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人物性格分析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3篇)

《雷雨》是我国现代杰出戏剧家曹禺先生的经典作品,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
其情节与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导演,著名演员巩俐、周杰伦领衔主演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雷同,据说该片就是根据《雷雨》改编的。
《雷雨》全文以两个冲突为主线,一个是周家大家长周朴园与妻子蘩漪的冲突,表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矛盾;另一个是周朴园与矿工鲁大海的冲突,表现了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
两条线通过周家与鲁家两个家庭复杂的人物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可尖锐悲剧的戏剧冲突。
《雷雨》的人物关系如下这样的人物关系注定里这里的大部分人要悲剧了。
不过在曹禺先生设计的剧情下,所有的人都悲剧了。
下面是我就三个最有特色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一)周朴园周朴园是剧中的中心人物。
他是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
出场时55岁19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留学。
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思潮上升德国是马克思的故乡。
大学地域和历史背景对其人生道路的影响。
事业地点轨迹无锡—哈尔滨—天津步步上升。
精明狡黠、有手腕有“魄力”、残忍冷酷是周朴园性格的主色调。
在处理罢工事件中“大义灭亲”, 我们看到的是在自身利益面前,将亲情放在一边、铁碗残酷的周朴园. 既然我们承认周朴园是一个资本家,就应该允许他具备资本家的觉悟与“素质”。
生活在特定的环境,经过那个年代,面对如火如荼的阶级斗争,他理应心有余悸,知道心慈手软意味着什么,保持高度警惕、开除鲁大海符合他的身份。
但是这样一个大义灭亲的封建势力资本家却一直爱着自己的前妻鲁侍萍, 逝去真爱的周朴园不象一般的有钱人,家有三妻四妾,还要到外面寻花问柳,他在肉欲上对自己近乎残酷. 我们能看出周朴园一面行凶,剥削矿工,一面行善,忏悔,这两种行为看似自相矛盾,实则有机统一,周朴园正是“妄图”在这种矛盾的行为中通过后者作为补偿,寻求内心平衡。
、(二)蘩漪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摘要】《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复杂性格的人物。
他表面善良,内心却充满着挣扎与犹豫。
周朴园对人情世故持一种理想主义态度,但却常常受到现实的打击。
他对女性的态度也充满着矛盾,既心怀善意又不免生出私欲。
周朴园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让他陷入内心的挣扎,他在自私与无私之间徘徊不定。
周朴园的形象展示了时代背景下人们内心的挣扎与追求,让人深思人性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
通过分析周朴园的复杂性格特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以及他所代表的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周朴园、《雷雨》、人物性格分析、复杂性格、善良、矛盾、人情世故、女性态度、梦想、现实、自私、无私、挣扎、时代背景、追求、内心。
1. 引言1.1 介绍《雷雨》中的周朴园角色《雷雨》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之一,该剧通过描绘上海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和矛盾。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复杂性格在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周朴园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复杂性格的人物,他既有冷静沉着的一面,又有热情善良的另一面。
他身上同时具有各种矛盾的性格特点,这使得他成为剧中备受关注的角色之一。
周朴园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对家庭和朋友都非常负责。
他为人正直,重情重义,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
他又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人,对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
