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17级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2020届浙江省2017级高三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七)及答案

2020届浙江省2017级高三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七)★祝考试顺利★(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物理量的正负号表示大小的是( D )A.功B.电量C.加速度D.重力势能解析:正功表明力促进物体运动,负功表明力阻碍物体运动,功的正负不代表大小,故A错误;电量的正负表示电性,故B错误;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故C错误;重力势能的正负表示与零势能大小的关系,故D正确。
2.宇航员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中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 D )A.宇航员受力平衡B.宇航员不受任何作用力C.宇航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D.宇航员受的地球引力正好充当向心力3.下列物理量及对应的单位不正确的是( B )A.加速度m/s2B.磁感应强度BC.磁通量WbD.电场强度V/m解析:加速度的单位是m/s2,选项A正确;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T,选项B错误;磁通量的单位是Wb,选项C正确;电场强度的单位是V/m,选项D正确。
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是2 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 m,那么可以知道( B )A.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1.25 m/sB.第三秒末瞬时速度是2.25 m/s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2D.质点的加速度是0.25 m/s2解析:质点在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即= m/s=2.25 m/s,选项A错误;由于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故质点在第3 s末的瞬时速度等于质点在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2.25 m/s,选项B正确;根据Δx=aT2,得a= m/s2=0.5 m/s2,选项C,D错误。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登月梦想不遥远。
如图是我国“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陆月球后在月面上行驶的场景。
该月球车在月球上行驶时( C )A.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不再满足牛顿运动定律C.受到的重力小于在地球上的重力D.具有的惯性小于在地球上的惯性6.如图所示是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的两只传感器的受力情况。
2020届浙江省2017级高三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四)及答案

2020届浙江省2017级高三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四)★祝考试顺利★(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如图所示)。
一无人机在某次测试中往返飞行了850 km,用时1 h 12 min,飞行期间以920 km/h掠过监测点,这些数据分别指( D )A.位移值、时间、平均速度值B.路程、时间、平均速度值C.位移值、时刻、瞬时速度值D.路程、时间、瞬时速度值2.物理量按照有无方向,相加时是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还是算术法则,可分为矢量与标量。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B )A.力、功B.位移、加速度C.电流、电压D.磁通量、电场强度解析:力、位移、加速度、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功、电流、电压、磁通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选B。
3.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B )A.库仑最早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B.法拉第引入了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C.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磁现象D.牛顿被誉为是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科学家解析: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最早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故A错误;法拉第引入了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故B正确;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磁现象,故C错误;被誉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故D错误。
4.如图所示,小朱同学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轻绳拉质量为m的木箱,木箱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绳的拉力恒为F,则木箱所受合力大小为( A )A.0B.FC.Fcos θD.mg-Fsin θ解析:因为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合力为0,选项A正确。
2020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三选考科目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及解析

