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打结换药拆线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精品课件:缝合、打结、拆线

8.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换药室进行,床边换药在晨护2小时后 严格掌握换药顺序 清洁—污染、感染—特异性感染 掌握用物夹取顺序 先用后取、先干后湿、无刺激—有刺激 动作轻柔、保暖 损伤大者事先服用止痛剂 传染伤口—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敷料焚烧、单独处理)
二、拆线
镊子提起线结—露出埋入 皮肤的缝线少许
持针器打结—持针器传递方法
方向正确—方结;错误—滑结 打第一个结后拉进缝线;张力均等—松脱成为滑结 拉紧线结—呈直线
3)其它: 正确选择缝线 根据线的粗细不同决定用力大小 结扎时的线,要用生理盐水浸湿,以增加线间的摩 擦系数—抗拉力增强,线结不易松拖又不易拉断
持针器打结(适用于结扎线短或创口深)—缝 线穿过组织
剪断线结下方缝线、镊子 拉出
三、缝 合
1.目的:保证切开、切断的组织器官愈合 2.适应证:皮肤、筋膜、肌肉等切开边缘的对和 3.分类: 单纯、外翻、内翻 连续、间断 4.注意事项 1)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 2)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 3)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不要卷入或缝入其他组织 5.
6.打结方法
单手打结
左手
右手
持针器打结
左手打结—左手拇指、食指捏住短线头
左手打结—左手中指、无名指压住短线头
左手打结—右手将长线头压在左手中指、无名 指上;左手拇指、食指将短线头向上提拉
左手打结—左手中指弯曲越过断线头
左手打结—左手中指伸直挑出短线头、夹在拇 指和中指间
左手打结—拉平短线头打第一个结
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PPT课件

(6)换药时应注意去除伤口内的异物。 (7)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局部用药,无刺激性,
对细菌敏感,并可促进伤口愈合。 (8)注意核对引流物的数目、型号是否正确,
并注意及时记录。
拆线技术
适应证: 1.无菌手术切口,局部及前身无异常表现,已
到拆线时间,切口愈合良好者。 2.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
2、 8 字包扎
3.螺旋包扎 适用上肢、躯干的包扎。
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大致相同部位的包扎和固定。 (见图)
4.螺旋反折包扎
螺 旋 反 折 包 扎
用于粗细不等部位,如小腿、前臂等。
螺旋反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于肢体粗细差别较大的前臂、
小腿部位的包扎。(见图)
5、回反包扎
回反包扎
用于头部或断 肢伤口包扎
4.螺旋反折包扎 (三)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2.肩部包扎、3、胸背部包扎、 4、腹腰部包扎、5、单侧臀部包扎、6、手足包扎、 7、膝部包扎、8、悬臂带 (四)简易材料包扎
(—)自粘创口贴、尼龙网套包扎 1.尼龙网套包扎、2.自粘性各种规格的创口贴
(二)绷带包扎 1.环行法
环行法包扎
“8”字包扎 “8”字包扎
包扎要牢靠,但不宜过紧,以免妨碍血液流通和压 迫神经
三 包扎操作要点
●不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
●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 接包扎。
●不要在伤口上用消毒剂或消炎粉。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 完成后,用肥皂清洗手。
四、包扎方法
(—)自粘创口贴、尼龙网套包扎 1.尼龙网套包扎、2.自粘性各种规格的创口贴 (二)绷带包扎 1.环行法、2.螺旋包扎 、3.“8”字包扎、
对细菌敏感,并可促进伤口愈合。 (8)注意核对引流物的数目、型号是否正确,
并注意及时记录。
拆线技术
适应证: 1.无菌手术切口,局部及前身无异常表现,已
到拆线时间,切口愈合良好者。 2.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
2、 8 字包扎
3.螺旋包扎 适用上肢、躯干的包扎。
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大致相同部位的包扎和固定。 (见图)
4.螺旋反折包扎
螺 旋 反 折 包 扎
用于粗细不等部位,如小腿、前臂等。
螺旋反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于肢体粗细差别较大的前臂、
小腿部位的包扎。(见图)
5、回反包扎
回反包扎
用于头部或断 肢伤口包扎
4.螺旋反折包扎 (三)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2.肩部包扎、3、胸背部包扎、 4、腹腰部包扎、5、单侧臀部包扎、6、手足包扎、 7、膝部包扎、8、悬臂带 (四)简易材料包扎
(—)自粘创口贴、尼龙网套包扎 1.尼龙网套包扎、2.自粘性各种规格的创口贴
(二)绷带包扎 1.环行法
环行法包扎
“8”字包扎 “8”字包扎
包扎要牢靠,但不宜过紧,以免妨碍血液流通和压 迫神经
三 包扎操作要点
●不用水冲洗伤口(化学伤除外)。
●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外露的伤口直 接包扎。
●不要在伤口上用消毒剂或消炎粉。
●如必须用裸露的手进行伤口处理,在处理 完成后,用肥皂清洗手。
四、包扎方法
(—)自粘创口贴、尼龙网套包扎 1.尼龙网套包扎、2.自粘性各种规格的创口贴 (二)绷带包扎 1.环行法、2.螺旋包扎 、3.“8”字包扎、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课件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结扎止血术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结扎止血术
• 单纯结扎止血 • 缝扎止血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单纯结扎止血
