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浆试验成果报告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三副坝帷幕灌浆试验报告1.前言大伙房除险加固工程中三副坝的帷幕灌浆工程,因为地质条件较复杂,与前期的灌浆工程地质条件不相符,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在第七块混凝土盖板(⑦单元)进行帷幕灌浆试验工作,确定灌浆参数,共布置了14个灌浆孔(包括1个导孔,1个检查孔)。
帷幕灌浆试验完成的外业试验工作量详见下表。
帷幕灌浆试验工作量统计表2.地质简况该试验段地层岩性为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
从导孔、检查孔钻取的岩芯鉴定可知,主要岩性为全风化、强风化的花岗片麻岩。
局部夹辉绿岩脉或石英岩脉。
花岗片麻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及暗色矿物。
节理较发育,呈张开~微张状态,节理面有黄色水锈、白色的钙质薄膜,呈平直粗糙~起伏粗糙状态,节理连通性较好。
岩芯一般呈柱状、短柱状、碎块状。
3.帷幕灌浆孔的布置、孔向与孔深的确定帷幕灌浆试验在EL130.5平台上,钻孔设在第七单元,孔间距为1.50m,检查孔位于FW7-8与FW7-9之间。
帷幕灌浆试验孔孔向全部采用铅直孔。
孔深控制在基岩下8m,并达到设计帷幕线底线。
由于混凝土盖板厚度不同,孔深也不同。
孔深一般在9.10m~9.50m。
4.帷幕灌浆试验施工工艺(1)帷幕孔的灌浆次序灌浆施工次序的原则是逐渐缩小孔距,即钻孔逐渐加密。
逐渐加密的优点是:浆液逐渐挤密压实,可以促进灌浆帷幕的连续性;能够逐序升高灌浆压力,有利于浆液的扩散和提高浆液结石的密实性;根据各次序孔的单位注入量和透水率的分析,可起到反映灌浆情况和灌浆质量的作用,为增、减灌浆孔提供论据;减少邻近孔串浆现象,有利于施工。
本次灌浆试验根据设计意图采用单排孔帷幕,其施工次序是:首先钻灌第I次序孔,然后钻灌第II次序孔,最后钻灌第三次序孔。
(2)灌浆施工方法本工程设计要求帷幕灌浆孔孔深为基岩下8m。
为此,将全孔分为两段钻灌,段长:上段为2m,下段为6m。
采用自上而下孔口封闭式分段灌浆。
具体方法将孔口设置孔口封闭器,自上而下分段钻进,逐段灌浆不待凝。
帷幕灌浆生产性实验成果报告

XX水库二期工程xx水库工程(合同编号:SZEQ-SG-ZZH-ZT)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成果报告编制:审核:批准:中国xx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XX水库二期工程xx水库工程项目部2016年4月目录1 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2 地质条件 (1)1.3 生产性试验内容 (2)1.4 生产性试验目的 (2)1.5 生产性试验任务 (2)1.6 生产性试验孔位布置 (3)2 生产性试验施工依据 (3)3 试验资源配置 (3)3.1 人员配置 (3)3.2 主要设备投入 (3)4 施工进度 (4)5 施工质量控制 (4)5.1 技术交底 (4)5.2 设备、仪器的控制 (4)5.3 工序质量的控制 (4)5.4 资料质量控制 (5)6 施工工艺 (5)6.1 抬动变形观测 (5)6.2 帷幕灌浆工艺流程 (7)6.3 测放孔位及钻孔编号 (7)6.4 灌浆孔分序 (8)6.5 灌浆孔钻灌段长划分 (8)6.6 钻孔 (8)6.7 钻孔冲洗及裂隙冲洗 (9)6.8 灌前压水试验及方法选择 (10)6.9 制浆 (11)6.10 灌浆 (11)6.11 灌浆结束标准 (14)6.12 封孔 (14)7 灌浆成果分析 (14)7.1 灌前透水率分析 (14)7.2 单位注灰量分析 (14)7.3 抬动成果分析 (16)7.4 灌浆工程中特殊情况处理 (17)8 灌浆质量检测成果 (18)8.1灌后检查孔布置 (18)8.2检查方式 (18)8.3钻孔岩芯情况分析 (18)8.4灌后质量检测综合分析 (19)9 试验灌浆工艺分析 (19)10 结论及建议 (20)10.1 结论 (20)10.2建议 (20)附件: (21)1 概况1.1 工程概况根据《xx水库大坝基础处理图1/2、2/2》,在大坝右岸坝肩槽0+271.00~0+301.00沿坝轴线布置生产性试验区;试验区为单排帷幕灌浆孔,孔距2m,孔深深入基岩相对不透水层(q≤5Lu),共计15孔,施工轴线总长30m。
帷幕灌浆试验成果报告

帷幕灌浆试验成果报告哎呀,说起这个帷幕灌浆试验,真是一言难尽啊!大家都知道,工程建设可不是随便玩玩的,尤其是涉及到地基和水土保持的时候,得小心翼翼,像是捧着个鸡蛋似的。
于是,我们这次就搞了个帷幕灌浆试验,目的嘛,简单粗暴,就是为了搞定那些 pesky 的地下水,确保我们的工程能稳稳当当地立得住。
试验开始的时候,整个队伍就像是开了锅的热水,忙得不可开交。
我们先是选定了地点,大家伙儿都在地面上翻翻看看,摸摸土,感觉感觉。
真是好玩,感觉就像在野外探险似的,兴奋得不行。
