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泌尿系统疾病

合集下载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单选题]1.慢性肾衰竭时常有的水与电解质紊乱表现是A.代谢性酸中毒,高钾和低镁血症B.代谢性酸中毒,失水和低钠、低钾血症(江南博哥)C.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磷和低钙血症D.代谢性碱中毒,低钾和低氮血症E.代谢性酸中毒,高磷和低钙血症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慢性肾衰竭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1)代谢性酸中毒食欲不振、呕吐、乏力、反应迟钝、呼吸深大,甚至昏迷。

酸中毒可加重高钾血症。

(2)水钠代谢紊乱不同程度的皮下水肿和/或体腔积液,也可出现低血压和休克。

(3)钾代谢紊乱易出现或加重高钾血症。

在无尿患者,更应警惕高钾血症的出现。

进食不足或伴随呕吐、腹泻时,应警惕低钾血症的发生。

(4)钙、磷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5)镁代谢紊乱有轻度高镁血症,多无任何症状。

掌握“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知识点。

[单选题]3.我国慢性肾衰竭的最常见病因是A.慢性肾盂肾炎B.高血压C.急进性肾炎D.IgA肾病E.糖尿病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我国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目前仍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多见,其中以IgA肾病最常见。

掌握“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知识点。

[单选题]5.关于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

说法错误的是A.肉眼血尿B.贫血C.畏寒、发热D.尿频、尿急、尿痛E.腰痛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有:①泌尿系统症状:膀胱刺激征,腰痛和(或)下腹部痛,腰痛程度不一,多为钝痛、酸痛。

查体可见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击痛。

②全身感染症状: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体温多在38℃~39℃,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快。

掌握“尿路感染-病因病机及床表现”知识点。

[单选题]6.膀胱炎与肾盂肾炎共有的临床表现是A.发热、乏力B.血沉增快C.血尿D.膀胱刺激征E.蛋白尿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膀胱炎和肾盂肾炎都有膀胱刺激征的表现,即尿频、尿急、尿痛。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泌尿系统疾病.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泌尿系统疾病.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泌尿系统疾病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皮水、水肿)一)病因:以链球菌感染最常见;病理:弥漫性毛细血管样及系膜区细胞增生及WBC浸润;电镜特点:上皮下驼峰状电子沉积;二)中医病机:初期病变主要在肺脾;恢复期主要在脾肾;三)表现:前驱感染→水肿,血尿,高血压,少尿;四)治疗――不宜用激素及细胞毒药药――首选青霉素(过敏者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五)中医辨治急性期:风寒束肺,风水相搏――麻黄汤合五苓散;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越婢加朮汤;热毒内归,温热蕴结―麻黄连翘赤小豆合五味消毒;脾肾亏虚,水气泛溢――五皮饮合五苓散;肺肾不足,水温停滞――改已黄芪汤;恢复期:脾气虚弱――参苓白朮散;肺肾气阴两虚――参芪地黄汤。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石水)一)病因:少数由急性发展而来,多数为免疫介导性疾病;病理:双肾一致性肾小球改变;类型:系膜产生性;膜增生性;膜性肾病;局灶性。

二)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水肿、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

三)治疗:低蛋白低磷;控制血压;PLT解聚药;避免肾损害。

三、肾病综合征(NS)(肾水)一)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儿童高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胞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青少年;膜性能病――好发于中老年;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好发于青少年男性;二)表现与并发症1、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

大量蛋白尿(>3.5g/d)――最基本的特征;2、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急性肾衰、脂肪代谢紊乱、蛋白质营养不良;三)治疗――首选激素(泼尼松)1、消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利尿剂;2、减少尿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3、激素抵抗型――环磷酰胺、氮芥。

四、尿路感染(热淋、劳淋)一)病因: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最常见;病理:病灶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间质内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

执业医师泌系统病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泌系统病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泌系统病学知识点执业医师考试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考试之一,其中泌尿系统病学知识点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每位执业医师都需要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泌尿系统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泌尿系统病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泌尿系统疾病分类泌尿系统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肾脏疾病和泌尿道疾病。

肾脏疾病主要包括肾炎、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等,而泌尿道疾病则包括膀胱炎、尿道感染、泌尿结石等。

