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合集下载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学术研讨会是学术界交流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学术进步、促进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为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广泛交流的机会,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发展。

二、目标和主题1. 目标:- 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发展;- 推动学术进步,促进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2. 主题: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前沿科技与学术创新”。

旨在探讨当前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创新,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

三、时间和地点1. 时间:本次学术研讨会计划于2022年6月15日至17日举行,为期三天。

2. 地点:学术研讨会将在某某大学的会议中心举行,该会议中心拥有先进的设施和舒适的会议环境,能够满足大会的需求。

四、参会人员1. 主要参会人员:- 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学术界专家学者作为主讲佳宾,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本领域的研究人员:邀请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参预学术研讨,与主讲佳宾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2. 参会人数:估计参会人数为300人摆布,其中包括主讲佳宾、研究人员、学生代表等。

五、议程安排1. 开幕式:- 主持人致辞;- 领导佳宾致辞;- 学术研讨会主题介绍。

2. 主题演讲:- 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3. 分论坛:- 设立若干个分论坛,涵盖不同的学术领域和研究方向,为参会人员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4. 学术展览:- 邀请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展览,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

5. 学术交流:- 安排学术交流环节,鼓励预会人员积极参预,提问和讨论。

6. 闭幕式:- 回顾学术研讨会的成果和亮点;- 颁发优秀论文和学术成果奖项;- 展望未来的学术研讨会。

六、会务组织1. 组织机构:- 筹备委员会:负责整体策划和组织工作;- 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内容的审定和佳宾邀请。

2. 会务组织:- 注册与签到;- 会场布置和音响设备调试;- 茶歇和餐饮服务;- 会议材料准备和发放;- 交通和住宿安排。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一、会议主题及目标:1.1主题:根据研究领域的需求确定一个具体的学术主题,例如“创新科技与可持续发展”、“跨学科研究与学术交流”等。

1.2目标:-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让各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可以相互分享研究成果、经验和观点;-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创新,鼓励学者之间开展合作项目和跨学科研究;-推动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探讨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行性和方法。

二、会议组织及时间安排:2.1组织单位:确定会议的组织单位,并确保其具备组织学术研讨会的能力和经验。

2.2时间安排:确定会议的时间,通常会议持续1-3天。

2.3日程安排:根据会议主题和目标,确定会议的日程安排,包括开幕式、专题报告、分组讨论、闭幕式等环节。

三、邀请嘉宾:3.1确定主讲专家:邀请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专家,以演讲、分享研究成果、参与讨论等方式,为会议提供学术指导和帮助。

3.2发布会议邀请函:按照学术界的标准和规范,向主讲专家发送会议邀请函,并确保嘉宾能准时参加会议。

四、参会报名及投稿:4.1报名通道:建立在线报名系统,方便参会者报名并提交个人信息。

4.2投稿通道:设立学术论文投稿通道,接收与会议主题相关的论文。

4.3审稿制度:设立严格的论文审稿流程,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论文进行评审,确保会议论文的学术水平。

五、场地及设施准备:5.1选择场地:选择能够容纳参会者的会议场地,并确保场地设施完备,包括音响、投影仪、电脑等设备,以及舒适的座椅和会议用具。

5.2食宿安排:与酒店合作,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和餐饮服务。

六、宣传推广:6.1媒体合作:与相关媒体进行合作,进行会议宣传。

6.2建立官方网站:建立会议官方网站,发布会议的信息和通知。

七、会后总结及成果发布:7.1成果汇总:总结会议的成果和亮点,撰写会议总结报告。

7.3学术交流持续推进:通过组织学术巡回讲座、专题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推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综上所述,一份学术研讨会的策划方案应包含会议主题及目标、会议组织及时间安排、邀请嘉宾、参会报名及投稿、场地及设施准备、宣传推广以及会后总结及成果发布等内容。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一、研讨会主题“探索学术前沿,促进学科发展”二、研讨会目的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探讨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促进学术创新和学科发展。

三、研讨会时间和地点1、时间:具体日期2、地点:详细地址四、研讨会组织架构1、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名称2、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3、组委会成员:列出组委会成员姓名和职责五、参会人员1、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2、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3、高校师生4、企业代表六、研讨会内容及议程安排(一)开幕式(上午 8:30 9:00)1、主持人介绍出席研讨会的嘉宾2、主办单位领导致辞3、承办单位领导致辞(二)主题报告(上午 9:00 12:00)1、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就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报告2、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三)分会场报告(下午 14:00 17:00)1、设立多个分会场,分别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研讨2、参会人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分会场进行报告和交流(四)海报展示与交流(下午 17:00 18:00)1、展示参会人员的研究成果海报2、参会人员自由交流,互相学习(五)闭幕式(下午 18:00 18:30)1、总结研讨会成果2、感谢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七、研讨会形式1、主题报告: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演讲,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

