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经典例题分析

合集下载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知识点总结+经典题型总结(学生版)学习资料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知识点总结+经典题型总结(学生版)学习资料

中考要求板块考试要求A级要求B级要求C级要求相似三角形了解相似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定及性质,以及掌握相关的模型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相关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知识点睛、相似的有关概念1 •相似形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叫做相似形•相似形仅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相似图形之间的互相变换称为相似变换.2 •相似图形的特性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3. 相似比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概念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如图,△ ABC与厶ABC相似,记作△ ABCABC,符号s读作相似于”2•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全等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形” 相似形”不一定是全等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如图,△ ABC与厶ABC相似,则有A A , B B , C C .2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ABC与厶ABC相似,则有-AB BC AC k(k为相似比)AB BC AC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高线和对应角的平分线成比例,都等于相似比.如图1,△ ABC与厶ABC相似,AM是厶ABC中BC边上的中线,AM 是厶ABC中BC边上的中线, 则有上邑匹竺k上也(k 为相似比).AB BC AC AM如图则有2, △ ABC与厶ABC相似,AB BC AC kAB BC AC AHAH3, △ ABC 与厶ABC分线,则有2AB -BCAB BC AC如图相似,AC k1AH是△ ABC中BC边上的高线,AH是厶ABC中BC边上的高线,(k为相似比).AD是厶ABC中BAC的角平分线,AD是厶ABC 竺(k为相似比).AD图2中BAC的角平4.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如图4, △ ABC与厶ABC相似, 则有AB BC ACkAB B C AC(k为相似比).应用比例的等比性质有AB BC AC AB BC ACAB BC AC AB BC A C5•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四、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 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3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4.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你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地说成:三 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5.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 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6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常用但要证明)7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和另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相等或一对底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如 果它们的腰和底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也相似.五、相似证明中的比例式或等积式、比例中项式、倒数式、复合式证明比例式或等积式的主要方法有三点定形法”.1 .横向定型法AB BC欲证一一 —一,横向观察,比例式中的分子的两条线段是AB 和BC ,三个字母A , B , C 恰为△ ABC 的顶BE BF点;分母的两条线段是 BE 和BF ,三个字母B , E , F 恰为△ BEF 的三个顶点.因此只需证 △ ABCEBF •2. 纵向定型法欲证一一 匹,纵向观察,比例式左边的比 AB 和BC 中的三个字母 A , B , C 恰为△ ABC 的顶点;右边的 BC EF 比两条线段是 DE 和EF 中的三个字母 D , E , F 恰为A DEF 的三个顶点.因此只需证 △ ABC DEF .AH 是厶ABC 中BC 边上的高线,则有ABBC AC k AH ( k 为相似比) .进而可得比ABCABBCACAHABC-BC AH BC 2BC 空k 2•AH如图5, △ ABC 与厶ABC 相似,AH 是厶ABC 中BC 边上的高线,如图:S A ABCACD 1BC AH21CD AH2BCCD如图:SA ABC12BC AHAHSA BCD1BC DG DG2S A ABD S A ABD S A AED AB AD AB AD SA ACESA AEDSA ACEAE AC AE AC3. 中间比法由于运用三点定形法时常会碰到三点共线或四点中没有相同点的情况,此时可考虑运用等线,等比或等积进行变换后,再考虑运用三点定形法寻找相似三角形•这种方法就是等量代换法•在证明比例式时,常用到中间比.比例中项式的证明,通常涉及到与公共边有关的相似问题。

九下 相似三角形4种判定方法 知识点+模型+例题+练习 (非常好 分类全面)

九下 相似三角形4种判定方法 知识点+模型+例题+练习 (非常好 分类全面)

①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l 1∥l 2∥l 3。

则,,,…AB BC DE EF AB AC DE DF BC AC EFDF===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③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4推论: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截其它两边(或其延长线),那么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推论○4的基本图形有三种情况,如图其符号语言:∵DE ∥BC ,∴△ABC ∽△ADE ;知识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符号语言:拓展延伸: (1)有一组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顶角或底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例题1.如图,直线DE 分别与△ABC 的边AB 、AC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D 、E ,由ED ∥BC 可以推出AD AEBD CE=吗?请说明理由。

(用两种方法说明)例题2.(射影定理)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90°,AD ⊥BC 于D.求证:(1)2AB BD BC =⋅;(2)2AD BD CD =⋅;(3)CB CD AC ⋅=2例题3.如图,AD 是Rt ΔABC 斜边BC 上的高,DE ⊥DF ,且DE 和DF 分别交AB 、AC 于E 、F.则BDBEAD AF =例题精讲AEDBCABCD吗?说说你的理由.例题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过点B 作BE ⊥CD 于E,连接AE ,F 为AE 上一点,且∠BFE=∠C(1) 求证:△ABF ∽△EAD ;(2)若AB=4,∠BAE=30°,求AE 的长;3分之8倍根号3 (3)在(1)(2)条件下,若AD=3,求BF 的长。

2分之3倍根号3 随练: 一、选择题1.如图,△ABC 经平移得到△DEF ,AC 、DE 交于点G ,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D A . 3对 B . 4对 C . 5对 D . 6对2.如图,已知DE ∥BC ,EF ∥AB ,则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 )CADCBEF G F E DCBA。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难)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难)

E
A
D
B
C
解答第 4 题图 练习: 23(本题共 2 小题,第(1)小题 5 分,第(2)小题 7 分,满分 12 分) 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 AC = 8,cos B 5 ,D 是边 BC 的中点,点 E、F 分在边 AB、AC 上,且∠EDF
8 =∠B,联结 EF.
(1)如果 BE = 4,求 CF 的长; (2)如果 EF // BC,求 EF 的长.
条。
3、如图,在△ABC 中,∠C=900,AC=8,CB=6,在斜边 AB 上取一点 M,使 MB=CB,过 M 作 MN⊥AB
交 AC 于 N,则 MN=

A P
C N
A D
B
C
第 1 题图
B
M
A
第 3 题图
B
EC
第 5 题图
4、一个钢筋三角架长分别为 20cm、50 cm、60 cm,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只有长为 30 cm 和 50 cm 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上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两边,则不同的载法有 种。
5、如图,在锐角△ABC 中,BD⊥AC,DE⊥BC,AB=14,AD=4,BE∶EC=5∶1,则 CD=

