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库
道路勘察设计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
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20 )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15 )年预测。
5、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三种。
6、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
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三种。
二、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
A 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C 混合交通行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C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 )。
A 设计车辆B 交通量C 设计车速5、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B )行车速度。
A 最小B 最大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三、名称解释1.公路技术标准: 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2.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3.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
线路勘测设计试题(选择题)

线路勘测设计试题库(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专供汽车行驶;B专供小客车行驶;C混合交通行驶2.《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日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二级公路所适应的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A. 1000~4000辆;辆以下;~7500辆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A.设计车辆;B.交通量;C.计算行车速度6.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行车速度。
A.最小;B.最大;C.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7.在计算行车速度较高的公路上,平均实际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
A. 大于;B.等于;C.小于8.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 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运9.计算行车速度是决定公路()的基本要素。
A. 平面线形;B.纵面线形;C.横面线形;D.几何线形10.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
A.汽车所受到的横向力;B.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C. 横向力与垂向力的比值11.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时,f值取,超高横坡度采用,则圆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应为()。
A. 1417m;B.280m;C.380m12.超高附加纵坡度(即超高渐变率),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 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1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B.路面未加宽时;C.路面加宽后14.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若µ=,f=,b/2h=,则()。
A. 倾覆先于滑移;B.滑移先于倾覆;C.滑移于倾覆同时发生15.汽车停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µ为()。
道路勘测设计考前复习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1、计算行车速度:受公路控制的路段(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等),在天气良好、交通密度小的情况下,一般驾驶员能够保持安全而舒适行驶的最大速度。
2、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车重的比值3、动力因素: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具有的有效牵引力缓和曲线: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5、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加宽: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靠近曲线内侧后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小,靠曲线外侧的前轮行驶的曲线半径最大。
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在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称为曲线加宽(又称弯道加宽)。
7、S形曲线:两个反向圆曲线间用两个反向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称为S型曲线复曲线: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半径不同,转向相同的圆曲线径相连接(l F=0)或插入缓和曲线(l F≠0)的组合曲线,后者又叫卵形曲线。
9、凸形曲线:两同向回旋曲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连接的组合形式称为凸型曲线。
10、平均纵坡: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
11、坡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
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又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称为合成坡度。
13、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免费运距:土方作业包括挖、装、运、卸等工序,在某一特定距离内,只按土石方数计价而不另计算运费,这一特定距离称免费运距。
15、展线:采用延长路线的方法,逐渐升破克服高差。
16、放坡:按照要求的设计纵坡(或平均坡度)在实地找出地面坡度线的工作。
初测:是两阶段设计中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工作。
要点有: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路线勘测与调查、其他勘测与调查、初测内业工作。
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课程》练习套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某转坡点处坡度角为ω,要求竖曲线外距为E,则竖曲线半径R= 8E/ω2 。
2.竖曲线最小长度是以汽车按设计车速行驶 3 秒的时间来进行计算的。
3.关于土石方调配的复核检查公式有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填方、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4.定线就是在选线布局之后,具体标定出道路中线位置的作业过程。
5.实地定线的方式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拨角法。
6.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7.选线的三个步骤是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和具体定线。
8.纵断面图上俩条主要的线是地面线、设计线。
9.越岭线的展线形式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式展线三种。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汽车行驶时需要克服的阻力为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3.平面线性要素的六种组合类型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
4.道路纵断面上的两条主要的线地面线,设计线。
5.行车视距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6.垭口的选择包括:垭口位置的选择,垭口标高的选择,垭口展线条件的选择,垭口地质条件的选择。
1、道路平面现行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需克服的阻力有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3、路线平面设计的主要成果有图纸和表格。
4、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指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
5、路肩从构造上可分为硬路肩和土路肩。
6、分隔带上的路缘石主要起导向、连接和便于排水的作用。
7、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8、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
