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预讲义习记录和实验报告和产率计算
有机化学--- 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

一、实验预习为了做好实验、避免事故,在实验前必须对所要做的实验有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这些认识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化学反应原理和操作原理),实验所用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规格用量,实验所用的仪器装置,实验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要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等。
为此,需要认真阅读实验的有关章节(含理论部分、操作部分),查阅适当的手册,做出预习笔记。
预习笔记也就是实验提纲,它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主要试剂和产物的物理常数、试剂规格用量、装置示意图和操作步骤。
在操作步骤的每一步后面都需留出适当的空白,以供实验时作记录之用。
二、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勤于思索,同时应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测得的各种数据及时真实地记录下来。
由于是边实验边记录,可能时间仓促,故记录应简明准确,也可用各种符号代替文字叙述。
例如用“△”表示加热,“↓”表示沉淀生成,“↑”表示气体放出,“sec.”表示“秒”,“T↑60℃”表示温度上升到60℃,“+NaOH sol”表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等等。
三、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所得各种数据综合归纳、分析提高的过程,是把直接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概念的必要步骤,也是向导师报告、与他人交流及储存备查的手段。
实验报告是将实验记录整理而成的,不同类型的实验有不同的格式。
1、化合物性质实验的实验报告2、合成实验的实验报告以正溴丁烷的合成为例,格式如下:实验x 正溴丁烷一、目的要求1.了解从正丁醇制备正溴丁烷的原理及方法;2.初步掌握回流、气体吸收装置及分液漏斗的使用。
二、反应式副反应三、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四、试剂规格及用量正丁醇C.P.15g(18.5mL,0.20mol)溴化钠C.P.25g(0.24mol)浓硫酸L.R.29mL(53.40g,0.54mol)饱和NaHCO3水溶液无水氯化钙C.P.五、实验装置图六、实验步骤及现象七、产率计算理论产量:其他试剂过量,理论产量按正丁醇计:1 10.2 0.2即0.2×137=27.4g正溴丁烷八、讨论1、在回流过程中,瓶中液体出现三层,上层为正溴丁烷,中层可能为硫酸氢正丁酯,随着反应的进行,中层消失表明丁醇已转化为正溴丁烷。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有机化学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年月日学生姓名同组人姓名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包括实验装置简图)三、主要仪器设备、药品四、主要试剂和产物的物理常数第二部分实验报告五、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六、实验原始数据记录与处理(产率计算)七、结果与讨论(其主要内容对测定数据及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如果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仪器装置、操作步骤、实验方法的改进意见;实验注意事项;思考题的回答等等)篇二:《有机化学试验报告模板》有机化学试验报告模板【例】溴乙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实验的基本原理;需掌握哪些基本操作;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的已学过的某些操作。
】了解以醇为原料制备饱和一卤代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低沸点化合物蒸馏的基本操作。
进一步熟悉和巩固洗涤和常压蒸馏操作。
二、反应原理及反应方程式【本项内容在写法上应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文字叙述要求简单明了、准确无误、切中要害。
主、副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用乙醇和NaBr-H2SO4为原料制备溴乙烷是典型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因溴乙烷的沸点很低,在反应时可不断从反应体系中蒸出,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主反应NaBr + H2SO4CH3CH2OH + HBrHBr + NaHSO4CH3CH2Br + H2O副反应2 CH3CH2OH CH3CH2OHH2SO4 + 2 HBrCH3CH2OCH2CH3 + H2OCH2H2+ H2OSO2 + H2O + Br2三、实验所需仪器的规格、药品用量和原料及主、副产物的物理常数【仪器的规格、药品用量按实验中的要求列出即可。
】【物理常数包括主要原料、主要产物与副产物的性状、分子量、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折光率、溶解度等,最好用表格形式列出,注意有单位的物理常数必须给出具体单位。
查物理常数的目的不仅是学会物理常数手册的查阅方法,更重要的是因为知道物理常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指导实验操作。
三乙制备产率计算实验报告

三乙制备产率计算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三乙制备产率计算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制备三乙醇胺(三乙胺)并计算其产率。
实验原理:三乙醇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乙醛和氨水的反应制备。
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HO + NH3 → CH3CH2CH2NH2 + H2O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的化学品和试剂:乙醛、氨水、烧杯、搅拌棒、冷却器等。
