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红豆杉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4年红豆杉种植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红豆杉种植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具有抗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红豆杉种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供需状况、市场竞争等方面。
2. 市场规模红豆杉种植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迅速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红豆杉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10万亩增加到了2019年的30万亩。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红豆杉的药用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3. 市场供需状况红豆杉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供应则相对短缺。
红豆杉的生长周期长,生长缓慢,种植难度大,因此其供应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另外,由于采伐红豆杉存在一定的限制,一些产地的红豆杉资源逐渐枯竭,导致供应进一步减少。
4. 市场竞争红豆杉种植市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吸引了更多的种植户进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另一方面,红豆杉的高药用价值吸引了不少药企和中药材加工企业进入种植行业,希望从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5. 市场发展趋势红豆杉种植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种植技术不断提升: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红豆杉的产量和质量将会得到提高,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资源保护和管理:由于红豆杉资源的有限性,加强对红豆杉的资源保护和管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限制采伐数量和加强保护措施,有效维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市场多元化:随着红豆杉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的红豆杉相关产品。
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6. 结论红豆杉种植市场在近年来经历了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由于红豆杉的供应短缺和市场竞争激烈,种植户和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种植技术、加强资源保护和开发多元化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对于红豆杉种植市场的进一步研究和调查有助于行业参与者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挑战。
红豆杉

●红豆杉资料搜集红豆杉药用经济林基地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概述红豆杉又名紫杉叶、赤柏松学名Taxus mairei属红豆杉科常绿针叶乔木,结红樱桃大的奇特红豆果,是第四世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世界珍稀濒危树种,现全世界分布极少,我国的云南、四川、安徽、东北等地区均有发现,已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木材细密,颜色红艳,坚韧耐用,为珍贵的绿化用材树种。
它能激活人体细胞,增强活力,抑制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特别是含独特抗癌成份"紫杉醇"而尤其珍贵。
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抗癌药物,目前世界销量抢手。
二、立项依据、目的意义美国学者于1971年从产于北美的红豆杉树皮中首先发现并提取了具有独特抗癌成份紫杉醇,这种神奇的物质是继阿霉素和顺铂之后,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癌药物,是迄今国际市场最畅销最热门的新型抗癌药物,也是晚期癌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和经济价值。
据国家肿瘤研究所和美国(NCI)统计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紫杉醇对多种癌症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达75%以上。
在国内外,红豆杉被称为是征服癌症的“希望之树”!红豆杉共有四大品系27个品种,主要是1、云南红豆杉;2、太平洋红豆杉;3、东北红豆杉;4、红豆杉;5、南方红豆杉;7、欧洲红豆杉。
红豆杉现在我国只有少量的分布,国内相继展开了追赶世界潮流的红豆杉研究开发热,并从红豆杉树中提取紫杉醇获得成功,如昆明植物研究所、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中药研究所等均对其抗癌活性、临床应用进行了成功的试验。
