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之《命若琴弦》
史铁生《命若琴弦》读书笔记

史铁生《命若琴弦》读书笔记
《命若琴弦》是史铁生的一部散文集,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和价值观的思考。
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被作者独特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所吸引,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
在这部散文集中,史铁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人的生命就像琴弦,要经历无数次的振动和磨砺,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追求理想和目标,以及不断地超越自我。
在分析这部作品时,我认为史铁生用琴弦来比喻人生非常恰当。
人生的路途充满了坎坷和挫折,就像琴弦需要经过磨砺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一样,人也需要通过经历挫折和磨难才能成长和进步。
同时,史铁生也强调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追求和超越自我,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
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舒适区,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在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史铁生对于人生和价值观的思考和探索。
他认为,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和经历它。
这个思想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启示,让我更加明白了追求梦想和目标的重要性,以及不断地超越自己的必要性。
总之,《命若琴弦》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感悟的散文集,它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用史铁生的思想来激励自己,不断地追求梦想和目标,并且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
自己的人生价值。
命若琴弦读书笔记

命若琴弦读书笔记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是一部充满哲理与生命感悟的短篇小说,读来令人深思。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老一小两个瞎子,老瞎子从师父那里得到了一个承诺:只要弹断一千根琴弦,作为药引的琴槽里封着的药方就能让他重见光明。
于是,老瞎子带着小瞎子翻山越岭,以说书为生,风餐露宿,一心只为弹断那一千根琴弦。
然而,当老瞎子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拿着所谓的药方去抓药时,才发现那只是一张白纸。
这个结局无疑是令人震惊和心痛的。
老瞎子一生的追求,一生的希望,竟然就这样瞬间破灭。
但在短暂的绝望之后,老瞎子却明白了师父的用心。
原来,这所谓的药方并非真的能让人重见光明,而是一个让瞎子们活下去的目标,一个支撑他们走过漫长黑暗岁月的动力。
小瞎子正值青春年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他与兰秀儿的爱情,是他生命中的一抹亮色。
然而,这段爱情却因为他的残疾而遭受了挫折。
小瞎子在爱情的失落中痛苦万分,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这时,老瞎子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小瞎子,要为那虚设的目标而努力活下去。
在这个故事中,“琴弦”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它象征着人生的目标和希望,即使这个目标可能是虚幻的,但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有了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就像老瞎子和小瞎子,他们虽然身处黑暗,但心中有了弹断琴弦的目标,生活便有了意义。