2、分会场报告: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设立分会场,参会人员进行口头报告和交流。

3、海报展示:参会人员制作研究成果海报,在指定区域展示,便于交流和讨论。

4、互动交流:设置问答环节、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参会人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八、论文征集1、向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征集论文。

2、论文主题应与研讨会主题相关,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3、论文提交截止日期为具体日期。

4、组织专家对提交的论文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并颁发证书。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学术研讨会是学术界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推动学术发展、促进学术合作。

为了促进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计划组织一场学术研讨会。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术研讨会的策划方案。

二、目标与主题1. 目标:- 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发展。

- 探讨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促进学术界的创新与进步。

- 激发学术研究的兴趣,鼓励学者们进行深入的学术探索。

2. 主题:「前沿科技与学术创新」三、时间与地点1. 时间:计划在2022年X月X日举办,为期两天。

2. 地点:选择一家高品质的会议中心作为会议举办地点,确保会议设施齐全、舒适。

四、参会人员1. 学术界代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教授等学术界代表参会,以确保学术研讨会的高水平和广泛影响力。

2. 学生代表:邀请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等优秀学生代表参会,为他们提供与学术界代表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术研究热情。

五、议程安排1. 开幕式:- 主持人致辞,介绍学术研讨会的目的和意义。

- 邀请重要佳宾发表开幕演讲,激发预会者的学术研究热情。

2. 主题演讲:- 邀请知名学者发表主题演讲,介绍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科技。

- 设立提问环节,预会者可以就演讲内容进行提问与讨论。

3. 分会场:- 设立多个分会场,分别讨论不同的学术领域和主题。

- 邀请专家担任分会场主持人,引导预会者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

4. 学术展示:- 邀请学生代表展示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

- 设立海报展示区和口头报告区,预会者可以通过观摩和交流了解其他研究成果。

5. 闭幕式:- 主持人总结学术研讨会的成果和收获。

- 邀请重要佳宾发表闭幕演讲,展望未来的学术发展方向。

六、宣传与推广1. 网络宣传:- 设立官方网站,发布学术研讨会的相关信息,包括议程安排、演讲佳宾介绍、参会报名等。

-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发布学术研讨会的重要信息和吸引人的内容。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引言概述:学术研讨会是学术界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为了成功策划一场学术研讨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主题确定、邀请嘉宾、会议组织、会场布置以及会后总结等。

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学术研讨会的策划方案。

一、主题确定:1.1 确定研讨会的学术领域和主题范围。

根据当前研究热点和学术需求,选择一个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的主题。

1.2 设定研讨会的目标和宗旨。

明确研讨会的目的,如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等,并确保主题与目标一致。

1.3 确定研讨会的时间和地点。

考虑参会者的时间安排和交通便利性,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二、邀请嘉宾:2.1 确定主讲嘉宾。

根据研讨会主题,邀请在该领域有重要影响力和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确保主讲嘉宾的学术水平和演讲能力。

2.2 邀请特邀嘉宾。

在确定主讲嘉宾后,可以考虑邀请一些具有特殊贡献或在相关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作为特邀嘉宾,增加研讨会的吸引力。

2.3 邀请参会嘉宾。

通过学术网络、学术期刊和相关机构的合作,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研讨会,扩大与会者的范围和影响力。

三、会议组织:3.1 确定会议的组织架构。

设立组委会,并明确各个职责和任务,确保会议的有序进行。

3.2 确定会议的议程安排。

根据研讨会的主题和目标,合理安排演讲、讨论、研讨和交流等环节,确保会议的内容丰富和深入。

3.3 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准备会议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组织会务人员,确保会议场地的布置和环境的舒适,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四、会场布置:4.1 设计会议标识和宣传物料。

制作会议标志、会议手册、会议海报等宣传物料,提升会议的形象和知名度。

4.2 安排会场布置。

根据会议的规模和需求,合理布置会场的座位、讲台、投影仪等设备,确保与会者的舒适度和视听效果。

4.3 提供会议服务设施。

提供充足的茶点、饮用水、会议资料等,为与会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学术氛围。

五、会后总结:5.1 撰写会议总结报告。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背景介绍:学术研讨会是推动学术进步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促进学者之间的合作与分享。

