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帷幕灌浆试验施工报告

帷幕灌浆试验施工报告目录1. 概述:.............................................................................................................................................. - 1 -2. 试验目的及内容 ............................................................................................................................ - 1 -3. 施工依据 ......................................................................................................................................... - 2 -4. 施工布置及资源配置 ................................................................................................................... - 2 -5. 施工工艺流程................................................................................................................................. - 4 -6. 灌浆原材料检测及成果资料分析 ............................................................................................. - 9 -7. 灌浆试验综合评述及建议 ....................................................................................................... - 12 -8. 遗留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三副坝帷幕灌浆试验报告1.前言大伙房除险加固工程中三副坝的帷幕灌浆工程,因为地质条件较复杂,与前期的灌浆工程地质条件不相符,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在第七块混凝土盖板(⑦单元)进行帷幕灌浆试验工作,确定灌浆参数,共布置了14个灌浆孔(包括1个导孔,1个检查孔)。
帷幕灌浆试验完成的外业试验工作量详见下表。
帷幕灌浆试验工作量统计表2.地质简况该试验段地层岩性为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
从导孔、检查孔钻取的岩芯鉴定可知,主要岩性为全风化、强风化的花岗片麻岩。
局部夹辉绿岩脉或石英岩脉。
花岗片麻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及暗色矿物。
节理较发育,呈张开~微张状态,节理面有黄色水锈、白色的钙质薄膜,呈平直粗糙~起伏粗糙状态,节理连通性较好。
岩芯一般呈柱状、短柱状、碎块状。
3.帷幕灌浆孔的布置、孔向与孔深的确定帷幕灌浆试验在EL130.5平台上,钻孔设在第七单元,孔间距为1.50m,检查孔位于FW7-8与FW7-9之间。
帷幕灌浆试验孔孔向全部采用铅直孔。
孔深控制在基岩下8m,并达到设计帷幕线底线。
由于混凝土盖板厚度不同,孔深也不同。
孔深一般在9.10m~9.50m。
4.帷幕灌浆试验施工工艺(1)帷幕孔的灌浆次序灌浆施工次序的原则是逐渐缩小孔距,即钻孔逐渐加密。
逐渐加密的优点是:浆液逐渐挤密压实,可以促进灌浆帷幕的连续性;能够逐序升高灌浆压力,有利于浆液的扩散和提高浆液结石的密实性;根据各次序孔的单位注入量和透水率的分析,可起到反映灌浆情况和灌浆质量的作用,为增、减灌浆孔提供论据;减少邻近孔串浆现象,有利于施工。
本次灌浆试验根据设计意图采用单排孔帷幕,其施工次序是:首先钻灌第I次序孔,然后钻灌第II次序孔,最后钻灌第三次序孔。
(2)灌浆施工方法本工程设计要求帷幕灌浆孔孔深为基岩下8m。
为此,将全孔分为两段钻灌,段长:上段为2m,下段为6m。
采用自上而下孔口封闭式分段灌浆。
具体方法将孔口设置孔口封闭器,自上而下分段钻进,逐段灌浆不待凝。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目录1帷幕灌浆试验概况 (3)2帷幕灌浆试验区域 (3)3帷幕灌浆试验依据 (3)4帷幕灌浆试验孔完成情况 (3)5帷幕灌浆试验机械配置及人员组合 (4)5.1机械配置 (4)5.2人员组合 (4)6施工总体布置 (5)6.1施工用水 (5)6.2施工用电 (5)6.3施工平台 (5)7帷幕灌浆试验 (5)7.1帷幕灌浆试验施工工艺流程 (6)7.2帷幕灌浆试验施工步骤 (6)7.2.1钻孔定位 (6)7.2.2钻孔 (6)7.2.3测斜 (7)7.2.4钻孔冲洗 (7)7.2.5裂隙冲洗 (7)7.2.6压水试验 (7)7.2.7制浆 (8)7.2.8灌浆 (8)7.2.9封孔 (10)7.2.10检查 (10)7.3特殊情况处理 (11)8结论 (11)9附件 (13)9.1附表 (13)9.2附图 (13)帷幕灌浆试验报告1帷幕灌浆试验概况根据合同文件及图纸设计要求,以及监理人的指示,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在固结灌浆完成后进行帷幕灌浆的施工,为了使帷幕灌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更符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所以在主体工程帷幕灌浆施工前,先进行帷幕灌浆试验, 试验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通过帷幕灌浆试验论证采用的施工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效果上的可靠性,推荐合理的施工程序,优良的施工工艺,提供布孔方式、孔距以及灌浆压力等技术参数,同时检查各种灌浆机械设备的性能等。