二、选择题:
1、下面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的是( )
A、两个等腰三角形
B、两个直角三角形
C、两个钝角三角形
D、两个等边三角形
2、如图,点 E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的边 CB 延长线上一点,EA 分别交 CD、BD 的延长线于点 F、G,则图中相
8 10
4
25. 解:(1)由正方形 ABCD 得∠ABD=∠DBC.当∠BEP=∠BEQ 时,因为∠PBE=∠QBE,BE=BE,所以,PBE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知识回顾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二、典型例题例 1:如图,已知直线 AB: y=4/3 x+b 交 x 轴于点 A( -3 , 0),交 y 轴于点 B,过点 B 作BC⊥AB 交 x 轴于点 C.(1)试证明:△ ABC∽△ AOB;( 2)求△ ABC 的周长.例 2:如图,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A( -1 ,0)和点( 1,4)交 y 轴于点 B.( 1)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和 B 点坐标.( 2)过 B 点的另一直线 1 与直线 AB垂直,且交X轴正半轴于点P,求点 P 的坐标.(3)点 M( 0,a)为 y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点N( b,O)为 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当直线MN⊥直线 AB时,求 a: b 的值.例 3:( 2000·陕西)如图,在矩形ABCD 中, EF 是 BD 的垂直平分线,已知 BD=20, EF=15,求矩形 ABCD 的周长.例 4:( 2010·攀枝花)如图所示,在△ ABC 中, BC > AC ,点 D 在 BC 上,且 DC=AC ,∠ ACB 的平分线 CF 交 AD 于点 F .点 E 是 AB 的中点,连接 EF .( 1)求证: EF ∥BC ;( 2)若△ ABD 的面积是 6,求四边形 BDFE 的面积.例题(1)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 s 1 : s 2 ,与它们对应高之比h 1 : h 2 之间的关系为 _______(2) 如图,已知 D E ∥ BC , CD 和 BE 相交于 O ,若 SABC:SCOB9 :16 ,则 AD:DB=_________AABADD ’DEODEEFFGA A ’CC ’OCB B ’BCDBC(2)题图(3) 题图(4) 题图(5) 题图(3)如图,已知 AB ∥CD,BO:OC=1:4, 点 E、 F 分别是 OC, OD的中点,则 EF:AB 的值为(4) 如图,已知DE∥FG∥ BC,且 AD:FD:FB=1:2:3, 则S ABC: S四边形DFGE: S四边形FBCG()A.1:9:36B.1:4:9C.1:8:27D.1:8:36(5)如图,把正方形 ABCD 沿着对角线 AC 的方向移动到正方形 A’B ’C’D ’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一半,若AC= 2 ,则正方形移动的距离 AA ’是(6) 梯形 ABCD中, AD∥BC,( AD<BC), AC、 BD交于点 O,若S OAB6S ABCD,则△AOD与△BOC的周长25之比为 __________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析版)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析版) (1)