• 先用止血钳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 少许组织,结扎止血。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 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 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当第一道结收紧后, 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遇到 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血钳。以便第 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 第二次打结。
• 换药碗1个,放置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1个或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 镊子2把,剪刀1把,无菌纱布适量,胶布,碘伏等;
• 将换药碗拆开平放于换药车上,注意不要污染换药碗内物; • 需要冲洗时准备生理盐水、无菌注射器、双氧水、高渗盐水、凡
士林纱布、氧化锌明胶等,具体准备物根据实际情况准备。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操作步骤
•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及帽子,携带已备齐的物品到病人床旁或送 病人到换药室;
• 让病人保持适当体位; • 解开敷料,应先用手去除外层,再用镊子取内层,如敷料与伤口
粘连,要用生理盐水浸湿敷料,揭敷料方向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 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污染敷料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 内; • 用另一把镊子(清洁镊子)夹持碘伏棉球传递给揭开内敷料的镊 子(污染镊子),消毒伤口,注意方向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感 染伤口消毒方向与之相反,为由外向内消毒); • 用清洁镊子夹持棉球将伤外口科基及本操边作打结缘缝合部换药分拆线 擦干,以便做必要的检查
• 对大、中血管,应先分离出一小段,再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血管两 侧,中间切断,再分别结扎或缝扎。
结扎止血术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结扎止血术
• 单纯结扎止血 • 缝扎止血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单纯结扎止血
• 先用止血钳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 少许组织,结扎止血。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 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 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当第一道结收紧后, 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遇到 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血钳。以便第 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 第二次打结。
• 换药碗1个,放置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1个或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 镊子2把,剪刀1把,无菌纱布适量,胶布,碘伏等;
• 将换药碗拆开平放于换药车上,注意不要污染换药碗内物; • 需要冲洗时准备生理盐水、无菌注射器、双氧水、高渗盐水、凡
士林纱布、氧化锌明胶等,具体准备物根据实际情况准备。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操作步骤
•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及帽子,携带已备齐的物品到病人床旁或送 病人到换药室;
• 让病人保持适当体位; • 解开敷料,应先用手去除外层,再用镊子取内层,如敷料与伤口
粘连,要用生理盐水浸湿敷料,揭敷料方向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 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污染敷料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 内; • 用另一把镊子(清洁镊子)夹持碘伏棉球传递给揭开内敷料的镊 子(污染镊子),消毒伤口,注意方向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感 染伤口消毒方向与之相反,为由外向内消毒); • 用清洁镊子夹持棉球将伤外口科基及本操边作打结缘缝合部换药分拆线 擦干,以便做必要的检查
• 对大、中血管,应先分离出一小段,再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血管两 侧,中间切断,再分别结扎或缝扎。
伤口拆线(手术操作技能课件)

拆线的方法
注意事项
• 拆线时,原则上是不得使原来显露在皮 肤外面的线段经过皮下组织以免招致细菌 污染。根据伤口愈合情况,有时可先采用 间隔拆线;已化脓伤口应立即拆线;
• 缝线的拆除时间应结合切口部位、局部血 液供应情况、病人的年龄及营养状况、切 口的大小与张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来决定。 一般来说,头、面、颈部切口在术后4—5 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上 腹、背、臀部7—9日;四肢10一12日(近关 节处还可适当延长一些);减张缝合14日。
• 青少年病人可适当缩短拆线时间;年老、 营养不良、糖尿病病人可延迟拆线时间。
思考题
• 拆线时为何必须顺着线的方向拔出?