2帷幕灌浆试验区域根据趾板基础和趾板的布置,帷幕灌浆试验区域定在固结灌浆已完成的趾板1段,具体试验区域详见帷幕灌浆试验布孔图(附图1)。
3帷幕灌浆试验依据3.1设计施工技术图纸;3.2合同文件;3.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5148-2012;3.4批复及下达的《帷幕灌浆试验方案》;3.5帷幕灌浆试验孔成果资料4帷幕灌浆试验孔完成情况本次帷幕灌浆试验由两排组成共计10个孔,4个I序孔(包括1个先导孔),2个II序孔,4个Ⅲ序孔。
2014年12月02日施工到2014年12月06日,之后由于天气原因暂停施工, 2015年3月9日复工到2015年4月7日试验孔灌浆结束, 2015年4月21日检查孔开孔到2015年4月24日压水及灌浆结束,总计历时52天,试验孔完成情况详见附图表。
帷幕灌浆生产性实验成果报告

XX水库二期工程xx水库工程(合同编号:SZEQ-SG-ZZH-ZT)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成果报告编制:审核:批准:中国xx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XX水库二期工程xx水库工程项目部2016年4月目录1 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2 地质条件 (1)1.3 生产性试验内容 (2)1.4 生产性试验目的 (2)1.5 生产性试验任务 (2)1.6 生产性试验孔位布置 (3)2 生产性试验施工依据 (3)3 试验资源配置 (3)3.1 人员配置 (3)3.2 主要设备投入 (3)4 施工进度 (4)5 施工质量控制 (4)5.1 技术交底 (4)5.2 设备、仪器的控制 (4)5.3 工序质量的控制 (4)5.4 资料质量控制 (5)6 施工工艺 (5)6.1 抬动变形观测 (5)6.2 帷幕灌浆工艺流程 (7)6.3 测放孔位及钻孔编号 (7)6.4 灌浆孔分序 (8)6.5 灌浆孔钻灌段长划分 (8)6.6 钻孔 (8)6.7 钻孔冲洗及裂隙冲洗 (9)6.8 灌前压水试验及方法选择 (10)6.9 制浆 (11)6.10 灌浆 (11)6.11 灌浆结束标准 (14)6.12 封孔 (14)7 灌浆成果分析 (14)7.1 灌前透水率分析 (14)7.2 单位注灰量分析 (14)7.3 抬动成果分析 (16)7.4 灌浆工程中特殊情况处理 (17)8 灌浆质量检测成果 (18)8.1灌后检查孔布置 (18)8.2检查方式 (18)8.3钻孔岩芯情况分析 (18)8.4灌后质量检测综合分析 (19)9 试验灌浆工艺分析 (19)10 结论及建议 (20)10.1 结论 (20)10.2建议 (20)附件: (21)1 概况1.1 工程概况根据《xx水库大坝基础处理图1/2、2/2》,在大坝右岸坝肩槽0+271.00~0+301.00沿坝轴线布置生产性试验区;试验区为单排帷幕灌浆孔,孔距2m,孔深深入基岩相对不透水层(q≤5Lu),共计15孔,施工轴线总长30m。
帷幕灌浆试验段试验报告

目录第一章灌浆试验目的和任务 ................................................................... - 3 -1.1灌浆试验目的和任务 ........................................... - 3 -1.2试验依据....................................................... - 3 -1.3机械设备配置 .................................................. - 3 -1.4施工人员配置..................................................... - 4 -第二章灌浆试验施工................................................................................ - 5 -2.1灌浆试验孔的布置.............................................. - 5 -2.2施工程序....................................................... - 7 -2.3钻孔 .......................................................... - 10 -2.4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 .......................................... - 10 -2.5灌浆材料...................................................... - 11 -2.6制浆 .......................................................... - 12 -2.7浆液浓度及变换............................................... - 12 -2.8灌浆压力...................................................... - 13 -2.9灌浆结束标准及封孔 .......................................... - 13 -2.10特殊情况处理................................................ - 13 -第三章灌浆效果分析.............................................................................. - 15 -3.1工序质量检查 ................................................. - 15 -3.2透水率、单位注入量递减情况 ................................. - 15 -3.3帷幕底界透水率情况 .......................................... - 18 -3.4检查孔........................................................ - 19 -第四章试验成果的分析与评述 ............................................................. - 24 -4.1透水率........................................................ - 24 -4.2单位注入量.................................................... - 24 -4.3检查孔........................................................ - 24 -4.5灌浆施工工艺 ................................................. - 25 -4.6灌浆材料和浆液比级 .......................................... - 25 -4.7灌浆压力...................................................... - 25 -4.8浆液待凝时间 ................................................. - 26 -4.9帷幕底界的确定............................................... - 26 -第五章总结及建议.................................................................................. - 27 -5.1总结 .......................................................... - 27 -5.2建议 .......................................................... - 28 -第六章结语.............................................................................................. - 29 -附件:1、帷幕灌浆成果一览表.................................... - 30 -附件:2、帷幕灌浆分序统计表.................................... - 30 -附件:3、帷幕灌浆综合统计表.................................... - 30 -附件:4、检查孔成果一览表...................................... - 30 -附件:5、帷幕灌浆各试验区各次序单位注入量、灌前透水率频率曲线- 30 -附件:6、帷幕灌浆试验段剖面图 ................................. - 30 -附件:7、帷幕灌浆孔柱状图...................................... - 30 -附件:8、帷幕灌浆检查孔岩心及施工过程照片.................... - 30 -第一章灌浆试验目的和任务1.1灌浆试验目的和任务通过灌浆试验了解灌浆前及灌后检查孔单位透水率、单位注入量、灌浆材料、浆液浓度和灌浆压力的变化情况,以指导帷幕钻孔和灌浆的施工。
帷幕灌浆试验成果报告

帷幕灌浆试验成果报告哎呀,说起这个帷幕灌浆试验,真是一言难尽啊!大家都知道,工程建设可不是随便玩玩的,尤其是涉及到地基和水土保持的时候,得小心翼翼,像是捧着个鸡蛋似的。
于是,我们这次就搞了个帷幕灌浆试验,目的嘛,简单粗暴,就是为了搞定那些 pesky 的地下水,确保我们的工程能稳稳当当地立得住。
试验开始的时候,整个队伍就像是开了锅的热水,忙得不可开交。
我们先是选定了地点,大家伙儿都在地面上翻翻看看,摸摸土,感觉感觉。
真是好玩,感觉就像在野外探险似的,兴奋得不行。
土壤的颜色、湿度、颗粒大小,都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小细节”。
这可是攸关全局的大事啊,搞不好就得重新来过,那可真是心累。
然后,我们开始灌浆。
这个过程可真是个技术活儿。