二、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各异,但也存在一些常见的症状。

比如尿频、尿急、尿痛是泌尿道感染的典型症状;血尿可以出现在肾脏疾病和泌尿道疾病中;疼痛性排尿障碍则是泌尿结石、膀胱炎等疾病的常见症状。

三、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手段。

其中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尿常规检查、尿液培养、肾功能检查、B 超、X射线等。

根据不同的病情,还可以进行肾脏穿刺、膀胱镜检查等其他进一步的检查。

四、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多样,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选择。

对于泌尿道感染,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是泌尿结石,可以考虑适当的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对于肾脏疾病,治疗方法涉及到减轻症状、控制原发病因等方面。

五、泌尿系统疾病的预防预防是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环节。

预防泌尿道感染可以通过多饮水、保持个人卫生等措施;预防泌尿结石则需要饮食注意和适当的运动。

对于一些容易导致肾脏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更需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减少肾脏损害。

六、泌尿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

比如针对肾脏疾病的研究,近年来发现了一些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七、结语执业医师泌系统病学知识点是医学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每位执业医师来说都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本文从泌尿系统疾病分类、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措施。

执业医师考试-泌尿系统疾病

执业医师考试-泌尿系统疾病
马尿酸、苯甲酸、各类胺类及尿酸主要由肾小管 分泌
内分泌功能
(endocrine function)
球旁器分泌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Ⅲ RAS系统 前列腺素族、EPO 、1α羟化酶
(一)尿液检查
(uronoscopy)
1.蛋白尿(proteinuria)
蛋白尿 >150mg/d 或 尿蛋白/肌酐比率>200mg/g 微量白蛋白尿:24h排泄 30~300mg 尿白蛋白/肌酐比率 男17~250mg/g 女25~355mg/g >3.5g/d
(六)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七)慢性肾衰竭的分期、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治疗
第一节泌尿系统疾病总论
一、肾脏生理功能
physiological function
排泄功能
(excretory function)
1.肾小球滤过功能 (glomerular filtration function)
血尿来源:相差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容积 分布曲线
水肿 edema 肾病性水肿:低蛋白血症 肾炎性水肿:“球-管平衡”和肾小球滤过分
数下降,导致水钠潴留
高血压 hypertension
肾血管性、肾实质性 容量依赖型、肾素依赖型 CRF患者90%出现高血压 原因: ①钠、水潴留 ②肾素分泌增多:肾实质缺血刺激…… ③肾实质损害后肾内降压物质分泌减少(激肽等)
unclassified glomerulonephritis
增生性肾炎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sPGN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1.COPD辨证论治:外寒里饮证--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痰浊阻肺证--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方药:桑白皮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痰蒙神窍证--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加减。

肺脾气虚证--方药: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气虚证--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

阳虚水泛证--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2.支气管哮喘辨证论治:发作期寒哮证--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

热哮证--方药:定喘汤加减。

缓肺虚证--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脾虚证--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肾虚证--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3.肺炎辨证论治:邪犯肺卫证--方药:三拗汤或桑菊饮加减。

痰热壅肺证--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热闭心神证--方药:清营汤加减。

阴竭阳脱证--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正虚邪恋证--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4.肺结核辨证论治:肺阴亏损证--方药:月华丸加减。

阴虚火旺证--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气阴耗伤证--方药:保真汤加减。

阴阳两虚证--治法:滋阴补阳;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5.肺癌辨证论治:气滞血瘀证--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痰湿毒蕴证--方药:导痰汤加减。

阴虚毒热证--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气阴两虚证--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6.慢性肺心病辨证论治:(1)急性期痰浊壅肺证--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方药: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痰蒙神窍证--方药:涤痰汤加减。

阳虚水泛证--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2)缓解期肺肾气虚证--方药:补肺汤加减。

气虚血瘀证--方药: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7.慢性呼吸衰竭辨证论治:痰浊阻肺证--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肺肾气虚证--方药:补肺汤合参蛤散加减。

脾肾阳虚证--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痰蒙神窍证--方药: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阳微欲脱证--方药:独参汤灌服,同时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

内科主治医师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

内科主治医师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

内科主治医师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内科主治医师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有关于泌尿系统疾病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预祝您考试顺利通过!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掌握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关于发病机制有时会考填空,不过也许是因为太过于简单,考的几率也不是很大。

