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范文

合集下载

数控心得体会范文(5篇)

数控心得体会范文(5篇)

数控心得体会范文(5篇)数控心得体会1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由于数控化加工可以让机械加工行业朝高质量,高精度,高成品率,高效率方向发展,这样就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近年来,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逐步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为了提高我们的就业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数控技术水平,让我们更清楚更明白更真实地学习数控技术,我们在学校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数控实习,经过三周的学习我对数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习到了不少数控知识和技术。

还没开始实习的时候,我通过以前的学习了解到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

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在实习过程中,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数控软件上面每个指令的使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很快就上手了,踏入了数控这个门槛,时光总是匆匆而逝,很快三个星期就这样过去了。

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总结。

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这次数控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数控心得体会2在课堂上学习电子数控专业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实习机会,认真的听老师的讲解和介绍,观察每一个机械的构造和零件,以及学习它的实用方法,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才能理解的更透彻。

CK6140数控车床进给系统设计(全套图纸+论文)

CK6140数控车床进给系统设计(全套图纸+论文)

摘要CK6140型数控机床,主运动系统采用1.26和1.58两种公比的混合公比传动系统,并用双速电机驱动,结构简单转速范围广。

合理地确定有关结构参数及动力参数,并对传动轴、齿轮、键等进行粗算及检验计算。

粗选步进电机及滚珠丝杠,构成开环控制系统。

关键词:数控;机床;开环控制第1章绪论1.1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我国数控机床产量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应重点推进高效、精密为核心的数控机床“”级工程,加强民展性能、高可靠性数控功能部件,积极开展复合加工机床、超精密数控机床和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工程化研究等机械加工装备产业、构建数字化企业的重要基础,镄的民展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数控机床以其卓越的柔性的自动化的性能、优异而稳定的精度、灵捷而多样化的功能引起世人瞩目。

它开创了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先河,因此数控技术成为先进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一项核心技术。

通过持续的开发研究以及对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促进了数控机床性能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使数控机床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制造装备。

近6年来,我国数控金切机床(简称数控机床)产量一直以年均增长超过30%速度发展。

据初步统计,2004年数控机床的产量为51860台,事比增长40.8%,数控机床的消费量约74000台,事比增长32%。

数控机床需求的旺盛也促进了2004年内建的三资和民营机床厂以及数控机床品种的明显增加。

与此同时,甸进口的数控机床数量也在逐年同步增加,而且进口数控机床的消费额的增长趋势更快。

2004年数控机床的进口数量同比年增长30%,而进口消费额的增长却达52%,从而导致国产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消费额中的所占比例已不足30%。

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市场对技术和附加值高的高效、精密和高性能大型、重型数控机床需求增长,需要靠进口解决。

振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应着重于剖析数控机床及由其组成的制造系统(生产线)的技术现况及民展趋势,探讨使其能适应变批量,多品种、高质量、低成本以及具有快速响应的柔性和符合环保的未来生产模式的解决方案。

数控机床纵向进给伺服系统设计综述

数控机床纵向进给伺服系统设计综述

陕西科技大学目录1.1 设计任务 (2)1.设计题目: (2)2.设计内容与要求 (2)1.2 总体方案设计 (2)1.2.1带有齿轮传动的进给运动 (2)1.3 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设计计算 (2)1.选择脉冲当量 (2)2.计算切削力 (2)1)纵车外圆 (2)2)横切端面 (2)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 (3)1)纵向进给丝杠 (3)2)轴承选择。

(7)3)定位精度校核 (8)4.齿轮传动比计算。

(9)总结 (10)参考文献 (11)数控机床纵向进给伺服系统设计1.1 设计任务1.设计题目:数控机床纵向进给伺服系统设计2.设计内容与要求课题说明某一数控机床纵向进给伺服系统设计要求如下:纵向最大进给力为5000N,工作台重300Kg,工件及夹具的最大重量为500Kg,工作台纵向行程680mm,进给速度1~4000mm/min,快速速度15m/min。