为了成功举办一场学术研讨会,需要制定全面的策划方案。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详细的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一、研讨会主题确定研讨会的主题应紧密联系到当前研究热点和参会人群的需求。

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专家意见收集,确定一到两个可以尽可能广泛涵盖受众兴趣的主题。

二、制定会议议程1. 分论坛设置:根据主题确定不同分论坛的数量和设置。

2. 平行讲座与主题演讲:确定主题演讲的内容和相关的专家,分配合适的演讲时间。

3. 报告提交和审稿:确定报告提交截止日期,并建立严格的审稿流程。

4. 会议活动:根据研讨会的整体氛围和受众需求,安排与会者之间的互动环节,如茶歇、晚宴和社交活动等。

三、寻找合适的会议地点选择合适的会议地点是成功举办研讨会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场地容量、设备设施、地理位置和价格等。

同时,也要确保会议地点与参会者的交通便利度。

四、邀请优秀演讲嘉宾邀请优秀的演讲嘉宾可以为研讨会增添亮点和吸引力。

通过网络和学术期刊等途径获取相关领域的资讯,确定合适的嘉宾,并向其发出邀请函。

五、制定预算计划制定预算计划有助于控制会议成本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预算计划需要包括各项费用,如场地租赁、嘉宾费用、餐饮费用、宣传费用和会务人员费用等。

六、宣传推广成功的学术研讨会不仅需要有优质的内容,还需要广泛的宣传推广。

可以通过学术期刊、社交媒体和邮件等方式向相关领域的学者宣传研讨会信息。

七、会前准备工作1. 会议注册:建立在线注册系统,方便参会者报名注册并获取参会证。

2. 会议资料准备:整理会议资料,包括会议手册、报告集和参考资料等。

3. 交通和住宿安排:为参会者提供交通和住宿指南,包括机票、交通路线和推荐酒店等。

八、会议举办期间1. 现场布置和设备测试:确保会场布置合理,设备齐全且正常运作。

2. 参会者签到:设置签到处,核实参会者身份,并发放相关会议资料和胸卡等。

学术研讨会会议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会议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会议策划方案学术研讨会会议策划方案「篇一」一、会议主题: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二、会议时间:xxxx年5月6日—9日三、会议地点:xxxx大酒店xx厅四、参加会议人员: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广西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组委会,xx市旅游局、xx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文化厅、广西旅游局等单位及我国该领域内的著名学者、专家、业界精英和旅游等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及各大传媒记者五、会议前需准备的工具用品:物品必备数量备用数量总预备数量横幅1条1条鲜花盆栽10盆桌子U型1个长形20桌(5位/1桌) 椅子100张20张120张席位牌30张5张35张便笺100份120份笔100支20支120支茶杯100个20个120个矿泉水100瓶20瓶120瓶话筒小蜜蜂30个35个移动话筒4个2个6个多媒体、音响设备记者席椅子20把5把25把六、布置会场:学术研讨会会议策划方案「篇二」一、研讨会的目的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在建国xx华诞之际,充分发挥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促进公共行政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回顾总结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风雨历程和经验启示,推进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公共行政突显的实际问题,探讨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实现途径。

同时,也为学会会员以及本市各委、办、局、区县主管编制工作的同志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二、研讨会的主题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行政管理xx年:变迁与发展”。

会议一方面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共谋发展,一方面立足现实,关注焦点,探根究源,迎刃求解。

具体议题包括:1、中国的公共行政改革:过去、现在与未来2、中国行政发展的动力机制3、政府职能转变与建设服务型政府问题研究4、政府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5、人事制度改革与公共人力资源开发6、政府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制研究7、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创新研究8、政府职能与责任边界研究9、降低行政成本研究10、“第三域”发展与公共行政改革11、基层公共治理研究研讨者可围绕上述主题,结合自身研究实际自拟题目。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学术研讨会是学术界交流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学术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的机会。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术研讨会的策划方案,包括会议主题、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议程安排、演讲佳宾、会务组织、宣传推广等方面。

二、会议主题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定为“跨学科研究与创新”,旨在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主题涵盖但不限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