他在剧中展现出对人性的信任和善良,但同时又被现实的残酷和人情世故所困扰。
周朴园的性格复杂多变,他的内心世界深受现实世界的影响,这使得他在剧中呈现出丰富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1.2 分析周朴园的复杂性格特点《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极具复杂性格的人物,他的形象展现出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人生态度。
在小说中,周朴园的性格特点不仅体现在他善良的外表下隐藏着内心的矛盾,还表现在他对人情世故的看法、对女性的态度、对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自私与无私之间的挣扎等方面。
简析《雷雨》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在线课堂《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创作的一部话剧,从1934年发表以来,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雷雨》中,作者塑造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下面,笔者就选取其中的三个主要的人物形象,谈谈他们的性格特点。
一、周朴园:独断专行、冷酷无情《雷雨》围绕周、鲁两个家庭之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展开,集中反映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现实。
在旧新社会发生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封建礼教似乎不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般可怕,新思想也似乎不再受人们的排斥。
周朴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在家里,他是性格古板、思想落后、蛮横专断的封建大家长。
专制、自私、冷酷是他的标签。
三十年前,为了自己的前程,他遵循父母的意愿,抛弃了给他生了两个儿子的爱人鲁侍萍;三十年后,为了维护自己封建大家长的形象及家庭内部的秩序,他处处压迫妻子繁漪。
他尤其看重家庭秩序和自己大家长的地位,要求家人对他俯首帖耳,不得违抗和冲撞。
当繁漪不想吃苦药时,他就用不容拒绝的口吻强迫蘩漪喝药,并严厉地说:“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在外面,他是唯利是图、压榨工人、冷酷无情的大资本家。
他与工人阶级的代表鲁大海发生了冲突。
鲁大海说:“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
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剥削工人,压迫劳苦大众,唯利益至上。
即使在后来得知了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他也毫无同理心,甚至纵容悲剧发生。
当亲情与利益产生了冲突,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作为封建大家长,周朴园专横独断,眼里只有冰冷的秩序而无温情;作为大资本家,他阴险狡诈,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不择手段。
他的出身和经历,使其成长为一名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资本家。
二、繁漪:大胆叛逆、偏执乖戾一个被根植过自由、平等思想的人,一旦生活在现实的牢笼里,就会不断地反抗。
《雷雨》中的繁漪就是这样一位具有进步思想,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新女性。
《雷雨》人物鉴赏

《雷雨》人物鉴赏1.繁漪的形象繁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
她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
她敢爱敢恨,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
当然,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有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繁漪无法摆脱的弱点。
1 繁漪性格特征及种种表现繁漪是一个资产阶级女性。
聪明、美丽、狂热、人性、渴望自由、追求爱情。
她热情时像一团火;孤独冷酷时又像一柄犀利的刀。
她企图冲破一切桎酷,做一次困兽的斗争,但又深受着种种压制和精神折磨。
她竭力摆脱令人窒息的处境而又屈从于这种处境。
她的行为有时令人不能理解,她的处境又令人同情怜惜。
