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作业思考题

合集下载

15级:各章习题(作业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15级:各章习题(作业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题 基本 尺寸 φ50 φ25 φ80 ES +0.039 -0.027 +0.005 孔 EI 0 -0.048 -0.041 Th 0.039 0.021 0.046 es -0.025 0 0 轴 Ei -0.064 -0.013 -0.030 TS 0.039 0.013 0.030 1.4 表 Xmax 或 Ymin +0.103 -0.014 +0.035 Xmin 或 Ymax +0.025 -0.048 -0.041 Xav 或 Yav +0.064 -0.031 -0.003 单位:mm 配合 种类 间隙 过盈 过渡
孔、轴的公差带图。
题 1.3 表 单位 : mm
尺寸标注 孔φ12 0.032
0.072 轴φ60 0.053 0.041 孔φ30 0.062 0.050
公称尺寸 φ12 φ60 φ30 φ50
极限尺寸 最大 12.050 60.072 29.959 50.005 最小 12.032 60.053 29.938 49.966
2 2 1 1 1 60 + 40 + 40 66.33 (µm) 2 2 2 2 2 2
2
2
2
(2)方案二: a2 L2 (d1 d 2 ) / 2
lim a
2
a2 a2 a2 2 2 2 + + lim L 2 lim d1 lim d 2 L2 d1 d 2
+ 0 - φ25 H7 +0.021 0 m6 +0.021 +0.008 X + 0 - Y +13

植物学章节思考题

植物学章节思考题

章 节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二)
复习思考题
1.花药壁的发育过程如何药壁中的绒毡层在小孢子形成过程中起着什么 重要作用 2.由孢原细胞发育为小孢子的过程如何成熟花粉的一般结构如何 3.什么是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胚珠的发育过程如何有哪几种类型 5.单胞 8 核、7 细胞胚囊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7 细胞胚囊各细胞的名称 和作用如何
章 节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三) 叶Ⅱ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离层和保护层离层与落叶有何关系落叶对于植物本身有何意 义 2.在干旱条件下,叶片在形态和结构上的演化趋势和具体表现如何 3.在荫蔽生境中,叶片在形态和结构上的演化趋势和具体表现如何
章节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四)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器官的变态 (1 学时)
章节
第五章 植物的基本类群
复习思考题
1.植物界从其出现到如今经过了哪几个主要发展阶段这与地球环境变 迁有何关系 2.什么是核相交替核相交替和世代交替有何区别 3.植物有性生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4.什么是个体发育什么是系统发育 5.被子植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章 节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歧分枝、分蘖、气孔器、内始式、居间生长、 髓射线、年轮。 2.为什么说合轴分支比单轴分支进化 3.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有何不同 4.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有何不同 5.试分析双子叶植物的茎是怎样进行增粗生长的它与单子叶植物茎的增 粗生长有何区别
章 节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三)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 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 2.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3.荠菜和小麦胚的发育过程如何二者有何异同点 4.什么是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5.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意义

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各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项目与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项目具有什么特征?项目主要具有如下特征:1.目的性2.临时性3.独特性4.逐步完善,即过程的渐进性二、什么是项目管理?如何从管理职能入手,把握项目管理的本质?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

项目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或能够当作项目来运营的一些“作业”。

2.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需要体现系统管理思想。

3.项目管理组织是一个柔性的团队组织。

4.项目管理强调的是专业化的目标管理。

5.项目管理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

6.项目管理需要借助于先进的管理方法、工具和手段。

要提高项目管理效果,必须借助于现代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三、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内容是什么?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项目的目标、进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项目有关人员所开展的有效规划、积极开发、合理配置、准确评估、适当激励等工作。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调动所有项目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在项目承担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实现项目目标。

同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突出团队建设因为项目是一次性的临时工作,所以团队建设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项目团队不是在长期周而复始的运作中所形成的稳定结构,而是和项目一样具有一次性和临时性的特点。

