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电网距离保护(毛博士)

合集下载

电网距离保护

电网距离保护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Lset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考虑到二次侧的测量阻抗受电流、电压互感器和输电线
路阻抗角的角度差等因素影响,因此,通常将阻抗继电器的
保护范围扩大为一个面或圆的形式。当测量阻抗落在这个范 围内时,阻抗元件动作;否则不动作。
这个保护范围的边界叫做:整定阻抗。用符号Zset表示。
为保证距离保护的正确工作,测量电压、测量电流应取用故障环路 (故障电流流通的回路)上电压、电流量。 • 接地短路的故障环路为“相-地”故障环路;
接地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相间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 相间短路的故障环路为“相-相”故障环路。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顺便说明: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当故障相的测量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三、距离保护的接线方式
接线方式——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
希望或要求: •能够反映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正序阻抗(或者距离); •适合于任何的短路类型。 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接线方式能够 同时满足上述的2个要求。 同学们可以探索更好的接线方式!!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3.
因此,三相的M点与K点在任何情况下的通用表达式为:
此式的分析过程还包含了接线方式的产生过程。 ,此时要想得到反映短路点K到保护安装处M 的正序阻抗Z1,只要进行下面的计算就可以实现:
带零序补偿的00接线方式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具体分析各种测量阻抗的情况:
(2)三相短路(以下分析中,无下标m时,均表示为测量量)
通用式: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具体分析各种测量阻抗的情况:

电网距离保护

 电网距离保护
3 电网距离保护
3.1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电网距离保护
3.1.1 距离保护的概念 距离保护是系统利用短路发生故障测量点的电
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该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如果短路 点距离小于整定值则动作的保护。
通过判断故障方向,测量故障距离,判断出故 障是否位于保护区内,从而决定否需要跳闸,实现 线路保护。距离保护可以通过测量短路阻抗的方法 来测量故障距离和判断故障方向,以确定故障点位 置。
电网距离保护
Zm ――测量阻抗的幅值;
m ――测量阻抗的阻抗角;
R―m ―― 测量阻抗的实部,称为测量电阻;
X m ――测量阻抗的虚部,称为测量电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电网距离保护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U m 近似为额
定电压, Im为负荷电流, Zm为负荷阻抗。
负荷阻抗的幅值较大,其阻抗角为数值较小 的功率因数角(一般功率因数为不低于0.9, 对应的阻抗角不大于25. 8°),阻抗性质 以电阻性为主,如图所示。
电网距离保护
z r1、x1式分中别,为1单为位单长位度长线度路线的路正的序复电阻阻抗和;电抗, Q/km。
短路阻抗的阻抗角就等于输电线路的阻抗角, 数值较大(对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 阻抗角一般不低于75°),阻抗性质以电感性 为主。
电网距离保护
A
k3
1 Im
Lk1 Um
B
k1
k2
2
电网距离保护
2 测量阻抗
在距离保护中,测量阻抗用Zm来表示, 它定义为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Um与测量电 流Im之比,即
Zm
U m Im
式中,Zm为一复数,在复平面上既可以用极坐标

国家电网继电保护第三章电网的距离保护

国家电网继电保护第三章电网的距离保护

4.Ⅲ段:①定值:按躲开正常运行时的负荷阻抗进行选择; ②时限:使其比距离Ⅲ段保护范围内其它各保护的最大动作时 限高出一个△t。 注:定值取小,时限取长。
三.距离保护的主要组成元件: 1.起动元件: 过电流继电器 低阻抗继电器 负(零)序电流继电器 2.距离元件(ZⅠ、ZⅡ、ZⅢ):测量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间的阻抗 (距离)。 3.时间元件:(tⅡ、tⅢ)
.
J
2 Z zd Z J
. .
U
J
2 I J Z zd U J
2)相位比较: 270°≥θ≥90° θ:向量 Zzd 超前于(ZJ-Zzd)的角度 极化电压---- Up=IJZzd 补偿电压---- U’=UJ-IJZzd 若取Zzd=jXzd,则为电抗型继电器,线下为动作区,与ZJ的电阻部分 无关。 6.动作角度范围变化对继电器特性的影响:
Ⅰ.继电器的测量阻抗:ZJ 由加入继电器中电压UJ与电流IJ的比值确定,ZJ的阻抗角就是UJ、IJ之 间的相位差ΦJ。 Ⅱ.继电器的整定阻抗:Zzd 一般取继电器安装地点到保护范围末端的线路阻抗作为~。 全阻抗继电器:圆的半径; 方向阻抗继电器:最大灵敏角方向上圆的直径; 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最大灵敏角方向上由原点到圆周的长度。 Ⅲ.继电器的起动阻抗: Zdz.J 表示当继电器刚好动作时,加入继电器中电压UJ与电流IJ的比值。除 全阻抗继电器, Zdz.J随ΦJ的改变而改变。 当ΦJ =Φlm时,Zdz.Jmax =Zzd
4.功率方向继电器: 1)从阻抗继电器的观点了理解功率方向继电器: 当整定阻抗Zzd ∞时,特性圆 和直径垂直的一条圆的切线。 同:必须是正方向时动作; 异:阻抗继电器,测量阻抗小于一定值时动作。 2)幅值比较:
Z