所以作者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又称她是最“雷雨”的性格。
繁漪久已受压抑的情绪,在周家父子软硬兼施的联合进攻下,不可忍耐的爆发了。
先是追求爱情与比她小六岁的前妻的儿子欢愉异常,以致“客厅闹鬼”;后与四凤争夺情人,施巧计,辞退鲁贵父女,企图夺爱;雨夜不辞辛劳跟踪追击,倒扣窗子迫使周萍在鲁家出丑;回归后又公然吓退周朴园,傲然而立。
四凤周萍欲双飞时,她不顾一切人伦关系,撕破面纱,暴露周家鲁家的一切隐私,而使人触目惊心,致使四凤周冲触电而死,周萍枪下亡。
敲响了标榜为“最完满家庭”的周家的丧钟。
从这个角度讲,繁漪不愧是一位封建家庭出色的叛逆。
2 造成繁漪性格的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只有在典型环境中才能诞生。
典型环境是通过特定的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出一定历史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典型性格总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孕育、成长起来的。
所谓“一定的生活条件”就是受时代、阶级制约的具体社会关系。
繁漪的典型性格也只能产生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在于周朴园、周萍、四凤等人的矛盾纠葛中加以显现。
剧本《雷雨》以1923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
那时中国已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和“五四”运动,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但国家政权仍被封建军阀把持着。
封建势力仍统治着中国的社会和家庭,反动势力仍甚嚣尘上。
试析《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试析《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样文内容摘要《雷雨》中的矛盾错综复杂,人物性格真实鲜明,本文通过对《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周朴园、蘩漪、鲁侍萍、周萍人物形象的描写,揭露了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罪恶与封建势力压迫下人的悲剧命运,从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蘩漪鲁侍萍周萍封建家庭目录内容摘要 (3)关键词 (3)一、周朴园是封建大家庭绝对权威的统治者 (3)(一)周朴园身上具有阶级特征 (3)(二)周朴园是一个唯利是图的资本家 (3)(三)周朴园是一个心狠手辣、非常残忍的资本家 (3)二、繁漪是人性被扭曲异化封建女性 (4)(一)蘩漪被骗到周公馆,像掉进了万丈深渊 (4)(二)蘩漪是周朴园第三任妻子 (4)(三)蘩漪一半是常人,一半是疯狂的精神分裂者 (5)三、鲁侍萍是纯朴善良、饱经风霜的劳动妇女 (5)(一)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形象 (5)(二)鲁侍萍既善良温柔婉约,又不乏坚强 (6)四、周萍是荒唐、颓废、玩世不恭矛盾而罪恶的人 (7)参考文献 (7)试析《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雷雨》是作家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中国话剧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部杰作. 创作于1935年,是中国现在话剧中演出和研究最多的作品。
这是一部杰出的现代主义悲剧,它以汹涌的情感“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揭露了那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的罪恶,和在这个罪恶下一个封建家庭的悲剧。
这样一部巨著是值得后人不断研究探讨的,特别是《雷雨》中每一个人物都写得非常深刻、生动。
下面我就对《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周朴园、蘩漪、鲁侍萍、周萍进行一些浅析:一、周朴园是封建大家庭绝对权威的统治者周朴园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一个资本家、封建家庭专制主义的代表,是封建大家庭绝对权威的统治者。
(一)周朴园身上具有阶级特征在第一场中当周朴园意识到站在面前的鲁妈就是当年的鲁侍萍时,他立即感到“惊愕”“恐慌”这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他的事业、利益可能受到威胁,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是对作为资本家对贫苦下人的仇视和戒备。
《雷雨》人物分析