三、时间地点1. 时间:计划于2022年X月X日至X月X日举办,为期三天。

2. 地点:选择具备良好会议设施和交通便利的会议中心,如某某会议中心。

该会议中心提供先进的音视频设备、宽敞的会议厅和舒适的歇息区,能够满足会议需求。

四、参会人员1. 主办方代表:负责组织和策划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相关工作。

2. 学术委员会成员: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负责会议的学术指导和议程安排。

3. 演讲佳宾:邀请在相关领域有重要贡献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

4. 参会代表:包括学术界的研究人员、教授、博士生、硕士生以及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等。

五、议程安排1. 开幕式:由主办方代表致辞,介绍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目的和意义。

2. 主题演讲: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3. 分会场研讨:根据不同学科领域划分分会场,参会代表可以选择参加感兴趣的分会场,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4. 学术报告:邀请参会代表提交学术论文并进行口头报告,以展示研究成果和发现。

5. 学术展览:为参会代表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设置学术海报展示区和展示台。

6. 圆桌讨论:邀请专家学者组成圆桌小组,就特定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7. 闭幕式:总结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果和收获,对优秀论文和演讲进行表彰。

六、演讲佳宾1.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如某某教授、某某博士,就不同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进行主题演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研讨会策划方案唐宋时期,内地输往藏区的茶叶主要是青藏道。

从明代开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川藏川茶道的兴起,促使川藏沿线商业城镇的兴起和西藏和内地的联系,川藏茶道既是一条经济线,也是一条政治线、国防线,使外国势力再也无力把西藏从我国分离出去。

我国茶叶产于南方、北方和西北高寒地区都不产叶。

四川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种茶、饮茶的发源地。

秦汉以前,只有四川一带饮茶和有茶的商品生产。

到唐代形成了我国盛产茶叶的局面,并从唐代开始,四川绵州、蜀州、邛州等地的茶叶,就从其它地区的茶叶流入西藏地区,开始了藏族人民饮茶的历史,出现了茶叶输往西藏的道路。

在唐代,青藏道是西藏地区与中原地区往来的主要交通道。

唐代吐蕃王朝对外扩张,除南线争夺南沼外几乎都是经青海地区,北线争夺河西、陇右、西线争夺安西四镇,东线争夺剑南。

唐蕃之间的和亲、聘等使臣往来,都是由天水、大非川、暖泉、河源、通天河到逻些(今拉萨)。

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也是经青海入藏。

总之,唐代中原与西藏地区的交通大道是青藏道而不是川藏道。

唐代内地茶叶输往西藏的茶道自然是青藏道。

随着吐蕃王朝的瓦解,宋代藏族地区处于分袭状态,青藏道已失去的军事要道和官道的作用。

但自唐代茶叶传入藏区以后,茶叶所具有助消化,解油腻的特殊功能,使肉食乳饮的畜牧人民皆饮茶成风。

西北各族纷纷在沿边卖马以购买茶叶,而宋朝为了获得战马,便决定在西北开展茶马贸易,出卖茶叶,购买战马。

北宋熙宁以后便在四川设置茶马司,将四川年产3000万斤茶叶的大部分运往甘肃、青海地区设置数以百计的卖茶场和数十个买马场,并规定名山茶只许每年买马不得它用,每年买马达15000匹以上。

从而使青藏道由唐代的军事政治要道成为茶道。

《西藏志》的作者陈观浔说,唐宋以来,内地差旅主要由青藏道入藏,“往昔以此道为正驿,盖开之最早,唐以来皆由此道”。

从明朝开始,川藏茶道正式形成。

早在宋元时期官府就在黎雅、碉门(今天全)等地与吐蕃等族开展茶马贸易,但数量较少,所卖茶叶只能供应当地少数民族食用。

迄至明朝,政府规定于四川、陕西两省分别接待杂甘思及西藏的入贡使团,而明朝使臣亦分别由四川、陕西入藏。

由于明朝运往西北输入藏区的茶叶仅占全川产量的十分之一,即100万斤,支付在甘青藏区“差发马”所需茶叶,其余大部川茶,则由黎雅输入藏区。

而西藏等地藏区僧俗首领向明廷朝贡的主要目的又是获取茶叶。

因此,他们就纷纷从川藏道入贡。

“秦蜀之茶、自碉门、黎雅抵朵甘、鸟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

其地之人不可一日无此”(《明太祖实录》卷251)。

于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五月,在四川设茶仓四所,“命四川布政使移天全六番招讨司,将岁输茶课乃输碉门茶课司,余就地悉送新仓收贮,听商交易及与西蕃市马”天顺二年(1458)五年,明朝规定今后鸟思藏地方该赏食茶,于碉门茶马司支给。