同时,“命若琴弦”也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我们常常在追寻着各种各样的目标,以为达到这些目标就能获得幸福和满足。
然而,当我们真正达到目标时,却发现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那么,生命的意义究竟在于何处?是在于结果,还是在于追求的过程?我想,《命若琴弦》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或许更多地在于过程。
老瞎子一生都在为弹断一千根琴弦而努力,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风风雨雨,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
正是这些经历,让他的生命变得丰富而有意义。
即使最终发现药方是假的,但他在追求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所收获的感悟,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为了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个人的成长而努力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挫折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让我们更加珍惜成功的来之不易。
赏析鲁迅《命若琴弦》

赏析鲁迅《命若琴弦》1. 文章简介《命若琴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鲁迅创作的一篇散文。
以音乐家陈荣昌的事迹为背景,通过描述他在艰难环境下追求音乐艺术的执着与坚持,深刻揭示了人与命运的悲剧冲突,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2. 人物形象刻画陈荣昌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他天生对音乐具有独特的感悟力和表现力。
在封建社会的压抑下,陈荣昌无法得到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培养,但他依然毫不放弃,通过自学和不懈努力,成为了一位钢琴演奏家。
文章通过陈荣昌的坚韧毅力和对音乐的热爱,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意志力和创造力。
3. 内容赏析3.1. 命运的无情在社会环境的限制下,陈荣昌的追求遭到了恶劣的命运的打击。
文章中提到,陈荣昌的音乐天赋很早就被发现,但是因为家境贫寒,无法接受专业的音乐教育。
即使如此,陈荣昌依然决心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并通过自学和倾注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
作者通过描写陈荣昌与命运的对抗,以及他不畏困难、奋发向前的坚定态度,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深沉思考。
3.2. 对艺术的热爱音乐是陈荣昌的生命,他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都融入到音乐中,用琴弦上的音符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文章中描写了陈荣昌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不断追求音乐艺术的情景,他在恶劣的环境中抚琴、排练,用音乐抵抗着命运的压迫,用音乐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无法言喻的情感。
这种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艺术家如何通过创作与表演,与世界产生感应和对话。
4. 文学意义《命若琴弦》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渴望,呼吁人们勇敢面对困境,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这篇文章从一个音乐家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与命运的悲剧冲突,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通过深入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了鲁迅作品中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5. 总结《命若琴弦》通过描写音乐家陈荣昌的事迹,向人们传递了不畏困难、坚持追求自己理想的积极态度。