2、在实验室通风橱中进行实验,戴上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3、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乙醛和氨水,按照适当的摩尔比例进行混合。
4、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如硫酸或磷酸。
5、将烧杯放置在加热板上,用搅拌棒搅拌反应混合物。
6、加热反应混合物,保持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
7、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进行冷却,并用水洗涤。
8、通过过滤或其他方法,将得到的三乙胺进行分离和纯化。
9、将纯化后的产物进行称量,并记录下产物的质量。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得到的三乙胺产物质量为X克。
计算产率:实验中所得到的三乙胺产物质量与理论上可得到的三乙胺产物质量之比即为产率。
理论上可得到的三乙胺产物质量可以通过乙醛和氨水的摩尔比例以及乙醛和氨水的摩尔质量计算得到。
10、计算理论上可得到的三乙胺产物摩尔质量:乙醛(C2H4O)的摩尔质量为M1克/摩尔氨水(NH3)的摩尔质量为M2克/摩尔则三乙胺(C4H11N)的摩尔质量为M3克/摩尔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C2H4O + NH3 → C4H11N + H2O 根据摩尔比例关系,可以得到:M1 : M2 = 1 : 1 由此可得: M1 + M2 = M311、计算理论上可得到的三乙胺产物质量:根据实验中乙醛和氨水的用量,可以计算出乙醛和氨水的摩尔数。
乙醛的摩尔数为 n1 = 乙醛质量(g)/ M1 氨水的摩尔数为 n2 = 氨水质量(g)/ M2 则理论上可得到的三乙胺的摩尔数为 n3 = min(n1, n2) 理论上可得到的三乙胺产物质量为m3 = n3 × M312、计算产率:产率 = 实际得到的三乙胺产物质量(X克) / 理论上可得到的三乙胺产物质量(m3克)× 100%13、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制备三乙醇胺并计算产率,得到了实际的三乙胺产物质量和理论上可得到的三乙胺产物质量。
(精)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讲义

基础化学综合实验讲义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实验预习有机化学实验课是一门带有综合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因此,要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必须在实验前认真地预习好有关实验内容,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看:仔细地阅读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全部内容,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遗漏。
查:通过查问手册和有关资料来了解实验中要用到或可能出现的化合物的性能和物理常数。
写:在看和查的基础上认真地写好预习笔记。
每个学生都应准备一本实验预习和记录本。
预习笔记的具体要求是:(1)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和反应式(主反应、主要副反应)。
需用的仪器和装置的名称及性能、溶液浓度或配制方法,主要试剂或产物的物理常数,主要试剂的规格用量(g,ml,mol)都要写在预习笔记本上。
(2)阅读实验内容后,根据实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写出简明的实验步骤(不是照抄!),关键之处应加注明。
步骤中的文字可用符号简化。
例如,化合物只写分子式;克用“g”,毫升“mL”,热用“△”,加“+”,沉淀“↓”,气体逸出用“↑”,仪器以示性图代之。
这样在实验前己形成了一个工作提纲,实验时按此提纲进行。
(3)合成实验,应列出租产物纯化过程及原理。
(4)对于将要做的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安全和实验结果)要写出防范措施和解决办法。
实验记录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并且应不断地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测得的各种数据及时如实地记录在记录本上。
实验完毕后,将实验记录交教师审阅。
实验记录是实验过程的原始记录,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
做好实验记录应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记录本,编写页数。
(2)完整记录实验内容展求记录准确,实事求是,不准弄虚作假。
记录内容包括:实验的全过程、试剂用量、仪器装置、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现象、产量、产率等。
(3)实验记录必须做到简明、扼要,字迹整洁,不仅要自己明白,还要别人能看懂,作为原始记录不得随便涂改。
实验报告说明产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产率的概念,学习如何计算产率,并验证实验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产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目标产物在反应中所占的比例。
它是评价实验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产率越高,说明实验条件越优化,实验效果越好。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天平、反应瓶、冷凝管、烧瓶、滴定管、锥形瓶、蒸馏装置、分液漏斗等。
2. 试剂:实验原料、催化剂、溶剂、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原料和试剂,按照实验要求称量。
2. 将实验原料和试剂加入反应瓶中,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
3. 反应完成后,通过蒸馏、分液等方法分离出目标产物。
4. 对目标产物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产率。
五、实验数据1. 原料质量:10.0 g2. 催化剂质量:0.5 g3. 反应时间:2 h4. 目标产物质量:6.5 g六、产率计算产率 = (目标产物质量 / 原料质量)× 100%产率 = (6.5 g / 10.0 g)× 100% = 65%七、实验结果分析本实验中,产率为65%,说明实验条件较为优化,实验效果较好。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1. 催化剂对产率的影响:本实验中,催化剂的加入提高了产率。