土壤的颜色、湿度、颗粒大小,都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小细节”。
这可是攸关全局的大事啊,搞不好就得重新来过,那可真是心累。
然后,我们开始灌浆。
这个过程可真是个技术活儿。
我们用的是水泥浆,调配得刚刚好,像是做蛋糕似的,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
操控浆料的流动性,就像在玩儿平衡木,得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翻车。
每一次灌浆都像是在给地基喂食,得看它吃得怎么样,消化得如何。
我们像是观察小动物一样,静静地看着浆料在土壤里慢慢渗透,心里那个紧张,真是没得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哇,真是让人振奋!地下水位逐渐降低,土壤的稳定性显著提高。
这个结果简直像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大家都笑得合不拢嘴,像是捡到了宝贝一样,心里那种成就感,别提多爽了。
平时搞工程难免有点压抑,但这次真的是一吐为快,仿佛所有的辛苦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但事情总是不会那么简单的。
紧我们开始对灌浆后的效果进行评估。
这就像是在给自己的成果打分,心里总是有点忐忑。
试验结果出来后,数据让我有些意外,虽然地基稳定性提升,但还有些小问题。
哎,真是“好事多磨”。
不过这也没关系,毕竟经验就是最好的老师嘛。
我们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准备下一步改进措施。
说到这里,真是感慨万千。
搞这个试验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结果,更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缩影。
大家齐心协力,各自分工,真是默契得不得了。
有时候在现场开玩笑、打闹,气氛轻松得像是在聚会一样,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观文水库帷幕灌浆工程灌浆试验报告(3.26)

观文水库帷幕灌浆工程灌浆试验(右岸)报告一、工程概况观文水库位于赤水河左岸一级支流菜板河的右岸的白泥河上游,坝址地处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五桂村和复兴村交界处,距古蔺县城50公里。
坝址以上控制汇水面积26.1km2,总库容1338万m3,设计灌溉面积5.43万亩,可以解决5.43万亩农田灌溉和4.37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乡村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观文水库工程总投资4.87亿元,由水库枢纽工程和灌区系工程两部分组成。
工程等级为三等,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渠道为5级。
水库枢纽主要包括大坝、溢洪道、取水(兼放空)隧洞。
大坝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水库死水位1071.50m,相应库容1231万m3;校核洪水位1092.85m,相应库容1338万m3。
最大坝高46.00m。
试验场地区地层岩性为奥陶系下统湄潭组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与薄层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局部夹泥灰岩薄层。
灌浆灌浆试验(右岸)位于灌浆平硐内桩号0+0.15~0-9.85区域。
地面高程1094m。
二、试验要求及目的1、验证灌浆压力、浆液水灰比及灌浆孔深等技术参数的可行性和合理性;2、了解地层岩石的可灌性,提供灌浆段单位注入水泥量(㎏/m)参考值;3、通过灌浆实验施工的具体情况,优化选定钻孔,灌浆工艺及施工参数,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4、验证孔位布置,如灌浆孔孔距、孔深等。
三、试验依据1、《水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20142、《观文水库枢纽工程帷幕灌浆技术要求》3、设计图纸等其它相关文件。
四、试验过程1、试验孔位布置2、试验人员配置3、试验设备配置4、试验工艺及方法4.1施工工艺流程采用自上而下纯压式灌浆。
灌浆塞宜安设置该灌段顶以上50cm处(灌浆平洞第一段30cm)。