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深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命若琴弦》:抗争荒诞的生存寓言

《命若琴弦》:抗争荒诞的生存寓言作者:来源:《作文通讯·高中》 2018年第1期供稿/何伟[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本期推荐文章:《命若琴弦》贾平凹说:“铁生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
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的感觉。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
在史铁生看来,所有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
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宿命的感伤,又有着对荒诞和宿命的抗争。
《命若琴弦》就是一则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史铁生(1951-2010),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成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命若琴弦》讲的是一老一小两个瞎子带着三弦琴,翻山越岭,在山区以说书为生的故事。
老瞎子的师父告诉他弹断1000根琴弦后,就可以以此为药引子,看见光明。
老瞎子在那荒山野岭之中,一生弹了50年琴,不知受了多少委屈。
当弹断1000根琴弦后,发现那药方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几近崩溃的老瞎子最后想起小瞎子,他对小瞎子说要用心弹断1200根琴弦,才能重见光明。
《命若琴弦》读后感范例(五篇)

《命若琴弦》读后感范例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
文章的开头委婉自如的把所有人引进这一老一少俩瞎子的世界中,他们拿着一把三弦琴和一个电匣子,到处说书,到处弹琴。
这篇文章一开始,委实令人悟不透它要诉说的。
但是后来慢慢的,融进这双看不见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里去后,我开始读懂了老瞎子,还有小瞎子命中的那根琴弦。
老瞎子的师傅小瞎子的师爷告诉老瞎子,要弹断1000根琴弦,才能打开琴里的药方子去抓药治好眼睛,而他就是因为到死都没有弹够1000根弦,才会到死也没能看见。
老瞎子最后告诉小瞎子,要弹够1200根琴弦,方可去抓药。
而他确是因为记错了,只弹了1000根,才没有得到光明。
老瞎子一生把师父告诉自己的话当作一个信仰,他相信自己勤恳的去做去弹,总有一天弹够了数,可以见到这个世界,可以一生无憾。
但是又怎么可能呢?琴弦怎么能做药引子,治好瞎子的病呢?老瞎子抓药时明白,师父把一张空白的纸放进琴里,其实为他的人生从头到尾编织了一个有意义的谎言。
如果老瞎子当年不信这个道理,他的一生就会白白荒废,他会像现在的小瞎子一样,躺在雪地终死。
自己的师父为自己的人生编织了一个梦,给了他一个生活下去的希望。
他相信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才能一直精彩,充实的活下去,一直靠着这个梦,这个希望给他的力量,一直一直勇毅的弹着琴弦,活下去。
人生没有一个寄托,对于他们这样看不见的人,是没有意义的。
他们的生命,和琴弦联系在一起。
如果没有这个琴弦造出的梦,如果不是对重见光明的巨大渴望,他们活不下去,他们活不了一辈子。
老瞎子最后终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一样的告诉小瞎子,他会希望着,小瞎子也靠着这一个代代传着的梦,小瞎子也会靠着对光明与重见世界的期待,弹断一根一根的琴弦,捱到最后。
我们的人生看的到光,所以我们很多人忽略了为自己,抑或为别人造出这样一个梦。
因为我们的人生不极端,没有遇到这样大的挫折,我们的梦想虽众多,却乏善可陈,没有一个能拥有“支撑生活”这样的力量。
2024年《命若琴弦》读后感例文(六篇)

2024年《命若琴弦》读后感例文无数次的疑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要做的又是什么。
