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工程课程设计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设计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门涉及船舶设计、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的专业学科,其课程设置应该兼具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同时满足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需求。
本文将结合工程专业认证的要求,对“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并对课程设置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讨论。
一、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基本认识和了解;1.2 培养学生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1.3 培养学生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发展动态的关注和了解;1.4 培养学生对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2.1 船舶与海洋工程基本概念及发展历史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主要领域和应用范围等方面的知识介绍,以便学生对该领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2 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知识包括船舶结构、海洋工程原理、海洋资源开发等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相关的实例分析和案例展示,让学生了解到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2.3 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应用介绍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新技术应用和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等内容,以便学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关注和认识。
三、课程教学形式3.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教材阅读等形式进行理论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3.3 论文撰写通过论文写作、课程设计等形式进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3.4 学科竞赛通过学科竞赛、专业实践等形式进行综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课程评估4.1 学习成绩评价学习成绩评价是指通过考试、作业评定、实验成绩、平时成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评价,以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成果。
4.3 课程论文评价课程论文评价是指通过课程论文撰写成绩评定、科研成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论文评价,以评定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
2、《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指导书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课。
它实用性强,涉及面宽,其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工程实例(给定设计任务书)的练习,使学生对船舶设计的全过程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和认识,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和训练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给定船舶相关图纸和船厂条件,进行船舶分段划分,编写建造方针和施工要领。
通过教师指导,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按要求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船体结构、船体制图、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制造技术等课程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之下能解决生产准备文件如何编写的问题,能根据假设情况确定船体施工要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内容:(1)分段划分;(2)建造方针;(3)船台吊装要领;(4)分段结构图。
难点:根据假设船厂条件进行目标船建造法的确定,绘制分段划分图和船台吊装网络图;根据中横剖面图和基本结构图确定船体施工要领;零件编码。
二、课程设计内容(一)课程设计内容根据设计任务书的具体要求,完成给定船舶生产技术准备的部分内容:1)根据给定条件进行船舶建造法论证;2)分段划分的确定和分段划分图的绘制;3)船台吊装顺序图的绘制;4)典型货舱分段的施工要领;5)分段结构图的绘制;6)零件编码;7)课程设计说明书(包含对设计的评价)。
(二)基本要求总要求:分组协作、独立手工完成1)对设计任务书进行分析,确立设计思想;2)方案论证时要充分考虑,详细说明自己的观点;3)设计中图纸应符合船体制图要求,图纸表达清晰、完整、正确;4)设计过程中引用的资料应注明出处;5)对所作设计应客观评价,说明其优点和不足以及改善措施。
三、课程设计进度要求四、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一)理解图纸要求熟悉船舶产品特性、承造厂条件、设计任务及要求。
(二)建造方针的编制1)制订船舶建造方案和船体分段划分在对产品特征、工厂生产条件、设计要求及工艺性等诸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船舶建造方案和船体分段划分方案。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之总布置设计任务书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概述1、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设计是船舶工程和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习综合运用船舶设计原理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起到巩固、深化、融会贯通作用;掌握总布置设计和船体线型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如计算能力、绘图能力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能力等,使学生熟悉设计资料(规范、手册、图册等)的使用,掌握经验估算等船舶设计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是:使学生在满足营运要求和保证船的航行性能、安全性的前提下,参考母型船总布置图,合理的确定船舶的整体布置,独立完善总布置图;根据总布置图的主尺度,参考母型船,采用母型改造法设计绘制出型线图。