又促使鸟思藏的贡使只得由川藏道入贡,不再由青藏的洮州路入贡。

到成化二年(1470),明廷更明确规定鸟思藏赞善、阐教、阐化、辅教四王和附近鸟思藏地方的藏区贡使均由四川路入贡。

而明朝则在雅州、碉门设置茶马司、每年数百万斤茶叶输往康区转至鸟思藏,从而使茶道从康区延伸至西藏。

而鸟思藏贡使的往来,又促进了茶道的畅通。

于是由茶叶贸易开拓的川藏茶道同时成为官道,而取代了青藏道的地位。

清朝进一步加强了对康区和西藏的经营,设置台站,放宽茶叶输藏,打箭炉成为南路边茶总汇之地,更使川藏茶道进一步繁荣。

这样,在明清时期形成了由雅安、天全越马鞍山、泸定到康定的“小路茶道”和由雅安,荥经越大相岭、飞越岭、泸定至康定的“大路茶道”,再由康定经雅江、里塘、巴塘、江卡、察雅、昌都至拉萨的南路茶道和由康定经乾宁、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渡金沙江至昌都与南路会合至拉萨的北路茶道。

这条由雅安至康定,康定至拉萨的茶道,既是明清时期的川藏道,也是今天的川藏道。

川藏道崎岖难行,开拓十分艰巨。

由雅安至康定运输茶叶,少部分靠骡马驮运,大部分靠人力搬运,称为“背背子”。

行程按轻重而定,轻者日行40里,重者日行2-30里。

途中暂息,背子不卸肩,用丁字形杵拐支撑背子歇气。

杵头为铁制,每杵必放在硬石块上,天长日久,石上留下窝痕,至今犹清晰可见。

从康定到拉萨,除跋山涉水之外,还要经过许多人烟稀少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辽阔的平原,要攀登陡削的岩壁,两马相逢,进退无路,只得双方协商作价,将瘦弱马匹丢入悬岩之下,而让对方马匹通过。

要涉过汹涌泡哮的河流,巍峨的雪峰。

长途运输,风雨侵袭,骡马驮牛,以草为饲,驮队均需自备武装自卫,携带幕帐随行。

宿则架帐餐饮,每日行程仅20-30里。

加上青藏高原,天寒地冷,空气稀薄,气候变化莫测,民谚说:“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形象地描述了行路难的景况。

川茶就是在这艰苦的条件下运至藏区各地的,川藏茶道就是汉藏人民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开拓的。

川藏茶道的开拓,也促进了川藏道沿线市镇的兴起。

大渡河畔被称为西炉门户的泸定,明末清初不过是区区“西番村落”,境属沈村,烹坝,为南路边茶入打箭炉的重要关卡。

康熙四十五年(1706)建铁索桥。

外地商人云集泸定经商。

到宣统三年(1911)设为县治,1930年已有商贾30余,成为内地与康定货物转输之地。

康定在元时尚是一片荒凉原野,关外各地及西藏等处商人运土产至此交换茶叶布匹,只得塔帐篷竖锅桩,权作住宿之处,明代才形成一个村落。

随着藏汉贸易南移,逐渐发展成为边茶贸易中心。

雍正七年(1729)置打箭炉厅,设兵戍守其地,番汉咸集,交相贸易,称为闹市焉。

从此“汉不入番,番不入汉”的壁垒打破,大批藏商越静宁山进入康区,大批的陕商和川商亦涌入康区。

内外汉蕃,俱集市茶。

这个因茶叶集市而兴起的城市,藏汉贸易通过“锅庄”为媒介,雍正至乾隆时期,锅庄由13发展48,商业相当繁荣。

成为西陲一大都市,此外还有里塘、巴塘、道孚、炉霍、察木多(昌都)、松潘等地都是在清代茶道兴起而发展为商业城镇的。

总之,川茶输藏是促进川藏交通开拓和川藏高原市镇兴起的重要因素。

川藏线既是一条经济线,也是一条政治线、国防线。

它把我国内地同西藏地区更加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使近代的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再也无力把西藏从我国分离出去。