恍然间明悟过来,我们的生命本没有意义,是荒诞离奇的,但是我们却可以赋予生命意义。
如《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他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的弹琴,似一只飞蛾,用尽生命的所有精华,扑向那令人绝望的火焰。
一根又一根断了的琴弦,满是他对光明的希望。
在山路上,风吹雨打日晒,因为弹琴,而变得满是活力。
一把三弦琴,一弹一唱,绚烂了整个山野。
老瞎子的师傅留下的那张无字药方,似乎真正的揭示了残酷的现实。
老瞎子为之生为之亡的东西,居然仅仅是一张白纸,或许正是最后的发现,才让老瞎子绝望吧。
但是希望是不断传递的,老瞎子认真地把无字白纸放进琴匣中时,撒了一个谎,他对小瞎子说,是他记错了,只有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可以去抓药,那时,才会获得光明。
我想象自己,应该就是故事中的小瞎子,无知但对一切充满好奇。
以一腔孤勇,去面对爱情,殊不知,现实是爱人离去。
为什么我们是瞎子,因为我们是瞎子。
这是怎样的发问和回答啊,我无所适从。
似乎我也应如老瞎子一般,为我的生命赋予一个意义。
不断的前行,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充实生命。
一笔一划的勾勒,绘成我理想中的样子。
一把三弦琴,一走一辈子,说说唱唱地度过。
家人,朋友,那些与我有着联系的人,都与我的生命接轨。
我想生命不是自私的,我从未想过做一个伟大的人,只想简简单单的帮助身边的人,或许这就是我为生命赋予的意义吧。
但是又会幻想,若在乱世中,我绝不应该这样想。
如有需要,在所不惜。
老瞎子的归宿,让我明白,死亡或许是个必然,我们万不应该恐惧或害怕,但是我们应该让死亡有意义,老瞎子于悲痛中传递出的希望,是小瞎子生命的蓝图。
有所希翼,才会不断前行。
我们不能让我们的生命无意义的流逝,我们要创造自己的价值。
老瞎子的价值在于那弹断的琴弦中,我们呢?我们是否应不断的询问着自己,你弹断了多少琴弦,何时才够一千根。
命若琴弦,易断,但是却有韧性。
愿生如春花直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命若琴弦》解读

《命若琴弦》解读对生命本身及意义的探索是史铁生小说的一个永恒话题,生命是脆弱的,同时它又是顽强的。
有时,只要一个目标,一个愿望就可以令一个生命逆风飞?r,正如阿基米德所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对于生活,对于艰难困苦,我们往往缺乏的不是勇气,而是一个“支点”。
《命若琴弦》正是对生命支点最好的诠释,老瞎子的师傅在临终前告诉他有一张复明药方,但必须要弹断一千根琴弦,否则就不灵。
这张药方支撑着老瞎子走过了七十多个春夏秋冬,他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一千根琴弦。
终于有一天,第一千根琴弦弹断了。
他欣喜若狂,拿出药方,请人为他买药。
但人们告诉他,他保存了50年的所谓药方其实是一张无字白纸,老瞎子一下子崩溃了,那寄托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信念骤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迷惘的过程中,老瞎子终于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
视觉的丧失,让他们失去了生活中诱人的光彩,如果没有一个盼头,瞎子活在世上很不容易,给他一个虚设的盼头,叫他弹断一千根琴弦,然后可以重见光明――这成了他们生命中的支点。
当他发现小瞎子濒临绝望的深渊时,他也效法师傅,把那张无字白纸交给小瞎子,叫他用心去弹,只要弹完一千二百根后,就可以看到世界了。
简简单单的一张白纸却撑起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他们的生命就寄托在脆弱的琴弦上,琴弦脆弱但有韧性,人的生命意义正是因此而壮丽!加缪认为荒谬是人与世界之间联系的唯一纽带,荒谬是不可能被消除的,人只能带着裂痕生活。
但是人必须超越荒谬,在荒谬的生活中获得意义。
史铁生意识到人生的困境和残缺,却将它们看作获得生命意义的土壤。
如果没有孤独,爱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没有欲望的痛苦,就得不到超越欲望的欢乐;肢体的残缺并不意味着人的生命的残缺,人生的虚无状态反而为人战胜自我提供了契机,为超越困境和证明人生的意义敞开了可能性空间。
人的生存是荒谬的,活着没有任何理由,但在一个理想主义者看来,必须赋予它以意义,必须以充实的生活证明生命的意义。
命若琴弦读后感范文2000字(通用5篇)

