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的发展策略探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的发展策略探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孔子学院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孔子学院是促进我国与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发展经济贸易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声音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一带一路”;孔子学院;发展策略引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孔子学院成为了推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增进中国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加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拓展教育合作领域,丰富教育合作内涵,这为孔子学院提供了新的机遇。
孔子学院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发挥好其应有作用,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笔者认为,应从战略规划、机构建设、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五个方面寻求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并结合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现状,对孔子学院发展模式进行探讨。
一、孔子学院国际化概述孔子学院的国际化是指孔子学院以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为服务对象,在实现教学目标、扩大孔子学院国际影响力的基础上,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己任,充分发挥其传播中华文化和促进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孔子学院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策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孔子学院国际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其面临着汉语学习需求强劲、对外汉语教师资源匮乏、孔子学院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发展现状与挑战1.发展现状孔子学院起源于2002年,是中国政府和世界各国政府为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满足海外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而设立的。
孔子学院实施方案

孔子学院实施方案
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设立的面向国外的教育机构,旨在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孔子学院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为了更好地推动孔子学院的发展,实施一个有效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孔子学院实施方案需要明确学院的发展目标和定位。
孔子学院的使命是
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因此,实施方案应该围绕这些目标展开,制定具体的发展计划和措施。
其次,孔子学院实施方案需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孔子学院
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孔子学院实施方案还应该注重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国际汉语
教学的不断发展,孔子学院需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更多的学生。
此外,孔子学院实施方案还需要加强与国外学校和机构的合作。
通过与国外学
校和机构的合作,可以拓展孔子学院的影响力,增加合作机会,共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
总的来说,孔子学院实施方案需要围绕发展目标展开,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课
程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加强与国外学校和机构的合作。
只有这样,孔子学院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孔子文化传播为例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孔子文化传播为例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其中,孔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部分,对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孔子文化为例,从历史背景、途径和影响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首先,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了解历史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其核心是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其学说对中国社会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孔子及其儒家学说被逐渐传承和发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东亚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周易、礼仪、道德观念等传统文化元素深刻影响了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文化。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途径多种多样。
在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传播到周边地区和远东地区。
这些贸易活动不仅促进了商品的交流,也引进了中国的文化元素。
在近现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主要通过外交、旅游和跨文化交流等途径进行。
例如,中国政府积极与外国展开交流与合作,在交流活动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此外,大量的中国游客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旅游活动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带到了世界各地。
再次,孔子文化的国际传播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文化以其尊师重道、礼仪之邦的核心理念被世界所接受和传播。
孔子的经典著作《论语》和《大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成为世界各地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教材。
孔子学院作为孔子文化的传播渠道,在海外建立了许多分支机构,并通过教授汉语、传授中国文化等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公众。
此外,孔子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对话。
通过了解和学习孔子文化,世界各国人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和东亚地区的历史、思想和传统价值观。
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计谋

4. 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4.1孔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中国威胁论”对孔子学院造成的干扰“中国威胁论”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论调了,早在1877 年美国参众两院公布的《调查中国移民问题的联合特别委员会报告书》中就宣扬了中国人和其他黄种人的“威胁”。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出于意识形态上的考虑不惜一切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威胁中国的安全。
上世纪90 年代,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西方某些反华势力又开始把焦点转向中国,中国经济的发展,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不安全感上升至政治上的恐慌,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军事现代化也自然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政治、军事不安全感进一步加深,因此西方国家政界和媒体认为今日崛起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威胁”。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各种新版本的“中国威胁论”纷纷出现在西方媒体。
诸如“中国能源威胁论”、“中国商品威胁论”、“中国科技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以及“中国文化威胁论”等,“中国威胁论”的范围不断扩大,“遏制”中国的论调不绝于耳。
孔子学院的成立和迅猛的发展势头,被不少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文化入侵”的信号,一些机构和团体极力搜寻各种证据,以证明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威胁”之一。
2007 年 5 月28 日,加拿大通讯社发表了由记者吉姆•布朗斯基(Jim Bronskill)采写一篇题为“加拿大安全情报局说:中国以孔子笼络西方人心(CSIS say,Confucius part of Chinese bid to win over western hearts)”的报道,该报道称:5 月底披露的一份加拿大保安情报局的解密报告称,中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目的就是在全世界笼络民心。
该报告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向外输出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平台,是向加拿大进行文化渗透的工具、对加拿大人进行“洗脑”的机构。
加拿大保安情报局负责人贾德甚至还承认,他们花费了大量精力监控中国方面的活动。
简析儒家文化和孔子学院的传播作用

简析儒家文化和孔子学院的传播作用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乎《四书》、《五经》。
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
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
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
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有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推动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休谟、魁奈、霍尔巴赫、莱布尼茨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孟学说,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
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
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
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
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浅析“孔子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文化传播的意义