导轨为矩形,表面粘贴聚四氟乙烯软带(摩擦系数为:0.04)。

要求的定位精度为±0.006mm。

设计内容——传动系统设计,主要包括运动转换机构、连接支撑方式等。

设计参数如下:(1)纵向行程:680mm(2)最大加工直径:在床面上 400mm在床鞍上 210mm(3)最大加工长度:1000mm(4)纵向进给速度:0.001~4m/min(5)纵向快速速度:15m/min(6)工作台重:300Kg(7)工件及夹具的最大重量:500Kg(8)摩擦系数为:0.04(9)代码制:ISO1.2 总体方案设计1.2.1带有齿轮传动的进给运动图1—1图1—2数控机床的伺服进给系统采用闭环系统,由于是数控机床纵向伺服系统,总体方案,从电动机出来带有齿轮传动,配上滚珠丝杠(采用滚珠丝杠可以提高系统的精度和纵向进给整体刚度)。

1.3 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设计计算1.选择脉冲当量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确定脉冲当量,纵向为0.01mm/步,横向为0.005mm/步(半径)。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数控机床对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要求,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数控机床;传动系统;进给系统1 数控机床对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要求数控机床对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提高传动部件的刚性数控机床的直线运动定位精度和分辨率必须达到微米级,回转运动的定位精度和分辨率必须达到角秒级,伺服电动机的驱动转矩,尤其是起动、制动时的转矩也很大。

假设传动部件的刚度不强,一定会使传动部件发生弹性变形,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动态稳定性和响应快速性。

而加大滚珠丝杠的直径,对滚珠丝杠螺母副、支承部件进行预紧,进行预拉伸等,均为提高传动系统刚度的有效办法。

1.2 减小传动部件的惯量驱动电动机,传动部件的惯量直接决定进给系统的加速度,这是影响进给系统快速性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高速加工的数控机床,因为对进给系统的加速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在满足系统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要减小零部件的质量、直径,以降低惯量,提高快速性。

1.3 减小传动部件的间隙在开环、半闭环进给系统中,传动部件的间隙直接影响进给系统的定位精度;在闭环系统中,它是系统的主要非线性环节,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传动系统的间隙。

消除传动部件间隙的措施是对齿轮副、丝杠螺母副、联轴器、蜗轮蜗杆副以及支承部件进行预紧或消除间隙。

而采取措施后将可能增加摩擦阻力,降低机械部件的寿命,因此,必须统筹各种因素,使间隙减小到允许范围。

1.4 减小系统的摩擦阻力进给系统的摩擦阻力会降低传动效率,产生发热;同时,它还直接影响系统的决速性;因为摩擦力的存在,动、静摩擦系数的变化,会导致传动部件的弹性变形,产生非线性的摩擦死区,影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闭环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静压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和塑料导轨等高效执行部件,能减少系统的摩擦阻力,提高运动精度,避免低速爬行。

2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主要形式2.1 滚珠丝杠螺母副它的特点是: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丝杠螺母之间预紧后,可消除间隙,提高传动刚度;摩擦阻力小,它与运动速度无关,动、静摩擦力的变化会很小,也不可能产生低速爬行现象;工作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精度保持性好。