我们用的是水泥浆,调配得刚刚好,像是做蛋糕似的,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
操控浆料的流动性,就像在玩儿平衡木,得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翻车。
每一次灌浆都像是在给地基喂食,得看它吃得怎么样,消化得如何。
我们像是观察小动物一样,静静地看着浆料在土壤里慢慢渗透,心里那个紧张,真是没得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哇,真是让人振奋!地下水位逐渐降低,土壤的稳定性显著提高。
这个结果简直像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像是捡到了宝贝一样,心里那种成就感,别提多爽了。
平时搞工程难免有点压抑,但这次真的是一吐为快,仿佛所有的辛苦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但事情总是不会那么简单的。
紧我们开始对灌浆后的效果进行评估。
这就像是在给自己的成果打分,心里总是有点忐忑。
试验结果出来后,数据让我有些意外,虽然地基稳定性提升,但还有些小问题。
哎,真是“好事多磨”。
不过这也没关系,毕竟经验就是最好的老师嘛。
我们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准备下一步改进措施。
说到这里,真是感慨万千。
搞这个试验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结果,更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缩影。
大家齐心协力,各自分工,真是默契得不得了。
有时候在现场开玩笑、打闹,气氛轻松得像是在聚会一样,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观文水库帷幕灌浆工程灌浆试验报告(3.26)

观文水库帷幕灌浆工程灌浆试验(右岸)报告一、工程概况观文水库位于赤水河左岸一级支流菜板河的右岸的白泥河上游,坝址地处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五桂村和复兴村交界处,距古蔺县城50公里。
坝址以上控制汇水面积26.1km2,总库容1338万m3,设计灌溉面积5.43万亩,可以解决5.43万亩农田灌溉和4.37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乡村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观文水库工程总投资4.87亿元,由水库枢纽工程和灌区系工程两部分组成。
工程等级为三等,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渠道为5级。
水库枢纽主要包括大坝、溢洪道、取水(兼放空)隧洞。
大坝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水库死水位1071.50m,相应库容1231万m3;校核洪水位1092.85m,相应库容1338万m3。
最大坝高46.00m。
试验场地区地层岩性为奥陶系下统湄潭组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与薄层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局部夹泥灰岩薄层。
灌浆灌浆试验(右岸)位于灌浆平硐内桩号0+0.15~0-9.85区域。
地面高程1094m。
二、试验要求及目的1、验证灌浆压力、浆液水灰比及灌浆孔深等技术参数的可行性和合理性;2、了解地层岩石的可灌性,提供灌浆段单位注入水泥量(㎏/m)参考值;3、通过灌浆实验施工的具体情况,优化选定钻孔,灌浆工艺及施工参数,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4、验证孔位布置,如灌浆孔孔距、孔深等。
三、试验依据1、《水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20142、《观文水库枢纽工程帷幕灌浆技术要求》3、设计图纸等其它相关文件。
四、试验过程1、试验孔位布置2、试验人员配置3、试验设备配置4、试验工艺及方法4.1施工工艺流程采用自上而下纯压式灌浆。
灌浆塞宜安设置该灌段顶以上50cm处(灌浆平洞第一段30cm)。
施工流程如下:→↓←←4.2钻孔4.2.1测孔放位钻孔放位于设计误差不大于10cm,因故必须挪移孔位时需报告现场监理批准,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目录1帷幕灌浆试验概况 (3)2帷幕灌浆试验区域 (3)3帷幕灌浆试验依据 (3)4帷幕灌浆试验孔完成情况 (3)5帷幕灌浆试验机械配置及人员组合 (4)5.1 机械配置 (4)5.2 人员组合 (4)6施工总体布置 (5)6.1 施工用水 (5)6.2 施工用电 (5)6.3 施工平台 (5)7帷幕灌浆试验 (5)7.1 帷幕灌浆试验施工工艺流程 (6)7.2 帷幕灌浆试验施工步骤 (6)7.2.1 钻孔定位 (6)7.2.2 钻孔 (6)7.2.3 测斜 (7)7.2.4 钻孔冲洗 (7)7.2.5 裂隙冲洗 (7)7.2.6 压水试验 (7)7.2.7 制浆 (8)7.2.8 灌浆 (8)7.2.9 封孔 (10)7.2.10 检查 (10)7.3 特殊情况处理 (11)8结论 (11)9附件 (13)9.1 附表 (13)9.2 附图 (13)帷幕灌浆试验报告1 