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数据分析第五章课后答案.doc

定性数据分析第五章课后答案.doc
定性数据分析第五章课后答案.doc

定性数据分析第五章课后答案

定性数据分析第五章课后作业

1、为了解男性和女性对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有没有差异,分别在年青人和老年人中作调查。调查数据如下:

试分析这批数据,关于男性和女性对这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有没有差异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解:(1)数据压缩分析首先将上表中不同年龄段的数据合并在一起压缩成二维2X2列联表1.1,合起来看,分析男性和女性对这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有没有差异?

表1.1 “性别X偏好饮料”列联表

二维2X2列联表独立检验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2ln A的值为0.7032, P值为p=P(x2⑴m0.7032)=0.4017>0.05,不应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偏好类型”与“性别”无关。(2)数据分层分析

其次,按年龄段分层,得到如下三维2X2X2列联表1.2,分开来看,男性和女性对这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有没有差异?

表1.2三维2X2X2列联表

在上述数据中,分别对两个年龄段(即年青人和老年人)进行饮料偏好的调查,在“年青人”年龄段,男性中偏好饮料A占58. 73%,偏好饮料B占41.27%;女性中偏好饮料A占58. 73%,偏好饮料B占41.27%, 我们可以得出在这个年龄段,男性和女性对这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有一定的差异。同理,在“老年人”年龄段,也有一定的差异。

(3)条件独立性检验

为验证上述得出的结果是否可靠,我们可以做以下的条件独立性检验。即由题意,可令C表示年龄段,C1表示年青人,C2表示老年人;D表示性别,D1表示男性,D2表示女性;E表示偏好饮料的类型,E1表示偏好饮料A,E2表示偏好饮料B。欲检验的原假设为:C给定后D和E条件独立。

按年龄段分层后得到的两个四格表,以及它们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2ln A的值如下:

C1层

C2层

-2ln A=6.248 -2ln A =11.822 条件独立性

检验问题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是这两个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和,其值为-2lnA=6.248+11.822=18.07

由于r=c=t=2,所以条件独立性检验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渐近x 2分布的自由度为r(c-l)(t-l)=2,也就是上面这2个四格表的渐近x 2分布的自由度的和。由于p值P(x 2(2)318.07)=0.000119165很小,所以认为条件独立性不成立,即在年龄段给定的条件下,男性和女性对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是有差异的。

(4)产生偏差的原因

a、在(1)中,将不同年龄段的数据压缩在一起合起来后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在对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上是没有差异的。但将数据以不同的年龄段

分层后并分别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在对两种类型的饮料的偏好上是有一定差异的。合起来看和分开来看的结果不同。

b、由此看来,年龄段在此次调查中属于混杂因素。由于不同年龄段的

人对饮料的选择也会有差异,例如现在的年青人偏好喝一些像可口可乐, 美年达等这样的碳酸饮料,而老年人则偏好喝一些红茶,绿茶等这样的非碳酸饮料,在调查中,“老年人”年龄段共有115 A,所占比例大,从而使整个结果就倾向于老年人的观点,即使得混杂因素“年龄段”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从而导致整个调查结果产生了偏差。

2、某工厂有三个车间。车间主任分别为王、张和李。过去的一年里,

该工厂产品的质量情况总结如下:

王主任将内销和外销产品合并在一起,然后计算各个车间的不合格率。计算结果如下:

王主任说,我负责的车间生产情况最好,其次是李主任负责的车间,最差的是张主任负责的车间。这样的比较是不是有偏比较?为什么?

解:不是,有偏比较是指将数据压缩后合起来看与分层后分开来看得出的结果不一致时所产生的偏差,而此题只是将数据压缩起来后相互间比较,因此这样的比较不是有偏比较。

具体分析如下:

由题知,分析车间主任与产品的质量情况之间的关系,则本题是以产品类别为层,以车间主任为行,产品的质量情况为列进行相关分析。

(1)数据压缩分析

首先将上表中不同产品类别的数据合并在一起压缩成二维3X2列联表2.1,合起来看,分析车间主任与产品的质量情况两者之间的关系?

表2.1 “车间主任X产品质量”列联表

可计算出该表独立性检验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2ln A的值为48.612, p

值为p=P(x 2(2)348.612)^0。应该拒绝原假设,即认为车间主任与产品的质量情况两者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2)数据分层分析

其次,按产品类别分层,得到如下三维2X3X2列联表2.2,分开来看,分析车间主任与产品的质量情况两者之间的关系?

