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机试桩报告
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旋挖检查报告

成都市特种设备检验院旋挖检查报告
1、桩心坐标检测:经检测复核,基桩中心偏差均小于50mm,复核规范及设计要求,合格率为100%。
2、我公司技术人员在基桩成孔后及时对施工班组完成的基桩进行了检测验收,验收结果如下:
①孔深度检测:经检测,桩基深度符合设计值6m<H≤30m要求,合格率为100%(具体测量数据见附件);
②孔径及孔形检测:现场采用下沉孔规检测基桩孔径,基桩孔口直径均大于设计孔径,孔规能垂直下沉至孔底,因此基桩孔径和孔形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合格率为100%;
③垂直度检测:用机械自控设备对桩孔垂直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桩孔垂直度均小于1%,合格率为100%;
④孔底沉渣检查:用标准测锤测得,所有孔底沉渣厚度均小于10cm,合格率为100%;
⑤坍塌观测:我公司技术人员对现场桩孔进行观察测量,所有桩孔无坍塌现象;
⑥护筒检查:所有桩孔均安装有护筒,护筒安放位置正确,中心
偏移距离在允许误差值范围之内,冒出地面高度满足30cm要求,合格率为100%。
山河牌280旋挖钻机检验报告

山河牌280旋挖钻机检验报告
简单沟通过后,开始对山河牌280旋挖钻机进行测试。
我们要求李建波完成一个直径100cm、深30米的钻孔作业。
XXX进入驾驶室后,发动设备,开始进行作业,我们看到筒形钻头强有力地转动,轻松切入土层。
时值下午2点左右,闷热的天气使正在观摩的我们感到异常炎热,而驾驶室中的李建波却表情专注而轻松。
随看周围的挖掘机不断将挖出的土装入卡车运走,山河牌280状态渐入佳境,不时传来钻头与岩石的碰撞声音。
由于室外温度过高,我们不得不进入不远处的板房内“乘凉”,同时也在感叹建筑工人的艰辛。
1小时40分钟后,旋挖钻的轰鸣声复然而止,随后XXX跑入板房,只见他面带微笑,神情轻松,丝毫不像在酷署下工作了将近2个小时。
他对我们说,山河牌280的驾驶室密封效果好,空调给力,将舒适度大大提高。
我们走出室外,检验XXX的成孔作业。
经过测量、评估,施工方表示,完全符合合格标准!经过计算,这次成孔的油耗约为67L,据XXX介绍,由于工地在市中心,为了防止扰民,他每天工作8小时,成孔3到4条。
试驾结束后,XX告诉记者,20XX年在广东地区,三一重机的旋挖钻机在市场份额上排名第一,实现销售额3亿元左右。
今年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很难突破去年的销量,但他们会在服务上加倍努力,以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旋挖桩基础评估报告

旋挖桩基础评估报告尊敬的阁下,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提供旋挖桩基础评估报告,并以中文回答。
以下是该报告的详细内容。
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旨在对旋挖桩基础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现场实地观察、力学测试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估结果及分析:1. 桩基础质量评估:经过观察和测试,桩基础整体质量良好。
桩身表面平整光滑,没有明显的裂缝或损坏。
然而,一些桩身部分的细微缺陷需要进一步修复或加固。
2. 桩基础稳定性评估:通过力学测试,我们得出结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桩基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桩基础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足以承受预计的荷载。
3. 桩基础可靠性评估:在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桩基础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桩基础在使用寿命内不会出现严重的变形或沉降,并且能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适应。
建议和改进措施:1. 修复和加固细微缺陷:对于桩身部分的细微缺陷,建议采取适当的修复和加固措施,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定期检测和维护:为确保桩基础的正常运行,建议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工作,包括表面清洁、裂缝检查和桩基础的监测等。
3. 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对桩基础所处的环境进行监测,特别是对于有潜在影响的因素,如土壤水分含量、地下水位和地震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
结论:根据本次旋挖桩基础评估的结果和分析,在整体上,桩基础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均符合设计要求。
然而,一些细微缺陷需要修复和加固,并且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工作也是必要的。
