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领进门(《师恩难忘》原文)
根据老师领进门写一篇作文

根据老师领进门写一篇作文篇一《师恩难忘:老师领进门》还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对作文那是一窍不通。
看到作文题目,就像看外星文一样,脑袋里一片空白。
那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有些微卷的女老师,我们都亲切地叫她张老师。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
我坐在桌前想啊想,只觉得妈妈好像每天就是做饭、洗衣,感觉没什么好写的。
我咬着笔头,眉头皱得紧紧的,那模样要是被妈妈看到了,估计会以为我吃了苦瓜。
就在我想放弃的时候,张老师走了过来。
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看着我那几乎空白的作文纸说:“你看,你妈妈每天给你做那么多好吃的,每一道菜都倾注了她对你的爱呀。
比如说她做的红烧肉,光是想起来那红扑扑、油汪汪的样子,就很诱人。
还有那香味,一进家门就闻到了,是不是像魔法一样把你吸引到餐桌前?这都是可以写的呀。
”我听着老师的话,仿佛脑海里有了画面。
我开始写起来,写妈妈在厨房切肉、煎炒,写锅里滋滋冒油的声音,写红烧肉那软糯香甜的口感。
张老师就坐在旁边,时不时地给我加一句描述的话,比如“那肉炖得就像棉花糖一样软嫩”。
慢慢地,一篇作文就写好了。
我看着自己写好的作文,内心满是成就感。
后来我发现,作文就是把生活里那些看似平常的事儿,用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写出来。
就像张老师把我领进了作文的大门,让我看到了这个充满趣味的小世界。
从那以后,再遇到作文我就不再害怕了,每次都会想起张老师站在我旁边,帮我描述红烧肉的情景。
这老师呀,真是把我领进了一个新的大门,要是没有她,我可能还在作文的大门外徘徊呢。
篇二《老师带我走进阅读的乐园》我小时候是个坐不住的娃,根本不喜欢看书。
一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就觉得头晕眼花,像是看到一群小蚂蚁在乱跑,还不如出去和小伙伴玩泥巴呢。
可我们班的李老师,那可是决定改变我这个毛头小子的想法。
那时候我们教室后面有个小书架。
有一次课间,我在教室里晃悠,也不知道干啥好。
李老师拿着一本图画书走过来,那本书画着好多可爱的小动物。
1.师恩难忘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不倦或说话动听。 引人入胜:把人带到美妙的地方。
身临其境:好像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你能用这三个词说一说田老师 上课的情景吗?
提炼写法
文中写田老师讲故事为 什么要写我的反应呢?
侧面衬托
深度探究,理解感恩
田老师把短短20个字的小诗,编成 200个字左右的小故事,故事中加入了 什么呢?这个故事对刚入学的‘我’有 什么启发呢?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 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田老 师在这方面培育了我,让我开了 窍。 -----刘绍棠
作业超市
1、听写第一课词语1遍,生字注音,
错 字订2行;完成第一课练习册。 2、小作文:仿照本文写法,写一写令 自己难忘的老师,题目为《师恩难 忘》。 3、背诵第一课。 4、收集赞颂老师的名言2句、诗句4句。 5、按照预习四步骤预习第二课。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 你;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 利……
刘绍棠作品中赞美老师的话语:
• 老师,无论我长成挺拔的乔木,还是低矮 的灌木,我都会用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意, 向您祝福! • 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 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 鼓起我前进的勇气。老师,我终生感激您! • 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 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 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自学提示: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 顺句子,读通课文。 2.想一想,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为 什么觉得师恩难忘?