2020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三选考科目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科学的贡献,许多的单位是用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在,下列单位所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A. 安培B. 库仑C. 牛顿D. 焦耳【答案】A【解析】物理学中共有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质量,长度,时间,电流强度,物质的量,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其中电流强度的单位就是以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即安培,故A 正确.2.如图所示,某同学练习定点投篮,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篮板上,篮球的轨迹分别如图中曲线1、2所示。
若两次抛出篮球的速度v 1和v 2的水平分量分别为v 1x 和v 2x ,竖直分量分别为v 1y 和v 2y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v 1x <v 2x ,v 1y >v 2yB. v 1x >v 2x ,v 1y <v 2yC. v 1x <v 2x ,v 1y <v 2yD. v 1x >v 2x ,v 1y >v 2y【答案】A 【详解】将篮球的运动反向处理,即为平抛运动,由图可知,第二次运动过程中的高度较小,所以运动时间较短,水平射程相等,但第二次用的时间较短,故第二次水平分速度较大,即12x x v v <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公式22y v gh =可知,第二次运动过程中的高度较小,所以第二次竖直分速度较小,即12y y v v >故选A 。
3.如图所示,一个圆盘绕过圆心O 且与盘面垂直的竖直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盘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受重力、弹力、向心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 ω2rB. 物块受重力、弹力、摩擦力、向心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 ω2rC. 物块受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 ω2rD. 物块只受重力、弹力作用,合力大小为零【答案】C【详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重力、圆盘对它的支持力及摩擦力作用。
浙江省镇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10月模拟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镇海中学模拟考高三理综试题1、流感病毒首次入侵人体后会引发人体的特异性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一个能引发人体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的物质叫做抗原B、成熟的B细胞的抗体分子合成后便移到细胞膜上,用于识别相应的抗原C、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需要抗原-MHC复合体和多种蛋白质的共同刺激D、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裂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进入静止期2、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依赖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
动物细胞内存在有一种SGO蛋白,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其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在染色体的其他位置也有分布,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2中的粘连蛋白可能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片段交换有关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而染色体上的其他蛋白质不受影响,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C、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细胞最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D、图1所发生的变化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图2发生的变化只发生在减数分裂3、人体内下列生理活动是单向的是(A.甲状腺细胞与胰岛β细胞间的作用B.肝细胞中糖元与葡萄糖的转化C.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与腺垂体之间的激素调节D.刺激离体神经纤维产生的兴奋传导方向4、下列与图示内容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一的③中A占23%,U占25%,则相应的双链DNA片段中A占24%B.正常情况下,图三所示过程可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是⑨⑩⑬C.劳氏肉瘤病毒存在催化⑪过程的酶D.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⑬过程,需要ENA聚合酶的催化5、科研人员用茶树离体叶片测定了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通过气孔的气体量)、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4min时,水光解产生气体的去向有进入线粒体和释放到细胞外B.若茶树植株长期处于 16min时的状态,则其不能正常生长C.与8min时相比,4min时叶绿体中的ADP、NADP含量较少D.在最初0~4min内,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导度的下降,阻止了CO2的供应6、普通小麦 6n=42,记为 42E;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 14M,其中某条染色体含有抗虫基因。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普通高校招生考试2017级高三9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及解析

2020届浙江省新高考普通高校招生考试2017级高三9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I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法拉第通过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得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 安培通过研究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得到了安培定则C.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D. 汤姆孙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 的电荷量【答案】C【解析】【详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纽曼和韦伯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为纪念法拉第而叫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A 错误;安培通过研究磁场和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的安培定则,B 错误;奥斯特通过研究通电导线和小磁针的相互作用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揭开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C 正确;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 的电荷量, D 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射性物质的温度降低,其半衰期将变大B. 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将辐射出4种频率的光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就有可能发生D.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总能量也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A .原子核的半衰期与外界条件及所处状态无关,由自身决定,A 错误。
B .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任选两条轨道,所以辐射出24=6C种频率光子,B 错误。
C .根据光速方程:c v λ=可知,波长变长,频率降低,所以该光不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波长更长即频率更低的光,依然不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C 错误。
D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需要吸收能量,总能量增大,根据库仑力提供向心力:22eev k m r r=,可知, 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动能越小,总能量等于动能加势能,所以势能增大,D 正确。
3.某同学前后两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投出两支飞镖1和飞镖2到靶盘上,飞镖落到靶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在飞行过程中A. 速度变化量12v v ∆>∆B. 飞行时间12t t >C. 初速度12v v <D. 角度12θθ> 【答案】D【解析】B 、飞镖1下落的高度小,根据212h gt =,解得2h t g =12t t <,故B 错误; A 、加速度相等,都为g ,则速度变化量v gt ∆=,可得12v v ∆<∆,故A 错误;C 、由于水平位移相等,根据0x v t =,可知初速度12v v >,故C 错误;D 、根据00y v v tan v gtθ==,对于飞镖1,时间短,初速度大,则tanθ1>tanθ2,所以θ1>θ2,故D 正确;故选D 。
宁波市2017高考选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

