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社会安全系统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背景。

突发事件是指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突然发生的、具有破坏性和
危害性的事件,可能对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失。

为了有效地应对突发
事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十分
必要。

二、责任部门。

1.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应急救援力量,指挥应急处置行动。

2. 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和预警,提供应急
信息。

3. 技术部门,负责应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
状态。

4.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工作。

三、应急预案流程。

1. 接到突发事件报警后,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
知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力量。

2. 安全保卫部门对突发事件进行监测和评估,提供详细的应急
信息。

3. 技术部门迅速检查和维护应急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人力资源部门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安全撤离工作,确保人员
安全。

5. 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处置
方案,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四、应急预案演练。

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

2. 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不定期的评估和修订,确保应急预
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通过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且不断进行演练和修订,可以有效地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社会安全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影响。

为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按照编写应急预案的步骤,逐一介绍如何制定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第一部分:确定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编写应急预案的第一步是明确其目的和范围。

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采取措施,减少人员伤亡,保护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范围包括应急预案适用的突发事件类型、地域范围等。

【第二部分: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编写应急预案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负责,这个团队应该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

团队的成员可以来自政府机构、专业救援机构、科研院校等,他们应该具备应急管理、危机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第三部分: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在编写应急预案之前,需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这包括对已经发生的类似事件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其原因和后果,以及对当前社会形势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估。

通过这些评估和分析,可以识别出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威胁和风险,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第四部分: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响应流程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它规定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该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步骤。

这包括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响应的组织架构、人员职责和任务分工、信息收集和分析、决策和指挥流程等。

应急响应流程应该简明扼要,清晰明确,方便操作和执行。

【第五部分:制定资源调配计划】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迅速调配各种物资和人员资源来支持应急响应工作。

为了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应急预案需要制定资源调配计划。

该计划应该包括资源的种类、储备和保障措施、调配流程和机制等。

同时,还需要明确资源的优先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做出决策。

【第六部分: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沟通和协调是应急响应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不同机构和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

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自然灾害类1.地震- 确定安全区域和避难所,在室内躲避桌子下或墙角等稳定地方。

- 停止一切危险工作,如高空作业、电焊等。

- 尽量保持冷静,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 救援人员要做好现场救援和伤员处理工作。

2.洪水- 在洪水未到来前撤离至安全地带。

- 高层楼宇封闭门窗,采取防漏雨措施。

- 不要趟过水域,以防陷入险境。

- 救援人员要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并提供生活必需品。

3.台风- 关闭窗户、门窗,加固屋顶,避免飞来飘去的物体伤害。

- 尽量避免出门,停留在室内,远离高处和大树。

- 停止户外作业,保持与气象部门的联系。

- 救援人员要及时疏散人员,维护安全秩序。

4.山火- 立即撤离燃火区域,逃离烟雾和火源。

- 到开阔地带躲避,尽量避免迷失方向。

- 用湿毯子或湿衣物捂住口鼻,阻挡烟雾。

- 救援人员要迅速组织疏散和灭火工作。

二、事故灾害类1.交通事故- 尽量保持冷静,并及时拨打紧急救援电话。

- 车辆驶离事故现场,以免二次事故发生。

- 给予伤者适当的急救措施,不可乱移伤者。

- 等待交通警察的到来,提供相关信息。

2.火灾事故- 切断燃气、电源,并寻找逃生通道。

-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烟雾。

- 逃生时靠近地面,尽量用湿布或湿衣物防火。

- 救援人员要疏散人员,并用灭火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工作。

3.化学泄漏事故- 阻止状况进一步恶化,切勿靠近泄漏物质。

- 迅速疏散人员至安全区域,远离泄漏污染区。

-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 通知有关部门,参与救援和防治工作。

4.建筑物坍塌- 立即寻找安全避难地点躲避。

- 停止一切危险工作,尽快撤离伤者。

- 注意随时可能发生的地震余震,保持警惕。

- 救援人员要及时赶到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三、社会安全类1.恐怖袭击- 立即逃离危险区域,迅速寻找安全地带。

- 寻找掩护物避免成为靶子,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 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大声喧哗,注意听从指挥。