命若琴弦读后感范文2000字(通用5篇) 命若琴弦读后感范文【篇1】《命若琴弦》讲述的是一老一小两个瞎子带着三弦琴,说书为生。
小瞎子年轻好奇,对大山外的世界、对爱情都充满了憧憬。
但他是个瞎子,注定和正常的男子不一样。
师父不让他养狗,怕受村子里的狗欺负,也怕欺负了别人家的狗,误了生意。
当小瞎子听出师父的心绪好时,就问:什么事绿色的长乙(椅)?那曲折的油狼(游廊)呢?你就爱瞎听那些玩意儿,听那些玩意儿有什么用?天底下好东西多啦,跟咱们有什么关系?(注:小瞎子有个收音机,那些东西都是从收音机里听到的)老瞎子往小瞎子头上浇凉水。
老瞎子天天想的就是弹三弦琴,因为他的师父小瞎子的师爷曾经告诉他:我们的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我给你留有一张药方,你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副药,吃了药你就能看见东西了。
老瞎子当然相信师父的话,能看到东西是多诱人的一个目标,于是老瞎子盼了五十年了,五十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少里路啊。
挨了多少回晒,挨了多少回冻,心里受了多少委屈。
这一切的过程就是为了达到心中的那个目标,看一看这个世界!一老一小到野羊坳说书,小瞎子巴不得早来这里,因为这里有个小妮子名叫兰秀儿,两人正值情窦初开,在一起听电匣子(收音机),谈天说地,都想成为唯一的彼此。
但是老瞎子告诉小瞎子:听我一句话,保准对你没坏处。
离那妮子远点儿。
兰秀儿不坏我知道她不坏,可你离她远点儿好。
早年你师爷这么跟我说,我也不信老瞎子不是预言家,只是他经历过,最后的分离和心痛让他生出保护小瞎子的心。
终于老瞎子弹断了一千根弦,带上药方启程拿药了。
可是那张载有老瞎子一生梦想的药方竟是一张白纸,没有一个黑字,老瞎子蹒蹒跚跚来到野羊坳得知小瞎子走了,走的那天就是兰秀儿嫁到山外头去的那天。
难道这就是命运的轮回?当小瞎子问老瞎子为啥没拿到药,老瞎子说: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我没弹够,记成了一千。
说到这,估计老瞎子明白师爷对他师父的话:记住,得弹一千根,我没弹够,记成了八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若琴弦》【《命若琴弦》】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黑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象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
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
方圆几百上千里这片大山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人烟稀疏,走一天才能见一片开阔地,有几个村落。
荒草丛中随时会飞起一对山鸡,跳出一只野兔、狐狸、或者其它小野兽。
山谷中常有鹞鹰盘旋。
寂静的群山没有一点阴影,太阳正热的凶。
把三弦子抓在手里。
老瞎子喊,在山间震起回声。
抓在手里呢。
小瞎子回答。
操心身上的汗把三弦子弄湿了。
弄湿了晚上弹你的肋条!抓在手里呢。
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缠在腰间的粗布小褂已经被汗水湿润了一大片起来的黄土干的呛人。
这正是说书的旺季。
天长,村子里的人吃罢晚饭都不呆在家里;有的人晚饭也不在家吃,捧上碗至路边去,或者到场院里。
老瞎子想赶着多说书,整个热季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紧走,一晚一晚紧说。
老瞎子一天比一天紧张、激动,心理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暴躁了一整天的太阳这会儿正平静下来,光线开始变得深沉。
远远近近的蝉鸣也舒缓了许多。
小子!你不能走快点吗?老瞎子在前面喊,不回头也不放慢脚步。
小瞎子紧跑几步,吊在屁股上的一只大挎包叮啷哐啷地响,离老瞎子仍有几丈。
野鸽子都在窝里飞啦。
什么小瞎子又紧走几步。
我说野鸽子都回窝了,你还不快走!噢。
你又鼓捣我那电匣子呢。
噫――!鬼动来。
那耳机子快让你鼓捣坏了。
鬼动来!老瞎子暗笑:你小子才活了几天?蚂蚁打架我也听得着。
老瞎子说。
小瞎子不争辩了,悄悄把耳机子塞到挎包里去,跟在师父身后闷闷地走路。
无尽无休的无聊的路。
走了一阵子,小瞎子听见有只獾在地里啃庄稼,就使劲学狗叫,那只獾连滚带爬地逃走了,他觉得有点开心,轻声哼了几句小调儿,哥哥呀妹妹的。
师父不让他养狗,怕受村里的狗欺负,也怕欺负了别人家的狗,误了生意。
又走了一会小瞎子又听见不远处有条蛇在游动,弯腰摸了块石头砍过去,哗啦啦一阵子高梁叶子响。
