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数制和信息编码——徐鹏
北方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高硕新祥旭考研辅导

085209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
01集成电路与片上系统设计
02集成电路工艺与制造
03半导体传感器与微纳M器件
04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应用
05集成电路测试与封装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上下册、李瀚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北方工业大学
学院、学科(领域)代码及名称
初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001信息工程学院
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
00不区册、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上下册、李瀚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083500软件工程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与编程》、吴炜煜、清华大学出版、2007。
《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蒋本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模拟电子技术》、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面向对象分析设计与编程》、吴炜煜、清华大学出版、2007。
《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蒋本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高等代数》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编
830行政学
1、《公共行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吴春华;2、《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张永桃
831C语言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高教出版社,谭浩强
832无机化学2
《无机化学》高教出版社2004,宋天佑等
602高等数学B
《高等数学》(上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
603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1.《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2。《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吴伟民
6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肖前主编
620政治学原理
855地理学与环境学综合
1、《人文地理学》(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恩涌、2、《自然地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伍光和;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钱易
856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吴功宜.
860图书馆学基础
694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高教出版社第五版
817区域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联合编书组编(刘俊民主编)中国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2、《宏观经济学》联合编书组编(刘俊民主编)中国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3、《区域经济学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陈秀山,张可云著
818哲学综合
6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教出版社2008年版,首席专家吴树青等
2015年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考研专业目录_成都理工大学考研论坛

①101 思想政治理 同等学力加
论② 通信原
数字电子技术或 理 ②单片
868 电路分析 复试 机原理与应
科目(笔试):模 用
拟电子技术
081000 信息与通 信工程
郭 勇 教 授 曹俊兴 教 授 王绪本 教 授
01 通信与信息系 方 方 教 授 陈金鹰 教 授 李 琼 教 授 钟晓
算与嵌入式系统结
构 06 人工智能
①101 思想政治理 论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④857 同等学力加 高级程序设计复试 试科目:① 科目(笔试):计 数据库 ② 算机技术综合知识 微机原理 (包括:软件工程、 计算机网络)
085208 电子与通
信工程
郭 勇 教 授 陈金鹰 教 授 葛良全 教 授
2015 年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考研专业目录
学院、专业、研
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推
生免
同等学力
初试及复试科目
人人
加试科目
数数
013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028-84074338)邹彬
080902 电路与系 统
郭 勇 教 授 陈金鹰 教 授 李灿平 副教授 黄 虎 副教授 周冬梅 副教授 祝忠明 副教 01 集成电路与电 授 钟晓玲 副教授 覃章健 副教授 余小平 副 12 4 子信息系统 02 光 教授 唐 颖 副教授 高 嵩 副教授 林凡强 副 电信息处理 03 无 教授 曾 维 副教授 线传感技术与物联 网 04 电磁波探测 与成像技术
01 计算机系统结 思和 教 授 孙淑霞 教 授 欧 鸥 副教授
构 02 计算机软件 与理论 03 计算机
邓 飞 副教授 杨文晖 副教授 赵 川 副教 授 李 军 副教授 蔡 彪 副教授 肖阳春 副教
【盛世清北】北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参考书-北大考研辅导培训班

【盛世清北】北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参考书-北大考研辅导培训班盛世清北分享: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北大考研复试推迟数日,但是丝毫不会阻止2021届考生备考北京大学考研的决心。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基础差的同学更该要早做准备,早规划。
为了帮助考生在北大考研中能成功上岸,盛世清北整理了北大各专业相关复习资料。
北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考试科目:① 1 0 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 0 1 英语一③ 3 0 1 数学一④ 8 0 1 计算机专业基础北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参考书:1.《数据结构与算法》,张铭、王腾蛟、赵海燕,2008-06,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与软件接口》,David Patterson & John Hennessy 著,英文版·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3.《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与应用》,王克义编著,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4.《现代操作系统》(原书第4版),(荷)Andrews S. Tanenbaum著,陈向群、马洪兵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07;5.《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原书第8版),(美)William Stallings著,陈向群、陈渝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03;6.《计算机网络》(中英文)第五版,Andrew S. Tanenebaum and David J. Wetherall, 清华出版社,2012-03。