表1.2三维2X2X2列联表

在上述数据中,分别对两个产品类别(即内销和外销)进行分析,在“内销”类别中,王姓主任车间的产品不合格率最高,即车间生产情况最差,张姓主任车间的不合格率最低,即车间生产情况最好;在“外销”类别中,王姓主任车间的产品不合格率最高,即车间生产情况最差,张姓和李姓主任车间生产情况差不多。

(3)条件独立性检验

为验证上述得出的结果是否可靠,我们可以做以下的条件独立性检验。即由题意,可令A表示产品类别,A1表示内销,A2表示外销;B表示车间主任,B1表示王姓主任,B2表示张姓主任,B3表示李姓主任;C表示产品的质量情况,

欲检验的原假设为:A给定后B和CC1表示合格产品数,C2表示不合格产品数。

条件独立。

按产品类别分层后得到的两张表格,以及它们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

A1层

A2层-2lnA=15.289 -2lnA=51.684

条件独立性检验问题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是这两个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和,其值为

-2lnA=15.289+51.684=66.973

由于c=t=2,r=3,所以条件独立性检验的似然比检验统计量的渐近x 2 分布的

自由度为r(c-l)(t-l)=3,也就是上面这2个表格的渐近x 2分布的自由度的和。由于p值P(x 2(3)>66.973)R0很小,所以认为条件独立性不成立,即在产品类别给定的条件下,车间主任与产品的质量情况两者是有一定相关性的。

(4)结论

在(1)中,将不同产品类别的数据压缩在一起合起来后分析发现车间主任与产品的质量情况两者是有一定相关性的;在(2)中,将数据以不同的产品类别分层后分析发现车间主任与产品的质量情况两者也是有一定相关性的。即合起来看和分开来看的结果相同。据我们所知,有偏比较是指将数据压缩后合起来看与分层后分开来看得出的结果不一致时所产生的偏差,而此题合起来看和分开来看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因此此题若是分析车间主任与产品的质量情况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话,则该题是无偏的,即不均有有偏性,无法进行有偏比较。

spss的数据分析案例精选文档

s p s s的数据分析案例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关于某公司474名职工综合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一、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十一变量,分别是:id(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职务等级),salbegin (起始工资),salary(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 1、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 析能够了解变量的取值状况,对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 此次分析利用了某公司474名职工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gender(性别)、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公司职工的男女职工数量、受教育状况的基本分布。 Statistics 首先,对该公司的男女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上表说明,在该公司的474名职工中,有216名女性,258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和%,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受教育程度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Educational Level (years)

16 59 17 11 18 9 19 27 20 2 .4 .4 21 1 .2 .2 Tot al 474 上 表及其直方图说明,被调查的474名职工中,受过12年教育的职工是该组频数最高的,为190人,占总人数的%,其次为15年,共有116人,占中人数的%。且接受过高于20年的教育的人数只有1人,比例很低。 2、 描述统计分析。再通过简单的频数统计分析了解了职工在性别和受教育水平上的总体分布状况后,我们还需要对数据中的其他变量特征有更为精确的认识,这就需要通过计算基本描述统计的方法来实现。下面就对各个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得到它们的

《数据分析》练习题

《数据分析》练习题 1.一个地区某月前两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x 1, x 2, x 3, x 4, x 5和x 1+1, x 2+2, x 3+3, x 4+4, x 5+5,若第一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7℃,则第二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 2.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2,另有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5,那么所有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12 B. 15 C. 1 3.5 D. 14 3.一组数据8,8,x ,6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 6 B. 8 C.7 D. 10 4.某校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班众数为 分,乙班众数为 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2)甲班的中位数是 分,乙班的中位数是 分; (3)若成绩在80分以上为优秀,则成绩较好的是 班;、 (4)甲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从平均分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5.在方差的计算公式 ()()()222 21210120202010 s x x x ??= -+-+???+-??中, 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的意义可以是( )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D .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6..如果将所给定的数据组中的每个数都减去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该数组的 ( ) 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输不变,方差改变 D.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7..已知7,4,3,,321x x x 的平均数是6,则_____________321=++x x x . 8..已知一组数据-3,-2,1,3,6,x 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 . 9..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 3 1 ,那么另一组数据3x 1-2,3x 2-2,3x 3-2, 3x 4-2,3x 5-2的平均数是和方差分别是 . 10..关于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B. 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C.众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 甲 1 6 12 11 15 5 乙 3 5 15 3 13 11

《统计分析及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解析(第4章)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薛薇) 课后练习答案 第4章SPSS基本统计分析 1、利用第2章第7题数据采用SPSS频数分析,分析被调查者的常住地、职业和年龄分布特征,并绘制条形图。 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常住地”,“职业”和“年龄”到变量中,然后,图表——条形图——图表值(频率)——继续,勾选显示频率表格,点击确定。 Statistics 户口所在 地职业 , 年龄 N Valid282282282 Missing00~ 户口所在地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中心城市] 200 边远郊区82 Total282 职业 (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国家机关24 商业服务业54 文教卫生18】公交建筑业15 经营性公司】 18 学校15

一般农户 35 种粮棉专业 户 4(种果菜专业 户 10 工商运专业户 ~ 34 退役人员17 金融机构35 现役军人3: Total282 、 年龄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20岁以下4/ 20~35岁146 35~50岁: 91 50岁以上41 Total282