数控机床参数范文

数控机床参数范文

数控机床参数范文数控机床是一种能够通过预先编程的控制系统控制机床工作的自动化设备。

它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工作台、传动系统和刀具等组成部分。

数控机床的参数是指对于机床的一些基本性能和工作要求进行数值化的定义,以便于机床操作和使用时的参考。

下面将详细介绍数控机床的一些重要参数。

1.机床坐标系:数控机床是通过建立坐标系来定位和控制机床运动的。

一般来说,数控机床采用三个坐标轴来定义工作空间。

常用的坐标系包括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两种。

直角坐标系通过X、Y和Z三个坐标轴来定义机床的位置和方向。

极坐标系通过半径、角度和Z轴来定义机床的位置和方向。

2.机床精度:机床精度是指机床在加工工件时所能达到的确定位置和形状的能力。

它包括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和形状精度等。

定位精度是指机床能够在规定的坐标系下进行精确定位的能力。

重复定位精度是指机床能够在多次加工中保持相同的定位精度的能力。

形状精度是指机床能够加工出的工件形状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

3.工作台尺寸:工作台尺寸是指机床工作台的大小。

它通常用工作台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来表示。

工作台的尺寸直接影响到机床能够加工的工件的最大尺寸和重量。

4.主轴转速:主轴转速是指机床主轴每分钟所能转动的圈数。

主轴转速决定了机床切削速度的大小。

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加工要求需要不同的切削速度。

主轴转速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数值设置来调节。

5.进给速度:进给速度是指工作台在加工过程中每分钟的移动距离。

进给速度决定了机床加工工件的速度。

进给速度也可以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数值设置来调节。

6.刀具数量:刀具数量是指数控机床上可以安装和使用的刀具的数量。

不同的加工任务需要不同的刀具。

刀具的数量和种类决定了机床的加工能力。

7.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分,它通过预先编写的程序来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工作。

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包括电气元件、传感器和执行元件等,它们用于感知机床的状态和控制机床的运动。

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控编程语言和控制算法等,它们用于编写和执行机床的控制程序。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类故障诊断与处理范文(4篇)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类故障诊断与处理范文(4篇)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类故障诊断与处理范文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驱动工件或刀具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准确的运动。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以及长时间使用,进给伺服系统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故障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一、断电故障:当进给伺服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或反应迟缓时,首先需要检查是否存在断电故障。

可以检查电源和连接器是否正常。

如果确认没有断电故障,可以进一步诊断。

二、电缆故障:电缆故障是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

可以通过检查电缆连接器的接触情况、电缆是否断裂或接触不良来判断是否存在电缆故障。

如果发现电缆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复受损的电缆。

三、伺服驱动器故障:伺服驱动器是控制进给伺服系统的主要部件,当进给伺服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首先检查伺服驱动器是否正常工作。

可以通过检查伺服驱动器的电源供应情况、电流是否稳定以及反馈信号是否正常来判断是否存在伺服驱动器故障。

如果发现伺服驱动器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复故障的部件。

四、编码器故障:编码器是进给伺服系统的重要传感器,用于检测工件或刀具的位置信息。

当进给伺服系统无法准确移动或位置偏差较大时,可以检查编码器是否损坏或接触不良。

如果发现编码器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复故障的部件。

五、电机故障:电机是驱动进给伺服系统运动的关键部件,当进给伺服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或运动异常时,可以检查电机是否正常工作。

可以通过检查电机的电源供应情况、电流是否稳定以及转动是否平稳来判断是否存在电机故障。

如果发现电机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复故障的部件。

六、控制器故障:控制器是进给伺服系统的核心部件,当进给伺服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或运动异常时,可以检查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

可以通过检查控制器的电源供应情况、信号是否稳定以及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来判断是否存在控制器故障。

如果发现控制器故障,应及时更换或修复故障的部件。

以上是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x5032立式铣床进给系统改造定稿大学论文

x5032立式铣床进给系统改造定稿大学论文

学号2011040191037密级武汉东湖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X5032立式铣床进给传动系统改造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〇一六年五月八日郑重声明我郑重声明:本人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术论文是本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结果。

除文中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他人已经发表和撰写过得内容。

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并对所写内容负责。

本人签名:日期:摘要数控机床是当代机械制造业中实现机电一体化先进设备的代表。

伴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旧机床的数控化改造,尤其是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本课题是对X5032铣床进给系统的数控改造方案,在数控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对X5032旧机床的分析,结合机床改造的思路,提出了数控化改造的方案。

