贮的 区种植有青贮玉米,而国青贮产 # 2015年的出€青贮玉米种植 ,全国的青贮种植面积大#统计 据 ,2017年时 国的青贮总种植面 积由2016年的104万hm 2增至146.67万hm 2,其中包括26.67多万hm 2的粮改饲面积以及40多万hm 2青贮玉米#国有青贮面积发现, 国青贮种植小于欧美国家,仅占美国的11.21 ,德国的3.5% ,欧洲的10.93#, 国国 同 区的青贮产, 间分布 # % % 北%区奶牛早且发展基础好,青贮饲料的需求量大,从而带动青贮米产业的发展,促青贮米产逐渐聚集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一)西北 区青贮玉米种植分布情况以陕西省为例,介绍其青贮米加工及品种利用情况#1. 青贮玉米种植及分布#陕西省至2010年青贮玉米加工产量可达7x1095g ,可用于饲喂约9x105头牛,节省近1x1095g 粮食,为 户降低生产成本# ,陕西省各个地区的青贮 米产量及饲料化率相差极大,北部地区的 青贮玉米产量为2.14x1095g ,其中有近64.26%的青贮玉米被加工成饲料,是陕西省饲料 例最高的地区;而陕西省南部以及中区的饲料率省均值高6.53%, 平的现象是由区的不同产结构决定的#2. 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依据陕西省的气候及种植条 件,适宜 种植的青贮米种大多植株较高且叶片较 宽,在株间距较小时也可正常生长,茎粗壮且根系发,易倒伏#经多年试验挑选 诸如科多4号%科多8号%青饲1号%雅玉青贮8%晋单青贮42、新青1号等多个生产中表现优良的青贮玉米 种#(二)华北地区青贮玉米种植分布情况以北省为例, 青贮米种植面积%适用品种等方面进行介绍#1. 青贮 米种植面积#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近几年,河北省玉米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00万hm 2以上, 其中青贮 米产业发展较快,但成熟度 高, 1/10种植面积的青贮米株青贮加工,是 牧场的基础原料#2. 适宜的青贮玉米品种#冀北冷凉区一般一年一茬,当生产中 现较好的 种大多 较高的生 产 % 高大粗壮的茎秆以及宽大的叶面,以 种征:中单9409%中北410、农大108等饲用或粮饲兼用 种;而平 播区大多每年种两季, 国专用 青贮米品种匮乏, 主要种植普通米品种, 后用于饲料加工#( ) 东北 区青贮 米种植分布 况1.青贮米种植面积#东北区利用其丰富的饲草饲 料资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产 值产值的50%#畜牧业的发展 定青贮产业的, 据统计, 东北也是 国青贮 米的产区 一,的青贮 米年种植面积近 21.27 万 hm 2,为普通 米种河南农业2020年第12期(中)HENANNONGYE植面积的2/25©由于近年市场需求扩大以及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青贮玉米种植,黑龙江省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0青贮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来源,其种植面积也逐年递增,2006年青贮玉米播种面积20.54万hm2,比2005年增长45.2%。

玉米和豆类储藏

玉米和豆类储藏

一、玉米玉米又名包谷、包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土质、气候、旱涝适应能力较强,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东北和华北是主要产区,产量高、储存量大,用途也极为广泛。

玉米耐储性较差,是较难保管的粮种之一,通常不适宜作长期储藏。

玉米籽粒胚大,脂肪含量高,呼吸强度大,耐储性较差。

玉米胚部所占面积较其它粮食大。

玉米胚约占整粒总重量的10--14%,约占总体积的30--35%,因此,在相同条件下玉米比其它粮食具有较强的生命活动和较高呼吸强度,如干毫克/24小时/100克干样品),燥的小麦15--25℃时,呼吸强度为0.04--0.06(CO2毫克/24小时/100克干样品)。