Hale Waihona Puke 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拆线
• 外科拆线指在缝合的皮肤切口愈合以后或 手术切口发生某些并发症时(如切口化脓性 感染、皮下血肿压迫重要器官等)拆除缝线 的操作过程。
拆线的方法
• 1.按换药的方法常规消毒切口区域。 • 2.左手持镊子将线结轻轻提取,右手将微微
张开的线剪插入线结与皮肤之间的间隙, 平贴针眼处的皮肤将线剪断。 • 3.快速轻巧的将缝线朝剪断侧顺缝针时的弧 形方向拉出,这样就可以避免拉开切口、 病人不适和皮下污染。 • 4.再次消毒后,盖以无菌纱布并胶布固定。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ppt课件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之
•换药与拆线 •结扎止血术 •外科缝合术
胡韬
ppt课件
1
换药与拆线
ppt课件
2
换药目的
• 观察伤口情况,作相应处理; • 保持创面清洁,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引流分泌物脓液; • 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通过以上三点达到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的最终目的。
ppt课件
3
换药指征
水浸湿敷料,揭敷料方向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污染 敷料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内; • 用另一把镊子(清洁镊子)夹持碘伏棉球传递给揭开内敷料的镊子(污染镊子), 消毒伤口,注意方向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感染伤口消毒方向与之相反,为由外向 内消毒); • 用清洁镊子夹持棉球将伤口及边缘部分擦干,以便做必要的检查和相应处理(感染 伤口时用污染镊子),必要时需要对切口再次消毒; • 处理完成后覆盖无菌敷料,胶布固定,整理床铺,备用物品归还原处,妥善回收和 分类处理污染敷料。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剪线
•靠 •滑 •斜 •剪
ppt课件
22
缝合
• 进针 • 拔针 • 出针 • 夹针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8
换药频率
• 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一次; • 感染或分泌物多的伤口,至少每天一次; • 新鲜肉芽创面,1-2天一次; • 严重感染、置引流的伤口或粪瘘等伤口,应根据引流量及敷料情况决定换
药次数; • 烟卷引流伤口,每日1-2次,需要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适时拔除引
流,橡皮膜引流,通常留置不超过48小时。
11
拆线时间
• 头面部、颈部4-5天; • 下腹部、会阴部6-7天; •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 • 四肢10-12天,关节处适当延长; • 减张缝合14天; • 贫血明显、营养不良、老年、体弱多病、切口过大可适当延长或间断拆线; • 伤后有红肿热痛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换药与拆线 •结扎止血术 •外科缝合术
胡韬
ppt课件
1
换药与拆线
ppt课件
2
换药目的
• 观察伤口情况,作相应处理; • 保持创面清洁,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引流分泌物脓液; • 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通过以上三点达到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的最终目的。
ppt课件
3
换药指征