同时北京科苑兴农生态科技中心完成"红豆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成套装置"项目并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三、国内外市场前景分析预测紫杉醇主要来自于野生红豆杉,紫杉醇进入市场后需求猛增,全球红豆杉资源非常有限,总数在一千万株左右。
据国家研究人员测算:即使将全世界的红豆杉全部砍伐,用于提取紫杉醇,也只能挽救12.5万个人生命。
红豆杉开发利用的现状研究

红 豆 杉 是 红 豆 杉 科 ( a a e e 红 豆 杉 属 f a u ) 物 的 总 称 . 源 的 树 皮 、 根 及 枝 叶 中 提 取 的 紫 杉 醇 的 抗 癌 疗 效 f 1 9 2年 底 , 国 T xca) T xs植 起 树 5 。19 美
于 古 老 的 第 三 纪 , 广 泛 分 布 于 北 半 球 , 四 纪 冰 川 时 期 其 分 布 范 围 曾 第
食 品 药 物 管 理 局 fAD F 1批 准 紫 杉 醇 为 治 疗 晚 期 卵 巢 癌 新 药 (ata— Pcl ix
大 大 缩 小 亿 万 年 来 . 质 构 造 的 运 动 和 地 势 地 形 的 变 化 , 一 部 分 al上 市 据 美 围 国 家 肿 瘤 研 究 所 ( C ) 计 的 临 床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 地 使 e1 N I统
i生 物 医药 撞
}
-
维普资讯
i
中国高 新技术 企业
红 豆 杉 开 发 利 用 的 现 状 研 究
文 /李 延红
【 要】 摘 红 豆 杉 是 国 家 一 级 保 护 植 物 , 我 国 有 4种 及 1 变 种 , 称 为 植 物 王 国 里 的 “ 化 石 ” 在 被 活 ,是 集 观 赏 、
总 5 主 红 豆 杉 在 特 殊 的 环 境 中 得 以 保 留 下 来 , 成 了 明 显 的 地 理 种 群 隔 离 。 紫 杉 醇 对 多 种 癌 症 亦 有 显 著 疗 效 , 有 效 率 达 7 % 以 上 , 要 用 于 形 南于 红豆 杉 种群 竞 争 力弱 、 然 更 新缓 慢 和 地理 分 布 局 限 等 客观 因 天 治 疗 晚 期 乳 腺 癌 、 癌 、 巢 癌 及 头 颈 部 癌 、 组 织 癌 和 消 化 道 癌 肺 卵 软 素 .导 致 红 豆 杉 属 植 物 早 在 2 世 纪 8 年 代 就 被 列 入 国 家 二 级 保 护 等 有 的 癌 症 . 乳 腺 癌 、 巢 癌 、 癌 、 道 癌 和 结 肠 癌 的 疗 效 可 达 O 0 如 卵 肺 食
红豆杉综合开发与研究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红豆杉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
红豆杉是一种集医学药用、园林观赏等多用途的珍惜植物,有“植物黄金”之称。
2004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中播出:瑞典自然基金会在世界濒临灭绝物种黑名单中,红豆杉被列为第十位。
从红豆杉中提取的高纯度紫杉醇,其价值更是黄金的十余倍。
紫杉醇是目前治疗癌症的有效的新药,特别是对女性乳腺癌、子宫癌等癌症治疗有特效。
由于红豆杉属于世界珍稀树种,资源稀少,培育困难。
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对紫杉醇的需求特旺,货源奇缺。
据上海复旦大学负责该项目开发研究的教授分析,未来15年至20年的时间内,紫杉醇是治疗乳腺癌,子宫癌等癌症不可替代的药物。
对红豆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绿色产业.1、国外红豆杉研究现状自1979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紫杉醇抗微血管解聚抗癌机理之后,红豆杉立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天然珍稀抗癌药物。
由于红豆杉的根、茎、叶、皮及种子豆含有紫杉醇,所以,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是世界公认的最佳途径.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对紫杉醇研究多年,事实证明紫杉醇对治疗晚期卵巢癌、乳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卡波络氏肉瘤等恶性肿瘤疾病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是当今世界上广谱最好,活性最强的抗癌药物.近年来,医学界在紫杉醇的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又不断发现重大用途。
据《欧洲医生》报道:紫杉醇可用于治疗若干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包括继发性、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病、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外用治疗牛皮癣和特应性湿疹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为紫杉醇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我国对红豆杉研究的成果与现状我国从1994年开始从事紫杉醇的研究,国家相当重视.科技部、外经贸部、国家计委、国家税务总局等部位2000年制定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将紫杉醇列入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编号05030206)。
在紫杉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上海复旦大学陈健民教授经过多年精心研究,成功地开发了“紫杉醇清洁纯化技术”的生产工艺。
中国的红豆杉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的红豆杉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提要系统论述了红豆杉属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中国所有红豆杉野生资源的分布现状、蕴藏量及可开发前景,紫杉醇的分离、提纯、临床试验等的研究现状,红豆杉资源系统产业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重点和对策。