1、繁漪:有人说她果敢阴鸷,有人说她魅惑野性,但无论世人怎样的爱恨褒贬,她却只是沉静一笑,任谁也看不到她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积郁烈火。
她是周朴园的妻子,她是周冲的母亲,她是周萍的情人,一个柔弱的女子,却肩负如此的多重身份,可想而知她的撕裂与挣扎。
然而,她这样的决绝却也正表明了她那“雷雨”般爆裂激荡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繁漪如是。
2、周萍:这是一棵柔弱的植物,随着暴风骤雨飘摇跌宕。
也许它也有着细腻的根、葱郁的叶、甚至带有点淡淡清香的花,只是如此渺小得不为人知。
每当看到东摇西倒的它,人们只有叹气,而他却悄悄收闭起花叶,唯有选择逃避。
周萍的选择是一种自赎,岂料用以拯救他的却是另一种更大的罪恶。
人生即是如此,处处充满了悖论,而诚挚的感情和真心的忏悔招致而来的往往只是命运的无情嘲弄。
3、周朴园:坚毅和威严是他的外貌,虚伪和冷漠却是他的内心,自以为是控制住别人命运的人其实只是命运掌心的傀儡。
暴雨的午夜,孤单的时间,这个即将失去一切的老人是否正在思念记忆中的往昔,那朵永远成为心结的逝水梅花。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家庭里,处处都是漏洞和陷阱,而愚蠢的朴园却想当然地认为一切都能尽在把握。
愚顽得近于天真,虚伪得强装镇定,那么在最终一切毁灭后,也只能单留下他去苦尝辛酸。
4、鲁侍萍:灰暗的雪夜,只有我身孤影单,怀抱着一个儿子,思念着另一个儿子,被情人抛弃,把母亲气死。
于此之时年轻的侍萍才真正开始了她一生的悲惨。
“为什么不再次去死?不,我要活!为了活下去!”老天!这样的理由够不够充分简单?侍萍的悲剧在于她是所有真相的唯一见证者。
最终与儿女的别离,这位坚强的母亲承载了巨大的情感伦理双重压力,然而她还是决定由自己来承担一切罪,只不过这个时候她的理由已然改变——“为了他们能活下去……”5、鲁贵:窥人隐私,以求一逞——这是鲁贵的原则,也是绝大多数没有顾忌敢做坏事人的准则,为了享乐于物欲,他们拜倒在金钱之下。
那万能而至高无上的物主,带给这世间怎样的寡言鲜耻与奴膝婢颜?像一只老鼠一样窥探,像一条蛇一样静观,像一只猪那样贪婪。
《雷雨》人物性格分析

《雷雨》人物性格分析•相关推荐《雷雨》人物性格分析《雷雨》刻画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形象。
比如周朴园,周萍,繁漪,鲁侍萍等等。
那么这些都是怎样的人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分享一下。
一、曹禺戏剧创作概述曹禺戏剧的四大名著:《雷雨》(1933)、《日出》(1935)、《原野》(1936)、《北京人》(1940)。
二、《雷雨》线索(一)周朴园、蘩漪、鲁侍萍、鲁贵的多角关系;(二)周萍、蘩漪、四凤、周冲的多角关系;(三)周朴园、鲁大海的劳资关系。
三、《雷雨》人物性格分析(一)周朴园1、家庭中专制的家长:(1)对待妻子、对待儿子的权威性;(2)对待儿子的慈爱。
2、残酷剥削工人的资本家:(1)为了利益不惜枪杀工人、收买罢工代表;(2)在德国的.时候曾经倾心社会主义。
3、真心怀念鲁侍萍的男人:(1)长久以来一直怀念鲁侍萍,有真心的悔恨;(2)当鲁侍萍真的出现的时候,他又取防范的态度。
(二)蘩漪1、反抗家庭专制:吃药和下楼两件事体现她的反抗和无奈。
2、追求爱情:(1)爱情追求是痛苦生命的自我拯救;(2)拒绝妻子与母亲的角色,追求自我;(3)爱情失败既想委曲求全,这又个疯狂报复,但终存善良。
3、在等级秩序和文化教养两方面看不起下等人。
4、外貌上:可爱与可怕两种风格相结合。
形象代表作家的反叛愿望,也包含作家对女性的期待。
(三)周萍1、外貌上体现出他具有理智无法控制热情、欲望的特点。
2、渴望拯救自己,所以真心爱四凤。
3、曾经反叛父权制,但是最终复归于父子伦理。
这个形象代表作家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拯救。
(四)四凤1、青春纯美:具有拯救周萍精神忧郁的功能。
2、敬重、孝顺母亲:导致爱情与母女亲情的冲突。
3、自尊自爱:鄙夷鲁贵的奴才气。
代表作家对女性的形象期待。
(五)鲁侍萍1、外貌上:底层人的质朴自爱与上等人的教养相结合。
2、爱情上:一直深爱周朴园,但是又自尊自爱。
爱恨交织。
3、亲情上:热爱自己的子女。
4、命运感:害怕自己的女儿走自己的路。
论文《雷雨》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指导老师评语模板

论文《雷雨》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指导老师评语模板1、周朴园: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
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年轻时,他对侍萍始乱终弃。
年老了,他似乎在深情地“怀念”已死的侍萍,他打听侍萍的坟墓,并表示要为侍萍修墓,以表示自己的“纪念”。
成为绝妙的讽刺的是,与此同时,他还谎称侍萍是“贤慧、规矩”的“小姐”,只跟他“有点亲戚”关系。
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是曾对温柔美丽的侍萍动过情,但他对欺辱侍萍的卑劣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关系”是有损门弟的,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孤独、寂寞,因此怀念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得精神得到自我解脱。
