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考前综合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普通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普通化学复习资料3.1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状态3.1.1原子结构1.核外电子的运动特性核外电子运动具有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和统计性的特征,不能用经典的牛顿力学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描述由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的特性,所以在量子力学中用波函数Ψ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以代替经典力学中的原子轨道概念。

(1)波函数Ψ(原子轨道):用空间坐标来描写波的数学函数式,以表征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

一个确定的波函数Ψ,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2)概率密度(几率密度):Ψ2表示微观粒子在空间某位置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即概率密度。

(3)电子云:用黑点疏密的程度描述原子核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Ψ2)分布规律的图形。

黑点较密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较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较多。

(4)四个量子数:波函数Ψ由n.l.m三个量子数决定,三个量子数取值相互制约:1)主量子数n的物理意义:n的取值:n=1,2,3,4……∞ ,意义:表示核外的电子层数并确定电子到核的平均距离;确定单电子原子的电子运动的能量。

n = 1,2,3,4, ……∞,对应于电子层K,L,M,N, ···具有相同n值的原子轨道称为处于同一电子层。

2)角量子数ι:ι的取值:受n的限制,ι= 0,1,2……n-1 (n个)。

意义:表示亚层,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对于多电子原子,与n共同确定原子轨道的能量。

…ι的取值: 1 , 2 , 3 , 4电子亚层:s, p, d, f……轨道形状:球形纺锤形梅花形复杂图3-13)磁量子数m:m的取值:受ι的限制, m=0 ,±1,±2……±ι(2ι+1个) 。

意义:确定原子轨道的空间取向。

ι=0, m=0, s轨道空间取向为1;ι=1, m=0 ,±1, p轨道空间取向为3;ι=2, m=0 ,±1,±2 , d轨道空间取向为5;……n ,ι相同的轨道称为等价轨道。

《普通化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普通化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普通化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稳定单质在298K时的∆f Hθ和Sθ均为零。

(×)2、升高温度,会使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都得到提高。

(×)3、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4、气相反应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增大体系压力,不会改变体系的平衡状态。

(√)5、缓冲对的浓度越大,则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越大。

(√)6、对于基元反应2NO(g)+O2 (g) = 2NO2(g),若反应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8倍。

(√)7、角量子数等于2 时为d轨道,共有五条。

(√)8、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9、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诱导力的作用。

(×)10、弱酸浓度越稀,解离度越大,溶液的pH值越小。

(×)稀释时a增大的倍数小于溶液稀释的倍数11、由于Si 原子和Cl 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所以SiCl4分子具有极性。

(×)12、sp杂化轨道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13、溶于水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晶体。

(×)14、由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具有极性。

(×)15、一切微观粒子都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

(√)16、由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均形成分子晶体。

(×)17、配位化合物都是由内界和外界所组成的。

(×)18、内能、焓和热都是状态函数。

(×)19、原子的价电子只能是最外层的电子。

(×)20、原子在基态时没有单电子,就不能形成共价键。

(×)21、对任何原子来说,3d轨道的能量总是大于4s轨道。

(×)22、主量子数n=3时,有3s、3p、3d三个轨道。

(×)23、元素周期表中每周期元素的数目等于相应电子层可容纳的电子数。

(×)24、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色散力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二、选择题1、在0.05 mol·dm-3HCN溶液中,若HCN的解离度为0.01%,则其解离常数K a近似为( A )注意百分号A、5.0⨯10-10B、5.0⨯10-8C、5.0⨯10-6D、2.5⨯10-72、对于反应PCl5(g)=PCl3(g)+Cl2(g),恒压条件下,升高温度,会增大PCl5的分解率。

化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化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化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化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化学的定义及其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原子、分子和离子:原子是化学中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组合而成的粒子;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3.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以一定方式结合形成的纯物质。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5.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第二章: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绕核外层轨道运动。

2. 元素周期表组成: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的表格,分为周期和族。

3.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周期表中横向的每一个周期代表一个能级,纵向的每一个族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4.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元素周期表可根据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半金属性来划分,也可根据周期表的区块来划分。

【第三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

3. 共价键:由电子的共享形成,包括单共价键、双共价键和三共价键。

4. 共价键的极性:共价键可以是极性的或非极性的。

极性共价键由两个非金属元素组成,而非极性共价键由相同或相近电贞性的元素组成。

5. 分子结构:分子的结构由原子之间的相互排列和共价键来确定。

【第四章:溶液与化学平衡】1. 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2. 溶解度: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3.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剂的质量或体积的比值。

