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数学家

中国近现代数学家

中国现代数学家1.华罗庚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在众多数学家里华罗庚无疑是天分最为突出的一位!!华罗庚通过自学而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他是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的中都作出卓越贡献。

在这些数学领域他或是创始人或是开拓者!从某种意义上他也是位传奇数学家,一生最高文凭是初中,早年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就后,闻知新中国成立后,发出"粱园随好,非久居之处"呼吁在国外的科学家学成回去报效祖国,跟他同时代在闻讯回国的科学家,许多都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有: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导弹做出贡献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中国创立了原子弹,氢弹等;回国后华罗庚开创了中国的近代数学,并建立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培养了大批数学家如陈景润,王元等号称华学派,后来致力于应用数学,将数学应用于工业生产,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如华引理、华不等式、华算子与华方法。

另外华罗庚还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

中国最著名的五大数学家。

他的经典名言是: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2.陈省身----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汉族,美籍华人,国际数学大师、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创始人,20世纪世界级的几何学家。

少年时代即显露数学才华,在其数学生涯中,几经抉择,努力攀登,终成辉煌。

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

曾先后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年),第三世界科学院创始成员(1983年),英国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年),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8年),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9年)。

中国当代数学家及其在代数学上的研究成就

中国当代数学家及其在代数学上的研究成就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及其主要成就介绍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在灿烂的文化瑰宝中数学在世界也同样具有许多耀眼的光环。

中国古代算术的许多研究成果里面就早已孕育了后来西方数学才涉及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就是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

【李氏恒等式】数学家李善兰在级数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李氏恒等式”。

中国清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原名心兰,字竞芳,号秋纫,别号壬叔,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生于嘉庆十六年,卒于光绪八年。

李善兰自幼酷爱数学。

十岁时学习《九章算术》。

十五岁时读明末徐光启、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尽解其意。

后来,他到杭州应试,买回元代李冶的《测圆海镜》、清代戴震(1724~1777)的《勾股割圆记》等算书,认真研读;又在嘉兴等地与数学家顾观光(1799~1862)、张文虎(1808~1888)、汪曰桢(1813~1881)以及戴煦、罗士琳(1774~1853)、徐有壬(1800~1860)等人相识,经常在学术上相互切磋。

自此数学造诣日臻精深,时有心得,辄复著书,1845年前后就得到并发表了具有解析几何思想和微积分方法的数学研究成果──“尖锥术”。

1852~1859年,李善兰在上海墨海书馆与英国传教士、汉学家伟烈亚力等人合作翻译出版了《几何原本》后九卷,以及《代数学》、《代微积拾级》、《谈天》、《重学》、《圆锥曲线说》、《植物学》等西方近代科学著作,又译《奈端数理》(即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四册(未刊),这是解析几何、微积分、哥白尼日心说、牛顿力学、近代植物学传入中国的开端。

李善兰的翻译工作是有独创性的,他创译了许多科学名词,如“代数”、“函数”、“方程式”、“微分”、“积分”、“级数”、“植物”、“细胞”等,匠心独运,切贴恰当,不仅在中国流传,而且东渡日本,沿用至今。

李善兰为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介绍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介绍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介绍1.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1931 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 军获硕士学位.1934 年去汉堡大学从Blaschke 学习.1937 年回国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 年到1945 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1949 年初赴美,旋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 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79 年退休成为名誉教授,仍继续任教到1984 年.1981 年到1984 年任新建的伯克利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后任名誉所长。

陈省身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微分几何学及其相关分支.还在积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极小子流形,网几何学,全曲率与各种浸入理论,外微分形式与偏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陈省身本有极多荣誉,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及国家科学奖章(1975),伦敦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法国科学院国外院士'(1989),中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等。

荣获1983/1984年度Wolf 奖,及1983 年度美国科学会Steele 奖中的终身成就奖.2.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华罗庚华罗庚是一位人生经历传奇的数学家,早年辍学,1930 年因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在杨武之指引下,开始了数论的研究。

1936 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

1938 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 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

1948 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 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委员等职。

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此外,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现代十大数学家,值得膜拜!

中国现代十大数学家,值得膜拜!