4.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一)相似三角形判定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3.判定定理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要点:此方法要求用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个角必需是两边的夹角,否则,判断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4.判定定理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一、单选题1.如图,AD ,BC 相交于点O ,由下列条件仍不能判定△AOB 与△DOC 相似的是( )A .AB ∥CD B .∠C =∠B C .OA OBOD OC= D .OA ABOD CD= 【解答】D【提示】本题中已知∠AOB =∠DOC 是对顶角,应用两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解:A 、由AB ∥CD 能判定△AOB ∽△DOC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由∠AOB =∠DOC 、∠C =∠B 能判定△AOB ∽△DOC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由OA OBOD OC = 、∠AOB =∠DOC 能判定△AOB ∽△DOC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已知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OA ABOD CD = ,但其夹角不一定对应相等,不能判定△AOB 与△DOC 相似,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AB CDED EACB【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个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②有两个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其夹角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似.2.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一点,那么下列四个条件中,不能够判定△ABC 与△DBA 相似的是( )A .C BAD ∠=∠B .BAC BDA ∠=∠ C .AC ADBC AB = D .2AB BD BC =⋅【解答】C【提示】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C BAD ∠=∠,B B ∠=∠,ABC ∽DBA ,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BAC BDA ∠=∠,B B ∠=∠,ABC ∽DBA ,故选项B 不符合题意;AC ADBC AB =,但无法确定ACB ∠与BAD ∠是否相等,所以无法判定两三角形相似,故选项C 符合题意;2AB BD BC =⨯即AB BCBD AB =,B B ∠=∠,ABC ∽DBA ,故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相关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各种图形中,有可能不相似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有一个角是6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1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A【提示】本题每一个选项都跟等腰三角形相似有关,注意的是一个角是一个角是45°,这个角可能是顶角或者底角,有一个角是60,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一个角是110,这个角一定是顶角,若是底角则不满足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的底角是45°顶角是90°为固定值. 【详解】A .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有可能是一个为顶角,另一个为底角,此时不相似,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 .各有一个角是6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两个等边三角形相似,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各有一个角是11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此角必为顶角,则底角都为35°,则这两个三角形必相似,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角是45°顶角是90°,为固定值,此三角形必相似,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找准一个角是45,60,110的等腰三角形有几种情况,再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每个角的角度是固定的.4.下列条件,能使ABC 和111A B C △相似的是( )A .1111112.5,2,3;3,4,6AB BC AC A B B C AC ======B .11111192,3,4;3,6,2AB BC AC A B B C AC ======C.11111110,8;AB BC AC A B BCAC =====D.1111111,3;AB BC AC A B BCAC ====【解答】B【提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详解】解:A 、11112.55213642AB BC A B B C ==≠==,不能使ABC ∆和△111A B C 相似,错误; B 、11111123242933632AB BC AC A B A C B C =======,能使ABC ∆和△111A B C 相似,正确;C、1111AB BC A B B C ≠=,不能使ABC ∆和△111A B C 相似,错误; D、1111AB BC A C B C =≠=ABC ∆和△111A B C 相似,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识别三角形相似,除了要掌握定义外,还要注意正确找出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5.下列能判定ABC DEF ∽△△的条件是( ) A .AB AC DE DF = B .AB ACDE DF =,A F ∠=∠ C .AB AC DE DF =,B E ∠=∠ D .AB ACDE DF =,A D ∠=∠ 【解答】D【提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逐项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AB ACDE DF =,A D ∠=∠,则ABC DEF ∽△△,故此选项错误; B. AB ACDE DF =,A D ∠=∠,则ABC DEF ∽△△,故此选项错误; C.AB ACDE DF =,A D ∠=∠,则ABC DEF ∽△△,故此选项错误; D.AB ACDE DF =,A D ∠=∠,则ABC DEF ∽△△,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熟记定理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6.如图,要使ACD ABC △△∽,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A .AC ABAD BC = B .CD BCAD AC = C .2AC AD AB =⋅D .2CD AD BD =⋅【解答】C【提示】题目中隐含条件∠A =∠A ,根据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出添加的条件只能是AC ADAB AC =,根据比例性质即可推出答案. 【详解】解:∵在△ACD 和△ABC 中,∠A =∠A ,∴根据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出添加的条件是:AC ADAB AC =, ∴2AC AD AB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注意: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 7.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下列条件不能满足△ADE ∽△ACB 的条件是( )A .∠AED=∠B B .AD AEAC AB = C .AD·BC= DE·AC D .DE//BC【解答】C【提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去判断分析即可. 【详解】∵∠AED=∠B ,∠A=∠A , ∴△ADE ∽△ACB , 故A 不符合题意; ∵AD AEAC AB =,∠A=∠A , ∴△ADE ∽△ACB , 故B 不符合题意;∵AD·BC= DE·AC ,无夹角相等, ∴不能判定△ADE ∽△ACB , 故C 符合题意; ∵DE//BC , ∴△ADE ∽△ACB ,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熟练掌握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基本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等边ABC 中,点E 是AB 的中点,点D 在AC 上,且2DC DA =,则( )A .AED BED ∽△△ B .AED CBD ∽△△ C .AED ABD ∽△△ D .BAD BCD ∽△△ 【解答】B【提示】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中点的定义得到2BC AB AE ==,60A C ∠=∠=︒,结合2DC DA =,得到12AE AD CB CD ==,即可得到AED CBD ∽△△. 【详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 ∴BC AB =,60A C ∠=∠=︒, ∵点E 是AB 的中点, ∴2BC AB AE ==, ∵2DC DA =, ∴12AE AD CB CD ==,∵60A C ∠=∠=︒,∴AED CBD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断.9.如图,在ACB △中,90,ACB AF ∠=︒是BAC ∠的平分线,过点F 作FE AF ⊥,交AB 于点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DF EBF ∽B .ADF ABF ∽C .ADF CFD ∽D .ACF AFE ∽【解答】D【提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AA 解题. 【详解】解:EF AF ⊥90AFE ∴∠=︒90ACB AFE ∴∠=∠=︒AF 是BAC ∠的平分线,CAF FAE ∴∠=∠()ACFAFE AA ∴故选项D 符合题意,选项A 、B 、C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0.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若::OA OC OB OD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OB ∽△AOD B .△AOD ∽△BOC C .△AOB ∽△BOCD .△AOB ∽△COD 【解答】D【提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即可判断△AOB ∽△COD . 【详解】解:∵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 ∴∠AOB=∠COD , 在△AOB 和△COD 中, =OA OBOC OD AOB COD ⎧⎪⎨⎪∠=∠⎩∴△AOB ∽△COD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如图,在ABC 中,点D 在AB 边上,点E 在AC 边上,请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使ADE ABC △△∽.