第三章 电网的距离保护

第三章 电网的距离保护
(a)测量阻抗在圆上;(b)测量阻抗在圆内;(c)测量阻抗在圆外
TX · ɺ
.
ɺ D
ImZset
· ·ɺ
ImZset
· TM ·
.
Im
Um
ɺ C
·
图3—7 全阻抗继电器相位比较电压形成回路
jX
2.方向阻抗继电器 (1) 幅值比较
jX
zset
1 Zset 2
z mzm
R
1 Zset 2
zset zset- zm
θ
zm
O
(b)
O
(a)
R
图3-8 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
(a)幅值比较的分析(b)相位比较的分析
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为一个圆,动作具有方向性,幅 值比较的动作与边界条件为: 1 1 Z set ≥ Z m − Z set (3-8) 2 2 两边同乘以电流得 1 ɺ 1 ɺ ɺ ɺ A = I m Z set ≥ U m − Iɺ m Z set = B (3-9) 2 2
ɺ U m = U R + jU I = U m ∠ϕ U
ɺ I m = I R + jI I = I m ∠ϕ I
ɺ U m U R + jU I U R I R + U I I I UIIR − UR II Zm = = = + j = Rm + jX m 2 2 2 2 ɺ Im I R + jI I IR + II IR + II
Z set − Z m − 90 ≤ arg = θ ≤ 90 ɺ Z m − αZ set
两边同乘以电流得
ɺ ɺ ɺ I m Z set − U m D − 90 ≤ arg = arg ≤ 90 ɺ ɺ ɺɺ U m − αI m Z set C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网距离保护原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网距离保护原理
9
三相系统中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选取
. 两相接地短路故障

或者
. 两相不接地短路故障 有
. 三相对称短路 此时故障点处的各相电压相等,且三相系统对称 时均为0。这种情况下,选用任意一相的电压、电 流或任意两相间的电压、电流差作为距离保护的 测量电压和电流均可。
10
故障环路的概念及测量电压、电流的选取
. 一种是首先精确地测量出Zm ,然后再将它与事先确 定的动作特性进行比较。当Zm落在动作区域之内 时,判为区内故障,给出动作信号;当Zm落在动作 区域之外时,继电器不动作。
. 另一种方法无需精确地测出Zm ,只需间接地判断 它是处在动作边界之内还是处在动作边界之外,即 可确定继电器动作或不动作。
18
偏移圆特性
正向整定阻抗与反向整定阻抗相量末端的连线,就是 圆特性的直径,它将圆分成两部分,即右下部分和左 上部分,当测量阻抗落在右下部分圆周的任一点上 时,有
当测量阻抗落在左上部分 圆周的任一点上时,有
测量元件的动作条件可表示为
19
偏移圆特性
• 使阻抗元件处于临界动作状态对应的阻抗称为动作阻 抗,通常用Zop 表示。对于具有偏移圆特性的阻抗继 电器而言,当测量阻抗Zm 的阻抗角不同时,对应的动 作阻抗是不同的。
. 在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 故障电流在故障相与大地之间流通;两相接地短路 时,故障电流既可在两故障相与大地间流通,也可 在两故障相间流通;两相不接地短路时,故障电流 在果把故障电流可以流通的通路称为故障环路,则
在单相接地短路时,存在一个故障相与大地之间的
20
方向圆特性
. 在偏移圆特性中,令Zset2 = 0, Zset1 = Zset ,则动作 特性就变成方向圆特性,特性圆经过坐标原点。

电网距离的保护

电网距离的保护

3 电网的距离保护电流、电压保护,其保护范围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影响而不稳定。

对长距离、重负荷线路,由于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可能与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相差甚微,采用电流、电压保护,其灵敏性也常常不能满足要求。

所以,电流、电压保护一般较广泛应用于35kV 以下线路的保护,而在110 kV 及以上电压输电线路中多采用保护性能更优的距离保护作为主保护装置。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概念3.1.1 定义置,由于线路阻抗的大小变化与线路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成正比,所以亦称距离保护。

(图3.1 距离保护示意图)如果M 处的距离保护1的动作整定值为set Z ,其实际保护范围为线路MZ 。

当1k 点故障时,故障点1k 至保护装置安装处M 的阻抗为1k Z ,则1k Z >set Z ,距离保护1不动作;当2k 点故障时,故障点2k 至保护装置安装处M 的阻抗为2k Z ,则2k Z <set Z ,距离保护1动作。