施工流程如下:→↓←←4.2钻孔4.2.1测孔放位钻孔放位于设计误差不大于10cm,因故必须挪移孔位时需报告现场监理批准,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SXHJ投资开发有限公司XH水力发电厂大坝扬压力超标处理工程帷幕灌浆试验报告SXGM建设有限公司2015年3月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一、概述 (3)1.1试验目的 (3)1.2工程概况 (3)1.3试验区的选择与布置 (3)二、完成工程量 (4)三、施工依据 (4)四、施工工艺 (4)4.1工艺流程 (4)4.2造孔 (5)4.3钻孔冲洗及压水试验 (5)4.4灌浆 (6)4.5抬动变形观测 (8)4.6施工记录 (8)4.7帷幕先导孔施工 (8)五、帷幕灌浆试验成果分析 (8)5.1钻孔孔斜 (8)5.2施工抬动观测成果分析 (10)5.3特殊情况处理 (10)5.4帷幕试验灌前压水试验透水率分析 (10)5.5帷幕试验灌浆单位注灰量分析 (11)5.6灌浆浆液比级分析 (16)5.7灌浆压力分析 (16)5.8工程质量检查 (17)5.9帷幕试验成果与工程质量检查成果对比分析 (18)六、结论及建议 (19)6.1试验结论196.2施工建议 (20)七、施工器材检验 (20)7.1灌浆监测器具 (20)7.2水泥检测 (20)八、附件 (21)一、概述1.1试验目的论证本次帷幕补强工程采用的灌浆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施工效果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推荐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施工参数,如灌浆孔排数、排距、孔距、孔深、灌浆压力、灌浆材料与浆液、单位注入量范围等;研究适宜的灌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依据;确定合理的工效和资源配置,为后期工期计划和保证提供依据。
1.2工程概况XH水力发电厂大坝扬压力超标处理工程主要是对(表孔10#~13#坝段及左中孔14#坝段)上游帷幕和(表孔10#、12#坝段)下游帷幕补强灌浆、坝基排水廊道新钻副排水孔、排水孔扫孔以及加强监测等内容,增强坝体稳定性和坝基长期渗透稳定性,降低渗漏水量。
1.3试验区的选择与布置根据技术要求试验区选定在表孔12#坝段,分为A线补强灌浆和B线补强灌浆两个试验区。
帷幕灌试报告

咸阳市旬邑县柏岭寺水库工程砼重力坝坝基帷幕灌浆试验工程试验报告(施工图阶段)一、前言受旬邑县柏岭寺供水公司的委托,我公司于2013年3月20至2013年4月15日对咸阳市旬邑县柏岭寺水库工程砼重力坝坝轴线下游30m处进行了帷幕灌浆试验工程。
并提交《咸阳市旬邑县柏岭寺水库工程砼重力坝坝基帷幕灌浆试验工程试验报告》。
二、水库工程简况柏岭寺水库工程以供水为目标,主要为县城居民生产、生活和县城煤化工基地供水,同时承担防洪、拦沙任务。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之规定,本工程属小(1)型Ⅳ等工程,其永久性建筑物按4级建筑标准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设计。
正常蓄工水位1066.3m,坝高37.8m,总库容980万m3。
三、前期工作概况2012年10月至2012年11月由我公司对本工程坝基地质进行了补充勘察,并提交了《咸阳市柏岭寺水库工程工程地质补充勘察报告》,现将其与帷幕灌浆直接有关的内容归纳整理描述如下;1.地质构造从坝基开挖情况看,坝基未发现断层,裂隙主要以水平层面裂隙为主,陡倾裂隙发育较少。
补勘钻孔岩芯多呈饼状,即:水平裂隙较为发育的反映,岩饼最小厚度小于1cm,说明河床以下部岩体应力集中,致使水平裂隙较为密集。
2.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
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和运动形式,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积、洪积及坡积层中,为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于马栏河。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其埋深受两岸地形式及基岩裂隙发育成度控制,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排泄于马栏河。
(2)坝基岩体透水性。
坝址区岩体透水性主要受岩性、裂隙发育情况及卸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控制。
补勘报告中关于坝址区钻孔压水试验成果统计表见表1(补勘压水试验成果表)。
根据统计成果,透水率 4.7L u~91.57Lu,平均为22,72Lu,坝基岩体总体属中等透水岩体,(其中加有部分弱透水岩体)。