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如果在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上去理解,记起来不难。

关于治疗,由于没有特殊治疗,所以只要知道原则就可以了。

要提起注意的是要知道卧床休息的时间,考试有时会有的。

还要注意一下肾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肾损害的鉴别。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重点掌握其病理改变,即确诊依据(两个50%)。

其他内容熟悉一下即可,考试很少出这部分的题目。

(3)慢性肾小球肾炎:熟悉一下临床表现和诊断(注意排除继发因素才可以诊断)。

另外,要注意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区别。

(4)肾病综合征:为本章的重点,本节内容往往为出题者青睐。

重点是其基本特征,是一定要掌握的,这也是临床诊断的基本条件。

还有并发症也是要掌握的,经常考填空题。

至于病理类型,主要是为了帮助判断激素治疗的敏感性的,知道一下哪些类型是激素敏感的就差不多了。

关于治疗,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这其中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最为重要(即激素的使用原则)。

本人建议,就算大家再不愿意背书,这一段文字也最好能背下来,考试中往往会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在实习的时候,老师查房最喜欢问这个问题了,由此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另外,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也最好能熟悉一下。

2、尿路感染:根据我的经验,这一章考试出的题目不多。

其实我认为这部分内容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在实习中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人。

要熟悉一下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

关于治疗,我认为知道抗生素选用原则就可以了,具体到各种疗法和治疗方案掌握起来还是有些难度,考试时也很少涉及到。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点:泌尿系统疾病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点:泌尿系统疾病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点:泌尿系统疾病导语:泌尿系统是排泄系统(Excretory system)的一部分,负责尿液的产生、运送、储存与排泄。

泌尿系统包括左右两颗肾脏、左右两条输尿管、膀胱、内外两道括约肌,以及尿道。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1、诊断:急性起病,1-3周前有链球菌感染史浮肿、高血压和血尿。

程度不等的肾功能损害4-8周内总补体及C3下降2、治疗:青霉素�D�D清除体内残存的链球菌3、常见并发症:严重循环充血和急性心衰二、肾病综合征1、诊断: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水肿大量蛋白尿定量标准:>每日50mg/kg 临床特征最重要高胆固醇血症的标准:>5.7mmol/l2、分型:(1)单纯性:2-7岁。

高度浮肿,呈凹陷性。

(2)肾炎性:>7岁。

水肿较轻。

还需具备血尿(两周内3次尿沉渣红细胞>10个/HP);反复出现高血压;持续性氮质血症(血尿素氮>10.71);血总补体或C3反复降低。

四项之一。

3、治疗: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4、常见并发症: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感染;低血容量和休克。

三、排泄途径机体排泄的途径有如下几种:①由呼吸器官排出,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定量的水,水以水蒸气形式随呼出气体排出②从皮肤排出,主要是以汗的形式由汗腺分泌排出体外,其中除水外,还含有氯化钠和尿素等。

③以尿的形式从肾脏排出。

尿中所含的排泄物为水溶性并具有非挥发性的物质和异物,种类最多,量也很大,因而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

此外,肾脏是通过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保留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排出氢,维持酸碱平衡,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因此肾脏又是一个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肾脏还可生成某些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所以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每个肾脏是由12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一共有240万个肾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肾小囊。

其中肾小球只能滤过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这种在肾小囊中的液体我们称为原尿。

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复习笔记:泌尿系统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复习笔记:泌尿系统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复习笔记:泌尿系统疾病第一节慢性肾小球肾炎(一)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可伴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病情迁延(1年以上),肾功能逐步恶化,进入尿毒症。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迁延(1年以上)=慢性肾小球肾炎(三)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临床症状,防治并以症为目的。

不以消除尿蛋白及血尿为目的。

1.饮食限盐:慢性肾小球肾炎低蛋白饮食。

2.积极控制血压:尿蛋白小于1g/d 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 以下尿蛋白大于1g/d,应小于125/75mmHg)。

首选具有保护肾脏的药物ACEI,高血钾,血肌酐大于350的不用第二节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有全身症状和白细胞管型为主要表现下尿路感染膀胱炎膀胱刺激征为主要表现急性肾盂肾炎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发病机制:女性多于男性(1)上行感染最常见,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尿道黏膜损伤或刺激,细菌毒力强等原因。