由此可见,在距离保护1的保护范围MZ 内任何一点发生短路故障时,其短路阻抗总是小于保护装置的动作整定值set Z ,保护装置均能够动作;反之,短路故障点发生在保护范围MZ 外时,其短路阻抗总是大于保护装置的动作整定值set Z ,保护装置不动作。

总之,距离保护装置是否能够动作,就是根据保护装置检测到的线路短路阻抗k Z 与保护装置的动作整定值set Z 之间的比较判断结果来决定的。

这一比较判断过程一般采用距离保护装置中的核心元件——阻抗继电器来实现。

3.1.2 阻抗的测量距离保护装置中的阻抗继电器通常是经过电流互感器TA 和电压互感器TV 接入电力系统,并通过检测线路的电流和母线的电压来测量阻抗值。

阻抗继电器接入电力系统如图3.2所示。

正常运行时保护安装处继电器测量到的线路阻抗为负荷阻抗,当出现最大负荷电流时,ui L i L u L K KK n n Z n I n U I U Z min max min //∙∙∙∙∙∙∙=== (3.1)其中,Z K ——继电器测量阻抗;K U ∙——加入继电器的电压;K I ∙——加入继电器的电流;max ∙∙L I ——线路中最大负荷电流;min ∙∙L U ——最大负荷电流下保护安装处最低工作电压; min ∙L Z ——最小负荷阻抗;i n ——电流互感器变比;u n ——电压互感器变比。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 电网距离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 电网距离保护


(图3-1:距离保护原理示意图) 利用该阻抗(或距离)和线路全长阻抗(距离)的比较可以识别故障 是否在本线路上,由此可以构成阻抗保护(也称为距离保护)。仍然 存在本线路末端与下级线路出口短路无法区分的问题,需要阶段式配 合的工作方式
3.1.3 三相系统中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选取
问题的引出: 对于单相系统,求取测量阻抗不存在电流、电压的选择 问题,接入继电器的就是故障环路的电压、电流,接线方 式唯一。 对于三相系统,使用故障回路上的电压和电流测得的阻 抗才与故障距离之间存在上述的简单比例关系,而非故障 回路不存在上述关系。 结论 阻抗继电器欲达到正确保护的目的,需要解决的是电流、 电压正确选取问题即接线方式。
3.1.3 三相系统中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选取

不同故障类型电流、电压和测量阻抗的关系:
CASE4:三相短路接地故障 ABC故障边界条件
U k 0 U k 0
U ,U U U m m k
U ( I K 3 I 0 ) z1 Lk zL U I k 1 k

阻抗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概念 动作方程的数学描述: 幅值比较方程(常用) 相位比较方程(常用) 点坐标判定方程(数字)

常见动作特性:特性在各种运行状态下、误差下、 过渡电阻下等有更好的区分能力,且易于实现。
圆特性、多边形特性、直线特性
3.2.2 动作特性和动作方程

圆特性——动作边界曲线为圆形; 圆特性阻抗继电器动作方程的一般形式 幅值形式圆特性方程
U ,U U ,U U ; U mA A mB B mC C I K 3I ,I I K 3I ,I I K 3I I mA A 0 mB B 0 mC C 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 单相接地短路:1个相-地 › 两相接地短路:2个相-地,1个相-相 › 两相短路:1个相-相 › 三相短路:3个相-地,3个相-相
v 距离保护应取故障环路上的电压、电流间的关系判 断故障距离。非故障环路上电压、电流计算得到的 距离大。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接线方式
PPT文档演模板
不随故障类型而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三相系统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选取
三相 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单相接地短路
v 以A相接地短路为例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两相接地短路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三个阻抗意义和区别
v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3 电网距离保护
v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v 3.2 阻抗继电器及其动作特性 v 3.3 阻抗继电器的实现方法 v 3.4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与评价 v 3.5 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 v 3.6 短路点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圆特性阻抗继电器
v 偏移圆特性
绝对值比较动作方程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圆特性阻抗继电器
v偏移圆特性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圆特性阻抗继电器
v 方向圆特性 › 比幅式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电网距离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动作特性和动作方程
动作特性:阻抗元件动作区域的形状; 动作方程:用复数的数学方程来描述; 各种常见的阻抗特性:
jX
绝对值比较动作方程:
Zzd
Z J Z zd
o R
相位比较动作方程:
Z zd Z J 90 arg 90o Z zd Z J
o
图3-9 全阻抗特性圆
3、电网距离保护 --3.2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ZJ2 ZJ2-Zzd2 o
ZJ1 R Zzd2 图3-7 偏移阻抗特性圆 ZJ1-Zzd2
3、电网距离保护 --3.2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2)、偏移阻抗特性的特点和应用
最灵敏角:一般等于阻抗角; 偏移特性的偏移率 ; 主保护(测量式需配方向元件或模阻抗元件)和后 备保护中(距离Ⅲ)。
3、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目前距离保护广泛采用三段式的阶梯时限 特性;类同于阶段式过流保护的时间特性。
4、距离保护的构成
就本身而言:测量/比较执行。 配合元件:
• • • 起动元件;选相元件; 方向元件;振荡闭锁元件; 电路回路断线闭锁。
3、电网距离保护 --3.2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1 ( Z zd 1 Z zd 2 ) 2
1 1 Z J ( Z zd 1 Z zd 2 ) ( Z zd 1 Z zd 2 ) 2 2
Zzd2
jX Zzd1
ZJ o R
图3-6 偏移阻抗特性圆 jX Zzd1 Zzd1-ZJ1
相位比较原理 :
Zzd1-ZJ2
Z zd 1 Z J o 90 arg 90o Z J Z zd 2
1)、全阻抗特性的特点和应用
不具方向性:全阻抗特性在各个方向上的动作阻抗 都相同,它在正向或反向故障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的 保护区。