水浸湿敷料,揭敷料方向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污染 敷料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内; • 用另一把镊子(清洁镊子)夹持碘伏棉球传递给揭开内敷料的镊子(污染镊子), 消毒伤口,注意方向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感染伤口消毒方向与之相反,为由外向 内消毒); • 用清洁镊子夹持棉球将伤口及边缘部分擦干,以便做必要的检查和相应处理(感染 伤口时用污染镊子),必要时需要对切口再次消毒; • 处理完成后覆盖无菌敷料,胶布固定,整理床铺,备用物品归还原处,妥善回收和 分类处理污染敷料。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剪线
•靠 •滑 •斜 •剪
ppt课件
22
缝合
• 进针 • 拔针 • 出针 • 夹针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8
换药频率
• 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一次; • 感染或分泌物多的伤口,至少每天一次; • 新鲜肉芽创面,1-2天一次; • 严重感染、置引流的伤口或粪瘘等伤口,应根据引流量及敷料情况决定换
药次数; • 烟卷引流伤口,每日1-2次,需要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适时拔除引
流,橡皮膜引流,通常留置不超过48小时。
11
拆线时间
• 头面部、颈部4-5天; • 下腹部、会阴部6-7天; •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 • 四肢10-12天,关节处适当延长; • 减张缝合14天; • 贫血明显、营养不良、老年、体弱多病、切口过大可适当延长或间断拆线; • 伤后有红肿热痛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外科拆线换药ppt课件

• 分泌物少,肉芽生长良好的伤口, 隔日换药
• 分泌物多、感染重的伤口,每日1 次或数次
-
25
拆线时间
头颈面部4~5天,下腹部6-7天,上腹、胸、背、 臀部7~9天,四肢关节10~12天,张力缝线14~16 天。
贫血明显、营养不良、老年、体弱、多病、切口 过大等可延期或间断拆线。有感染者可提前几天。
促进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是 最终目的;无菌技术是基本原则!
-
3
换药适应症
1. 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 反应,一般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 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酌情在 规定时间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若 愈合不良,应延迟拆线。
2. 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 天换药一次。
3. 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 一次。
由内向外清理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35覆盖无菌敷料并包扎固定外层无菌敷料覆盖并妥善固定内层根据肉芽情况选用创面引流敷料一期缝合伤口术后23日换药1次至拆线时再换药分泌物少肉芽生长良好的伤口隔日换药分泌物多感染重的伤口每日1次或数次头颈面部45天下腹部67天上腹胸背臀部79天四肢关节1012天张力缝线1416贫血明显营养不良老年体弱多病切口过大等可延期或间断拆线
-
14
• 内层敷料用镊子轻轻取除 • 敷料粘贴于创面,可用盐水湿润后揭下
-
15
• 2.检查伤口:观察伤口有无红肿、 出血,有无分泌物及其性质, 注意
创面皮肤、粘膜、肉芽组织的颜色 变化,手术后缝合伤口应注意风险 周围皮肤反应,有无皮肤积血、积 液,伤口有无感染,感染伤口应注 意感染的进展或是否消退,脓液的 性质及量,引流是否通畅,伤口愈 合情况等。
• (6)污物、辅料的处理
-
11
• 分泌物多、感染重的伤口,每日1 次或数次
-
25
拆线时间
头颈面部4~5天,下腹部6-7天,上腹、胸、背、 臀部7~9天,四肢关节10~12天,张力缝线14~16 天。
贫血明显、营养不良、老年、体弱、多病、切口 过大等可延期或间断拆线。有感染者可提前几天。
促进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是 最终目的;无菌技术是基本原则!