中等透水下限埋深大致在13m~23m。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纵向围堰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报告1 工程概况纵向混凝土围堰基础帷幕灌浆范围为18#~28#坝块,建基面高程167.50m,地基为沙溪庙组第2层砂质粘土岩,局部夹砂岩透镜体,建基面岩体呈弱风化,无贯穿性软弱夹层,无特定结构面控制。
从目前钻孔压水试验情况看,堰基下岩体透水性较强,集中表现在25#~28#块,透水率高达q=103Lu。
按设计文件要求,在18#~28#坝块帷幕灌浆孔顺水流方向成1排布置,深入基岩20m,共计57孔,拟选取先导孔zw-Ⅰ-4、zw-Ⅰ-8、zw-Ⅰ-12作为生产性试验孔,具体见附图《纵围帷幕灌浆及排水孔施工图(3/6)》。
2 施工布置见《帷幕灌浆及排水孔施工组织设计》3 帷幕灌浆试验孔施工帷幕灌浆要求在相应坝基固结灌浆完成后进行,按照抬动孔、先导孔(试验孔)、Ⅰ、Ⅱ、Ⅲ序孔顺序施工。
灌浆过程中使用自动灌浆记录仪对灌浆压力、流量等施工参数进行自动监测记录。
灌浆孔布置详见《纵围帷幕灌浆及排水孔施工图(3/6)》。
3.1 生产性试验施工工艺流程本次帷幕灌浆试验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每段循环图1 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施工流程图3.2 钻孔1、钻孔顺序:本次试验孔钻孔顺序为:抬动观测孔→试验孔(先导孔)。
2、钻具灌浆钻孔采用HGY-200、SGZ150回转钻机配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造孔。
3、按设计要求用经纬仪及皮尺、卷尺确定孔位。
帷幕灌浆孔均为铅直孔,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孔斜,开口孔位偏差不大于5cm,无欠孔深。
4、钻孔孔径及孔、排距:孔径采用Φ75mm、孔距为2.5~3.0m。
5、孔深及分段:根据设计要求,灌浆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施工,钻孔时也进行分段钻进灌浆,第一段钻孔从廊道底板(高程为169.0m)至基岩面(高程为165.0m)以下2.0m 处,孔深为6.0m,第二段钻进2.0m,第三段钻进3.0m,第四段钻进5.0m,第五段钻进5.0~6.9.0m, 第六段钻进2.0~3.0m。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目录一、灌浆试验的目的和任务 ............................................................................................. - 1 -二、灌浆试验的依据 ........................................................................................................ - 1 -三、地质条件 ................................................................................................................... - 1 -四、孔位布置 ................................................................................................................... - 1 -五、固结灌浆试验施工 .................................................................................................... - 2 -5.1 施工次序 .................................................................................................................... - 2 -5.2施工工艺流程.............................................................................................................. - 2 -5.3固结试验孔各工序施工方法 ....................................................................................... - 3 -5.3.1钻孔.......................................................................................................................... - 3 -5.3.2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 3 -5.3.3灌浆.......................................................................................................................... - 4 -六、试验成果分析............................................................................................................ - 5 -6.1试验成果资料分析 ...................................................................................................... - 5 -6.2声波成果资料分析 ...................................................................................................... - 7 -七、试验成果评价............................................................................................................ - 7 -沅水桃源水电站厂房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帷幕灌浆试验报告一、灌浆试验的目的和任务(1)论证采用帷幕灌浆方法进行坝基处理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效果上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共和县塔什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成果报告审批:编写: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共和县塔什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部2009年9月11日1. 工程基本情况塔什秋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养殖的小(1)型水库,大坝为人工填筑的壤土坝体,最大坝高12米,总库容114.73万m3。
为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及其整体性,降低岩体透水率,减少坝肩岩体渗漏,确保建筑物安全,设计在主坝右坝肩采用了帷幕灌浆方式方法进行处理。
按照设计要求,帷幕灌浆施工前应进行生产性灌浆试验,以优化和验证灌浆施工工艺、灌浆设计参数等。
1.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1.1.1 工程项目本工程帷幕灌浆分布在大坝右坝肩D0+650.40~D0+703.00处和主坝高喷灌浆轴线搭接,帷幕轴线长度52.6米,帷幕总进尺约263.0延米。
帷幕灌浆总体布置见帷幕灌浆孔位布置图。
帷幕灌浆共布置27个灌浆孔,孔距为2m。
1.1.2 帷幕灌浆工程量帷幕灌浆工程量见下表。
表1 帷幕灌浆工程量表2 灌浆试验目的及依据2.1 灌浆试验目的(1)验证灌浆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为后序施工提供适宜的灌浆施工参数;(2)确定合理的灌浆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尤其是在遇到特殊情况(如地层中遇到大量跑浆、冒浆和注浆量大等情况)时的灌浆施工技术处理措施等;(3)通过对试验成果的分析,提出准确、充分的试验结论和成果建议,使帷幕灌浆施工顺利完成,并满足工程建设的各项管理要求。
2.2灌浆试验依据(1)灌浆部位的施工图纸、灌浆设计技术要求,合同文件等;(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等标准、规程与规范;(3)经我部申报并经监理批复的施工方案、试验大纲等施工技术文件;(4)业主、设计、监理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下达的技术文件和其它相关文件;(5)监理在施工过程中下达的现场指示和它的相关要求等。
3.工程地质条件主坝右坝肩帷幕灌浆段上覆Q2pl浅红色低液限粘土,厚度10~50cm,下部为褐色和灰色砂岩。
基岩顶部较破碎,裂隙发育。
4 灌浆试验布置及完成情况4.1 灌浆试验布置根据帷幕灌浆设计技术要求和监理指示,在主坝右坝肩选择一区段进行生产性帷幕灌浆试验。
4.1.1试验孔布置主坝右坝肩帷幕1-1、帷幕1-2、帷幕1-3、帷幕1-4、帷幕1-5,孔距2m。
在帷幕1-3、帷幕1-4号孔之间布置一个检查孔,孔号为J-1。
孔位布置如下图:帷幕1-1 帷幕1-2 帷幕1-3 J-1 帷幕1-4 帷幕1-5图1 帷幕灌浆试验孔布置示意图4.2 帷幕灌浆试验完成情况灌浆试验从2009年8月10日开始, 至2009年8月23日完工。