帷幕灌浆试验概况根据合同文件及图纸设计要求,以及监理人的指示,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在固结灌浆完成后进行帷幕灌浆的施工,为了使帷幕灌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更符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所以在主体工程帷幕灌浆施工前, 先进行帷幕灌浆试验, 试验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通过帷幕灌浆试验论证采用的施工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效果上的可靠性,推荐合理的施工程序,优良的施工工艺,提供布孔方式、孔距以及灌浆压力等技术参数,同时检查各种灌浆机械设备的性能等。
2 帷幕灌浆试验区域根据趾板基础和趾板的布置,帷幕灌浆试验区域定在固结灌浆已完成的趾板 1 段, 具体试验区域详见帷幕灌浆试验布孔图(附图1)。
3 帷幕灌浆试验依据3.1 设计施工技术图纸;3.2 合同文件;3.3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5148-2012;3.4 批复及下达的《帷幕灌浆试验方案》;3.5 帷幕灌浆试验孔成果资料4 帷幕灌浆试验孔完成情况本次帷幕灌浆试验由两排组成共计10个孔,4个I 序孔(包括1个先导孔),2个II 序孔,4个Ⅲ序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副坝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1.前言
大伙房除险加固工程中三副坝的帷幕灌浆工程,因为地质条件较复杂,与前期的灌浆工程地质条件不相符,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在第七块混凝土盖板(⑦单元)进行帷幕灌浆试验工作,确定灌浆参数,共布置了14个灌浆孔(包括1个导孔,1个检查孔)。
帷幕灌浆试验完成的外业试验工作量详见下表。
帷幕灌浆试验工作量统计表
2.地质简况
该试验段地层岩性为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
从导孔、检查孔钻取的岩芯鉴定可知,主要岩性为全风化、强风化的花岗片麻岩。
局部夹辉绿岩脉或石英岩脉。
花岗片麻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及暗色矿物。
节理较发育,呈张开~微张状态,节理面有黄色水锈、白色的钙质薄膜,呈平直粗糙~起伏粗糙状态,节理连通性较好。
岩芯一般呈柱状、短柱状、碎块状。
3.帷幕灌浆孔的布置、孔向与孔深的确定
帷幕灌浆试验在EL130.5平台上,钻孔设在第七单元,孔间距为1.50m,检查孔位于FW7-8与FW7-9之间。
帷幕灌浆试验孔孔向全部采用铅直孔。
孔深控制在基岩下8m,并达到设计帷幕线底线。
由于混凝土盖板厚度不同,孔深也不同。
孔深一般在9.10m~9.50m。
4.帷幕灌浆试验施工工艺
(1)帷幕孔的灌浆次序
灌浆施工次序的原则是逐渐缩小孔距,即钻孔逐渐加密。
逐渐加密的优点是:浆液逐渐挤密压实,可以促进灌浆帷幕的连续性;能够逐序升高灌浆压力,有利于浆液的扩散和提高浆液结石的密实性;根据各次序孔的单位注入量和透水率的分析,可起到反映灌浆情况和灌浆质量的作用,为增、减灌浆孔提供论据;减少邻近孔串浆现象,有利于施工。
本次灌浆试验根据设计意图采用单排孔帷幕,其施工次序是:首先钻灌第I次序孔,然后钻灌第II次序孔,最后钻灌第三次序孔。
(2)灌浆施工方法
本工程设计要求帷幕灌浆孔孔深为基岩下8m。
为此,将全孔分为两段钻灌,段长:上段为2m,下段为6m。
采用自上而下孔口封闭式分段灌浆。
具体方法将孔口设置孔口封闭器,自上而下分段钻进,逐段灌浆不待凝。
灌下段时上段自行复灌。
射浆管距离孔底一般不大于0.5m。
施工顺序为:
第一段钻进洗孔压水灌浆第二段钻进洗孔压水灌浆封孔
钻孔:设孔口管的帷幕孔,钻孔前均先埋设孔口管,并待凝24h
后进行钻孔。
I序孔(为导孔)孔径75mm,开孔孔位与设计孔位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
孔底偏差不得大于12cm。
孔内残留岩芯或沉淀物厚度不得大于20cm,岩芯取获率弱风化岩要求大于80%,局部岩石破碎或断层部位钻孔岩芯取获率可适当降低。
普通的帷幕灌浆孔不留岩芯,孔径为56 mm,孔位偏差与I序孔同,不大于10cm。
洗孔:洗孔冲洗所用的压力可较灌浆压力稍大,但必须保证岩层或混凝土盖板不发生抬动。
钻孔冲洗后立即连续进行压水、灌浆试验,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则在灌浆前重新进行钻孔的冲洗。
要求用清水冲洗,使返水水清,冲洗时间至少20min。
正式压水:导孔、检查孔采用单点法压水,具体做法为:压水压力采用0.3Mpa、0.5Mpa。
在注入率保证稳定后,进行4次注入率的测量。
每10min测读一次流量,当试验结果符合下列标准之一时,压水试验工作结束,并取最终流量值做为计算值。
①当流量大于5L/min时,连续四次读数,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
②当流量小于5L/min时,连续四次读数,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5%。
③连续四次读数,当流量均小于0.5L/min。
简易压水:帷幕灌浆施工时的I、II、III序普通灌浆孔均做简易
压水。
简易压水可在裂隙冲洗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