这表明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到了促进作用,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
2.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本实验中,反应时间为2 h。
在反应初期,产率随时间增加而逐渐提高,但在反应后期,产率增长速度变慢。
这说明反应时间对产率有一定影响,但并非时间越长,产率越高。
3.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本实验中,反应温度保持在室温。
温度对产率有一定影响,但并非温度越高,产率越高。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率。
4. 溶剂对产率的影响:本实验中,溶剂为无水乙醇。
溶剂对产率有一定影响,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提高产率。
八、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优化实验条件,使产率达到65%,验证了实验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产率。
环己烯预实验报告(3篇)

一、实验目的1. 确定实验中制备环己烯的最佳反应条件。
2. 掌握实验操作流程,为正式实验提供基础。
3. 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实验原理环己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橡胶、树脂、香料等。
实验室中,环己烯主要通过浓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
该反应历程为E1历程,整个反应是可逆的:酸使醇羟基质子化,使其易于离去而生成正碳离子,后者失去一个质子,就生成烯烃。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环己醇(分析纯)- 浓磷酸(分析纯)- 氯化钠- 无水氯化钙- 5%碳酸钠水溶液- 沸石2. 实验仪器- 50mL圆底烧瓶- 分馏柱- 直型冷凝管- 100mL分液漏斗- 100mL锥形瓶- 接液管- 温度计- 滤纸- 烧杯四、实验步骤1. 将10.0g(10.4mL,0.1mol)环己醇加入50mL圆底烧瓶中。
2. 加入4mL浓磷酸,摇匀,确保混合均匀。
3. 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一段时间。
4. 在沸腾过程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沸腾时间。
5. 停止加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6. 将溶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振荡,静置分层。
7. 将下层有机层分离出来,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
8. 将干燥后的有机层转移至锥形瓶中,进行水浴蒸馏。
9. 收集80-85℃的馏分,即为环己烯。
10. 计算产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沸腾时间的增加,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浅黄色。
这可能是因为环己醇在浓磷酸催化下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环己烯和副产物。
2. 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沸腾时间的延长,产率逐渐提高。
当沸腾时间为30分钟时,产率达到最大值。
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导致反应速率降低,从而使得产率提高。
3. 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浓磷酸用量的增加,产率也逐渐提高。
这可能是因为浓磷酸在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其用量增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从而提高产率。
预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室成为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质量,许多高校都开设了预实习课程,旨在让学生提前接触实验室环境,了解科研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报告将对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预实习课程中的实验部分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
2.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4. 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预实习实验共分为三个部分: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物理化学实验。
(一)无机化学实验1. 实验名称:溶液的配制2. 实验目的:学习溶液的配制方法,掌握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
3. 实验原理:根据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再通过称量或量取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4. 实验步骤:(1)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2)称量或量取溶质;(3)将溶质溶解于溶剂中;(4)转移溶液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5)摇匀溶液。
(二)有机化学实验1. 实验名称:苯甲酸的制备2. 实验目的:学习有机合成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3. 实验原理:利用苯甲酸的酰基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苯甲酸和相应的酸。
4. 实验步骤:(1)称量苯甲酰氯和催化剂;(2)将苯甲酰氯溶解于溶剂中;(3)加入催化剂,混合均匀;(4)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溶液;(5)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苯甲酸。