为中国的红豆杉野生资源的保护、人工规模化繁殖栽培及其进一步规模产业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指明努力方向。
关键词红豆杉资源紫杉醇开发利用人工繁殖分类中图法S791.49红豆杉是红豆杉科Taxaceae 红豆杉属Taxus 植物的总称,在中国民间一般称“紫杉”。
该属植物木材纹理均匀,结构致密,韧性强,坚硬,弹性大,具光泽,防腐性强,比重约0.51~0.76,是著名的上等工业材,常用于雕刻、乐器、箱板、车旋、文具、船浆等细加工制品[ "#ref1">1]。
中国古代《本草推新》就已记载“紫杉”可入药,“用皮易引起呕吐,用木部及叶则不吐。
且利尿、通经,治肾脏病、糖尿病”[ "#ref1">1]。
后又有《中药大辞典》记载,东北红豆杉叶含双萜类化合物,如紫杉宁(Taxinine-A,H,K,L)、坡那甾酮A(Ponasterone-A)、蜕皮酮(Ecdysterone)、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 等,枝含紫杉碱(Taxine),茎皮含具抗肿瘤和白血病的紫杉醇(Taxol),心材含紫杉素(Taxusin)。
但其药用价值在80 年代中期以前并未引起中国医药界的重视,也无人进行开发研究。
自从美国化学家Wall 和Wani M C 首先从太平洋紫杉(短叶红豆杉T.brevifolia Nutt.)中分离出紫杉醇(Taxol) 并于1971 年发表其化学结构[ "#ref2">2]以来,80 年代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相继揭示出紫杉醇的抗癌疗效[ "#ref3">3]。
2023年红豆杉种植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红豆杉种植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珍贵树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被人们利用的实用树种之一。
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干富含红豆杉碱等生物碱成分,具有抗癌、抑制肿瘤生长、降血压等医疗价值,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安全的关注度的增加,红豆杉种植行业正逐渐兴起,并呈现出以下现状和市场分析。
首先,红豆杉种植的供需矛盾逐渐加剧。
随着人们对红豆杉产品的认可和需求的不断增加,目前国内红豆杉供应相对不足,市场价格逐渐攀升。
据统计,目前中国居民对红豆杉产品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供应量,市场供不应求。
这也给红豆杉种植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红豆杉种植行业正逐渐形成产业链。
红豆杉种植涉及从种植、繁育、加工到销售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国内红豆杉种植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红豆杉的生长,具备良好的种植环境。
再次,红豆杉种植行业的技术和品种进步明显。
随着对红豆杉种植的研究和改良,人们已经成功培育出多个红豆杉新品种,如优质的优税系列红豆杉、高产的岳阳3号红豆杉等。
同时,种植技术也不断进步,包括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为红豆杉的种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最后,红豆杉种植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红豆杉属于慢生长树种,生长周期长,从种子到成熟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种植红豆杉需要耐心和长期投资。
其次,红豆杉的繁育和种植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人工授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仍需加强研究和实践。
综上所述,红豆杉种植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天然药材的需求增加,红豆杉作为医药领域的宝贵资源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红豆杉种植行业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红豆杉种植行业还需加强科研创新,提高种植技术和效益,积极开拓市场,适应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地推动红豆杉种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保护发展对策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保护发展对策
我国是红豆杉属植物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拥有丰富的红豆杉属植物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采伐、砍伐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红豆杉属植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种质资源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生态功能退化,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重要生态功能日益减弱,对于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