单侧电源的系统中 ;
后备保护中(距离Ⅲ)
3、电网距离保护 --3.2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2)、偏移阻抗特性
圆心位于:
半径为: 绝对值比较原理 :
1 ( Z zd 1 Z zd 2 ) 2
3、电网距离保护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1、距离保护的概念
问题的提出:更高电压等级的复杂网络中
, 电流、电压保护 不能要求=》性能更加完善的继 电保护原理
本课程的内容:
• • • • • • • •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 阻抗继电器的实现方式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振荡闭锁 故障选相 特殊问题分析 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
电网距离保护
东南大学 电气工程系 毛鹏 2005.12
3、电网距离保护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概述
距离保护在高压线路保护中的地位:
重要+难点;国内在此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本课程的内容:
• • • • • • • •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 阻抗继电器的实现方式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振荡闭锁 故障选相 特殊问题分析 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
1、动作区域(zone)的概念
在阻抗复平面上,动作范围应该是一个包 括Zset对应线段的区域 ;
当测量阻抗ZJ落在这样的动作区域以内时, 测量元件就动作;当测量阻抗ZJ落在动作 区域以外时,测量元件不动作。这个区域 的边界就是测量元件的临界动作边界。
3、电网距离保护 --3.2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3、电网距离保护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1、距离保护的概念
故障时测量的阻抗特点:
• 反映故障点位置(矢量具有方向性); • 有别于负荷阻抗; • 一般指正序阻抗。
之 G K3
Z
K1 Lzd K2
G
~
~
Lk1 Lk3Lk2Βιβλιοθήκη 图3-1 距离保护原理示意图
3、电网距离保护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2、测量阻抗
计算的几个前提:金属性故障;正负序阻抗 相等。 单相接地故障; 相间故障; 三相故障; 故障环的概念:故障环的阻抗测量不受负荷、 振荡、非全相的影响。
3、电网距离保护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2、测量阻抗和故障类型的对应关系
接地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接线方式 故障类型 单相接地 A B C 两相接地 AB BC CA 两相不接 地 AB BC CA 三相 ABC A相 B相 C相 AB相 BC相 CA相 相间距离保护接线方式
3、电网距离保护 --3.2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3)、方向阻抗特性
jX
圆心位于:
半径为: 绝对值比较原理 :
1 Z zd 2
1 Z zd 2
Zzd/2
Zzd
|Zzd/2|
1 1 Z J Z zd Z zd 2 2
Z Z J 90 arg zd 90o ZJ
o
ZJ R o
图3-8 方向阻抗特性圆
(Zzd1+Zzd2)/2
Zzd2 R o
图3-10 上抛阻抗特性圆
上抛阻抗特性的动作方程与偏移阻抗特性的动作 方程式具有完全相同的形式,不同之处在于Zzd2 值不同而已。 上抛特性的阻抗元件通常用在发动机的失磁保护 中。
3、电网距离保护 --3.2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5)、特性圆的偏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表示能正确反应故障距离;“-”表示不能正确反应故障距离。
3、电网距离保护 --3.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相位比较原理 :
方向特性的阻抗元件一般用于距离保护的主保护段(I段和II段)中
3、电网距离保护 --3.2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与构成
4)、上抛阻抗特性
圆心位于:
半径为:
1 ( Z zd 1 Z zd 2 ) 2
1 ( Z zd 1 Z zd 2 ) 2
jX Zzd1 ZJ |Zzd1-Zzd2|/2
相位比较原理 :
jX α=-30o
α=-15o
α=0o Zzd1 α=0o α=15o α=30o
Z Z 90 arg zd 1 J 90o Z J Z zd 2
o
o
R
Zzd2
图3-11特性圆的偏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