盛世清北建议参考书的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信息论与编码1 绪论

16
电的通信系统 (电信系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了。在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很有意义的 历史事实是:当物理学中的电磁理论以及后来的 电子学理论一旦有某些进展,很快就会促进电信 系统的创造发明或改进。这是因为通信系统对人 类社会的发展,其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日常生 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战争等等,一切 都离不开消息传递和信息流动。
5
第一章 绪论 1 信息的概念 2 信息论研究的对象、目的和内容 3 信息论的发展简史与现状
6
1 信息的概念
从哲学的角度上讲,信息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三大支柱之 一,其他两个是物质和能量。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之中,没有信息就没有世 界,当然也就没有我们人类社会。人类利用信息利用信息的 历史非常悠久,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了现代, 信息的利用已经非常重要,以至于我们当今生活的社会被称 作信息社会。可见信息的重要。
3
课程概述
?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处 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本课程将 介绍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课程 将基于一个通讯系统的抽象数学模型进行展 开,课程的数学基础为概率论。整个课程可 分为基础理论和编码理论两部分组成
4
学习方法
本课程以概率论为基础,数学推导较多,学 习时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到 概念的理解上,不过 分追求数学细节的推导。学习时一定要从始至 终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断加深概念的把握。 学习时注意理解各个概念的 “用处”,结合其 他课程理解它的意义,而不要把它当作数学课 来学习,提倡独立思考,注重思考在学习中的 重要性。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52603课程名称:信息论与编码英文名称: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二、课程简介《信息论与编码》是信息科学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信息度量和信道容量的基本概念、信源和信道特性、编码理论等,为以后深入学习信息与通信类课程、为将来从事信息处理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的度量、信源和信源熵、信道及信道容量、无失真信源编码、有噪信道编码等。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ing is a compulsory professional theory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of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and channel capacity, source and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coding theory, etc.,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in-depth stud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urses, for the future to engage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the actual work.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source and source entropy, channel and channel capacity, distortion-free source coding, noisy channel coding, etc。
东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大纲(842)考试大纲-计算机专业基础

2021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第一部分老成说明一、考试性质计算机专业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专业类别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0: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085400)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的专业课之一。
考试对象为参加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专业类别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领域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考试题型及比例(均为约占)简答题49分(33%)综合题101分(67%)(四)参考书目《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4版),张尧学、宋虹、张高,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汤子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第二部分老查妾点(-)数据结构考查要点1绪论1.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2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1.3算法和算法分析2线性表1.1线性表类型定义1.2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1.3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3栈和队列3.1栈的类型定义、表示和实现3. 2栈的应用3. 3队列的类型定义、表示和实现3.4队列的应用4串4.1串的类型定义、表示和实现4.2申操作应用5数组和广义表5.1数组的定义、顺序表示和实现5. 2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0. 3广义表的定义和存储结构6树和二叉树6.1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7.2二义树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存储结构8.3遍历二义树和线索二叉树9.4树和森林10.5哈夫曼树及哈夫曼编码7图10.1的定义、基本术语和存储结构10.2的遍历7.3图的连通性和最小生成树11.4有向无环图、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
