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路海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换药和拆线培训课件

外科换药和拆线培训课件
• 3.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 胶布固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拆线演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纱布、纱垫、绷带等物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换药操作中无菌原则的基本要求 ——”不接触”原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换药的基本方法
• 1.揭开创面敷料 • 揭胶布由外向里,要轻柔 • 手取外层敷料,钳取内层敷料。有粘连
(四)换药的注意事项
1.态度和蔼、动作轻巧、迅速敏捷 2.严格无菌操作 3.勿让家属围观 4.高度污染的伤口(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等)
必须进行床旁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包括: 穿隔离衣,物品尽量简单,污物焚毁,器 械加倍消毒,消毒液浸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周围皮肤情况,伤口肉芽组织 性质,缝合伤口,脓腔伤口等
消毒伤口周围正常皮肤
常规消毒,清洁伤口由内向外 消毒,污染伤口由外向内消毒。
处理创面 覆盖创面、包扎固定
根据伤口、创面情况作相应 处理。
一般覆盖面积超出伤口四周35cm,胶布固定方向应与身体长 轴方向垂直。
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时,应湿敷后再揭。 • 观察伤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2.清洁伤口 • 应用“双镊法”,一脏一净 • 伤口周围皮肤用消毒液由内向外擦拭二

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演示共52页

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演示共52页

谢谢!
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演示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伤口换药技术PPT课件

伤口换药技术PPT课件
1. 解除敷料: 纱布敷料干结时 3%双氧水 盐水 0.5%利多卡因浸泡 污物放好
2. 伤口周围皮肤清洁消毒 清洁缝合伤口70%酒精 自中心始 5-8cm;感染伤口则自外周向中心 ×2~3 遍 不进伤口(蘸擦换棉球)
3. 伤口分泌物分析 a 浆液 b脓液 ——金葡菌 稠厚 淡黄 无臭
第11页/共35页
第6页/共35页
(二) 引流物
1. 橡皮引流条 表浅小脓肿及肿瘤切除引流、头 皮及阴囊等部位手术后皮下
2. 纱布引流条
①干纱条 肉芽水肿
②药液纱条 凡士林 盐水 抗菌素
*凡士林:油腻 填塞脓腔压迫止血 分泌物少创 面
*盐水抗菌素:脓腔引流 高渗盐水肉芽组织水 肿
吸附引流作用 盐水纱布〉干纱布〉凡士林
8. 医生当日有手术时,不宜接触感染性伤口 9. 爱伤观念,轻巧减痛 。
第5页/共35页
五、常用材料及物品
(一)敷料: 1 . 棉球 干 药液 2 . 纱布 干 药液 用于保护吸附、湿敷 3 . 棉垫 (两层纱布中间棉)覆盖包扎 4 . 油纱 凡士林纱布 伤口填塞引流 5 . 绷带 多头带 胸腹带
(六)糖尿病:
(七)换药技术不当:损伤肉芽 肉芽处理不当 换 药时间过长过频 引第流32页物/共选35页择及充填不当 不当消
十 换药过程中常见意外及处理
(一)大出血靠近大血管、炎症浸蚀、动作粗暴 处理 轻快 警惕 避免局部钳夹缝 合 首选加压 重者近端控制
(二)晕厥 紧张体弱等有关 头晕 苍白 冷汗 P ↑ Bp↓ 昏倒 处理 餐饮后换药 选体位 避免不良刺激,头低足高 解开衣领 多自行缓解 必要时高渗糖 iv
(一)病人
告知 止痛 体位 暴露
(二)操作者
穿戴 洗手 了解伤口

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演示PPT课件

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演示PPT课件

(6)换药时应注意去除伤口内的异物。
(7)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局部用药,无刺激性, 对细菌敏感,并可促进伤口愈合。
(8)注意核对引流物的数目、型号是否正确, 并注意及时记录。
2019/8/22
11
适应证:
1.无菌手术切口,局部及前身无异常表现,已 到拆线时间,切口愈合良好者。
2.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 应提前拆线。
2019/8/22
34
胸部包扎法(见图)
2019/8/22
35
(三)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2.肩部包扎、3、胸背部包扎、 4、腹腰部包扎、5、单侧臀部包扎、6、手足包扎、 7、膝部包扎、8、悬臂带
腹腰部包扎
2019/8/22
36
(三)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2.肩部包扎、3、胸背部包扎、 4、腹腰部包扎、5、单侧臀部包扎、6、手足包扎、 7、膝部包扎、8、悬臂带9、单双眼包扎
(—)自粘创口贴、尼龙网套包扎 1.尼龙网套包扎、2.自粘性各种规格的创口贴 (二)绷带包扎 1.环行法、2.螺旋包扎 、3.“8”字包扎、
4.螺旋反折包扎 (三)三角巾包扎 1.头顶帽式包扎、2.肩部包扎、3、胸背部包扎、 4、腹腰部包扎、5、单侧臀部包扎、6、手足包扎、 7、膝部包扎、8、悬臂带 (四)简易材料包扎
⑤坏死或陈旧性肉芽组织:可在祛除表面坏死及陈旧肉芽组 织后,再外敷去腐生肌药物。
2019/8/22
7
4.深部开放性伤口:伤口深,不断有脓液流出
(1)中等量渗液的创腔:可用烟卷式引流,术 后48 小时开始每天要旋转并拔出引流物2~3 ㎝。
(2)大量渗液的创腔:可选用乳胶管持续引流。