1:高速公路应符合的条件:必须有四条或四条以上车道,必须设置中间带,必须设置禁入栅栏,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2:横向力系数μ与行车速度V,平曲线半径R,横向超高坡度i h的关系:μ=V2/127R-i h。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 A 复习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对于设计速度为60km/h的公路,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宜不小于为()。
A 120mB 200mC 360mD 400m答案:C2.在线形设计时,车座数小于或等于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车辆折算系数为()。
A 0.5B 1.0C 1.5D 2.0答案:B3. 新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采用()作为设计高程。
A 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B 未设超高、加宽前的路基外边缘高程C 中央分隔带的内侧边缘高程D 设置了超高、加宽后的路基外边缘高程答案:A4.在地形平坦,视线开阔,路线受限不十分严,而且路线位置能由明确的地面目标来决定的地区,可采用()确定路线。
A 拨角法B 坐标法C 穿线交点法D 直接定交点法答案:D5.缓和坡段的纵坡应()。
A不大于3% B 大于3%C不小于3% D 小于3%答案:A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高速公路答案: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极限最小半径答案:极限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对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
3.最大纵坡答案: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27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将公路的技术分级分为、、、、。
答案: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2. 汽车的行驶阻力有、、。
答案: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3.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有、、、、、。
答案: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4. 纵断面设计线由和组成。
答案:直坡线、竖曲线5. 公路路幅布置类型有、、。
答案:单幅双车道、双幅多车道、单车道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案:(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 并与沿线的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道路通行一般有(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三种。
2.公路采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是在(前轮转角小于5°)、(速度恒定)和(转向角速度恒定)三方面进行选择。
3.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技术标准)、(交通条件)、(自然条件)和(道路网)。
4.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能性)四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5.新建公路的标高设计一般有()和()两种,在弯道路段为()。
6.汽车行驶理论里的D 称为(动力因素),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车重的有效牵引力)。
7.平面交叉存在交错点是影响交叉口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其中以(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影响最大,其次是(合流点)再其次是(分流点)。
8.互通式立交根据交叉处车流轨迹的交错方式和几何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互通式)、(部分互通式)和(环形互通式立交)三种类型。
9.平面线形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三种线形要素组成。
10.越岭线垭口两侧的展线方式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11.汽车行驶理论的D 称为(动力因素),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车重的有效牵引力),它的表达式D= (T/G-&/G=(f+i)+ 8 /g a )12.汽车行驶阻力包括(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13.直线最大长度包含两个方面,即(长直线最大长度)和(短直线最大长度)两种。
14.从线形的协调性看,基本型线形组合宜将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之长度比设计成(1:1~2:1)。
15.道路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16.公路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可分为五个等级。
17.《规范》规定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就不小于行车速度的(6)倍为宜。
18.山岭区公路按路线所处的位置不同大体可分为(沿溪线)、(越岭线)和(山脊线)三种线。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内容一、问答题1.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高程。
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设计,也可视具体情况采用行车道中线处得高程。
2.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沿河(溪)线是沿河走向布设的路线。
沿河线的路线布局,主要解决河岸选择、高程选择和桥位选择三个问题。
3.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平曲线加宽指为满足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平曲线内相应增加路面、路基宽度。
4.怎样选择垭口?垭口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地形。
垭口是体现越岭线方案的主要控制点,应在基本符合路线走向的较大范围内选择,全面考虑垭口的位置、高程、地质条件和展线条件等。
一般应选择基本符合路线走向、高程较低、地质条件较好、两侧山坡利于展线的垭口。
5.在纵断面变坡处为什么要设置竖曲线?《标准》在制定竖曲线半径时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竖曲线是指在道路纵坡的变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
竖曲线的作用是为满足行车平顺、舒适及视距的需要。
竖曲线三个限制因素是:缓和冲击、行驶时间不过短、满足视距的要求。
6.公路的超高布置方式有哪些基本型式,各适用什么场合?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内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
三种方法中,绕内边线旋转因车道内侧不降低,利于路基纵向排水,一般新建工程多用此法。
绕中线旋转可保持高程不变,且在超高值一定情况下,外侧边缘的抬高值最小,多用于旧路的改建工程。
而绕外边线旋转是一种特殊设计,仅用于某些改善路容的地点。
有中央分隔带的道路超高过渡: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三种超高方式可按中间带宽度和车道数选用。
中间带宽度较窄时(<=4.5m)可采用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各种宽度的中间带都可采用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双向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线路测量试题及答案大全

线路测量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1. 线路测量中,用于确定两点之间直线距离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C2. 在线路测量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B3. 线路测量中,用于测量高程的仪器是()。
A. 水准仪B. 经纬仪C. 测距仪D. 全站仪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线路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
A. 平距法B. 斜距法C. 角度法D. 高程法答案:ABC2. 线路测量中,用于计算线路长度的方法有()。
A. 直线距离法B. 斜距法C. 曲线距离法D. 面积法答案:ABC三、判断题1. 线路测量中,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正确2. 线路测量中,经纬仪可以用于测量距离。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线路测量中水准仪的作用。
答案:水准仪主要用于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计算出高程。
2. 简述线路测量中经纬仪的作用。
答案:经纬仪用于测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是进行角度测量的重要工具。
五、计算题1. 已知线路测量中,A点和B点的高程分别为100米和120米,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为50米,请计算A点和B点之间的高差。