国内外社会安全系统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国内外社会安全系统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国内外社会安全系统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实⽤⽂档⽂案⼤全⽬录1.总则 (1)1.1 编制⽬的 (1)1.2 编制依据 (1)1.3 适⽤范围 (1)1.4 应急预案体系 (2)1.5 应急⼯作原则 (2)2.事件风险描述 (3)2.1 社会现状 (3)2.2 公司业务活动范围 (4)2.3 存在风险 (4)2.4 事件发⽣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 (4)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3.1 指挥部⼈员组成及职责 (4)3.2 ⼯作组⼈员组成及职责 (5)3.3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6)4.预警及信息报告 (6)4.1 预警 (6)4.2 信息报告 (7)5.应急响应 (8)5.1 响应分级 (8)5.2 响应程序 (9)5.3 处置措施 (13)5.4 应急结束 (15)6.信息公开 (16)7.后期处置 (16)8.保障措施 (16)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7)8.2 应急队伍保障 (18)8.3 物资装备保障 (18)8.4 其它保障 (18)9.应急预案管理 (19)9.1 应急预案培训 (19)9.2 应急预案演练 (19)9.3 应急预案修订 (20)9.4 应急预案备案 (20)9.5 应急预案实施 (20)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的提⾼喀麦隆区域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业务范围经营、⽣产活动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应对和处置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能⼒。

预防和减少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发⽣、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处置活动,保护员⼯⽣命财产安全、国家财产安全。

促进公司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全⾯加强应急管理⼯作的意见》、《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产经营单位安全⽣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条例》、《中华⼈民共和国安全⽣产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业规范,中国⽔利⽔电第⼗四⼯程局有限公司《境外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件,制定本预案。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暴力犯罪、公共卫生事件等。

三、组织体系1.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本地区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勘查、人员疏散、现场控制等工作。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医疗救援等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交通管制、通信保障等工作。

(4)舆情引导组:负责舆情监测、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5)治安警戒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治安管控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等。

2. 启动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 现场处置:现场处置组立即赶赴现场,开展现场勘查、人员疏散、现场控制等工作。

4.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根据需要,启动医疗救援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救治。

5.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交通管制、通信保障等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6. 舆情引导:舆情引导组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及时发布信息,引导舆论。

7. 治安警戒:治安警戒组加强现场秩序维护,确保现场安全。

8. 事件调查:事件平息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开展事件调查,查明事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医疗器械、食品、药品、帐篷等。

2. 人力资源: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消防、医疗、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

3. 技术支持:加强通信保障,确保信息畅通。

4. 培训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法律责任1. 对未按规定报告、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追究责任。

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

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类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工作。

1.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

(2)预防为主,防处结合。

加强社会安全风险防控,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4)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确保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处置。

二、组织体系2.1 建立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工作。

2.2 分级设立应急工作组应急指挥部下设现场处置组、综合协调组、信息发布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分别负责现场处置、综合协调、信息发布、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工作。

三、应急响应3.1 预警(1)建立健全社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对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测。

(2)根据风险等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群众做好防范措施。

3.2 应急响应(1)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按照预案要求,迅速成立现场处置组、综合协调组、信息发布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

(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控制、人员疏散、事件调查等工作;综合协调组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工作;信息发布组负责发布事件信息,引导舆论;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人员调配等工作。

3.3 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根据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2)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客观地发布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3)医疗救护: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4)善后处理: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四、后期处置4.1 事件善后处理对事件进行善后处理,包括:恢复正常秩序、恢复生产生活、恢复社会稳定等。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应急响应机制。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由相关部门组成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各方资源,快速响应、迅速处置。

2. 应急资源调配。

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调配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备等,确保及时救援和灾后重建。

3. 应急通讯保障。

建立健全的通讯网络,确保各级部门之间能够及时、畅通地沟通协调,以便有效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4. 应急救援预案。

制定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明确各方责任和行动方案。

5. 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各级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作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6. 应急信息发布。

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最新情况、应对措施和安全提示,避免造成恐慌和误导。

7. 应急后勤保障。

确保应急救援人员的生活保障和安全,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保障他们能够安全、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三、应急预案执行。

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各级部门立即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行动,全力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应急预案评估和改进。

每次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五、结语。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各级部门和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为了保障社会新秩序的维护,对于突发事件进行应对与处置,防止事件对社会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一份紧急预案。

本预案面向全体公民、社会组织、政府部门,旨在通过各方的共同协作、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治安事件给社会生活秩序带来的负面影响。

事件类型与级别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的、危及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事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突发的恐怖袭击事件;2.人员伤亡事件;3.群体性事件;4.重大财产损失或破坏事件。

预案体系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预警、应急响应、处置和恢复等多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预警阶段预警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预测和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及时发布通知,以便迅速应对。