4. 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当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时,称为饱和溶液;当溶质的溶解度超过最大值时,称为过饱和溶液。

《普通化学》综合复习资料.doc

《普通化学》综合复习资料.doc

《普通化学》综合复习资料.doc《普通化学》综合复习资料⼀、判断题1、体系和环境Z间的能量交换⽅式有热传递和做功,另外还有其他的⽅式。

(X )2、BF3和NH3都是⾮极性分⼦。

(x )3、可逆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勺)4、在0.1mol dm-3H2S 溶液中,c(H+): c(S2_)=2: 1。

( x )5、分⼦品体熔沸点的⾼低,决定于分⼦内部共价键的强弱。

(x )6、同⼀聚集状态的物质的标准摩尔嫡值在低温时⼤于⾼温时的燔值。

(x )7、内轨型配合物的⼬⼼离⼦采⽤内层轨道进⾏杂化,(n-l)d轨道的能量⽐nd轨道低,所以内轨型配合物[Fe(CN)6⼴⽐外轨型配合物[FeF6]3-稳定。

(7 )8、在任意条件下,标准电极电势⼤的电对中氧化态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做氧化剂。

(x )9、由于Si原⼦和Cl原⼦的电负性不同,所以SiC14分⼦具有极性。

(x )10、sp杂化轨道成键能⼒⽐杂化前的s 轨道和p轨道成键能⼒都强。

(7 )11、通常所谓的原⼦半径,并不是指单独存在的⾃由原⼦本⾝的半径。

(x )12、在放热反应中,温度升⾼不会影响反应的平衡常数。

(x )13、标准吉布斯函数变⼩于零的反应可以⾃发进⾏。

(x )14、同⼀⾮⾦属元素⾼价态的氯化物⽐低价态的溶沸点⾼。

(7 )15、AS〉。

的反应⼀定是⾃发反应。

(x )16、温度升⾼,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反应物分⼦的热运动速度加快,分⼦的碰撞频率增⼤。

(x )17、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因为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途径,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P )18、化学反应的级数等于反应物分⼦在化学反应⽅程式中的计量系数之和。

(x )19、氯原⼦轨道的能级只与主量⼦数(n)有关。

(x )20、配合物⼬,配位数是指配位体的数⽬。

(x )21、原电池反应中,某电对的电极电势与电极反应的写法⽆关。

(7 )22、弱酸浓度越稀,解离度越⼤,溶液的pH值越⼩。

普通化学复习资料

普通化学复习资料

普通化学复习资料普通化学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对于某电极,如果有H+或OH-参加反应,则溶液的pH值改变将使其电极电势改变。

2、根据离子极化理论可判断下列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规律是:Na2CO3>NaHCO3> H2CO33、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会发生变化。

4、升高温度,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而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从而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5、弱酸不断稀释时,解离度不断增大,H+浓度也不断增大。

6、对任何原子来说,3d轨道的能量总是大于4s轨道。

7、溶于水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晶体。

8、NH3和H2O的分子构型虽然不同,但其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是相同的。

9、周期表中各周期的'元素数目等于相应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

10、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总是非极性分子,而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11、体系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另外还有的方式。

12、BF3和NH3都是非极性分子。

13、可逆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14、在0.1 mol?dm-3H2S溶液中,c(H+):c(S2-)=2:1。

15、分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决定于分子内部共价键的强弱。

16、同一聚集状态的物质的标准摩尔熵值在低温时大于高温时的熵值。

17、内轨型配合物的中心离子采用内层轨道进行杂化,(n-1)d轨道的能量比nd轨道低,所以内轨型配合物[Fe(CN)6]3-比外轨型配合物[FeF6]3-稳定。

18、FeCl3的熔点比FeCl2的熔点高,是因为Fe3+离子的电荷数多、半径小,它比Fe2+离子的极化力强。

19、EDTA的钙盐能够作为排除人体内U、Th、Pu等放射性元素的高效解毒剂,是因为EDTA能与这些放射性元素形成稳定的、无毒的螯合物。

二、简答题判断下列反应在标准态下进行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反应方向),并简要说明原因:1、Sn2++ Pb ( ) Sn+ Pb2+已知:φ(Sn2+/ Sn) = -0.1364V,φ(Pb2+/ Pb) = -0.1263V ΘΘ2、[Ag(NH3)2]++2CN-( ) [Ag(CN)2]-+2NH3已知:K稳([Ag(NH3)2]+)=1.12?107,K稳([Ag(CN)2]-)=1.0?10213、试解释为NH3易溶于水,而CH4则难溶于水。

化学总复习资料(全)

化学总复习资料(全)