《 分析: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为282份。常住地的分布状况是:在中心城市的人最多,有200人,而在边远郊区只有82人;职业的分布状况是:在商业服务业的人最多,其次是一般农户和金融机构;年龄方面:在35-50岁的人最多。由于变量中无缺失数据,因此频数分布表中的百分比相同。 2、利用第2章第7题数据,从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以及分布形状等角度,分析被调查者本次存款金额的基本特征,并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进行对比。进一步,对不同常住地储户存款金额的基本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描述统计——描述,选择存款金额到变量中。点击选项,勾选均值、标准差、方差、最小值、最大值、范围、偏度、峰度、按变量列表,点击继续——确定。 分析:由表中可以看出,有效样本为282份,存(取)款金额的均值是,标准差为,峰度系数为,偏度系数为。与标准正态分布曲线进行对比,由峰度系数可以看出,此表的存款金额的数据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更陡峭;由偏度系数可以看出,此表的存款金额的数据为右偏分布,表明此表的存款金额均值对平均水平的测度偏大。

spss的数据分析案例

关于某公司474名职工综合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一、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十一变量,分别是:id(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职务等级),salbegin(起始工资),salary(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 1、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析能够 了解变量的取值状况,对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此次分析利用了某公司474名职工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gender(性别)、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公司职工的男女职工数量、受教育状况的基本分布。 Statistics 首先,对该公司的男女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上表说明,在该公司的474名职工中,有216名女性,258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45.6%和54.4%,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受教育程度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Educational Level (years)

14 6 1.3 1.3 52.5 15 116 24.5 24.5 77.0 16 59 12.4 12.4 89.5 17 11 2.3 2.3 91.8 18 9 1.9 1.9 93.7 19 27 5.7 5.7 99.4 20 2 .4 .4 99.8 21 1 .2 .2 100.0 Tot 474 100.0 100.0 al 上表及其 直方图说明,被调查的474名职工中,受过12年教育的职工是该组频数最高的,为190人,占总人数的40.1%,其次为15年,共有116人,占中人数的24.5%。且接受过高于20年的教育的人数只有1人,比例很低。 2、描述统计分析。再通过简单的频数统计分析了解了职工在性别和受教

数据分析(梅长林)习题

第五章习题 1.习题 解:假定两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协方差矩阵21∑=∑,误判损失相同又先验概 即:0.4285711=P 0.5714292=P 又计算可得: (1)(2)25.31622.025,2.416 1.187x x ????==--???????? 并且:-2.38145ln =S 计算广义平方距离函数: 2()1 ()()()()ln 2ln j T j j j j j d p -=--+-x x x S x x S 并计算后验概率: 2 2 2 ??0.5()0.5()1 ?(|)e e j k d d j k P G --==∑x x x 1,2j = 回代判别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误判的回代估计: 0.07141/14* ==r P 若按照交叉确认法,定义广义平方距离如下: 2()1() ()()()()()()()ln 2ln j j j T j j x x x x j d p -=--+-x x x S x x S 逐个剔除, 交叉判别,后验概率按下式计算: 2 2 2 ??0.5()0.5()1 ?(|)e e j k d d j k P G --==∑x x x 1,2j = 通过SAS 计算得到表所示结果。发现同样也是属于G1的4号被误判为G2,因此误判率的交 叉确认估计为* ?1/140.0714c p ==

*121p p p ΦΦ?? =+- ?? ? 其中(1) (2)1(1)(2)?()()T λ -=--x x S x x =, 2 1(1|2)ln (2|1)c p d c p =,又因为(1|2)(2|1)c c c ==,所以288.0ln 1 2==P P d , 最后可得后验概率p 为: 习题 解:(1)在21∑≠∑并且先验概率相同的的假设前提下,建立矩离判别的线性判别函数。利用SAS 的proc discrim 过程首先计算得到总体的协方差矩阵,如表:

数据分析课后答案spss教学提纲

数据分析课后答案 s p s s

习题1.3 統計資料 全国居民 N 有效 22 遺漏 0 平均數 1117.00 中位數 727.50 標準偏差 1015.717 變異數 1031680.286 偏斜度 1.025 偏斜度標準誤 .491 峰度 -.457 峰度標準誤 .953 百分位數 25 304.25 50 727.50 75 1893.50 (1).由表可知,全国居民的均值、方差、标准差、偏度、峰度分别为1117.00、1031680.286、1015.717、1.025、-0.457。 变异系数有公式计算得90.9325。 (2)中位数为727.50,上四分位数304.35,下四分位数为1893.50。 四分位极差由公式 得到1579.15 三均值由公式 得到913.1857。 (3)直方图 (%) *100cv _x s =1 31Q Q R -=3 141 2141Q M Q M ++=∧

(4)茎叶图 全国居民 Stem-and-Leaf Plot Frequency Stem & Leaf 9.00 0 . 122223344 5.00 0 . 56788 2.00 1 . 03 1.00 1 . 7 1.00 2 . 3 3.00 2 . 689 1.00 3 . 1 Stem width: 1000 Each leaf: 1 case(s)