因此,保护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是当务之急。
针对目前红豆杉属植物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建立红豆杉属植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整理红豆杉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红豆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二、加强红豆杉属植物保护区建设,划定和管理红豆杉属植物保护区,保护其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红豆杉属植物的保育与繁育;
三、加强红豆杉属植物生态学研究,深入了解红豆杉属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规律和环境适应性等,为红豆杉属植物的保护和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红豆杉属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红豆杉属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红豆杉属植物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保护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共同保护和传承红豆杉属植物这一宝贵的生物遗产。
- 1 -。
2023年红豆杉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红豆杉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红豆杉是一种珍稀的植物,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和药材市场。
本文将对红豆杉行业的市场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市场概况红豆杉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其树皮、树枝、树叶、树果等部位都有药用价值。
红豆杉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等药理作用。
在中药制剂市场中,红豆杉被用于治疗癌症、肺炎、肝炎等疾病。
在药材市场中,红豆杉被广泛用作原料药。
红豆杉的市场需求量大,但产量十分有限,因此价格高昂。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报告,红豆杉行业目前的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迅猛。
据统计数据显示,红豆杉的年产量仅为数千吨,而市场需求量高达数十万吨。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药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红豆杉的市场需求量将会不断增长。
三、市场竞争红豆杉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供需不平衡、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上。
由于红豆杉产量有限,供不应求是该行业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供应商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常常采取降低产品价格的竞争策略。
同时,产品质量也是市场竞争的关键之一。
不同供应商之间的产品质量差异较大,有些供应商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低质量的原材料和工艺,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或不合格。
四、市场发展趋势红豆杉行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植物药材的需求也在增加。
红豆杉作为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将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其次,红豆杉的研发和应用领域也将会不断扩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红豆杉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将从中药制剂和药材市场扩展到其他领域,如保健品、化妆品等。
另外,红豆杉的种植技术和设备也将会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红豆杉行业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机会。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红豆杉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同时,供应商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因此,在红豆杉行业市场中,合理定位和良好供应链管理是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Ξ四川省科委资助。
①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红豆杉快速繁殖与生产性栽培应用技术研究报告,1996,下同。
收稿日期:1997-12-08;收到修改稿日期:1998-02-24。