-
3
换药适应症
1. 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 反应,一般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 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酌情在 规定时间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若 愈合不良,应延迟拆线。
2. 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 天换药一次。
3. 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 一次。
由内向外清理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35覆盖无菌敷料并包扎固定外层无菌敷料覆盖并妥善固定内层根据肉芽情况选用创面引流敷料一期缝合伤口术后23日换药1次至拆线时再换药分泌物少肉芽生长良好的伤口隔日换药分泌物多感染重的伤口每日1次或数次头颈面部45天下腹部67天上腹胸背臀部79天四肢关节1012天张力缝线1416贫血明显营养不良老年体弱多病切口过大等可延期或间断拆线
-
14
• 内层敷料用镊子轻轻取除 • 敷料粘贴于创面,可用盐水湿润后揭下
-
15
• 2.检查伤口:观察伤口有无红肿、 出血,有无分泌物及其性质, 注意
创面皮肤、粘膜、肉芽组织的颜色 变化,手术后缝合伤口应注意风险 周围皮肤反应,有无皮肤积血、积 液,伤口有无感染,感染伤口应注 意感染的进展或是否消退,脓液的 性质及量,引流是否通畅,伤口愈 合情况等。
• (6)污物、辅料的处理
-
11
外科换药与拆线 ppt课件

时,应湿敷后再揭。 • 观察伤口
ppt课件
9
• 2.清洁伤口 • 应用“双镊法”,一脏一净 • 伤口周围皮肤用消毒液由内向外擦拭二
遍
• 创面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沾、吸分泌物或 脓液
• 冲洗时用弯盘接水,后吸干创面 • 放引流时,应探明情况后放置
ppt课件
10
• 3.固定敷料 • 应用无菌纱布,分泌物多时加棉垫 • 胶布粘贴法:适当的宽度、长度,方向
深部:拆除缝线,开放排脓,放置引流 6.伤口拆线:拆线时间:头颈面部3-5天;胸腹部5-7天;
骨科四肢10-12天;减张缝线10-14天; 7.蝶形胶布、绷带、胸腹带的应用
ppt课件
16
(二)开放伤口的处理
1. 浅、平、干净或新鲜创面:生理盐水棉球吸除分泌物, 凡士林纱布敷盖,干纱布保护,1-2天换药一次
• 1.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酒精由切口向 周围消毒皮肤一遍。
• 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 段拉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 断,以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 3.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 胶布固定。
ppt课件
22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扩大引流。
ppt课件
17
换药详细过程
• 1.熟悉病人,简述病情,换药目的 • 2.换药者个人准备:衣帽、口罩、洗手 • 3.查看患者伤口,注意人文关怀 • 4.洗手、准备物品 • 5.换药操作,注意人文关怀 • 6.处理污物 • 7.洗手,记录病程
ppt课件
18
外科手术后拆线法
暴露、保暖
ppt课件
4
• 2.工作人员准备
• 了解伤口的情况:
ppt课件
9
• 2.清洁伤口 • 应用“双镊法”,一脏一净 • 伤口周围皮肤用消毒液由内向外擦拭二
遍
• 创面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沾、吸分泌物或 脓液
• 冲洗时用弯盘接水,后吸干创面 • 放引流时,应探明情况后放置
ppt课件
10
• 3.固定敷料 • 应用无菌纱布,分泌物多时加棉垫 • 胶布粘贴法:适当的宽度、长度,方向
深部:拆除缝线,开放排脓,放置引流 6.伤口拆线:拆线时间:头颈面部3-5天;胸腹部5-7天;
骨科四肢10-12天;减张缝线10-14天; 7.蝶形胶布、绷带、胸腹带的应用
ppt课件
16
(二)开放伤口的处理
1. 浅、平、干净或新鲜创面:生理盐水棉球吸除分泌物, 凡士林纱布敷盖,干纱布保护,1-2天换药一次
• 1.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酒精由切口向 周围消毒皮肤一遍。
• 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 段拉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 断,以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 3.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 胶布固定。
ppt课件
22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扩大引流。