(5) 由箱图可以看出并不异常点。 統計資料 农村居民 N 有效22 遺漏0 平均數747.86 中位數530.50 標準偏差632.198 變異數399673.838 偏斜度 1.013 偏斜度標準誤.491 峰度-.451 峰度標準誤.953 百分位數25 239.75 50 530.50 75 1197.00

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应用例子

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应用例子 2002年16家上市公司4项指标的数据[5]见表2,定量综合赢利能力分析如下: 第一,将EXCEL中的原始数据导入到SPSS软件中; 【1】“分析”|“描述统计”|“描述”。 【2】弹出“描述统计”对话框,首先将准备标准化的变量移入变量组中,此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勾选“将标准化得分另存为变量”,最后点击确定。 【3】返回SPSS的“数据视图”,此时就可以看到新增了标准化后数据的字段。

数据标准化主要功能就是消除变量间的量纲关系,从而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百分制的变量与一个5分值的变量在一起怎么比较?只有通过数据标准化,都把它们标准到同一个标准时才具有可比性,一般标准化采用的是Z标准化,即均值为0,方差为1,当然也有其他标准化,比如0--1标准化等等,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进行选择,这里介绍怎么进行数据的Z标准化。 所的结论: 标准化后的所有指标数据。 注意: SPSS 在调用Factor Analyze 过程进行分析时, SPSS 会自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所以在得到计算结果后的变量都是指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 但SPSS 并不直接给出标准化后的数据, 如需要得到标准化数据, 则需调用Descriptives 过程进行计算。 factor过程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定略)。 【1】“分析”|“降维”|“因子分析”选项卡,将要进行分析的变量选入“变量”列表;

【2】设置“描述”,勾选“原始分析结果”和“KMO与Bartlett球形度检验”复选框; 【3】设置“抽取”,勾选“碎石图”复选框; 【4】设置“旋转”,勾选“最大方差法”复选框; 【5】设置“得分”,勾选“保存为变量”和“因子得分系数”复选框; 【6】查看分析结果。 所做工作: a.查看KMO和Bartlett 的检验 KMO值接近1.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 Bartlett 球度度检验的Sig值越小于显著水平0.05,越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所的结论: 符合因子分析的条件,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并进一步完成主成分分析。 注意: 1.KMO(Kaiser-Meyer-Olkin) KMO统计量是取值在0和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O值接近1.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接近0时,KMO值接近0.KMO值越接近于0,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弱,原有变量越不适合作因子分析。 Kaiser给出了常用的kmo度量标准: 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 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 2.Bartlett 球度检验: 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的统计量是根据相关系数矩阵的行列式得到的,如果该值较大,且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小于用户心中的显著性水平,那么应该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不可能是单位阵,即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合于做主成份分析;相反,如果该统计量比较小,且其相对应的相伴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则不能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可能是单位阵,不宜于做因子分析。 Bartlett 球度检验的原假设为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矩阵,Sig值为0.001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所做工作: b. 全部解释方差或者解释的总方差(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第2章 数据分析(梅长林)习题题答案

第2章 习 题 一、习题 (1)回归模型 15,2,1,22110 =+++=i x x y i i i i εβββ 调用proc reg : ] 由此输出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2100920.049600.045261.3X X y ++=∧ 由最后一列可以看出,使用化妆品的人数X1和月收入X2对化妆品的销售数量有着显著影响。46521.30=∧ β可以理解为该化妆品作为一种必需品每个月的销售量。当购买该化妆品的人数固定时,月收入没增加一个一个单位,改化妆品的销售数量将增加个单位。同理,当购买该化妆品的人均月收入固定时,购买该化妆品的人数每增加一千人,该化妆品的销售数量将增加个单位。 p n SSE -= ∧2 σ 是2σ的无偏估计,所以2σ的估计值是. (2)调用 由此可到线性回归关系显著性检验: 0至少有一个为0:2,1:1210ββββH H ?==

的统计量/(1)/()SSR p MSR F SSE n p MSE -= =-的观测值47.56790=F ,检验的p 值 0001.0)(000<>==F F p p H 另外9989.053902 53845 2=== SST SSR R ,2R 描述了由自由变量的线性关系函数值所能反映的Y 的总变化量的比例。2R 越大,表明线性关系越明显。这些结果均表明Y 与X1,X2之间的回归关系高度显著。 (3)若置信水平05.0=α,由17881.2)12(975.0=t ,利用参数估计值得 到21,0,βββ的置信区间分别为: 对,0β2942.54516.343065.21781.245216.3±=?±,即)7458.8,8426.1(-) 对1β:01318.049600.000605.01781.249600.0±=?±,即)50198.0,48282.0( ) 2β:0021 .000920.00009681.01781.200920.0±=?±,即)00113.0,0071.0(- (4)首先检验X1对Y 是否有显著性影: 假设其约简模型为:15,2, 1,220 =++=i x y i i i εββ 由观测数据并利用proc reg 过程拟合此模型求得: 88137.484)(=R SSE 13215=-=R f 88357.56)(=F SSE 12315=-=R f 由[()()]() ()/R F F SSE R SSE F f f F SSE F f --= 求得检验统计量的值为: 3 .9012/88357.5688357 .5688137.4840=-= F 05.0))13,1(()(0000<>==>==F F P F F p p H 由此拒绝原假设,所以x2对Y 有显著影响。 ~ 同理检验X2对Y 是否有显著性影: 假设其约简模型为:15,2, 1,110 =++=i x y i i i εββ 由观测数据并利用proc reg 过程拟合此模型求得: 31872)(=R SSE 13215=-=R f 88357.56)(=F SSE 12315=-=R f 由[()()]() ()/R F F SSE R SSE F f f F SSE F f --= 求得检验统计量的值为: 12/88357.5688357.56318720-= F 05.0))13,1(()(0000<>==>==F F P F F p p H 由此拒绝原假设,所以x2对Y 有显著影响。