(2)血行感染由肾皮质开始沿肾小管向下扩散至肾乳头,肾盂等(3)直接感染 (4)淋巴道感染二.病理解剖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肿胀,坏死,脱落,肾间质水肿。

肾小球没有形态学改变(肾小球没有病变)三.诊断与鉴别诊断真性菌尿的意义,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杆菌)>105/ML称为真性菌尿104/ML-105/ML为可疑阳性,需复查<104/ML可能为污染如果为球菌(如链球菌),细菌量在10000/ML即有诊断意义杆菌,细菌量在100000/ML即有诊断意义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膀胱炎)一般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和腰痛、肾区叩痛膀胱刺激征白细胞管型或抗体包裹细菌阳性阴性膀胱冲洗灭菌法尿培养阴性3天短程抗菌治疗有效者,但又复发3天短程抗菌治疗有效,无复发四、治疗主要是用抗生素,对于泌尿系统G-首选喹诺酮类药物,没有就选头孢菌素,最少要用2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皮水、水肿)
一)病因:以链球菌感染最常见;
病理:弥漫性毛细血管样及系膜区细胞增生及WBC浸润;
电镜特点:上皮下驼峰状电子沉积;
二)中医病机:初期病变主要在肺脾;恢复期主要在脾肾;
三)表现:前驱感染→水肿,血尿,高血压,少尿;
四)治疗――不宜用激素及细胞毒药药――首选青霉素(过敏者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五)中医辨治
急性期:风寒束肺,风水相搏――麻黄汤合五苓散;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越婢加朮汤;热毒内归,温热蕴结―麻黄连翘赤小豆合五味消毒;脾肾亏虚,水气泛溢――五皮饮合五苓散;肺肾不足,水温停滞――改已黄芪汤;
恢复期:脾气虚弱――参苓白朮散;肺肾气阴两虚――参芪地黄汤。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石水)
一)病因:少数由急性发展而来,多数为免疫介导性疾病;病理:双肾一致性肾小球改变;
类型:系膜产生性;膜增生性;膜性肾病;局灶性。

二)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水肿、高血压病史1年以上。

三)治疗:低蛋白低磷;控制血压;PLT解聚药;避免肾损害。

三、肾病综合征(NS)(肾水)
一)病理:
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儿童高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胞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青少年;膜性能病――好发于中老年;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好发于青少年男性;二)表现与并发症
1、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

大量蛋白尿(>3.5g/d)――最基本的特征;
2、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急性肾衰、脂肪代谢紊乱、蛋白质营养不良;
三)治疗――首选激素(泼尼松)
1、消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利尿剂;
2、减少尿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
3、激素抵抗型――环磷酰胺、氮芥。

四、尿路感染(热淋、劳淋)
一)病因: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最常见;
病理:病灶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间质内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

二)中医病机:以肾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与肝脾密切;
三)表现
1、急性肾盂肾炎:高热寒战,尿频急痛,排尿困难,肾叩击痛;
2、膀胱炎:多见于青年妇女,尿频急痛,尿混浊;
3、尿道炎。

四)检查
1、尿常规:尿WBC>5个/高倍视野;
2、尿细菌培养: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 五)治疗
1、初发者――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氟哌酸,氧氟沙星;
2、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头孢曲松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大肠杆菌感染且肾功正常――庆大霉素。

五、慢性肾功能不全(癃闭,关格,溺毒,肾劳)
一)病因: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
主要特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脂代谢异常;
血管紧张素II在慢性肾衰进行性恶性中起重要作用
蛋白尿是肾衰进行性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胃)、肝
三)诊断:Ccr<80ml/min Scr>133umol/l
1、肾贮备功能下降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正常的50~80%,血肌酐正常,无症状;
2、痰质血症期:GFR减少至正常的25~50%,出现氮质血症,血肌酐高于正常<450,轻度贫血、多尿和夜尿;
3、肾衰期:GFR减少至正常的10~25%,血肌酐450~707,贫血明显;
4、尿毒症期:GFR减少<10%,血肌酐>707;
临床特点:贫血,尿量增多,夜尿增多;红细胞生成减少→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