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 第三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
3. 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
(2)梁启超 “教育制度表” 年龄阶段 幼儿期(5岁以下) 儿童期(6-13岁) 少年期(14-21岁) 成人期(22-25岁) 学制 家庭教育期 小学校期 中学校期 大学校期
每个学制阶段的教学任务要符合儿童相应阶段的身体、知、 情、意、自观力发育的特点。
学前教育史
自学考试
学前教育系
第三章 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1904年1月《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 法章程》的正式颁行,是学前教育制度建立 的标志。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 1. 政治方面 (1)列强入侵——西方宗教传播——教会学校增多 (2)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
3. 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
(2)梁启超

关注女学问题:发展女子教育是益国益民的好事。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母亲是“幼学”的主要教育者 发展女子教育:男女权利平等的问题&幼儿教育师资的问题 新办女学,培养幼师
第一节 清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
3. 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
(1)康有为 《大同书》学前教育主张:

保育员的选择(女保,“精细慈和而有耐性”) 育婴院的内外环境(楼居少而草地多,通风清爽之地) (设置游戏玩具和器具) 育婴院的保育方式 (保育为主,检查服装、饮食、睡眠) 教育的社会化 公养公教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 2. 经济方面 外国资本的入侵——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劳动力技能 化、实用化、大量化——教育社会化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 3. 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 守旧势力拒绝任何外国文化,特别是与学前教育密切相关 的女子教育,拒绝给予女子上学的权利。 维新派坚持女学之禁的主张,只有如此才能为解决学前教 育的师资开辟道路,这是完善学前教育体制的关键环节。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 3. 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 (1)康有为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
3. 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
(1)康有为 《大同书》 描绘了一个人人相亲相爱的美好世界,在“大同之世”中, 儿童完全由社会公育。 未出生——享受胎教 出生——公立育婴院 3岁——慈幼院或继续在育婴院 小学——中学——大学 20岁毕业
(3)学前教育相关法令颁布
1904年1月,第一部全国性的近代学前教育法令《奏定蒙养 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1907 年,第一部近代女子教育法令《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清末民国时期武汉教会中小学
武汉市第十九中学 原名“私立汉口圣若瑟女子中学”
武汉市第十九中学 原名“私立汉口圣若瑟女子中学”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三、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
张之洞对幼儿园的改造:
1. 延聘日本女教习执教 2. 制定《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 (1)强调家庭教育无法代替蒙养院,强化其地位 (2)重养不重学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三、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
私立蒙养院,影响较大的是上海的务本女塾附设的幼稚园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三、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
学前教育的实施以创办蒙养院之类的学前教育机构为标志。
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颁布,陆续开办蒙养院。 张之洞创办的武昌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三、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
张之洞创办的武昌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三个要点: 1. 蒙养院的基本性质和构成形式 蒙养家教合一;对象是3-7岁儿童,每日不超过4小时 2. 蒙养院的师资问题 设在旧有的育婴堂或敬节堂内,由堂内原有的乳媪 (媪 [ǎo],老妇人)担任。 3. 蒙养院保育的任务与内容 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二、学前教育法令的颁布和蒙养院制度的建立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不足之处: 虽然强调蒙养家教合一,但实施起来的效果却是蒙养教育又 回到了过去几千年一贯的家庭教育的轨道上去。这使得学 龄前教育虽然纳入了新学制的框架中,实际的状况却是仍 包含在家庭教育之中,是整个学制框架中最薄弱的环节。 原因:不允许女子上学——没有足够的师资——阻碍学前教 育的发展
二、学前教育法令的颁布和蒙养院制度的建立 清末蒙养院制度的建立,就是以“癸卯学制”中的《奏定蒙 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正式颁布为标志的,而蒙 养院制度的建立,也是清末学前教育制度在法律形式上的 正式确立。
“癸卯学制”: 1903 年,张百熙、张之洞等拟定《奏定学堂 章程》,1904年正是推行。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 行的近代学制。
和天津严氏蒙养院 天津严氏蒙养院:严修创建 聘请日本教习,采取日本教材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三、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
清末蒙养院制度的构建特点:
1. 初步体现了学龄前教育由家庭向社会化的转变 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礼教

《大同书》 未来社会教育模式的构想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
3. 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
(2)梁启超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失败的原因:没有优先发展国民教育。 “新民”学说的核心要旨 :普及义务教育,广开民智,才 是强国固本的正确道路。国家强弱的根本在于民,而每 一个民的强弱则取决于其早期所受到的教育。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二、学前教育法令的颁布和蒙养院制度的建立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四个大章: 1. 蒙养家教合一 2. 保育教导要旨 3. 场屋图书器具 4. 管理人事务
第一节 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二、学前教育法令的颁布和蒙养院制度的建立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