压力为0.3、0.5Mpa。
压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取最后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仍以透水率表示。
灌浆:
①本次灌浆帷幕为基岩下8.0m,将基岩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灌浆段段长为2.0m,压力采用0.5Mpa;下段段长为6.0m,压力采用0.7Mpa。
上段钻灌结束后,不待凝继续钻灌下一段,上一灌浆段自行复灌。
②帷幕灌浆浆液浓度按由稀浆到浓浆顺序逐级变换。
开灌水灰比采用5:1,后根据灌注量情况改为3:1、2:1、1:1、0.8:1、0.6:
1、0.5:1。
③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水灰比不变。
④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变浓一级。
⑤注入率大于30L/min时,根据情况越级变浓。
⑥本次帷幕灌浆结束标准确定在第一段0.5Mpa、第二段0.7MPa 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灌浆即可结束。
⑦灌浆试验区中所进行的试验性灌浆,即作为将来正式帷幕灌浆的一个组成部分,检查孔检查试验区已达到设计帷幕灌浆标准,试验区范围内不再进行第二次灌浆。
封孔:封孔采用机械压力封孔法,全孔灌浆完毕后,下入铁管到
钻孔孔底部,用灌浆泵经铁管向孔内泵入水灰比为0.5:1的浓水泥浆,水泥浆由孔底逐渐上升,将孔内余浆或积水顶出,直到孔口换出浓浆为止。
混凝土盖板薄处浅孔可采用人工捣实法封孔。
5.帷幕灌浆试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帷幕灌浆试验资料依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和《大伙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泥灌浆监理实施细则》等要求整理。
整理成果见表 5.1、表5.2、表5.3、表5.4。
三副坝灌浆孔成果一览表
续表5.1 三副坝开竣工日期:2005年3~4月
校核:曹福制表:洪晓良
6
三副坝灌浆孔成果一览表
续表5.1 三副坝开竣工日期:2005年3~4月
校核:曹福制表:洪晓良
7
三副坝灌浆孔成果一览表
续表5.1 三副坝开竣工日期:2005年3~4月
校核:曹福制表:洪晓良
8
9
校核:曹福制表:洪晓良
校核:曹福制表:洪晓良10
根据以上资料整理,结合工地实际情况,主要试验成果分析如下:(1)由于地质条件比较特殊,盖板与覆盖层、全风化砂胶结,所以单孔的注入量都较大,而I、II、Ⅲ序孔的透水率、注入量也不能严格按照灌浆次序的增加,明显按序降低。
(2)灌浆试验区I序孔中的导孔,进行正式压水试验。
I、II、Ⅲ序普通孔采用简易压水试验。
从I、II、Ⅲ序孔压水试验成果比较,I序孔最大透水率为140.0Lu,最小透水率为4.17Lu,平均透水率为29.44Lu;II 序孔最大透水率为62.5Lu,最小透水率为0.83Lu,平均透水率为15.07Lu;Ⅲ序孔最大透水率为80.0Lu,最小透水率为 1.17Lu,平均透水率为18.18Lu。
从以上数据看出,随着灌浆次序的增加,透水率逐渐降低。
但在II、Ⅲ序孔之间体现的不明显,这是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造成的(3)灌浆试验区由于灌浆次序不同,注入量也不同。
I序孔最大注入量184.47Kg,最小注入量56.48Kg,平均注入量100.04kg。
II序孔最大注入量88.17Kg,最小注入量23.92Kg,平均注入量48.26kg。
Ⅲ序孔最大注入量91.23Kg,最小注入量18.07Kg。
,平均注入量59.735kg。
随着灌浆次序的增加,注入量也逐渐降低。
但在II、Ⅲ序孔之间体现的也不明显,这也是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造成的。
从以上数据还可以看出,透水率与注入量密切相关。
透水率随着灌浆次序孔的加密,透水率由灌浆前I序孔的29.44Lu,II序孔的15.07Lu,III序孔的18.18Lu(为平均值),降低到灌浆后检查孔的2.31Lu。
6.帷幕灌浆试验效果检查
帷幕灌浆孔全部结束后,待凝7d布打检查孔,检查孔布置原则,一
般布置在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或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布置在透水率大的灌浆孔附近。
按照每单元至少布1个检查孔,由监理工程师指定布置在两个帷幕灌浆孔之间。
帷幕灌浆质量主要由检查孔压水试验透水率来评定。
本次帷幕灌浆质量合格标准为透水率小于3Lu。
帷幕灌浆试验检查孔布置在FW7-6、FW7-7之间,透水率最大为2.50Lu,最小为1.85Lu,平均透水率为2.31Lu,为合格。
7.结论与建议
(1)本次帷幕灌浆试验所采用的技术参数
压水试验:第一段压力为0.3Mpa,第二段压力为0.5Mpa;
基岩:第一段灌浆压力为0.5Mpa,第二段灌浆压力为0.7Mpa。
可适用于下一阶段的帷幕灌浆施工。
(2)因为盖板下为全风化砂,所以帷幕灌浆施工Ⅰ、Ⅱ序孔开灌水灰比可采用3:1,Ⅲ序孔开灌水灰比可采用5:1,以后可根据灌浆实际情况,按技术要求变浓或越级变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