此的信任 ,降低成本 ,同时进一步扩大各国同中 国的交流与合
作。 汉语 国际推广将给中国带来难 以估量 的间接收益 , 为我 国经 济 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 加 快 中 围文 化 的 传 播 。孔 子 学 院 的建 立 为 中 国 文 化 在 世
导小组办公室在世 界各地设立 的推广汉语和传播 中国文化与 国
为 了推广汉语 , 弘扬 中华 文化 , 中国政府 于 1 9 8 7年 成立 了 “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 简称 “ 汉办” , 重点扩展“ 零距离 ” 海外办学 ,设立了面向一般海外大众教授基本汉语 的项 目——
开办“ 孔子学 院” 。
孔子学 院 ( C o n f u c i u s I n s t i t u t e ) 是 中国 国家对 外汉语 教学 领
二、 “ 孔子学院” 发 展 中面 临 的“ 挑战”
自首 家 孑 L 子学院于 2 0 0 4年 1 1 月2 1日在韩 国 首 尔 成 立 , 截
至2 0 1 4年 9月 , 中国国家汉办 已在 全球 1 2 2国合作开 办了 4 5 7 所孑 L 子学 院和 7 0 7个孔子课 堂。 可谓是相 当“ 火热 ” 。 但其 发展 背
的合理建构 , 积极整合中国对外汉语 的教学资源 。
三、 “ 孔子学 院” 对 中国文化传播 的意义
而今 , 世界各 国对汉语 与中华文化 的学 习热情空前高涨 , 逐
渐形成潮流。 他 们 对 中 国独 特 的 悠 久 的历 史 文 化 深 感 兴 趣 , 一 股 汉 语 热 扑 面 而来 ,中 国在 和平 发 展 的过 程 中也 急 需 推 广 中 国 的
中华文化的载体 。“ 孔子学院” 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 中华文化
浅议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浅议孔子学院发展现状自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程,在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试图概述孔子学院发展历程,分析发展态势,指出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以简要阐析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标签:孔子学院汉语推广中华文化传播发展现状一、孔子学院发展历程相比于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中国汉语推广起步较晚。
1950年7月,清华大学为来自东欧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举办了“中国语文专修班”。
这可谓是中国最早的对外汉语教学。
之后,类似于这样的专修班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在中国各大高校,尤其是各大外语院校及综合大学。
在这,不得不提及一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该校于1962年创办,时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华文化教育便是其建校目的。
此外,民间还存在许多市场化汉语推广机构,国内有“新东方”、“中文时代”等汉语学校,海外有诸多“华文教育”机构。
孔子学院历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的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合作办学协议。
协议规定,塔什干孔子学院依托塔什干东方学院成立。
但其运营时间晚于同年11月设立的韩国首尔孔子学院,直到次年才开始运营。
自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史。
截止2017年底,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起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
①发展不可不谓迅猛。
二、孔子学院发展态势孔子学院如今已遍布全球六大洲,尤以北美、欧洲和亚洲最为密集。
在北美,起初汉语教学仅限于华人移民及其后代。
但囿于求学、工作等原因,从移民第二代开始,说汉语、识汉字已经不再是华人移民的必备技能了。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华文教育开始在美国兴起。
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开设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
截至2016年,全美共拥有109所孔子学院和348个孔子课堂,其中包括2008年设立的全球第一家电视孔子学院——黄河电视孔子学院,注册学生达40万。
境外孔子学院语言文化传播的困境及对策