我们相信,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维护工作,桩基础将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并满足预期的使用寿命。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2021年整理)旋挖钻试桩总结14.5.26

旋挖钻试桩总结14.5.2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旋挖钻试桩总结14.5.2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旋挖钻试桩总结14.5.26的全部内容。
新建九景衢铁路浙江段站前工程JQZJZQ—Ⅱ标段江山江特大桥钻孔桩试桩总结报告编号:版本号:发放编号:编制:复核:审核:批准:有效状态: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景衢铁路浙江段工程指挥部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目录1.试桩的目的 (1)2.编制依据 (1)3.试验段概况 (1)4.人员和机械配置情况 (2)4。
1人员配置 (2)4.2主要机械配置 (2)5.试验段施工过程 (3)5.1准备工作 (3)5。
2钻孔 (3)5。
3护筒的制作和埋设 (4)5.4钻机就位及钻孔 (4)5。
5 成孔检测 (5)5.6 清孔 (5)5.7加工及安装钢筋笼 (6)5.8灌注混凝土 (6)6.旋挖桩试桩总结 (8)6。
1旋挖钻在各种土层的钻进速度 (8)6。
2钢筋笼加工及安装工艺 (8)6。
3 机械、劳动力配置 (8)6.4混凝土拌制及灌注工艺 (9)为全面展开江山江特大桥钻孔桩施工,本分部将10—1#钻孔桩作为试桩。
根据江山江特大桥钻孔桩试桩方案,我部已完成该试桩工作,为指导下一步大面积的钻孔桩施工,特编制本试桩总结。
1.试桩的目的通过试桩以复核地质资料,确定采用旋挖钻机施工的可行性,并确定桩机类型,确定混凝土灌注工艺、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等各项工艺参数,确定施工人员、设备配置情况,以指导、规范钻孔桩施工。
2.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九景衢铁路施工图JQZJZQ-2标江山江特大桥,图号九景衢施(桥)—199(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J286-2004) (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J1155-2011)(6)《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3-2009 J946—2009)(7)《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8)工地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旋挖机检测报告

旋挖机检测报告1. 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对旋挖机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通过对旋挖机各个部件的检查和测试,可以提供关于其性能和可靠性的详细信息,为维护和保养提供指导。
2. 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非破坏性检测(NDT)技术和常规的机械检查方法。
通过观察、测试、测量和分析旋挖机的各个部件,确定其是否满足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3. 检测范围本次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发动机检测 - 液压系统检测 - 行走系统检测 - 回转系统检测 - 斗杆和铲斗检测 - 安全系统检测4. 检测结果4.1 发动机检测•发动机运行正常,转速稳定。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工作正常,水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工作正常,油压稳定。
4.2 液压系统检测•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运行正常,压力稳定。
•液压管路没有泄漏,密封性良好。
•液压过滤器正常工作,有效过滤杂质。
4.3 行走系统检测•铰接连接良好,没有松动或过度磨损。
•履带正常工作,行走平稳。
•制动系统正常,制动效果良好。
4.4 回转系统检测•回转系统无异常声音,运转平稳。
•回转速度符合规定要求。
•回转装置和回转传动部件无异常磨损。
4.5 斗杆和铲斗检测•斗杆和铲斗连接牢固,没有松动。
•斗杆和铲斗表面光滑,无明显磨损或损伤。
•斗杆和铲斗工作正常,操作灵活。
4.6 安全系统检测•报警系统正常工作,能够及时响应。
•安全液压回路运行正常,保证操作安全。
•安全标志齐全,可辨认,完好。
5. 结论根据本次检测的结果,旋挖机各个部件正常工作,性能良好,可以安全使用。
然而,为了确保旋挖机的长期可靠性和安全性,建议定期进行检测和保养,保证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
6. 建议基于旋挖机检测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 定期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滤芯。