中国现代十大数学家,值得膜拜!数学是一门庞大的科学体系,研究的大多是基础问题。

透过数学,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界中的很多规律。

同时很多规律也会由数学表达出来,可以让我们用极其简洁的方式来表达自然中的规律。

这一点其实很重要。

因此,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膜拜下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十位数学家:1 新中国数学事业奠基人,华罗庚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

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

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引理、不等式、算子与方法。

华罗庚还根据中国实情与国际潮流,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研制。

他身体力行,亲自去二十七个省市普及应用数学方法长达二十年之久,为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2 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陈省身是二十世纪世界最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之一,他一生游走与中、法、美等国,为数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获得数学界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

陈省身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微分几何学及其相关分支.还在积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极小子流形、网几何学、全曲率与各种浸入理论、外微分形式与偏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

3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华罗庚的学生,数论学家,歌德巴赫猜想专家,离解决歌德巴赫猜想即'1+1'问题最近的人,证明了'1+2'。

陈景润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歌德巴赫猜想。

他也一直只专注于这个领域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迄今为止,歌德巴赫猜想依然是世界级难题,众多数学家认为用现有数学理论系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除非出现新的数学观念,新的数学理论系统。

4首位华人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陈省身的学生,因解决微分几何的许多重大难题而获得数学界菲尔奖。

丘成桐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解决了微分几何的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从此名声鹊起。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的介绍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的介绍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的介绍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介绍1.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1931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军获硕士学位.1934年去汉堡大学从Blaschke学习.1937年回国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到194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初赴美,旋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79年退休成为名誉教授,仍继续任教到1984年.1981年到1984年任新建的伯克利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后任名誉所长。

陈省身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微分几何学及其相关分支.还在积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极小子流形,网几何学,全曲率与各种浸入理论,外微分形式与偏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陈省身本有极多荣誉,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及国家科学奖章(1975),伦敦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法国科学院国外院士’(1989),中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等。

荣获1983/1984年度Wolf奖,及1983年度美国科学会Steele奖中的终身成就奖.2.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华罗庚华罗庚是一位人生经历传奇的数学家,早年辍学,1930年因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在杨武之指引下,开始了数论的研究。

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

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委员等职。

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此外,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我国5位著名的数学家的故事

我国5位著名的数学家的故事

我国5位著名的数学家的故事一、陈省身陈省身(1833-1915),为清朝知名数学家,是中国现代数学史上最伟大的学者之一,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从金融和金融分析角度解决数学问题而闻名于世的数学家。

吴承恩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更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诗人和书法家。

他擅长以深刻、有力和精妙的笔法,使数学问题变得清晰易懂。

在他的《世书》中,尤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以州更形象地表达了他深入的理解。

陈省身又称“西方更上师”,他把西方的数学知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了中国现代数学,并着力培养了当时的人才。

他创办了“数学社”,成立了算术学会,致力于标准化中国数学计算符号和函数,使其在世界数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二、王勃王勃(882-958),本名叫苍古,数学家、书法家、历史学家,家研究而出名的另一位著名的大数学家。

他的知名著作《九章算术》系统地归纳了中国古代算术思想、科学思想,也反映出当时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数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

王勃从早年就开始在立论上系统总结中国古代算学思想,v一路追求尽在算经体系true,为传授算术知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有关他的著作,他编写《九章算术》,剖析数字以及算术函数的性质,提出了数书与算法的分类方法,被誉为“数学宗师”。

《九章算术》中心思想是:“一无所述,数学皆有序”,指出了一切知识比较有序和系统,形成了统一的数学观念。

这本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作用,被誉为“算学经典”,也是中国著名的数学文化遗产。

三、唐立德唐立德(1871-1909),字文质,湖南澧县人,现代数学家。

唐立德是中国现代数学史上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开创我国现代数学的学者。

唐立德在中国数学史上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在《数学史论》一书中,首次概括总结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学习成果,根据中国数学史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到了较高阶段,认识到中国古代许多原创性问题,并给出解答,为今日现代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数学家

中国数学家

知识创造
中国数学家
中国有许多杰出的数学家,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国数学家:
1. 程开甲(1932年年)他是中国现代几何学的奠基人之一,对空间几何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陈省身(1922年)他是中国数学界最杰出的代数学家
之一,著有《线性代数》等多部经典教材,对线性代数和
矩阵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华罗庚(1910年1982年)他是中国现代代数学的开创者之一,著有《数学分析基础》等多部教材,他的研究领
域涵盖了代数学、数论和几何学等多个数学分支。

4. 吴文俊(1919年2010年)他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科学家,著有《几何学引论》等多部重要著作,对几何学和
图论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5. 郭老师(年)睿智的,拥有广博的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