孔子学 院是国家在 海外推 广 中国语 言文化 的重要 机构 , 成立 9年来 , 通过 中 国语 言文 化信息 和价值观念 的对外投 射
一 + 一 + - + - + - + -+ 一 + 一 + - + + 一 + “ + ” - 4 -
《 孔子学 院章程 》 界定孔 子学 院是 “ 以教 授汉语 , 传播 中国文化 为宗 旨的非营利性
* + ” + 一+ - + - + 一 十 一+ “ + 一 + - + *+ * + 一 + 一 + ・ ・ + * +
构落户 , 中小学孔 子课堂达5 0 0多 个”① 。
+ ” + ”+ 一 + * 一一 + 一+ - + - + 一 + * + - + 一 + - + *+ 一 +
一 + - + - +
死 刑 并 不 是 看 杀 人 ,而 是 为 了 “ 告 慰 逝 者, 更 宣 示 文 明 底 线不 可践 踏 ”。 “ 金 三 角 ”地 理 位 置 十 分 特 殊 , 一 批
责强有力 的回击。 同时 , 央视直播 死刑也
有力 地提 振 了 中 国人 的士 气 , 一 种民族 自 豪感油然而生。
c n . w s J . c o m / g b / 2 0 1 3 0 3 0 4 / B R F 1 0 1 5 4 4 .
a s P
起到敲山震虎的作 用 , 能有效维护我国公
民人 身 和 财产 安 全 。
《 洛杉矶时报 》 还援引人权观察组 织
驻香港研 究员 N i c h o l a s B e q u e l i n的 话 说 ,
“ 希望子女不要像我 , 要好 好读 书”。
这是糯康 行刑前 接受记者 采访时说 的一 句话 , 被许 多媒 体引 用。 糯 康临终前 的悔 恨不仅对世人起到 了警示作用 , 也 向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分析
【摘要】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文化机构,为世界各国与中国更好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其在中国文化战略、中国文化软实力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孔子学院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向世界更好的展示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国际环境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0278(2012)04-177-01
孔子学院是目前国家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工程项目,自2004年11月21日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后,世界上也相继有很多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目前孔子学院已有350多个教育机构在106个国家安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非同凡响的影响力。
然而作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品牌工程,发挥关键作用的孔子学院能否实现融入日常教学的中国文化传播、是否能够全面的合理解释中国优秀文化、是否能够通过世界大环境的检验等诸多问题,都是孔子学院想要走得更远更稳固亟需认真考量并探索解决的。
一、何为中国文化,孔子学院传播着一种怎样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也叫华夏文化、汉文化,其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酒文化等,历史悠久、地域广泛,其对亚洲大部分国家如韩国、日本、印度等,以及东南
亚一些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并且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汉文化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大,中国文化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中被广泛接受并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孔子学院担负着重要使命,大力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孔子学院必须学会上位的思考问题,把中国文化的传播提升到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高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文化,还包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一些民间的习俗等。
孔子学院的传播必须要突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当然,孔子学院不能单薄的讲解儒家思想,需要把这些思想运用到教材和一些国际时政上,利用儒家的“和”的思想来反思当前动荡的国际环境。
二、当前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过程会遇到的各种挑战对策分析
中国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形势严峻,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恐怖主义活动、环境污染、局部地区动用武力冲突、毒品走私影响着国际环境的和平与安全。
毋庸置疑,当前的国际文化格局仍然是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要使中国文化在大背景下发挥作用,必然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挑战。
这种文化的不平衡性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
例如我们的餐饮文化,越来越多的西方快餐餐厅在中国城市建立,并且势头猛过中国的一些传统饮食餐馆。
据调查,由于工作压力加大和生活节奏加快,近年中国日常餐饮也逐渐向快餐发展,可见我国餐饮文化多多少少受到了西方文化影响。
在语言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汉语虽然作为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是其国际传播度远远没有很多语言广泛,
像美国人中大约有25万人学习汉语,但是有超出4倍的人学习法语或者阿拉伯语。
由于以上种种因素,孔子学院即使有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在短时期内却改变不了当前的国际文化格局。
中国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其中在世界各国设立孔子学院的举动十分的高明开化,内罗毕孔子学院、首尔孔子学院分别加强了中国与肯尼亚和韩国的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利于促进国家间的友谊和经济文化交流。
三、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孔子学院的传播效果进行调查
孔子学院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果就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进行传播,教育部门要进行传播效果调查,可以从汉语传播和文化传播两方面来进行调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分析。
1.调查孔子学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教育方法和锻炼技巧。
因为人与人的天生禀赋不同,所以接受一种新语言的时间和能力也就相对应的不一样,同时也由于学生的国家背景或者与中国文化的联系程度不同,学习的方法也就不一致,那么孔子学院就得根据这些来分析其中的原因,根据具体原因来解决现象。
2.区别开来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形态和意识。
依然拿美国和日本作比较,对于美国来说其文化意识形态与中国文化存在天壤之别,要想更好地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则要先立足于教好汉语,以学好汉语作为基础。
在日本则要大力的宣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日本人多多接受中国正统文化的教育和感染。
3.以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作比较。
有的国家孔子学院依旧以
传统教学模式作为主导,有教师面对面教导,还有一些国家实行网络孔子学院,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各种教学方法作比较,寻找到最有效的传播方式。
4.孔子学院需要与对象国家的政府部门取得联系,获得当地国家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能够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使得国家间的交流和谐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分析
想要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就要认清所处的位置,在国际大背景下不卑不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分重点。
在一些西方国家就要实行以汉语教学为重点的教学模式,而在一些亚洲国家就要实行以文化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分层开来更有效率的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实行网络学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资源,并且利用网络教学还可以节省很多人力资源,同时也方便老师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使孔子学院走出去,走向世界的各个地区,大力的传播优秀文化,同时也得吸引一些外国的高素质人才进入中国,在中国发展同时也就增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吴瑛.对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战略的反思[j].学术论
坛,2009(07).
[2]王建宁.中国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