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产资源供需态势及全球资源形势

合集下载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钴、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矿产;铀、镭、钍等放射性金属矿产;铊、铟、镧、铈等稀有金属矿产;菱镁矿、滑石等冶金辅助矿产;钾盐、硫、磷等化工矿产;高岭石、膨润土、蒙脱石等非金属材料矿石;各种石料、石灰岩、石膏、石棉等建筑材料矿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玛瑙等宝玉石矿产和地下水(热)资源等。

矿产资源为人类提供了95%以上的能源来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王安建,王高尚,2002),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地质属性,其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有限的。

产资源的分布与特点目前,全球已经发现矿产资源200余种。

根据王安建等同志的观点(王安建、王高尚,2002),矿产资源空间分布受地质规律控制。

液态和气态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大型沉积盆地内,铁、铜、铝等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造山带中,煤则兼有之。

具体分布与特点如下。

(一)矿产资源的全球分布截止2000年底,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421亿吨,各地区储量及其所占世界份额差别很大。

人口不足世界3%、仅占全球陆地面积4.21%的中东地区石油储量为925亿吨,占世界储量的65%,是世界所有其他地区石油储量总和的近两倍、亚太地区的15倍和西欧地区的37倍。

尽管前苏联地区、非洲、北美和南美洲也分布着相当数量的石油,但其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中东地区的1/7至1/11。

全球现有石油资源空间分布的极其不均衡是其自然属性的体现,是地球演化过程中自然地质作用的结果。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的地区分布相对均衡一些。

2000年底,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50万亿立方米。

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展望引言:中国西部地区作为矿产资源的富集区,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对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 资源概况:中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业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稀土、金属矿产等。

其中,煤炭资源是最为丰富的,广阔的煤田分布在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份;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金属矿产则集中在新疆、西藏等地。

这些矿产资源的丰富给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 开发利用现状:目前,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大部分矿区仍处于传统的人工开采阶段,缺乏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手段,效率较低。

其次,环境保护措施不足,矿产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亟待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此外,矿产品加工能力有限,大部分矿产资源还需要通过加工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3. 发展潜力: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中国西部地区的矿业资源开发利用依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将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逐渐改善,这将有助于矿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此外,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西部地区将成为新能源矿产资源的主要开采区域,如风能、太阳能等。

因此,在适应新能源发展趋势的同时,西部地区的矿业资源开发利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中国西部地区矿业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展望1. 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了更好地利用西部地区的矿业资源,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矿业技术的进步。

例如,引进先进的采矿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采矿效率和资源回收率。

同时,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加强环境保护:西部地区的矿业资源开发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与供应

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与供应

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与供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能源和原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矿产资源成为了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基础。

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平衡关系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到全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就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与供应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可以开采和利用的矿石、油气和地下水等自然资源。

它们是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基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矿产资源的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需求:能源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等矿产资源是能源的重要来源。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腾飞,对能源的需求量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趋势。

2. 金属需求:金属矿产资源包括铁、铜、铝、锌等,它们是现代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金属的需求日益旺盛。

例如,汽车、航空航天、建筑和电子产品等行业对金属的需求十分巨大,推动了金属矿产资源市场的快速增长。

3. 稀有资源需求:稀有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但供应量有限的资源,如稀土矿、钨矿和锂矿等。

这些资源在高科技产业和新能源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电子产品、节能灯和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稀有资源的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二、矿产资源的市场供应矿产资源的供应主要取决于地质勘查和开采技术的水平、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矿产资源的供应不仅包括已经开采的矿产资源,还包括潜在的待开采资源。

供应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因素:1. 储量与开采成本:矿产资源的储量是衡量矿产资源供应的重要指标。

资源的储量越大,意味着其供应量越充足。

同时,开采成本也是影响矿产资源供应的关键因素。

如果开采成本过高,供应方将面临经济性和技术难题,从而影响市场供应的稳定性。

重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

重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

重要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的发展,矿物作为基础原料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核心资源,如钢铁、化工、建筑等。

矿产品供求形势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经济运行,因此掌握矿产品的供需趋势对于企业、政府和全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矿产品供需形势总体呈现供应充足、需求持续增长的态势。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动荡性增加,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新的风险和挑战也正在逐步浮出水面。

首先,从矿产品的供应情况来看。

目前全球矿产品生产量总体处于高位,主要由于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矿产资源日益得到开发和利用,例如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国家。

此外,随着科技和生产方式的进步,矿产品的开采效率和采掘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矿产品供给的扩张。

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到,一些传统矿产资源供应较为紧张,比如铜、钴、镍等金属矿产。