ppt课件
17
换药详细过程
• 1.熟悉病人,简述病情,换药目的 • 2.换药者个人准备:衣帽、口罩、洗手 • 3.查看患者伤口,注意人文关怀 • 4.洗手、准备物品 • 5.换药操作,注意人文关怀 • 6.处理污物 • 7.洗手,记录病程
ppt课件
18
外科手术后拆线法
暴露、保暖
ppt课件
4
• 2.工作人员准备
• 了解伤口的情况: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拆线切开缝合一般伤口处理PPT课件

2019/8/22
16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切皮时的固定
切开时固定皮肤
2019/8/22
17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正确的运刀方式
垂直下刀、水平走行、垂直出刀,用力均匀
2019/8/22
18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总之,进行切开操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绷紧皮肤 起止刀垂 深度一致 腔膜切开
2019/8/22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观看视频
4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外科基本操作 之
切开
2019/8/22
LOGO
5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切开是外科手术的第一步,是指使用某种器械(通常为各 种手术刀)在组织或器官上造成切口的外科操作过程,是 外科手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 一 、操作目的:显露病变部位、避免或减少副损伤
21
LOGO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 ●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 ●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
2019/8/22
22
LOGO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 缝合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
如图15外科基本操作外科基本操作切开切开无论哪一种持刀法都应以刀刃突出面与组织呈垂直方向逐层切开组织不要以刀尖部用力操作执刀过高控制16外科基本操作外科基本操作切开切开17外科基本操作外科基本操作切开切开切皮时的固定切开时固定皮肤18外科基本操作外科基本操作切开切开正确的运刀方式垂直下刀水平走行垂直出刀用力均匀19外科基本操作外科基本操作切开切开起止刀垂移行斜深度一致分层切20外科基本操作外科基本操作缝合缝合21外科基本操作外科基本操作缝合缝合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可减少疼痛,但应防止误伤皮肤。
.
24
拆线示意图
.
25
练习:综 合 操 作 程 序
• 伤口消毒 缝合、打结 伤口再次消 毒 覆盖敷料 包扎固定
• 拆除敷料 伤口消毒 拆线 毒 覆盖敷料 包扎固定
伤口消
.
26
Thank you
.
27
.
14
2.基本要求 (1)清除异物,切除失去活力和污染严重的组织。 (2)骨折固定。 (3)彻底止血,修补重要血管。 (4)修理创缘,缝合伤口。
3.清创时机
最佳时机应在伤后6~8小时。
.
15
(三)清创步骤
1、根据伤情选择麻醉方式。
2、冲洗、清洁去污、检查伤口
3、皮肤消毒
最重要
4、清创
5、充分引流、缝合伤口
.
11
三、更 换 敷 料
(换药)
.
12
(一)伤口分为类
• 清洁伤口:即无菌手术切口。 • 污染伤口:即沾有细菌,但未发生感染的
伤口。一般指伤后6~8小时内的伤口。 • 感染伤口:延迟处理的创伤伤口、脓肿切
开、手术切口感染等伤口。
.
13
(二)清创术(debridement)
1.清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念:
是处理污染伤口的一种方法。是 在无菌操作下,彻底清理污染伤口 使之变为较清洁伤口,以减少感染 机会,促使伤口一期愈合。
脓性分泌物 多时:用纱 条或塑胶引 流管。
有健康肉芽组 织生长用凡士 林油纱条引流。
.
引流管、引流条应 放于伤口底部,松 紧适度,保持伤口 呈底小口大的锥形。
22
四、拆线法
.
23
1、目的 四、拆 线 法
2、操作步骤
1.依一伤切口皮愈肤合缝情线况,均手为术异部物位,,不论 切是口愈张合力伤及口全或身营感养染状切况口而的定缝。线
入其他组织。 (3)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
为准,不宜过紧。 (4)持针姿势动作要正确、优美。
这样看起来美观,是外科艺术;
.
5
二、打结法
单手打结法 双手打结法 器械打结法
.
6
单手打结法
一手持线,另一手动作做结,适合于 各部位的结扎,是一种简便而迅速的做 结方法。
.
7
外科结
方结
此 缺的三 重结点 结不是 扎易组 线松织 头脱内较中单,残大也由最结留。称两常组平个用成结方的。,向一是相此为但较种反外。结 牢 操 费的科较 固 作 时手, 。术 结
.