SPSS大数据案例分析实施报告

SPSS数据案例分析 目录 _Toc438655006 一.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模型构建 (2) 1.1构建研究模型 (2) 1.2研究变量及定义 (2) 1.3研究假设 (2) 1.4变量操作化定义 (2) 1.5问卷设计 (2) 二.实证研究 (2) 2.1基础数据分析 (2) 2.2频数分布及相关统计量 (2) 2.3相关分析 (2) 2.4回归分析 (2) 2.5假设检验 (2)

一.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模型构建 1.1构建研究模型 我们知道效用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对行为意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模型中的性别、年龄、经验与自愿性等四个控制变量,通常都是作为控制变量来观察他们对采用因素与使用意向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此,目前手机APP 广告的使用人群年龄相对比较年轻,而且年龄特征分布高度集中,年龄在30 岁以下的人群占到70%以上,因此本研究考虑性别了这一变量,同时根据手机APP 广告用户的特性,加入了手机流量作为控制变量,去观察它们对外部变量与点击意愿之间的关系是否有显著影响。 在本研究中,主要把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作为两个不同的研究变量,对于调节变量感知风险来说,它是直接影响了感知风险与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二者的关系;而控制变量性别、手机流量这些变量是对广告效用期望、APP 效用期望和社会影响与点击意愿直接的关系是否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根据手机APP 广告的特点对UTAUT 模型进行扩展,构建了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

1.3研究假设 (1) 广告效用期望、APP 效用期望、社会影响与手机APP 点击意向的关系 H1:用户的广告效用期望与点击手机APP 广告意愿正相关。 H2:用户的APP 效用期望与点击手机APP 广告意愿正相关 H3:社会影响与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正相关 (2)感知风险与点击手机APP 广告意愿的关系 H4:感知风险与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负相关 H5:性别,手机流量对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SPSS概览--数据分析实例详解

第一章SPSS概览--数据分析实例详解 1.1 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1.1.1 SPSS的界面 1.1.2 定义变量 1.1.3 输入数据 1.1.4 保存数据 1.2 数据的预分析 1.2.1 数据的简单描述 1.2.2 绘制直方图 1.3 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1.4 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1.4.1 保存文件 1.4.2 导出分析结果 希望了解SPSS 10.0版具体情况的朋友请参见本网站的SPSS 10.0版抢鲜报道。 例1.1 某克山病区测得11例克山病患者与13名健康人的血磷值(mmol/L)如下, 问该地急性克山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是否不同(卫统第三版例4.8)? 患者: 0.84 1.05 1.20 1.20 1.39 1.53 1.67 1.80 1.87 2.07 2.11 健康人: 0.54 0.64 0.64 0.75 0.76 0.81 1.16 1.20 1.34 1.35 1.48 1.56 1.87 解题流程如下:

1.将数据输入SPSS,并存盘以防断电。 2.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分布图、均数标准差的描述等),以确定应采 用的检验方法。 3.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4.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下面就按这几步依次讲解。 §1.1 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1.1.1 SPSS的界面 当打开SPSS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界面如下: 请将鼠标在上图中的各处停留,很快就会弹出相应部位的名称。 请注意窗口顶部显示为“SPSS for Windows Data Editor”,表明现在所看到的是SPSS的数据管理窗口。这是一个典型的Windows软件界面,有菜单栏、

定性数据分析第二章课后答案资料

定性数据分析第二章 课后答案

第二章课后作业 【第1题】 解:由题可知消费者对糖果颜色的偏好情况(即糖果颜色的概率分布),调查 者取500块糖果作为研究对象,则以消费者对糖果颜色的偏好作为依据,500块糖果的颜色分布如下表1.1所示: 表1.1 理论上糖果的各颜色数 由题知r=6,n=500,我们假设这些数据与消费者对糖果颜色的偏好分布是相符,所以我们进行以下假设: 原假设::0H 类i A 所占的比例为)6,...,1(0==i p p i i 其中i A 为对应的糖果颜色,)6,...,1(0=i p i 已知,16 10=∑=i i p 则2χ检验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在这里6=r 。检验的p 值等于自由度为5的2χ变量大于等于18.0567的概率。在Excel 中输入“)5,0567.18(chidist =”,得出对应的p 值为