中国的红豆杉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Ξ包维楷陈庆恒(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提要系统论述了红豆杉属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中国所有红豆杉野生资源的分布现状、蕴藏量及可开发前景,紫杉醇的分离、提纯、临床试验等的研究现状,红豆杉资源系统产业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重点和对策。
为中国的红豆杉野生资源的保护、人工规模化繁殖栽培及其进一步规模产业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指明努力方向。
关键词红豆杉资源紫杉醇开发利用人工繁殖分类中图法S791149红豆杉是红豆杉科Ta xaceae 红豆杉属T a x us 植物的总称,在中国民间一般称“紫杉”。
该属植物木材纹理均匀,结构致密,韧性强,坚硬,弹性大,具光泽,防腐性强,比重约0151~0176,是著名的上等工业材,常用于雕刻、乐器、箱板、车旋、文具、船浆等细加工制品[1]。
中国古代《本草推新》就已记载“紫杉”可入药,“用皮易引起呕吐,用木部及叶则不吐。
且利尿、通经,治肾脏病、糖尿病”[1]。
后又有《中药大辞典》记载,东北红豆杉叶含双萜类化合物,如紫杉宁(Ta xi ni ne -A ,H ,K ,L )、坡那甾酮A (Po na st e ro ne -A )、蜕皮酮(Ecd y st e ro ne )、金松双黄酮(Scia do p it y si n )等,枝含紫杉碱(Ta xi ne ),茎皮含具抗肿瘤和白血病的紫杉醇(Ta xol ),心材含紫杉素(Ta xusi n )。
但其药用价值在80年代中期以前并未引起中国医药界的重视,也无人进行开发研究。
自从美国化学家Wall 和Wa ni M C 首先从太平洋紫杉(短叶红豆杉T.b rev i f ol i a N ut t.)中分离出紫杉醇(Ta xol )并于1971年发表其化学结构[2]以来,8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相继揭示出紫杉醇的抗癌疗效[3]。
1992年底,美国FDA 首先正式批准紫杉醇作为治疗晚期卵巢癌新药Paclit a xael 上市。
在美国和欧洲“紫杉醇热”的影响下,中国在80年代末也开始奋起直追。
在“八五”期间,红豆杉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项目就列入国家星火计划,中国林业部下达了作为新技术项目的“红豆杉原料林营造技术研究”课题。
云南省政府把治癌药物紫杉醇及红豆杉系列产品的开发列入“九五”期间“18项生物资源开发工程项目”之一[4]。
“八五”期间,四川省科委也组织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珍稀濒危资源植物(红豆杉)的保护与开发”的攻关研究①。
国际的热点、政府的重视以及新闻媒介的大肆宣传,使中国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红豆杉资源开发热潮。
本文的目的在于系统介绍中国的红豆杉及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资源分布、蕴藏量与可利用量以及开发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保护和开发其资源的对策与关键措施。
1中国的红豆杉及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红豆杉属植物是一类古老的植物类群,全世界有11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5]。
中国有4种1变种[6]:东北红豆杉T.c us p i d at a Sie b.et Zucc.、云南红豆杉T.y u n n a ne nsis Cha n g et L.K.Fu 、西藏红豆杉T.w al l ichi a n a Zucc.、中国红豆杉T.chi ne nsis (Pil g e r )Re hd.、南方红豆杉T.chi ne nsis v a r.m ai rei (L e mee et levl.)Cha n g et L.K.Fu 。
红豆杉属植物均是常绿乔木或灌木,是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植物[7]。
球花小,单生于叶腋内,早春开放;第13卷第4期1998年10月Vol.13No.4Oct.,1998自然资源学报J O U RN AL O F N A TU RAL R ESO U RC ES自然资源学报37613卷雄球花为具柄、基部有鳞片的头状花序,有雄蕊6~14,盾状,每一雄蕊有花药4~9个;雌球花有一顶生的胚珠,基部托以盘状珠托,下部有苞片数枚;种子坚果状,球形,着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中,当年成熟[5]。
红豆杉属植物为典型的阴性树种。
常处于林冠下乔木第二、三层,散生,基本无纯林存在,也极少团块分布。
据在四川合江县福宝区的调查,树龄111年的中国红豆杉,直径仅40c m,生长很缓慢。
红豆杉属植物只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灰棕壤、黄壤、黄棕壤上良好生长,苗期过湿易染立枯病。
苗喜荫、忌晒,幼树和成树在冠层郁闭度015~016之间,长势好,随郁闭度增加,长势弱。
总体而言,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严。
其天然更新方式有两种:种子繁殖和无性系萌芽繁殖[4、7]。
可能由于物种间隔离(是散生于林中)或花时不遇(雌雄异株、异花授粉),使传粉受精受阻,种子产生数量少。
其种子假种皮味甘甜可食,鸟类、动物也取食[1、7],使残存种子数量更少。
另一方面,其种子种皮厚,处于深休眠状态,自然状态下经两冬一夏才能萌发[4、8],即使正常萌发,形成的幼苗抗逆性差,成活率也很低。
显然红豆杉属植物靠种子繁殖,扩大种群、拓展生存空间的策略是行不通的。
比较而言,萌芽繁殖成活率高得多,能很好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无性繁殖方式在利用资源和空间上,得益于母体提供充足的物质和能量而具有明显的整合作用(Int e r g ratio n),但这也只能就地维持种群而不能扩大种群。
因此,红豆杉属植物天然更新能力弱。
上述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决定了野生红豆杉资源的分散性、有限性及发展的难度,这也正是其珍稀濒危的客观内因。