拆线换药与伤口处理操作流程护理课件

拆线换药与伤口处理操作流程护理课件

04 特殊伤口的处理
CHAPTER
感染性伤口的处理
控制感染源
及时发现并移除感染源,如异物、坏死组织 等。
清洁伤口
使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彻底清洗伤口,去除 脓液和坏死组织。
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伤口感染的细菌种类选择敏感的抗菌药 物,如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伤口红肿、疼 痛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伤口,去 除残留的线头和分泌物。
伤口拆线后的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避免接触水、污垢等,防止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
拆线后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伤口裂开或出血 。
观察伤口情况
如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处理。
定期换药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回诊换药,以确保伤口 正常愈合。
03 伤口换药操作流程
拆线换药与伤口处理操作流程 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伤口拆线与换药的基本知识 • 伤口拆线操作流程 • 伤口换药操作流程 • 特殊伤口的处理 • 伤口拆线与换药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01 伤口拆线与换药的基本知识
CHAPTER
伤口拆线的时机
手术切口的拆线时间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以及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而定。一般来说,头面部、颈部术后4-5天 拆线,下腹部、会阴部术后6-7天拆线,胸部、上腹部、背部和臀部术后7-9天拆线,四肢手术10-12天拆线(近关节处适当 延长),减张缝合线14天拆线。
如果切口愈合不良,如发生感染或有渗出等,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
伤口换药的注意事项
01
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和 干燥,避免污染和二次 感染。
02
观察伤口周围是否有红 肿、疼痛、渗出等异常 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

外科换药与拆线 ppt课件

外科换药与拆线  ppt课件
时,应湿敷后再揭。 • 观察伤口
ppt课件
9
• 2.清洁伤口 • 应用“双镊法”,一脏一净 • 伤口周围皮肤用消毒液由内向外擦拭二

• 创面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沾、吸分泌物或 脓液
• 冲洗时用弯盘接水,后吸干创面 • 放引流时,应探明情况后放置
ppt课件
10
• 3.固定敷料 • 应用无菌纱布,分泌物多时加棉垫 • 胶布粘贴法:适当的宽度、长度,方向
深部:拆除缝线,开放排脓,放置引流 6.伤口拆线:拆线时间:头颈面部3-5天;胸腹部5-7天;
骨科四肢10-12天;减张缝线10-14天; 7.蝶形胶布、绷带、胸腹带的应用
ppt课件
16
(二)开放伤口的处理
1. 浅、平、干净或新鲜创面:生理盐水棉球吸除分泌物, 凡士林纱布敷盖,干纱布保护,1-2天换药一次
• 1.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酒精由切口向 周围消毒皮肤一遍。
• 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 段拉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 断,以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 3.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 胶布固定。
ppt课件
22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扩大引流。
ppt课件
17
换药详细过程
• 1.熟悉病人,简述病情,换药目的 • 2.换药者个人准备:衣帽、口罩、洗手 • 3.查看患者伤口,注意人文关怀 • 4.洗手、准备物品 • 5.换药操作,注意人文关怀 • 6.处理污物 • 7.洗手,记录病程
ppt课件
18
外科手术后拆线法
暴露、保暖
ppt课件
4
• 2.工作人员准备
• 了解伤口的情况:

三基培训课件--换药、拆线

三基培训课件--换药、拆线
穿隔离衣及戴手套。 2、环境:温度适宜,相对独立,
注意保护隐私。 3、用物:无菌碗、器械、消毒棉
球、引流物、敷料、污物盘、无菌镊子 2-3把、胶布。拆线剪刀
1、两把镊子不可混用,一把平夹无菌 敷料,另一把接触创口敷料。
2、操作过程中应具有爱伤观念,动作 轻柔、熟炼。
3、引流物切勿堵塞外口,要保持创面 低小口大,不形成死腔而影响正常愈 合。
4、创面用药: ①一般创面不用药; ②感染创面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 酌情用抗生素或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5、置引流物:根据伤口深度和创面情况 置入适宜的引流物。
6、包扎伤口: ①根据伤口分泌物量、加盖6-8层纱
布; ②外用胶布固定或酌情用绷带包扎, ③安置病人
7、终末处理: 8、记录。
拆线结束,用酒精再消毒皮肤一遍 后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4、如缝线与敷料粘连,可用生理盐水 湿化后轻轻分离,切忌暴力加重病人 疼痛。
1、环境准备 2、揭除沾染敷料:
①再次核对病人,检查伤口敷料外观 情况; ②由外向内先用手取下外层敷料; ③内层敷料用镊子取下; ④内层敷料若与创面粘贴,应用生理 盐水浸润后轻柔去。
3、清理伤口 : ①观察伤口; ②用消毒棉球从伤口中心向周围消毒 皮肤; ③用生理盐水棉球或其他药物棉球沾 拭创面; ④用器械剪除坏死组织、痂皮等; ⑤留取标本送细菌培养; ⑥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换 药、拆 线
李圣明
评估:1、病人的病情。 2、伤口的局部情况,是否有红
肿热痛等感染情况 3、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4、做好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5、注意无菌原则。操作达到预
期目的 。 目的:清洁伤口,控制感染,促进愈合。
手术伤口愈合良好,折除缝合线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拆线切开缝合一般伤口处理 ppt课件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拆线切开缝合一般伤口处理 ppt课件
外科基本操作

切开/缝合/一般伤口处理 换药/拆线/无菌技术
肝胆外科
LOGO
外科基本操作是各种手术 操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 任何手术中都要用到,每 个外科医师必须熟练掌握 这些基本操作技术,才能 为做好手术打下良好基础。 内科医师也应掌握!
LOGO
外科基本功—— 切开、止血、分离、结扎、缝合、引流 其操作并不复杂繁琐,但需反复训练 熟能生巧,即是掌握技能的关键 。
LOGO
外科基本操作—概论
常用外科器械及其正确使用方法。
任何手术操作,不论大小、复杂或简单,均离不开其工 具——手术器械,手术中通用的器械即为外科常用器械。 外科常用器械根据结构特点不同而分为许多种类型和型号。 只有掌握了各种手术器械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能,才能正 确、灵活地使用,才能达到手术“稳、准、快、细”的基 本要求。
合、缝合止血等。 今天主要介绍下面几种缝合方法:
LOGO
常见缝合方法简介: 1、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 方法,如皮肤缝合。 (1)、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 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 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
LOGO
LOGO
2)执笔式:动作的主要用力在指部,为短距离精细操作,用 于解剖血管、神经、腹膜切开和短小切口等如图(1~3)。
图1~3 执笔式
LOGO
3)抓持式:握持刀比较稳定。切割范围较广。用于使力较大 的切开。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如图 (1~4)。
LOGO
4)反挑式:全靠在指端用力挑开,多用于脓肿切开,以防损 伤深层组织。如图(1~5)。
(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 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消毒:用碘伏棉球消毒缝合伤口及周围皮肤,一般应达伤口周围5㎝。
▪ (3)覆盖敷料:覆盖无菌纱布、粘贴胶布。如需用绷带者可其包扎,注意松 紧要适度。正确的胶布粘贴应与肢体纵轴垂直。
-
12
▪。
操作步骤
▪ 5.创口内用药
⑴清洁创口或肉芽组织生长健康的创口,伤口分泌物多,肉芽水肿的感染伤 口,轻度感染的创口,用碘伏。
-
7
换药基本要求
▪ 动作要熟练、迅速,避免过久暴露创面,防止创面感染 。
-
8
换药原则
▪ 原则:先无菌,后感染;

先缝合,后开放;

先感染轻,后感染重;

先一般,后特异。
换药操作中无菌原则的基本要求 ——”不接触”原则
-
9
换药操作中无菌原则的基本要求 ——”不接触”原则
-
10
换药前准备
了 ▪▪ (1解.一病)人换的药准前备准备
▪ 2.分泌物较多,感染重的创面,应增加换药次数, 每日1-2次,必要时可随时更换。
▪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 4.下引流条的24小时无特殊必须拔除最长48小时
▪ 5.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 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 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 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拔除。
-
2
换药目的
▪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 1、观察伤口 ▪ 2、改善伤口环境:控制局部感染,去除坏死组
织,清除创口异物、脓液和分泌物,引流通畅。
▪ 3、保护伤口 ▪ 3、缩短疗程 ▪ 4、清洁创面 ▪ 5、促进组织生长
-
3
适应症
▪ 1.需要观察和检察局部情况者
▪ 2.伤口敷料被渗出分泌物浸湿,或有出血倾向 者。
▪ 精神准备: ▪ 体位:安全、舒适、便于操作,文明、暴露、保暖 ▪ 2.工作人员准备 ▪ 了解伤口的情况: ▪ 时间安排:清晨,避开进食及家陪,前半小时勿清