lǎo
chuī zī
xiē zhàng
dāo
huǎng
姥姥
xǐng zhēng
炊烟
恩师难忘课文内容优选篇

恩师难忘课文内容优选篇恩师难忘课文内容 1当我再次漫步在夕阳映照下的金色校园时,我的脑海中就浮现起了那件曾令我感动的往事。
我是一个住校生,每周只能回一次家,年幼的我一直忍受着离家、想家的滋味。
记得那一天下午第二节课时,我突然感到头痛,身体不适。
下课时,我独自在座位上休息,可不一会儿,我全身冷起来,头痛得像是万根针扎得一样,全身没一点力气。
开始我尽量坚持,后来只好趴在桌子上,上下眼皮都无力睁开了。
我同桌见我难受的神情,忙问:“你怎么了?”我睁开眼皮,小声无力地说:“我。
有些不舒服,头痛得厉害。
”同桌立即给我们班的郑老师讲了。
郑老师走到我跟前,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前额,问我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我有气无力地一一回答了老师。
“可能发烧了。
走,到我办公室去量一__温!”郑老师用他那强有力的双手扶着我去办公室,让我坐在椅子上。
我觉得浑身更冷了,似有一股凉风__心间,我全身发抖起来。
老师赶紧把体温表轻轻地插入我的胳肢窝,随即老师又给我倒了一杯热腾腾的开水,双手递给了我,我心里顿时感到一股温暖的血流涌遍全身。
体温量好了,正如老师预料的结果一样我发高烧了,38度,老师叹了口气说:“怎么办?”“是呀!我该怎么办才好呢?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
”我无奈地眼巴巴地望着郑老师,郑老师思忖着:“人生病时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关心和爱护,更何况你们孩子呢!可你住在宿舍,远离家人。
”老师的这番话真是说到了我的心里了,虽然我是个男子汉,但是在这方面,我恋家的情感是强烈的,我不由自主地失声痛哭了起来,老师劝我不要哭了,但是这种痛苦谁能受得了?郑老师说:“跟着我回家住吧!”我听了激动不已,当即老师拿出纸和笔,向管宿舍的老师写明留宿自家的原因。
放学了,郑老师陪着我去了医院诊所,向医生详细说明了我的病情,医生给我打了退烧针。
月儿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在去老师家的路上,我紧紧地偎依在老师的怀里,虽然冷风时不时刮来,可我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到了郑老师家,老师又是给我倒水,又是忙碌地做晚饭——熬稀饭、炒菜。
苏教版语文第九册《师恩难忘》全面版

有些事情注定会发生,有的结局早已就预见,那么就改变你可以改变的,适应你必须去适应的。面对幸与不幸,换一个角度,改变一种思维,也许心空就不再布满阴霾,头上就 是一片蔚蓝的天。一生能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很多事情,很多人已经渐渐模糊。而能随着岁月积淀下来,在心中无法忘却的,一定是触动心灵,甚至是刻骨铭心的,无论是 伤痛是欢愉。人生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不要错过了清早的晨曦,正午的骄阳,夕阳的绚烂,暮色中的朦胧。经历过很多世态炎凉之后,你终于能懂得:谁会在乎你?你又何 必要别人去在乎?生于斯世,赤条条的来,也将身无长物的离开,你在世上得到的,失去的,最终都会化作尘埃。原本就不曾带来什么,所以也谈不到失去什么,因此,对自己 经历的幸与不幸都应怀有一颗平常心有一颗平常心,面对人生小小的不如意或是飞来横祸就能坦然接受,知道人有旦夕祸福,这和命运没什么关系;有一颗平常心,面对台下的 鲜花掌声和头上的光环,身上的浮名都能清醒看待。花不常开,人不常在。再热闹华美的舞台也有谢幕的时候;再奢华的宴席,悠扬的乐曲,总有曲终人散的时刻。春去秋来, 我们无法让季节停留;同样如同季节一样无法挽留的还有我们匆匆的人生。谁会在乎你?生养我们的父母。纵使我们有千般不是,纵使我们变成了穷光蛋,唯有父母会依然在乎! 为你愁,为你笑,为你牵挂,为你满足。这风云变幻的世界,除了父母,不敢在断言还会有谁会永远的在乎你!看惯太多海誓山盟的感情最后星流云散;看过太多翻云覆雨的友 情灰飞烟灭。你春风得意时前呼后拥的都来锦上添花;你落寞孤寂时,曾见几人焦急赶来为你雪中送炭。其实,谁会在乎你?除了父母,只有你自己。父母待你再好,总要有离 开的时日;再恩爱夫妻,有时也会劳燕分飞,孩子之于你,就如同你和父母;管鲍贫交,俞伯牙和钟子期,这样的肝胆相照,从古至今有几人?不是把世界想的太悲观,世事白 云苍狗,要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懂得爱惜自己。不羡慕如昙花一现的的流星,虽然灿烂,却是惊鸿一瞥;宁愿做一颗小小的暗淡的星子,即使不能同日月争辉,也有自己无可 取代的位置其实,也不该让每个人都来在乎自己,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单行道,世上绝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大家生活得都不容易,都有自己方向。相识就是缘分吧,在一起 的时候,要多想着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而不是想着去得到和索取。与人为善,以直报怨,我们就会内心多一份宁静,生活多一份和谐没有谁会在乎你的时候,要学会每时每 刻的在乎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分水岭,回望过去生活的点滴,路也茫茫,心也茫茫。少不更事的年龄,做出了一件件现在想来啼笑皆非的事情:斜阳芳草里, 故作深沉地独对晚风夕照;风萧萧兮,渴望成为一代侠客;一遍遍地唱着罗大佑的《童年》,期待着做那个高年级的师兄;一天天地幻想,生活能轰轰烈烈。没有刀光剑影,没 有死去活来,青春就在浑浑噩噩、懵懵懂懂中悄然滑过。等到发觉逝去的美好,年华的可贵,已经被无可奈何地推到了滚滚红尘。从此,青春就一去不回头。没有了幻想和冲动, 日子就像白开水一样平淡,寂寞地走过一天天,一年年。涉世之初,还有几分棱角,有几许豪情。在碰了壁,折了腰之后,终于明白,生活不是童话,世上本没有白雪公主和青 蛙王子,原本是一张白纸似的人生,开始被染上了光怪陆离的色彩。你情愿也罢,被情愿也罢,生存,就要适应身不由己,言不由衷的生活。人到中年,突然�
师恩难忘 完整Microsoft Word 文档

师恩难忘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老师,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每当我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演奏笛子后,博得了热烈掌声时,我总会想起教我笛子的老师:罗老师。
记得在我8岁的时侯,第一次上笛子课,我怎么也不肯去,哭着被爸爸妈妈拽了进教室,经过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后,罗老师给我吹了一首著名的笛子曲——《梅花三弄》。
很快,我被悠扬的,扣人心弦的音符所吸引了,真谓是余音绕梁。
我不禁停止了哭泣,静静地听着。
一曲完毕,我情不自禁地拍响了巴掌,罗老师问:“好听吗?要不要再来一首?”我点了点头,罗老师又吹了一首《扬鞭催马运粮忙》,刚开始就是一阵响亮的音符,渐渐地,越吹越慢,当好像要结束的时候,突然语调转到了最快,音符短促而有力,快得惊人。
最后模仿马叫,整曲结束。
罗老师又问:“好听吗?要不要学?”我又点了点头,罗老师就讲起了笛子的历史,接着又教起了如何吹气……自此,我开始喜欢起吹笛子来。
如果没有罗老师的鼓励和知道,我就不会得到五级的荣誉证书。
在我考五级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要背出《快乐的小笛手》和《塔塔尔族舞曲》两首曲子,特别是《塔塔尔族舞曲》特别长,密密麻麻的音符,足足有三页,搞得我整天忧心忡忡,我想:这么长的曲子,我要背到什么时候去啊!密密麻麻的,看都看花了,还怎么谈得上背?一首《快乐的小笛手》够让我受的了,居然还有一首《塔塔尔族舞曲》,我就要变成“愤怒的小笛手”了,真是的。
罗老师猜出了七八层,拍拍我的肩膀说道:“逗逗,不要怕,慢慢来,每天两行总背得出吧!这么大的一个男子汉了,不会连两首曲子都背不出吗?”我立刻找回了信心,说:“行,我每天背一页!”三个星期后,我终于背出了这两首曲子,我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在考试前,我在大厅里等候,我非常紧张,一颗心“扑通扑通”直跳,腿也自动弹跳起来,一个人僵僵地坐在那儿。
罗老师看见了,笑着说:“逗逗,害怕什么,你难道担心自己考不上?哈哈,告诉你,只要你付了报名费,无论你吹得怎样都能通过,哈哈。
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课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课文【课文原文】师恩难忘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便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
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
当时学生少,四个年级才一个班。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
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
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
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
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
妈妈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
”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课文解析】一、先写后学。
我读这篇文章,读出了一个词——感恩,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田老师恩情的感激之情。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引领着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读这篇课文呢?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在短暂的求学生涯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老师,承蒙了太多的师爱,老师的教诲之恩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这种体验大量地沉淀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如果将其激活,那么学习这篇课文就有了很多鲜活的“情感因子”,也就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师恩难忘--傅老师