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证书理论课程考试大纲

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证书理论课程考试大纲一、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证书"理论课程的内容和有关说明这里所说的理论课程,涵盖《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库及其应用》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三门课程中应知应会的部分。
在对考核知识点描述时,我们用"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能力层次分别提出要求,现将其含义简述如下:识记(了解):指能够对有关名词、概念、知识、术语作出正确解释,并能记住和正确表述出来。
理解(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入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能够正确运用。
简单应用(掌握):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般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熟练掌握):要求能够运用课程中规定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问题。
二、主要参考书《计算机应用技术》张宁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数据库及其应用》牛允鹏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迟成文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三、理论考试内容理论课程考试出一张综合试卷,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内容占20%,《数据库及其应用》内容占40%,《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内容占40%。
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下面出现的章节序号均沿用各教材中的章节序号。
《计算机应用技术》第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3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1.4 系统参数的设置,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第二章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2.1 Windows的基本概念,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2.2 基本操作,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快速方法 (143.8125)10 = 128+8+4+2+1+0.5+0.25 + 0.0625 = 1×27+0×26+0×25+0×24 +1×23+1×22+1×21+1×20 +1×2-1+1×2-2+0×2-3+1×2-4 = 27 + 23 + 22 + 21 + 20 + 2-1 + 2-2 + 2-4 =(10001111.1101)2 十进制 二进制 八进制或十六进制
1.2 数制和信息编码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目录
数制的概念 几种常用的数制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信息存储单位 常见的信息编码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数制的概念
数制也叫记数法,是人们用一组规定的符号和规则来表 示数的方法。
任何一种用进位计数制表示的数,其数值都可以写成按 位权展开的多项式之和: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10000 1000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1 12 13 14 15 16 17 20 21
9 A B C D E F 10 11
几种常用的数制
常用数制的书写规则
字母后缀 例如:101B、127O、8449、15DFH 括号外加下标 例如:(101)2 、 (127)8、 (8849)10 、 (15DF)16
ASCII码
标准ASCII码是7位2进制数,扩展ASCII码是8位。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汉字编码
汉字输入码 汉字交换码 汉字机内码
Unicode编码
知识概念图
数值与编码
1.数制与转换
2.存储单位
常用的数制有哪些? 常用的数制有哪些?
计算机为什么需要 使用二进制? 使用二进制?
如何快速地转换数 制?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十进制小数转换成R进制数时,采用的是“乘R取整法 ”。进行转化计算时将小数连续地乘以R,保留每次乘法积 的整数部分,然后将积的小数部分继续乘以R,直到小数部 分为0,或达到所要求的精度为止(小数部分可能永不为零 ),得到的整数部分的顺序排列,即组成二进制的小数部 分,此法称为“乘R取整法”。
二进制不足之处: 二进制不足之处:
表示数的容量最小,表示同一个数, 表示数的容量最小,表示同一个数,二进制较其他进制需 要更多的位数。 要更多的位数。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使用Windows中的计算机最便捷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1.将R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例1-1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1110.011)2 = 1×25-1+1×24-1+1×23-1+1×22-1 + 0×21-1 + 0×2-1+1×2-2 +1×2-3 = 24 + 23 + 22 + 21 + 2-2 + 2-3 =(30.325)10 例1-2 八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26.76)8 = 2×81十6×80十7× 8-1十6×8-2 = (22.96875)10 例1-3 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2E.9A)16 = 2×161十14×160十9×16-1十10×16-2 =(46.601)10
即(0.525)10 = (0.41)2 所以 (132.525)10 =(204.41)8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3.二、八、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1)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 转换前,首先要划分位组。位组的划分是以小数点为起点 ,三位二进制数一组,整数部分向左划分,小数部分向右划分 。注意,小数部分不足三位的要以0补位。位组划分好之后, 以每个位组对应一个八进制数进行转化。 例1-7 将二进制数1001101.1101转换成八进制数 (001 001 101 . 110 100)2 1 1 5 . 6 4 (1001101.1101)2=(115.64)8 每位八进制数相当于三位二进制数
2.十进制数转换为其他进制数 将十进制数0.8125转换成二进制数 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得到的整数位 0.8125 (最高位) × 2 1.625 1 × 2 1.25 1 × 2 0.5 0 × 2 1.0 1 (最低位) 即(0.8125)10 = (0.1101)2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若将十进制数143.8125转换成二进制数,进行整数部 分和小数部分的转换,然后再相加得到最后的结果: (143.8125)10=(10001111.1101)2
信息存储的单位有 哪几种? 哪几种?
存储单位间的转换 关系。 关系。
3.常见的信息编码
为什么需要对信息 进行编码? 进行编码?