干燥玉米则为10.2--28(CO2(一)玉米的形态与结构玉米籽粒由皮层、胚、胚乳三个部分构成。

籽粒形态扁平,顶部着生于籽粒基部。

玉米胚是谷类粮食中最大的且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在储藏期间易吸湿生霉。

遭受虫害,储藏稳定性很差。

(二)玉米的分类1、按皮色分有白玉米、黄玉米、杂色玉米。

当黄、白玉米或其它颜色玉米的混杂超过5%,统称为杂色玉米。

2、按食性分有粳性玉米和糯性玉米两类。

3、按粒形和粒质分有马齿、硬质、蜡质、粉质、甜质、爆裂等种。

其中的马齿、硬质、蜡质三种最多,其次是软质种。

(三)玉米的储藏特性1、原始含水量高,成熟度不均匀玉米生长期长,我国主要产区在北方,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果穗外面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故原始水分较大,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往往在20--35%,在秋收日照好、雨水少的情况下,玉米含水量也在17--22%左右。

玉米授粉时间较长,同一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相差可达7--10天,因而果穗基部多是成熟籽粒,而顶部则往往是未成熟的籽粒,故同一果穗上籽粒的成熟度很不均匀。

未成熟的籽粒未经充分干燥,脱粒时容易损伤。

因此,玉米的未熟粒和破损粒较多,这些籽粒极易遭受害虫与霉菌侵害,甚至受黄曲霉菌侵害而被污染带毒不能食用,造成很大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地区玉米储藏特点及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玉米特性的分析,探讨东北地区玉米在库存保管过程中的贮藏方法和技术,对东北地区粮食企业玉米贮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北;玉米;储藏;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s56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18-1
1 玉米的物理特征及储藏特点
1.1 玉米胚大,生理活性强
玉米的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
-15%。

玉米胚部大给储藏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

玉米胚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约含有全粒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

1.2 玉米胚含脂肪及可溶性糖多,易于变质
玉米粒内所含脂肪及水溶性糖,主要集中于胚部。

储藏中胚部首先遭受虫、霉危害。

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而且温度愈高、湿度愈大,产生的游离脂肪酸愈多,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

1.3 新玉米组织松散,原始水分高
新收玉米水分一般在20%-35%之间,最高可达38%-40%以上。

即使秋雨少、日照好、成熟度高的情况下,玉米水分也在17-22%左右,加上目前杂交玉米粉质多、角质少、组织松散、玉米生理活性强,储藏稳定性自然就会降低。

1.4 玉米易生虫
玉米胚部营养丰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在脱粒时易受损伤,产生破碎粒和未熟粒等因素,容易感染害虫,受害虫侵蚀。

1.5 玉米胚部带菌量大、易霉变
玉米经过一段储藏期后,其带菌量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高得多。

正常稻谷携带孢子个数,一克干样约为9.5万个以下,而正常干燥玉米却携带9.8-14.7万个孢子。

引起玉米发热、霉变的主要原因是入库水分高或在储藏过程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局部水分增加(如表层结露、地坪和仓墙返潮等),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附着于粮粒上的微生物即开始繁殖和生长。

如玉米堆内混有水分高的籽粒或受损伤的籽粒,未到高温季节,也能引起生霉。

2 玉米安全储藏方法
2.1 高水分玉米的越冬冷冻储藏
2.1.1 露天围堆冷冻将高水分玉米利用冬季气候寒冷的自然条件进行冷冻,可延缓烘干或晾晒的时间。

2.1.2 高水分玉米做囤冷冻高水分玉米露天做囤冷冻的方法同露天做囤方法相同,用这种方法冻对高水分玉米进行越冬冷冻储藏,同样可延缓烘干和晾晒的时间。

2.2 安全水分玉米房式仓常规储藏
2.2.1 水分高低的划分要按地区、气候条件、季节等不同区别对待,一般应按当地规定的安全粮、半安全粮和危险粮的界限来划分,分开入库,以免水分高的玉米发生变化,影响全仓、全囤的玉
米安全储藏。