在这一阶段,政府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和协调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应急响应阶段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需要快速响应,在此阶段需要组织各种资源、人员及物资。

应急响应阶段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一级响应:突发事件可能引起重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需要快速组织各种资源、人员及物资;2.二级响应:突发事件可能引起较大的社会影响,需要快速组织各种资源、人员及物资;3.三级响应:突发事件可能引起较小的社会影响,需要快速组织一定的资源、人员及物资。

处置阶段在应急响应阶段之后,需要进一步采取有序和有效的措施来管控事态,阻止事态扩大,并限制造成的损失,以保障安全。

处置阶段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事故现场保护:协调人员、物资及其他资源;2.舆情引导;3.现场调查及取证;4.预警及疏散;5.危及公共安全时采取紧急措施。

恢复阶段在处理阶段结束时,需要进行恢复工作。

其中包括:1.恢复运营;2.做好群众心理疏导;3.修复和重建受损的设施和设备;4.加强后续管理和安全隐患排除。

应急资源及人员调配应急资料包括人力、物资、设施设备、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目录1.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编制依据 (1)1.3 适用范围 (1)1.4 应急预案体系 (2)1.5 应急工作原则 (2)2.事件风险描述 (3)2.1 社会现状 (3)2.2 公司业务活动范围 (4)2.3 存在风险 (4)2.4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 (4)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3.1 指挥部人员组成及职责 (4)3.2 工作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5)3.3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6)4.预警及信息报告 (6)4.1 预警 (6)4.2 信息报告 (7)5.应急响应 (8)5.1 响应分级 (8)5.2 响应程序 (9)5.3 处置措施 (13)5.4 应急结束 (15)6.信息公开 (16)7.后期处置 (16)8.保障措施 (16)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7)8.2 应急队伍保障 (18)8.3 物资装备保障 (18)8.4 其它保障 (18)9.应急预案管理 (19)9.1 应急预案培训 (19)9.2 应急预案演练 (19)9.3 应急预案修订 (20)9.4 应急预案备案 (20)9.5 应急预案实施 (20)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提高喀麦隆区域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业务范围经营、生产活动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应对和处置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预防和减少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处置活动,保护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国家财产安全。

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境外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文件,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1.3.1 工作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业务范围经营、生产活动单位(机关本部、中心仓库、办事处、保修组、项目部等以下简称各单位)所发生的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和联动对接工作。

本预案指导公司各单位开展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1.3.2 事件类型社会安全事件类型包括:战争、恐怖袭击、群体恶性冲突、武装劫持(绑架、勒索等)、抢劫、偷盗等。

1.3.3 事件级别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一般)(见表1)。

第 1 页共22页表11.4应急预案体系1.4.1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是指公司,在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境外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体系下,制定的区域性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是针对喀麦隆区域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或对接公司相关预案处置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由公司制订并发布实施。

1.4.2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是指公司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及其职能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订的应急预案,由公司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及其职能部门组织实施,主要包括:战争、恐怖袭击、群体恶性冲突、武装劫持(绑架、勒索等)、抢劫、盗窃等专项应急预案,或因战争必须撤离时做执行的紧急集结、转移、撤离专项应急预案。

1.4.3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及其职能部门下属各作业活动单位,针对具体的业务活动,遭遇突发事件而制定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5应急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坚持“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不提倡任何具有风险的见义勇为行为,不鼓励中方员工在自身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采取无畏反抗的做法,而倡导“沉着应对,第 2 页共22页巧妙周旋,适当牺牲自身利益,换取宝贵生命”的自我保护意识。

切实履行企业职责,将企业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1.5.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管理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1.5.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与地方政府、机构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快速联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1.5.4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下,各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件应急措施落实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1.5.5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应急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能力。

依法规范应急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5.6利用属地、依托驻外机构依靠属地所能利用的力量和中国驻各地使馆、经参处,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事件风险描述2.1社会现状由于XXX社会治安状况近几年不断恶化,在大城市里,几乎每年都有恶性犯罪案件发生。

犯罪分子袭击的主要目标是商人、外国人、外企驻地,他们已成为不稳定因素之一;并实施暴力恐怖袭击。

公司工程施工地分布广,临近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全因素,如恐怖主义、民族、种族和宗教冲突、政局动荡、社会治安差等风险,容易发生社会安全事件。

