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优质课共16页
最新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梅花魂》精品教学课件

这梅花,就是不一样。冰中孕蕾,雪中绽 放。真是铮铮铁骨!
梅花的品格
千姿百态 香味浓郁 不畏严寒 不怕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作者简介
陈慧瑛,女,1934年 6月15日生于新加坡,原 籍江苏吴县,厦门市人大 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厦 门市人大常委。被列入 《世界名人录》、《中国 当代文艺家》等58部中外 名人辞典。
抗日英雄赵一曼
民毒 族刑 气拷 节打 前 !低
头 ,
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 就
着不我 敌能为 人在抗 的背日 枪后而 是挨死 怎枪, 么,死 打我得 死要光 我亲明 的眼正 。看大
,
美宁 国肯 的饿 面死 粉, 。也
不 诗人、散文作家朱自清 吃
——
⑤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 梅花的手 绢。 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用简短的话把五件事情概括出来。 读诗落泪 珍爱梅图 不能回国 赠墨梅图 送梅花巾
合作探究
外祖父三次落泪 1.外祖父第一次落泪: 外祖父第一次落泪的原因是什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
反映了外祖父复杂的情感,体现了他对珍 品无比的爱惜。女儿和外孙女走了,自己就要 与她们天各一方,真想留一件珍品陪伴自己, 以解心头的寂寞。但想到自己已风烛残年,真 担心这件珍品不能回到祖国。因此,还是忍痛 割爱送给了“我”。
外祖父几次落泪,是因为心中眷恋着祖 国,作为一个中国人,血管里流动着是中国 人的血,胸中跳动着是一颗中国心,在外漂 泊多年了,仍然不能落叶归根,心中是多么 的凄凉。虽然自己不能回国了,但是外祖父 还是郑重地把墨梅图送给我,其实是希望我 从小学习梅花这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的精神。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梅花魂》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梅花魂》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一文的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的经历,表现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
课题“梅花魂”中的“魂”不仅是梅花不畏严寒、凌寒怒放精神的体现,也是外祖父坚守爱国情的写照,更是中国人坚毅不屈民族精神的象征。
教学目标1.认识“葬、腮”等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课文题目“梅花魂”的理解。
教学重点具体内容: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确定依据:单元语文要素,自学提示教学难点具体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课文题目“梅花魂”的理解。
确定依据:教师教学用书建议,自学提示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预习检测1.出示寒梅傲雪图,引出课文题目。
看到这幅图片,你会想到什么?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通过诗词歌画来赞美梅花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
板书课文题目。
2.同学们,通过预习,本课的生词你都会读了吗?老师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
3.会认读字词是学习课文的基础,那么关于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你知道哪些呢?学习略读课文时自学提示是我们的好帮手,希望同学们都能学会借助自学提示明确课文要求。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吧!二、自学探究,合作交流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完成学习单的第一列。
(1)学生汇报(2)方法点拨:像这样用几个字高度概括文段内容的方法叫做小标题概括法。
你们也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剩下的四件事情吧!(3)总结:这篇课文一共写了五件事,分别是:读诗词落泪、珍爱墨梅图、难归国落泪、赠与墨梅图、送手绢落泪。
你们发现这些事情有什么特点了吗?(4)你们的观察能力真强,其中有三件事与外祖父落泪有关,两件事与梅花有关。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4《梅花魂》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语文 4《梅花魂》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4*梅花魂【教材分析】《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最后又借梅花点明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本课的重点是借外祖父的几件事的描述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爱梅花就是热爱中华民族,爱梅花就是热爱祖国。
课文中写的外祖父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之情,如,对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分外爱惜,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血色梅花图案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学情分析】对五年级小学生来讲,本课的难点较多。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与外祖父有关的具体事例感受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从外祖父挚爱梅花中感受外祖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二是准确理解文中提到的外祖父教外孙女的几首诗词,感受其中表达的感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表达了诗人王维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梅花魂》优质课件(最新)

林则徐虎门销烟 道光年间,由于鸦片走私量日益增加,致使“上 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 随在吸食”,对中国人的健康影响甚钜,每年更因为 鸦片走私,导致上千万两的白银流出。 因此,林则徐力谏道光帝禁烟时说:“鸦片流毒 于天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充饷之银。”道光帝终于听从建议,任命林则 徐为钦差大臣,决心禁除鸦片走私。
思国伤怀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椅上。 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 哭了起来……
外祖父因不能回祖国感到伤心落泪, 可见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
赠墨梅图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 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 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 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 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林则徐抵粤后,鸦片商原以为贿赂能打动新来的 钦差大臣,但林则徐全不动心,限定三日内交出全数 鸦片,但大部分的烟商,皆缴交数箱鸦片应付了事。
林则徐明白,差役胥吏都收受了鸦片商的贿赂, 只有士人与他同一阵线,便召集书院学子入贡院“考 试”。以“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零售商、过去 禁烟弊端、禁绝之法”四道试题,掌握了所有烟商、 贪官污吏的名单。
接着林则徐一方面严谨布防,购买西方战船、新式大炮,一方面封锁 “广州十三行”,逼迫烟商缴交鸦片。最后,英商无奈,只得缴出鸦片 230多万斤。为了彻底销毁鸦片,林则徐改变传统的销烟法,在广东东莞 虎门海边挑挖两池,将海水引入池中,接着把切成小块的烟土投入盐卤中, 再加入生石灰,生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待退潮时,把池水引入大海。 其间,更让外国观察员参观销烟过程。传教士裨治文曾记述:“我不能想 像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项任务更加忠实的了。”
《梅花魂》优秀课件