【解答】∠ADE=∠B (答案不唯一).【提示】已知有一个公共角,则可以再添加一个角从而利用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来判定或添加夹此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也可以判定. 【详解】解∶∵∠A=∠A ,∴根据两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添加条件∠ADE=∠B 或∠AED=∠C 证ADE ABC △△∽相似; 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可添加条件AD AEAB AC =证ADE ABC △△∽相似. 故答案为∶∠ADE =∠B (答案不唯一).【点睛】此题考查了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2.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B 上(点D 与A ,B 不重合),若再增加一个条件就能使ACD ABC △∽△,则这个条件是________(写出一个条件即可).【解答】ACD ABC ∠=∠(答案不唯一)【提示】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组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据此添加条件即可. 【详解】解:添加ACD ABC ∠=∠,可以使两个三角形相似. ∵CAD BAC ∠=∠,ACD ABC ∠=∠, ∴ACD ABC △∽△.故答案为:ACD ABC ∠=∠(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1=∠2,请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使△ABC ∽△ADE .【解答】∠C =∠E 或∠B =∠ADE(答案不唯一)【提示】再添加一组角可以利用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来进行判定. 【详解】∵∠1=∠2 ∴∠1+∠DAC=∠DAC+∠2 ∴∠BAC =∠DAE又∵∠C =∠E (或∠B =∠ADE ) ∴△ABC ∽△ADE .故答案为:∠C =∠E 或∠B =∠ADE (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悉相似三角形的几个判定定理是关键. 14.如图,在ABC 中,点D 为边AC 上的一点,选择下列条件:①2A ∠=∠;②1CBA ∠=∠;③BC CDAC AB =;④BC CD DB AC BC AB ==中的一个,不能得出ABC 和BCD △相似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解答】③【提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①2A ∠=∠,C C ∠=∠时,ABC BDC ∆∆∽,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1CBA ∠=∠,C C ∠=∠时,ABC BDC ∆∆∽,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BC CDAC AB =,C C ∠=∠时,不能推出ABC BDC ∆∆∽,故③符合题意; ④BC CD DBAC BC AB ==,C C ∠=∠时,ABC BDC ∆∆∽,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③【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组对应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15.如图,在ABC 中,DE BC ∥,DE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DC 、BE 交于点O ,则相似三角形有______.【解答】ADE∽ABC,DOE∽COB△【提示】根据DE BC∥,找出相等的角,进而得到相似三角形.【详解】解:∵DE BC∥,∴∠ADE=∠ABC,∠AED=∠ACB,∴ADE∽ABC,∵DE BC∥,∴∠EDO=∠BCO,∠DEO=∠CBO,∴DOE∽COB△,故答案为ADE∽ABC,DOE∽CO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相似.16.如图,在△ABC中,AB=10,AC=5,AD是角平分线,CE是高,过点D作DF⊥AB,垂足为F,若DF=83,则线段CE的长是______.【解答】4【提示】延长AC,作DG⊥AC,根据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FD=GD,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延长AC,作DG⊥AC,∵AD平方∠BAC,∴FD=DG,∴S△ABC= S△ABD+ S△ADC=12AB FD⨯⨯+12AC GD⨯⨯=12AB EC⨯⨯即111105883310222EC⨯⨯+⨯⨯=⨯⨯ 解得EC=4.【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7.如图,在ABC 中,8AB cm =,16BC cm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运动,速度为2/cm s ;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运动,速度为4/cm s ;如果P 、Q 两动点同时运动,那么经过______秒时QBP △与ABC 相似.【解答】0.8或2##2或0.8【提示】设经过t 秒时,QBP △与ABC 相似,则2AP tcm =,(82)BP t cm =-,4BQ tcm =,利用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分类讨论:BP BQBA BC =时,BPQ BAC ∽,即824816t t -=;当BP BQ BCBA =时,BPQ BCA △∽△,即824168t t -=,然后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设经过t 秒时,QBP △与ABC 相似, 则2AP tcm =,(82)BP t cm =-,4BQ tcm =, ∵PBQ ABC ∠=∠,∴当BP BQBA BC =时,BPQ BAC ∽, 即824816t t -=, 解得:2t =;当BP BQ BC BA =时,BPQ BCA △∽△,即824168t t-=, 解得:0.8t =;综上所述:经过0.8s 或2s 秒时,QBP △与ABC 相似,【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题意列出方程求解.18.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连接BD ,点P 是线段AD 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45PBQ ∠=︒,点Q 是BQ 与线段CD 延长线的交点,当BD 平分PBQ ∠时,PD ______QD (填“>”“<”或“=”):当BD 不平分PBQ ∠时,PD QD ⋅=__________.【解答】 = 8【提示】①先证明△ABP ≌△CBQ,再证明△QBD ≌△PBD,即可得出PD=QD;②证明△BQD ∽△PBD,即可利用对应边成比例求得PD·QD. 【详解】解:①当BD 平分∠PBQ 时, ∠PBQ=45°,∴∠QBD=∠PBD=22.5°,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BC ,∠A=∠C=90°,∠ABD=∠CBD=45°, ∴∠ABP=∠CBQ=22.5°+45°=67.5°, 在△ABP 和△CBQ 中,A C AB BCABP CBQ ∠=∠⎧⎪=⎨⎪∠=∠⎩∴△ABP ≌△CBQ (ASA ), ∴BP=BQ ,在△QBD 和△PBD 中,BQ BP QBD PBD BD BD =⎧⎪∠=∠⎨⎪=⎩∴△QBD ≌△PBD (SAS ), ∴PD=QD;②当BD 不平分∠PBQ 时, ∵AB ∥CQ , ∴∠ABQ=∠CQB ,∵∠QBD+∠DBP=∠QBD+∠ABQ=45°, ∴∠DBP=∠ABQ=∠CQB ,∵∠BDQ=∠ADQ+∠ADB=90°+45°=135°,∠BDP=∠CDP+∠BDC=90°+45°=135°, ∴∠BDQ=∠BDP, ∴△BQD ∽△PBD ,∴BD QDPD BD =,∴PD·QD=BD2=22+22=8, 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全等和相似,关键在于熟悉基础知识,利用条件找到对应三角形.三、解答题19.已知:D 、E 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AB =8,AD =3,AC =6,AE =4,求证:△ABC ∽△AED .【解答】见解析【提示】根据已知线段长度求出AB ACAE AD =,再根据∠A=∠A 推出相似即可. 【详解】证明:在△ABC 和△AED 中, ∵824AB AE ==,623AC AD ==,∴AB ACAE AD =, 又∵∠A =∠A ,∴△ABC ∽△AE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注意:有两边的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20.已知:在△ABC 和△A′B′C′中, AB BC ACA B B C A C '''='''=.求证:△ABC ∽△A′B′C′.【解答】证明见解析【提示】先在△ABC 的边AB ,AC (或它们的延长线)上截取AD=A′B′,AE=A′C′,然后证明△ABC ∽△ADE ,再△ADE ≌△A′B′C′即可.【详解】在△ABC 的边AB ,AC (或它们的延长线)上截取AD=A′B′,AE=A′C′,连接DE . ∵AB ACA B A C ='''',AD=A′B′,AE=A′C′, ∴AB ACAD AE = 而∠BAC=∠DAE ,∴△ABC ∽△ADE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AB BCAD DE = 又AB BCA B B C ='''',AD= A′B′, ∴ AB BCAD B C ='' ∴BC BCDE B C =''∴DE=B′C′,∴△ADE ≌△A′B′C′, ∴△ABC ∽△A′B′C′.【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灵活运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已知: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A A B B ∠=∠∠=∠''. 求证:ABC A B C '''∽△△.【解答】见解析【提示】在ABC 的边AB (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 A B ='',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 ,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BC 于点F ,容易得到ADE ABC △△∽,然后证明ADE A B C '''≌,从而即可得到ABC A B C '''∽△△.【详解】证明:在ABC 的边AB (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 A B ='',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 ,则,ADE B AED C ∠=∠∠=∠,AD AEAB AC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BC 于点F ,则AD CFAB CB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E CFAC CB =. ∵//,//DE BC DF AC , ∴四边形DFCE 是平行四边形. ∴DE CF =.∴AEDEAC CB =. ∴ADAE DEAB AC BC ==.而,,ADE B DAE BAC AED C ∠=∠∠=∠∠=∠, ∴ADE ABC △△∽.∵,,A A ADE B B AD A B ∠=∠∠=∠=∠='''', ∴ADE A B C '''≌. ∴ABC A B C '''∽△△.【点睛】本题是教材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熟读教材是解题的关键. 22.如图,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求证:(1)ACD ABC △∽△; (2)CBD ABC ∽△△. 【解答】(1)见解析;(2)见解析【提示】(1)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证明即可. (2)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证明即可. 