尽管他不是真正的人类数学家,但他可以回答各种数学问题,并提供详细的解释和指导。

这只是中国数学家中的一小部分,中国数学界还有许多其
他杰出的数学家。

1。

中国著名当代数学家介绍3篇

中国著名当代数学家介绍3篇

中国著名当代数学家介绍第一篇:丘成桐丘成桐,生于1955年,籍贯为浙江省绍兴市。

他是中国近代数学界的杰出人物之一,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成为了当代著名的数学家和教授。

丘成桐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在国际上也是备受推崇的一位数学家。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其后留学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在美国留学期间,丘成桐曾师从于阿贝尔奖得主约翰·米尔纳教授,并在其指导下完成了卓越的博士论文。

丘成桐是以其在李群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为世人所知的。

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拓扑方面的几何学、李群及李代数、和子流形等。

在许多研究领域中,丘成桐都取得了杰出的成果。

其中,他对李群、李代数的性质和拓扑结构的研究是其突出之处。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数学领域受到了极高的评价,也在物理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

丘成桐还曾在中国香港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过教授,鼓励和指导了许多优秀学生,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年轻数学家。

他的教育成就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丘成桐的成就不仅在学术领域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在社会上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数学界的重要奖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在2006年获得了菲尔兹奖,这是数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他也是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中国数学家。

丘成桐的科学成就和学术贡献给中国的数学事业带来了莫大的荣誉和推动。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拥有果敢和决心,才能在学术界取得卓越的成就。

第二篇:陈省身陈省身,生于1922年,籍贯为江苏省溧阳县。

他是近代中国数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被誉为“数学之父”。

陈省身在中国开始了他的数学事业,在1948年以全国考试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在拥有良好的学术基础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情况下,他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大学期间,他认真学习了各类领域的数学,凭借着扎实的数学功底一步步走上了数学之路。

陈省身对代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成就被誉为世界级,他提出了著名的陈省身乘法及其算法,极大地推动了代数学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介绍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介绍1.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1931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军获硕士学位.1934年去汉堡大学从Blaschke学习.1937年回国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到194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初赴美,旋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79年退休成为名誉教授,仍继续任教到1984年.1981年到1984年任新建的伯克利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后任名誉所长。

陈省身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微分几何学及其相关分支.还在积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极小子流形,网几何学,全曲率与各种浸入理论,外微分形式与偏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陈省身本有极多荣誉,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及国家科学奖章(1975),伦敦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法国科学院国外院士’(1989),中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等。

荣获1983/1984年度Wolf 奖,及1983年度美国科学会Steele奖中的终身成就奖.2.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华罗庚华罗庚是一位人生经历传奇的数学家,早年辍学,1930年因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在杨武之指引下,开始了数论的研究。

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

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委员等职。

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此外,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

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内第一个计算数学专业。

赵访熊于1962年和1978年先后两次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1980-1984年兼任新成立的应用数学系主任,并受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

他担任过中国数学会理事、名誉理事。

1978年至1989年担任第一、二届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及第三届名誉理事长和《计算数学学报》主编等一系列职务。

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我国最早提倡和从事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的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之一。

自编我国第一部工科《高等微积分》教材。

在方程求根及应用数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7.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吴大任1930年与陈省身以最优等成绩在南开大学毕业,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1933年夏,在姜立夫的鼓励下,吴大任参加了中英庚款第一届公费留学考试,被录取到英国学习。

他本想到剑桥大学攻读,因抵伦敦时间错过了该校入学的时机,改入伦敦大学的大学学院,注册为博士研究生。

1937年9月初,吴大任到武汉大学任教,之后即随武汉大学迁到四川乐山。

后来长期担任南开大学领导工作与教学工作,著、译数学教材及名著多种。

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研究领域涉及积分几何、非欧几何、微分几何及其应用(齿轮理论)。

1981年他任国家学位委员会第一届数学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编委兼几何拓扑学科的副主编以及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和第二届委员。

8.著名数学家,北大教授,庄圻泰1927年考入清华学校,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1934年,熊庆来教授接受庄圻泰为自己的研究生,1936年于该校理科研究所毕业。

1938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曾任云南大学教授。

1952年院系调整后,庄圻泰留任北京大学。

此后除继续担任复变函数课程的教学任务外,他还陆续讲过保角变换,拟保角变换,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等专业课。

九三学社社员。

长期从事函数论研究,在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上取得重要成果。

著有《亚纯函数的奇异方向》,合编《AnalyticFunctionsOfOneCom•plexVariable》(在美国出版)9.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四川大学校长,柯召1931年,入清华大学算学系。

