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与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第1章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1-1 配置在混凝土梁截面受拉区的钢筋其作用是什么?1-2 解释下列名词: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1-3 混凝土轴心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点?影响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因素有哪些?1-4 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有哪些?1-5 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和收缩变形都是随时间变化的,两者有哪些不同?1-6 公路桥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采用普通热轧钢筋。
普通热轧钢筋的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点?《公路桥规》规定使用的普通热轧钢筋有哪些强度等级,其代号是什么?1-7 什么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粘结强度?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需要采取哪些措施?1-8 混凝土弹性模量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其定义和表达式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第2章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2-1 桥梁结构的功能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何谓结构的可靠性、可靠度?2-2 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和使用寿命有何区别?2-3 什么叫极限状态?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了哪两类结构的极限状态?2-4 试解释以下名词: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抗力。
2-5 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了结构设计的哪三种状况?2-6 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计算的原则是什么?2-7 什么是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2-8 作用分为几类?什么是作用的标准值,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可变作用的频域值?2-9 什么是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1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2-11 桥梁结构使用环境根据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可划分为哪几类?2-12 对桥梁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13钢筋混凝土梁的支点截面处,结构重力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 Gk=187.01kN;汽车荷载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 Q1k=261.76kN,冲击系数(1+µ)=1.19;人群荷载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 Q2k=57.2kN;温度梯度作用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 Q3k=41.5kN,试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的作用效应组合计算。
科学方法论复习与思考题

第一讲(导论,参考第42页)1.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其内涵和特征是怎样的?人类认识社会的五种方式:——神话传说神话传说的内涵:是原始社会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形式,是远古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精神产品,是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初级阶段。
那时的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不久,认识能力很低,主要是借助于原始思维对社会进行认知,其认识成果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以“讲故事”等方式流传。
神话传说的特点:第一,人类运用原始思维方式对社会进行认识,初步具备了在观念中把自己与对象区别开来并把自己与人的类存在联系起来的能力,进而在观念中创造出理想世界和理想人物,具有极度的夸张性、再造性和超现实性。
第二,神话传说常常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
(集体表象:是在原始集体中为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认识倾向或解释方式。
这种方式世代相传,先于个人而存在,对每一个成员的认识活动发生深刻影响,并引导原始居民以一种神秘的眼光感知、思考世界,从而引起该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对有关客体产生尊重、恐惧、崇拜等情感。
)第三,神话传说常常以“讲故事”的方式流传。
神话传说的局限性:很难传播那些广泛性、复杂性和精确性的知识。
特别是由于个体表达能力限制,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真,以讹传讹。
——以史为鉴以史为鉴内涵:就是人类以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经验作为认识社会和自我的参照系;其目的是为了理解现实、调节行为、创造未来。
这种方法是人们认识社会和自我认识的第一种自觉形式。
以史为鉴的特点:第一,人类在自身的历史活动及其结果中找到了反观自我和现实的镜子,意味着人类已经不仅能够把“主我”与“客我”区别开来,而且把“现实中的我”与“历史上的我”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
第二,表明了人们对自己活动结果的关注:现实的结果都是历史活动造成的,不仅物质生产如此,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也如此。
正是源于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诸多“结果”的把握,人们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历史意识”。
(完整版)复习思考题

E.肝脏及脾脏
9、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流阻力(d)
A.与血管的半径成正比
B.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c.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D.与血管半径的立方成反比
E.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10、静脉系统成为外周的血液贮存库,主要是由于(
A.静脉管壁有可扩张性
B.静脉管壁平滑肌少
C.许多静脉位于皮下组织中
10.正常人体骨骼肌收缩都属于(b)
A.完全强直收缩
B.强直收缩
C.不完全强直收缩
D.单收缩
E.单收缩与强直收缩交替
11.肌肉兴奋--收缩偶联关键在于(d)
A.横桥运动
B.动作电位
C.Na迅速内流
D.胞浆内Ca的浓度增加
E.ATP酶的激活
心脏泵血的过程(掌握)
心音(掌握第一和第二心音)
心动周期,搏出量,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掌握)
5.血管紧张素n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6.说明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体液因素及其作用。
7.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及效应器等方面分析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发生机制。
8.从调节血管运动的中枢、神经、受体及收缩原理等方面 考虑,如何降低血压?