在短时间内建设一支队伍并尽快投入有效的项目工作中去,是至关重要的。

在团队建设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团队成员来自组织内部还是外部;(2)团队成员是就地办公还是远距离办公,是集中办公还是分散办公;(3)项目所需的各种不同技术水平人员的费用如何;(4)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比例各占多少。

2. 强调简洁高效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的管理手段,只有做到简洁高效,才能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3. 重视成员遣散由于项目的一次性和临时性特点,在项目收尾阶段,团队必然逐步解散,这时对离队人员的安排和关怀如果得当,将会对下一次的项目起到正面的影响。

思考题及作业解答

思考题及作业解答

思考题习题解答第1章 绪论( 思考题 )1–2 何为数字信号?何为模拟信号?答:如果电信号的参量仅可能取有限个值,则称之为数字信号。

如果电信号的参量取值连续(不可数、无穷多),则称之为模拟信号。

1–3 何为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答: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称之为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的优点及缺点如下: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处理、变换、存储;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对同步要求高。

1–9 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哪两种通信方式?它们的适用场合及特点?答:按数字信号码元的排列顺序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两种通信方式。

并行传输只适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

其优点是节省传输时间,速度快;不需要字符同步措施。

缺点是需要 n 条通信线路,成本高。

串行传输适用于远距离数字传输。

其优点是只需一条通信信道,节省线路铺设费用。

缺点是速度慢,需要外加码组或字符同步措施。

1–11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的性能指标有:码元传输速率R B 、信息传输速率R b 、频带利用率η。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误码率P e 和误信(比特)率P b 。

1–12 何谓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码元速率R B 是指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B )。

信息速率R b 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s 或bps )。

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关系: 或 其中 M 为M 进制(M =2 k ,k = 1, 2, 3, …)。

1–13 何谓误码率和误信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误码率P e 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输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

误信率P b 是指错误接收的比特数在传输总比特数中所占的比例。

普通化学章作业复习思考题解答

普通化学章作业复习思考题解答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解答1 区别下列概念(1)标准摩尔熵与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答 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规定熵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熵,在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时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2)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与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答 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是在任意状态下的,而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是专指标准状态下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3)反应熵与标准平衡常数;答 反应熵()Bv B BQ p pθ=∏,B p 为参与反应的物质B 的分压力而不是平衡压力,平衡常数()Bv eq BBK ppθθ=∏,eqB p 指平衡压力当反应达到平衡时:Q K θ= (4)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1d v V dtξ=(){}(){}abv k c A c B =其中k 为速率常数,它的物理意义是反应浓度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1 是非题(1)r S ∆为正值的反应均是反应。

( ) (2)某一给定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不变,分离除去某生成物,待达到新的平衡后,则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或浓度分别保持原有定值。

( )(3)对反应()()()()22C s H O g CO g H g +=+,()1298.15=131.3r m G K kJ mol θ-∆。

由于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的总和相等,所以增加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4)上述(3)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反应速率v (正)增加,逆反应速率v (逆)减小,结果平衡向右移动。

( ) (5)反应的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

( )(6)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化合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r m G θ∆( ) (7)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22N 和O 能长期存在而不化合生成NO 。

且热力学计算表明()()()222N g O g NO g +=的()298.150r m G K θ∆,则22N O 与混合气必定也是动力学稳定系统。

各章节 思考练习题

各章节 思考练习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思考题导论1.教学论与学科教学论及其关系如何?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为什么?3.简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性质。