老瞎子有点可怜他了,停下来等他。
除了獾就是蛇。
小瞎子赶忙说,担心师父骂他。
有了庄稼地了,不远了。
老瞎子把一个水壶递给徒弟。
干咱们这营生的,一辈子就是走。
老瞎子又说,累不?小瞎子不回答,知道师父最讨厌他说累。
我师父才冤呢。
就是你师爷,才冤呢。
东奔西走一辈子,到了儿没弹够一千根琴弦。
小瞎子听出师父这会儿心绪好,就问:什么上绿色的长乙(椅)?什么?噢,八成是一把椅子吧。
曲折的油狼(游廊)呢?油狼?什么油狼?曲折的油狼。
不知道。
匣子里说的。
你就爱瞎听那些玩艺儿。
听那些玩艺儿有什么用?天底下的好东西多啦,跟咱们有什么关系?我就没听您说过,什么跟咱们有关系。
小瞎子把有字说得重。
琴!三弦琴!你爹让你跟了我来,是为了让你弹好三弦子,学会说书。
小瞎子故意把水喝得咕噜响。
再上路时小瞎子走在前头。
大山的阴影在沟谷里铺开来。
地势也渐渐的平缓,开阔。
接近村子的时候,老瞎子喊住小瞎子,在背阴的山脚下找到一个小泉眼,细细的泉水从石缝里往外冒,淌下来,积成脸盆大小的水洼,周围的野草长的茂盛,水流出几十米便被干渴的土地吸干。
过来洗洗吧,洗洗你身臭汗味。
小瞎子拨开野草在水洼边蹲下,心里还猜想着曲折的油狼。
把浑身都洗洗。
你那样儿准象个小叫花子。
那你不就是个老叫花子了?小瞎子把手按在水里,嘻嘻的笑。
老瞎子也笑,双手捧起水来往脸上泼。
可咱们不是叫花子,咱们有手艺。
这地方咱们好象来过。
小瞎子侧耳听着四周的动静。
可你的心思总不在学艺上。
你这小子心太野。
老人的话你从不着耳听。
咱们准是来过这儿。
别打岔!你那三弦子弹的还差着远呢。
咱这命就在几根琴弦上,我师父当年就这么跟我说。
泉水清凉凉的。
小瞎子又哥哥妹妹的哼起来。
老瞎子挺来气:我说什么你听见了吗?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您师父我师爷说的。
我就听过八百遍了。
您师父还给您留下一张药方,您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吃了药您就能看见东西了。
我听说过一千遍了。
你信不信?小瞎子不正面回答,说:干嘛非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呢?那是药引子。
机灵鬼儿,吃药得有药引子!一千根断了的琴弦还不好弄?小瞎子忍不住嗤嗤地笑。
笑什么笑!你以为你懂得多少事?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弹断了的才成。
小瞎子不敢吱声了,听出师父又要动气。
每回就是这样,师父容不得对这件事有怀疑。
老瞎子也没再作声,显得有些激动,双手搭在膝盖上,两颗头一样的眼珠结着苍天,象是一根一根地回忆着那些弹断的琴弦。
盼了多少年了呀,老瞎子想,盼了五十年了!五十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少里路哇。
挨了多少回晒,挨了多少回冻,心里受了多少委屈呀。
一晚上一晚上地弹,心里总记着,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尽心地弹断了才成。
现在快盼到了,绝出不了这个夏天了。
老瞎子知道自己又没什么能要命的病,活过这个夏天一点不成问题。
我比我师父可运气多了,他说,我师父到了儿没能睁开眼睛看一回。
咳!我知道这地方是哪儿了!小瞎子忽然喊起来。
老瞎子这才动了动,抓起自己的琴来摇了摇,叠好的纸片碰在蛇皮上发出细微的响声,那张药方就在琴槽里。
师父,这儿不是野羊岭吗?小瞎子问。
老瞎子没搭理他,听出这小子又不安稳了。
前头就是野羊坳,是不是,师父?小子,过来给我擦擦背。
老瞎子说,把弓一样的脊背弯给他。
是不是野羊坳,师父 ?是!干什么?你别又闹猫似的。
小瞎子的心扑通扑通跳,老老实实给师父擦背。
老瞎子觉出他擦得很有劲。
野羊坳怎么了?你别又叫驴似的会闻味儿。
小瞎子心虚,不吭声,不让自己显出兴奋。
又想什么呢?别当我不知道你这心思。
又怎么了我?怎么了你?上回你在这儿疯得不够?那妮子是什么好货!老瞎子心想,也许不该再带他到野羊坳来。
可是野羊坳来。
可是野羊坳是个大村子,年年在这儿生意都好,能说上半个多月。
老瞎子恨不能立刻弹断最后几根琴弦。
小瞎子嘴上嘟嘟囔囔的心却飘飘的,想着野羊坳里那个尖声细气的小妮子。
听我一句话,不害你。
老瞎子说,那号事靠不住。
什么事?少跟我贫嘴。
你明白我说的什么事。
我就没听您说过,什么事靠得住。
小瞎子又偷偷地笑。
老瞎子没理他,骨头一样的眼珠又对着苍天。
那儿,太阳正变成一汪血。
两面脊背和山是一样的黄褐色。
一座已经老了,嶙峋瘦骨象是山根下裸露的基石。
另一座正年青。
老瞎子七十岁,小瞎子才十七。
小瞎子十四岁上父亲把他送到老瞎子这儿来,这是让他学说书,这辈子好有个本事,将来可以独自在世上活下去。
老瞎子说书已经说了五十多年。
这一片偏僻荒凉的大山里的人们都知道他:头发一天天变白,背一天天变驼,年年月月背一三弦琴满世界走,逢上有愿出钱的地方就动琴弦唱一晚上,给寂寞的山村带来欢乐。