- 定期检查和维护液压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 定期检查和维护行走系统和回转系统,避免过度磨损。
- 定期检查和维护斗杆和铲斗,保证其操作灵活。
CFG桩试桩总结报告(最终版)

CFG桩试桩总结报告(最终版)目录一、编制依据 0二、工程概况 0三、工程地质情况 0四、水文情况 (1)五、试桩目的验证情况 (1)六、施工过程控制 (2)七、试验桩施工工艺控制 (3)八、CFG桩施工质量检验 (6)九、试验总结 (8)十、质量保证措施 (9)十一安全及环保措施 (12)十、附件 (13)CFG桩工艺性试验总结根据设计文件和技术指南的相关要求,我单位于2014年8月15日进行了CFG桩工艺性试验,目的为确定施工参数后方可开展CFG桩的大规模施工,在DK565+800线路右侧路基进行了3根CFG桩工艺性试验,该试验桩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
现将该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编制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2010】241《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工程桩基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京沈客专辽宁段路基施工设计图《京沈客专施路-411(辽宁段)》二、工程概况DK565+796.86~DK565+900、DK565+960~DK566+260、大巴大桥京方台锥体段采用CFG桩地基处理加固方式。
布置方式:正四边形布置,设计桩径0.4m,桩间距1.6m。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不小于290KN.三、工程地质情况粉质黏土,褐黄色-灰褐色,硬塑-坚硬,局部含少量细角砾土,0~0.4m为种植土,含植物根系。
厚度1.6-5.2m该层呈层状,分布于整个工点区,地基承载力σ0=140kPa。
粉土:褐黄色-灰褐色,稍密-密实,稍湿,局部含少量锈斑。
层厚0.6-4.9m,呈层状,分布于整个工点区表层,地基承载力σ0=140kPa。
中砂:褐黄色,松散,稍湿,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局部含少量细角砾及黏性土。
层厚0.8m,该层呈尖灭体状,地基承载力σ0=150kPa。
旋挖钻孔灌注桩首桩验收总结范文

旋挖钻孔灌注桩首桩验收总结范文旋挖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于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的技术,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给土木工程基础支撑和稳定,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而首桩验收则是对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最后一道环节,通过验收确保桩基质量合格,可以进行后续施工工序。
下面是一份旋挖钻孔灌注桩首桩验收总结范文,供参考:首桩验收总结为了保证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合格,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并进行了详细的验收工作。
本次首桩验收工作于____年X月X日顺利完成,验收结果如下:一、施工情况汇报本次旋挖钻孔灌注桩的首桩施工,由我公司专业施工队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施工控制点、测量点等关键环节都进行了严密把控,并及时进行了记录。
二、施工质量验收1. 基坑开挖:根据设计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要求,我们按照规定的深度和尺寸进行了基坑的开挖,并保持了基坑的纵横比。
基坑的坡度、边坡的稳定性、坑底平整度等都符合要求。
2. 钻孔施工:钻孔施工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合适的旋挖钻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了准确的钻孔位置和孔径控制,并通过孔壁视觉检查,保证孔壁的垂直度和孔径的准确性。
在钻孔过程中,我们根据地层情况采取了适当的钻进速度和冲洗孔洞的措施,保证了孔壁的稳定性和钻孔进度的顺利进行。
3. 灌注桩施工: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将混凝土按层灌入孔洞,并结合振捣措施,保证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饱满度。
我们采用了合适的灌注速度和振捣频率,确保了桩身的质量和稳定性。
4. 桩身质量验收:桩身质量验收主要对灌注桩的外观质量和桩身强度进行检查。
通过外观检查,我们发现桩身表面平整光滑,没有明显的裂缝和砂浆剥离现象。
通过桩身取样,经送实验室检测,桩身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满足设计要求。
三、验收结论经过对旋挖钻孔灌注桩首桩的详细检查和检测,确认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验收合格。
旋挖桩评估报告