05.00028762.0<<=p ,故拒绝原假设,即这些数据与消费者对糖果颜色的偏好 分布不相符。 【第2题】 解:由题可知 ,r=3,n=200,假设顾客对这三种肉食的喜好程度相同,即顾 客选择这三种肉食的概率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假设: 原假设 )3,2,1(3 1 :0==i p H i 则2χ检验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在这里3=r 。检验的p 值等于自由度为2的2χ变量大于等于15.72921的概率。在Excel 中输入“)2,72921.15(chidist =”,得出对应的p 值为 05.00003841.0<<=p ,故拒绝原假设,即认为顾客对这三种肉食的喜好程度是 不相同的。 【第3题】 解:由题可知 ,r=10,n=800,假设学生对这些课程的选择没有倾向性,即选 各门课的人数的比例相同,则十门课程每门课程被选择的概率都相等。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假设: 原假设)10,...,2,1(1.0:0==i p H i 则2χ检验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标准答案(第8章)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第8章)

————————————————————————————————作者:————————————————————————————————日期: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薛薇) 课后练习答案 第8章SPSS的相关分析 1、对15家商业企业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同时聘请相关专家对这15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分,结果如下表。 编号客户满意度得分综合竞争力得分编号客户满意度得分综合竞争力得分 1 90 70 9 10 60 2 100 80 10 20 30 3 150 150 11 80 100 4 130 140 12 70 110 5 120 90 13 30 10 6 110 120 14 50 40 7 40 20 15 60 50 8 140 130 请问,这些数据能否说明企业的客户满意度与其综合竞争力存在较强的正相关,为什么? 能。步骤:(1)图形→旧对话框→散点/点状→简单分布→进行相应设置→确定;(2)再双击图形→元素→总计拟合线→拟合线→线性→确定

(3)分析→相关→双变量→进行相关项设置→确定 相关性 客户满意度得分综合竞争力得分客户满意度得分Pearson 相关性 1 .864** 显著性(双尾).000 N 16 15 综合竞争力得分Pearson 相关性.864** 1 显著性(双尾).000 N 15 15 **.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两者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864,说明存在正的强相关性。

2、为研究香烟消耗量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收集下表数据。(说明:1930年左右几乎极少的妇女吸烟;采用1950年的肺癌死亡率是考虑到吸烟的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才可显现)。 国家1930年人均香烟消耗量1950年每百万男子中死于肺癌的人数 澳大利亚480 180 加拿大500 150 丹麦380 170 芬兰1100 350 英国1100 460 荷兰490 240 冰岛230 60 挪威250 90 瑞典300 110 瑞士510 250 美国1300 200 绘制上述数据的散点图,并计算相关系数,说明香烟消耗量与肺癌死亡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香烟消耗量与肺癌死亡率的散点图(操作方法与第1题相同) 相关性 人均香烟消耗死于肺癌人数 人均香烟消耗Pearson 相关性 1 .737** 显著性(双尾).010 N 11 11 死于肺癌人数Pearson 相关性.737** 1

【精品管理学】spss因子分析案例 共(13页)

[例11-1]下表资料为25名健康人的7项生化检验结果,7项生化检验指标依次命名为X1至X7,请对该资料进行因子分析。

图 ???对话框(图框。 图 钮返回 图11.3?描述性指标选择对话框 ???点击Extraction...钮,弹出FactorAnalysis:Extraction对话框(图11.4),系统提供如下因子提取方法: 图11.4?因子提取方法选择对话框 ???Principalcomponents:主成分分析法;

???Unweightedleastsquares:未加权最小平方法; ???Generalizedleastsquares:综合最小平方法; ???Maximumlikelihood:极大似然估计法; ???Principalaxisfactoring:主轴因子法; ???Alphafactoring:α因子法; ???对话框。 ???5种因图 ???旋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简单结构,以帮助我们解释因子。本例选正交旋转法,之后点击Continue钮返回FactorAnalysis对话框。 ???点击Scores...钮,弹出弹出FactorAnalysis:Scores对话框(图11.6),系统提供3种估计因子得分系数的方法,本例选Regression(回归因子得分),之后点击Continue钮返回FactorAnalysis对话框,再点击OK钮即完成分析。

图11.6?估计因子分方法对话框? ?11.2.3?结果解释 ??在输出结果窗口中将看到如下统计数据: ??系统首先输出各变量的均数(Mean)与标准差(StdDev),并显示共有25例观察单位进入分析;接着输出相关系数矩阵(CorrelationMatrix),经Bartlett检验表明:Bartlett值=326.28484,P<0.0001,即相关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故考虑进行因子分析。 好。今KMO值 NumberofCases?=?????25 CorrelationMatrix: X1???????X2???????X3???????X4???????X5???????X6???????X7 X1????????1.00000 X2?????????.58026??1.00000