主要是针对机械部分进行改造,即对丝杠、驱动元件步进电机和减速齿轮的改造。

改造后的铣床不仅能加工平面、铣削键槽、等简单的零件外,还能加工形状复杂(如圆弧面加工、斜面及凸轮等)的零件,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及加工产品范围广等特点。

机床经过改造后,可以凸显机床强大的工作能力和深度的可靠性,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同时有较大的提高,给企业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数控改造;进给传动;X5032铣床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数控机床的发展简史 (1)1.2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1)1.2.1高速性、高效性、高精度、高可靠性 (1)1.2.3开放性 (3)1.3课题背景、意义 (3)1.4研究目标 (4)第二章机械传动系统的改造设计 (5)2.1机械传动系统改造设计方案 (5)2.1.1改造设计任务 (5)2.1.2总体方案设计的确定 (5)2.2机械传动系统改造设计与计算 (6)2.2.1已知条件 (6)2.2.2进给系统计算,设计 (8)2.2.2.1纵向(X向)设计计算 (8)2.2.2.2横向(Y向)设计计算 (20)2.3数控铣床的导轨 (28)第三章数控机床控制方式选择 (31)3.1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 (31)3.1.1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31)3.1.2开环控制系统构成 (31)3.2数控机床开环系统速度计算 (32)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32)第五章致谢 (33)参考文献 (35)第一章引言1.1数控机床的发展简史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开始,美国北密执安的小型飞机承包商帕尔森斯公为了制造飞机机翼轮廓的板状样板,提出了采用数字控制技术进行加工的思路,1949年由帕尔森斯企业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研究院合作开始从事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1952年,研究出第一台实验性数控系统,并把它安装在一台立式铣床上,成为全球第一台数控机床,完美实现了同时控制三轴的运动。

数控车床进给系统设计

数控车床进给系统设计

数控车床进给系统设计一、进给系统的结构设计1.可靠性高:进给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应采用优质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长寿命。

2.刚性好:进给系统的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刚度,以保证在高速切削和大负载的工况下,机床能够保持稳定运行。

3.灵活性强:设计时应考虑到不同工件的加工要求,进给系统应能够快速调整和变换,以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

二、进给系统的控制方法设计1.PTP控制方式:即点对点控制方式,根据工件形状和切削要求设计程序,实现工件形状的控制和切削路径的规划。

2.直线插补控制方式: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直线切削路径的插补计算,实现工件形状的控制和切削路径的规划。

3.圆弧插补控制方式: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圆弧切削路径的插补计算,实现工件形状的控制和切削路径的规划。

三、进给系统的传动方式设计传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的传动方式有液压传动和蜗杆传动两种,在设计进给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以满足不同加工工况的需求。

1.液压传动:液压传动以其可适应性强、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在高负载和高速切削的工况下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2.蜗杆传动:蜗杆传动以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传动精度高等优点,在精密加工和高速加工的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四、进给系统的反馈装置设计进给系统的反馈装置是保证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位置反馈和力反馈两种。

设计反馈装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精度要求:根据机床加工的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反馈装置,以保证加工精度的稳定性。

2.反馈方式:根据加工工况选择合适的反馈方式,如光电编码器、脉冲等。

3.反馈信号的处理:对反馈信号进行合理的滤波和放大处理,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总之,数控车床进给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

在设计进给系统时应考虑到结构、控制方法、传动方式和反馈装置等方面的因素,以满足不同加工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分析,以确保数控车床的长期稳定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机创进给系统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常用伺服进给系统来工作。

伺服进给系统的作用是根据数控系统传来的指令信息,进行放大以后控制执行部件的运动,不仅控制进给运动的速度,同时还要精确控制刀具相对于工件的移动位置和轨迹。

因此,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尤其是轮廓控制系统,必须对进给运动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两方面同时实现自动控制。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设计要求除了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系统跟踪指令信号的响应要快,稳定性要好。