公司工程施工地点偏僻,施工人员来源分散。

人员工作压力大,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员易身心疲惫,应变反应能力不高。

施工人员与当地居民语言沟通不便,自我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遇到突发紧急事件缺乏应对经验。

第 3 页共22页2.2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包含XXX项目,公司还包含机关驻地及相关单位等;分布于XXX。

分布较广,人员较多,社会风险突出。

2.3存在风险通过近几年发生的主要社会治安事件分析,存在的社会风险有盗窃、抢劫、武装劫持(绑架、勒索等)、群体恶性冲突和恐怖袭击、战争等事件。

2.4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通过LEC半经验、半定量分析法,风险分析情况如下(表2):财产损失E通过半经验、半定量风险分析,重点监控的社会安全风险为事件2,事件3;事件4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处理妥当可以规避;事件5存在突发和偶然性,但不经常,根据喀麦隆社会安全动态现状,针对地区加以防范及管理,可以避免;事件6涉及范围、层面广泛,将按照紧急集结、转移、撤离专项应急预案实施。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公司成立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工作组及指挥部办公室组成。

总指挥由公司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项目管理副经理担任,应急工作组组长由其他班子成员或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应急工作组有综合协调组、维稳行动组、后勤保障组和善后工作组四个组。

各应急工作组在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开展应急工作。

应急指挥机构如有成员变动,变动后的人员继续履行前任的职责。

3.1指挥部人员组成及职责第 4 页共22页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职责:对突发性社会治安事件信息决策,总体领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发布应急预案启动、终止命令。

负责公司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指导、协调、资源调配和督促,控制事态发展。

负责社会安全事件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

履行应急信息汇总、上报及下达、综合协调突发事件期间的值守职责;负责接收和办理向公司或海外事业部报送紧急重要事项;督促落实公司或海外事业部有关决定事项和领导批示、指示精神。

负责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负责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3.2工作组人员组成及职责3.2.1 综合协调组组长:成员:职责:负责社会安全信息收集、安全形势评估并上报指挥部及总指挥;负责同中国驻喀大使馆、地方政府机构、警力单位联系;负责做好相关方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负责对外交涉、斡旋、谈判和翻译工作。

3.2.2 维稳行动组组长:成员:职责:负责突发事件事态宣传、正确信息发布、员工安抚和稳定思想;负责突发事件期间安全保卫巡逻工作;负责实施人员集结、撤离、安置、搜救工作,配合后勤组对伤员紧急抢救工作;负责组织转移人员、伤员、财产工作;负责调查技术取证工作。

3.2.3 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职责:负责提供应急车辆、物资、设备、生活、医疗器具、急救等保障工作,寻找安全避难所,回国航线的选择和机票预定。

3.2.4 善后工作组组长:第 5 页共22页成员:职责:负责对受伤人员送往指定或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或协议医院,并做好受伤人员情绪安抚和家属安抚稳定工作,3.3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成员:职责:负责信息传递及发布,组织会务及相关记录工作,收集各类基础资料(声、像、视、纸等)。

负责在第一时间内按照指挥部决策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负责传达上级领导的指令、指示。

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公司各单位要针对经营活动地域位置、周边社会治安现状、警力机构布置、可能发生的社会安全突发事件,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

在日常处理社会问题是了解、收集所在区域社会安全状况,开展跟踪监测、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

按三级责任主体负责,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急事件的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公司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就收集、分析的准确情报或信息,在内部做好宣传预警工作,根据信息预设可导致的事件的严重程度,由应急指挥机构决策后向上级或相关单位发布。

预警级别根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III级(较大)、Ⅳ级(一般),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没有达到本预案的危急事件,由各单位启动各自编制的专项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造成事故的按照规定定义事故级别。

预警信息通过网络、电话、文件等发布。

4.1.1 红色等级指标迹象:情报显示局部地区已发生冲突、战乱,或情报证实即将发生战争、武装冲突或恐怖袭击。

4.1.2橙色等级第 6 页共22页指标迹象:情报显示有发生突发事件的现实可能性,或局部地区发生冲突、动荡,已发生群体恶性打砸抢烧事件,威胁到公司业务活动。

4.1.3黄色等级指标迹象:公司业务活动范围社会治安很差,经常发生武装劫持(绑架、勒索等)事件,或情报显示匪徒要针对公司人员实施作案或有政治企图制造社会影响。

4.1.4蓝色等级指标迹象:公司经营活动范围在节日和跨年期间,按照惯例有可能发生人员被抢,或财务被盗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