化学总复习资料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普通化学复习资料总结

普通化学复习资料总结

普通化学复习资料总结《普通化学》复习资料总结精华⼀1.状态函数特征①状态函数与状态⼀致② ?X 与途径⽆关③循环过程d X =0 2.体积功的计算W 体积=-dVp 外= -p 外?V (恒外压)3.热⼒学第⼀定律 ?U = Q+W4.热⼒学标准态标准压⼒(p θ=100 kPa)、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 =1 mol ?kg -1、纯物质 5.反应进度:6. Hess 定律:θθνi m f ii m r HH ,??=?∑θθνi m ii m r S S ,∑?=?θθνi m f ii m r G G ,??=?∑7.Gibbs 公式:θθθ298,298,)(m r m r m r S T H T G ??-?=? 计算任意温度下的Gibbs 函数反应的转向温度:θθ298,298,m r m r S H T ??=相变温度:θθTm Tm S H T ,,相变相变??=8.任意条件(⾮标准)下(化学反应等温⽅程)=?G r 0,T m r G+Q RT ln ,BB B p p Q ν∏?=09.标准平衡常数BB B p p K ν∏?=00BB B m m K ν∏?=00等压⽅程10.0,T m r G与T K的关系:0,T m r G= -ln T K RT⽤于0,T m r G和0T K 的相互计算注意:1)温度T 时的,T m r G必须⽤Gibbs 公式计算2)注意单位的统⼀:,T m r G的 kJ ?mol -1与RT 的J ?mol -1(?K -1?K)统⼀3)0T K以及0,T m r G的⼤⼩与反应⽅程式通乘系数有关11.T K与转化率的计算12.化学平衡的移动(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浓度、总压⼒、温度。

会理论分析和熟悉结论第⼆章1.基本概念反应速率、有效碰撞、基元反应、活化分⼦活化能、反应级数及其确定⽅法 2.反应焓变与活化能的关系Δr H m =E a 正-E a 逆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质量作⽤定律(基元反应)v =k ?c A a ?c B b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 公式k =Z exp(-Ea/RT )与不同温度下k 的计算(直线关系)β+-=RTE k ka ][lnT 总是加快反应速率5.催化剂降低活化能,使速率加快第三章1.溶液浓度的不同表⽰⽅法溶质B 的量浓度M( mol ?L -1) 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m(mol ?kg -1)溶质B 的摩尔分数x2.溶剂的蒸汽压、溶液的蒸汽压、溶液的蒸汽压下降Raoult 定律3.溶液的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Δt b = t b ’-t b = K b m ;Δt f = t f ’-t f = K f m 4.依数性:Δt b 、Δt f 只与m 有关与m 为何物⽆关及:性质蔗糖 HAc 溶液 NaCl 溶液p > > Δp < < t b < < Δt b < < t f > > Δt f < <5.离⼦平衡及其计算:0i K、K θsp 。

化学高三考试临考复习资料

化学高三考试临考复习资料

化学高三考试临考复习资料化学高三考试临考复习资料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三学生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准备。

而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复习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化学知识,下面将提供一些临考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回顾1. 元素周期表:复习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复习的基础,要熟悉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原子量等基本信息。

可以画一张自己的元素周期表,将重要的元素标记出来,方便记忆。

2. 化学方程式:复习化学方程式是理解化学反应的关键,要熟悉常见的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等。

可以通过做题、背诵等方式加深记忆。

3. 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包括摩尔计算、质量计算、浓度计算等。

要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注意单位的转换。

二、重点知识梳理1. 酸碱中和反应:要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酸碱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

可以通过实验、案例等方式加深理解。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要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和应用。

可以通过实验、例题等方式加深理解。

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要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同时,要了解分子结构的构成和性质,包括分子的立体结构和极性等。

三、实验技能训练1. 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要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步骤的操作。

可以通过实验模拟、实验视频等方式进行训练。

2. 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环节,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等。

要熟练掌握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并注意结果的精确度和有效性。

四、解题技巧总结1. 题目分析:在解题过程中,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

可以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帮助理解和分析题目。

2. 逻辑思维:化学考试中常有复杂的题目,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分析。

可以通过做题、讨论等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解题方法: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包括化学方程式法、摩尔计算法和氧化还原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化学>、<化学原理1>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稳定单质在298K时的 f Hθ和Sθ均为零。

2、升高温度,会使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都得到提高。

3、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4、气相反应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增大体系压力,不会改变体系的平衡状态。

5、缓冲对的浓度越大,则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越大。

6、对于基元反应2NO(g)+O2 (g) = 2NO(g),若反应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8倍。