一个典型的数控机床闭环控制的进给系统组成:位置比较、放大元件、驱动单元、机械传动装置和检测反馈元件等几部分。

机械传动装置:是指将驱动源旋运动变为工作台直线运动的整个机械传动链,包括减速装置、丝杠螺母副等中间传动机构。

第一节概述一、数控机床对进给传动系统的要求1.减少摩擦阻力:在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中,普遍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静压丝杠螺母副,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和塑料导轨。

2.减少运动惯量3.高的传动精度与定位精度设计中,通过在进给传动链中加入减速齿轮,以减小脉冲当量(即伺服系统接收一个指令脉冲驱动工作台移动的距离),预紧传动滚珠丝杠,消除齿轮、蜗轮等传动件的间隙等办法,可达到提高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的目的。

4.宽的进给调速范围:伺服进给系统在承担全部工作负载的条件下,应具有很宽的调速范围,以适应各工件材料、尺寸和刀具等变化的需要,工作进给速度范围可达3~6000mm/min(调速范围1:2000)。

5.响应速度要快:所谓快响应特性是指进给系统对指令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及瞬态过程结束的迅速程度,即跟踪指令信号的响应要快;定位速度和轮廓切削进给速度要满足要求;工作台应能在规定的速度范围内灵敏而精确地跟踪指令,进行单步或连续移动,在运行时不出现丢步或多步现象6.无间隙传动:进给系统的传动间隙一般指反向间隙,即反向死区误差,它存在于整个传动链的各传动副中,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

因此,应尽量消除传动间隙,减小反向死区误差。

设计中可采用消除间隙的联轴节及有消除间隙措施的传动副等方法。

7.稳定性好、寿命长:稳定性是伺服进给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基本的条件,特别是在低速进给情况下不产生爬行,并能适应外加负载的变化而不发生共振。

所谓进给系统的寿命,主要指其保持数控机床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的时间长短,即各传动部件保持其原来制造精度的能力。

8.使用维护方便二、联轴器联轴器是用来连接进给机构的两根轴使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转矩和运动的一种装置。

机器运转时,被连接的两轴不能分离,只有停车后,将联轴器拆开,两轴才能脱开。

联轴器的类型:有液压式、电磁式和机械式;而机械式联轴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借助于机械构件相互间的机械作用力来传递转矩,1.套筒联轴器2.凸缘联轴器3.挠性联轴器:在大转矩宽调速直流电转机及传递转矩较大的步进电动机的传动机构中,与丝杠之间可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这不仅可简化结构、减少噪声,而且对减少间隙、提高传动刚度也大有好处安全联轴器的作用是在进给过程中当进给力过大或滑板移动过载时,为了避免整个运动传动机构的零件损坏,安全联轴器动作,终止运动的传递。

在正常情况下,运动由联轴器传递到滚珠丝杠上,当出现过载时,滚珠丝杠上的转矩增大,这时通过安全联轴器端面上的三角齿传递的转矩也随之增加,以致使端面三角齿处的轴向力超过弹簧的压力,于是便将联轴器的右半部分推开,这时联接的左半部分和中间环节继续旋转,而右半部分却不能被带动,所以在两者之间产生打滑现象。

机床许用的最大进给力取决于弹簧的弹力。

拧动弹簧的调整螺母可以调整弹簧的弹力。

在机床上采用了无触点磁传感器监测安全联轴器的右半部分的工作状况。

当右半部分产生滑移时,传感器产生过载报警信号,通过机床可编程序控制器使进给系统制动,并将此状态信号送到数控装置,由数控装置发出报警指标第二节齿轮传动副一、齿轮传动副的任务、要求及设计内容齿轮传动装置主要由齿轮传动副组成,其任务是传递伺服电动机输出的转矩和转速,并使伺服电动机与负载(工作台)之间的转矩和转速负载惯量相匹配,使伺服电动机的高速低转矩输出变为负载所要求的低速转矩。