(三)物理化学实验1. 实验名称:电导率的测定2. 实验目的:学习电导率的测定方法,掌握电导率与溶液浓度、温度等的关系。
3. 实验原理:利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的电导率,根据电导率计算溶液的离子浓度。
4. 实验步骤:(1)将待测溶液注入电导率池;(2)打开电导率仪,设定测量条件;(3)读取电导率值;(4)根据电导率值计算溶液的离子浓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无机化学实验: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验证了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的正确性,掌握了溶液的配制方法。
有机化学实验——预习、记录及报告要求

有机化学实验预习、记录及报告格式要求一、预习:实验预习对保证实验的安全顺利进行起关键作用。
只有认真做好实验预习,仔细写好预 习报告,做到心中有数,实验才能做的又快又好。
预习的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1、 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2、 了解反应机理,写出主反应和副反应方程式。
如:主反应:副反应:如没有反应式,请写出简明实验原理。
3、 以表格形式列出化学药品和产物的物理常识(查手册或辞典)、用量和规格,如:主要药品的用量及规格4、 实验步骤:根据实验教材上的文字叙述的实验步骤改写成流程图。
如:NaBr + H 2SO 4HBr + NaHSO 4C 2H 5OH + HBr C 2H 5Br + H 2O2C 2H 5OH H 2SO 4C 2H 5OC 2H 5 + H 2O C 2H 5OH H 2SO 4CH 2 CH 2+H 2O步骤中的文字可用符号简化,如化合物写成分子式,加热写成Δ,加料写成+,沉淀写成↓,气体逸出写成↑等。
5、画出主要的反应装置图,并标明仪器名称。
如:索氏提取器常压蒸馏装置6、了解反应的注意事项。
二、记录:必须对整个实验过程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将所用药品的用量、浓度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反应物颜色的变化,反应温度的变化,有无结晶或沉淀的产生或消失,是否放热或有气时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备注14:30 14:45 14:55 安装反应仪器在烧瓶中放9 mL水,小心加入180mL浓硫酸,用水浴冷却再加10mL95%乙醇放热接受瓶中放20mL水,外用冷却水三、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完成整个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步骤。
一份好的实验报告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实验理解的深度、综合解决问题的素质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在实验报告中还应该根据自己实验中的成败得失提出改进本实验的意见、回答指定的思考题等。
报告格式以溴乙烷的制备为例:实验一 溴乙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由醇制备溴代烷的原理及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4.1 * 100% = 73%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产率通常不可能达到理论 值,这是由于下面一些因素影响所致:
( 1 )可逆反应。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化学 反应建立了平衡,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成产物。
( 2 )有机化学反应比较复杂,在发生主要反 应的同时,一部分原料消耗在副反应中。
( 3 )分离和纯化过程中所引起的损失。
实验产率的计算
有机化学反应中,理论产量是指根据反应 方程式计算得到的产物的数量,即原料全 部转化成产物,同时在分离和纯化过程中 没有损失的产物的数量。产量(实际产量) 是指实验中实际分离获得的纯粹产物的数 量。百分产率是指实际得到的纯粹产物的 质量和计算的理论产量的比值,即
百分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和产率计算
精品jing
实验预习
实验预习是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对 保证实验成功与否、收获大小起着关键的 作用。为了避免照方抓药,而积极主动、 准确地完成实验,必须认真做好实验预习。 教师有义务拒绝那些未进行预习的学生进 行实验。预习的具体要求如下:
Hale Waihona Puke ( 1 )将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反应式、主要 反应物、试剂和产物的物理常数、用量和规格摘 录于记录本中。
例 用 5g 环己醇和催化量的硫酸一起加热时,可得到 3g 环己烯,试计算它的百分产率?
相对分子质量
No Image
根据化学反应式: 1mol 环己醇能生成 1mol 环己烯, 今用 5g 即 5/100=0.05mol 环己醇,理论上应得 0.05mol 环己烯,理论产量为 82g × 0.05=4.1g ,但 实际产量为 3g ,所以百分产率为:
谢
谢
观
看
有机化学实验原始记录卡 [学生与实验报告一起交实验课教师 ] [教师与备课教案一起交实验主任]
姓名 实验组(桌号) 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 一、主要试剂用量与规模: 二、实验现象与实验数据记录: 三、实验结果(产品数量、性状、外观、物理常数): 四、存在问题(含仪器装置使用情况):
任课教师签名 有机化学实验室
( 2 )写出实验简单步骤。每个学生应根据实 验内容上的文字改写成简单明了的实验步骤。仪 器以示性图代之。在实验前已形成了一个工作提 纲,使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
( 3 )列出粗产物纯化过程及原理,明确各步 操作的目的和要求。
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 谨的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实验者要认 真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忠实记录所 用物料的数量、浓度和反应中的温度变 化、颜色改变、放热情况、形态特征以 及测定的各种数据。记录要做到简明、 扼要、字迹整洁、条理清楚。也可让学 生填写原始记录卡、原始记录卡的格式 可由实验室统一设计。以下是一种可供 参考的原始记录卡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