师恩难忘--傅老师师恩难忘--傅老师师恩难忘--傅老师1从一年级开始,您就是我的老师!记得那时无知的我,刚刚进入校园,对一切充满了好奇,提了许多很幼稚的问题,而您却不厌其烦地为我一一解答。
记得那时我很调皮,刚刚走进课堂,我做了一个恶作剧,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打乱了您上课的秩序,而您却语重心长地教育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还耐心地给我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记得还有一次,我偷偷地拿了别人的东西,当时您大发雷霆,那次您真的为我而生气了!我的所作所为让您大失所望,您抚摸着我的头,郑重地告诉我:“做人,一定要光明磊落!”那晚,我彻夜未眠,因为您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到现在依然清晰记得!今年因为疫情,一直都在网上学习,但有不会的题,我就会问您,您为我一一解答。
每天还要上报各种信息,健康码、行程卡……不会登录的,您都会一遍又一遍、一步又一步地教我。
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从来没有嫌弃我,是您那双温暖的双手,让我从“失足”的边缘退了回来;是您那慈祥的眼神,让我扬起生活的风帆;是您那谆谆教导的话语,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在这里,我向您深深地鞠一躬,真诚地道一声:“感谢您,老师!您辛苦了!”师恩难忘--傅老师2田老师开始上课了。
他身穿一件浅蓝色的长衫,浓浓的眉毛微微上扬,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
鼻梁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透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田老师一手拿着课本,一边声情并茂娓娓动听地读起了课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那样子,那神情,那语气,把大家完完全全地吸引住了。
同学们有的托着下巴,有的仰起小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田老师,教室里安静极了。
田老师那充满磁性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着。
同学们个个如沐春风,如饮甘霖。
接着,田老师又编出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绘声绘色地为大家讲起来:“一个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同学们个个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和妈妈坐在亭子数花的情景……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故事早已结束,大家却还沉浸在故事中呢!师恩难忘--傅老师3有的人把老师比作灵魂的工程师,塑造我们成长;有的人把老师比作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方的路;而我把老师比作伟大的母亲,既教我们知识,又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成长。
《师恩难忘》

难忘师恩古人云:“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您就是这样用毕生心血哺唷着祖国的花朵;您像红烛一般,燃烧自己,却点燃我们幼小的心灵;您更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的未来。
在此祝天下老师:“教师节快乐,桃李满天下!”。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已经是小学6年级的学生了。
回顾五年的小学求学途中的点点滴滴。
更多的就是想起,老师对我的言传身教引领着我走向优秀。
记起了三年级,教我数学的杜老师。
记得了她对我的充满鼓励的微笑。
有一次教学测试,我考差了。
她没有在班里点我名字,而在我上讲台拿试卷的时候她对我微微一笑说:“我知道这不是你真正实力,加油!”当时我感动得眼睛有点湿润了。
此后我就加倍努力,到了第二次测试我考了满分。
我又看到您对着我微笑竖起大母指。
是您教会我:“做人不能放弃,要不断的努力!懂得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
这就是老师,在你失落受伤的时候她护着你、鼓励着你。
在你成功的时候,她赞赏着比你还要开心。
记起了五年级的语文李老师对我的言传身教。
李老师教会我什么是责任。
有一次李老师叫我到她办法室,那一次我看到了李老师办公桌上好几张便签写得满满的,一丝不苟。
写着是班里面大小事安排和处理。
还有一些是要了解一些同学情况的提醒。
看到这些,一下子让我精神为之震,全身一股暧流。