S13地块2#楼桩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安徽南巽建设项目管理投资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四月六日S13地块2#楼桩基工程签字栏:安徽南巽建设项目管理投资有限公司第三十项目监理部目录一、工程概况二、质量评估依据三、工艺标准执行和管理体系运行四、工程分包内容、承建单位及质量管理情况五、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六、勘察、设计单位配合情况,设计功能指标实现情况七、工程质量监理情况八、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情况九、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情况十、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十一、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十二、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情况十三、质量评估总结一、工程概况:安徽建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合肥市包河区宿松路与祁门路交口西南角开发建设住宅小区。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46亩,总建筑面积约120万㎡,一期开发建设S1-10、S1-11及S1-13地块。
总建筑面积约40万㎡。
其中S1-13地块2#楼基础设计为桩径Φ700mm 旋挖灌注桩。
桩基数量为151根,桩长31.1~32.54米,桩身砼标号为C40。
桩端持力层为4-2层中风化泥质砂岩,桩端进入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3.0米。
该工程由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
由我公司负责全过程监理。
总包单位芜湖金宇建设有限公司全过程质量控制。
江苏沪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旋挖桩施工的质量、安全及进度控制。
该栋楼±0.00=26.6m(吴淞高程)。
本工程于2015年12月08日正式试成孔开工。
我公司随时对安徽省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桩基施工进行监督检查和旁站。
该栋楼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竣工,顺利完成该桩基工程的施工任务。
完成151根旋挖灌注桩钢筋笼制作、吊放及桩芯砼浇注。
二、质量评估依据:1、本工程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2、《建筑工程强制性标准条文》和有关施工图集;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4、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96、施工企业工艺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三、工艺标准执行和管理体系运行本单位工程所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与施工企业工艺标准及设计文件相符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柴家庄北云中河特大桥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西铁路客专站前Ⅰ标
钻
孔
桩
试
桩
报
告
编制人:
审批人: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柴家庄北云中河特大桥
大西铁路客专站前Ⅰ标
钻孔桩试桩报告
新建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站前Ⅰ标位于忻州市、原平市、忻府区境内,穿越忻定盆地,多分布黄土丘陵,地形起伏较大。
我第二项目部负责柴家庄北云中河特大桥基础及下部构造的施工,该桥起止里程为:DK174+450~DK188+210,全长13760米。
根据设计要求和业主指示,经业主和监理认可,钻孔桩试桩选在DK176+400~DK174+500段间某墩进行。
此段里程内主要为低山丘陵,山间冲潮积平原,地势平坦,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潮积层新黄土、粉土、粉砂,砂砾、细圆砾土,冲积层平行波状层里发育,局部为交错层理,鉴于以上地质情况,为了检测旋挖钻机成孔的可靠性,我们选择了2台意大利生产的全液压旋挖钻机进行试桩成孔。
现把试桩成孔的情况总结如下:一、TH14—35旋挖钻机
(一)、试桩位置:见附图1
附图1
(二)、TH14—35旋挖钻机机械性能及优点
TH14—35旋挖钻机自重35T,功率175KW。
其优点为:履带式,移动方便速度快,就位时间短,准确度高,排污小。
1、自行竖起:不依靠任何辅助吊车即可工作。
2、可伸缩钻杆:可减小运输尺寸并增大钻机的稳定性。
3、加强型扭矩性能:TRO14液压动力头扭矩达到14000公斤米,能够钻进硬岩。
4、大的钻进深度、速度:采用重型伸缩钻杆液压自动加压,能钻进50m的深度。
回转动力扭矩大,是国产循环钻机钻进速度的10~20倍。
5、易操作性:操作室配置水平仪、垂直度检测仪、中心控制坐标仪及钻进深度显示仪。
(三)、地质概况
(四)、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法
2.1 桩位放样
利用全站仪定出桩中心位置,采用“十”字线法设置护桩,并做好保护。
2.2 配制泥浆液