常用的信息编码有 哪几种? 哪几种?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2.十进制数转换为其他进制数 例1-4 将十进制数143.8125转换为二进制数 原数和商 余数 2 143 1 2 71 1 2 35 1 2 17 1 2 8 0 2 4 0 2 2 0 2 1 1 0 即(143)10 =(10001111)2
(最低位)
(最高位)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目录
数制的概念 几种常用的数制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信息存储单位 常见的信息编码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机器内部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机器内部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的原因
可行性(如门电路的导通与截止) 可行性(如门电路的导通与截止) 可靠性 简单性(二进制的加法与乘法规则仅各有四种, 简单性(二进制的加法与乘法规则仅各有四种,简化了运算 器等物理器件的设计) 器等物理器件的设计) 逻辑性(二进制的二个符号0 逻辑性(二进制的二个符号0和1正好与逻辑命题的两个值 “真”与“假”相对应,从而为计算机实现逻辑运算和逻 相对应,从而为计算机实现逻辑运算和逻 辑判断提供了方便。 辑判断提供了方便。)
十进制数
目录
数制的概念 几种常用的数制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信息存储单位 常见的信息编码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信息存储单位
位(bit,b):二进制数据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B):以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 字(word):用来表示数据或信息的长度,由若干个字节组 成 字长:组成一个字的位数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3.二、八、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4)十六进制向二进制的转化
例1-10 将十六进制数1F3.5E转换成二进制数 1 F 3 . 5 E 1110
0001 1111 0011 . 0101
(1F3.5E) 16 =( 111110011.0101111) 2 八进制数 二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目录
数制的概念 几种常用的数制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信息存储单位 常见的信息编码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常见的信息编码
任何形式的信息(数字、字符、汉字、图像、声音、视频) 进入计算机后都必须转换为二进制,即进行D码(二—十进制编码)
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10进制数
信息存储单位
1B(字节)= 8b (二进制位) 1KB(千字节)=210B=1024B 1MB(兆字节)=220B=1024KB 1GB(千兆字节)=230B= 1024MB 1TB (兆兆字节) =240B =1024GB
例 :一张CD光盘的容量为700MB
• =700×1024KB • =700×1024×1024B • =734003200B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2.十进制数转换为其他进制数 例1-5 将十进制数132.525转换为八进制数(小数保留两位) 原数和商 8 8 8 132 16 2 0 余数 4 0 2 (最低位)
(最高位) 即(132)10 =(204)8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2.十进制数转换为其他进制数 将十进制数0.525转换成八进制数(小数保留两位) 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0.525 × 4.2 × 8 1.6 1 (最低位) 8 4 得到的整数位 (最高位)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3.二、八、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2)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例1-8 将八进制数611.53转换成二进制数 6 1 1 . 5 3 011
110 001 001 . 101
(611.53)8 =(110001001.101011)2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3.二、八、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3)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位组的划分是以小数点为起点,四位二进制数一组,整数 部分向左划分,小数部分向右划分。注意,小数部分不足四位 的要以0补位。位组划分好之后,以每个位组对应一个十六进 制数进行转化。 例1-9 将二进制数1011101011.00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0010 1110 1011 .0010 2 E B . 2 (1011101011.001)2=(2EB.2)16 每位十六进制数相当于四位二进制数
常用数制间的转换
2.十进制数转换为R进制数 十进制整数转换成R进制的整数,采用的是“除R取 余法”。十进制的数连续地除以R,保留每一次相除的余 数,直至商为0为止,将这些余数反向排列即为二进制数 的各位数码,因此,此方法称为“除R取余法”。 可以有“除2取余法”、“除8取余法”。 举例:4263的“除10取余法” 原数和商 余数 10 4263 3 (最低位) 10 426 6 10 42 2 10 4 4 0 (最高位)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几种常用的数制
表1-2 常见进位计数制的对应关系
二进制 十进制 八进制 十六 进制 二进制 十进制 八进制 十六 进制
0 1 10 11 100 101 110 111 1000
0 1 2 3 4 5 6 7 8
0 1 2 3 4 5 6 7 10
0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