此类矿产资源的供给短缺主要源于近年来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保的要求提高。

这也引发了对于新能源和清洁技术的迫切需求,这些技术需要大量的稀有金属材料作为基础材料,当然还有大量的电池材料、汽车零部件、无线通讯设备等等。

其次,从矿产品的需求情况来看。

对于矿产品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建筑业和能源等领域。

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对金属、非金属和稀有金属材料等矿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例如,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太阳能和风能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都需要大量的电池材料、稀土金属和特种钢材等矿产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趋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和限制性措施令市场往往不再公平,矿产品领域也不例外。

例如,美国政府在2018年针对进口钢铝产品实施的关税措施,直接导致钢铁等资源短缺转移至其他市场,价钱上涨等后果,给全球矿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

基于此,对于矿产品供需形势的未来趋势,需要充分认识到矿产品市场存在的风险和变化,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促进各国间合作与共赢。

全球矿产资源形势及中国的战略机遇

全球矿产资源形势及中国的战略机遇

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7月/14日/第002版战略全球矿产资源形势及中国的战略机遇陈甲斌王海军金融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拖累经济的同时,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及资源大整合等提供了机遇。

我国大宗矿产非常紧缺,抓住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对优化我国矿产资源配置及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矿产资源虽然在人类社会发展及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但是由于各国资源禀赋、工业化进程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各类矿产的生产与消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很大的差别。

我国大宗矿产非常紧缺,抓住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对优化我国矿产资源配置及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球矿产资源形势1.资源形势对于像石油、铁矿、铜、铝之类的大宗矿产,尽管全球每年的开采及消费规模均很大,但是由于全球矿产勘查投入不断,并且找矿新技术、新方法取得突破,导致新的补充资源持续增加,使得大部分矿产资源储量总体保持相对稳定,其中有的甚至有增长的倾向。

石油:尽管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但是因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储采比近几年在40上下波动。

截止到2007年底,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1686亿吨,比上年增长2.3%;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石油剩余储量还约可供开采42年。

铁矿: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近10年来,世界铁矿储量(铁)基本稳定在700亿~750亿吨之间,增减变化幅度很小;基础储量(铁)虽然近两年有所减少,但是总体增长的趋势尚完好。

目前,世界铁矿储量静态保障能力大约为70年,资源实力比较雄厚;更为突出的是,目前全球还有1600亿吨的铁矿储量基础(铁),并且与铁矿储量的比基本维持在2.2。

可见,世界铁矿资源不仅供应保障能力好,而且资源潜力巨大。

铜矿:随着新一轮矿业经济周期中全球铜矿勘查投资的不断增加,世界不断地有新的铜资源被发现,使得世界铜资源储量及基础储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向好。

国内外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国内外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 全 球 主 要 矿 产 资 源形 势
矿 产 资 源 勘 查 是 一 项 以 公 益 性 地 质 成 果 为基
(7 0 1 0 0万 tB O3 , 8年 ) 石 油 ( . 1 ( 2 )3 ; 1 0 6万 亿 桶 , 3 4
年 ) 金 刚石 ( . 克拉 , ; 5 8亿 5年 ) 。 全 球矿 产 资 源能 否满 足世 界 经 济与 社 会发 展 的 需 要 , 来 存在 着 不 同 的认 识 和争 论 。 影 响 矿 产 资 历 源 供 需 形 势 的主 要 因素 , 长期 的是矿 产 资源 生 产 国 、 消费 国 经济 发 展 态 势 ; 期 的 是 国 际矿 物金 属 交 易 短
引 言
矿 产资 源是 经 济发 展 和社 会 全 面进 步 的重要 物
质 基础 。矿业 是重 要 的基 础 性 “ 游 ” 业 , 于社 上 产 处
1 0多 年来 , 产 品 市 场 价 格 相 对 低 迷 , 响 了矿 床 矿 影 储 量 的评定 。值得 说 明 的是 , 除西 欧 、 美地 区经过 北
国 内外 矿 产 资 源 与 开 发利 用 现 状 及 其 发 展 趋 势
杨 强 ,雍卫 华
( 国土 资源 部矿 产 资源 储 量评 审 中心 ,北 京 1 0 1 ) 0 8 2
摘 要 : 介绍 了国内外矿产资源概况和 开发利用现状 . 分析 了我 国矿产 资源储量套改后 的资 源形势及
种 。一 些 主要 矿 产 探 明 储 量 的 保 证 程 度 明显 不 足 ,
大 国的行 列 。矿 业 的 发 展 , 效 支 撑 了 国 民经 济 持 有
续 、 定 与快 速 发 展 。矿 业 的 发 展 还 关 系 到 国 民经 稳 济 安 全和 国家 战 略地 位 。在 全球 经 济 一体 化 和科 技 突飞 猛进 的新 世纪 , 业 发 展 的战 略 意义更 加 突 出 。 矿 我 国加 入 wT 0后 , 面临 国际矿 业 领 域 的激 烈 竞争 , 正 确 认识 国 内外矿 产 资源 形 势 , 握矿 业 发展 趋 势 , 把 对 于提 高 我 国矿 业 的 整 体 实 力 和 竞 争 力 , 进 矿 业 促 健 康发 展有 重 要意 义 。