在开环系统中还可计算所需的脉冲当量。

对传动装置总的要求是传动精度高、稳定性好和灵敏度高(或响应速度快),在设计齿轮传动装置时,也应从有利于提高这三个指标来提出设计要求。

对于开环控制而言,传动误差直接影响数控设备的工作精度,因而应尽可能的缩短传动链、消除传动间隙,以提高传动精度和刚度。

对于闭环控制系统,齿轮传动装置完全在伺服回路中,给系统增加了惯性环节,其性能参数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无论是开环还是闭环控制,齿轮传动装置都将影响整个系统的灵敏度(响应速度),从这个角度考虑应注意减少摩擦、减少转动惯量,以提高传动装置的加速度。

二、消除间隙的齿轮传动结构在数控设备的进给驱动系统中,考虑到惯量、转矩或脉冲当量的要求,有时要在电动机到丝杠之间加入齿轮传动副,而齿轮等传动副存在的间隙,会使进给运动反向滞后于指令信号,造成反向死区而影响其传动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为了提高进给系统的传动精度,必须消除齿轮副的间隙。

1.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副(1)偏心套调整法(2)锥度齿轮调整法(3)双片齿轮错齿调整法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副(1)轴向垫片调整法(2)轴向压簧调整法3.锥齿轮传动副(1)轴向压簧调整法(2)周向弹簧调整法第三节数控机床用丝杠传动副数控机床的进给运动链中,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方法很多,采用丝杠螺母副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节只介绍滚珠丝杠螺母副和静压丝杠螺母副。

一、滚珠丝杠螺母副滚珠丝杠副的特点是:1)传动效率高,摩擦损失小。

滚珠丝杠副的传动效率,=0.92—0.96,比常规的丝杠螺母副提高3~4倍。

因此,功率消耗只相当于常规丝杠螺母副的1/4~1/3。

2)给予适当预紧,可消除丝杠和螺母的螺纹间隙,反向时就可以消除空程死区,定位精度高,刚度好。

3)运动平稳,无爬行现象,传动精度高。

4)有可逆性,可以从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也可以从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即丝杠和螺母都可以作为主动件。

5)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6)制造工艺复杂。

滚珠丝杠和螺母等元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表面粗糙度也要求高,故制造成本高。

7)不能自锁。

特别是对于垂直丝杠,由于自重惯力的作用,下降时当传动切断后,不能立即停止运动,故常需添加制动装置。

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循环方式常用的循环方式有外循环与内循环两种。

滚珠在循环过程中有时与丝杠脱离接触的称为外循环;始终与丝杠保持接触的称内循环。

3.螺旋滚道型面(1)单圆弧型面(2)双圆弧型面(3)矩形滚道型面4.滚珠丝杠螺母副间隙的调整为了保证滚珠丝杠反向传动精度和轴向刚度,必须消除滚珠丝杠螺母副轴向间隙。

消除间隙的方法常采用双螺母结构,利用两个螺母的相对轴向位移,使两上滚珠螺母中的滚珠分别贴紧在螺旋滚道的两个相反的侧面上,用这种方发预紧消除轴向间隙时,应注意预紧力不宜过大。

预紧力过大会使空载力矩增加,从而降低传动效率,缩短使用寿命。

(1)双螺母消隙常用的双螺母丝杠消除间隙方法有:1)垫片调隙式。

2)螺纹调隙式3)齿差调隙式。

(2)单螺母消隙1)单螺母变位螺距预加负荷2)单螺母螺钉预紧。

(3)滚珠丝杠螺母副预紧对于滚珠丝杠螺母副,为保证传动精度及刚度,除消除传动间隙外,还要求预紧。

预紧力计算公式为:Fv=1/3Fmax式中, Fmax为轴向最大工作载荷。

5.滚珠丝杠的支承与制动(1)支承方式1)一端装推力轴承2)一端装推力轴承,另一端装深沟球轴承3)两端装推力轴承4)两端装推力轴承及深沟球轴承(2)制动方式由于滚珠丝杠副的传动效率高,无自锁作用(特别是滚珠丝杠处于垂直传动时),为防止因自重下降,故必须装有制动装置。