【详解】证明:(1)∵CD 是斜边AB 上的高, ∴∠ADC =90°,∴∠ADC =∠ACB =90°, ∵∠A =∠A , ∴△ACD ∽△ABC .(2)∵CD 是斜边AB 上的高, ∴∠BDC =90°,∴∠BDC =∠ACB =90°, ∵∠B =∠B , ∴△CBD ∽△AB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熟记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如图,D 为△ABC 内一点,E 为△ABC 外一点,且∠ABC =∠DBE ,∠3=∠4. 求证:(1)△ABD ∽△CBE ; (2)△ABC ∽△DBE .【解答】(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提示】(1)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断△ABD∽△CBE;(2)先利用得到∠1=∠2得到∠ABC=∠DBE,再利用△ABD∽△CBE得AB BDBC BE=, 根据比例的性质得到AB BCBD BE=, 然后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断△ABC与△DBE相似.【详解】(1)相似.理由如下:∵∠1=∠2,∠3=∠4.∴△ABD∽△CBE;(2)相似.理由如下:∵∠1=∠2,∴∠1+∠DBC=∠2+DBC,即∠ABC=∠DBE,∵△ABD∽△CBE,∴=,∴=,∴△ABC∽△DBE.【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24.已知如图所示,AF⊥BC,CE⊥AB,垂足分别是F、E,试证明:(1)△BAF∽△BCE.(2)△BEF∽△BCA.【解答】(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提示】(1)根据两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1)得到△BAF ∽△BCE ,再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到BF :BE=BA :BC ,由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AF ⊥BC ,CE ⊥AB ,∴∠AFB=∠CEB=90°. ∵∠B=∠B ,∴△BAF ∽△BCE ;(2)∵△BAF ∽△BCE ,∴BF :BE=BA :BC . ∵∠B=∠B ,∴△BEF ∽△BC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在△ABC 和△ADE 中,AB BC ACAD DE AE ==,点B 、D 、E 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BD ∽△ACE .【解答】证明见解析;【提示】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定△ABC ∽△ADE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DAE ,即可得∠BAD=∠CAE ,再由AB AC AD AE =可得AB ADAC AE =,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判定△ABD ∽△ACE .【详解】∵在△ABC 和△ADE 中,AB BC ACAD DE AE ==, ∴△ABC ∽△ADE , ∴∠BAC=∠DAE , ∴∠BAD=∠CAE , ∵AB ACAD AE =, ∴AB ADAC AE =, ∴△ABD ∽△ACE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6.如图,△ABC 与 △ADE 中,∠ACB=∠AED=90°,连接BD 、CE ,∠EAC=∠DAB.(1)求证:△ABC ∽△ADE ; (2)求证:△BAD ∽△CAE ;(3)已知BC=4,AC=3,AE=32.将△AED 绕点A 旋转,当点E 落在线段CD 上时,求 BD 的长.【解答】(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BD=53.【提示】(1)由已知可得∠CAB=∠EAD ,∠ACB=∠AED=90°,则结论得证; (2)由(1)知AC AEAB AD =,∠EAC=∠DAB ,则结论得证; (3)先证△ABC ∽△ADE ,求出AE 、AD 的长,则BD 可求. 【详解】证明:(1)∵∠EAC=∠DAB , ∴∠CAB=∠EAD , ∵∠ACB=∠AED=90°, ∴△ABC ∽△ADE ;(2)由(1)知△ABC ∽△ADE , ∴AC AEAB AD =, ∵∠EAC=∠BAD , ∴△BAD ∽△CAE ;(3)∵∠ACB=90°,BC=4,AC=3,∴2222=43BC AC ++,∵△ABC ∽△ADE , ∴AC AB AE AD =, ∴AD=5=•2AB AE AC , 如图,将△AED 绕点A 旋转,当点E 落在线段CD 上时,∠AEC=∠ADB=90°,∴222255=()=3225AB AD--【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梳理及例题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梳理及例题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梳理及例题分析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在和中,如果,,,,我们就说和相似,记作∽,就是它们的相似比(注意: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思考:在中,点是边的中点,,交于点,与有什么关系?猜想:与相似. 证明:在与中,∴,.过点作,交于点在中,,,∴.又,∴∴,∴∽(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改变点在上的位置,可以进一步猜想以上两个三角形依然相似.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小结: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2)由平行线得相似.思考:对比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简单方法(),看是否也有简便的方法?已知:在和中,.求证:∽.证明:在线段(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过点作,交于点,根据前面的结论可得∽.∴又,∴∴同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思考:若,,与是否相似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进一步引申:若,,与是否相似呢?不一定问:全等中的边边角不能用,那么边边角也不能证相似,反例同全等.例1.根据下列条件,判断与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1),,;,,.(2),,;,,.解:(1),∴又∴∽问: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多少?(答:是)(2),,∴与的三组对应边的比不等,它们不相似.问:要使两三角形相似,不改变的长,的长应当改为多少?(答:) 例2.要做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三边的长分别为4、5、6,另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为2,怎样选料可使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注:此题没说2与哪条边是对应边,所以要进行分类讨论.可以是:,3;或,;或,.注:当两三角形相似而边不确定时,要注意分类讨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的,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3.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的应用例3.如图,弦和弦相交于内一点,求证:.证明:连接,.在∴∽∴.例4.已知:如图,在中,于点.(1)求证:∽∽;(2)求证:;;(此结论称之为射影定理)(3)若,求.(4)若,求.分析:(1)利用两角相等证相似;(2)把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的比例式改为乘积式即可;(3)利用射影定理和勾股定理直接求;(4)利用上面的定理和方程求.进一步引申:在中,于点,这个条件可以放在圆当中,是直径,是圆上任意一点,于点,则可得到双垂直图形.例.已知:∽,分别是两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求证:.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都等于相似比.(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的平分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证明:如果∽,相似比为,那么.因此,,.从而,.同理可得相似多边形对应周长的比也等于相似比.如图,已知:∽,相似比为.分别作出与的高和和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对于两个相似多边形,可以把他们分成若干个相似三角形证明.例5.如图,在和中,,,,的周长是24,面积是48,求的周长和面积.解:在和中,,又∽,相似比为.的周长为,的面积是.例6.已知点P在线段AB上,点O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以点O为圆心,OP为半径作圆,点C是圆O上的一点.(1)如图,如果AP=2PB,PB=BO.求证:△CAO∽△BCO;(2)如果AP=m(m是常数,且),BP=1,OP是OA、OB的比例中项.当点C在圆O上运动时,求的值(结果用含m的式子表示);(3)在(2)的条件下,讨论以BC为半径的圆B和以CA为半径的圆C的位置关系,并写出相应m的取值范围.分析:此题第1问:利用两边的比相等,夹角相等证相似.即,第2问:设∵是的比例中项,∴是的比例中项即∴解得又∵第3问:∵,,即当时,两圆内切;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两圆相交.例7.如图,已知中,,,,,点在上,(与点不重合),点在上.(1)当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求的长.(2)当的周长与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求的长.(3)在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要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的长.解:(1),∽(2)∵的周长与四边形的周长相等∽(3)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作于,则,设交于若,则.∵∽若,同理可求.若,∽∴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或.三、总结归纳: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2)平行得相似;(3)三边的比相等;(4)两边的比相等,夹角相等;(5)两角对应相等.三角形相似判定的方法较多,要根据已知条件适当选择.23、相似三角形的常见图形及其变换:4、证明四条线段成比例的常用方法:(1)线段成比例的定义(2)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利用中间比等量代换(5)利用面积关系证明题常用方法归纳:(1)通过“横找”“竖看”寻找三角形,即横向看或纵向寻找的时候一共各有三个不同的字母,并且这几个字母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能够组成三角形,并且有可能是相似的,则可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然后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证的所需的结论.(2)若没有三角形(即横向看或纵向寻找的时候一共有四个字母或者三个字母,但这几个字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需要进行“转移”(或“替换”),常用的“替换”方法有这样的三种:等线段代换、等比代换、等积代换.(3)若上述方法还不能奏效的话,可以考虑添加辅助线(通常是添加平行线)构成比例.以上步骤可以不断的重复使用,直到被证结论证出为止.。