4.简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5.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有什么意义?6.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教学形式有哪些?7.简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理论体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1.什么是德育?为什么说思想政治学科属于德育性质?2.思想政治学科自身有那些特点?3.思想政治学科的地位如何?4.素质教育的特征和核心是什么?5.思想政治学科有那些方面的功能?6.思想政治学科的导向性功能指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7.怎样理解思想政治学科个性化功能的内涵?8.思想政治学科有哪几对基本范畴,简要说明一下?9.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是否是一对矛盾体,为什么?10.思想政治学科有哪几方面的教学任务?简单说明一下各项任务的内容?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1.什么是课程?如何把握它的含义?2.教学目标与教育方针、教学目的以及教育目标是否含义相同,其关系如何?3.怎样理解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含义,它有哪些特点?4.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有哪些基本功能?5.如何认识和理解教学目标?6.课程标准的涵义?课程标准的特点?7.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的框架构成?8.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如何?教师在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教材时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1.什么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它的实质是什么?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特点有哪些?3.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需要通过哪些环节来实现?4.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有哪些?每个要素的地位或作用怎样?5.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有哪些规律?各条规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6.在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坚持这些规律有何重要意义?7.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有哪几条原则?每条原则的含义是什么?坚持这几条原则有什么意义?8.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方针?主要应该联系哪几方面的实际?9.在新课程理念下是否应该完全否定灌输,怎样做才能使灌输与疏导达到和谐统一?10.课堂教学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11.课堂教学有哪些优越性和局限性?12.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形式,具体表现为哪几点?13.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什么?14.思想政治学科课外活动有哪几种主要形式?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15.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基本要求?16.如何理解学习力?提高学习力有何重要意义?第四章对教学对象的分析1.什么是对象?教学对象指什么?2.正确认识教学对象有何重要意义?3.作为教学对象的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的身心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4.教学对象的思想状况表现在那些方面?5.正确认识教学对象有哪些科学的方法?6.正确认识教学对象要遵循哪些原则?7.教学对象的思想品德结构有哪些要素构成?8.简要介绍教学对象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习题集思考题

习题集思考题

第二章习题集思考题一填空题:1. 电力电子器件一般工作在 ______ 状态。

2. 在通常情况下,电力电子器件功率损耗主要为 _ _ ,而当器件开关频率较高时, 功率损耗主要为 _ __ 。

3. 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系统,一般由 _主电路 ___ 、 __控制电路 __ 、 __ 驱动电路______ 三部分组成,由于电路中存在电压和电流的过冲,往往需添加保护电路 _。

4. 在如下器件: 电力二极管 (Power Diode )、晶闸管(SCR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GTO )、 电力晶体管( GTR )、电力场效应管(电力 MOSFE )T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GBT )中,属 于不可控器件的是 ____ ,属于半控型器件的是 _______ ,属于全控型器件的是 ______ 在全控的器件中, 容量最大的是 ______ ,工作频率最高的是 _______ ,属于电压驱动的是 _______ ,属于电流驱动的是 _______ 。

9、可关断的晶闸管的图形符号是 ______ ;电力晶体管的图形符号 ___ _______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的图形符号是 ___ _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图形符号是 __10、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以 ___ 电力场效应管的栅极 ________ 作为栅极,以 _电力晶体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__ ______ 作为发射极与集电极复合而成。

二. 简答题:1. 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怎样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闭?2. 如何防止电力 MOSFET 因静电感应应起的损坏?3. GTO 与 GTR 同为电流控制器件,前者的触发信号与后者的驱动信号有哪些异同?4. 试说明 IGBT 、 GTR 、 GTO 和电力 MOSFET 各自的优缺点。

5.图题 2-13 中实线部分表示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波形, 其最大值均为 I m ,试计算各图的 电流平均值还要算有效值.图2-13L 足够大)负载下的 u d 、i d 、u vt 图形。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一章 习题与思考题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一章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一、填空题:1.计算机一般由、、、和五部分组成。

2.机器语言是。

3.汇编语言是。

4.高级语言是。

5.CPU的位数是指。

6.系统总线是指。

7.微型机与一般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区别在于。

8.单片机是指。

9.单板机是指。

一、填空题:1.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用“0”或“1”二进制代码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3.用英语缩写词(或助记符)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4.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5.CPU常指CPU数据总线的宽度6.系统内各主要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线路)7.微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上8.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9.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集成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的计算机二、选择题: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总线接口B.外设和主机C.主机和应用程序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2.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 )A.RAMB.ROMC.主存储器D. 内存和外存3.机器语言是指()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D.用“0”或“1”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4.汇编语言是指()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D.用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5.高级语言是指()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D.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6.()是以CPU为核心,加上存储器、I/O 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的。