共完成灌浆试验孔5个。
9月7日~9月10日完成检查孔1个。
具体完成工程量见表2。
表2 试验孔灌浆工程量汇总表5 灌浆试验施工工艺5.1施工设备帷幕灌浆试验投入1台GXY-1型地质钻机,1台SGB6-10型灌浆泵,1台ZJ-400型搅拌机,1台ZJ-400型高速制浆机,1台LJ-Ⅲ型灌浆自动记录仪等。
5.2施工顺序施工顺序为:Ⅰ序孔→Ⅱ序孔→Ⅰ序孔→(14天后)检查孔;各次序孔在终孔灌毕,按要求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
5.3钻孔图例: 检查孔F0+703.005.3.1孔位测放与钻机就位试验孔的孔位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布孔施工,并采用全站仪测量孔位,开孔孔位误差控制在允许误差(10cm)之内。
钻机安装平整牢固,用仪器调整使天车、立轴、钻孔在一条铅垂线上。
5.3.2 基岩钻进(1)钻孔方法检查孔孔径为Ф91mm,均采用金刚石回转取芯钻进,岩芯保存,及时编录、装箱和照相。
其它试验孔孔径均为Ф91mm,金刚石回转取芯钻进或采用复合片全面钻进。
(2)钻进在钻进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合理掌握钻进参数,遇到特殊情况需采取措施时,上报监理批准后,再进行实施。
开孔钻进时,根据地层选择合适钻头,轻压慢转钻进1m后,再按正常情况钻进。
每个钻段结束,立即进行冲孔,直至回水变清后提钻。
(3)成孔质量控制灌浆孔孔位与设计孔位偏差值不大于10cm,终孔孔深按设计深度,残留岩芯长度或岩粉厚度不大于20cm。
钻孔孔底最大偏差值符合设计规定值。
为保证钻孔质量,在施工中采取了以下防斜、纠斜措施:①钻进前钻机锚固稳定,按设计角度用专门仪器定好立轴角度;②钻进时合理掌握好钻进参数,钻压不要过大,根据不同地层采用适宜钻头;(4)钻孔取芯检查孔钻进中,作好详细记录,包括钻进回水情况、芯样状况以及孔内涌水等特殊情况。
取出的芯样按次序统一编号,填牌装箱,终孔后岩芯按要求拍照保存,并描述岩芯绘制钻孔柱状图。
按监理指定的地点存放应予保存的岩芯,防止散失和混装。
5.4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前对所有灌浆孔段进行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1)冲洗压力:冲洗水压采用8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1MPa时,采用1MPa;(2)裂隙冲洗应冲至回水澄清。
对回水达不到澄清要求的孔段,应继续进行冲洗,孔内残存的沉积物厚度不得超过20cm。
(3)检查孔按施工图纸要求采用单点法。
其它各次序孔的各灌浆段,可进行简易压水。
(4)简易压水应在裂隙冲洗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
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大于1MPa时,采用1 Map;压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
单点法压水试验按DL/T5148-2001附录A执行。
5.5 灌浆5.5.1灌浆压力、灌浆方法(1)初始灌浆压力采用0.2MPa,最大灌浆压力不大于2.5 MPa。
灌浆压力尽快达到设计值。
(2)灌浆方法采用分段为全孔一段灌浆。
(3)帷幕灌浆采用循环法灌浆,灌浆管距孔底不大于0.5m。
(4)按灌浆试验确定的或监理批准的水灰比进行施灌,灌浆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开灌的水灰比根据灌浆试验结果确定。
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时,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改变水灰比。
5.5.3 灌浆浆液水灰比和变换标准浆液变换标准为:①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改变水灰比;②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30min ,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改浓一级水灰比;③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浆。
5.5.4灌浆中特殊情况处理在灌浆试验过程中,根据灌浆规范、试验大纲的要求及现场监理的指示,对所遇到的灌浆特殊情况,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了有效的处理,主要包括如下:(1)在帷幕1-2号孔灌浆过程中与帷幕1-3号孔串浆,采取对帷幕1-3号孔进行封堵后,帷幕1-2号孔正常灌浆,灌浆结束后,帷幕1-3号孔扫孔恢复正常钻进。