(完整版)Excel数据分析课后测试答案

Excel数据分析 单选题 ?1、数据透视表被形象地形容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什么部分?(10 分) ?A 血液 ?B 骨架 ?C 皮肤 ?D 肌肉 正确答案:A ?2、需要选择整张报表进行透视表计算时,可以怎样操作?(10 分) ?A Ctrl+a快选整张表格 ?B 鼠标在最左行,变为黑色箭头时可以全选行 ?C 鼠标移动至报表内部可自动选择整张报表 正确答案:C ?3、在数据透视表中,需要对某一字段进行对比分析时,应将该数据放在哪类标签中更便利? (10 分)

?A 报表筛选 ?B 列标签 ?C 行标签 ?D 西格玛数值(∑) 正确答案:B ?4、需要为单元格中的信息添加单位时,在设置单元格选项卡中,选择哪个功能项操作?(10 分) ?A 常规 ?B 文本 ?C 特殊 ?D 自定义 正确答案:D ?5、需要为数据进行比重分析时,选择值字段设置中的哪个选项?(10 分) ?A

值汇总方式 ?B 值显示方式 正确答案:B ?6、如何对汇总表中的单个数据进行核查操作?(10 分) ?A 在原明细表中生成新的汇总数据 ?B 双击该单元格查看对应汇总数据 ?C 以上方法都可以 正确答案:C ?7、汇总表中的标题字段可以自定义吗?(10 分) ?A 可以 ?B 不可以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1、创建数据透视表的方式?(10 分) A 创建一个新工作表,点击“数据透视表”,选择一个表或区域

B 创建一个新工作表,点击“数据透视表”,选择外部数据源 C 点选明细表中有效单元格,再点击“数据透视表”选项 D 点选明细表中任意单元格,再点击“数据透视表”选项 正确答案:B C 判断题 ?1、数据透视表是Excel中一种交互式的工作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按照不同关键字段来提取组织和分析数据。(10 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汇总表中的数据如果需要修正时,不可以直接更改,必须返回原明细表修改对应的原始数据。(10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doc (1)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SPSS的中文全名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后改名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英文全名是: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2、SPSS的两个主要窗口是数据编辑器窗口和结果查看器窗口。 ●数据编辑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录入编辑和管理待分析的数据; ●结果查看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现实管理SPSS统计分析结果、报表及图形。 3、SPSS的数据集: ●SPSS运行时可同时打开多个数据编辑器窗口。每个数据编辑器窗口分别显示不同 的数据集合(简称数据集)。 ●活动数据集:其中只有一个数据集为当前数据集。SPSS只对某时刻的当前数据集 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4、SPSS的三种基本运行方式: ●完全窗口菜单方式、程序运行方式、混合运行方式。 ●完全窗口菜单方式:是指在使用SPSS的过程中,所有的分析操作都通过菜单、按 钮、输入对话框等方式来完成,是一种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使用方式,最大优点是简 洁和直观。 ●程序运行方式:是指在使用SPSS的过程中,统计分析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手工 编写SPSS命令程序,然后将编写好的程序一次性提交给计算机执行。该方式适用 于大规模的统计分析工作。 ●混合运行方式:是前两者的综合。 5、.sav是数据编辑器窗口中的SPSS数据文件的扩展名 .spv是结果查看器窗口中的SPSS分析结果文件的扩展名 .sps是语法窗口中的SPSS程序 6、SPSS的数据加工和管理功能主要集中在编辑、数据等菜单中;统计分析和绘图功能主要集中在分析、图形等菜单中。 7、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也称随机抽样,是指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抽取样本时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 ●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从包括总体N个单位的抽样框中随机地 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每个单位抽入样本的概率是相等的。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是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优点:简单、直观,在抽样框完整时,可直接从中抽取样 本,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比较方便。局限性:当N很大时,不易构造 抽样框,抽出的单位很分散,给实施调查增加了困难。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 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优点:保证样本的结构与总体的 结构比较相近,从而提高估计的精度,组织实施调查方便(当层是以行业或行政区 划分时),既可以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也可以对各层的参数进行估计。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将总体中若干个单位合并为组(群),抽样时直接抽 取群,然后对选中群中的所有单位全部实施调查。优点:抽样时只需群的抽样框, 可简化工作量;调查的地点相对集中,节省调查费用,方便调查的实施。缺点:估

课后习题模块一电商数据分析概述

(课后习题)模块一电商数据分析概述 16. 简答题(分值:5分)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指标分类请将以下运营类指标按照不同细分类别进行归类,填入表1-2中 参考答案:客户指标:活跃客户数、客户留存率、客户回购率; 推广指标:跳失率、转化率、展现量、点击量、访客数、访客量; 销售指标:销售量、投资回报率、滞销率、动销率、件单价、客单价、订单退货率、销售利润率; 供应链指标:订单响应时长、库存周转率、平均配送成本。 17. 简答题(分值:10分)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指标的理解与计算在电子商务运营过程中,当买家在访问过程中产生疑问,会通过通讯工具(如阿里旺旺)与客服交流。如果客服解决了买家的相关问题,有一部分买家就会选择购买商品。在此过程中,客服的响应速度、咨询转化率会影响整个电商平台的销售额。 (1)咨询转化率除了影响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外,还在哪些方面对电商平台有影响? 参考答案:(1)咨询转化率主要还会影响店铺DSR评分和品牌口碑。 18. 简答题(分值:10分)