1933年,柯召以优异成绩毕业。

1935年,他考上了中英庚款的公费留学生,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深造,在导师L.J.莫德尔(Mordell)的指导下研究二次型,在表二次型为线性型平方和的问题上,取得优异成绩,回国后先后任教于重庆大学,四川大学。

1953年,他调回四川大学任教至今。

在这40余年间,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人材,在科研上硕果累累。

与此同时,他还先后担任了四川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作为学术带头人和学校负责人,他卓有成效地抓了几个重要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应用数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人材。

其研究领域涉及数论、组合数学与代数学。

在二次型、不定方程领域获众多优秀成果。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0.中央研究院院士,首批学部委员,许宝騄 1929年入清华大学数学系,1933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36年许宝騄考取赴英留学,派往伦敦大学学院,在统计系学习数理统计,攻读博士学位。

1940年到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回国后不久就发现已患肺结核。

他长期带病工作,教学科研一直未断,在矩阵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发表了10余篇论文。

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中国开创了概率论、数理统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内曼-皮尔逊理论、参数估计理论、多元分析、极限理论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是多元统计分析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1.中科院院士,原北大数学系主任,段学复 1932年考入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时称为“算学系”)。

1936年夏,段学复获得理学士学位,毕业留校任助教。

1941年8月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数学系系主任近40年。

长期从事代数学的研究。

在有限群的模表示论特别是指标块及其在有限单群和有限复线性群构造研究中的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果。

指导学生用表示论和有限单群分类定理彻底解决了著名的Brauer第39问题、第40问题。

在代数李群研究方面与国外学者合作完成了早期奠基性成果。

在有限P群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在数学应用于国防科研和国防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2.我国拓扑学的奠基人江泽涵毕业于南开大学,1927年参加清华大学留美专科生的考试,考取了那年唯一的学数学的名额,后在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留学,1930年获得博士学位。

1930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做研究助教。

1931年起,长期担任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并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曾兼任理学院代理院长。

数学家,数学教育家。

早年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为该系树立了优良的教学风尚。

致力于拓扑学,特别是不动点理论的研究,是我国拓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

13.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建者田方增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第一年读机械工程系,第二年起转入算学系。

1940年秋受聘为清华大学算学系助教,1947年秋考选为中法公费留学生,1948年转巴黎大学,回国后被中国科学院聘为数学研究所筹备处副研究员,筹建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的数学研究所,几十年来田方增为数学研究所的建设以及中国数学学科特别是泛函分析这一分支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一些重大的数学活动。

他被聘为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数学组成员,参与了1956年制订的十二年远景规划的有关项目,1978年、1983年接连两届被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在理事会任期内受托为泛函分析学科组负责人,致力于泛函分析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是在中国建立中子迁移数学理论研究组的主要学者之一。

为发展我国的泛函分析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14.我国最早从事微分与积分几何研究的学者之一严志达1936年考上清华大学,1940年他与陈省身合写了论文(也是他的处女作)得到积分几何运动基本公式。

1941年他于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学籍)毕业,随后去云南大学任助教。

1946年他考取公费留学(中法留学生交流项目),次年秋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随C.埃里斯曼学习。

严志达于1949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49—1952他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职,1952年,严志达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放弃了在法的优厚待遇,应聘回国到南开大学任教至今。

40年来,他勤奋工作,为我国的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1954年起,他在南开大学主持了“李群与微分几何”讨论班,一直坚持到“文化大革命”。

1972年开始,严志达对啮合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它的数学基础。

这项成果受到国内外齿轮界的重视,从而推进了小组的工作并对我国齿轮界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5.中国泛函分析学科的领路人,关肇直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46年考取公费留学生,不久被聘任为北京大学数学系讲员。

年底入法国巴黎大学庞加莱研究所当研究生,研究广义分析。

回国后进行组建中国科学院的筹备工作,1952年他参加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工作,并在数学研究所从事他渴望已久的数学研究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等职。

1979年参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创建,并任所长。

他生前还担任过中国数学会秘书长、北京数学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理论委员会委员等职。

他主持的研究工作成果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奖励和表彰,其中《现代控制理论在武器系统中的应用》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计算和轨道选择》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飞行器弹性控制理论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尖兵一号返回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获1985年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关肇直在该项目中负责轨道设计和轨道测定两个课题),关肇直本人并荣获“科技进步”金质奖章。

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6.中国数学会组合数学与图论委员会主任徐利治1940年考取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

1945年毕业时被华罗庚教授举荐,留在西南联合大学任其助教。

后应聘到北京清华大学任助教。

在此期间他相继发表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