(2)灌浆过程中遇吃浆量大难以结束时,选用下列措施处理:低压、浓浆、限流、间歇等,或按现场监理下达的指令处理。
(3)透水率和灌浆吃浆量都大且不起压的孔段,一次灌注水泥量接近2t时,将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控制,并报现场监理。
5.5.5 灌浆结束标准和封孔(1)帷幕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5min,灌浆即可结束。
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2)灌浆结束后,封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
5.5.6 灌浆材料、浆液配比及其使用(1)灌浆材料1)水用于钻孔、取芯、压水试验及浆液拌和用水将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89关于施工用水的规定。
做到新鲜、洁净,不被油污染,不含土、粉砂、有机物、酸、碱、盐等其他有害杂质。
浆液拌和时所用水的温度不超过40℃。
本工程所用水,水源均来自于沁河水,水质优良,满足灌浆用水要求。
2)水泥帷幕灌浆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C32.5级,本试验采用的是青海海南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海南牌产品,水泥到货后经监理见证取样后,送质检单位检验合格,均符合规定。
所使用水泥符合GB175-1999质量标准。
水泥在储运过程中加强管理,采取防潮措施,缩短储运时间。
为防止水泥失效,水泥将以其运到工地的时间先后顺序使用。
灌浆用水泥在使用前,每批水泥均有厂家提供的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单。
(2)浆液制备及现场检测1)浆液制备要求①现场配制浆液按照配比要求进行配制。
其配制流程见图2:图2 浆液配制流程图②所制浆液必须搅拌均匀并测定浆液比重。
③浆液在使用前过筛,从开始制备到用完时间小于4h。
灌浆点配浆按照表3进行。
表3 水泥浆配比表④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2)制浆站计量器具:浆液比重计、刻度计量3)浆液现场测试浆液比重测试:用比重计进行现场测试。
上述浆液性能测试在正常灌浆的情况下,每班(12小时)由灌浆技术员测试不低于三次(变换浆液时要求测试浆液),以保证浆液质量的可靠性。
5.6灌浆质量检查在试验区域内布置1个检查孔,以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对施工记录、成果资料的分析,进行灌浆质量评定。
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进行检查,以检查段透水率不大于5Lu为合格判定标准。
压水试验检查时间在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
灌浆质量的压水试验检查,试段合格率在90%以上;不合格试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50%,且不集中,则认为灌浆质量合格。
如果灌浆质量不合格,则重新进行灌浆处理,如果依然不合格,则对灌浆孔进行加密,重新进行质量检查。
6. 施工情况分析6.2孔内吃浆量大时的情况处理在灌浆试验中,遇到吃浆量大的情况,都是在征求现场监理的同意后,采取限流、限量、低压、浓浆、间歇灌浆:即当灌注水泥量达到2t时,灌浆还没有明显结束的趋势,可采取停止灌浆,间歇6~12小时甚至24小时后再开始第二次灌浆,依次类推,停停灌灌,直到压力达到设计规定值后,再正常进行灌浆,以及降低灌浆压力,甚至采用自流式灌浆(即仅靠在孔内浆液的自重压力灌浆);同时使用浓浆,如1:1、0.8:1和0.5:1三个比级的浓浆,待漏浆出路堵塞处理后,再逐步提高灌浆的压力,将浆液变稀,按正常设计规定继续进行灌浆。
6.3 检查孔岩芯检查分析灌浆试验结束后,在试验孔灌浆试验区设置1个检查孔J-1。
从检查孔的取芯情况看,岩芯采取率达到了80%以上,所取岩芯有多处水泥结石存在,说明此次灌浆效果明显。
在J-1孔所取岩芯中水泥结石分布在5.5m、8.0m等处。
7 灌浆试验成果分析灌浆试验工作结束后,根据各孔的钻孔、灌浆等资料的汇总,按照DL/T 5148-2001灌浆技术规范中灌浆成果分析的要求,对本次灌浆试验的灌浆效果进行了如下分析。
7.1 检查孔压水试验资料灌浆试验检查孔钻孔柱状图和压水试验记录表,见附表;7.2 试验孔压水试验透水率分析帷幕灌浆孔全部结束后,待凝7d布打检查孔,检查孔布置原则,一般布置在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或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布置在透水率大的灌浆孔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