2中国的红豆杉野生资源及现状(1)东北红豆杉仅在东北地区存在。
多生于红松、鱼鳞云杉、白桦、紫椴和山杨等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分布海拔600~1200m,主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区,即吉林安图、汪清、和龙、抚松、浑江、长白及通化地区。
向南延伸至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宽甸、恒仁、凤城和蚰岩等地。
向北延伸至黑龙江省张广才岭东南部,老爷岭山区,小兴安岭南部的宁安、东宁、鸡西、绥棱等地[9]。
自然分布地域很窄,零星,年净生长量很低。
资源储量很有限,估计该区总蕴藏量(鲜重)不足300t。
其枝叶、树皮采量极有限,采收量稍多即可造成植株第二年死亡。
因此,除可进行少量枝叶采收外,年允收量几乎为零[9]。
(2)南方红豆杉又称美丽红豆杉,为红豆杉属植物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一种。
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南岭山脉山区及河南、陕西(秦岭)、甘肃、台湾等省的山地或溪谷。
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特征种,常与其它阔叶树、竹类以及针叶树混生。
分布海拔800~1600m,在广东阳山、乳源、连县海拔400~500m的山地也产。
资源储量相对较其它各种大。
由于其材质坚硬,水湿不腐,是水工程等的优良用材,长期以来都是砍伐对象。
加之60年代以来原始森林的过度砍伐和利用,资源锐减。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很多商家(人)曾通过各种途径在资源相对集中的南岭山地高价收购其树皮,初步估计约有50t树皮被收购,再加上本区盲目性发掘,还有上万株遭毁灭。
南方红豆杉现存资源已很少,处于濒危状态,促使中国林业部1992年将其列为一级珍贵保护树种[1]。
(3)中国红豆杉分布也较为广泛,主要分布于华中区1000m或1200m以上的山地上部未干扰环境中,华南、西南区1500~3000m的山地落叶阔叶林中。
相对集中分布于地形较为复杂的横断山区和四川盆地周边山地约40余县,现存资源蕴藏量较大,保存相对较好①[10]。
(4)云南红豆杉集中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的五地州16个县、西藏东南部和四川西南部的七余个县(木里、盐源、九龙、冕宁、西昌、德昌、普格)等地。
在滇东、滇东南、滇西南也有间断分布。
常生于海拔2000~3500m的针阔叶混交林、沟边阔叶林内。
资源蕴藏量大,据调查估计,仅滇西横断山区的五地州16个县约9×104k m2,就约有1135×106株;小枝叶蕴藏量约为4050×104k g[11]。
但近两年,云南省已有数以万计的云南红豆杉被剥皮,砍掉枝叶,仅志奔山一地就损失912万株,初步侧算被盗剥红豆杉树皮13211×104k g,使这一地区的资源濒临灭绝[11、12]。
(5)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吉隆等地和邻近的云南部分地区。
生于海拔2500~3400m的云南铁杉、乔松、高山栎类林中。
西藏红豆杉是中国分布区最小,也是资源蕴藏量最小的种类,也基本未遭破坏①。
3中国的红豆杉资源开发及临床试验研究现状(1)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这是中国的红豆杉资源开发研究最早开始的工作。
对所有种都进行过化学成分分析和化合物结构的鉴定,已分离鉴定了110个与紫杉醇结构类似的紫杉烷类化合物,其中36个为新化合物,但仍以紫杉醇抗肿瘤活性最强[13~18];对云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各器官(皮、枝、叶、根等)的各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①[10、19];还研究了中国红豆杉在不同生境下的不同居群紫杉醇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筛选出紫杉醇高含量的环境及其对应的高含量居群,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种、所有居群都有紫杉醇开发价值[10]。
(2)紫杉醇的分离提纯不少单位能进行提取(可能一些单位提取的得率低,浪费大)。
一些单位(如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已大大提高了分离技术,已能从枝、叶或全株中提取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紫杉醇,这对于保护野生红豆杉资源具重要意义[10、20]。
目前由于资金和技术设备的问题,仅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少数单位能提纯。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制成的针剂已经与有关单位合作进行临床治疗试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也制成了药剂“紫素”[21];上海医学院等单位最近也通过了鉴定以“特素”商品名进行生产[21]。
(3)紫杉醇替代资源研究由于天然资源已十分有限,靠野生资源进行紫杉醇规模开发以满足市场需求是行不通的。
寻找替代野生材料提取紫杉醇的资源已成为国内外紫杉醇研究和规模开发的焦点。
目前各国探索的主要途径有:组织培养、遗传转化、全合成、半合成、类似物的寻找和结构改成、产紫杉醇真菌的发酵培养和遗传改性等[22、23]。
中国在红豆杉的组织和细胞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愈伤组织诱导以及外界条件对增加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等[24]。
已有不少文章涉及到液体培养方面[24~27],如李伯林等(1995)[25]、甘烦远等(1996)[26]、王红强等(19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