当前中国矿业形势及前景展望

当前中国矿业形势及前景展望

自2012年开始,中国矿业行业进入“寒冬”期后,受内外经济增速回落、矿产品需求减弱、价格大幅下跌和原燃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影响,中国矿业行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这种不妙的情况还在延续之中。

今年以来,全球矿产品需求动能持续减弱,矿业投资呈削弱趋势,大宗商品及主要矿产品价格呈现高位下行趋势,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也随之加大。

2013年前三季度,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增速放缓。

新兴经济体增长乏力。

世界矿产品需求低于预期,价格高位回落,大宗矿产品供需基本平衡。

我国主要矿产品产量仍保持增长,但增幅明显回落,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行业效益下降。

中国矿业联合会专职副会长兼总工程师刘玉强在近日由中国工程院举办的中国矿业资源形势与对策论坛上分析,煤炭需求低速增长,产能大规模集中释放,库存持续高位,价格连续下滑,企业经营困难;钢材需求增速放缓,国内粗钢产量持续增加,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钢企经营异常困难,亏损面继续扩大。

铁矿石供应相对平稳,铁精粉价格在低水平下震荡;有色金属生产、投资比较平稳,结构调整有所推进,主要金属价格震荡下行,部分品种价格触及近年新低,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剧;化工矿产供需失衡,库存增加,价格大幅度下滑,进出口指标双双下降,固定投资出现负增长。

即使这样,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矿业就没有了发展机会,业内许多专家仍十分看好中国未来矿业形势,在上面所说的中国矿产资源形势与对策论坛上,许多院士、专家对中国矿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而这一信心则主要表现在对中国未来矿产资源需求的走势上。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安建表示,除能源矿产外,未来10年左右,钢、铜、铝、铅、锌等大宗矿产需求将陆续达到需求高点,迎接资源需求“洪峰”,并与产业转型保持一致。

产能过剩:一个难解的困局尽管当前矿业形势不景气,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矿山企业的积极性,“以销定产”似乎已不再是矿山企业遵守的法则。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国矿山企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张,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等矿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虽然增幅明显放缓,但产能过剩的迹象十分明显。

矿产资源行业的市场分析与投资策略

矿产资源行业的市场分析与投资策略

矿产资源行业的市场分析与投资策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矿产资源行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就矿产资源行业的市场分析与投资策略进行探讨。

一、市场分析1.全球矿产资源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美国等大国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兴国家经济的崛起,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特别是能源类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的需求量持续攀升。

同时,受环保政策的影响,对绿色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2.市场竞争格局矿产资源市场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之间。

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成本的控制。

拥有丰富资源储量并能够实现低成本开采的企业将处于市场的优势地位。

3.矿产资源价格波动矿产资源价格的波动性较高,主要受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关系和地缘政治因素等影响。

因此,合理判断矿产资源价格走势,对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二、投资策略1.深入了解矿产资源公司在进行矿产资源投资前,应充分调研目标公司的资产状况、生产能力、储量情况等。

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矿产资源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判断其投资价值和潜力。

2.分散投资风险矿产资源行业的投资风险较高,为降低风险,建议将投资分散到多个具备潜力的矿产资源项目中。

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单个项目的波动带来的影响,还能够提高整体投资回报率。

3.关注环保政策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政府强化对矿产资源行业的环保监管。

因此,在投资时需要重点关注目标公司的环保能力和环保措施,以免环保问题影响到投资回报。

4.紧密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形势对矿产资源行业的发展和价格波动有重要影响。

投资者需要及时关注全球经济动态,避免经济下行期对投资造成负面影响。

5.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和合作矿产资源行业的开采往往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许可。