7、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8、角量子数等于2 时为d轨道,共有五条。

9、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0、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诱导力的作用。

11、弱酸浓度越稀,解离度越大,溶液的pH值越小。

12、由于Si 原子和Cl 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所以SiCl4分子具有极性。

13、sp杂化轨道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14、通常所谓的原子半径,并不是指单独存在的自由原子本身的半径。

15、溶于水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晶体。

16、由极性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具有极性。

17、一切微观粒子都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

18、由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均形成分子晶体。

19、配位化合物都是由内界和外界所组成的。

20、内能、焓和热都是状态函数。

21、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22、原子的价电子只能是最外层的电子。

23、原子在基态时没有单电子,就不能形成共价键。

24、对任何原子来说,3d轨道的能量总是大于4s轨道。

25、主量子数n=3时,有3s、3p、3d三个轨道。

26、元素周期表中每周期元素的数目等于相应电子层可容纳的电子数。

27、取向力只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色散力只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28、凡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其熔、沸点一般比同类物质的熔、沸点高。

二、选择题1、在0.05 mol·dm-3HCN溶液中,若HCN的解离度为0.01%,则其解离常数K a近似为()A、5.0⨯10-10B、5.0⨯10-8C、5.0⨯10-6D、2.5⨯10-72、对于反应PCl5(g)=PCl3(g)+Cl2(g),恒压条件下,升高温度,会增大PCl5的分解率。

则判断该反应为()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无热效应D、无法判断3、铜锌原电池中,若在铜半电池中加入氨水,则电池电动势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4、下列氧化剂中,氧化性强弱与H+ 浓度无关的是()A、H2O2B、Cr2O72-C、O2D、Br25、AgCl在下列体系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纯水B、0.1 mol·dm-3 AgNO3C、0.1 mol·dm-3 BaCl2D、0.1 mol·dm-3 NH3•H2O6、Ag2CrO4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K sp(Ag2CrO4)=9⨯10-12) ( )A. 3⨯10-6mol⋅dm-3B. 3⨯10-4mol⋅dm-3C. 1.3⨯10-6mol⋅dm-3D. 1.3⨯10-4 mol⋅dm-37、已知298K时反应ICl(g)⇌ 1/2 I2(g)+ 1/2 Cl2(g)的KΘ=2.0×10-3,则反应I2(g)+ Cl2(g)⇌ 2ICl(g)的KΘ为()。

A. 4.0×10-3B. 4.0×10-6C. 5.0×10-5D.2.5×1058、已知298K时反应2H2O(l)=2H2(g)+ O2(g),∆r H mΘ=571.6kJ⋅mol-1,则∆f H mΘ(H2O,l)为( )A. 571.6kJ⋅mol-1B. -571.6kJ⋅mol-1C. 285.8kJ⋅mol-1D. -285.8kJ⋅mol-19、已知某反应的∆H<0,∆S<0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A.低温B. 高温C. 任何温度D. 不能确定10、元素的电负性是指()A.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B. 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C. 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D. 原子成键的能力11、在下列离子对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能进行分离的是()A. Cu 2+ Ag +B. Cr 3+ Fe 3+C. Cr 3+ Al 3+D. Zn 2+ Al 3+ 12、下列离子或分子可作为多齿配体的是( )A. SCN -B. S 2O 32-C. H 2NCH 2 CH 2 NH 2D. NH 313、下列物质中热稳定性最好的是( )A. Ca(HCO 3)2B. MgCO 3C. H 2CO 3D. BaCO 3 14、下列各组作用力中都不具有方向性的是( )A. 离子键、金属键;B. 氢键、金属键;C. 共价键、氢键;D. 共价键、离子键 15、决定铁原子轨道能级高低的量子数是( )A. nB. n, l C 、n. l, m D. n, l, m, m S 16、下列各组量子数合理的有( )A. n=3, l=2, m=-2B. n=4, l=-1, m=0C. n=4, l=1, m=-2D. n=3, l=3, m=-3 17、下列离子或分子不能作为多齿配体的是( )A. C 2O 42-B. S 2O 32-C. H 2NCH 2 CH 2 NH 2D. EDTA 18、下列化合物中熔点最高的是( )A. PCl 3B. PCl 5C. FeCl 2D. FeCl 3 19、在下列符号表示的轨道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 、1sB 、2pC 、4dD 、3f20、某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电动势为正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0>>∆θθK G B 、1,0<>∆θθK GC 、1,0><∆θθK GD 、1,0<<∆θθK G 21、角量子数l 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 )A 、电子层;B 、电子自旋方向;C 、原子轨道形状;D 、原子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 22、下列离子中外层d 轨道达到半充满状态的是( ) A 、Cr 3+ B 、Fe 3+ C 、Co 3+ D 、Cu + 2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是( )A、Mg(OH)2B、Fe(OH)3C、Cr(OH)3D、Fe(OH)224、下列各套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A、(1,1,0,+1/2)B、(3,0,-1,+1/2)C、(4,-2,0,+1/2)D、(4,1,-1,-1/2)25、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A、K+B、Ca2+C、Sc3+D、Ti4+三、填空题1、配合物[Co(NH3)5Cl]Cl2的名称是(1),内界是(2),中心离子是(3),配体是(4),配位原子是(5),配位数是(6)。