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是:1、根据任务书,进行总图设计计算与绘制;能正确掌握绘制总布置图的方法和步骤。
2、使用1-Cp法和迁移法,正确掌握线型改造和型线图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2、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总时间为3周,第1周总布置设计,第2、3周型线设计。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总布置图、型线图各一份(上交ACAD图形文件,并打印2号图幅的纸质图2张)总布置设计与型线改造说明书一份(说明设计思想、方法、过程及结果,上交电子文档和纸质文件)4、课程设计考核与成绩评定课程设计考核包括:听课出勤+图纸完成质量+设计报告质量。
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要求独立完成,图纸和报告一旦认定有直接抄袭行为,一律以不及格论处。
5、主要参考书1)《船舶设计原理》方学智等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2)《船舶设计实用手册》总体分册中船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3)《船体制图》茆文玉等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14)《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6) CCS5)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6)中船员舱室设备规范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总布置设计部分)一总体说明1、设计依据、航区及用途本船设计按照长江交通科技股份公司“5000吨江海直达船设计任务书”要求进行。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2
讲授
2
作业
28
8
CH8平面应力问题的有限元法
/
/
/
/
/
29
8.1
平面应力问题及基本方程
弹性体的应力、位移与应变
M3
2
讲授
2
作业
30
8.2
解题方法与有限单元法概念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
M3
1
讲授
1
作业
31
8.3
三角形单元的位移函数
平面应力问题及基本方程
M3
1
讲授
1
作业
32
8.4
有限单元法的解题过程
M1
2
讲授
2
作业
8
3
CH3杆件的扭转理论
/
/
/
/
/
9
3.1
直杆的扭转
扭转类型,扭转理论各参数
M1
2
讲授
2
作业
10
3.2
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
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求解
M1
2
讲授
2
作业
11
3.3
开口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
了解开口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及其解
M1
2
讲授
2
作业
12
4
CH4力法
/
/
/
/
/
13
4.1
力法原理及三弯矩方程
D:作业抄袭,未能按时完成,作图不规范,解题思路混乱
10
M3
小测试
30%
[A,B,C,D,E]=[90-100,80-89,70-79,60-69,0-59]
船舶与海洋工程-课程设计PPT课件

静水力计算
5. 根据横剖面计算结果绘制设计吃水下横剖面面积曲线。 6. 根据稳性计算结果绘制稳性插值曲线。 7. 列表计算指定纵倾(首、尾吃水)情况下,排水量△,浮
心Xb,Zb。并在此基础上(按组)绘制: 费尔索夫曲线; 可浸长度曲线; 三选一 下水曲线。
附件:不同首尾吃水时▽及Xb、Zb计算表(Excel表);
键入命令前输入 ’ ,随后输入的命令就是透明命令, 透明命令的提示符为 >>。
命令:C ↙(CIRCLE) CIRCLE指定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2P ↙ 指定直径的第一个端点:(捕捉直径的第一个端点) 指定直径的第二个端点:’ z ↙(透明命令zoom) >>指定窗口角点或[全部(A)/中心(C)/…]: A↙(显示全图) 指定直径的第二个端点:(捕捉直径的第二个端点)
3/4
编辑样条曲线
反转:反转样条曲线的方向; 放弃:取消上次操作。
4/4
线型图绘制常见问题
总结:理解或体现设计者的思想;投影的一致性、光顺。 1.横剖面图中的甲板边线; 2.樑拱和甲板中线; 3.船底斜升线与横剖线; 4.设置辅助线图层,斜升底的切点、舷侧的切点、水线 端点的圆弧半径和切点… 5.折角线; 6.呆木和舵轴支承; 7.舷墙; 8.斜剖线; 9.标注图层; 10.图形的封闭性,不要重复画直线段。
2/3
开课学期 No 5
No 6 No 6 No 6 No 6 No 6 No 6 No 7 No 7
绘制前的准备工作
1. 船体线型图绘制前的准备工作:完善型值表、标注特 征点及插入点的坐标。 2. 线型图合理地分段,确定分段点坐标、斜率。 3. 绘制一组曲线前,重新定义用户坐标原点。 4. 用样条曲线绘制各曲线段。 5. 用编辑样条曲线的各种命令光顺、修改曲线。 6. 修改型值表,输出完工型值表。 7. 标注特征点及插入点的坐标,为填写计算程序数据文 件做好准备。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习计划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习计划导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船舶的设计、制造和运营等多个方面。
作为一名学习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本文将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习计划展开,旨在为学生们提供一份可行的学习指导。
一、学习目标及主要知识点在开始制定学习计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知识点。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习目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等;2. 熟悉船舶的设计、制造和运营等基本原理和方法;3. 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如船舶CAD设计、模型实验等;4. 了解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并能应对行业的变化。
二、学习计划的制定1. 学习时间安排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习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投入,因此,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是很重要的。
建议将每周的学习时间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两部分,其中理论学习占70%,实践训练占30%。
具体的时间安排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但保持每周稳定的学习时间是必要的。
2. 学习内容的安排在制定学习计划时,需要将学习内容细化为具体的知识点,并按照难易程度进行排序。