因此,投资者可以积极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提高自身的投资成功率。

三、结论矿产资源行业的市场分析和投资策略至关重要。

投资者需要准确判断市场趋势和竞争格局,选择具备潜力和投资价值的矿产资源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2003年主要矿产品的消费量: 煤炭:15.9亿吨 水泥: 8.0亿吨 钢: 2.4亿吨 铜: 321万吨 铝: 548万吨 钾肥: 482万吨 十种有色金属:0.12亿吨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与1990年对比 煤炭:1.5倍 水泥:4.0倍 钢:4.6倍 铜:4.4倍 铝:7.6倍 钾肥:2.5倍 十种有色金属:5.5倍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目标:2020年经济总量在2000年的基础 上翻两番和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考虑科学技术进步对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的作用和节约利用矿产资源的因素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预测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煤炭: 2010年需求20.5亿吨,接近于2003年全球 煤炭消费总量的1/2(最新预计是30亿吨) 2020年需求22-24亿吨,在2000年基础上 接近翻一番 20年累计煤炭总需求约400亿吨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我国工业化所处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环 境已与早期工业化明显不同,只有坚持 走资源低耗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坚 持节约资源的社会理念,建立新型产业 体系,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中国GDP 1990年: 1.85万亿元人民币(现值) 2003年:11.67万亿元人民币(现值) 2009年:33.5万亿元人民币(现值) 第二产业比例 1990年:41.6% 2003年:52.9%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铜: 2000年:193万吨(09年510万吨) 2010年需求量450-480万吨 2020年需求量640-690万吨,相当于目前 全球铜消费量(1500多万吨)的45% 20年累计需求将达到9000-9500万吨 2025年前后达到消费峰值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10种有色金属: 2010年需求量2000~2280万吨 2020年需求量2790~2980万吨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钾盐: 2010年需求900万吨 2020年需求1100万吨 2000年的2倍和2.4倍 20年累计需求1.6亿吨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当工业化接近完成时,基础设施建设趋 于完备,第二产业让位于第三产业,矿 产资源消费增速趋缓,并在进入后工业 化后,资源消费不再增长或下降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不同矿产在经济结构中的作用不同,其 消费峰值到来的时间也不同 钢、水泥等基础原料首先到达消费高峰 铜、铝等消费高峰延后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消费增长趋势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我国累计消费(截止03年) 石油40亿吨、钢28亿吨、铜0.3亿吨和铝 0.5亿吨 不足美国的1/8,2/5,1/4,1/4 石油累计消费量不及日本的1/2 铜铝累计消费均赶不上日本的水平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工业化国家的钢、铜、铝和水泥等大宗 矿产品的人均消费量随人均GDP的增长 呈S型曲线关系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资源消费趋势图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 快速发展,第二产业的比例不断增大, 矿产资源消费量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 速增长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水泥: 2010年和2020年需求量分别为10亿吨和 13.5亿吨,分别是2000年的1.7和2.3倍 20年累计需求约200亿吨,届时我国人均 累计水泥消费将基本达到先期工业化国 家完成工业化时(上世纪70年代末)的 人均累计消费水平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钢消费峰点 英美:人均GDP 1万美元 日韩:人均GDP1.4-1.5万美元 水泥情况大致相同 铜铝:人均GDP 2万美元时趋于平缓 工业化完成时,发达国家人均钢、水泥 累计投入量大约在15-20吨左右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人均能源消费量与GDP间呈近线性关系 不同国家处于相同发展阶段时,人均能 源消费量差异较大 工业化完成后能源消费增速趋于降低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钢材: 2010年需求3.2亿吨(09年实际是4.3亿吨) 2015年经过3.3亿吨的高峰 2020年回落到3亿吨,是2000年约2.5倍 20年累计钢需求约56亿吨 2000年前累计消费21亿吨

2020年发展目标矿产 资源需求量
铝: 2000年:370万吨 2010年需求0.10亿吨(08年1250万吨) 2020年需求0.14亿吨 2020年铝需求量接近翻两番 20年铝累计需求2亿吨 消费峰值在2030年左右
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时,大多数重要 金属矿产资源人均消费量相当于先期工 业化国家峰期人均消费量的1/2-1/3 预测数据是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资源底线 近年来,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高 速增长的趋势如果持续下去,钢铁、水 泥等重要矿产的需求高峰可能提前到来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尽管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后,矿产资源 的消费趋于平缓或下降,但庞大的消费 基数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目前,发达国家集团不足全球15%的人 口,消费着全球50%以上的矿产资源和 60%以上的能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我国矿产资源消费仍未摆脱先期工业化 国家人均资源消费的轨迹 按此发展下去,矿产资源将难以持续供 应 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允许这样的 资源消费模式
中国矿产供需态势及 全球资源形势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的消费趋势
实现2020年发展目标的矿产需求量
矿产资源供需缺口将继续加大
利用世界资源的战略机遇期
工业化国家矿产资源 消费趋势
美国: 20世纪的100年间,消费350亿吨石油、 73亿吨钢、1.4亿吨铜和2亿吨铝 日本: 1945年至2000年的55年间,消费85亿吨 石油、28亿吨钢、0.4亿吨铜和0.6亿吨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