9.人体从卧位突然到站立位时,血压有何变化?如何调节?
为什么体弱的人会感到头昏,眼前发黑?
和容积的变化为基础说明射血和充盈的过程(原理)
5.说明心排出量的调节,并简述其机制。
说明评定泵血功能的指标及生理意义。
6.为什么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7、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等容收缩期末
B.等容舒张期末
C.心房收缩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生理学课后复习思考大题

生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第一单元:1、人体生理学与医学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生理学要从三个水平上开展研究?3、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哪些基本特征?4、比较正反馈、负反馈与前馈之间的异同及生理意义。
5、从生理学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第二单元:1、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试述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跨膜信号转导包括哪几种方式?4、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几种方式?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5、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静息电位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6、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锋电位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
7、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刺激必须使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才能产生动作电位?8、局部兴奋有何特征?9、从刺激运动神经开始到肌肉出现收缩,经历了哪些生理过程?10、简述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及其机制。
第三单元:1、血浆渗透压如何形成?有何生理意义?2、如何鉴别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3、造血干细胞有哪些基本特征?在临床治疗学上有什么意义?4、红细胞有那些生理特性?各有何临床意义?5、根据红细胞生成、破坏以及红细胞生成调节的基本理论,分析导致贫血的各种原因。
6、为何EPO可以作为兴奋剂,提高耐力运动员的成绩?7、试述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8、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何异同点?9、血液中有哪些抗凝因素?它们如何发挥作用?10、简述纤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11、简述ABO血型系统的分型特点。
12、简述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3、简述输血的原则。
第四单元:1、心肌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有何异同?为什么心室功能曲线未有下降?2、请描述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全过程。
从这点出发你认为有哪些可能的因素会增强或减弱心脏收缩力量?3、请比较窦房结细胞和蒲肯野纤维的起搏原理。
为什么窦房结能成为全心的起搏点?4、房室交界处和蒲肯野纤维的传导功能有何不同?为什么有这些不同?5、请描述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的变化及其与心脏射血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人口转变理论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人力资本智力外流二、问答1.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有何作用?2.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哪些途径?3.请解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初等教育的收益率要高于高等教育?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将教育资金主要用于社会收益率较低的高等教育上?4.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加快人力资本积累?5.刘易斯、哈里斯、托达罗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分析有何启发作用?6.怎样看待中国目前的人口及就业形势?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人口转变理论:针对人口的增长问题,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其中被经济学界广为接受的一种理论就是人口转变理论(Demographic Transition)。
该理论是最早是由汤普逊于1929年提出的,它试图解释19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
随着众多学者对其发展补充,该理论也被广泛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并且较好的说明了说明发展中国家何以在现阶段人口过度膨胀的原因。
根据这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都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人口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都属于第一阶段。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营养不良,医疗水平不足,再加上饥荒、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的不断发生,造成了极高的死亡率,人类的平均寿命很短,为了维持人类的延续,人类的出生率往往保持着生物学上的极限。
第二阶段:死亡率迅速下降,但出生率依然很高,结果导致人口增长率迅速上升。
从19世纪开始,欧洲进入这一阶段。
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造成人类大量死亡的各种因素受到了控制。
欧洲人口的死亡率有了显著的下降。
但由于生产的迅速扩张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缺以及人类生育观念尚未改变,这一时期出生率依然较高。
面点工艺复习题库--思考题

第一章
上一页
第一章
下一页
第三章
面点基础知识
四
思考题
复习题库
四 、思考题
第三章 面点基础知识
46.画出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图. 47.面点制作原料选用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48.案台分为几种?如何进行保养? 49.面点熟制所用的锅一般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 50.面点制作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51.坯皮制作工具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用途? 52.常用的炊事机械有哪些? 53.和面机如何使用?如何进行保养? 54.面点制作中常用的熟制设备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55.怎样使用远红外线电热烤箱?使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56.微波烹调可使用哪些器皿?不能使用哪些器皿?