《梅花魂》优秀课件日期:目录•课程介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难点与重点•课程评估•教师团队介绍课程介绍0102本课件以《梅花魂》为蓝本,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梅花的美丽与精神内涵。
《梅花魂》是一篇以梅花为主题的经典课文,通过讲述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语法结构。
知识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梅花的喜爱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情感目标总结与作业总结课程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梅花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拓展阅读提供与梅花相关的补充材料,如诗歌、散文等。
导入介绍梅花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文本分析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和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梅花的花形、花色与香气梅花的生长环境与季节梅花的文化寓意与象征梅花的美丽与神秘古代诗词中梅花的意象现代文学中梅花的象征意义梅花在文学中的审美价值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梅花西方艺术中的梅花形象梅花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梅花在道家思想中的体现梅花在儒家思想中的象征梅花与禅宗哲学的关联梅花对于人生观的影响01020304梅花与哲学的关系教学方法图文并茂法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详细描述利用多媒体课件,插入相关的图片和文字,展示《梅花魂》中的场景、人物和情感。
通过形象的图片和文字描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总结词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详细描述选取《梅花魂》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如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法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分析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详细描述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对《梅花魂》中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进行讨论。
《梅花魂》PPT优质课件

拓展阅读: 请大家查阅资料,搜索更多关于梅
花的古诗词并整理在积累本上。
11
2
请你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作者按时间顺序描 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边读边圈画出重点词句并进行批注。
教诗词落泪 难归而痛哭 送梅花手绢
珍爱墨梅图 赠予墨梅图
3
zànɡ
葬身
zhènɡ
郑重
liáo
撩乱
sāi
腮边
bǐnɡ
秉性
juàn
手绢
qiú
虬枝
juàn
眷属
qiáo
华侨
diàn
玷污
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归而痛哭 送梅花手绢
思念 祖国
8
回国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 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 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朦胧 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 着血色的梅花。
mǎ
码头
sōu
凉飕飕
4
从与外祖父有关的五件事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是从哪些地方
体会到的?请再次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并进行批注。
喜爱
珍爱墨梅图 梅花
对比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
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别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
语言
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当年的我,还过于稚嫩,并不懂得,我带走的,岂止是 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我带走的,是 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哪!
(赛课课件)五年级上册语文《梅花魂 》 (共16张PPT)

魂民毒 族刑 气拷 节打 显何 忠所 忠惧 忠
抗日英雄赵一曼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朱自清
美宁 国肯 的饿 面死 粉, 。也
不 吃
抗洪英雄
运动健将
• 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中
•国 • 受到怎样的欺凌,
•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 不肯低头折节。 •魂
对祖国深深地眷 恋……
再 见!
•
梅花魂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段落,感受外祖父对梅花 的热爱,领悟外祖父眷恋 祖国的情。
2、理解课题“梅花魂” 中“魂”的含义。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 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 骨气的!Leabharlann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32021/5/3Monday, May 03,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5/32 021/5/32 021/5/35/3/2021 8:11:16 P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32021/5/32021/5/3May-2 13-May -21
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
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
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
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 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气节:坚持正义,在敌人 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格。
折服:屈服
爱受 国尽 之屈 心辱 永十 不九 变年
西汉-苏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3202 1/5/3202 1/5/3Mo nday, May 03, 2021
梅花魂ppt课件

重点段落三
梅花魂的内涵。该段是全文的核心部 分,通过对梅花生长环境和特点的叙 述,阐释了梅花魂的内涵。作者认为 ,梅花能够在严寒中傲然挺立并绽放 出美丽的花朵,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逆 境中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 不息、历经磨难而更加坚强的精神支 柱。
03
梅花魂拓展知识
04
梅花魂课堂互动环节
问题抢答:关于梅花的常识和故事
梅花特点
总结梅花的外观特点、生长环境和开花季节等信 息。
梅花文化
讲述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梅花故事
分享与梅花相关的历史传说、文人墨客的故事等 。
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梅花精神
1 2
梅花精神内涵
探讨梅花精神的具体内涵,如坚韧不拔、傲骨铮 铮等。
梅花魂ppt课件
目录
• 梅花魂文化背景 • 梅花魂课文解读 • 梅花魂拓展知识 • 梅花魂课堂互动环节 • 梅花魂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 备注与致谢
01
梅花魂文化背景
梅花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梅花起源
探讨梅花的起源、分布及在中国 文化中的地位。
梅花文化象征
分析梅花作为文化象征在历史上的 演变及其意义。
群植造景
将多株梅花组合在一起,形成梅 园或梅林,营造浪漫诗意的氛围
。
盆景制作
将梅花制作成盆景,置于庭院或 室内,供人欣赏。
古今名人咏梅佳作欣赏
古代咏梅诗词
如王安石的《梅花》、杜甫的《和裴 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等,欣赏古代文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
现代咏梅散文
如矛盾、巴金等文学大师创作的关于 梅花的散文作品,感受现代文人对梅 花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