A.微处理器B.微型计算机 C.微型计算机系统 D.单片机7.计算机能直接认识、理解和执行的程序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作业思考题
————————————————————————————————作者:————————————————————————————————日期:
第10章思考题
1) 为什么要对构件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是什么?
2) 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选用的材料都要求较高的强度?普通混凝土结构为何不能有效利
用高强材料?
3) 什么是张拉控制应力?为何不能取的太高,也不能取的太低?为何先张法的控制应力略高于后
张法?
4) 预应力损失有哪些?分别由什么原因产生的?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损失值?
5) 预应力损伤值为什么要分第一批和第二批损失?先张法和后张法各项预应力损失怎样组合? 6) 试述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各自的应力变化过程和相应应
力值的计算公式。

7) 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计算预加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бpc 时,为什么先张法
构件用A 0,而后张法用A n ?而在使用阶段时,都采用A 0?先张法、后张法用A 0、A n 如何进行计算?
8) 如果采用相同的张拉控制应力бcon ,预应力损失也相同,当加载至混凝土预压应力бpc =0时,
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бp 是否相同?是多少? 9) 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为什么钢筋的应力бsk =
s
p p k A A N N +-0?
10) 什么是预应力钢筋的传递长度l tr ?为什么要分析预应力的传递长度,如何进行计算? 11)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为什么要控制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并需在锚具处配置间接钢
筋?
12) 对受弯构件的纵向受拉钢筋施加预应力后,是否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
力?为什么?
1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 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 是否相同,为什么?
14)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压预应力钢筋A p ′有什么作用?它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有什么影
响?
1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为什么要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正截面
承载力验算、抗裂度验算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有什么不同?
16)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是如何进行计算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相比有
何不同?
1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主要构造要求有哪些?
第10章习题
1)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长24m,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60,预应力钢筋
采用10фH9,截面及配筋如右图,先张
法施工,在100m台座上一端张拉,采
用镦头锚具固定预应力钢筋,一块垫板,
超张拉,并考虑蒸汽养护时台座与预应
力钢筋之间的温差Δt=20℃,混凝土达
到强度设计值80%时切断钢筋。

试计算
各项预应力损失。

2)试对某18m预应力混凝土屋架下弦进行使用阶段的承载力和抗裂度验算,以及施工阶段放松
预应力钢筋时的承载力验算、锚具下局部受压验算。

设计条件如下:
材料混凝土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
等级C50 热处理钢筋HRB400
截面250×200mm
孔道2Ф50 每束3φHT10
两束A p=472mm2
412(A s=452mm2)
材料强度(N/mm2) f ck=32.4 f c=23.1
f tk=2.65 f t=1.89 f ptk=1470
f py=1040
f yk=400
f y=300
弹性模量(N/mm2) 3.45×104 2.0×105 2.0×105张拉工艺后张法,一端张拉,孔道为预埋钢管,超张拉
采用JM12锚具(底面积换算为100mm×250mm),锚板厚20mm
端部间接钢筋:4片ф8方格焊接网片,尺寸250mm×250mm,间距50mm
第一批预应力损失σl1=74.08 N/mm2
第二批预应力损失σl2=90.16 N/mm2
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 f ptk =0.7×1470=1029 N/mm2
张拉时混凝土强度f cu′=50 N/mm2
下弦内力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拉力N k=300kN
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拉力N k=150kN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0.5
结构重要性系数 1.1
200
100
100
75
250
75
100250
35
75
100
75250
100
20
锚板
锚具
1-12-2
下弦端部1
1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