复习题库 思考题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概论 面点的原料 面点基础知识 调制面坯工艺 制馅工艺 成形工艺 熟制工艺
第一章
概论
四
思考题
复习题库
四 、思考题
第一章 概 论
1.什么是面点?中国早期面点形成于哪个时期? 2.明清时期面点继续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中国面点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结合当地面点的制作状况谈你的想法. 4.什么是面点工艺学? 5.简述依据两个层次标准的面点的分类. 6.简述面点的基本特点. 7.简述我国面点风味流派的分类及其特色. 8.简述我国面点各风味流派的典型品种. 9.为什么说要保证面点的质量,首要因素是必须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第一章
上一页
第一章
下一页
第二章
面点的原料
四
思考题
复习题库
四 、思考题
第二章 面点的原料
21.大米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2.面点制作中常用的杂粮有哪些品种? 23.面粉、玉米、小米、大豆、甘薯、马铃薯及山药各具有哪些保健功能? 24.制馅时怎样选择肉类原料? 25.哪些水产品可以制馅?各有什么质量要求? 26.制作馅心的水产品原料有哪些?各具有什么保健功能? 27.制馅时怎样选择蔬菜类原料? 28.馅心蔬菜原料的保健功能是什么? 29.哪些原料可以制甜味馅?各有什么质量要求? 30.面点制作中的油脂分哪几类?各有什么品种?其作用是什么? 31.在面点制作中,常用的糖有几种?其作用是什么? 32.蛋品、乳品在面点制作中起什么作用??
复习思考题

14
表里双解剂复习思考题
1、简述大柴胡汤组方用药配伍的特点。 2、试分析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功效、主治的异同。 3、葛根芩连汤、痛泻要方均可治泻,临证如何区别
应用? 4、简述防风通圣散组方用药的配伍特点。
15
补益剂思 考 题
1.四君子汤与参苓白术散均可用于脾胃气虚证,二方 有何不同。
某女,67岁。患梅尼埃病两年,加重一周。 证见头晕目眩,耳如婵鸣,不能站立,立则 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伴剧烈呕吐、呕吐物 为清涎,舌淡,苔白厚腻,脉弦细。
13
·辨证:肝寒犯胃,浊阴上逆
·方药:吴茱萸汤 · 一剂呕止,呻吟渐止,安然入睡,原方再进
一剂,能坐起进食,续服五剂,诸证悉除,观 察十二年未再复发。
19
开窍剂复习思考题
1、开窍剂的定义、分类和适应范围如何? 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试对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三方 的功用及运用要点作一比较。
3、试述苏合香丸的功效、主治及组方意义? 4、试述安宫牛黄丸的运用要点。
20
失时,更受风寒,遂以致病。又因工作劳碌,延迟就 医。十余日后,病情加剧,始以求诊。就诊时见脘腹痞 满,疼痛拒按,时时下利,,色纯青,气甚臭,口苦,舌
红,苔黄浊,脉滑而实。 · 分析:辨证:(病证、病机)
治法: 选方: 处方:(药物、剂量、药物的特殊用法。)
5
和解剂复习思考题
1. 何谓“和解”?小柴胡汤如何体现和解少阳法? 2.小柴胡汤中柴、芩相配与蒿芩清胆汤中蒿、芩相伍,其
7
* 例 2:
患者曾XX,女,36岁。曾有“肝炎”病史。 近来 自觉身体倦怠乏力,饮食减少,纳谷不香,饭后 则 经常胃脘不适,大便溏烂。现仍觉两胁不舒,时 或 疼痛,善太息,头晕目眩,月经多错后,经量偏 少,经期间少腹时作痛,舌淡苔白脉弦细而虚。
哈工大机械原理考研-第3章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3.4 复习思考与习题一、思考题1.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哪几种?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2.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是什么?3.不同运动规律曲线拼接时应满足什么条件?4.凸轮机构的类型有哪些?在选择凸轮机构类型时应考虑那些因素?5.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和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法各有什么特点?6.何谓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何谓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二者有和区别与联系?理论廓线相同而实际廓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否相同?7.在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凸轮实际廓线保持不变,而增大或减小滚子半径,从动件运动规律是否发生变化?8.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在凸轮机构设计中有何重要意义? 一般是怎样处理的?当凸轮廓线完成后,如何检查凸轮转角为ϕ时凸轮的压力角α? 若发现压力角超过需用值,可采取什么措施减少压力角? 