开头常是这么几句: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害黎民。
轻轻弹响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论,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动人心。
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来,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女人们想听秦得莲。
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身上的疲劳和心里的孤静全忘却,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待众人的吵嚷声鼎沸,便把琴弦一阵紧拨,唱到:今日不把别人唱,单表公子小罗成。
或者:茶也喝来烟也吸,唱一回哭倒长城的孟姜女。
满场立刻鸦雀无声,老瞎子也全心沉到自己所说的书中去。
他会的老书数不尽。
他还有一个电匣子,据说是花了大价钱从一个山外人手里买来,为的是学些新词儿,编些新曲儿。
其实山里人倒太在乎他说什么唱什么。
人人都称赞他那三弦子弹得讲究,轻轻漫漫的,飘飘洒洒的,疯颠狂放的,那里头有天上的日月,有地上的生灵。
老瞎子的嗓子能学出世上所有的声音。
男人、女人、刮风下雨、兽啼禽鸣。
不知道他脑子里能呈现出什么景象,他一落生就瞎了眼睛,从没过这个世界。
小瞎子可以算见过世界,但只有三年,那时还不懂事。
他对说书和弹琴并无多少兴趣,父亲把他送来的时候费尽了唇舌,好说歹说连哄带骗,最后不如说是那个电匣子把他留住。
他抱着电匣子听得入神,甚至没发觉父亲什么时候离去。
这只神奇的匣子永远令他着迷,遥远的地方和稀奇古怪的事物使他幻想不绝,凭着三年朦胧的记忆,补充着万物的色彩和形象。
譬如海,匣子里说蓝天就象大海,他记得蓝天,于是想象出满天排开的水锅。
再譬如漂亮的姑娘,匣子里说就象盛开的花朵,他实在不相信会是那样,母亲的灵柩被抬到远山上去的时候,路上正开遍着野花,他永远记得却永远不愿意去想。
但他愿意想姑娘,越来越愿意想;尤其是野羊坳的那个尖声细气的小妮子,总让他心里荡起波澜,直到有一回匣子里唱道,姑娘的眼睛就象太阳,这下他才找到了一个贴切的形象,想起母亲在红透的夕阳中向他走来的样子。
其实人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猜测着无穷的未知,以自己的感情勾画出世界。
每个人的世界就都不同。
也总有一些东西小瞎子无从想象,譬如曲折的油狼。
这天晚上,小瞎子跟着师父在野羊坳说书。
又听见那小妮子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
书正说到紧要处――罗成回马再交战,大胆苏烈又兴兵。
苏烈大刀如流水,罗成长枪似腾云,好似海中龙吊宝,犹如深山虎争林。
又战七日并牙夜,罗成清茶无点唇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却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野羊岭上有一座小庙,离野羊坳村二里地,师徒二人就在这里住下。
石头砌的院墙已经残断不全,几间小殿堂也歪斜欲倾百孔千疮,唯正中一间尚可遮蔽风雨,大约是因为这一间中毕竟还供奉着神灵。
丰尊泥像早脱尽了尘世的彩饰,还一身黄土本色返朴归真了,认不出是佛是道。
院里院外、房顶墙头都长满荒藤野草,蓊蓊郁郁倒有生气。
老瞎子每日到野羊坳说书都住在这儿。
散了书已经不早,老瞎子在下殿里安顿行李,小瞎子在侧殿的檐下生火烧水。
去年砌下的灶火稍加修整就可以用。
小瞎子蹶着屁股吹火,柴草不干呛得他满院里转着圈咳嗽。
老瞎子在正殿里数叨他:我看你能干好什么。
柴湿嘛。
我没说这事。
我说的是你的琴,今儿晚上的琴你弹成了什么。
小瞎子不敢接这话茬,吸足了几口气又跪到灶火前去,鼓着腮帮子一通猛吹。
你要是不想干这行,就趁早给你爹捎信把你领回去。
老这么闹猫闹狗的可不行,要闹回家闹去。
小瞎子咳嗽从灶火边跳开,几步蹿到院子另一头,呼嗤呼嗤大喘气,嘴里一边骂。
说什么呢?我骂这火。
有你那么吹火的?那怎么吹?怎么吹?哼,老瞎子顿了顿,又说,你就当这灶火是那妮子的脸!小瞎子又不敢搭腔了,跪到灶火前去再吹,心想:真的,不知道兰秀儿的脸什么样。
那个尖声细气的小妮子叫兰秀儿。
那要是妮子的脸,我看你不用教也会吹。
老瞎子说。
小瞎子笑起来,越笑越咳嗽。
笑什么笑!您吹过妮子的脸?老瞎子一时语塞。
小瞎子笑得坐在地上。
日他妈。
老瞎子骂道,笑笑,然后变了脸色,再不言语。
灶膛里腾的一声,火旺起来。
小瞎子再去添柴,一心想着兰秀儿。
才散了书的那会儿,兰秀儿挤到他跟前来小声说:哎,上回你答应我什么来?师父就在旁边,他没敢吭声。
人群挤来挤去,一会儿又把兰秀儿挤到他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