2.2.2 质量的划分一般应按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分等入库,分别存放。

质量差、杂质多的应进行风筛除杂,将玉米杂质降到0.5%以下,然后入仓储藏。

2.2.3 有虫的玉米的管理应单独存放、隔离保管并及时进行杀虫处理,严防害虫繁殖侵蚀造成损失。

2.2.4 陈玉米的管理经过较长时间保管的玉米,一般色泽发暗,胚部显著收缩,其食用品质及营养成分均有所有下降。

2.2.5 分类管理色泽及粒型不同的玉米混合存放,会影响玉米的使用价值,分开储存,有利于不同玉米的合理利用,提高商品价值。

2.3 安全水分玉米露天货位储藏
2.3.1 包装堆放露天袋装长方堆,起脊,长度不限,宽度一般在5m左右,全高6m左右。

起脊高3.5-4m。

起脊时每包约收进15㎝,起脊坡度达 55℃,檐高2.5-3m左右,以利防雨。

2.3.2 做囤散装①穴子做囤。

在铺垫好的堆基上,放三层重迭并用绳箍紧了的穴圈,上面铺一层席子,席子要伸出穴圈30-40㎝,当倒粮高度达1m左右时,把穴圈提起15㎝左右,即为底箍。

开始入粮后,在折起的铺底席子的里面做囤身穴圈,第一圈接头处用扦子等别牢,第二圈即略向上提起,开始每圈约提起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逐步加高,到1 m以上每圈可提起三分之一,到2m以上每圈即可提起二分之一,一直到檐口为止。

②钢筋片做囤。

将毛竹或柳条均匀的放在钢筋片内,用席子贴内壁,装粮至90㎝高时再放第二层钢筋片,连接好再装粮,然后再放第三层,直至达到所需高度时开始收顶。

收顶时每圈收40㎝,做成塔形顶,坡度不小于45℃。

2.4 玉米机械通风储藏
2.4.1 玉米露天储藏机械通风玉米露天机械通风降温、降水是通过风机和通风管道使之不断置换粮堆内湿热空气,降低粮温或粮食降水,提高储藏稳定性。

2.4.2 玉米立筒仓机械通风储藏 1000吨砖园仓,高14.5m,内径10.5m,用机械通风进行玉米降水储藏,效果良好(用1250吨立筒钢板仓通风储藏效果也良好)。

风道的设计和布置。

根据已建成的平底带机道筒仓的设计风道,通风管为1.5㎜厚冲孔钢板,开孔率为26%,为满足管道的抗压强度,管内用12园钢环支撑,间隔200㎜。

风机选择。

玉米园筒仓降水储藏所选用的风机为
4-72-11no4.5a 离心风机。

通风气候条件选择。

将大气温度、湿度及粮食的数据输入zh-126型粮食通风微机控制仪,控制气温在10℃以上,相对湿度在65%以下进行机械通风降水储藏。

气温低于粮温8℃以上,相对湿度75%以内时进行通风降温储藏通风方式。

通风降水采用先吸(负压)后吹(正压)的吸吹结合方式通风。

通风降水性能。

对烘干一遍的玉米进行通风降水,玉米水分为16.7%,在气温-2℃-25℃(温度低时通风,主要是随着外温上升时,逐渐将粮温升高,为降水作准备),相对湿度35%-70%条件下,水分由
原来的 16.7%平均降至 14.5%,吨粮降水1%。

2.5 玉米的密闭储藏及“双低”、“三低”储藏
玉米经过日晒、烘干、筛选去杂,水分降至13%左右,进行仓内散装密闭储藏,一般可以安全度夏。

安全水分的玉米也可采用“双低”或“三低”储藏。

2.6 玉米的自然低温储藏
通常是将14%左右的玉米在入库后充分利用自然低温冷冻,即采用仓外薄摊冷冻、皮带输送机转仓冷冻、仓内机械通风或敞开门窗翻扒粮面通风等方法,使粮温降低到0℃以下,然后用席子、草袋或麻袋片等物覆盖粮面进行密闭储藏,长时间保持玉米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

2.7 玉米的安全储藏管理
凡入库水分超过14%的到翌年春季应及时整晒或机械通风使水分降至13%-13.5%以下。

同时要注意清除杂质,一般玉米杂质不超过 0.5%,破碎粒不超过10%才能长期储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