9.设计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时,再推杆运动规律不变的条件下,需减小推程压力角,采用哪两种措施?10.何谓运动失真? 应如何避免出现运动失真现象?11.在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中,采用偏置从动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偏置方向如何选取?12.在移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中,采用偏置从动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偏置方向如何选取?13.何谓凸轮机构的偏心距,它对凸轮机构几何尺寸和受力情况有何影响?14.比较尖顶、平底和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的优缺点及它们适用的场合?二、习题题3-1 如题3-1图所示为一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从动件的部分运动线图。
试在图上补全各段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曲线,并指出在那些位置会出现刚性冲击?那些位置会出现柔性冲击?题3-1图题3-2 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转动,从动件行程h=32 mm,从动件位移线图ϕ-s 如题3-2图所示。
凸轮轴心偏于从动件轴线的右侧,偏距e=10mm,基圆半径a r =35mm,滚子半径r r =15m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与思考题
1.转化率的定义是什么
2.什么是反应速率写出均相系统反应速率表示方式。
3.什么是化学动力学方程怎样理解“反应级数表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敏感程度”,“活化能表明温度对
反应速率的敏感程度”
4.什么是本征动力学和宏观动力学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5.试说明反应热与活化能的区别与联系。
6.试写出间歇反应系统中,恒温恒容0级、1级、2级不可逆反应的积分式。
7.何谓变容过程膨胀因子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8.什么是复杂反应复杂反应通常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9.简述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宏观过程。
10.·
11.根据双膜理论简述气液相反应的宏观过程。
12.解释下列参数的物理意义:膜内转化系数γ、增强系数β、反应相内部总利用率η。
13.为什么要建立理想流动模型它与实际流动状况有哪些区别在处理过程中作了哪些简化
14.理想转换与理想混合流动模型各有什么特征
15.何谓返混形成返混的原因有哪些返混对反应过程有什么影响工程中如何降低返混的程度
计算题
1.有一反应,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经过8min后,反应物转化掉80%,经过18min后转化掉90%,
求表达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n=2)
解题思路
2.[
3.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二级反应A→B,反应速率方程式为:(-r A)=(L·s),当c A0分别为1、5、
10mol/L时,求反应至c A=L所需的反应时间。
(9900s、9980s、9990s)
解题思路
4.等温下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液相分解反应A→B+C,在5min内有50%的A分解,要达
到分解率为75%,问需多少时间若反应为二级,则需多少时间(n=1时,τ=10min;n=2时,τ=15min)
解题思路
5.973K和×103Pa恒压下发生反应C4H10→2C2H4+H2。
反应开始时,系统中含C4H10为116kg,当反应
完成50%时,丁烷分压以×103Pa/s的速率发生变化,试求下列项次的变化速率:(1)乙烯分压;(2)H2的摩尔数;(3)丁烷的摩尔分率。
(×103Pa/s;s;s)
解题思路
6.试证明对一级反应,在等温条件下转化率达到%所需时间为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的10倍。
又
设反应为0级或2级,两者的时间比为多少(n=0时,时间比为2倍;n=2时,时间比为1000倍)
解题思路
7.在一均相恒温聚合反应中,单体的初始浓度为L和L,在34min内单体均消失20%。
求单体消失
的速率。
((-r A=(L·min))
解题思路
8.(
9.不可逆反应2A+B→A2B的机理如下:
[A]
[B]
试推导出该反应的产品生成速率A2B的方程式。
()
复习与思考题
1.解释下列两组概念的物理意义,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反应时间与停留时间、空时与空
速。
2.反应器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反应器计算的基本方程包括哪几个
3.何谓理想流动反应器
4.?