瞬间让我明白了做人做事的一种责任。
李老师言传身教指引着我走向优秀。
她是我的引路人,教会了我要有所担当。
也是她鼓励和耐心教导我成为主持人。
让我能勇敢地站在舞台上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
这就是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为我们指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用来比喻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的,我们要懂得尊师重教,懂得感恩,正是因为有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才能有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师恩难忘!在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祝愿老师们:“节日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2 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 周岁,到邻村小学读书。
我们的学堂,原是供给店的关帝庙,四个班挤在一座大殿里。
侍立两厢的关平、周仓、王甫、赵累四座泥胎,被抬到耳房,横躺竖卧;扛枷罚跪的糜芳、博士仁、刘封、孟达,被粉身碎骨,茅房里垫坑;只留下关云长手捧着《春秋》跟我们一同上课。
关云长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比我们守规矩;只是他光看一页,老不翻篇儿。
我们四个班摇头晃脑念书,像吵蛤蟆坑,关云长却闭着嘴默不作声。
这座大庙已经荒凉破败,配殿和院墙只剩下断壁残垣,每到我们吵蛤蟆坑的时候,白杨树上的喜鹊便叽叽喳喳,在榆树上的老鸹也哇呀哇呀,跟我们高声唱和。
老师姓田,名文杰,属虎的,阴历腊月三十日诞生,那一年他28 岁。
田老师自己念的是私塾,他是我的外祖父柏秀峰先生的得意门生;后来到县立简易师范受训,17 岁便开始在家乡的小学执教。
在我的家乡,有两位教师的影响最大。
一位是我的外祖父柏秀峰先生。
运河滩上的几个村庄,80 岁以上念过私塾的人,差不多都是他的学生。
他一直教私塾,有了“洋”学堂便收科了。
再一位便是田文杰先生。
运河滩上十几个村庄,40 岁以上,75 岁以下念过小学的人,也差不多都是他的学生。
两代相传,师生为继。
田文杰先生从我外祖父那里学到一手好文章、一笔好字和历史知识,也继承了我的外祖父那“教不严,师之情,不打不成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我的祖父牵着我的手,走进这座破庙中的小学。
论乡亲辈份,田老师管我的祖父叫老叔,我应该管田老师叫大伯。
“文杰,我把这个孩子交给你了。
”祖父命令我给田老师恭恭敬敬地行了个拜师礼,“该打你就打,可不许心慈手软;该打你不打,我就要恼你。
”“老叔,你放心。
”田老师笑眯着一双深度近视眼,“当年柏老师怎么教我,我就怎么教您的孙子。
”“那才好!”祖父哈哈大笑,非常满意,“文杰,你给这个孩子起个名吧!”
刘家到我这一代,是绍字辈儿。
田老师略一思索,便给我起名叫“绍堂”。
田老师选用礼堂这个“堂”字,是不是有把我做为登堂入室弟子之意呢?我没有问过他。
后来,我的外祖父又因这个堂而赐我以“学升”为字。
那是以班超自请出使西域而得到三升堂(晋级)的待遇为史据,希望我能像班超那样大有作为。
不过,我稍长之后,便自作主张,把礼堂的“堂”改为海棠的“棠”了。
这是因为我本草命生(落生时假死),改为“棠”字以表示我乃草木之人。
更大一点儿,多念了几年书,才知道召公甘棠树下三擢发和周公吐哺同为历史佳话,绍棠便可作继承召公一解,那是歪打正着,始料所不及。
至于我外祖父赐我的字,由于刘学升和留学生同音,我怕被人玩笑,一直秘而不宣。
我在我的许多长、中篇小说里,常常写到乡村教师,大多以田老师的某个侧面为原型,有时也以我的外祖父的形象做补充。
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的木主之后,便排队进入教室。
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带笔。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就命令三年级的学兄把握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四句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住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
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技,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
后来,这八、九、十枝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4 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我每逢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老人拄杖散步,仍然像5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