建议采用“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学习方法,先从基础理论开始学习,逐步深入。
同时,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3. 学习资源的获取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习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
除了课本和教材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学习资源:-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学习资料,如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 图书馆资源:定期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和期刊,扩充知识面;- 学术会议和讲座: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座,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4. 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具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习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工具:- 多媒体学习: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料,如视频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 小组合作学习:与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实践训练:积极参与实验室的实践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习笔记和总结:及时记录学习笔记,并进行总结归纳,便于复习和查阅。
船舶和海洋工程课程设计

船舶和海洋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原理,培养学生对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1.了解船舶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功能;2.掌握船舶的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3.了解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4.掌握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5.能够运用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6.具备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基本设计能力;7.能够分析评价船舶和海洋工程项目的可行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负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原理。
1.船舶基本类型、结构和功能;2.船舶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3.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4.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5.船舶基本类型、结构和功能:介绍船舶的分类、主要结构和功能,如客船、货船、渔船等;6.船舶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讲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过程和建造技术,如船体结构设计、船舶动力系统设计等;7.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介绍海洋工程的概念、分类和应用,如海洋石油工程、海洋渔业工程等;8.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讲解海洋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和施工技术,如海洋石油平台的建造、海底管道的铺设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问题;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船舶和海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船舶和海洋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推荐相关的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提供船舶和海洋工程相关的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船舶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完整版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船舶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班级:xxxxx组员:xxxxxx题目:第1题指导教师:xx完成时间:xxxxx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 (1)2设计任务小组分工 (1)3 基本结构设计方案及基本结构图的绘制 (1)4 基于《CCS-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规范的结构设计 (2)5 甲板板架结构有限元建模与强度计算 (8)5.1 有限元建模前的考虑 (8)5.2 有限元建模 (8)5.3 有限元强度计算结果 (11)6 总结 (13)附录一甲板基本结构图图纸 (14)附录二甲板板架规范计算书 (114)1 课程设计任务1)熟悉《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第2篇船体部分中的第一章(通则)、第二章(船体结构)和第八章(散货船补充规定)的基本内容;2)根据《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确定5000吨江海直达船甲板板架基本结构设计方案;3)绘制主甲板基本结构图、完成船体结构构件规范计算书;4)完成甲板板架结构#-6—#12区域有限元计算书2设计任务小组分工3 基本结构设计方案及基本结构图的绘制3.1基本结构设计方案本船主要运输矿石及钢材,兼顾煤碳及水泥熟料等货物。
航行于长江武汉至宁波中国近海航区及长江A、B级航区。
首先根据本船的特点确定甲板结构形式:船舶结构首尾甲板结构为横骨架形式,中部单甲板、纵骨架式形式。
然后初步确定肋距:尾~#10及#140~首肋距为600mm#10~#140 肋距为700mm实肋板间距2100mm本船规范要求的标准肋距为(1.2.8.1):S = 0.0016L+0.5 = 0.0016×104.1+0.5= 0.667 mm (以下均同)根据母型船的货舱分布及结构特点确定横舱壁位置和分舱数,然后根据船舱长度和船的主尺度确定构件的大概数目和位置。
这样,可以初步确定船舶的基本结构图。
3.2基本结构图的绘制确定好横舱壁数目和位置,肋距等,结合母型船的基本结构图,可以在CAD 中初步绘制甲板的基本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