5.简述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主要特点。
6.用图表示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与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推动力。
7.熟练写出零级、一级、二级不可逆反应在恒温下分别于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连续操作管式反应
器与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时的有效体积计算公式。
8.多只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串联时,反应推动力如何表示各釜浓度如何计算(解析计算与图解计算)
9.对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达到相同转化率,为什么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所需有效体积最大,而
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所需有效体积最小,多釜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有效体积介于两者之间
10.何谓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热稳定性符合什么条件的操作点为稳定操作点如何分析判断操作点的
稳定与不稳定哪些参数影响热稳定性
11.搅拌器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类型根据什么原则选型
12.搅拌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3.化工厂常用的高温热源有哪些各适用于怎样的场合
14.简述变容情况下,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有效体积计算方法。
15.~
16.选择反应器型式和操作方式时,应从哪些方面对反应器性能进行比较
17.对平行反应P(主产物)
i.何谓选择性
ii.试讨论平行反应选择性的浓度效应与温度效应。
iii.如何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类型与操作方式,提高平行反应选择性
计算题
1.反应物A,按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恒温分解,在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中5min后转化率为50%,
试问在该反应器中转化75%的A物质,需要增加多少分钟(10min)
,
解题思路
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与BR恒温恒容的基础设计式联立推导得
反应时间与转化率的关系式。
2.在实验室内用一个间歇搅拌的烧瓶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2h 后,转化达到%。
若将反应器放大,选用一个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进行此反应,其它工艺条件不变,平均停留时间为2h ,试计算该反应的最终出口转化率。
(%) 解题思路利用BR 中的条件求得反应速率常数,代入CSTR 的
计算式中即可求得。
3.在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进行某一级可逆反应,操作条件下测得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为k 1=10h -1 , k 2=2h -1 ,在反应物料A 中不含有B ,其进料量为10m 3/h ,当反应的转化率达到50%时,平均停留时间和反应器的有效体积各为多少(;1.25m3) 000121020(1)A A A A R A B A A A A C x C x V t V k C k C k C x k C x ===---
解题思路将一级可逆反应动力学方程代入CSTR 基础设计式求解。
2. 四个体积相同的连续釜式反应器串联操作,进行液相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r A )=L·h ,反应物A 的初始浓度c A0=1mol/L ,物料在反应系统中平均停留时间为4小时,试用图解法求最终转化率。
(90%)
】 解题思路
3.有一等温连串反应:在两个串联的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
每个釜的
有效体积为2L,加料速度为1L/min,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c A0=2mol/L,两个釜在同一温度下操作。
k1= , k2=,试求第一釜和第二釜出口物料浓度。
(第一釜:c A1=1mol/L,c R1=L,c S1=L;第二釜:c A2=L,
c R2=L,c S2=L)
解题思路
4.在一恒温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某一级液相不可逆反
应,13min后反应转化掉70%,今若把此反应移到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或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为了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所需的空时、空速各为多少(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中,τ=13min,S V=;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S V=;))
解题思路
5.555K,下,在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A→P。
已知
进料中含有30%A(mol%),其余为惰性物料,加料流量为s,动力学方程式为(-r A)=(m3·s),为了达到95%的转化率,试求:(1)所需的空速为多少(S V=);(2)反应器有效体积。
(V R=3.656m3)
解题思路
6.醋酐按下式水解为醋酸:(CH3CO)2O+H2O→2CH3COOH,实验测定该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反应(-r A)
=kc A,在288K时,反应速率常数k为。
现设计一理想反应器,每天处理醋酐水溶液14.4m3,醋酐的初始浓度c A0为95mol/m3,试问(1)当采用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醋酐转化率为90%时,反应器的有效体积是多少(1.12m3)(2)若用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转化率不变,求反应器有效体积。
(0.286m3)(3)若选用两个体积相同的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串联操作,使第一釜醋酐转化率为%,第
二釜醋酐转化率仍为90%,求反应器总有效体积。
(0.536m3)
解题思路
7.进料浓度c A0=1mol/L的纯A溶液以v0=10L/min的流量流经有效体积为10L的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
发生一级反应,k=,求所达的出口转化率。
若为二级反应,k=0.01L/,则出口转化率又为多少(一级反应为1%;二级反应为%)
(
8.乙烷裂解反应C2H6→C2H4+H2在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中进行。
生产平均操作压力为,操作温度为
1073K,实验测得反应速度常数k=(m3·kPa·s),已知进料质量流速为100kg/(m2·s),裂解稀释水蒸汽用量占进料气体体积的25%。
试计算当乙烷转化率为65%时反应管长。
(133.3m)
9.在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一均相液相反应
A→P,(-r A)=kc A2,反应一小时的转化率为50%.
i.如果反应器体积为原来的6倍,其它保持不变,则转化
率为多少(75%)
ii.如果是体积相同的管式反应器,其它保持不变,则转化率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