鸦片战争以后,英帝国主义为了侵略西藏,就力图使印茶取代华茶在西藏行销。

他们认为一旦印茶能取代川省边茶的地位,英国即可垄断西藏之政治与经济。

为此,英帝国主义甚至用武力入侵拉萨,强迫印茶输藏。

从此,川茶又成为反对英国侵略西藏的武器。

反对印茶销藏,保护川茶销藏,成了反对英国侵略西藏的重要内容。

当时西藏人民为了国利益,宁愿以高出印茶十来倍的价格购买川茶,而拒食印茶。

西藏地方政府面临印茶销藏带来的政治经济危机,更是竭力主张禁止印茶入藏。

十三世达赖喇嘛还亲自出面向清廷呼吁,要求清朝政府配合行动,制止印度茶销藏。

清朝四川总督刘秉璋更是主张力禁印茶行藏,免贻后患无穷。

清廷奉命与英国谈判《藏印通商章程》的张荫棠从川藏茶利,汉藏经济,政府收税,以及茶农茶商利益考虑,亦力主反对英国在西藏侵销印茶,保护川茶销藏。

其后川督赵尔丰为了反对英帝侵略西藏,保卫边疆,则在雅安设立边茶公司,支持西藏人民抵制印茶。

公司改良茶种,整顿川茶,在打箭炉设立分公司,打破边茶不出炉关的限制。

并在里塘、巴塘,昌都设立售茶分号,减少中间环节,迅速将川茶运往西藏。

四川茶叶成为汉藏民族共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倾销印茶的斗争武器。

民国时期,由于国内内战,印茶乘机大量销入藏区,西藏地方上层在英帝国主义的煽动下进攻川边地区,四川与西藏发生军事冲突。

双方的亲密联系有所削弱,唯川茶仍畅行于川藏之间。

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川茶更成为一种“国防商品”,沟通内地与西藏的重要经济联系,并借此而增进了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的政治关系和汉藏民族团结。

一条重要的民间国际商道。

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化遗产。

(Gosom)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Gosom)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Gosom)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Gosom)普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Gosom)一条重要的战略通道。

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即青藏线(唐蕃古道)、滇藏线和川藏线,在这三条茶马古道中,青藏线兴起于唐朝时期,发展较早;而川藏线在后来的影响最大,最为知名。

这三条道路都与昌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滇藏线和川藏线必须经过昌都,它们的发展是与茶马贸易密切相关的。

滇藏线茶马古道出现在唐朝时期,它与吐蕃王朝向外扩张和对南诏的贸易活动密切相关公元678年,吐蕃势力进入云南西洱海北部地区。

680年建立神川督都府,吐蕃在南诏设置官员,向白蛮、黑蛮征收赋税,摊派差役。

双方的贸易也获得长足的发展,茶马贸易就是重要内容之一。

南诏与吐蕃的交通路线大致与今滇藏公路相近似,即从今云南大埋出发,北上至剑川,再北上到丽江,过铁桥城继续沿江北上,经锛子栏至聿赉城,前行到盐井,再沿澜沧江北上至马儿敢(今西藏芒康)、左贡,分两道前往西藏:一道经由八宿邦达、察雅到昌都;一道径直由八宿至波密,过林芝前往拉萨。

历史上滇藏线茶马古道有三条道路:一条由内江鹤丽镇汛地塔城,经过崩子栏、阿得酋、天柱寨、毛法公等地,至西藏;一条由剑川协汛地维西出发,经过阿得酋、再与上一条道路相合至西藏;一条由中甸出发,经过尼色落、贤岛、崩子栏、奴连夺、阿布拉喀等地至西藏。

其主要通道即与今滇蒇线接近。

一条普洱茶传播的民间通道。

茶马古道在云南境内的起点就是唐朝时期南诏政权的首府所有地大理。

其中,大理、丽江、中甸、阿墩子(德钦)等地是茶马贸易十分重要的枢纽和市场。

滇藏线茶马贸易的茶叶,以云南普洱的茶叶为主,也有来自四川和其他地方的茶叶。

滇藏线茶马贸易有自己的特点,由云南内地的汉商把茶叶和其他物品转运到该地转销给当地的坐商或者西藏的贩运商人,又从当地坐商那里购买马匹或者其它牲畜、土特产品、药材,运至丽江、大理和昆明销售。

西藏、川藏的藏商,大多换取以茶叶为主的日用品返回西藏。

运输工具主要是骡马和牦牛等。

从来就不曾忘记。

茶马古道是青藏高原上一条异常古老的明古道。

茶马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明古道。

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