相似三角形题型讲解解析

相似三角形题型讲解解析

相似三角形题型讲解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包括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定理及其应用,是中考必考内容,以相似三角形为背景的综合题是常见的热点题型,所以掌握好相似三角形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本讲就如何判定三角形相似,以及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来解决与比例线段有关的计算和证明的问题进行探索。

一、如何证明三角形相似例1、如图:点G 在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DC 的延长线上,AG 交BC 、BD 于点E 、F ,则△AGD ∽ ∽ 。

分析:关键在找“角相等”,除已知条件中已明确给出的以外,还应结合具体的图形,利用公共角、对顶角及由平行线产生的一系列相等的角。

本例除公共角∠G 外,由BC ∥AD 可得∠1=∠2,所以△AGD ∽△EGC 。

再∠1=∠2(对顶角),由AB ∥DG 可得∠4=∠G ,所以△EGC ∽△EAB 。

评注:(1)证明三角形相似的首选方法是“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找到两个三角形中有两对角对应相等,便可按对应顶点的顺序准确地把这一对相似三角形记下来。

例2、已知△ABC 中,AB=AC ,∠A=36°,BD 是角平分线, 求证:△ABC ∽△BCD分析:证明相似三角形应先找相等的角,显然∠C 是公共角,而另一组相等的角则可以通过计算来求得。

借助于计算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证明:∵∠A=36°,△ABC 是等腰三角形,∴∠ABC=∠C=72° 又BD 平分∠ABC ,则∠DBC=36°在△ABC 和△BCD 中,∠C 为公共角,∠A=∠DBC=36° ∴△ABC∽△BCD例3:已知,如图,D 为△ABC 内一点连结ED 、AD ,以BC 为边在△ABC 外作∠CBE=∠ABD,∠BCE=∠BAD 求证:△DBE∽△ABCA B C DEF G 1234ABCD分析:由已知条件∠ABD=∠CBE,∠DBC公用。

所以∠DBE=∠ABC,要证的△DBE和△ABC,有一对角相等,要证两个三角形相似,或者再找一对角相等,或者找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专题