2、在酸碱质子理论中,给出质子的物质是(7),接受质子的物质是(8)。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9)。

酸和碱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叫做(10)关系。

3、金属表面因氧气浓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腐蚀叫(11)腐蚀。

若在铁片表面滴一滴腐蚀液,则液滴中央为腐蚀电池的(12)极,液滴边缘为腐蚀电池的(13)极。

阳极反应为(14);阴极反应为(15)。

4、298K下,对于反应:N2 (g)+3H2(g)⇌ 2NH3(g),∆Hθ= -92.2 k J•mol-1若升高温度,则:∆Hθ(16),∆Sθ(17),∆Gθ(18),Kθ(19)。

(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5、SiO2为(20)晶体,CO2为(21)晶体。

6、配合物[Cr(NH3)4(H2O)Br]SO4的名称是(22),内界是(23),外界是(24),中心离子是(25),配体是(26),配位原子是(27),配位数是(28)。

7、AgCl在H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29),此类现象称为(30)。

8、波函数ψ是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它通常被称为(31)。

9、冰融化成水要克服分子间(32)、(33)、(34)等作用力和(35);10、某过程体系放出热量90kJ,对外作功40kJ,体系内能变化量为(36)。

11、M3+离子3d轨道上有4 个电子,写出其中任意一个3d电子的四个量子数:(37),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38),M 属(39)周期,第(40)族的元素,它的名称是(41),符号是(42)。

12、配合物K[Fe(H2O)2(NCS)BrCl2]的名称是(43),内界是(44),外界是(45),中心离子是(46),配体是(47),配位原子是(48),配位数是(49)。

13、BaF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Kθsp(BaF2 ) = 1.0 ⨯ 10-6) (50)mol⋅dm-3。

14、实验室配制SnCl2溶液要加入适量的盐酸和少量的锡粒。

加盐酸是为了(51);加锡粒是为了(52)。

15、对于反应:CH4(g) + 2O2(g) → CO2(g) + 2H2O(l),∆r Hθ298K < 0 。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往系统里面加入CO2,平衡(53)移动;若升高温度,平衡(54)移动;若压缩容器体积,增大系统总压,平衡(55)移动。

16、M3+离子3d 轨道上有3个电子,写出3d轨道上任意一个电子可能的四个量子数是:(56),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57)。

17、某过程体系吸收热量90 kJ,对环境做功40 kJ,则体系ΔU为(58)。

18、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现象为(59),离子反应式为(60),在此溶液中再加入少许NaF固体,现象为(61),离子反应式为(62)。

19、原子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63)键,以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形成(64)键。

20、配合物[Co(NH3)2(H2O)2Cl2]Cl名称为(65),外界是(66),内界是(67),配位数为(68)。

21、下列反应A + B = C + D达到平衡后,增加B的浓度,平衡向(69)方向移动,(70)的浓度将减小。

22、M3+离子3d轨道上有3个电子,M的元素符号是(71),名称为(72)M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73),该原子属第(74)周期,第(75)族,第(76)区。

23、共价键的特点是具有(77)性和(78)性。

24、根据离子极化理论,离子的极化力主要取决于(79)、(80)、(81)三个因素。

25、用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主反应是(82)。

26、能抵抗少量外加酸、碱的影响,保持溶液(83)稳定的溶液叫(84)。

四、完成并配平反应方程式(1)KNO3(S)∆(2)Ba2+ + Cr2O72- + H2O(3)H2O2+ CrO2-+ OH-→(4)Cr2O72-+ Ag+ + H2O →(5)MgCl2 + H2O→(6)SbCl3 + H2O →(7)Cr2O72-+ Pb2+ + H2O →(8)AgNO3∆(9)NO2- + MnO4- + H+—五、简答题1、判断下列物质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并简述理由:HF、HCl、HBr、H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