其实,他的怀念是十分“廉价”的,也是十分自私的。
因此,当他知道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立即声色俱变,以至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也不许到周家来。
”他对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侍萍的忽热忽冷、软硬兼施,充分暴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说明他是一个地道的伪君子。
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而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则从社会斗争的角度揭露了周朴园反动阶级的本性。
周朴园使用卑鄙的手段一方面血腥镇压工人,一方面买通工贼,分化瓦解工人队伍,并开除了罢工工人代表鲁大海,残忍与狡猾集于一身。
鲁大海在愤怒申斥周朴园时,揭露了其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名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三百块钱。
为了镇压罢工运动,他还唆使矿警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
他“绝子绝孙的昧心”的发家史,充分暴露了他的狠毒、残忍,是一个人格卑下,没有任何仁义和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这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又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刚毅、顽强。
她尝尽了人间的辛酸。
年轻时在周家当女佣,被周朴园引诱,生了两个儿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曹禺戏剧创作概述
曹禺戏剧的四大名著:《雷雨》(1933)、《日出》(1935)、《原野》(1936)、《北京人》(1940)。
二、《雷雨》线索
(一)周朴园、蘩漪、鲁侍萍、鲁贵的多角关系;
(二)周萍、蘩漪、四凤、周冲的多角关系;
(三)周朴园、鲁大海的劳资关系。
三、《雷雨》人物性格分析
(一)周朴园
1.家庭中专制的家长:(1)对待妻子、对待儿子的权威性;(2)对待儿子的慈爱。
2.残酷剥削工人的资本家:(1)为了利益不惜枪杀工人、收买罢工代表;(2)在德国的时候曾经倾心社会主义。
3.真心怀念鲁侍萍的男人:(1)长久以来一直怀念鲁侍萍,有真心的悔恨;(2)当鲁侍萍
真的出现的时候,他又取防范的态度。
(二)蘩漪
1.反抗家庭专制:吃药和下楼两件事体现她的反抗和无奈。
2.追求爱情:(1)爱情追求是痛苦生命的自我拯救;(2)拒绝妻子与母亲的角色,追求自我;(3)爱情失败既想委曲求全又疯狂报复,但终存善良。
3.在等级秩序和文化教养两方面看不起下等人。
4.外貌上:可爱与可怕两种风格相结合。
这个形象代表作家的反叛愿望,也包含作家对女性的期待。
(三)周萍
1.外貌上体现出他具有理智无法控制热情、欲望的特点。
2.渴望拯救自己,所以真心爱四凤。
3.曾经反叛父权制,但是最终复归于父子伦理。
这个形象代表作家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拯救。
(四)四凤
1.青春纯美:具有拯救周萍精神忧郁的功能。
2.敬重、孝顺母亲:导致爱情与母女亲情的冲突。
3.自尊自爱:鄙夷鲁贵的奴才气。
代表作家对女性的形象期待。
(五)鲁侍萍
1.外貌上:底层人的质朴自爱与上等人的教养相结合。
2.爱情上:一直深爱周朴园,但是又自尊自爱。
爱恨交织。
3.亲情上:热爱自己的子女。
4.命运感:害怕自己的女儿走自己的路。
这种害怕之中,包含作家对命运的形而上思考,也包含对阶级不平等的批判。
(六)周冲
单纯、美好:(1)追求超越等级制度的爱情,尊重对方的人格;(2)否定劳资等级关系,追求公平、正义;(3)期待美好的家庭关系,追求博爱。
(七)鲁贵
奴才气的典型:(1)奴颜婢膝;(2)富有心机;(3)欺软怕硬;(4)放纵自我。
四、《雷雨》的主题
(一)命运主题
(1)周萍、四凤、周冲的悲剧最终是命运悲剧;(2)鲁侍萍的命运感。
(二)批判家长制
批判父权、夫权。
(三)批判阶级剥削
批判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压榨。
五、《雷雨》的艺术特色
戏剧十分紧凑,情节结构十分缜密。
(一)回溯的方法:两个“过去的戏剧”:(1)3年前蘩漪与周萍的爱情纠葛,半年来四凤与周萍的爱情关系;(2)30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故事。
(二)时间:“一个初夏的上午”到“当夜两点钟光景”。
(三)地点:周家的客厅和鲁贵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