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专题

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专题【例题1】(2019•海南省)如图,在Rt△ABC中,∠C=90°,AB=5,BC=4.点P是边AC上一动点,过点P作PQ∥AB交BC于点Q,D为线段PQ的中点,当BD平分∠ABC时,AP的长度为()B.C.D.A.【例题2】(2019•四川省凉山州)在▱ABCD中,E是AD上一点,且点E将AD分为2:3的两部分,连接BE、AC相交于F,则S△AEF:S△CBF是.【例题3】(2019•湖北省荆门市)如图,为了测量一栋楼的高度OE,小明同学先在操场上A处放一面镜子,向后退到B处,恰好在镜子中看到楼的顶部E;再将镜子放到C处,然后后退到D处,恰好再次在镜子中看到楼的顶部E(O,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AC=2m,BD=2.1m,如果小明眼睛距地面髙度BF,DG为1.6m,试确定楼的高度OE.【例题4】(2019年广西梧州市)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3,AF平分∠DAC,分别交DC,BC的延长线于点E,F;连接DF,过点A作AH∥DF,分别交BD,BF于点G,H.(1)求DE的长;(2)求证:∠1=∠DFC.【例题5】(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对角线AC,延长AB至点E,使BE =AB,连接DE,分别交BC,AC交于点F,G.(1)求证:BF=CF;(2)若BC=6,DG=4,求FG的长.训练一、选择题1.(2019年广西玉林市)如图,AB∥EF∥DC,AD∥BC,EF与AC交于点G,则是相似三角形共有()A.3对B.5对C.6对D.8对2.(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如图,D、E分别是△ABC边AB,AC上的点,∠ADE=∠ACB,若AD=2,AB=6,AC=4,则AE的长是()A.1 B.2 C.3 D.43.(2019·广西贺州)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点,DE ∥BC ,若AD =2,AB =3,DE =4,则BC 等于( )A .5B .6C .7D .84.(2019•广西贵港)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边上,DE ∥BC ,∠ACD =∠B ,若AD =2BD ,BC =6,则线段CD 的长为( )A .2B .3C .2D .55.(2019▪黑龙江哈尔滨)如图,在▱ABCD 中,点E 在对角线BD 上,EM ∥AD ,交AB 于点M ,EN ∥AB ,交AD 于点N ,则下列式子一定正确的是( )A .= B .= C .= D .=6. (2019•江苏苏州)如图,在ABC V 中,点D 为BC 边上的一点,且2AD AB ==,AD AB ⊥,过点D 作DE AD ⊥,DE 交AC 于点E ,若1DE =,则ABC V 的面积为( )A.B .4 C. D .8D ABC7.(2019山东枣庄)如图,将△ABC沿BC边上的中线AD平移到△A′B′C′的位置.已知△ABC的面积为16,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9.若AA′=1,则A′D等于()A.2 B.3 C.4 D.8.(2019四川巴中)如图▱ABCD,F为BC中点,延长AD至E,使DE:AD=1:3,连结EF交DC于点G,则S△DEG:S△CFG=()A.2:3 B.3:2 C.9:4 D.4:99.(2019年四川省遂宁市)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BPC是等边三角形,连接DP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BD交PC于点Q,下列结论:①∠BPD=135°;②△BDP∽△HDB;③DQ:BQ=1:2;④S△BDP=.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填空题10.(2019•浙江宁波)如图所示,Rt△ABC中,∠C=90°,AC=12,点D在边BC上,CD=5,BD=13.点P是线段AD上一动点,当半径为6的⊙P与△ABC的一边相切时,AP的长为.11. 2019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ACB =90°,AB =10,AC =6,点D 为BC 边上的任一点,沿过点D 的直线折叠,使直角顶点C 落在斜边AB 上的点E 处,当△BDE 是直角三角形时,则CD 的长为________.12.(2019•山东泰安)如图,矩形ABCD 中,AB =3,BC =12,E 为AD 中点,F 为AB 上一点,将△AEF 沿EF 折叠后,点A 恰好落到CF 上的点G 处,则折痕EF的长是.13.(2019江苏常州)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 =3AB=点P 是AD 的中点,点E 在BC 上,CE =2BE ,点M 、N 在线段BD 上.若△PMN 是等腰三角形且底角与∠DEC 相等,则MN =__________.14.(2019•山东省滨州市)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CE 平分∠BCD 交AB 于点E ,交BD 于点F ,且∠ABC =60°,AB =2BC ,连接OE .下列结论:①EO ⊥AC ;②S △AOD =4S △OCF ;③AC :BD =:7;④FB 2=OF •DF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5.(2019四川泸州)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C =90°,AC =15,点E 在边CB 上,CE =2EB ,点D 在边AB 上,CD ⊥AE ,垂足为F ,则AD 的长为 .三、解答题16.(2019•四川省凉山州)如图,∠ABD=∠BCD=90°,DB平分∠ADC,过点B作BM∥CD交AD于M.连接CM交DB于N.(1)求证:BD2=AD•CD;(2)若CD=6,AD=8,求MN的长.17.(2019•山东泰安)在矩形ABCD中,AE⊥BD于点E,点P是边AD上一点.(1)若BP平分∠ABD,交AE于点G,PF⊥BD于点F,如图①,证明四边形AGFP是菱形;(2)若PE⊥EC,如图②,求证:AE•AB=DE•AP;(3)在(2)的条件下,若AB=1,BC=2,求AP的长.18.(2019安徽)如图,Rt△ABC中,∠ACB=90°,AC=BC,P为△ABC内部一点,且∠APB=∠BPC=135°.(1)求证:△PAB∽△PBC;(2)求证:PA=2PC;(3)若点P到三角形的边AB,BC,CA的距离分别为h1,h2,h3,求证h12=h2•h3.19.(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OEFG的顶点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AC、BD的交点,连接CE、DG.(1)求证:△DOG≌△COE;(2)若DG⊥BD,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线段AD与线段OG相交于点M,AM=,求正方形OEFG的边长.答案【例题1】(2019•海南省)如图,在Rt△ABC中,∠C=90°,AB=5,BC=4.点P是边AC上一动点,过点P作PQ∥AB交BC于点Q,D为线段PQ的中点,当BD平分∠ABC时,AP的长度为()B.C.D.A.【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得到∠QBD=∠BDQ,得到QB=Q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C=90°,AB=5,BC=4,∴AC==3,∵PQ∥AB,∴∠ABD=∠BDQ,又∠ABD=∠QBD,∴∠QBD=∠BDQ,∴QB=QD,∴QP=2QB,∵PQ∥AB,∴△CPQ∽△CAB,∴==,即==,解得,CP=,∴AP=CA﹣CP=【例题2】(2019•四川省凉山州)在▱ABCD中,E是AD上一点,且点E将AD分为2:3的两部分,连接BE、AC相交于F,则S△AEF:S△CBF是.【答案】4:25或9:2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分AE:ED=2:3、AE:ED=3:2两种情况,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①当AE:ED=2:3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E:BC=2:5,∴△AEF∽△CBF,∴S△AEF:S△CBF=()2=4:25;②当AE:ED=3:2时,同理可得,S△AEF:S△CBF=()2=9: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形(一)一、比例性质 1.基本性质:bc ad dcb a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积) 2.反比性质:cda b d c b a =⇔= (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3.合比性质:ddc b b ad c b a ±=±⇒=(分子加(减)分母,分母不变) .4.等比性质:(分子分母分别相加,比值不变.)如果)0(≠++++====n f d b nmf e d c b a ,那么b a n f d b m ec a =++++++++ . 谈重点:(1)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k 法” ,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2)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3)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5.黄金分割:○1内容 ○2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经典例题回顾:例题1.已知a 、b 、c 是非零实数,且k cb a dd a b c d c a b d c b a =++=++=++=++,求k 的值.例题2.已知111x y x y+=+,求y x x y +的值。

板块二、新课讲解知识点一、相似形的概念概念: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叫相似图形. 谈重点:⑴相似图形强调图形形状相同,与它们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 ⑵相似图形不仅仅指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相似的情况.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 ⑷若两个图形形状与大小都相同,这时是相似图形的一种特例——全等形.知识点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①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l 1∥l 2∥l 3。

则,,,…AB BC DE EF AB AC DE DF BC AC EFDF===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③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推论: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截其它两边(或其延长线),那么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推论○的基本图形有三种情况,如图其符号语言:∵DE ∥BC ,∴△ABC ∽△ADE ;知识点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符号语言:拓展延伸:(1)有一组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顶角或底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重难点高效突破】例题1.如图,直线DE 分别与△ABC 的边AB 、AC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D 、E ,由ED ∥BC可以推出AD AEBD CE=吗请说明理由。

(用两种方法说明)例题2.(射影定理)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90°,AD ⊥BC 于D.求证:(1)2AB BD BC =⋅;(2)2AD BD CD =⋅;(3)CB CD AC ⋅=2例题3.如图,AD 是Rt ΔABC 斜边BC 上的高,DE ⊥DF ,且DE 和DF 分别交AB 、AC 于E 、F.则BDBEAD AF =吗说说你的理由.例题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过点B 作BE ⊥CD 于E,连接AE ,F 为AE 上一点,且∠BFE=∠C(1) 求证:△ABF ∽△EAD ;(2) 若AB=4,∠BAE=30°,求AE 的长; (3) 在(1)(2)条件下,若AD=3,求BF 的长。