其他制动方式有:1)用具有刹车作甩的制动电动机。

2)在传动链中配置逆转效率低的高减速比系统,如齿轮、蜗杆减速器等。

此法靠摩擦损失达到制动目的,故不经济。

3)采用超越离合器。

7.滚珠丝杠副的参数(1)公称直径(2)导程L丝杠相对螺母旋转任意弧度时,螺母上基准点的轴向位移。

(3)基本导程丝杠相对于螺母旋转2时,螺母上的基准点轴向位移。

(4)接触角在螺纹滚道法向剖面内,滚珠球心与滚道接触点的连线和螺纹轴线的垂直线间的夹角,理想接触角等于=45°。

(5)滚珠直径(6)滚珠的工作圈数I(7)滚珠的总数N(8)其他参数除了上述参数外,滚珠丝杠副还有丝杠螺纹大径d、寸丝杠螺纹小径,螺纹全长L、螺母咏纹大径D、螺母螺纹小径、滚道圆弧偏心距e、滚道圆弧半径R等参数。

8.滚珠丝杠副的标注与精度(1)滚珠丝杠副的标注方法螺纹旋向为右旋者不标,为左旋者标记代号为“LH”。

P类为定位滚珠丝杠副,即通过旋转角度和导程控制轴向位移量的串珠丝杠副;T类为传动滚珠丝杠副,它是与旋转角度无关,用于传递动力的滚珠丝杠副。

(2)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精度(3)滚珠丝杠的结构类型(5)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方法①承载能力选择;②丝杠稳定性核算;③对于低速运转的滚珠丝杠,无需计算最大动载荷值,而只考虑其最大静负载是否充分大于最大工作负载;④刚度的验算。

二、静压丝杠螺母副机构(1)静压丝杠的主要优点1)摩擦因数小;2)因油膜层具有一定的刚度,故可大大减小反向时的传动间隙。

3)油膜层可以吸振4)油膜层介于丝杠螺纹和螺母螺纹之间,5)承载能力与供油压力成正比(2)静压丝杠的不足之处1)对原无液压系统的机床2)有时需考虑必要的安全措施按油腔开在螺纹面上的形式和节流控制方式的不同,目前机床上采用的静压丝杠有以下三种:1)在螺纹面中径上开一条连通的螺旋沟槽油腔。

2)在螺纹面每侧中径上开3~4个油腔,每个油腔用一个节流器控制称为分散阻尼节流。

3)在螺纹面每侧中径上开3~4个油腔,按节流形式不同,目前机床上采用的静压丝杠有以下两种:1)毛细管节流式(属于固定节流)。

2)薄膜双面反馈式(属于可变节流)第四节齿轮齿条副与双导程蜗杆副传动一、齿轮齿条传动二、双导程蜗杆蜗轮副数控机床上当要实现回转进给运动或大降速比的传动要求时,常采用蜗杆蜗轮副。

蜗杆蜗轮副的啮合侧隙对传动、定位精度影响很大,因此,消除其侧隙就成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为了消除传动侧隙,可采用双导程蜗杆蜗轮。

1.双导程蜗杆蜗轮副的特点双导程蜗杆蜗轮副在具有回转进给运动或分度运动的数控机床上应用广泛,是因为其具有突出优点:1)啮合间隙可调整得很小,2)普通蜗轮副是以蜗杆沿蜗轮作径向移动来调整啮合侧隙,3)双导程蜗杆是用修磨调整环来控制调整量4)双导程蜗轮副的蜗杆支承直接做在支座上第五节静压蜗杆——蜗轮条与直线电动机传动一、静压蜗杆——蜗轮条传动特点静压蜗杆蜗轮条传动由于既有纯液摩擦的特点,又有蜗杆蜗轮条机构的特点,因此特别适合在重型机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