答案:A点和B点之间的高差为20米。
2. 如果在一条直线上,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200米,C点的高程为150米,D点的高程为160米,请计算C点和D点之间的坡度。
答案:C点和D点之间的坡度为1%。
六、案例分析题1. 在一次线路测量中,测量员使用经纬仪测量了A点和B点之间的角度为30度,使用水准仪测量了A点和B点之间的高差为10米。
请分析此次测量的准确性,并提出可能的误差来源。
答案:此次测量的准确性取决于测量员的操作技能、仪器的精度和测量环境。
可能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校准不准确、测量员读数误差、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
2. 在进行线路测量时,测量员发现A点和B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与实际距离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答案: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地形起伏、障碍物遮挡、仪器误差、测量员操作失误等因素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库(参考)
单选题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侧 C .两侧同时
3、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B.会车视距C .超车视距
4、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 C )。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
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
A. 1:1:1
B.1:2:1
C. 1:2:3
6、两个相邻的反向曲线间应保留一定的直线段长度,其半径应根据( B )来确定。
A. 曲线长
B.切线长
C.外距
7、初步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 C )。
A. 竣工决算
B. 施工图预算
C. 设计概算
8、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式。
C
A.填方
B.挖方
C.半填半挖
9、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B )。
A.公路等级
B.排水要求
C.自然因素
10、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 C )。
A. 设计车辆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11、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2、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 A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
13、按照平均纵坡在等高线上所截取的长度的各个连线为( B )。
A. 自由型路线B .均坡线C. 导向线
14、当平曲线半径小于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B
A. 一般最小半径
B.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15、护坡道的作用是( A )。
A. 减缓路堤边坡保证路基稳定
B.利于路基排水
C. 属于路基防护工程范畴
1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17、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18、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A. 经济运距
B.平均运距
C. 超运运距
19、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A )。
A.26029.16 m
B.27380 m
C.26000 m
20、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镇
C.靠近城镇
21、当平曲线半径小于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B
A. 一般最小半径
B.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22、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C )。
A.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填空题
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和。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2、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6V)
3、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和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高差、水平距离)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和三种。
(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5、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
(小半径、拐点)
6、填方=本桩利用+ ;挖方=本桩利用+ 。
(填缺、挖余)
7、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和等三部分距离。
(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
8、为防止零星土石碎落物落入边沟,通常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
设置。
(碎落台)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米时,应在平曲线设置加宽。
(250、内侧)
10、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和组成的。
(直线、竖曲线)
11、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
(全面布局、逐段安排、具体定线)
12、公路定线一般有定线、定线和定线三种方法。
(纸上、实地、航测)
判断题
1、连续升坡路段,可以设置坡度小于3%的反坡。
2、外业定线工作分组,第一组应该是导线定角组。
3、铁路运输因为具有快速、运费廉价、服务人员少的特点,成为各国广泛采用的运输方式。
4、连续升坡路段,应满足最大纵坡限制,把坡度大的放在上方,坡度小的放在下方。
5、反向平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一般应大于6V(M)。
6、设置较大半径的凸型竖曲线可以减缓行驶车辆冲击,增大视距。
7、纵断面设计应首先满足经济性控制点(如大填挖、软弱地基等),然后满足控制性控制点(如垭口、交叉口等)的要求。
8、一级公路的交通量为各种汽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9、公路运输因为具有快速、运费廉价、服务人员少的特点,成为各国广泛采用的运输方式。
10、土石方调配可以以石代土,可以跨沟调运,尽量从高往地处调运。
11、重点工程项目设计任务书下达后,可以直接进行项目初步设计、概算工作。
12.、二级公路的交通量为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13、设置较小半径的凸型竖曲线可以减缓行驶车辆冲击,增大视距。
14、纵断面设计应首先获得道路中线的原地面线标高,中线标高获得应用基平、中平的测量方法。
15、土石方调配土石分开调运,现纵向后横向,先借土再纵向调运。
16、进行项目施工图设计后,完成概算工作。
17、长直线后面连接小半经的平曲线,往往是因为视距不能达到要求。
名词解释
曲线超高:行车视距:合成坡度:道路建筑限界:纸上定线:缓和曲线:交通量:
高速公路:超高:公路用地范围:
问答题(知识点都是里面的,但不是原题,比如第5题,“三幅路”可能改成“四幅路”)
1、简述纵断面设计有哪些技术要求。
2、简述平原区道路选线的原则。
3、简述高速公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
4、纵坡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简述城市道路的分类,谈谈三幅路的特点。
6、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7、列举平面设计有哪些的指标要求。
8、简述方案比较的原则和指标。
9、简述三级公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
计算题:(把这三题搞懂,类型就是这样的,其中考一题平曲线,考一题竖曲线,计算题就2题,一共30分)
1、某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
77.756米、65.356米、68.716米。
若在变坡点K9+100处的竖曲线半径为3000米,试计算:
(1)判断竖曲线的凸凹性,计算变坡角。
(2)该竖曲线要素(3)起止点桩号;
(4)桩号K9+060的路基设计标高。
2、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的高程为66.770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 -3.68%和+2.06%。
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68.560米。
试进行:(1)判断竖曲线的凸凹性,计算变坡角。
(2)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数倍数)?
3、已知两相邻平曲线:JD50桩号为K9+977.54,T=65.42 m,缓和曲线长=35米,切曲差J=1.25m;JD51桩号为K10+182.69,T=45 .83 m。
试计算(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2)JD50—JD51交点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