例题精讲AEDBCABCDADBEF【即时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ABC 经平移得到△DEF ,AC 、DE 交于点G ,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 A . 3对 B . 4对 C . 5对 D . 6对2.如图,已知DE ∥BC ,EF ∥AB ,则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 ) A .AC AE AB AD = B .FBEA CF CE = C . BD AD BC DE = D . CB CF AB EF =.3.在矩形ABCD 中,E 、F 分别是CD 、BC 上的点,若∠AEF=90°,则一定有( ) A .ΔADE ∽ΔAEF B.ΔECF ∽ΔAEF C.ΔADE ∽ΔECF D.ΔAEF ∽ΔABF4、如图,直线l 1∥l 2,AF ∶FB=2∶3,BC ∶CD=2∶1,则AE ∶EC 是( ) ∶2 ∶1 ∶1 ∶2(1题图) (2题图) (3题图) (4题图)5.如图,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BC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连结AE 交CD 于F ,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 对 对 对 对(5题图) (6题图) (7题图) ( 8题图)GFEDCBA6.ΔABC 中,DE ∥BC ,且AD ∶DB=2∶1,那么DE ∶BC 等于( ) ∶1 ∶2 ∶3 ∶27.如图,P 是Rt ΔABC 的斜边BC 上异于B 、C 的一点,过点P 做直线截ΔABC ,使截得的三角形与ΔABC 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条 条 条 条8.如图,已知DE ∥BC ,EF ∥AB ,则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 ) A.AC AE AB AD = B.FB EA CF CE = C.BDAD BC DE = D.CB CF AB EF =9.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②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③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④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解答题1、如图,ΔABC 中,BD 是角平分线,过D 作DE ∥AB 交BC 于点E ,AB=5cm ,BE=3cm ,求EC 的长.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AD=90°,对角线BD ⊥DC. (1)ΔABC 与ΔDCB 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2)如果AD=4,BC=9,求BD 的长.3.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BC 上的点,且BP=3PC , Q 是CD 的中点.ΔADQ 与ΔQCP 是否相似为什么4.如图,已知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AD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交AB 与F ,试判定△BAE 与△ACE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5.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5cm ,BC=10cm ,动点P 在AB 边上由A 向B 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B 点;动点Q 在BC 边上由B 向C 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C 点,若P 、Q 两点同时出发,问经过多长时间,恰好有PQ ⊥BD6.已知:如图所示,D 是AC 上一点,BE ∥AC ,AE 分别交BD 、BC 于点F 、G ,∠1=∠2.则BF 是FG 、EF 的比例中项吗请说明理由.7.如图,CD 是Rt ΔABC 的斜边AB 上的高,∠BAC 的平分线分别交BC 、CD 于点E 、F. AC •AE=AF •AB 吗说明理由.相似形(二)BEFQ P DC B AABC DDABCDABCEA BCD E板块二、新课讲解知识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知识点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知识点3. 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A 型,X 型 交错型 旋转型 母子形例题1.点上.(1(2)判定△例题2.例题3.向DAB C D E例题4.已知:如图,在△ABC 中,∠C =90°,P 是AB 上一点,且点P 不与点A 重合,过点P 作PE ⊥AB 交AC 于E ,点E 不与点C 重合,若AB =10,AC =8,设AP =x ,四边形PECB 的周长为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例题5.在三角形ABC 中,AB=AC ,AD ⊥BC 于点D ,DE ⊥AC 于点E ,M 为DE 的中点,AM 与BE 相交于点N ,延长AM 交BC 于点G ,AD 与BE 相交于点F , 求证:(1)DE AD=CECD;(2)△BCE ∽△ADM ; (3)AM ⊥BE.【随堂演练】 A 组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二边对应成比例且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④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如图,D 、E 分别是AB 、AC 上两点,CD 与BE 相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中不能使ΔABE 和ΔACD 相似的是( )A. ∠B=∠CB. ∠ADC=∠AEBC. BE=CD ,AB=ACD. AD ∶AC=AE ∶AB3.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6个斜三角形:①ΔABC ,②ΔBCD ,③ΔBDE ,④ΔBFG ,⑤ΔFGH ,⑥ΔEFK.其中②~⑥中,与三角形①相似的是(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M N F ABCDEG4.如图,DE 与BC 不平行,当ACAB= 时,ΔABC 与ΔADE 相似。

5.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B=10,AD=6,E 是AD 的中点,在AB 上取一点F ,使△CBF•∽△CDE ,则BF 的长是( ).A .5B .C .D .(3题图) (4题图) (5题图)5.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E ⊥BC 于E ,AF ⊥CD 于F.(1)ΔABE 与ΔADF 相似吗说明理由. (2)ΔAEF 与ΔABC 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6.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BC 上的点,且BP=3PC ,Q 是CD 的中点.ΔADQ 与ΔQCP 是否相似为什么7.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D 的中点,EF ⊥EC 交AB 于F ,连接FC (),AE AB >△AEF ∽△EFC 吗若相似,请证明;若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若ABCD 为矩形呢板块三、课后作业1.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AB,BC的中点,AF与DE相交于点O,则AODO等于().A.13B.25C.23D.122.如图,直线EF交AB、AC于点F、E,交BC的延长线于点D,AC⊥BC,已知AB CD=DE AC⋅⋅,求证:AE CE=DE EF⋅⋅6.已知D是BC边延长线上的一点,BC=3CD,DF交AC边于E点,且AE=2EC.试求AF与FB的比.7.已知:如图,在△ABC中,∠BAC=90°,AH⊥BC于H,以AB和AC为边在Rt△ABC外作等边△ABD和△ACE,试判断△BDH与△AEH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板块二、新课讲解知识要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FAB DE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④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重难点高效突破】 例题1.(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21:s s ,与它们对应高之比21:h h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 (2)如图,已知DE ∥BC ,CD 和BE 相交于O ,若16:9:=∆∆COB ABC S S ,则AD:DB=_________(3)如图,已知AB ∥CD,BO:OC=1:4,点E 、F 分别是OC ,OD 的中点,则EF:AB 的值为 (4)如图,已知DE ∥FG ∥BC,且AD:FD:FB=1:2:3,则) (S ::FBCG DFGE =∆四边形四边形S S ABC:9:36 :4:9 :8:27 :8:36(5)梯形ABCD 中,AD ∥BC ,(AD<BC ),AC 、BD 交于点O,若ABCD OAB S S ∆∆=256,则△AOD 与△BOC 的周长之比为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