20
• 肉芽水肿 • 表现:淡粉红色,发亮、质地松软。 • 处理:用3%~5%高渗盐水湿敷。 • 陈旧肉芽 • 表现:色苍白或暗红、质硬、表面污
秽。 • 处理:搔刮、陈旧肉芽切除或外敷生
肌散。
.
21
(六)伤口引流物的使用
• 作用 排出分泌物、减少毒素吸收、利于感染控 制、促进肉芽健康生长。
• 使用方法
6、包扎固定
.
16
三、换药
[目的] [操作步骤] [用物] [注意事项]
更换敷料的俗称,是处理伤口的 清除措伤施口之的一分。泌物、异物、坏死组 织,保持引流通畅,使肉芽组织健 ✓酒精棉康球生,长由,内以向利外伤,口清愈洁合伤。口周围皮肤 ✓ 盐两水把棉镊球子,由内向外,清洁创面, ✓ 处揭理敷伤料口的-镊--子-清用创来、操肉作芽、、接引触流伤口, ✓ 敷另料一-把-凡用士于林传纱递条无,菌纱用布物至,少最6后-8盖层敷料
.
8
滑结
假结
结构与方结相同, 但因操作不当, 形成一个一侧线段 围绕另一线段 两圈的结, 手术中应避免。
又名十字结, 由两个方向相同 的单结组成, 此结容易滑脱, 手术中忌用。
.
9
.
10
注意事项
以增加线间的摩擦系数, 抗拉力增强。使线结不易
松拖又不易拉断。
➢选择质量好而粗细合适的线.用前盐水浸湿。 ➢拉线时,要求三点(两手用力点和结扎点)成一直线。 ➢二个单结中必有一次两手交叉(方向相反),打成方结. ➢操作中两手用力要轻柔均匀。否则易断线、滑脱. ➢力求直视下操作。
穿隔离衣、戴手套、敷料焚烧。
.
17
强调:更换敷料
• 双手执镊操作法:
★双手各拿一把镊子;
★一把镊子有菌,另一把镊子无菌。
.
18
.
19
(五)肉芽创面的观察与处理
• 健康肉芽 表现:新鲜呈粉红色、较坚实、表面呈颗 粒状、触之易出血。 处理:保持清洁,不用特殊处理。 • 肉芽生长过快 • 表现:突出于伤口,阻碍周围上皮生长。 • 处理:剪平、压迫止血。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
天津中医药大学 护理系 王燕
.
1
1、目的
一、 缝合法
保证切开、切断的组织 或器官愈合的重要方法。
2.常见缝合方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双重间断缝合法(8字缝合)
单纯连续缝合法
锁边缝合
减张缝合
内翻缝合
. 外翻缝合等
2
单纯间断缝合法
.
3
单纯间断缝合法
.
4
3.强 调:缝合的基本原则
(1)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受力 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发生泄露。 (2)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不要卷入或缝
1.严格执行无菌操两作把,镊最子好不在可换接药触室进行。 2.清洁的伤口---感染轻微---感染严重--隔离伤口
当天有无菌手术时,术前—般不应给感染伤口换药。
感染伤口换药后,应认真洗手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3、两把镊子不可接触。 4、高度传染性伤口(气性坏疽、破伤风、溶血性链球菌、
绿脓杆菌等),执行伤口隔离,
3、注意事项
2. 头均、应面拆、除颈。及阴囊部
术后4~5天拆线。
3. 胸腹壁的缝线术后第7天。
41、、拆严线格时执间行无菌45技.. 四对术肢年操手老作术、。切体口弱、9营~养12不。良及
2、拆线方法正确,减如张避缝免合使者1皮0~肤1外4天部拆分线缝, 线
从伤口内通过,也以可免间增断加拆感线染。 机会。 3、使用剪刀时,6应.伤将口剪感刀染与时,皮立肤即平拆行线插。入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