▪ 决定换药顺序:避免交叉感染。 ▪ 无菌准备:衣、帽、口罩、洗手、剪指甲等
▪ 3.应用物品准备
▪ 原则:用什么,取什么;用多少,取多 少;
(2)拔除引流条:拔除引流条时应缓慢向外牵动,防止被拉断。留长点
(3)更换引流条:若取出引流物后发现分泌物多,可更换另一引流条。
(4)手术中安置的引流物一般在术后24~48 小时取出,取出前若渗出过操作步骤
▪ 1.一般伤口换药: ▪ (1)1.用手取外层敷料(勿用镊子),与伤口粘着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
盐水湿润后浸透再用镊子揭除取下内层敷料及外引流物(先用平镊);揭去 ,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 始终保持一把镊子夹持无菌棉球、敷料,另一把夹持接触伤口的敷料、粘染 伤口分泌物的敷料等。
▪ (2)肉芽组织不健康者用刮匙清除后湿敷。
▪ 6.创口引流 外科引流有预防与治疗作用。预防性引流是为了预防血液、脓液的蓄积而安 置的。多为污染伤口或渗出液多、易出血的伤口,治疗性引流是为引流脓性 分泌物、坏死组织,防止伤口早期闭合而安置的。其目的是防止深部化脓性 感染。

⑴常用引流物有:橡皮条、纱布条、等.引流物都需用安全固定''以免滑
脱''浅在伤口的预防性引流一般不作固定.可以长点留

⑵引流物的拔除,要根据手术情况和创口分泌物多少来决定。预防积血
、积液引流,橡皮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拔除.纱布条和分泌物引流条在术
后2~3日拔除,橡皮管在术后4~7日拔除,分泌物显著减少后,逐步剪短、
拔除
▪ 2.放置引流的伤口:引流物常为橡皮片或橡皮管。 (1)消毒:换药时伤口按常规方法消毒。
▪ (5)凡属高度传染性伤口,如破伤风、炭疽、气性 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的伤口,应严格执行隔离制 度,伤口换药有专人负责处理,用过的器械要单独 灭菌,换下的敷料要马上焚烧,工作人员要刷洗双 手并浸泡消毒。
-
6
换药环境
▪ 2、选择最佳的换药环境 ▪ (1)能离床的病号一律在换药室换药,不能离床者需
在床边换药,换药应避开打扫病室卫生、晨间和晚间护 理、治疗、休息和开饭时间。 ▪ (2)换药时要求室内空气清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的环境。
▪ 3.分沁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消毒 溶液(如优锁)冲洗。如需放置引流,应先用探针或镊子探测创腔方向、深 浅和范围,然后再用探针或镊子送入油纱布或引流条,或浸过雷夫努尔药液 的纱布引流条,但不能塞得太紧。
▪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我个人认为直接到专科切 除缝合
▪ 3.伤口内放置引流物需要拔除或松动。
▪ 4.伤口已愈合需拆线者。
▪ 5. 制止伤口出血
▪ 6. 解除压迫
▪ 7. 原有敷料移动或脱落者,或因消化液、
便液等污染伤口敷料-者。
4
换药间隔
▪ 换药间隔时间
▪ 要依据伤口的具体情况而定,过于频繁的换药会损伤新生上皮 和肉芽组织。
▪ 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2~4天后第一次 换药。无感染征象时可直接至预定拆线日期。
▪ 由内向外,注意移除创口内异物、线头、死骨及腐肉等。棉球一面用后,可 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不得用擦洗过创面周围皮肤的棉球沾洗创面。 严格防止将纱布、棉球遗留在伤口内。在换药过程中,假如需用两把镊子( 或钳子)协同把沾有过多盐水或药液的棉球拧干一些时,必须使相对干净侧 (左手)镊子位置向上,而使接触伤口侧(右手)镊子位置在下,以免污染
▪ 6.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
拔除。
-
5
无菌操作规程
▪ 1、严格执行无菌
▪ (1)换药者要戴口罩、帽子,洗净双手才能开始换 药。
▪ (2)设专一的换药室进行一般的伤口换药。
▪ (3)污染或用过的敷料不能乱扔,特殊感染的敷料 要焚烧。
▪ (4)先换清洁伤口,其次是污染伤口,后换感染伤 口,最后换需消毒隔离的伤口。
换药拆线及各种伤口包扎技术
沈阳军区总医院 路海 舰
-
1
换药
▪ 一、换药术又称交换敷料,为创面提供一个相对 无菌的利于生长,愈合的环境,为创面提供一个 相对使其尽早愈合。
▪ 二、合理的换药方法、伤口用药、引流条放置、 适当的敷料、恰当的换药间隔时间是保证创口愈 合的重要条件;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 延误伤口愈合,甚至导致感染,因此正确的换药 是提高外科治疗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