物理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13.两端吸有短小圆柱形钢制强磁铁的干电池,放入很长的固定在水平桌面的螺旋线圈(由裸导
线绕成)内, 干电池和强磁铁的“结合体”就会在螺旋线圈内运动, 有人称之为简易“电动火
车”. 如图是简易“电动火车”的示意图,图中只画出一部分线圈, 强磁铁与线圈在任何位置
A.1J
B.10J
C.50J
D.100J
第 10 题图
11. 为厉行低碳环保理念,很多城市用超级电容车替换燃油公交车. 超级电容车在车底部安装有 超级电容器(电容很大),车辆进站后,车顶充电设备随即自动升起,搭到充电站电缆上,利 用乘客上下车间隙充电一次,就能行驶 3 到 5 公里.现有一辆质量为 2.0×103 kg、额定输出 功率 60 kW 的超级电容车,在水平路面上空载行驶时,最大行驶速度为 90 km/h. 假设电容 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与车重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电流越大,超级电容器的电容也越大 B.超级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仅跟充电电流的大小有关 C.超级电容车在水平路面上空载行驶时阻力大小为 2.4×103 N D.超级电容车在水平路面上载客行驶时, 最大行驶速度仍能达到 90km/h
14.【加试题】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 u =220 2 sin100π t (V) 的交流电压上,副线圈上
理想交流电压表和 R = 10 Ω 的电阻并联接入电路,原、
副线圈匝数比 n1: n2 = 20 :1, 现在 A、B 两点间接入不同
的电子元件或用电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U
铁心 A B
A. 16 倍 B. 8 倍
C. 4 倍
D. 2 倍
物理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2020届浙江省宁波市五校2017级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及解析

2020届浙江省宁波市五校2017级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以下物理量为标量,且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的是()A. 电流、AB. 力、NC. 功、JD. 电场强度、N/C 【答案】C【详解】A.电流是标量,A是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所以A错误;B.力是矢量,N是国际单位的导出单位,所以B错误;C.功是标量,J是国际单位的导出单位,所以C正确;D.电场强度是矢量,N/C是国际单位的导出单位,所以D错误。
故选C。
2. 如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半圆,练功人从A点出发沿实线进行走完整个八卦图(不能重复),在最后又到达A点。
求在整个过程中,此人两次经过A点的所经过的最小路程和最大位移分别为()A. 0,0B. 2R ,2RC. (3π+2)R ,2RD. (π+2)R ,2R【答案】D 【详解】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如果练功人从A 点出发沿部分实线行走,最后又到达A 点,在这个过程中的最小路程()22s R R R ππ=+=+当人离A 点最远的时候,位移最大,所以当人在C 点的时候,离A 点最远,此时的位移最大为2R ,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3.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合力、分力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C. 当0t ∆→时,x 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D. 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将其看成很多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的累加,采用了微元法【答案】B【详解】A .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合力与几个分力之间是相互替代关系,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B 错误,符合题意;C .极限的思维是研究物理的一种重要思想,是指用极限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微元法是指在处理问题时,从对事物的极小部分(微元)分析入手,达到解决事物整体目的的方法。
2020年6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物理试题及答案

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此时导线框处于静止状态,细线中的拉力
为 F1;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现将虚线下方的磁场移至虚线上方,此
时细线中拉力为 F2,则导线框中的电流大小为
A. F2 F1 B. F2 F1 C. 2 F2 F1 D. 2 F2 F1
Bl
2Bl
Bl
3Bl
12.武汉病毒研究所是我国防护等级最高的 P4 实验室,在该实验室中有一种污水流量计,
2020 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物理学科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5.本卷中 g=10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6.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经过多次加速、变轨后,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如 图所示,卫星既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近的圆轨道 a 上运动,也可以在离月球 比较远的圆轨道 b 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 a 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在 b 上运行的线速度 B.卫星在 a 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 b 上运行的周期 C.卫星在 a 上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在 b 上运行的角速度 D.卫星在 a 上运行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在 b 上运行时的万有引力 7.一台小型发电机与计算机相连接,计 算机能将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记录下来,如图甲所示,让线 圈在匀强磁场中以不同的转速匀速转动, 计算机记录了两次不同转速所产生正弦 交流电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关于发电机 先后两次的转速之比 na∶nb,交流电 b 的有效值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