(2)请根据表1-3的数据,完成该网店各时期的旺旺咨询转化率的计算。(注:旺旺咨询转化率是指通过阿里旺旺咨询客服成交的人数与咨询总人数的比值。旺旺咨询率=(旺旺咨询人数÷访客数)×100% 旺旺咨询转化率=(旺旺咨询成交人数÷旺旺咨询总人数)×100% ); (3)结合以上数据,总结一下访问深度和咨询率、咨询转化率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2)要计算旺旺咨询转化率,需要先计算旺旺咨询人数,由旺旺咨询率计算公式可知,旺旺咨询人数=旺旺咨询率×访客数,结果依次是221,161,103,169,计算出旺旺咨询人数后,完成旺旺咨询转化率的计算。 旺旺咨询转化率从上至下依次为: 15.84%、13.04%、12.62%、13.03%。 (3)访问深度越深,通常咨询率越高,咨询率越高,通常咨询转化率越高。 (课后习题)模块二基础数据采集 16. 简答题(分值:25分) 下图为某天猫店铺的推广数据,其中包含展现量、花费、点击量、点击率、成交额、投入产出比等数据,试从分析推广效果的角度制作数据采集表。

第四章 数据分析(梅长林)习题答案

第四章 习题 一、习题4.4 解:(1)通过SAS 的proc princomp 过程对相关系数矩阵R 做主成分分析,得到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以及累计贡献率如表1所 表 1 从表中可以得到特征值向量为: ]0.2429 0.4515 0.5396 0.8091 2.8567[=*λ 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57.13 % 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6.18 % 第三主成分贡献率为: 10.79% 第四主成分贡献率为:9.03 % 第五主成分贡献率为:6.86 % 进一步得到各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 2

(2)由(1)中得到的结果可知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3.32%,得到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为: 54212.044215.034702.024571.014636.01x x x x x Y ++++=* 55820.045257.032604.025093.012404.02x x x x x Y ++---=* 由于1*Y 是五个标准化指标的加权和,由此第一主成分更能代表三种化工股票和两种石油股票周反弹率的综合作用效果,1*Y 越大表示各股票的综合周反弹率越大。* 2Y 中关于三种化工股票的周反弹率系数为 负,而关于两种石油的系数为正,它放映了两种石油周反弹率和三种化工股票周反弹率的对比,* 2Y 的绝对值越大, 表明两种石油周反弹率和三种化工股票周反弹率的差距越大。 二、习题4.5 解:(1)利用SAS 的proc corr 过程求得相关系数矩阵如表3: 表 3 (2)从相关系数矩阵出发,通过proc princomp 过程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表4给出了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以及累积贡献率:

统计分析与SPSS课后习题课后习题答案汇总(第五版)

,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SPSS的中文全名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后改名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英文全名是: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2、SPSS的两个主要窗口是数据编辑器窗口和结果查看器窗口。 数据编辑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录入编辑和管理待分析的数据; 结果查看器窗口的主要功能是现实管理SPSS统计分析结果、报表及图形。 — 3、SPSS的数据集: SPSS运行时可同时打开多个数据编辑器窗口。每个数据编辑器窗口分别显示不同 的数据集合(简称数据集)。 活动数据集:其中只有一个数据集为当前数据集。SPSS只对某时刻的当前数据集 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4、SPSS的三种基本运行方式: 完全窗口菜单方式、程序运行方式、混合运行方式。 完全窗口菜单方式:是指在使用SPSS的过程中,所有的分析操作都通过菜单、按 钮、输入对话框等方式来完成,是一种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使用方式,最大优点是简 洁和直观。 程序运行方式:是指在使用SPSS的过程中,统计分析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手工 编写SPSS命令程序,然后将编写好的程序一次性提交给计算机执行。该方式适用 于大规模的统计分析工作。 混合运行方式:是前两者的综合。 】 5、.sav是数据编辑器窗口中的SPSS数据文件的扩展名 .spv是结果查看器窗口中的SPSS分析结果文件的扩展名 .sps是语法窗口中的SPSS程序 6、SPSS的数据加工和管理功能主要集中在编辑、数据等菜单中;统计分析和绘图功能主要集中在分析、图形等菜单中。 7、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也称随机抽样,是指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抽取样本时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 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从包括总体N个单位的抽样框中随机地 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每个单位抽入样本的概率是相等的。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是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优点:简单、直观,在抽样框完整时,可直接从中抽取样 本,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比较方便。局限性:当N很大时,不易构造 抽样框,抽出的单位很分散,给实施调查增加了困难。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 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优点:保证样本的结构与总体的 结构比较相近,从而提高估计的精度,组织实施调查方便(当层是以行业或行政区 划分时),既可以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也可以对各层的参数进行估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