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孔壁稳定和孔底沉渣符合设计要求,旋挖钻机需采用优质化学泥浆护壁。
2.2.1 配浆材料:膨润土粉、碳酸钠、水,其配比为:水:膨润土:碳酸钠
=1:0.04:0.0002
2.2.2 配制程序:水→膨润土粉→碳酸钠
2.2.3 性能:粘度18~22秒,比重不小于1.1,含砂量不大于4%,PH值>6.5。
3、埋设护筒:
依据护筒直径挖至地面以下2m,用钻斗将护筒压入地面,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的回填最佳含水量粘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应高出地面30cm。
4、钻进
钻进前先调整钻机的水平、垂直仪,使气泡居中,然后伸缩钻杆,使钻头底部导向尖对准桩位中心,钻头自然放松,根据护桩到钻头外壁的距离进行对位校核,严格控制孔位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本试桩自2010年04月25日16:10开钻,钻进时先向护筒内注射泥浆液(泥浆指标:比重1.05,粘度18)。
旋挖钻机每循环用时3分钟,当17:30钻进12.50米时,钻机高压油封坏,停钻,同时向孔内注射泥浆, 保证钻孔的稳定性。
检测泥浆指标为:上层比重1.06,粘度19;中层比重1.06,粘度19;下层比重1.06,粘度19。
2010年04月26日8:00试桩继续钻进,10:00钻机回转动力扭矩加大,进入姜石层。
姜石层厚度为4米。
10:30试桩进入中粗砂层,钻机变档换速,轻压慢转,钻斗升降速度放缓,同时加大泥浆比重。
检测泥浆指标为:上层比重1.065,粘度19;中层比重1.07,粘度19;下层比重1.07,粘度19。
11:15钻孔完毕,进入粘土层。
终孔泥浆指标为:上层比重1.07,粘度19;中层比重1.07,粘度19;下层,比重1.07,粘度19。
(五)、成孔检查
(六)、钻斗升降速度参数
(七)、成孔后各项指标的检测
1、24小时后泥浆指标及沉渣厚度
泥浆指标:
底部比重:1.065 粘度:19
中部比重:1.06 粘度:19
顶部比重:1.06 粘度:19
沉渣厚度25cm
2、泥浆流失量
2010年04月25日11:30 泥浆面至护筒顶的距离为56.5cm
2010年04月26日7:40 泥浆面至护筒顶的距离为81.5cm,泥浆面下降25cm。
2010年04月26日16:00 泥浆面至护筒顶的距离为87.5cm,泥浆面下降31cm。
3、泥浆的粘着力
采用两根18米长的钢筋放入成孔泥浆中,放置24小时后,取出钢筋未发现钢筋上有粘着泥浆。
二、HR180旋挖钻机
(一)、试桩位置:见附图2
(二)、HR180旋挖钻机机械性能及优点
HR180旋挖钻机自重60T,功率300KW。
其优点为:履带式,移动方便速度快,就位时间短,准确度高,排污小。
1、自行竖起:不依靠任何辅助吊车即可工作。
2、可伸缩钻杆:可减小运输尺寸并增大钻机的稳定性。
3、加强型扭矩性能:TRO14液压动力头扭矩达到18000公斤米,能够钻进硬岩。
4、大的钻进深度、速度:采用重型伸缩钻杆液压自动加压,能钻进65m的深度。
回转动力扭矩大,是国产循环钻机钻进速度的10~20倍。
5、易操作性:操作全自动化,其水平、垂直度和钻孔中心由指示灯控制,操作室配置钻进深度显示仪。
(三)、地质概况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法
2.1 桩位放样
利用全站仪定出桩中心位置,采用“十”字线法设置护桩,并做好保护。
2.2 配制泥浆液
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孔壁稳定和孔底沉渣符合设计要求,旋挖钻机需采
用优质化学泥浆护壁。
2.2.1 配浆材料:膨润土粉、碳酸钠、水,其配比为:水:膨润土:碳酸钠
=1:0.04:0.0002
2.2.2 配制程序:水→膨润土粉→碳酸钠
2.2.3 性能:粘度18~22秒,比重1.05~1.15,含砂量< 2%,PH值=8~9
3、埋设护筒:
依据护筒直径挖至地面以下2m,用钻斗将护筒压入地面,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的回填最佳含水量粘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应高出地面30cm。
4、钻进
钻进前先调整钻机的水平、垂直仪,然后伸缩钻杆,使钻头底部导向尖对准桩位中心,钻头自然放松,根据护桩到钻头外壁的距离进行对位校核,严格控制孔位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本试桩自2010年04月25日14:30开钻,钻进时先向护筒内注入泥浆液(泥浆指标:比重1.06,粘度18s)。
旋挖钻机每循环用时3分钟,15:05钻机回转动力扭矩加大,渣土碎,进入坚硬粘土层,厚度16米。
17:15钻孔进入砂层,钻机变档换速,轻压慢转,钻斗升降速度放缓,同时加大泥浆比重。
检测泥浆指标为:上层比重1.065,粘度18;中层比重1.07,粘度19;下层比重1.07,粘度19。
19:30钻孔完毕。
终孔泥浆指标为:上层比重1.07,粘度19;中层比重1.07,粘度19;下层比重1.07,粘度19。
(五)、成孔检查
(六)、钻斗升降速度参数
(七)、成孔后各项指标的检测
1、24小时后泥浆指标及沉渣厚度
泥浆指标:
底部比重:1.07 粘度:19
中部比重:1.065 粘度:19
顶部比重:1.06 粘度:19
沉渣厚度25cm
2、泥浆流失量
2010年04月25日19:30 泥浆面至护筒顶的距离为25.5cm
2010年04月26日9:00 泥浆面至护筒顶的距离为45.5cm,泥浆面下降20cm。
2010年04月26日16:00 泥浆面至护筒顶的距离为55.5cm,泥浆面下降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